1 ) 又一個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的套路。只不過,要救走的不只一個人。對于一個小分隊來說,介是一個挑戰(zhàn)。故事的最后,還是派了三架升機過來,要是早點派來,大概可以不用浪費空軍的四枚導(dǎo)彈,和人員傷亡。不過,這戲也就不用演了。
布魯斯·威利斯的英雄臉,撐起了整部片子,如同海報一樣。整體情節(jié)一般,最后總要犧牲兩三人才夠英雄。結(jié)尾相比前面慢長的征途,顯的太過簡短,突顯了,航母的重要和飛機投彈殲敵地強大威力。
片尾,難民代表的對又獲重生的感謝,顯得有些做作,但看著從戰(zhàn)火中九死一生走出來的臉上掛彩的隊長,還是有些感動。必竟救人這回事是要靠實力地。
如果想看一部不算太黑暗,太壓抑,太緊張,太晃眼的片子,這一部還是比較交合適的。
2 ) 讓軍事迷大失所望
老布始終都是一臉苦大仇深的樣子,拿著把瞄準鏡裝反了的M4A1……
地獄火戰(zhàn)術(shù)糟糕透頂,跟《盜火線》里劫匪的火力掩護沒區(qū)別……
導(dǎo)彈轟出了汽油彈的效果……
加裝了消聲器的M4A1卡賓槍射擊時不僅聲如悶雷,還噴出了巨大的槍口焰……
M249機槍手一直使用100發(fā)尼龍布彈袋,見敵人眾多難以招架,一轉(zhuǎn)手變出了一個200發(fā)塑料彈箱……
前鋒的M4A1加裝了M203A1榴彈發(fā)射器卻沒瞄具,難道海豹個個是神炮手?……
雖然本片娛樂性較強,但是既然打出了海豹牌,就應(yīng)該注意這些細節(jié)哇
3 ) 《太陽之淚》隨想
世界上苦難的人太多了,用他們的苦難和我們的苦難相比是沒法形容的。
在茂密的非洲熱帶雨林,人民生活在極其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下,不僅與自己斗爭,還要面臨著種族歧視,血腥的殺戮。生存對他們是唯一的希望,只有愛是永恒的。
以前不曾如此深刻的理解愛,在我的世界中只有戀愛、情愛。當我失去愛人的愛時,痛不欲生,可是在這里愛是永恒的,是無限的,我的愛與之相比微乎其微,戀愛只是愛的一部分,愛是博大的,不分種族的,正因為人類有了愛,世界才美好。
失戀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痛苦的,但你只失去了愛的一部分。與他們相比我是多么的幸運。我沒法選擇出生的國家,選擇何種家庭,不用為吃飯、穿衣甚至是生命而發(fā)愁,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快樂呢?我比他們得到的太多了,人應(yīng)該抱有感恩的心,感謝你所得的一切。
想想你的一切對別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是天方夜譚,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著呢?
心臟只有手掌這么大,讓他多放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吧!該忘記的就讓他忘記吧!
4 ) 好人,請不要袖手旁觀
人們常說人來這個世上就是受罪來了,人間太多的罪惡和懲罰讓每個生靈都苦痛其中。還好,我是幸運的,作為全球人口幾十分之一中的一員,有足夠的糧食吃,可以吃一碗、倒一碗;有足夠的衣服穿,可以把九成新的衣服捐給災(zāi)區(qū);有足夠大的床去睡,可以晚上像荷包蛋一樣在上面翻來覆去。然而,我以及若干個幾十分之一們的罪是由剩下人在承受著。換句話講,正是我們這些所謂的“好人”才讓罪惡得以延續(xù)。
言歸正傳,片子的大背景設(shè)定在了九十年代的尼日利亞,小背景則是反叛武裝奪下政府軍火庫之后施行慘無人道的信仰異己分子屠殺。置于尼日利亞這個國家,可謂是當下世界最不安全的國家之一。具體分析有如下幾個原因:第一,種族矛盾相當嚴重,據(jù)說在這只有大約我國河南省這么大的地方,有兩百多個不同的種族部落,基本上達到了村村自治的“理想社會”境地。第二,尼日利亞地處西非,曾是英國殖民地,而又受到來自撒哈拉以北的伊斯蘭文明的影響,導(dǎo)致國境內(nèi)宗教信仰復(fù)雜;信奉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人口分別為總?cè)丝诘?4.21%和52.61%。電影中描述的場景主要就是伊斯蘭叛軍對基督徒的殘酷殺戮。第三,尼日利亞及西非諸國一直是軍火商們的圣地,正如電影《戰(zhàn)爭之王》中描述的那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默認其境內(nèi)私人軍火商像西非獨裁者出售武器,讓強權(quán)政治在非洲盛行乃至登峰造極!這一情況在《太眼淚》中也得到應(yīng)正,細心重看,發(fā)現(xiàn)在影片開頭出軍官做任務(wù)簡報的時候也無奈的表示,尼日利亞政府軍的武器多數(shù)來自美國。正是所謂的“好人們”、“富人們”視罪惡而不見,繼續(xù)向非洲輸入暴力工具,讓世界上六分之一人口的生活看不到希望和光明。
《太陽血》一片主要描述了一支戰(zhàn)爭特遣隊接受拯救女大夫麗娜、牧師和若干修女潛入戰(zhàn)爭中的尼日利亞。如同盧旺達血腥種族屠殺的幾個月中,西方社會和聯(lián)合國所作的一樣:救出本國人,讓戰(zhàn)火中的人們自生自滅去吧!特遣隊順利的進入指定地區(qū)并且找到了需要營救的若干“白人”。麗娜大夫在百般勸說之后答應(yīng)帶上傷員們離開,而神父和修女卻拒絕離開避難所。神父說愿上帝保佑你們,隊長說上帝早就離開非洲了!長久以來,非洲都是人類文明的失落之地,殖民地榨取、暴君獨裁;人類的發(fā)源地似乎總是不受到上帝的青睞,但上帝是什么?在無助的難民眼中,救援隊員就是上帝;在饑荒貧乏的中非大陸,聯(lián)合國的救援隊就是上帝。中國人吃齋念佛、西方人誦主唱詩,但人類幾千年文明史中到都來真正相信還是人類本身。西方有句話:The God always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為富者不仁,該反思的除了上帝又應(yīng)該是誰,此處不言自明。
影片的中間部分,充斥著流水線似的戰(zhàn)爭畫面、流于俗套的感情渲染;簡單說來就是麗娜大夫和救援隊長間的情感瓜葛:雙方從不理解走向理解,從理解走向融合。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黑人救援隊員和難民的一段對話。難民問隊員來自哪里,隊員說來自美國某州;難民隨后說你的祖先以奴隸的身份被賣到美洲,而你作為后人完成了對故土的救贖。歷史就是這么弄人,我想導(dǎo)演希望用這一幕展現(xiàn)出救援無國界;但在我看來,兩個對話者除去膚色上的相同,已經(jīng)并無更多的相似之處。如同南北朝鮮說著同一種語言,但根本無法進行有效對話一樣。一個衣食無憂的非洲裔美國人早已不能理解戰(zhàn)火紛飛中尼日利亞難民的心:意識形態(tài)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就很難再有共識。駱家輝永遠不會把中國人的利益建立在美國人的基礎(chǔ)上,奧巴馬也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份多給肯尼亞點額外的援助也就是這個道理了。
總體來說《太陽淚》是一部比較成熟的好萊塢式戰(zhàn)爭片。不單單講戰(zhàn)爭,也講愛情、親情、民族大義、國際關(guān)懷。如同一碗八寶粥,老少皆宜??上У氖?,這碗粥熬得時間偏短,只是靠題材、男女主角演技來支撐,沒有一個方面刻畫的非常透徹,因而在看后就像在夏天喝了瓶冰鎮(zhèn)汽水,爽快片刻,之后也只剩下一連串無味的氣嗝。當然這一切都不妨礙我透過其中的細節(jié)表達我此文的本意:當善良袖手旁觀就成全了邪惡的勝利。世界真的善良夠了么?
5 ) 與美國精神無關(guān)――《太陽淚》
關(guān)于美氏人道主義精神的影片我們看得已經(jīng)太多了,所以對此片中過多的那種人性渲染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唯一可以說的是,美國人的人道精神比中國式的人道精神顯得更加可信,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觀影的經(jīng)驗。那些細節(jié)總是似曾相識,但每一次還是能給觀眾點熱血沸騰的東西,這不能不說美國人玩起這個來的確厲害。
其實,這種東西是相輔相成的,影片的故事擺在那里,幾個美國大兵也不用特意地唱高調(diào),煽情的點自然而然就會流露出來的。這讓我想起幾年前曾接觸過的一部影片,就是軻受良的最后遺作《生死速遞》。講得是送骨髓的事情,片中用七十分鐘鋪墊煽情,用二十分鐘送骨髓,這是一個多么嚴重的劇本錯誤啊。如果用二十分鐘做鋪墊,用七十分鐘送骨髓的話,即便不特意煽情,那份情也會自然而然地影響到觀眾的。所以,不用說人家美國人煽情,人家的煽情是與劇情細節(jié)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為煽情而特寫一場戲,這也就中國編劇中國導(dǎo)演總是這么干,很不成熟的表現(xiàn)。
說了這么多,回到《太陽淚》。不可否認,俺是沖著世界最性感女人莫尼卡貝魯奇去的,當然這部片中的劇情不允許她有展示肉體的機會,雖然有些失望,但也感謝導(dǎo)演沒有因為這個性感女神而破壞了影片整體的緊張感。
緊張是最自然的煽情手段之一,大凡是緊張的影片,主人公一個表情一句臺詞都能起到煽情的效果,美國的災(zāi)難片對此有充分的演繹。到了此片中,一幫美國大兵要護送一群難民逃離,后面的追兵越來越近,這種緊張感是顯而易見的。
造成緊張最好手段是讓觀眾知道這緊張從何而來。希區(qū)柯克將炸彈放在正在吃早餐的男女主人公餐桌下面,觀眾看得見,劇中人不知道,于是這種懸念就造成了緊張。即危險隨時可能發(fā)生。
放到本劇中,危險得到了充分地體顯,叛軍的殘忍是無以倫比的,導(dǎo)演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片頭是軍變,先給大家一個血的印象。
然后是那個醫(yī)院,看著那些傷員,所有人都知道殘酷了。
第三個是教堂的殺戮,對牧師一刀揮了下去,本以為就此省過了,結(jié)果一個主觀的俯拍的鏡頭將這場殘殺的靜態(tài)展現(xiàn)在觀眾的面前,死尸遍地,村莊毀于一旦。
第四個則是那個途遇的小村莊,一幫叛軍大肆地實施著自己的暴行,看在幾個美國大兵的眼中,也看在了觀眾的眼中。尤其割去一位母親的雙乳,這種暴行達到了極致。
這時候,我們可以領(lǐng)悟到導(dǎo)演的手段。
這四場戲可以說是慢慢升級的,一步一步,十分地扎實,不斷地刺激著觀眾的神經(jīng)還有同情心,最后達到了高潮。正因如此,觀眾對叛軍如果追上逃亡者將意味著什么心中自然十分地清楚,于是這種猜想或斷定造就了觀影者的緊張感。前面說了,緊張感一出來,煽情的事是很容易完成的,美國氏的人道主義也就體顯出來了。
不過同時也提到一個問題就是這些美國大兵的選擇,莫尼卡的善良是作為一名醫(yī)生的天性,并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布魯斯的善良是一時的,處于一種掙扎狀態(tài),所以當他要拋棄這群難民的時候是極為正常的反應(yīng)。
但隨著導(dǎo)演對叛軍暴行的升級演繹,這些美國大兵的善良開始迸發(fā),甚至都愿以死拼取這些難民的活命。
所以說,本片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那些對暴行的升級演繹,不但令觀眾十分地入境而且也為美國大兵們演繹他們的人道主義精神提供了理論上的基礎(chǔ),畢竟這種血腥的刺激對任何一個善良的人都會起到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反應(yīng)的。
最后說一句,種族之間的仇殺的確令人慘不忍睹,生在非洲勿寧不生的好,個人觀點!
2006-10-8于通州
韓兮
6 ) 關(guān)于central peeling
初看好像是中學(xué)的事情,那會這片子已經(jīng)被軍迷罵的差不多一文不值了。不過倒是以訛傳訛學(xué)會了一個叫hell fire這么殺馬特的炫酷詞匯。
今天在演習(xí)結(jié)束回營區(qū)的大巴上無事可做,又看了一遍,果然難看。從劇情展開到人物設(shè)定,連戰(zhàn)斗場景也難看極了。
最后一戰(zhàn)的叢林關(guān)卡,所謂的hell fire其實在劇中的臺詞里叫peeling,“剝皮戰(zhàn)術(shù)”,法語叫chausette,意思是隊形變化可以類比于穿脫襪子。AB兩個小組排成橫線迎敵,火力全開,然后依次向前或者向后移動。不過這一塊電影也拍錯了,他們實際上做的是兩個bonding,一次向前一次向后。
常規(guī)步兵的八人小隊里,根據(jù)每次移動的最小單位(個人/雙人火力組/半個小隊)又有不同的名稱,appuis mutuel/tube/chausette。根據(jù)每次稍后移動的element是與前一element平齊還是超越前一element,又分為tiroir或者perroquet。最后根據(jù)移動的方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
原則上都是在交火中有組織地最大展開火力且盡快地改變位置,根本是步兵班的最基礎(chǔ)basic,任何一個步兵加入任何一個單位的兩個月(外籍兵團里得先花四個月在唱軍歌熨制服刷洗樓道,那就是第六個月)內(nèi)就該熟練掌握的玩意。不知道當年怎么就被神話成了軍迷們津津樂道的海豹突擊隊才能玩的特色特種戰(zhàn)術(shù)。
由此想到自己稍有接觸的登山/繩索作業(yè)/潛水/爆破....很多文藝作品里看似高大上的“專業(yè)”體現(xiàn)其實都是從業(yè)人員的最基本操作,如果攤開來介紹,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情,不過是行業(yè)壁壘使得業(yè)余玩家們或者聞所未聞,或者稍接觸皮毛就覺得狂叼炫酷。
可畢竟很多人就是靠行業(yè)壁壘才能拿這些簡單的玩意在圈外當飯吃,所以,又聯(lián)想到很多人的很多事跡,淡淡一笑,也就這樣咯。
人道主義的勝利,整體還是緊張刺激的,女主表現(xiàn)不錯。但可以拍得更好。
Bruce Willis的片子自然不能錯過,從他虎膽龍威開始就知道這位好萊塢大牌的,而對于此片早就有所耳聞了,一直沒有下載的機會,終于,影視帝國出了,我下了,再看了片子實在是美國化,非洲的一場種族屠殺米國人實在看不下去,就保護需要營救的一美國醫(yī)生帶的難民,甚至到最后不惜自己的生命了??催@片的時候我竟然不自覺的想到國內(nèi)拍的戰(zhàn)爭片,拍的八路,解放軍等等,他們也是以百姓的利益第一,自己的生命都不要去保護他們。一想到這些就汗啊,何必這么煽情呢,那叫一個裝b。裝b就顯示出片子的不真實性了,我就不信了米國大兵能
我就喜歡看我家威利斯扮演上帝時一副沉醉的樣子
一般吧,三星給女神,太美了
A美國憲兵個人英雄主義的又一宣泄;B萊娜除了對仁慈的闡釋外,只有抱頭喊叫,其實,這很真實;C依舊是一個殘忍的國度,有人,也有大量的畜生;有淚,更有無盡的真愛;D當年幼的孩子撲向母親,所有的磨難與犧牲都被賦予了更崇高的意義,盡管這樣的畫面看過無數(shù)次,但這次依舊為之動容。
在戰(zhàn)爭中,每一個對立方都認為自己是在為自己的信仰國家和人民而戰(zhàn)。而以任何名義存在的戰(zhàn)爭都是荒謬的。 好萊塢再次弘揚美國大兵的人道主義救世精神。其實布魯斯什么都不做,只要端槍一站就夠救世主了。愛的就是他的不死之身。
高潮盡在后30分鐘槍戰(zhàn),多給一星,前面只是上校的心路轉(zhuǎn)變歷程。尼日利亞叛亂,布魯斯奉命率隊去營救美國醫(yī)生,假裝要帶難民逃走,已坐上飛機后又折回;護送途中看到種族清洗而出手;發(fā)現(xiàn)叛軍跟蹤信號而來,為了追殺總統(tǒng)兒子,經(jīng)過激烈廝殺終于等來后援。PS:女神莫妮卡貝魯奇沒有認出來,一點不美
這部片子中人性的渲染比較出彩
兵帥妞兒靚哭的時候都得露個溝主旋律這么拍才有人看
戰(zhàn)狼2美帝版故事原型。
三星半,安東尼·福奎阿作為黑人導(dǎo)演,這個講非洲救援的片子還是帶了一點感情色彩,熱帶雨林美麗,血腥殺戮無原則,美國大兵拯救難民,圣母醫(yī)生是花瓶,唧唧哇哇無原則,膠片拍攝電影質(zhì)感強。
不是很好看,沒感覺
不錯,題材喜歡
獲勝的唯一條件就是:善良并保持沉默。如果上尉不調(diào)轉(zhuǎn)那直升機,結(jié)果將很簡單,但是出于人道——明顯的美國英雄主義救世主的——他們選擇了正確的哪怕是犧牲的路。布魯斯還是太帥了,老成更有味道,還有女神貝魯奇。
憤怒無法解決任何問題。在一切面前,生命往往大過一切
美國的英雄主義
護士姐姐愛難民~美國大兵作肉盾
還不錯的電影值得觀看
人道主義的勝利嗎?只要是戰(zhàn)爭又哪有絕對的勝利
莫妮卡貝魯奇還是去演情色片吧 本片里面她的演技和角色讓她就像個純SB 但是為了老布 五分給定了 BTW 黑人的反派頭頭影片中間拿著煙霧彈聞了聞 難道他還能聞出這玩意過沒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