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本想長篇大論,奈何肚中墨水賤!這電視劇看了兩三次都沒耐心看下去!不知道為什么豆瓣給這么高的分!楊大俠女還是一如既往的拖沓,其實篇幅在四十集最佳,濃縮精華吧!話說最大的看點還是陳大美人,還是我大美江西的美人,堪稱風華絕代,為劇增色不少!濤哥哥吧不知用的誰配音簡直一大敗筆不知是我看的版本問題還是本來就這配音絕絕對對的敗筆,沒有了咆哮他還是馬錦濤嗎!再說金鑲玉吧!夏文汐演著有點年齡偏大了吧!怎么看都比張曼玉的差遠了!
關(guān)禮杰,李立群演技了得挺喜歡他二位真正實力演技派!
前段時間我和牛牛在孩子入睡后,花了大概兩個月時間,每天一集,終于看完了這部電視劇版的《新龍門客?!?。感覺這部是當年的影視劇巔峰,前后都無法超越,感觸良多。這部1996年電視劇,距今已經(jīng)25年了。雖然梁家輝電影版不錯,但是時長所限,沒有拍出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暫且不談,胡金銓60年代那部就更加遙遠與寫意了。馬景濤這版電視劇篇幅很大,自由度很高,所以深度足夠,臺詞運用精彩,都是雙關(guān)語和隱喻,既有政治也有武俠,還有為人處世之道和追求理想的實踐,展現(xiàn)了當年飽讀詩書的創(chuàng)作者們的野心與探索。制作人楊佩佩那些年真是拍出了很多家國情懷的作品,大中華的歷史題材和儒家文化的影響在上個世紀的臺灣是主流。但二十多年過去了,現(xiàn)在這個偏僻的島上,因為被沒有文化傳承的綠營壓制,和新一代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斷層,已經(jīng)再也沒有這種人文氣息濃厚淵源深遠的作品了。記得今年前去臺灣,在書店里買書,發(fā)現(xiàn)年輕人看的買的都是日本二次元漫畫和旅游手作手賬書籍,史哲藝書架前無人問津,這真是一種無奈的悲哀。
電視劇播的時候我大概剛上初中,根本沒看過這部劇,整日埋首于西方讀物和音樂中無法自拔,自然對這版全是大漠風沙味的中國武俠劇沒有絲毫興趣。但幸好那時沒看,因為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很多臺詞的深意和人物行為的動因都是根本無從了解的。國家、政治、理想、平等、權(quán)謀、利益、恩怨、黑白、復(fù)仇、愛情、歸宿,如今年近不惑,經(jīng)歷感觸多了,書也讀多了些,里面臺詞的韻味也就食髓知味了。我覺得,沒超過35歲,最好還是別看,看了也不明白,明白了也無法共鳴。臺詞很多都是雙關(guān)語,有力量也有深度,因為編劇是張?zhí)柯?,好歹也是浸會歷史系的高材生、溫瑞安的拜把兄弟,即使他后期的編劇水平差強人意,呈階梯式下滑,但這部里實在是表現(xiàn)了漢語語言的精妙和隱晦,引人入勝、嘆為觀止。
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是明朝熹宗天啟年間,魏忠賢宦官專權(quán),黨衛(wèi)當?shù)?,與東林黨人爭奪不休,外有大金國在關(guān)外的虎視眈眈,百姓疾苦,民不聊生。男主角周淮安是兵部尚書周瑞朝的兒子,但他爹在政治斗爭中失敗,被魏忠賢抄家滅門,一出場就是個被追殺堵截的落魄官二代。逃跑途中被龍門客棧老板金湘玉無意中給救了,又碰上了同樣是東林黨人之后的童年好友邱莫言和常言笑,還有一心扳倒東廠的信王爺朱由檢,一場在大漠躲避追殺后找準時機重歸京城扳倒魏閹的斗爭就開始了。
武俠片嘛,武術(shù)自然很重要。武術(shù)指導(dǎo)是劉志豪,武打場面不多,但每場都非常精彩,天馬行空,和現(xiàn)在的慢動作武打是天壤之別。莫言劫刑場、雷震天和魏忠賢對決、魏忠賢被常言笑偷襲致死、周淮安和魏忠賢在冰場上爭斗、最后周淮安和常言笑的終極決戰(zhàn),武打動作都干凈利落,沒有慢鏡,也沒有虛浮特效,快得讓人眼花繚亂,不得不看個第二遍才能看清。大部分場面是演員自己上陣,除了個別空中飛馳和倒吊應(yīng)該是替身,每個動作都扎扎實實。特別是最后周淮安殺死常言笑那一場,周淮安用的傘中劍,常言笑用的琴中劍,幾段對打,起起伏伏,馬景濤和關(guān)禮杰都身高超過了一米八,四肢修長,打起來動作好看又舒展,賞心悅目。此劇武打設(shè)計想象力特別豐富,有幾個場景估計是現(xiàn)在的電視人根本想象不到的。邱莫言劫法場那段拍的干脆利落,把一個自幼習武、又酷又冷的女俠客的功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她孤身一人騎著馬輾轉(zhuǎn)幾個鏡頭就帶走婷兒,沒有一絲猶豫,也從側(cè)面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勇敢堅強的女子,武功高人又漂亮所以有一些冷傲和自負是無可厚非的。這一幕和開篇周淮安逃離東廠圍攻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名門正派弟子在被逼入絕境中的孤注一擲,有種堅決的絕地求生之感。
美術(shù)攝影方面,當年似乎是拿了獎的吧。畫面的色彩整體是大漠的黃色,充滿了蒼涼和孤寂感,朝霞和夕陽,黃土麥稈抹的墻,從小小的泥土窗子里透進來的光和煙氣。沙漠真的很美。沙漠部分是在寧夏銀川的鎮(zhèn)北堡拍的,天山神社是在須彌山石窟,京城的就慘點了,在北京的北普陀影視基地,場景有些單薄。又全是冬天拍攝,冷的真是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哈氣。演員辛苦。
有幾個場面的構(gòu)圖設(shè)置很讓人喜歡,一是開篇周淮安被東廠追捕騎馬跳崖的一幕。東廠的黑衣加上戰(zhàn)馬齊喑、黃沙滾滾,一場追殺緊張如滿弦之弓。還有一幕是常言笑和周淮安邱莫言在房頂上看沙千戶和金湘玉飲酒,在高處迎著風,攝像機再從上斜向下拍去,很有畫面感。第三個是周淮安在沙漠上追快步疾走的金湘玉,用的是遠景,沙丘起伏綿延,兩人小小的身影和飄起的衣襟意境很妙。最后周淮安中毒后快馬趕回龍門客棧,在夕陽下奔馳的馬兒邁開四肢跑過起起伏伏的沙丘,淮安帶著帽子穿著斗篷蒙面的馬上側(cè)影讓人的心情跟著既激動又難過。印象最深刻的是至今都無法忘記的一幕,最后,周淮安回到龍門客棧摘下斗笠時的微笑,目光清澈而眷戀,帶著一身的風塵,那抬起頭的一刻仿佛掃清了所有的陰霾,他接過屋頂上金湘玉擲過來的酒罐,豪氣瀟灑地一飲而盡。兩個人無言地在黃昏的屋頂相依相偎,在風沙和一輪黃日中像是遠離這個世界的喧囂和險惡,有種溫暖心脾的安全歸宿感,這一幕很讓人動容,在亂世里飄搖過后的愛情顯得更加珍貴。當然還有最最后周淮安死去的場景,安靜地站著閉上眼睛死去,在日出的光里,沾血的白手絹隨風飄起,那張臉真是太平靜了,是個教科書級的唯美畫面,臉好看真是各個角度怎么拍都過硬。
服裝和造型方面,基本都突出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魏忠賢那個咬唇妝和一頭黃發(fā)真是個性鮮明,權(quán)傾朝野春風得意時穿的是像百鳥朝鳳般的絢麗袍子,后來落魄時穿的是一身素白,這個對比是有戲劇色彩和深意的。邱莫言出場時那身白色的短衣服加上大斗笠和黑紗清冷又帥氣,中期女扮男裝百褶的長裙又有女性的修長和柔美,反而是當了皇后服裝卻顯得平庸臃腫。男主角周淮安翻來覆去就兩件衣服,一身黑一身土黃,全是麻布的,還配了個麻布的頭巾,估計是為了配合沉穩(wěn)大氣的石中玉的形象,告訴觀眾,我長成這樣的穿啥都好看,你們不必擔心。老板娘的衣服不少,沒有幾件領(lǐng)口開得不大,但都不是修身款,可惜了夏文汐的修長身材。
配樂是胡偉立,簡直是神配樂。網(wǎng)易上有這張原聲專輯,很多都是片尾曲的變奏,但能每個主題都玩兒的不一樣,功力深。比如“東廠”這個主題的片段,蕭聲和敲擊,陰郁詭譎,一出來那個音樂,真是詭異透頂,再現(xiàn)了前二十集在龍門客棧里幾派之間的明爭暗斗、險云密布。再比如“反抗”這個片段,用在了最后周淮安和常言笑決戰(zhàn)的場景,從低處緩緩布局、鼓點鋪陳,再到精彩中的騰挪轉(zhuǎn)換,胡琴的演奏,一氣呵成,讓人熱血沸騰。還有“輕松”這個主題,真是金湘玉自帶的音響,和喬峰那個一樣,她一罵烏汗或者要使壞調(diào)戲周淮安,都是這個極可愛的調(diào)子,太逗了,一聽到這個旋律就忍不住要笑起來。還有幾個過門和懸疑過場只有短短的幾秒,但都是濃烈的戲劇俠義感。胡偉立對中國民樂和現(xiàn)代音樂的理解把握以及融合太老道了,每件民樂器和合成器的使用是信手拈來,強烈推薦去聽這張原聲。另外,雖然不是配樂,但劇里周淮安吹的笛子,很好聽,不同的場景是不同的旋律:淮安被迫賣藝不賣身給老板娘吹的浣紗溪是婉轉(zhuǎn)憂愁的,和金湘玉兩情相悅在龍門客棧棲居時吹的是歡快盤旋的,最后周淮安臨死前回到龍門客棧吹的是悲涼悠遠的。樂器是不同的人的性格的再現(xiàn),常言笑用的是胡琴,隱含著邊塞苦澀蕭條悲涼之感,如同他的身世命運,飄蕩無依,求而不得。魏忠賢在做團隊工作時也唱了幾句京戲,吼出的楚漢之辭有種自命英雄實不過為一代梟雄,一敗涂地終歸免不了身死歸塵。而周淮安用的是笛子,笛子這個東西輕而悠靜,韻味深遠,既有文人儒雅輕盈之感,又有曲高寡和孤獨清流之意。
主題曲,正式的臺版片頭是周華健和李度的《難以抗拒》,完全貼合主題的神曲。特別是開頭和結(jié)尾蕭與弦的搭配,充滿了輕靈的俠骨柔情,配上那些熟悉的場景和人物,真是記憶一下子就涌上來了,瞬間淚目。李度也是好嗓子,可惜一直沒紅。片尾林憶蓮的《野風》,是西北大漠的風沙孤寂感,但聽的時候,以前無感,現(xiàn)在還是無感,可能這首是用女性的角度在唱這首歌,而這個劇始終不是女性視角。難得的是在香港播出時,主題曲是黃YAO明和胡蓓蔚的《客人》,這首歌一直覺得特別好聽,有種難以名狀的悲壯宿命和古典優(yōu)雅味道,一男一女高低兩部的聲線玲瓏剔透,特別是胡蓓蔚的聲音,感情充沛,有種斷腸的戲劇性。濃重的鼓點和琴音的勾挑,仿佛在一步步走上臺階,慢慢地抬起了整首歌的氣氛,結(jié)尾呼應(yīng),還是以琴音結(jié)尾,有種無法抵擋的戛然而止的命運感。填詞很林夕,有種天道不仁的意味,作曲是單立文?!犊腿恕愤@首歌已經(jīng)不好找了,因為黃YAO明的立場問題,全網(wǎng)消失,后來借助丹丹同學的巨大搜索能力,才知道收到當年寶麗金的一張合輯里,總算找到了高質(zhì)的音頻,可以細細地聽。我覺得,這個劇的主題曲還是應(yīng)該男女對唱,就像這個故事,周淮安和金湘玉,兩個個性完全不同的人,兩條完全不同的線索,交匯在一起,才更有味道。臺灣和香港的音樂敘事完全不同,在這兩版主題曲里可見一斑,前者輕盈纏綿后者悲愴各有千秋
說到人物,是這部劇里塑造的最成功的,借助強大的臺詞建筑和當年演員們強大的演技,每個人都立體豐滿,有血有肉,天差地別又合情合理,仿佛一個個都生動地站在你的面前,豐儉由人。挑幾個說說。
周淮安:我最喜歡的還是淮安。他的生存之道是作為人的終極精神追求和向往。劇情發(fā)展是圍繞他開展的,所有的人也是圍繞他在變化著的。前段太隱忍,仿佛劍在鞘中,中段部分全是管凌風和烏汗這些配角,戲份太少,讓人覺得主角存在感較弱,到了后十集周淮安開始行動起來,就突然快速推動劇情發(fā)展,這個人物的真實越來越鮮明,演技也開始鋒芒畢露,有種厚積薄發(fā)之感。三十三四歲時的馬景濤真是帥,五官像雕刻出來的立體精致,身材高大精悍,舉手投足又有種恰到好處的儒雅。如果順著他的演藝生涯全部看下來,會發(fā)現(xiàn)他是完全被片面誤解的好演員,每個角色都沒有重復(fù)的痕跡,演技高超。在這部里表演的方式厚重又沉靜,臉龐清瘦,完全是名士浪子的俠骨柔情,演員的千人千面正是如此。雖然用的是王立華的配音,但他的表演是有層次感的,深藏不露、正義正直、見識深遠、穩(wěn)健沉著,讓人共情。周淮安的情商很高,他能感知每個人的苦楚,照顧莫言的情緒,真實地像她坦白,他還能了解金湘玉的好,拋棄偏見去喜歡她。所有人都在改變,被環(huán)境壓迫著被動地改變,但只有周淮安始終保有初心未變,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理想,真正舍棄自身為國為民。令人難過的是,淮安這一生實在太苦了,從十歲就被送到天山神社去練功,顛沛流離、背負太多,所有人都看著他、依賴他、仰仗他,他們想依靠他、有事找他,甚至冤枉他、嘲笑他、嫉妒他、責怪他,他自己始終沒有幾天安穩(wěn)日子過,來來回回四次往返大漠。這種犧牲是對個人理想的犧牲,他從始至終就知道自己身上背負的東西,沒有埋怨和逃避,一直在爭取和抗爭。
想搞明白周淮安這個人,還是得先清楚他的經(jīng)歷、思想和痛點。他的全家、師父、同門師兄弟全被東廠所殺,所以他對這種濫殺無辜的廠衛(wèi)機構(gòu)極為痛恨,一心想摧毀這種不合理的制度。第一集他回想起東廠攻陷天山神社時就在默默流淚,最后一集去放火燒東廠時也說爹你慢慢看吧。所以在他心里,是有家仇國恨的,只不過一直藏在深處、韜光養(yǎng)晦。以他對東廠的痛恨,他選擇答應(yīng)金湘玉不殺魏忠賢已經(jīng)做到極致了,所以最后他必須要去毀掉東廠,這是紓解他心里的包袱的唯一途徑,只有摧毀了這個制度,他才能卸下重擔去過自己的生活,才能顧及到兒女私情。
在對待兩個女人時,他哪個都不想傷害,初時自己也迷茫難過,也許最初他和邱莫言是有走在一起的可能性的,但很快他就在和金湘玉的交往中明白了自己的心系所在,在生死未卜時他不敢表露真心,護著崇禎上位后才敢去對金湘玉表明自己的心意,這點也是有仁有義的。周淮安的一個強烈的特點就像他自己說的是尊重生命。他多次勸常言笑,保住性命最重要,去皇帝靈堂也說首要是保住性命,他對人民、對朋友的生命都尊重,也不可能對自己的生命不尊重,所以網(wǎng)絡(luò)上甚囂塵上關(guān)于他是心滅身死自殺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很明顯,他大概對自己中毒后的情形存在一絲僥幸,起碼他和莫言告別時的話表明他是對回到大漠未來的日子充滿了期望,但終究敵不過殘酷的現(xiàn)實罷了。最后一集,我開始對他明知自己將死,還披星戴月趕回到龍門客棧和金湘玉共度一夜不能理解,覺得這樣太過殘忍,這種讓剛?cè)计鸬南M查g破滅的感覺太難受,自己愛的人就這么忽然死在自己懷里,余生將如何承受?但后來一同看劇的牛牛給我講解了一下,覺得他的理解是對的,從一開始周淮安要回到京城救崇禎,就注定了九死一生,是擺明了把自己置于險境,他喝毒酒前也和崇禎說,金湘玉正是明白京城是個政治漩渦,誰陷進去了都不能抽身所以才不原諒他的離開??梢?,金湘玉應(yīng)該早就做好這個準備了,她知道周淮安是什么人,知道他必須要去,也知道他和魏忠賢不同,他根本不是玩弄權(quán)術(shù)的男人。因此,最后周淮安回到龍門客棧,是在完成自己的承諾,也是為了解去金湘玉的心結(jié),讓她能夠在今后的人生中去相信別人,相信不是所有的男人都無情無義,等待的人會回來,她付出的感情終將有所回應(yīng)。金湘玉本質(zhì)不是怨婦,她能明白周淮安的用心,也必能從這段悲劇結(jié)尾的感情中得到平靜。
總之,這個結(jié)局是點睛之筆,如果周淮安回到龍門客棧和金湘玉快樂地在一起,就完全失去了本劇殘酷的現(xiàn)實意義。這個悲劇性的結(jié)局提升了整個劇的水平,除了普通人烏汗和小靈兒,所有人都沒有好結(jié)果,好人奔波輾轉(zhuǎn)而死,壞人求權(quán)求名魂滅,處于灰色地帶的人被裹挾著連帶失去性命,就連金湘玉這樣機關(guān)算盡以利為先只想做生意過好日子的人也注定是悲劇,因為他們都是聰明人,都有欲求和追尋,注定被時代的洪流狠狠拍打,終成碎片。
金湘玉:似乎是為夏文汐量身定做的。年輕時的夏文汐特別有靈氣,演技靈動,平胸粗眉,四肢脖子細長,仿佛是書里跑出來的那些倔強的法式小女孩,又酷又帥,演啥像啥,讓人喜歡得不得了。她早早成名獲得金像獎的提名,也早早和黃冠博結(jié)婚生子在最紅的時候就息影了,復(fù)出拍這部戲的時候應(yīng)該已經(jīng)為人母很多年了。驚異于她和早年港片里完全不一樣的表演方式,這個時候的夏文汐演出了女性的風情和江湖豪氣,在感情中患得患失的樣子和可愛的勁頭比電影版張曼玉的表演無疑要精彩得多。這個人物直白、粗俗、可愛、心軟、不拘小節(jié)、有正義感,接地氣。特別是前二十集在龍門客棧里,她完全是周淮安的迷妹,有的時候特別逗,比如開始看周淮安長得好看,想搞一搞,就用了各種手段,特別逗樂。看金湘玉罵人和損人特別有趣,一個是對沙千戶,一個是懟邱莫言,都讓人拍手稱快。但面具下她只是個渴望愛又沒有安全感的女孩子,成長經(jīng)歷復(fù)雜,在單親家庭里渴望安定的男性的父愛,害怕孤獨和等待,有著自己的心酸和寂寞。所以她喜歡周淮安而不是常言笑是必然的,前者是穩(wěn)重、寧靜、清澈、依靠,后者是動蕩、狡黠、不真實和變化。在金湘玉和周淮安的相處過程中,兩個人的化學變化顯而易見,周淮安變得放松自在,金湘玉變得真實柔軟,這個狀態(tài)才是男女相處的理想模式。
邱莫言:勇敢、剛烈、堅強、沖動、心存大義、是非分明??赡苓€有些高冷和驕傲。一個女人,一路劫法場、帶著一個小女孩去大漠,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她是一個很好很好的女性,卻不適合周淮安,她無法讓周淮安變成一個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她無法給他柔軟和溫情的感覺。但從頭到尾都信任周淮安的就只有邱莫言了,倆人的知己之情非常難得,無條件地信任對方的人品人格,他們出身相同、學識相同、經(jīng)歷相同、目標也相同,互相知根知底。這點是別人比不了的。其他人都懷疑和嫉恨周淮安的時候,邱莫言會百分百的信任他,因為她很透徹地了解這個人的人性。而且這種能為對方舍生忘死的戰(zhàn)友之情也讓人為之羨慕。最后邱莫言跑到龍門客棧向周淮安求救是找對人了。我覺得這部劇里最可憐的人大概是邱莫言了,感覺她即使嫁給了朱由檢,可能心中真正喜歡的還是周淮安,她阻擋不了他的心慢慢走近其他女人,后來本以為找到了歸宿卻發(fā)現(xiàn)遇人不淑,還為了大義甚至不惜殺死自己的孩子。后悔、痛心、最后心死。無論如何她令人敬佩的是她的正義感遠勝過私人的情感,對不屬于自己的感情也能干脆地放下。她是個有原則的人,但正因為她的硬和冷,成了她悲劇的源頭。陳紅演這個角色還是可以的,雖然和其他人的演技比起來明顯更木一些,但這個含蓄的表演也已經(jīng)足夠了。
常言笑:這個沒力氣寫了,回頭再說。
總而言之,這部劇是當年的滄海遺珠,感覺被時代的審美低估了。它的價值,結(jié)合當下,可能才愈加突出。歷朝歷代,起事易,成事難,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是人性的必然,參考漢初高祖對待功臣。人們總說,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但真能做到這樣的何其之少。歷史的進程無法阻擋,新興勢力崛起、朝代更替,衰亡,阻擋也只是延緩,最終無法斬斷歷史滾滾向前發(fā)展的進程。最后多爾袞的入關(guān)是早晚之事,周淮安和多爾袞在大金軍營里同看大好河山的一番話非常有意思。成王敗寇,多少人為這片美麗的江山折腰。多爾袞瞧不起常言笑,因為他為了一己私利賣國叛國,注定不會受到尊重。每一個人,在時代的洪流中不過滄海一粟,但即便如此,也不該違背天道人寰,被心魔驅(qū)使,爭權(quán)逐利。該如何選擇自己心中的道,是無論何時都不變的主題。如果是我,也許會和周淮安一樣,選擇更多人的幸福而不是自己,天下蒼生比自己一人更加有價值。記得看這部時,正在聽中讀的《誰塑造了我們》系列,里面人大的宋洪兵教授講法家,深有感觸。里面也說到了法家是“嚴而少恩,去仁愛、無教化”,班固在《漢書》里也講過“專人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殘害至親,傷恩薄厚“。比如法家的代表人物申不害就是以”術(shù)“著稱的,術(shù)的內(nèi)涵當然有陰謀權(quán)術(shù)的內(nèi)容,比如挾知而問、倒言反事。這部里的魏忠賢、包括后來的朱由檢、常言笑都是法家的踐行者,他們相信要玩弄權(quán)術(shù)才能實現(xiàn)自我做大丈夫,享萬世之榮華。而周淮安的政治理想是老莊的”善為士者不武“,是典型的”圣人被褐而懷玉“,他關(guān)注的是人的生命權(quán)、自由權(quán),是最堅決的密探制的反對者。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政治理念,專制和民主,對照鮮明,不可調(diào)和,因此這種暗含殺機的理想的碰撞就特別的帶勁。
遺憾之處:以前電視臺播出時,是51集而不是現(xiàn)在50集的,第一集有周瑞朝和魏忠賢爭斗,給在天山神社修煉的周淮安送信的場景。東廠攻到天山神社,打著黑傘從空中下降的情景,因為是在寧夏的須彌山石窟拍的,一個個黑傘撐開從空中降下時,背后那俾睨眾生微睜雙目的大佛,真是太讓人震撼了??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算是通俗電視劇的表現(xiàn)方式,都是充滿藝術(shù)感的,攝影、臺詞、價值觀都兼具藝術(shù)性、文學性和政治性,對觀者來說是一場滿足的精神盛宴。美中不足是節(jié)奏太拖沓了,中間那二十集完全可以壓縮,在銀鉤賭坊的情節(jié),副線的烏汗小靈兒、管凌風金燕子實在太冗長無趣了。臺劇的通病。
我的遺憾是今年夏天因為疫情,沒能去成已經(jīng)定好的石窟之旅。這兩天還和孩子講去不了敦煌了、去不了馬蹄山石窟了、去不了昌馬石窟了、去不了榆林石窟了、去不了天梯山石窟了、去不了麥積山石窟了、去不了須彌山石窟了.......6歲多的孩子自然理解不了我的苦楚,神色瀟灑地告訴我:媽媽你樂觀點兒,明年再去唄!
回頭有時間再寫寫自己喜歡的名場面吧。
我心里港臺電視劇無可爭議的第一,劇本,臺詞,表演都堪稱經(jīng)典,唯一的小瑕疵就是后半段劇情有點拖沓,二進苦水鎮(zhèn)的戲完全沒必要搞那么長的篇幅,什么金燕子,管凌峰,小寧兒,烏汗的戲都可以砍掉八成,這部劇如果濃縮到三十集那就真的是難以超越的經(jīng)典了!而且無論主角配角的表演都稱得上精彩,略差一些的反而是馬景濤扮演的這個男主角周淮安,總是覺得有點生硬,缺少了一種靈性,相比之下那幾個反派就出彩多了,常言笑,許顯純,曹天,魏忠賢,朱由檢都太經(jīng)典了
這部電視劇優(yōu)點和缺點都挺明顯的
缺點太長太水,非要抻五十集
后邊真是沒話找話,后邊跟龍門客棧有什么關(guān)系,而且前面的智商后邊迅速掉
優(yōu)點就是,臺詞經(jīng)典,個性鮮明,蒼涼的風格比較獨特,班底挺好的
看完感覺和一般的武俠劇不一樣,不是簡單的正義戰(zhàn)勝邪惡,不是簡單的宣傳正義
它講的不是俠,是江湖
什么叫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就是人,人性,寫意的現(xiàn)實社會
這是古龍的江湖,九十年代那些香港電影都受古龍的影響,張?zhí)恳膊荒苄颐?/p>
古龍的江湖里沒有常規(guī)的俠,武也是一招致命
他只有人,他寫的是人
龍門客棧一開始就勾勒了一副血腥江湖的殘酷畫面,但是我想電視劇畢竟比較溫和,幾集后應(yīng)該就會溫情了
果然沒錯,后來越來越歡樂,結(jié)局也俗套
但是真的如此嗎?
里面沒有一個人是好人,沒有一個人是壞人
沒有一件事是對,沒有一件事是錯
沒有一個人無情,沒有一個人懂愛
俠義到底是什么?除了一個凄美動人的故事,對國家有什么意義?
國家是什么?到底該怎么治國?
好像每個人都沒錯,為什么所有事都錯?
每個人在一個環(huán)境里如魚得水,另一個江湖里弱到爆
一切都沒有答案
只有無情無義的沙漠,走過有情有義的人
最終的大團圓結(jié)局,我看不到什么正義戰(zhàn)勝邪惡
看到的只有宿命的無力,和無力里的堅守
演女主角金香玉的演員看上去40歲了,演員當時的年齡也確實是40。 沒辦法跟張曼玉比,張曼玉的感覺是嫵媚,要說女人沒有不討厭狐貍精的,可我卻被張曼玉的金香玉迷住了,那種嫵媚好迷人阿。 可這劇夏文汐演的金香玉,不知是不是因為太老了,放蕩騷氣有余,當然豪爽也有,可就是跟嫵媚和美麗沒半毛錢關(guān)系。 這部劇真是太太太~太拖沓了,拖沓的程度開創(chuàng)了先河,且后來者難以望其項背。幾個人就坐在那個客棧里,說了幾十集的廢話。 再說臺詞,一兩集的時候覺得臺詞寫的不錯,可看到幾集十幾集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臺詞故弄玄虛,來來回回也就那么點東西,變著法的多說些廢話。 最后說人物,莫言真的很美麗,可在劇里只負責沖動和吃醋。男主面對金香玉的勾引采取不主動,不拒絕政策,同時吊著莫言。常言笑開始覺得挺帥挺有魅力的,可十幾集下來發(fā)現(xiàn)他專負責和稀泥跟打哈哈,再帥也看膩了,知道他最后會黑化,可真的堅持不到那時候了。 看到18集,也算劇情的一個小高潮吧,可由于太拖沓了,耐心都耗沒了,看著也沒啥意思。不用看也知道他們逃不出客棧,還有32集沒演呢,現(xiàn)在逃出去的話,剩下32集演啥。連拖進度條都懶得拖了,棄劇了。看在常言笑很帥的份上,給2顆星吧。
夏文汐氣場很強大,關(guān)禮杰帥的
這劇最大的亮點是李立群老師飾演的督公,一個用現(xiàn)代化企業(yè)模式管理東廠的CEO哈哈哈哈哈哈哈
1.周淮安并不虛偽,不必狂噴他,他絕非岳不群;2.常言笑并不完美,臥底做久了迷失了瘋了,如是而已;3.金鑲玉離不開龍門客棧,離開后的她很無趣;4.邱莫言近乎完美,俠女+大家閨秀,偶爾小器;4.魏忠賢很有趣,也很陰險;5.朱由檢很無趣,很狡詐;6.管靈風自始至終一傻逼;7.陳紅真美;8.拖沓扣一星。
劇本很好,臺詞很好。不過,節(jié)奏拉托。。。。。改進一下是成一代經(jīng)典啊。
超級迷戀關(guān)禮杰啊,小學時候
無敵編劇。
小時候被那白骨手嚇死了...
這電視劇我心中比電影版還好看,比龍門飛甲更強一百倍
主題曲爆好聽啊……
一片火舞黃沙,快意江湖恩仇,刀光劍影之后,人們記住的還是兩個女人。一個吹笛一曲破陣子,俠骨柔腸愛的含蓄;一個唱著小曲在屋頂,風騷入骨愛的直接。蒼茫肅殺的風景里,她們的情愫卻濃烈到了極致。無情無義的亂世中,她們演繹了自己有情有義的精彩。
說實話 陳紅好漂亮。。。。
馬景濤的周淮安比梁家輝的更英俊柔情MAN。夏文汐的金湘玉不及張曼玉的味道但是也有一番風韻……副咖數(shù)起來就豪華了,郭晉安李立群關(guān)禮杰陳紅潘虹屈中恒岳躍利……該劇值得一看
馬教主那個時候還年輕w陳紅各種美
這版的流傳度一般。
當時我很討厭金香玉就對了。覺得馬景濤見異思遷,陳紅演得那個好可憐,被拋棄了。不過郭晉安還是很帥的。
如果集數(shù)減少一半,此片可成經(jīng)典無從超越
陳紅太適合這類意境了,真正的神仙姐姐
追的最后一部臺劇,陳紅演得真好
拖沓得很。不好看。邱莫言最后竟然跟小王爺結(jié)婚了,簡直匪夷所思。還有了小孩,又自己動手打掉,令人惡心的改編。
超喜歡關(guān)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