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看完《Side Effect》后~
為畢設忙了一個通宵,打盹兒到晚上和寶貝吃晚飯,隨緣去電影院撞部電影看。
《side effect》,記得是《龍紋身女孩》的導演還是編劇指導的,幾個月前看過它的宣傳片,懸疑推理,且與化學醫(yī)藥相關,的確是我的菜。
用簡短的話來概括電影故事的大概,就是兩個女同性戀的陰謀與一個倒霉被卷入的男人的逆襲。
當然,故事不會這么簡單潦草。如果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內(nèi)涵豐富的樣品,那我現(xiàn)在正在嘗試的就是將樣品中不同的有效成分分離提純,一一甄別,以備他用。
Side Effect(副作用),本來是指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對身體造成的無差別傷害性影響。
人性面:
從何處來,往何處去?這是“人生之于選擇”的命題?!癟he past behavior is a determinant of the future behavior.” 過去的記憶與經(jīng)歷給了人對未來選擇的自由。
故事起點的兩個女人,一個是因愛人劈腿而內(nèi)心受傷的精神科醫(yī)生(具體的title我不是很確定),另一個是生逢劇變而絕望無助的銀行家妻子——這里我沒有用平面設計師的職業(yè)身份來解讀她。
精神科醫(yī)生,通醫(yī)理藥理,精于解讀人心變化、思維密碼的技術。電影中,她是個事業(yè)型的女強人,精干穩(wěn)重、果敢狡黠,像一只老練的妖狐。作為一個被愛人拋棄、遭到背叛的女人,精神科醫(yī)生所累積的知識與技術賦予她把握自己命運的力量。她憎恨男人,愛上女人,運用智慧去追求金錢、地位。她要在這種深徹的異化過程中重新找回自己,以此來對抗過去痛苦的回憶,撫慰那個受了傷的自己。
銀行家妻子,間接掌握了各種金融衍生品的技術,享受了一般人未曾企及的榮華。命運是開不起玩笑的,盛極而衰,云泥之變,愛人與富貴彈指云煙,從擁有到失去,她陷入了悲傷。經(jīng)歷了悲傷的五個階段后,她接受了的現(xiàn)實是走了樣的現(xiàn)實:有人或事害了她,毀了她,她要返還,要報復。相對于抽象的命運、時勢、因果、造化,果然將一切歸罪于某一個人更容易得到心安,這個人就是她的愛人——馬丁。這估計也與她年少時父親冷落帶來的經(jīng)歷分不開。
瞧,兩個同時視男人為眼中釘?shù)呐俗叩搅艘黄穑曰ダ采年P系互相利用,互相安慰,多么自然的結合!而這世上最可怕的事就是結盟。也許真的是“漂亮的女人都是天生的演員”,精神科醫(yī)生的專業(yè)知識,加上美人胚子女影帝的演技,似乎詭計與陰謀的出現(xiàn)就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接下來,go through all of the procedure,如果一切順利,詭計得逞,那就是各得其所、死而無憾了。但畢竟是因為背叛與自利才走到一起,骨子里的猜忌克服不掉的,一旦發(fā)現(xiàn)在一起不再是互利,而是伴隨著出賣與傷害,那么反水叛變就將成為必然。
結尾,兩個壞心眼的女人都得到了制裁,可憐但也理所當然,這也算是對于廣大內(nèi)心光明的觀眾的一個交待。
故事中的男醫(yī)生是個倒霉孩子,誤打誤撞成為了陰謀里的犧牲品。起初的他,為了追求對病人人性的關懷而來到美國,對罪犯展現(xiàn)的溫柔與人性既體現(xiàn)了他專業(yè)醫(yī)師的素養(yǎng),也塑造了他溫柔熱忱的一面,我估計如果沒有后來因緣際會墜入陷阱的事,他一定是個性善主義者。
接下來,故事的處理很明確,既然落入陷阱,那就只看你被玩得有多慘:妻離子散,朋友背離,媒體輿論的圍堵,事業(yè)由盛轉(zhuǎn)衰,以及他自己內(nèi)心對于善惡的掙扎。
說句插科打諢的話,當他在yahoo上search到了那篇關于夢游副作用的paper時,我暗笑他會不會因為自己沒有提前看paper就開藥而感到憂桑呢~
當發(fā)現(xiàn)一切是個陰謀,自己是被坑得一無所有的時候,男醫(yī)生也在經(jīng)歷悲傷。在一番痛苦掙扎后,他接受了現(xiàn)實,并選擇了大步向前,展開反擊,贏回自己失去的一切!——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達成目的后,工作復歸正軌,妻兒再入懷抱,他既完成了自己的復仇,同時履行了醫(yī)師的職責,在事實正義的層面上,更達到了懲治罪惡的目的,一石多鳥,公私兩全,只不過,他對于這個世界,還能如往昔一樣,充滿善良與熱忱地對待嗎?
技術面:
Kevin Kelly的《what technology wants》是我最近一階段很喜歡的書,雖然我還沒來得及將其讀完。里面關于技術、信息、生命等命題的看法對我?guī)缀踉谒蓄I域的思考都帶來了很大的啟發(fā)。
回歸到這部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講,整部電影側面描繪了我們所處的這樣一個技術時空的部分縮影。
從技術工具論的功利角度來看,我們?nèi)祟愖鳛榫哂兄饔^能動性的個體,運用技術的力量,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君子善假于物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而令人類更強大,更有力量。而從語言產(chǎn)生之始,人類便開始通過想法、念頭的交流,累積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新的技術。因此,“技術大爆炸”、“技術宅拯救世界”的現(xiàn)象取代了原本基因突變?yōu)閯恿ν苿游锓N發(fā)展演進的節(jié)奏。
技術的發(fā)展遵循由具體到抽象,從蘋果電腦或?qū)汃R汽車,到生物醫(yī)藥、心里金融、程序管理、藥物審核體系等等等等,技術在不斷進行著越發(fā)深徹的進化。同時,技術所具有的“舉一反三”與“觸類旁通”的特性也在電影中得到體現(xiàn),無論是兩個女人通過金融衍生品與生物藥理學結合編織的詭計,還是男醫(yī)生借助司法體系的程序權威與自己才智知識組合之后生成破敵妙計,技術的跨領域應用、組合為整個世界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回顧電影的開頭是監(jiān)獄的探視,由于缺少X-光機,一個女孩子不得不將包好的禮物拆開接受檢查。這一鏡頭所體現(xiàn)的精神貫穿電影始終,即技術的系統(tǒng)制度化。當單一技術的豐富與繁榮進入一個系統(tǒng)制度的體系框架,一切運作都必須有序得當,不容例外,倫理價值上這種有序被上升為程序正義,而從技術角度看,這是技術高度發(fā)達后的具體體現(xiàn),就如同細胞到器官,最后形成生命,一切自要根據(jù)時空的推移,遵循相應的規(guī)則定律。電影里看到了FDA藥物審核、司法體系的一罪不兩訴、確定責任追究時的因果關聯(lián)圖(類似quality management的課)等等都不外如是。這一理念的推動下,人被異化為各樣的身份職能,作為律師、醫(yī)生、合伙人、保安、停車場看門大叔等等。
插句題外話,人在社會系統(tǒng)軟件中以不同身份職能進行異化,成為具體部件時,也或多或少,以異化了的姿態(tài)展現(xiàn)自己人性的光輝,男醫(yī)生幫助病人時盡責的善良,保安扶住偽神經(jīng)病跳火車時的擔憂,律師爭取1%神經(jīng)失常的無罪辯護時的關心在意,公司女老板體諒銀行家妻子抑郁而給假等等,這些東西,彌足珍貴。
電影取名為副作用,這是個有趣的設定。使用一種技術獲取利益時,可能也伴隨著極大的風險?;仡欕娪爸械脑O定,“金融衍生品 + 生物藥理學 = 賺錢 + 殺人 + 脫罪”,細致的技巧卻將社會、經(jīng)濟、司法、醫(yī)藥,各大技術系統(tǒng)軟件被挨個敲打了一遍,就好像寄生蟲從宿主身上攫取營養(yǎng)一般。但寄生蟲也有被宿主弄死的危險,只不過死法不一定是被拍死的。于是,殺人犯的銀行家妻子雖然沒有得到法律的制裁,卻被困在精神病院里生不如死;幕后主謀女醫(yī)師那瞞天過海造勢撈錢的陰謀,卻被污點證人的錄音暴露了。
藥品的極致追求就是避免副作用。技術的復雜與無窮變化,讓我們更加接近這一目標,或更加遙遠。
2 ) 謀殺
從一個在酒吧打工的窮學生,到有房有車有游艇的闊太太。被一夕打回原形,進而抑郁可以理解,但將一切歸罪于老公,炮制出這么一處殺人鬧劇,就實在是不可救藥了。Banks醫(yī)生最后將Siebert醫(yī)生繩之以法后,沒有照約定放過Emily,就是因為,“對未來最好的預測就是過去的行為。”這個誰都可以背叛的女人不值得幫助。
這個女人沒有朋友,不然也不會在低谷的時候無人傾訴,Siebert醫(yī)生輕易將其掰彎,并毫不費力的成為同謀。也是Emily有奶便是娘,有稻草便能救命的自私心態(tài)使然。
但我依然覺得作為一個擁有專業(yè)知識的心理醫(yī)生,想要靠詆毀抗抑郁藥品操控股價,總會有比殺人更好的辦法。Siebert醫(yī)生的計劃與其說單單只是為了商業(yè)欺詐,倒不如說更主要的是想除掉Martin,而將Emily占為己有,撈些錢只是順手。至少她對Emily的感情明顯要強過Emily對她。她是真心想雙宿雙棲的,可惜和Martin一樣,所托非人。
Emily有抑郁癥,她的自殺很可能是臨時起意,或者下意識產(chǎn)生,因此從撞車時候系著安全帶,公司播放著汽車碰撞試驗視頻,就能推斷出一切是陰謀,多少還是有些牽強。
比之更牽強的是這個計劃成功的關鍵更多的取決于他們陷害醫(yī)生的智商。尤其是對于Emily,這個計劃首先需要坐實她是個精神病,其次也要確定她是個殺人犯。而這個醫(yī)生必須是能力足夠做到將她無罪開釋,并治愈出院,卻不能察覺蛛絲馬跡發(fā)現(xiàn)陰謀。這樣的要求太過苛刻。而如果陰謀失敗,無論是被當做殺人犯,還是精神病,Emily的一生都會被監(jiān)禁。這樣的計劃,一個如此自私的女人居然會同意執(zhí)行,多少也有些異想天開。
關于Dierdre,無論是當提及Alison事件的時候的質(zhì)疑,還是Emily照片如此明顯的擺拍,都會令她震怒。至少說明她對Banks醫(yī)生并不是那么信任。一個帶著孩子的女人,肯定有過一次傷害,再次信任一個男人,并且是在很多證據(jù)對他不利的時候還會信任,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愛。
所以看來看去本片中最善良的女人,還是Martin的媽媽,這個對于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女人還抱以極大同情,并會為她發(fā)聲的母親,在得知真相后的一巴掌,也同時打出了觀者的憤怒。
Catherine Zeta-Jones的確顯老,但如果你是在看完《破碎之城》不久看的本片,還是多少回復些希望。而對于Rooney Mara,你如果只看過《龍紋身》,就等著驚艷吧。
花絮:
1.Steven Soderbergh最初想讓Lindsay Lohan出演Emily,并對她試鏡了三次。但最終出品方感覺Lohan自身的法律方面的問題會影響電影進程。最終Rooney Mara入替。
2.出品時的報道是,本片將會是Steven Soderbergh作為導演的最后一部電影。
3.Rooney Mara為拍攝本片,推掉了《刺殺本拉登》的邀約。
4.Blake Lively原本是本片的女一號,但制片公司放棄了投資本片,直到Rooney Mara頂替出演后,才重新投資。
5.到2005年為止,大約有68個記錄在案的夢游殺人案件。
6.Justin Timberlake曾被考慮出演Martin。
7.Emily Blunt, Olivia Wilde, Imogen Poots, Alice Eve, Amanda Seyfried 和 Michelle Williams 都被考慮主演本片,Blake Lively曾被確定,但最終被Rooney Mara取代。
8.地鐵站里抗抑郁藥Ablixa的大幅海報上的女人,是英國女演員Alexa Brown。
3 ) 關于精神科醫(yī)生跟心理醫(yī)生的區(qū)別,用藥,及吐槽。
就是沖著心理懸疑的標簽看的這部電影,結果發(fā)現(xiàn)其實也不是心理片。
畢竟學的就是這個心理學,邊看心里還邊批評藥物治療的壞處。
這里小科普一下,電影中的醫(yī)生其實都不是我們理解上的心理醫(yī)生(psychologist),而是精神科醫(yī)生(psychiatrist)。所以他們會給病人開藥,而心理醫(yī)生基本上是反對用藥的。(有些地方可能不是分得很開,但是我們學校分得很開,而且教授們都非常反對甚至鄙視用藥。)
精神藥物的副作用不可小視,如果給18歲一下的患者用藥,甚至會引發(fā)更多精神疾病。一個極端的例子是一個8歲的男童發(fā)展到后來居然要每天吃八種不同的藥物來維持。
心理學家都建議采用心理疏導為主,藥物為輔的治療方式。簡單來說就是能不吃藥就不吃藥。一般來說心理疾病上必須用藥物控制的是少數(shù),大部分還是那句話“心病還需心藥醫(yī)?!?br>轉(zhuǎn)回來說電影,所謂懸疑就是讓人意想不到。
這部片子有點像《一級恐懼》,都是借著精神病說事兒脫罪的那么一掛。但是這部片子從頭到尾步步縝密,陷阱層層繞饒,相比之下《一級恐懼》要單純的多,不過人家本來講得重點也不一樣,沒可比性。
覺得這部片子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最讓人覺得沒有利益鏈接的兩個人居然攪在一起,還是最讓人意想不到的關系。
因為基本上就是幾個高智商的人在斗心機,斗演技,斗手段,最后看誰斗得過誰,所以最聰明的也是發(fā)際線最高的裘德洛獲勝(好像有什么不對。。。)。
本來就是懸疑片,我就攢點人品不劇透了。
自己看去吧。
4 ) 誰來拯救作為個人的醫(yī)生的邪惡?
我之所以不喜歡裘德洛演的醫(yī)生,主要是因為:
1、他在追求真相的路上,使的是陰招。
他不但在這對拉拉情侶中兩頭挑撥,故意造成假象,并利用人的脆弱乘虛而入讓兩人反目(恰好利用獄外女醫(yī)生關心自己情人這一讓人倍感溫暖的情愫來讓兩人反目,這樣的安排十足混蛋)。
此外,他還偽造測試結果,讓一個并沒有精神?。▽嶋H上他完全明白)的人忍受精神病的治療(這難道不是一個醫(yī)生最徹底的道德淪喪嗎?)。
2、他的這一切復仇行為,并不是為了那個無辜冤死的男人,而是為了自己被剝奪的生活,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執(zhí)念而陷入困境的生活。
更應該看到的是,醫(yī)生這個身份在裘德洛那里只是為重獲自己個人生活的一個工具,這是自私的。而恰恰這種身份的工具性使用,是對職業(yè)道德的最大褻瀆。
真相要不要追求?當然要,但是你不能以非人性、不道德的手段來追求真相,以暴易暴并不能提高你的合理性。
正義要不要執(zhí)行?當然要,只是利益參與方從來都不會執(zhí)行真正的正義。
所以,當裘德洛飾演的醫(yī)生最后竟然全身而退,從學校接回小孩和老婆一同離開,我感到很震驚??此扑氐搅苏5纳睿鞘且孕皭旱姆椒?,這個人怎么能不受到懲罰?
這個世界并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世界,但因此而模糊了黑白卻不是一個理智的人應該有的思考和行為。
5 ) 史蒂文·索德伯格最悲觀的一個電影(也許是他告別大銀幕的方式)
其實也沒有劇透,說的都不是主要情節(jié)。
這是一個黑色電影。黑色電影是所有類型片之中最接近藝術的一種(當然放在一個藝術家手里任何類型片都可以變成藝術,“索拉里斯”就是一個科幻片,在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手里就是藝術,在史蒂文·索德伯格手里就很難說。)。這不是最初的黑色電影。黑色電影當然是關于金錢和女人(什么電影不是?。?,黑色電影也需要欲望和體面,當然欲望要大得多,但是體面必不可少。漢弗萊·鮑嘉作為薩繆爾·斯培德或者菲利普·馬洛最重要的而且最吸引人的就是他要體面而且有體面。當然他有欲望,他的欲望是黑色電影的另一端:神秘的女人。“副作用”中的Jon Banks沒有體面,或者說,他的體面并非作為一個人本身的體面。
他失去了事業(yè)和家庭,這兩者本來就不堪一擊,盡管它們看上去很漂亮(或者說“體面”)。我們可以看看他的辦公室、住房、出入的餐廳、來往的人們、服裝、汽車,這些就是他在電影中所失去的,并且試圖奪回的。
而且他做到了,他的妻子回來了,盡管這個女人對他沒有信任。這是悲觀的地方,一個男人,費盡心機,甚至接受對手的游戲規(guī)則,只能奪回他失去的那些并不算美好的東西,包括一間新的診所。我們當然不能就此判斷他對妻子和工作的愛。
看看妻子這個角色的出場,23分39秒,在醫(yī)院的餐廳,她第一次出場,參加應聘面試前,Jon給她開藥Beta Blocker,她的第一句對白是關于丈夫的職業(yè),“這就是有個能開處方藥的丈夫所帶來的好處。”然后Emily出現(xiàn),兩人的對話被打斷,她出現(xiàn)之后,妻子再沒有說過一句話。28分09秒,在家里的客廳,第二次出場,兩人談論的話題是Jon新工作的收入,然后他們開始有親密的舉動,但是被兒子打斷,這是她跟前夫的孩子。在妻子的最初兩次出場之中,在Jon離開之后,都有一個較長的臉部鏡頭給妻子,沒有對白,索德伯格沒有對這兩個鏡頭做更多的暗示,但是兩個跟敘事無關的鏡頭及其長度本身就是一種很大的介入,我們可以做各種不同的解釋,但是我覺得這兩個鏡頭最直接的解釋在于:她在反省這段婚姻關系。說到這里,我對這個電影的基本看法就是:用黑色電影的形式討論現(xiàn)代的婚姻關系。這才是索德伯格與眾不同的地方。我不知道有沒有別人做過這種嘗試或者做得更好,反正我暫時是想不起來。34分50秒,同樣在家里的客廳,關于妻子面試失敗的對話。到了這里,他們兩人的關系已經(jīng)交代的非常清楚了,接下來就看殺人案怎么去破壞這段關系:
43分16秒,在臥室的床上,妻子有幾句對白,但是沒有入畫,案件跟家庭第一次有聯(lián)系,在此,妻子只是旁觀者。45分58秒,Jon吃早餐看關于案件的新聞,妻子從畫面前經(jīng)歷,最后坐在他和電視中間,然后他們出門,被記者圍堵,Jon讓妻子離開。51分06秒,當晚睡前,妻子開始就案件帶來的第一波麻煩質(zhì)問Jon,對話結束之后,Jon關燈,畫面突然淡出。接下來才是關系破裂的主要內(nèi)容:
57分15秒,Jon把關于以前一個女病人的投訴信給妻子看,妻子提出多次質(zhì)疑。63分43秒,妻子帶兒子回家,Jon因為調(diào)查案件忘記接兒子放學,她開始指責他。67分29秒,Jon跟妻子討論案件調(diào)查的進展,她拒絕談論與案件有關的事情,開始更多的指責。接下來,Jon遭到了檢察官、工作伙伴的拒絕。然后77分16秒,在一個Jon在街頭行走的手持鏡頭之后,他回到家,妻子收到了一封關于他和Emily曖昧關系的告密信,兩人的關系徹底破裂。妻子離家之后,Jon開始反擊。在接下來的將近30分鐘里,一直到電影結束,妻子沒再出現(xiàn),最后我們看到的是,Jon接兒子放學,然后上車,和妻子在汽車前排談笑的鏡頭。
這只是Jon的結尾,整個電影的結尾留給了Emily和精神病院(跟電影開頭的那棟公寓外觀類似),像盒子一樣的建筑物,很多的窗。
現(xiàn)代的婚姻關系一直是索德伯格想說的主題之一,從“性、謊言與錄像帶”開始,在“傳染病”里,同樣說到了現(xiàn)代婚姻,有出軌、喪偶這樣的情節(jié),但是他從來沒有像“副作用”這么悲觀,Jon在整個電影里沒有得到妻子任何一點信任和支持,完全沒有,而就算這樣,挽回婚姻卻幾乎成了他反擊的最大動機,在他成功擊敗對手之后,電影也及時地讓他贏回了婚姻和家庭??蓡栴}是,這樣的結局,值得我們?yōu)镴on感到高興么?
唉,甚至不值得我們?yōu)樗械诫y過!
Emily的故事也是一個婚姻關系破裂的故事,就像開頭和結尾的那兩棟建筑物。
6 ) 聰明反被聰明誤(劇透)
電影的開篇從一段血跡開始,暗示了整部電影層層推進真相的脈絡。
迎回久別的夫君后,女豬的小算盤就開始打了。在第一次自殺時,從她掉落物品來看,是出于對自殺的恐懼,從容赴死的人是不會心不在焉的,這里導演埋下一處暗線,細心的觀眾應當有所察覺。后來男豬找目擊證人時,證實了女豬撞車自殺卻系安全帶的自相矛盾。
細心的男豬不愧是心理醫(yī)生,在對女豬進行診斷的過程中雖然女豬一直在說謊,但男豬看出她是個有希望的人,所以覺得她也就是個間歇性精神障礙。沒想到就這么被拉下了水。
而第二次自殺,女豬刻意和保安對視,讓保安注意自己,在保安“救下”自己時又留意了保安的胸牌,好在干完大事后有人證。在這里筆者認為鏡頭處理的深意不足,完全可以給女豬一個盯住保安胸牌的眼神而不用把大大的胸牌給觀眾看。
而后女豬去找男豬緊急求心理治療,當著男豬妻子面要求私聊。轉(zhuǎn)移的場所色調(diào)動作環(huán)境什么的都挺曖昧,后來果然是計。
不久片頭的一幕出現(xiàn)了,女豬殺害親夫,故意踩在血跡上。警官詢問時故意裝不知道然后露出腳底的血跡讓警官懷疑其精神問題。
家庭事業(yè)蒸蒸日上的男豬,給女豬開了個精神抑制藥物,成了女豬轉(zhuǎn)移罪狀的道具,女豬的稱號“pill killer”像尖矛一樣指向男豬。而男豬怎會甘心就這么被一瓶藥毀一生,就在其他醫(yī)生、記者、警官都認為塵埃落定之時,一場越庖代俎的調(diào)查由男豬展開。
這讓灑家想起了《生死狙擊》和《亡命天涯》,這幾部電影都是男豬莫名其妙被陷害,眾叛親離,在絕境中不屈不撓最終把真相大白于天下。
男豬抱著問號去刺探女豬,給女豬打鹽水卻說是鎮(zhèn)定劑,女豬假裝迷糊。在這里不能理解為什么女豬明明不困卻假裝困。男豬由此找到突破口,順藤摸瓜找到女豬的好基友,好基友卻以攻為守,這下徹底激發(fā)了男豬的斗志。此時女基友和男豬對峙那洋洋得意的樣子不時讓我想起我小學班主任。
常言道基友間的感情最純,男豬偏偏不吃這套,連蒙帶騙,挑撥離間。先是坑女基友說女豬什么都告訴他了,女基友就刺兒了,一番失態(tài)。男豬繼續(xù)趁熱打鐵刺激女豬,先帶女豬看電擊治療,又放女基友挑釁錄音前半段,后半段沒放出來,意思是女基友全招了。威逼利誘之下女豬不矯情了,為了自保想來個“beter deal”。
原來一切的開頭是女豬婚禮上丈夫被逮捕,這份刺激估計誰都受不了。女豬深深的覺得男人真不靠譜,就在女豬迷茫之際和女基友擦出了火花,罪惡也因此點燃。
把基友交代給警方后女豬來男豬這得瑟你瞅我沒事呵呵呵。男豬豈能讓她繼續(xù)作怪,跟專業(yè)的玩不是找死,三言兩語把女豬投入了她夢寐以求的精神病院。
影片中瑪拉深邃的眼神仿佛黑洞般吸收了觀眾的思想,令人無法停止思考卻沒有答案。裘德洛飾演的醫(yī)生心思縝密正義感十足,演技爐火純青不愧是多次奧斯卡提名的男人。
7 ) 熬過去前半段就是死去活來
大年初一出來逛街,恰逢周日商場晚上7點就早關門,于是決定看一個片子。在STAND UP GUYS 和 SIDE EFFECT里面最后選了后者。
因為前期沒有看過影評,也沒有看過預告片,所以除了主演是誰基本上沒有任何了解。對魯尼的扮相真是驚艷,完全看不出龍紋身的女孩的影子。順便吐槽龍紋身的女孩,那部電影除了記得一大堆歐洲人不標準的英語之外什么都沒記住。
看這部電影的忠告是,熬過前半段半個多小時,后半段就是死去活來了。
開始10分鐘,我以為這是討論如何幫助剛剛出獄男人共創(chuàng)未來的故事;20分鐘,我以為是一部探索女人內(nèi)心如何逃離外在帶給自己的抑郁的故事;30分鐘,我以為是一部討論心理醫(yī)生治療方法,以及藥物濫用的故事;40分鐘,我以為是辯證司法公平和人性與社會的選擇的故事;50分鐘,我以為是講一個女人如何設計謀殺并且算計身邊的人的故事;60分鐘,我以為是一部找尋事實真相還原事件本質(zhì)找到自己清白的故事。
在后來半個小時,劇情一再逆轉(zhuǎn),出乎我的意料。居然一個故事都沒有猜對。
前半個小時的節(jié)奏實在太文藝了,像《like crazy》,像《Melancholia 》。實在沒有辦法不讓我聯(lián)想到難道我又要坐一個半小時看一個女人使勁哭,想著都想撤了。直到裘德洛先生滿臉胡茬神經(jīng)兮兮在家研究整個案件的進展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后面確實有好看的了。
男觀眾表示,永遠不要相信一個發(fā)瘋的女人。
確實瘋了,就算沒有任何醫(yī)療診斷證明魯尼扮演的愛美麗這個姑娘的心理疾病。但是她確實是個瘋子。
贊一下魯尼小姐的演技,確實一個女瘋子的樣子。前半段柔弱,迷糊,無力,猶豫‘;事件披露出來以后,眼神里都透著狠勁,不愿再被關在醫(yī)院里面的歇斯底里。
裘德洛先生是最后的贏家。唱響了偉大的主旋律,好人最終會善始善終。壞人不是死,就是在牢獄里好好過一輩子。
為了不劇透,堅決不告訴大家這是一個什么故事,自己去看吧。還挺有意思的。3星半。新春快樂。
8 ) 《副作用》:索德伯格的苦藥丸
如果不算上那部電視單本劇《燭臺背后》的話,《副作用》可以算作是索德伯格實際意義上的最后一部銀幕作品。從《傳染病》、《制勝一擊》、《魔力麥克》再到《副作用》和《燭臺背后》,索德伯格的退休五部曲已經(jīng)基本告罄,而用來先行代表整體作結的《副作用》正如它展示的故事主題一般精致嚴肅——在灰暗的霧霾中探索人的罪與罰。索德伯格開給觀眾的這顆苦藥丸確實物有所值,良藥苦口。這是一位成功導演的優(yōu)質(zhì)謝幕。
《副作用》的主創(chuàng)和索德伯格的其他幾部退休作品相似,有著星光熠熠的陣容,名角們都很看重這最后的合作機會,本片匯集了魯妮瑪拉、裘德洛、凱瑟琳澤塔瓊斯和索德伯格近期的御用男主查寧塔圖姆,個個演技了得,討人喜歡,即使它的內(nèi)容是憂郁沉重的。電影講述了魯妮瑪拉因為服用藥物而出現(xiàn)了精神疾病,并因此殺死了剛剛出獄的丈夫查寧塔圖姆,瑪拉的主治醫(yī)生裘德洛在治療中漸漸發(fā)現(xiàn)了異樣,最終明白了一切其實是瑪拉和其同性情人——心理醫(yī)師澤塔瓊斯的陰謀設局。這是一個具有古典好萊塢驚悚懸疑電影色彩的故事,渾身上下散發(fā)著希區(qū)柯克和比利懷爾德的氣息,大部分戲份均是室內(nèi)戲,通過對話帶動敘事,用夸張的打光來影射人物心理,演員的演出具備舞臺劇表演的優(yōu)雅和從容。索德伯格用昏黃色和灰白色作為《副作用》影像的主色調(diào),再配之以冷暗的具象,讓整部電影那焦慮壓抑的情緒體現(xiàn)在了每一幀的畫面之中。魯妮瑪拉是影片的絕對主角,瓊斯和塔圖姆因戲份較少,所以發(fā)揮的余地不大,至于裘德洛,則就像他在索德伯格的《傳染病》中意外搶戲一般,這次他的光彩也幾乎被瑪拉搶走了。魯妮瑪拉繼續(xù)用自己的超群演技震驚四座,如果說《龍紋身的女孩》對她來說是一瓶強勁的烈酒,那么這次的《副作用》于她而言則是一杯濃濃的苦咖啡,從剛開始的柔弱迷茫,到中段的狂躁和恐懼,再到最后計謀被戳穿的邪惡與狡猾,魯妮瑪拉塑造了一個可悲卻又可憎的女主,這個塑造是十分立體的。
不知道索德伯格今后離開導演這行的道路會怎么走,但可以肯定的是作為一名電影導演,他是成功的。從揭幕美國九十年代獨立電影運動的那部《性謊言錄像帶》的一鳴驚人開始,很少有人可以像他那樣同時游刃有余的駕馭藝術和商業(yè)。如今其退休在即,我們未來也只能從他的作品年表中體會那份有關光影的智慧,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這,也許就是大量服用他的電影所產(chǎn)生的副作用。
情節(jié)還算抓人,表演也精彩,只是真相解析得太快,聰明人反被聰明誤得太容易。
看前半部分會以為對美國社會心理病癥狀況、濫用藥物、醫(yī)藥公司與醫(yī)生勾結欺騙患者等現(xiàn)象有所批評,結果迅速變成沉醉在緊張剪接節(jié)奏中類型片(偵探懸疑),上中產(chǎn)階級白男(有嬌妻帥兒、住曼哈頓、開寶馬車的英國口音男醫(yī)生)完勝陰險毒辣幼稚愚蠢的女同性戀。中產(chǎn)階級保守價值觀與“社會秩序”得以保持
相比前面幾個不大令觀眾買賬的作品,這次算是好很多了,故事??有猜得到的部分也有猜不到的部分,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配樂很合拍,攝影還是愛。魯妮瑪拉真是演得不錯啊,人也漂亮。禿裘真人確實帥。。。
副作用究竟是來自藥物還是人心?洗練的懸疑片佳作,很像波蘭斯基的“影子寫手”。索德伯格將節(jié)奏感控制得張弛有度。裘德·洛雖然禿了前額但依然很風流,只可惜了錢老板的醬油...
開頭和希區(qū)柯克的【驚魂記】如出一轍,就讓人猜想是一部偵探驚悚片,果不其然,連重要角色四分之一處死掉都一樣,讓配角的作用一再反轉(zhuǎn),漂亮的在邏輯和敘事上自圓其說。除了故事上的匠氣,還有美國醫(yī)藥行業(yè)和藥物濫用等嚴肅的話題性爆點,索德伯格在封鏡前又給了大家一個惋惜的理由?!铩铩铩?/p>
三星半,最后的反轉(zhuǎn)早泄了,還不如一路黑暗下去。拉拉情不太行基友愛散的快,查寧·塔圖姆這么帥,魯妮妹子你何苦。魯妮·瑪拉表演非常好,禿球也很給力,敘事很流暢,這回索德伯格總算拍好了。
球球雖然禿了但是智力沒退化!演技贊一個。澤塔瓊斯真是拼老命了最后可真的是大跌眼鏡,阿姨自重...錢老板肉滾滾的沒脖子相當于龍?zhí)住斈菡娴氖敲赖襟@艷!這個劇情整體可以概括為: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義總是會戰(zhàn)勝邪惡的,但是如果我來拍我絕對會拍得更加陰暗!
結果是最狗血的橋段最吸引我,sigh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被聰明誤一生。
索德伯格有觸底反彈的趨勢,看著有《十一羅漢》那意思,情節(jié)非常的迂回曲折撥云見日柳暗花明的,但就是禁不住細琢磨....澤塔瓊斯非常的棒,魯妮妹子美慘了,裘裘男神依舊,錢老板存在感不強= =個人認為全片的亮點在于裘醫(yī)生的臺詞“該藥的副作用是脫發(fā)”
類<傳染病>,但整體高出好幾個段位;索德博格總算放棄群星戰(zhàn)術,"節(jié)制"的只用了四個大牌,也終于算是講了一個像樣的故事,與之前的作品比起來,這部散發(fā)著一種難得的沉穩(wěn)扎實感。
最喜歡這種心如蛇蝎男女通吃誰都不愛只愛自己的女紙!
2013年第一部滿分電影,小文藝完美融合大懸疑。Rooney Mara is PERFECT.
不錯的美式驚悚懸疑片,受害角色不斷轉(zhuǎn)變及兩次劇情反轉(zhuǎn)都精彩過癮,是索德伯格近年來最好的一部。瑪拉妹子的表演很棒??!
看看擼尼瑪
1.魯妮·瑪拉太美了,各種鏡頭的塑造,表演也很不錯,大愛;2.兩大鐘意的女角上演拉拉愛愛片段,可惜戛然而止,實在可惜;3.情節(jié)反轉(zhuǎn)太快,不過整體依舊好看。
故事有點predictable,有點故弄玄虛,但還是很精彩的。Rooney好美,而且演得確實出色。不過我開始到一半都還覺得禿裘是壞人這是怎么回事?
鋪得挺好,收得太爛。兩處翻轉(zhuǎn)情理上都完全理不通。若不是魯尼.瑪拉撐出一點人氣跟口碑,這片子分數(shù)還更低點。
“你是生活處境和藥物反應的受害者”緊湊炫酷,喜歡。
其實如果整個片子按照前半部分的路數(shù)走下去,在Jude Law開始發(fā)瘋崩潰之后結束做一個open ending,那么應該會深刻得多……原本可以對抑郁癥、精神藥物、藥廠和醫(yī)生的關系等問題做極有現(xiàn)實意義的探討,現(xiàn)在的故事變成了不具有任何映射意義的個案,雖然好看過癮戲劇性強,但總有些遺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