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首先,這不是一個故事。 作為銀河的經(jīng)典作品而言,很多人最喜歡的大抵是《槍火》,我也不例外。但是若單單從震撼的角度而言,那么最給人帶來沖擊感的,非《暗花》莫屬。 相較于電視劇作品,電影作品,好的電影作品,往往非常直觀的體現(xiàn)著創(chuàng)作的環(huán)境與時代。更像一把鋒利的匕首,劃開血淋淋的現(xiàn)實。以至于現(xiàn)實到,不能把它稱其為“故事”。 《暗花》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暗花是什么?黑市交易中,不露面的買主拋出的懸賞金就叫做暗花。這賞金,買人,買事,買位子,買權(quán)利,也買命。 電影中,隨著時代發(fā)展,利益越來越大,澳門地頭上兩大勢力互斗至白熱化,龍頭老大決定清盤。兩個勢力頭目基哥和佐治為避免被清,于是打算和解。然而,就在談判前夕,有人放出消息,基哥出五百萬暗花,要佐治的命。聽起來,似乎是很簡單的一件事。 阿琛也這么想,他說:什么事情明天晚上都可以解決,還用得著怕洪先生什么?一個十幾年都沒回過澳門的老家伙,能狠到哪兒去?。咳绻孢@么厲害,我倒很想見見他。 阿琛是個不認命的人?;蛘哒f,他是個不把未來賭在命上的人。影片中的一段經(jīng)典情節(jié),是在牢房內(nèi),阿琛在意識到事情的脫軌后,前往逼問耀東。一連串的疑問拋出,換來的是耀東帶著幾分戲謔的回答:再過一個鐘頭你就知啦。 一個從不信命的人,忽然被摜入了一個已經(jīng)被寫好結(jié)局的局。梁朝偉的表演是很細膩的,大特寫強射光下,似乎都看的見他臉上的神經(jīng)在一根根顫動。耀東說,我們就像是這彈球,扔出去,向哪個方向,有多高,何時落,都由不得自己。 世間本無命,信的人多了,就有了命。 阿琛是信自己的,他是白道黑道兩條腿走路的人。在警局是個頭目,在黑幫是老大的一把手。面對奔著傳言中五百萬花紅來的人,他一個個的廢了他們的手,甩下狠話:你的手以后如果又能握槍了,第一個來找我。電影中,對阿琛砸人手有特寫,也對他這一行為的心境配了一個旁白特寫:我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來尋仇,但是如果不這樣說,他們就不會怕。 阿琛對自己的信,其實是有著裂痕的。或者另一個角度說,他對自己的信是極其謹慎的,不盲目的。他能干,但是他明白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與自己所有的能力。他知道自己一步步走下去背負著多大的壓力,面對著多少危險與棘手。所以他只能步步為營,見招拆招,最大限度的擠壓著自己的存在形態(tài),以適應(yīng)外界對自己當(dāng)下的需求。而那些以后的事情,他顧不了,也無法顧及。 所以,他七年來天天穿著防彈衣,片刻不敢松懈。所以,影片中給了他一個極具特征的道具,白毛巾,頻繁的擦汗,頻繁的壓抑著不安與焦躁。 在牢房內(nèi),阿琛問耀東,為什么選中我?耀東答的理所當(dāng)然:基哥的得力助手殺了佐治,洪先生就有理由清場了。看似合理,其實卻不然。洪先生作為幕后大佬,他想清場有很多種更簡便更巧妙的方式,不必要用這樣繁雜,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步錯位步步錯位的局來構(gòu)陷一個小小的黑幫后輩去達到目的。 真正的答案,在耀東的另一句話里:你這樣性格的人,不把事情弄清楚怎么會讓我死。洪先生選中阿琛,固然有他是基哥助手的原因,但這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一點在于,他的性格他的行事,是洪先生可以算準(zhǔn)的,并且需要的。 說到這里,重新談?wù)勲娪暗拿?quot;暗花"。作為一部電影的名字,暗花似乎只是這個事件的小小導(dǎo)火索。以這筆五百萬的暗花為引,最終達成洪先生清場的目的??墒?,事實上,光有這五百萬,洪先生動不了澳門的局,五百萬只是明面上的餌,布局都在暗中。 真正的暗花,不是五百萬,是基哥佐治被清盤后空下來的位子。而這90分鐘的電影,講的就是,怎樣布這一場暗花的局。 而這場布局中,洪先生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只是為了清場?顯然不是。耀東在對阿琛的一句話中提到,你還以為人家是老癟三。片頭的那句話,或許阿琛隨口和身邊人說過,洪先生知道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阿琛的這句話,不僅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的是澳門黑幫、社團新一代對洪先生的印象和概念,更甚至于,這種印象是基哥和佐治這些自立門戶羽翼豐滿的大頭目,在無形中流露給后輩與下屬的。 與其說,洪先生不滿的是自己的地盤上兩個老大爭搶斗毆壞了生意,不如說是,洪先生在愈演愈烈的地盤爭斗中意識到了自己的權(quán)威正在流失。洪先生樹大根深,對他而言,清盤并不是難事,他有人有勢力。就算是基哥和佐治,在硬碰硬的勢力面前也不得不畏懼于他。但是洪先生明白,這并不代表真正的臣服。也不意味著真正的控制。 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基哥和佐治達成了協(xié)議,那么還回來的不是一個和平下來的澳門,而是一個和平但將離開他控制的澳門。這對洪先生來說,是徹徹底底的兩個概念。一旦局面形成,新的秩序建立,莫說事后重新出手的難度有多大,就是他原有的勢力,都將會被一一拔起。 他要的控制,不僅僅是勢力上的鐵血,更是聲望與地位的無冕之王,因為只有如此,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所以,他不能以同樣悄無聲息,暗暗嫁禍的手段把佐治像基哥那樣干掉,他需要一個在明面上替他做事卻無論從哪一個方面都與他完完全全無關(guān)甚至是對立的人。用我們老祖宗的話講,叫名正言順。于是,就有了被選中的阿琛。 洪先生布了一個很大的棋盤,這棋盤上的條條框框,他已經(jīng)畫好了,也擺上了棋子。但這棋,卻是棋子們自己下出來的。 棋盤先鋒卒,洪先生選了兩個人,一個阿琛,一個耀東。表面上看,阿琛是一個信自己的人,是一個在基哥和佐治雙方平衡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人。這樣的人他不信洪先生,在困獸猶斗中,會激發(fā)所有的潛力去改變結(jié)局,而非接受命運。 耀東,則與阿琛不同,他是一個在基哥佐治勢力范圍之外的人,他是被洪先生馴化的人。他對阿琛說,一開始我也想過拿了錢走人,可也許是我膽子小,也許是我不知道身邊有多少洪先生的人。所以他選擇了接受命運。 但正是這兩個人,卻有一個一樣的共同點:太聰明,太敏感,也太多疑。這不是壞事,但在特定環(huán)境條件下,一旦被利用,就足以致命。所謂,難得糊涂。 一貫相信自己的阿琛,因為信的太謹慎太理智,所以一被設(shè)定在局中,不用旁人出手,他的多疑和敏感就已經(jīng)為他自己鋪好了路。 洪先生知道他不是個認命的人,也不是個信命的人。所以在整個布局中,為他留了看上去的無數(shù)生門:翔叔去搜辦公室,卻沒找到證據(jù);碼頭被圍堵,給他一條“生路”和時間限制的快艇;魚死網(wǎng)破之際,給他一個和耀東決斗的機會。甚至連儲物柜,這個小小環(huán)節(jié)都是死境逢生,生亦是死的局。洪先生為阿琛布下了一場精彩的心理戰(zhàn),實者虛之,虛者實之。 這一切似乎都在暗示阿琛,只要你肯拼,只要你堅持信自己,你就有生路。而事實上,阿琛也的確是這么想這么做的。車里,他獰笑著發(fā)泄著一槍槍打在阿美身上:想殺我?老子命大!老子七年來天天穿著防彈衣! 近乎瘋狂崩潰邊緣的阿琛,在干凈利落的碾死阿美后,將一直帶在身上的白毛巾狠狠擦了一把汗,揚手,甩進了夜色中。至此,阿琛才真正的激發(fā)出了斗性與狠勁。可惜,已經(jīng)晚了。洪先生需要他做的事情,已經(jīng)都做完。之后的他,已經(jīng)無用。 此前的無數(shù)生門,都只不過是為了引導(dǎo)他走向洪先生需要的目的地,去做洪先生需要他去做的事。如果他并非那樣的謹慎與慣性的保守,或許放手一搏未必不會改變格局。但是阿琛就是這樣一個人,不被逼到真正的絕境,他只會按照最謹慎最保險的路去選擇。這一點,洪先生是算準(zhǔn)了的。 耀東,則是另一種的聰明與謹慎,他兢兢業(yè)業(yè)的為洪先生干活,只想在最后為自己留一條后路。他的謹慎比之阿琛是不動聲色的。阿琛的壓力與緊繃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來,耀東卻完全在一種看似盡在掌握的狀態(tài)中,空手插兜可以當(dāng)槍,斗車那一段更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把耀東亡命徒的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這樣一個冷靜到讓人可怕的亡命徒,很難讓人想象他心中存著什么畏懼。但是他有,他不敢不接洪先生的活,哪怕他明知道,這一單過后要被殺人滅口。 他依然帶著玩世不恭和成竹在胸的樣子去完成任務(wù),甚至處處細節(jié)中有意無意的流露他對洪先生的畏懼與尊敬??瓷先?,他似乎比阿琛要更適合這個游戲,而且更加篤定的自信,至少他是一頭冷靜的困獸。 但他依然無法改變結(jié)局,甚至洪先生解決他的手法比解決阿琛更簡單快捷,因為不必用設(shè)計和心理游戲去安排他做事。講的好聽一點就是,聰明人和聰明人之間不用多廢話。 前幾日在B站重看暗花,最后槍戰(zhàn)的部分時有個彈幕說:如果是美國英雄大片,肯定是兩個人聯(lián)手去對付洪先生了。這話沒錯,可是《暗花》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正在于此,它不是在講述一個看著爽的英雄故事,它是在講一件事,一件你沒有辦法把它當(dāng)做故事的事。 聯(lián)手,沒有錯,這簡直是對當(dāng)時情況下兩人的最好選擇,任何人都想的到。但是為什么沒有?因為基哥和佐治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兩大幫派想聯(lián)手對抗洪先生,結(jié)果被洪先生滅了盤。從耀東和阿琛開始為各自的生路對峙的那一刻起,他們已經(jīng)在這場心理戰(zhàn)上輸給了洪先生。注定全盤覆滅。 暗花沒有去塑造英雄,沒有渲染黑幫的熱血與情義,而是一把扯下了文藝作品該有的創(chuàng)作性遮羞布,告訴你,想多了,這才是現(xiàn)實。 這里有一場局,但這局中的路卻是棋子自己走出來的。 這里有所謂命,但這命卻是不信命的人自己信出來的。 有人說,阿琛最后的死是個意外,他穿了七年的防彈衣,卻被人在暗處一槍爆了頭。 然而, 狙擊手一槍斃命的要訣,就是爆頭。 軍統(tǒng)特務(wù)們的行動準(zhǔn)則,就是補槍。 在現(xiàn)實面前,連所謂命運都只是童話。
首發(fā)于公眾號“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長
作者:探長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1999年澳門回歸,如今已經(jīng)過去20周年。
1997年,香港剛移交主權(quán)。
中間的1998,是謎一樣的一年。
這一年,夾在時代縫隙中的人們充滿了激動、焦慮和不安。
1998年的元旦,一部集結(jié)了兩大影帝的黑幫電影如期上映。
這部電影黑暗、暴力、陰冷,鏡頭和故事都極具實驗性。
它甚至超出了當(dāng)時觀眾的接受范圍。
片中有許多直白露骨的暴力鏡頭,一些媒體戲稱這是梁朝偉把劉青云打得最慘的電影。
從此以后,梁朝偉再沒有出演過銀河映像的電影。
影片票房只有956萬港幣,遠不及它1100多萬的成本。
然而,它卻奠定了銀河映像今后作品的基調(diào)。
21年后,它被譽為銀河映像的巔峰之作。
這部電影,就是當(dāng)年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導(dǎo)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和最佳剪輯的《暗花》。
The Longest Nite
1998.1.1
說起銀河映像(Milkyway Image),許多影迷都會起一身雞皮疙瘩。
成立于1996年,它是港片最后的輝煌,高分的《槍火》(1999,豆瓣8.1)、《暗戰(zhàn)》(1999,8.4)、《黑社會》(2005,8.0)、《神探》(2007,8.4)都是由它出品。
“銀河印象,難以想象”這是劉青云對銀河映像精辟的評價。
而它黑暗冷峻、暴力復(fù)雜的風(fēng)格也對好萊塢電影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
《暗花》(豆瓣8.3)是銀河映像的早期作品,它是一座里程碑。
導(dǎo)演掛名游達志,其實他只指導(dǎo)了不到一周,隨后作為制片的杜琪峰接手。
據(jù)說當(dāng)年金像獎最佳導(dǎo)演本想頒給《暗花》,但他們知道上臺領(lǐng)獎的只會是游達志而不是杜琪峰,于是就給了陳嘉上和林超賢(《野獸刑警》)。
1998年,梁朝偉36歲,剛剛憑借《重慶森林》和《春光乍泄》拿下兩屆金像獎最佳男主。
那一年劉青云34歲,在這之前,他三次提名金像獎影帝。
拍《暗花》的時候,兩人都是演技的巔峰時刻。
97年香港回歸后,港片就開始衰敗,然而銀河映像卻逆流而上,漸入佳境。
這一切都是由《暗花》開始。
81分鐘里,豐富的電影語言簡直就是教科書,至今都能秒殺大部分電影。
這種電影語言的應(yīng)用,讓影片足夠含蓄,但這也提高了觀影門檻,讓一些觀眾get不到精髓。
影片很短,但沒有一個多余鏡頭,每一秒,都是信息。
比如開頭阿深和阿東在飯店偶遇,阿深不經(jīng)意開了一槍。
吃飯的阿東身體被嚇得抖了一下,接著又若無其事的吃飯。
兩人的性格被同時刻畫的淋漓盡致:阿深目空無物,心機又危險;阿東冷靜的超乎常人,一看就見過世面。
緊接著阿深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小馬仔狂毆,而此時阿東不慌不忙的接了個電話。
這個鏡頭本身就很有意思,前靜后動,畫面左側(cè)充滿矛盾,右側(cè)非常和諧。
兩人性格也顯而易見,一個暴躁,一個沉著,一個好中透著壞,一個壞種透著好。
一個鏡頭,信息量就如此巨大。
治安的混亂、社會的陰暗、人物的性格都在里面。
臺詞都不用多說,一切都在高度電影化的鏡頭里。
《暗花》不僅將人物刻畫的無形勝有形,對故事和氛圍的烘托也滲透到了每一秒。
從頭至尾,阿深都在用毛巾不停地擦汗。
一個人如此大汗淋漓,要么有病,要么是太緊張?zhí)ε隆?/span>
這答案顯而易見。
而影片開頭就已經(jīng)在營造這一夜緊張不安的氛圍。
阿深說,跟隨基哥這么多年,什么血雨腥風(fēng)都經(jīng)歷過,但從沒有見到基哥這么緊張過。
他竟然還囑咐阿深幫忙看好自己的兒子。
連基哥都害怕成這樣,幕后老大洪先生有什么能耐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廣播中的天氣預(yù)報在片中持續(xù)播報。
從夜晚轉(zhuǎn)涼到夜晚有雨,給人一種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的感覺。
而且,這場雨,注定誰都躲不過。
《暗花》的敘事脈絡(luò)清晰,它前后呼應(yīng),伏筆很多。
關(guān)鍵它自己不說破。
這就調(diào)動了觀眾的智商,讓觀眾去想,去解,去拼接81分鐘之外的劇情。
比如阿深帶著手下拷問阿東的時候,阿深和阿東突然舉槍對峙。
讓阿深沒想到的是,身邊的手下竟然同時把槍對準(zhǔn)了自己。
阿深這才意識到,在這場游戲中,他走的每一步都已經(jīng)被算計好。
他根本就是個被人操控的獵物。
而他永遠也不知道身邊還有誰是這局游戲的棋子。
這個局有多大,已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除了這些,《暗花》最被人稱道的,是光影。
它對光影的應(yīng)用已經(jīng)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一般角色越“壞”,他臉上的陰影就越多。
角色越“好”,他臉上的陰影就越少。
在《暗花》中,阿深和阿東幾乎從來都是陰暗著半張臉。
這已經(jīng)暗示了兩個角色亦正亦邪。
此后銀河映像中的人物也都摒棄了傳統(tǒng)的正邪二元對立。
每個角色身上既有善良,又有罪惡。
沒有絕對的好壞,這種角色更真實,也更容易讓觀眾有代入感。
而且,《暗花》中的光影不止用來塑造角色,它還傳遞了很多信息。
比如阿深和阿東在飯店相遇的段落,店門打開,外面的強光打在阿東臉上。
阿深走進飯店,門關(guān)上,強光消失。
阿深作為一名警察,并沒有帶來光明,而是從光中走來,又把關(guān)拒之門外。
這對應(yīng)了他的角色——他只是一個披著警察外衣的黑道狠人。
灰暗的飯店就好像險惡黑暗的江湖,阿深和阿東都是江湖中人,外面美好的世界對他們來說太過刺眼。
《暗花》中還有兩段戲份光影的效果非常驚艷。
一段是在監(jiān)獄中兩位影帝的對手戲。
在陰暗的囚房中,頂部打下藍色濾鏡的強光,兩人的丑惡嘴臉被看的一清二楚。
梁朝偉塑造的阿深,簡直就像一只深藏的惡狼。
但同時,囚房中的粉塵也在強光下暴露。
粉塵一方面說明囚房骯臟,另一方面又對應(yīng)了影片的主題——宿命。
星星點點的亮光,不過都是空氣中的一粒微塵。
此時此刻在這個事件中,阿深和阿東被放大,而等塵埃落定,他倆也不過是命運塵埃中的一小顆。
阿東為了暗花一路斬虎屠龍也沒能打破命運的囚籠,阿深一路尋找真相,卻一步步走進別人設(shè)好的局。
兩人都在宿命中掙扎,好像都在拯救自己,但其實,掙扎也是宿命的一部分。
阿東更是直接通過臺詞點了題:
你我就好像是個彈球,彈到哪,什么時候停,都身不由己。
另一段就是片尾的玻璃廠大戰(zhàn),這場戲堪稱影史經(jīng)典。
知道真相的兩個人只能活下來一個,阿深為了掩人耳目也剃了光頭,紋上了暗花假扮阿東。
在鏡子倉庫中,阿深和阿東在鏡子上看到的既有自己,又有對方。
在這場戲中,真人和虛影相互交疊,真真假假,鏡中有你,你中有我。
鏡頭緊張迷幻,如同夢中的迷宮。
接受采訪時導(dǎo)演游達志曾說,采取這種色調(diào)和打光,是因為能夠營造出一種抽離現(xiàn)實的美感。
那一夜,對于局中人阿東和阿深來說,每件事都夸張的像是一場夢。
而那一年,對于澳門人來說,等待宿命的焦慮和不安讓他們難以相信這就是現(xiàn)實。
而《暗花》的主題,就是夢一樣的宿命。
電影中,阿東看似掙脫,卻也是成為一枚棋子。
阿深越掙扎,陷的就越深。
他倆不管是誰,都無法改變那一夜的結(jié)局。
在接受采訪時杜琪峰曾說“我沒有能力改變那個年代的東西”。
而那個年代,正是夾在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之間的1998。
剛回歸兩年的香港,未來并不明朗,澳門將會怎樣,誰都不知道。
但沒人能夠阻擋歷史的進程。
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fù)行使主權(quán)。
1999年12月20日,距離千禧年還有11天,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quán)交接儀式。
葡萄牙國旗慢慢降下,五星紅旗緩緩升起。
主席臺背景由藍色變?yōu)榧t色,中國收回失去300多年的主權(quán)。
殖民主義在中國被終結(jié)在千禧年之前。
但千禧年之后,充滿港味影片開始逐漸逝去。
越來越多的人高喊“港片已死”。
這就像杜琪峰對《暗花》主角的解說:
“這些人得不到他們最想要的,但這樣的人物我挺喜歡,他們的人生燦爛和浪漫。
到最后他們一定會為一些事犧牲,或是為了成全一些事而結(jié)束。
這就是燦爛?!?/span>
文/探長
(更多原創(chuàng)影評,微信搜索ttyingtan,后臺回復(fù)片名,一起來看片兒~)
兩大影帝對飆爽到hi,運鏡擺拍兩個影帝就帥的很(鏡子林立追捕那段)。鏡頭干凈利落,敘事上扣人心懸,劇情跌宕起伏。銀河印象的荒誕宿命感,這里是慌慌張張,不知所措,隨波逐流,又是聽天由命、身不由己,就像人在玩弄螞蟻一樣。8.4
銀河映像的里程碑式作品,得知劇本不全的信息后,便對這股噴涌的才氣更感驚訝?;{(diào)上算是銀河中最冷最血腥的一部,這點直到《以和為貴》后才被打破。故事精煉,節(jié)奏緊湊,不到最后都不知結(jié)局。人物于命運中掙扎,猶如漫天飄零的渺小灰塵,任人擺布;鏡頭語言的精致調(diào)用,更是把宿命感放大至極,好像無論如何掙脫抵抗,都擺脫不了束縛與枷鎖,就像沒有手拿暗花的人,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暗花
片名不如改為“貓鼠游戲之洪老板料事如神” 游達志大概想玩味出教父味道 卻無奈變成了神神叨叨 片子本身情節(jié) 懸疑 人物等方面,本來耍的就是個虛虛實實,不必深究。倒是無限子彈的、在廢棄工廠里槍戰(zhàn)的那一幕,燈光、鏡頭和剪輯頗佳 但相比字頭誕生里黑白兩幫黑暗中的槍火 也還略遜一籌 澳門是一座孤島
“我和你就像彈球,彈到哪,何時停,都身不由己” 干凈利落,銀河一向的獨有風(fēng)格,也為81分鐘良心電影點贊?!白鋈寺?,聰明不要過了頭”
絕對值得被計入香港影史的一部片子,編劇精良,演技超群。很少看到銀幕上如此硬冷的梁朝偉,也很少看到如此寡言的劉青云,伯仲難分。必須一看再看!
港式黑片至高經(jīng)典!!!
智慧是最高暴力
請聽歌曲對唱《最長的一夜》,演唱者:梁朝偉、劉青云。燈光師請把光線調(diào)暗,黑白光影重疊,歌詞:想走出你控制的領(lǐng)域,卻走進你安排的戰(zhàn)局,我沒有堅強防備,也沒有后路可以退。想逃離你布下的陷阱,卻陷入了另一個困境,我沒有決定輸蠃的勇氣,也沒有逃脫的幸運。我像是一顆棋,進退任由你決定,我…
兩個影帝之間碰出的火花,扣人心弦!
不大明白如斯大費周章惡整一個小警官的必要在哪。敵人通天到都能買通整間警局出入自如,還把對手黑幫的首腦二代殺好玩了,懲治一個官位小又可買通的黑警的效益,連殺雞儆猴都談不上,何況手法還如此迂迴。唯一的解釋是私怨使然,然而全片下來也未見痕跡。果然是懸念先行了麼?
梁朝偉真是好演員。在王家衛(wèi)手里就曖昧、羸弱、憂郁,在李安手里就狠又變態(tài),而在銀河創(chuàng)作組手里呢,就人狠話不多,像一個妥帖的容器,盛放不同導(dǎo)演的人格。也逐漸get到劉青云的好,確實是有魅力的好演員,看得多了連他的長相也越發(fā)順眼起來,頗有古風(fēng)。但是回歸到電影本身,游達志和杜琪峰還是有差距,講故事的節(jié)奏很成問題,全靠幾個關(guān)鍵的戲在支撐,整個flow非常奇怪,槍戰(zhàn)戲拍的也讓人跑神。
亮點在于全片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正派人物的氛圍。但懸念設(shè)置得滿低級的,無非就是搞好一堆亂七八糟的巧合,然后再去解釋,這種手法本人高中寫偵探小說就會用了,但這片子還直接懶得去解釋,直接給你個標(biāo)準(zhǔn)答案,讓人看了憋屈不已。
梁朝偉很好,非常好,但我站劉青云。劉青云于早期銀河而言簡直就是必需品一樣的存在,既好用且堅實可靠,更重要的是戲風(fēng)內(nèi)斂而克制,肯為戲考慮和犧牲,如果不是導(dǎo)演明確給足自由發(fā)揮空間,他絕不會掙脫出故事框架極力博彩頭。劉青云是能夠同時托底杜sir早期電影氛圍和具體情節(jié)走向的演員,而我們很難想象梁朝偉是杜sir電影的必需品,這就是兩人的不同之處。
劉青云 第18 屆(1999)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做人一定不要聰明過了頭!標(biāo)準(zhǔn)的銀河映像,劇本結(jié)構(gòu)精巧,短小精悍,劇情峰回路轉(zhuǎn),節(jié)奏明快,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同過山車般的觀影體驗。沒一個好人的修羅場,姜還是老的辣,你我只是這場大局的棋子,無論如何擺弄,注定會走向宿命般的既定結(jié)局,不過如同螻蟻般渺小,不值一提的小嘍啰罷了。最后的鏡面雙雄槍戰(zhàn)戲都快玩爛了吧,有設(shè)計感卻了無新意。
“你和我就好像彈珠一樣,會滾到哪里,何時停止都是身不由己。”情節(jié)步步緊逼,環(huán)環(huán)相扣,懸念迭起,鏡頭也是干凈利落,看兩位影帝飆戲更是種享受。這一夜實在太過漫長,過了這一夜,什么都好了。★★★★
沒覺出好在哪,看得有點莫名其妙~~
不如槍火好看。本片最大看點是劇情,梁朝偉始終逃不脫洪先生的五指山。似乎洪先生成神了,可越是這樣越讓人感覺假,他再神也是編劇編的。他怎么知道梁朝偉會陷害劉青云?他怎么知道梁朝偉會注意107號?他怎么知道梁朝偉能干掉佐治?其實答案很簡單,都是編劇為了表現(xiàn)他英明,編劇站在外面設(shè)套,我們站在里面走迷宮,這么看多不對等啊,我們?yōu)槭裁床怀鰜砟兀砍鰜砗缶褪O虏恍剂恕?/p>
看梁朝偉擦汗的毛巾透露出絲絲縷縷的演技
最文藝腔的鏡像加最濫俗的打光,一面要有想法一面兼顧媚俗,雙人對決那場戯幾乎就明示了在瞬變的世道力求自保的香港(影)人的小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