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們一向不知道明天會怎樣
旺角卡門是我看得最晚的一部王家衛(wèi),而它卻是王家衛(wèi)的處女作。
As tears go by 。又是極為雅致的譯名,那么些眼淚,最終還是消散在時間的灰燼里。
它沒那么成熟,結尾有些倉促,只是清清楚楚地講了個故事,比起同時代影片遜色了不少。有趣的是,今日無論導演或主演都早已功成名就斬獲頗豐,回過頭去看看他們27年前的樣子,觀影的體驗和感受遠比電影本身賦予的要多得多。
這應該是我見過的張曼玉最早的模樣。膚白如玉,眸黑似墨,圓潤到帶點嬰兒肥的臉龐,淡淡的有些不健康的唇色。見慣了她的素凈、雍容、嫵媚、凄艷甚至是歇斯底里,卻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簡單天然的她,清水出芙蓉的美好。這部電影里的她不需要多好的演技,只要安安靜靜的站在那里就足夠了。
這也是個很簡單的故事。關于兄弟,關于愛情,關于生活。
烏蠅跟了華哥這個老大,是他悲劇中的幸運。那樣一個老大,真真正正把他當?shù)艿芤粯泳S護和關心,自己舔著刀口過日子,卻希望小弟能有份正當工作。但烏蠅這人,可悲可恨,又可憐可嘆。他以一種執(zhí)拗的病態(tài)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寧做一天英雄,不做一世烏蠅”,他接下死亡任務,收下安家費,打點好家人的生活,向欺負自己的人出了惡氣……他不想再連累華仔這個大哥,推開他繼續(xù)自己自殺式的冒險。而華哥,不顧后果地陪著小弟烏蠅踏上了這條不歸路,你選擇拿錢殺叛徒,我就幫你補槍確保他死透。只是大嶼山的表妹阿娥,今晚不知又要等到多久?
-張小姐call你,買不買跌打藥不要緊,最要緊是小心點,早點回來。
Flag立得這么喪心病狂,然而我還是期待著哪怕有0.01%的可能性,他最后會回去,活著回去。
這首聚焦于社會底層人物的宿命悲歌,卻有一個帶著綠草芳香的清新前奏。阿娥初初來時,畫面只剩下黑白兩色,黑發(fā)黑眸在白口罩的襯托之下格外幽沉。隨著劇情推進,感情漸濃,她的唇色慢慢染上一點鮮紅,那一抹亮色,像是一顆石子,投進了華仔平靜的心湖。隨著阿娥離去,畫面出現(xiàn)一望無際的蒼翠樹林,餐廳里的紅色桌布,小鎮(zhèn)的紅色巴士……
-到有一天你需要這只杯的時候,打個電話給我,我會告訴你藏在什么地方。
-我想告訴你,我找到那只杯了。
不愧是王家衛(wèi),情話總能說的那么詩意而浪漫。纏綿在心口,飄浮在空中。
隨之到來的便是沉重壓抑的副歌。很喜歡片中對暴力斗毆場景的處理。不管是地頭蛇談判,亦或是尋釁滋事,斗毆殺人,到最后烏蠅的赴死,畫面都是沉靜的淺藍色,一來極大程度削弱了事件本身的暴力性,淡化了“黑社會”概念,聚焦于小人物的悲喜離合本身;二來加強與鮮紅血液的對比,在華哥尋仇那一段,棍棒、砍刀、拳腳相加給的沖擊遠不如酒瓶破碎之后,華哥平靜而壓抑的臉上緩慢流下的鮮血。
烏蠅的一系列選擇,將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同時,也無意識地將華哥推向了危險。每每都不自覺地想,你就安心當個魚蛋仔啊,或是回老家啊,怎樣都好啊,別害自己害別人了。然而這就像命運替他安排好的道路,無法更改,他注定當不了英雄,卻又不接受自己小雜碎的命運。所以當那個不異于送死的任務出現(xiàn)時,他無疑成為揭榜者。
-我不配做你的細佬,你就當沒我這個細佬,我以后都不會再連累你。
對烏蠅來說,結局或許是沒那么的殘忍的,至少,不知道他敬愛的大哥,最終還是為自己丟掉了性命。
-我們一向都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對不對?去宵夜啦,走啦。
2 ) 一人一部王家衛(wèi)之《旺角卡門》:夠驚喜 不驚艷
如果這部電影的導演不是王家衛(wèi),一定不會有現(xiàn)在的盛贊,不少人給出的好評其實只是因為他是王家衛(wèi)。跳出王家衛(wèi)的光圈效應來看,《旺角卡門》時期的香港電影正處巔峰,《旺角卡門》的核心是講兄弟情、講兒女情、講江湖行,用兩個古惑仔的落魄來凸顯時代背景,他們越是慘越是在凄涼中重情重義越是讓觀眾受落??墒窃谀莻€時期,有一部《英雄本色》,吳宇森的子彈遠比王家衛(wèi)的煽情要大氣高明。
論風格的話,這部處女作倒是頗具王家衛(wèi)的特點。電影里用了王家衛(wèi)標簽式的手持攝影,在劉德華追逐張學友的那段戲里最為明顯,這樣的鏡頭運用在之后的《重慶森林》被大家深刻記憶?!吨貞c森林》里鏡頭從一開始就跟著林青霞上下晃動穿街過巷,用大量的手持拍攝制造視覺上的動蕩感,從另一層次來增強演員潛在暗示的不安和慌亂。在他此后的電影里基本都能找得到這樣看多了就得頭疼的鏡頭。
整部電影的光影色調亦是王家衛(wèi)慣用的大色塊冷色調,演員特寫鏡頭時基本都是面部灰藍色基調,背景暗紅色渲染。當兩人打劫麻將店老板之后在洗手間里對話時,此時的畫面設計呈三角對立(劉德華與張學友左右站位,和鏡子里映出的劉德華正臉),有意思的是在視覺分配上,仔細看可以發(fā)現(xiàn)這里其實用了景深,始終只有在對話者的臉是實鏡。隨后張學友癱坐在地上時的畫面,人物與背景配合制造出光影的層次感,突出了此時電影需要營造的孤獨無力與落魄。
電影里最為勉強的地方應該是劇本。都知道王家衛(wèi)拍戲是不用劇本的,可是作為寫劇本出身,《旺角卡門》有故事但故事性實在是太弱。本來還算中規(guī)中矩,一到萬梓良跪地求饒就頓時突兀得出戲了,再翻翻王家衛(wèi)當導演前做編劇的幾部電影,同樣差強人意。好在這部電影找來了張叔平,劉偉強,還有一眾明星演員,張叔平還在里面客串了一把,就是張曼玉的西醫(yī)劉偉強??傆^而論,這部處女作未至驚艷,但也算驚喜。
PS.電影的細節(jié)很多,仔細看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王家衛(wèi)特殊的手法。另外想到同是處女作的《蟻蛉》,諾蘭給的立意,到現(xiàn)在看都還是很驚艷。
3 ) 旺角卡門
王家衛(wèi)的處女作。充斥著如今再難複見的青澀氣息。在六年以後的重慶森林裏,香港凡間的煙火氣便一路止不住地湧出畫面,失卻當年愣頭青般的狂躁。而在旺角卡門裏,這座城,和城裏的男男女女、打打殺殺,無不簡單到用幾句話就可以概括。但每每當要劃上句號,心下又不免要覺得悵然。
碟上公然打著法國TF1版的名頭,字幕卻遍尋不著。不過勉強靠著殘破的粵語聽力,倒也可以看得八九不離十(此處省去多謝TVB,多謝珍姐等廢話若干)。
劉德華扮演的華哥是個十幾歲就出來行走江湖的古惑仔,行事向來乾脆利落,不爽快交錢的,他一啤酒瓶砸在對方腦袋上,立馬順利收數(shù)走人。張學友飾華哥的細佬,綽號“烏蠅”,沒別的出息,單會四處惹事,時常需要其大佬幫忙收拾殘局。華仔五年前還是83版射雕英雄傳裏面那個成吉思汗的侍衛(wèi),是沒有臺詞的小龍?zhí)?。但轉眼已成爲衆(zhòng)平民百姓之偶像。而且大家都未曾料到的是,他偶了一年又一年,並且還有繼續(xù)偶下去的強烈趨勢。八十年代的華仔膊頭渾圓、腿上肌肉的線條清晰可見。臉圓圓的,笑起來的時候,眉目間頗有周潤發(fā)的影子。戲裏他怒目圓睜帶著兄弟掃場,動刀子掀桌子,氣勢磊落非一般人能及。88年時候的張學友,之前已經(jīng)在香港歌壇紅過很長一陣。但掛著“歌壇天王”的帽子從未正式踏足影視的他,在大銀幕上的形象卻總是很讓人驚豔。比如這個冒著傻氣,又不甘心一輩子被人看不起的“烏蠅”。這類自卑的人往往會謝絕別人的幫助。哪怕是江湖大哥送上的援手,對於他們來說都比死還要痛苦。
張曼玉演華哥的表妹,出大嶼山至旺角看病,暫住在表哥家中。張曼玉有一張圓圓的臉盤。顯肥。不過始終是因爲年輕,嬰兒肥恰到好處地襯托出戲裏的青澀少女。幾乎是不施粉黛的,無濃妝亦無華服,單一副大而黑的瞳孔,就如同一束送至鼻前的雛菊,淡淡的芬芳即刻撲將上來。表妹與華哥情愫暗生,不過在一起幾日功夫,一旦分開便忍不住要在心裏掛念。表哥坐車坐船一路顛簸到大嶼山,順理成章地在表妹處住下,頗過了一段安靜而甜蜜的夏天??蓱蛞婚_場,我便爲這段感情絕望。因爲愛情和兄弟情義比起來,後者可以讓人豁出命去,而前者不能。劉德華的臺詞也說了“我自己最清楚自己,什麼承諾也給不了你?!苯o不了承諾的男人,無論是不願、不能抑或不敢,都只能收穫短暫的愛戀。華哥與舊情人,也不過只有一個已化作了一團血污的小孩。舊情人已嫁作他人婦,華哥也只能淡淡地“哦”一聲,在大雨中跑向另一個街口罷了。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我們也只能無奈地“哦”一聲而已,就連問一句“原來你也在這裏”都顯得多餘和不合時宜。
最後的一場街頭暴力,好似一段華麗的尾聲。不過器械簡陋已嚇不倒我這種年紀的小孩。血腥程度在現(xiàn)下看來大概連PG-13都夠不上??墒请[忍與暴虐的共存卻很易打動人。但銀幕上狠三狠四的萬梓良,爲什麼現(xiàn)在見也見不到了呢?最後的最後,“烏蠅”死了,因爲公然射殺一名嫌疑犯,死在警察的亂槍之下。大佬華哥也死了,因爲幫助“烏蠅”補了幾槍,被警察一槍打中後腦?!盀跸墶辈辉偈浅扇找獡摹白吖怼钡摹棒~蛋佬”了,他是可以上報紙上電視的人了。而倒在地上的華哥,腦中只有一個閃回:與張曼玉在電話亭中慌亂而熱烈的吻。然後,他的眼睛突然睜得很大,映滿了天的藍色。
4 ) ■時間的灰
ASHES OF TIME。
時間的灰。
知道這個名字,是來自上海買的一本電影筆記。
今天看報紙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個名字是電影《東邪西毒》的英文名字。對英語不靈光的我,對這個單詞的發(fā)音到現(xiàn)在依舊是搞不清楚。
買了一部DVD機。每天臨睡前候看一張碟。
看到年輕時代的劉德華帥氣逼人。平坦的小腹,干凈的臉,將張曼玉圍堵在墻角,親了又親,用砍刀穿過眾人只為給小弟報仇,為了當一個合格的大哥。酒瓶應聲而碎,鮮血卻角度剛好地從頭頂過額頭流下。
這就是王家衛(wèi),拍小混混也能拍的很煽情。
——如果有一天你想要找到那只杯子,就打電話給我……
——你藏的那個杯子,我找到了。
王家衛(wèi)電影的味道,也許從張曼玉那因為咳嗽而掉入瓶中的藥片那一幕就逐漸蔓延開來。
——今天晚上你可不可以不走?
——你怎么現(xiàn)在才來,你要是晚一點來,我就要嫁給那個醫(yī)生了。
劉德華是個聰明的男人,他什么都沒說,什么承諾都沒給,他只是轉身走了,讓張曼玉自己選擇。
最后女人還是選擇了去那個男人的房間,樓梯上的那一小步的躊躇停留很動人心。
許多年過去了,當我們看到《老鼠愛上貓》里面劉帥哥皺紋滿臉的笑容,當我們看到張美女在化妝品廣告里標準的鵝蛋臉,不知道怎么的,忽然想起的仍是那個時候,他們青澀、青春的樣子。
時間的灰。
一直以為只有記憶會落灰,會泛黃,會遺忘。也許時間也會落灰。
成龍在做《百萬寶貝》宣傳的時候說,自己很怕老,寧可死。在最輝煌的一個剎那死掉,這樣人們就能永遠的記得他,就好象李小龍,之所以被記得是因為他永遠定格在青春的一欄,不再移動……
我們沒辦法想象帥哥美女遲暮的樣子,時間的灰會讓我們因為他們活著而逐漸的記得他們現(xiàn)在,忘記他們的過去……
就好象記得成大哥現(xiàn)在的嘮叨,那些在各種媒體上說了很多次的話,一個人不可能有很多新聞點可以爆料,這次你說自己年少的時候拍過三級片,那么下次……還說什么呢?
時間的灰……落在時間上的灰。
5 ) 《旺角卡門》經(jīng)典臺詞
因為我很了解我自己,我不能對你承諾什么。
你不要說兩次,說兩次我就相信了。
我寧愿做一日英雄,都不想成世做條蟲!
廚房里有煮好的飯,另外我還買了幾個杯子,我知道,用不了多久就都會被打破,所以我偷偷藏起了一個,到有一天你需要那個杯子的時候,就打一個電話給我,我會告訴你放在什么地方。
我想告訴你,我找到那只杯子了。
6 ) 日光卡門。
關乎王家衛(wèi)的電影,活到二十一,總是看過一些的。第一部是《花樣年華》,那陣子看張愛玲的小說,又受到《色戒》的影響,鬼使神差地愛上那些女人旗袍盤發(fā)的電影。生在上海的弄堂,骨子里總是帶著些老上海情節(jié)的。但初次看那部電影的時候大概才十七,怎么看得懂呢,茫然的不得了,唯一記住的大概就只有王家衛(wèi)三個字。去年12月,冬天,某個深夜里,挖著一杯布丁,看了《藍莓之夜》。再后來就是今年開始,《墮落天使》、《春光乍泄》、《一代宗師》,大致是這樣的順序。接著就是上周末的《重慶森林》,兩天前的《2046》,今晚的《旺角卡門》。
王家衛(wèi)的電影里,原本第一部想寫影評的電影是《重慶森林》,因為這是目前為止我給的唯一一部五星。問題是我這人記性特別差,看過的電影又不多,知識閱歷都很淺薄,能寫出來的都不叫影評,至多是與電影有關的隨筆散文。只能在電影剛剛看完的片刻才能憑著感覺寫成,隔了幾天就靈感全無了。于是《旺角卡門》就成了我寫的第一部王家衛(wèi)的電影,同樣也是他的第一部電影。
非常驚訝于1988年的劉德華張學友居然那么青澀,相信和我年紀相仿的人自記事以來所看到的劉德華大概都已經(jīng)不是《旺角卡門》里那個模樣了。有時候會想,這電影的年紀比我還大耶,銀幕中的聲色光影比我更早出現(xiàn),而此刻我卻能清晰地看見他們。這難道不是一種驚喜嗎?
看過王家衛(wèi)后來的電影就知道,他拍的那些以香港為背景的故事多少都與犯罪沾邊,但血色只是點綴,槍聲是陪襯,男男女女孤寂的靈魂才是主角。而《旺角卡門》獨樹一幟,這場悲情演奏最高昂的部分是打打殺殺的場景,還有大佬華哥和細佬烏蠅之間的兄弟之情,華哥與阿娥的愛情只是用來消腫止痛的間奏。
夜的幽藍,血的腥紅,煙霧朦朧,搖晃的慢鏡頭。是王家衛(wèi)鏡頭下的打斗廝殺,照樣殘酷血腥,力道也不輸那些古惑仔電影。是還沒完全成熟的王家衛(wèi)風格,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香港電影風格,不沖突不越界,兩者恰到好處的融合。
華哥和烏蠅都是黑道古惑仔,但又都是好人。華哥一次次替烏蠅出頭,烏蠅受過的傷,他必讓對方加倍償還。烏蠅依賴于他的大佬華哥,卻又害怕連累他。
——“為什么你一定要我走呢?”
——“為什么?我不想你明天一出門口就被人斬開幾碌。”
之前烏蠅犯事,華哥都是笑著問他,替他出頭替他扛下,從沒有像其他大佬對待細佬那樣窮兇險惡嚴厲指責,而這里是電影第一次出現(xiàn)他們爭執(zhí)。華哥摔門而出,烏蠅坐到地上,喪氣而慚愧的,一分鐘后華哥又推開門:“我們都不知道明天會怎么樣對不對?去宵夜”。
聯(lián)想到中學時班上的男生,也是成天拉幫結伙打架鬧事,跟校外的打不說,偶爾還跟自己人鬧個別扭打一架弄傷彼此。但男生從來不像女生靠冷戰(zhàn)解決問題,男生之間的情誼就是,吵過打過,拍拍肩膀互相調侃幾句又是好兄弟。
接著說電影。華哥和烏蠅要去吃宵夜,但一開門出去就是鏟子木棍等著他們,一頓劈頭蓋臉。被打的不止烏蠅,還有華哥。兩個人面對一群人,毫無防備。印象最深的一幕是烏蠅趴倒在地,華哥也已經(jīng)被打得渾身是傷癱靠著墻,但他伸手摸摸烏蠅的頭,不忍或者疼愛,很難表達。血跡和眼淚糊在一起,烏蠅竭力站起身,拖著疼痛和愧疚走出巷子。烏蠅以為離大佬越遠就越安全,就不會連累大佬一樣。
阿娥是一劑止疼藥,緩解疼痛,又讓傷口愈合。從她在華哥門外出現(xiàn)的那一刻開始,那個比《甜蜜蜜》的李翹再要羞澀清澈幾分的張曼玉便是《旺角卡門》里那段讓人平靜而愉悅的配樂。
——“我買了幾只杯,我知道不用多久就會全部打爛了。所以我藏起了一只,到有一天你需要這只杯的時候,打個電話給我,我會告訴你藏在什么地方?!?br> 相比起蘇麗珍,自然更喜歡阿娥。干凈得就如同玻璃杯中的水,無色透明。冰塊可以消腫,遇熱融化了便又是水。
一個可以療傷的女人等來了華哥去尋找她,等來了說好晚上會回來的他,卻等不來第三次。當時的阿娥一定還不知道,大哥的女人不好當。即使華哥早就說過他不能答應她什么,但阿娥還是天真的相信他說的每一句話,以為會回來就一定回得來。
烏蠅丟掉花生,義無反顧地沖出去瀟灑地開槍,最后被警察擊斃。這是一事無成又死要面子的烏蠅所能做出的給自己最無悔的交待。不再是幽藍的夜晚,槍聲和鮮血都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當大佬華哥親眼看見自己的細佬烏蠅身中數(shù)槍倒在地上,他本能地選擇同樣的方式死亡。在他的概念里這不是死亡,而是替兄弟出頭,兄弟從來沒有單獨行事。敵人是共同的,結局也要相似。腦中出現(xiàn)的是深愛的女人,但全部的意志卻都可以為兄弟而死。烏蠅又連累了華哥一次。
激昂的奏樂又起,倒在血泊中的一出旺角悲劇。
7 ) 不肯過江東
櫻木花道在對山王工高的比賽中脊椎拉傷。繼續(xù)比賽的話他也許就終身殘疾再也打不了籃球了。安西教練要換他下來。這時候櫻木說:你這輩子最風光的時候也許是當年代表全日本出戰(zhàn)國際大賽的時候吧。但我最風光的就是此刻了。讓我繼續(xù)打吧,教練。
人活一口氣。烏蠅于是就這樣倒在了警署的停車場上。然后他的華哥替他補上了一槍,也跟著他去了。李清照難得的氣魄之句說得好: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即使只有一個小弟,大哥也不是隨便糊爛一下就可以做的。諸葛亮七擒孟獲,華仔三援小弟。
萬梓良的Tony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生,見小利而忘命。
張歌神很適合演這種不太深沉的角色,不管是東邪西毒里的北丐還是這里的烏蠅,是可以被人一眼看穿的那種人,但被看穿之后的執(zhí)著的人物性格會感動到觀眾。
劉天王還是適合演警察,當他演技日趨成熟后,也適合演警察部門的黑幫臥底。無論如何,他總不似個徹頭徹尾的黑幫人物。
張曼玉的青澀表妹的火候真是恰到好處。再看她兩次的蘇麗珍,或者阮玲玉,或者宋慶齡,每一個都是張式的人物,但每一個角色又都那么不同。這里她23歲就有這樣的表現(xiàn),也許有些人天生就是注定要做戲骨的。
乍一看王家衛(wèi)的處子作與其后的片子風格迥異。但表妹的明線和烏蠅的暗線在故事展開的同時交錯了,也更替了。情與義,總是中國電影人熱衷探討的兩個永恒的主題。
青澀的劉德華,青澀的張曼玉,青澀的王家衛(wèi)~~
九龍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共享一個夜晚的陽臺,自行車以馬的節(jié)奏倏然遠去。沒有開竅的洪七還只是賣魚丸的蒼蠅,沒披上旗袍的蘇麗珍竟輕盈如海濱。醉生夢死尚未總結成一種酒,時光也自顧自熱烈燃燒并不留意灰燼。后來人人都在念叨“只可惜不能返轉頭”,誰知王家衛(wèi)從一開始就是王家衛(wèi)。
原來張曼玉和劉德華是給張學友當配角的。
“你不要說兩次,說兩次我就信了” 只能說那時候的港片大多都是這種路數(shù),王家衛(wèi)在此基礎上揮灑自己風格,同中求異的處女作。學友哥演技好浮夸啊,哈哈哈
學友哥的經(jīng)典表情包代表作怎么能錯過哈哈哈哈哈哈
原來王家衛(wèi)也可以講個明明白白的故事的,一些細節(jié)還是可以看出他后來作品里的風格特征,就像阿杰和阿娥的愛情,那只杯子……張學友演的比劉德華好。
確實很不王家衛(wèi)但意外地好喜歡,非常直給,莽撞,撕打,無時無刻不在逞能,想要威別人,永遠不考慮明天,還有像夏天的熱風一樣到來的愛情。好多好多暴力鏡頭,但是在王家衛(wèi)鏡頭下暴力偏偏就不僅僅是暴力,還是能感到濃稠的情緒在血液和尖刀的底下流淌??此剖呛谏鐣值芮榱x,但其實還是無腳鳥的故事,華仔要做出選擇的不是愛情和友情,而是他自己的心,他的心在漂浮,他渴望的是活著的痛感,不管是拳打腳踢還是激烈熱吻。啊,真的是,電影剛開始不久,華仔昨天晚上兇了表妹,第二天在飯桌上有點羞赧地軟著嗓子說話,就像一只小狼對你收起來利爪獻上全部的溫柔,這他媽誰不動心?。“?!誰他媽不想做只對你一個人好的大哥的女人!??!而且這個大哥還這么干凈有少年氣嗚嗚嗚嗚嗚嗚嗚。曼玉也是,干凈美好地像一朵梔子花。
還不那么王家衛(wèi)時的王家衛(wèi) 還不那么張曼玉時的張曼玉
@百美匯香港影展 三星半,最愛張曼玉借住劉德華家看病那段,破舊小屋散落的日光,發(fā)際的疏影,晃著腳丫的家常便飯,心頭撞鹿的小動作,漫溢的心動,凝固的時間,簡直是王家衛(wèi)日后作品的雛形與縮影;老面龐的青澀歲月,比起現(xiàn)在選角眼光算肉嘟嘟,可愛得緊,車站送別時她委屈成這般,你怎么舍得走
既然怕他把玻璃杯摔碎,為什么不給他買個塑料杯呢?因為這是王家衛(wèi)拍的。
1988,導演:王家衛(wèi) (港),30歲。 本片是王家衛(wèi)的導演處女作,獲選1989年坎城影展影評周參展作品系列中展出。其個人獨特的風格,敏銳的觸角,在當時被譽為具有非凡才華的新銳導演。影片取材雖通俗,但故事本身的“反寓意”使影片最終并不通俗,反有特殊的真切感。導演并未按一般的江湖片模式把人
這部電影的配樂一點都沒有王家衛(wèi)風格,只有在阿蛾寫給華仔的信里可以看出日后王家衛(wèi)風格的一點點端倪,她這樣寫到:我給你準備了好多新的杯子,但是我知道沒多久這些杯子都會壞的,所以我藏起了一個,等哪一天你沒有杯子用的時候電話我,我會告訴你藏在哪里了。
如果你沒來,我就會嫁給醫(yī)生過另一種人生。既然你來了,我便會趕到梅窩碼頭,你無論如何都要等我。你說要去買跌打藥,買不買不重要,重要的是早點回來。我當然知道你不是去買跌打藥,知道你不會留在大嶼山,也知道另一種人生沒什么不同。當你為義氣走向不歸路時,記得我在廚房放過一個你找不到的杯子。
張學友在戲中飾演一位不學無術而又自以為是的古惑仔,憑此角色摘下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張曼玉給華仔買了很多杯子,但是藏起來了一只等到他都打爛的那一天。此刻我拼命地尋找那只杯子,卻記不起張曼玉的電話
從開頭前十分鐘我就有預感華仔和烏蠅最后會死,但一直都心存殘念也許會有轉機...但是最后看到張曼玉在車站望著遠去的巴士流淚的時候,我就知道結局了。
旺角卡門中的張曼玉清純的快要我命了~好想像劉德華那樣義無反顧的含笑死去
被藏起的玻璃杯該是日后風格的雛形吧
懷念香港的繁華,重看了一遍《旺角卡門》:88年的張曼玉真是嫩啊,不管是鏡子前抹口紅,還是在窗口抽煙,都透出一股水水的滋味兒;墨鏡王不愧大膽,華仔登上巴士后,給足了張曼玉40秒的時間,然后我們就看著影后用這時間從期許到頓悟,從失望到絕望,再到滑落傷心的眼淚,戲份飽滿到連電話留言都是多余
張學友演的那個人,是sb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