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文/小關平
目錄: 第一章:構圖 第二章:群像運用 第三章:純浪漫主義 第四章:幾段感動的感情 第五章:風格變換
————
這是一部浪漫主義色彩濃厚的童話劇集,改編美國女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內特的同名童話。
原著我沒看過,電視劇也只看過一遍,更多細節(jié)也沒來得及重溫和體驗,只是為了這部我最喜歡的日劇,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
△構圖
為何先選中構圖來說,我自己也覺得奇怪。也許是本片的構圖給我的印象太深。
特別是在米蕾紐斯學校的教室里的很多場戲,幾名劇中的主要角色:東海林雅美,武田真里亞,還有那個很冷傲的女生(不記得名字了),她們在一個完整的畫面中經常以不同的角度在攝像機前出現(xiàn)。
在影視劇的構圖中,一個畫面不移動,遠近兩個人物按照順序輪番清晰或模糊化,這是很簡單的攝影方法。但是本劇經常巧妙地運用構圖技巧,使得三個以上的人物同時塞入一個畫面中,各司其職,對劇情和內涵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我認真觀察過,不僅影片的構圖非常巧妙,而且鮮有重復,因構圖產生的藝術特色和超凡魅力很吸引人,可以感覺到導演是個工作認真、一絲不茍的人。
————
△群像運用
從西方的希臘神話圖像開始,“群像”就已經被運用到藝術門類之中了,在《最后的晚餐》中達到了極致。
藝術家塑造一大群人物,他們每個都具備個性,都有不同的思想和感情,這和我們人類一樣,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的話,十個人就具有十個中心,十個都是主人公。
本劇也大量使用了群像的功能。在上文說到的構圖技巧中,經常能發(fā)現(xiàn)女孩子們每個人的思想和感情的微妙變化,這使全劇的藝術內涵上升到另一個層次。
特別是擁有過拍攝短片經驗或者喜歡從事影視業(yè)的朋友來說,更是不會錯過向本劇監(jiān)督學習的機會。我相信,這絕對不是個偶然,而是導演很成熟的拍攝手法。(由于精力有限,不能圖文并茂地舉例,那樣應該更加直觀,深以為歉。)
————
△純浪漫主義
一般的童話和宮崎駿的動畫,都比較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在他們的故事里,基本上沒有絕對的壞人,社會環(huán)境和人性善惡的設置過于理想,我稱之為“純浪漫主義”。
可以參見雨果的《悲慘世界》,雖然也有現(xiàn)實的殘酷和無情,但是他塑造了一個冉阿讓,一個光輝到無比的主人公,和本劇的黑田莎拉一樣,他們以絕對的人格魅力使整個作品充滿了浪漫和理想。
本劇的場景非常美麗,西方古典的花園式貴族學校,日歐結合的高貴典雅的教室,以及各種夢幻般的場景,都是非常美的,和本劇的主題“善”也正好結合起來。
不難發(fā)現(xiàn),本劇也沒有絕對的壞人。一開始有點討厭校長,但逐漸發(fā)現(xiàn)她的責任感和童年的陰影后,覺得她不僅值得同情,而且也很可愛,是一個具有責任心、事業(yè)心并且需要別人給予愛的人物。
即便是一直欺負主人公的武田MM和那個橫空出世的情敵(又不記得名字了),也都有其值得同情的苦衷和無處訴說的秘密。這也是宮崎駿一貫的理念,沒有絕對的惡人。
除了小公主之外,本作還有很多光輝的形象,都有著很高的人格魅力。特別是我最愛的亞蘭老師,簡直就是完美男人的典范,留待后文去說。
在影片極度夸張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眾多有錢人居然都非??蓯郏?/p>
最有錢的富豪黒田龍之介是個好丈夫、好父親;
要潤扮演的那個貴族公子看到莎拉行善會覺得感動,為了報答她父親的恩情對她無微不至的關心;
校長三村千恵子想要錢也只是為了發(fā)展這個她深深熱愛的學校,甚至那個面包店的老板娘也對窮途末路的莎拉贈與面包。
這些都是現(xiàn)實社會中比較罕見的現(xiàn)象。
人性的善惡雖然本質上都一樣,但在資本主義社會更加現(xiàn)實深刻一些,所以在本劇中都得到了藝術的美化,讓人看了感到光明、溫暖和希望。
這本身就是浪漫主義要做的事情,就是掩蓋現(xiàn)實的真相或者無視現(xiàn)實,去挖掘人性的真善美。
童話不都是如此嗎?如果變得太過凝重,那就不適合小孩子看了。
當然,本劇老少咸宜,并不是拍給小朋友看的。
————
△幾段感動的感情
(因找不到日版劇照,后文的配圖改用阿方索·卡隆導演的美版《小公主》)
①莎拉和快斗
快斗一開始并不討人喜歡,懦弱、自卑,個性也不強,除了長得比較好看之外,很容易讓人無視。但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他開始得到了觀眾的青睞。首先他愛讀書,愛學習,最大愿望就是能學好英語當一名英語老師,半夜還起來看《莎士比亞戲劇》,非常難得。
我一向很欣賞有理想又愛讀書的人。特別是身份低微的快斗,更是讓人覺得憐愛。
后來在小公主的地位一落千丈的時候,他沒有像別人那樣對她另眼相看,而是一直把她當成自己心目中的“小公主”(在他的面前,小公主才真正成為小公主),當成朋友,也許是覺得她現(xiàn)在的身份才更適合當自己的朋友吧,從那時起他們的友情逐步加深。
莎拉非常支持快斗讀書,還借了莎士比亞的書給他,快斗也在繁重的廚房工作中給予她幫助。
最浪漫的是在夜晚,兩個男女隔著小木門相互約定敲擊暗號互相問候和祝福的場面,更是讓人心中溫暖,也許是我有過類似經歷,所以產生共鳴,心中甜蜜無比。他們亦友亦愛的純真感情讓人十分欣慰。
最后,快斗得知小公主恢復了自己有錢小姐的地位后,他選擇了出去學習和創(chuàng)業(yè),等到完成夢想后再回來見莎拉,要堂堂正正地和莎拉在一起。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對快斗又增添了一份贊賞。
就如《側耳傾聽》中,月島雯對天澤圣司說的話:“我要成為你的動力,而不是你的包袱!”(這是宮崎駿動畫里我最愛的一部,也是我最愛的一句臺詞。)
情侶間要得到的絕不僅是普通的物欲享受,而是以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尊重為主體的愛。相信,這種看似無言的愛情結局絕對比快斗繼續(xù)呆在莎拉身邊更要有感染力。
②雅美和莎拉
雅美這個女孩一開始很懦弱和不自信,也時時受欺負,卻無力反抗,對自己的人生充滿失望。是莎拉的大愛讓她感到了希望和光明,使她的性格和處事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180°改變,她深深地被莎拉吸引,成了她的粉絲,逐漸又成為了她最好的女性朋友。甚至在第一集中就說出了“我可以為你去死”這單純可愛之語。
其間兩位朋友的友情經歷也一度遇到波折,武田MM、莎拉的情敵和校長都在不同程度上給這份友情帶來阻撓和傷害,而兩顆單純的心反而讓這份愛變得天長地久。
特別是雅美旅行回來帶著一大包的“紀念品”和美食來找莎拉的時候,我眼睛都紅了。莎拉那時去快斗的老家,而且還準備遠走高飛,離開學校,而我們都似乎忘記了雅美還興致勃勃地從遠方帶來了紀念品。對她們之間的友情來說,那不簡簡單單的只是紀念品,而是她們信諾的見證。
③亞蘭和三村千恵子
一開始看本劇,都是會討厭校長千惠子的,因為她不僅處處和小公主作對,而且其嚴格、冷漠、勢利、霸道,都與本劇的主色調格格不入,使人(特別是閱歷較淺的少年觀眾)感到厭惡。
但隨著劇情發(fā)展,歷經世事的觀眾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并非這么簡單,千惠子是一個值得同情和尊重的人。她的學生生涯過的很不快樂,本身就有些自卑的她在好朋友黑田熏子(莎拉母親)的光輝映襯下更加顯得弱小。而她對朋友又愛又妒的心理就成了她日后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最佳學生的稱號,后來慢慢地完成了自己的夢想,經營起了米蕾紐斯學校,通過戲劇中她和她的妹妹笑美子的多次“對手戲”,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雖然都是走極端,都不現(xiàn)實,但是卻是人生觀問題的最佳藝術體現(xiàn)。
一種就像摩羯座性格,永遠想著如何努力,在工作和壓力中不斷地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將所有的重擔和責任都安放在自己的身上(姐姐千恵子);
一種就像射手座性格,永遠想著如何快樂,如何讓自己的一生幸福地度過,屬于盲目樂觀主義,帶著散漫和天真(妹妹笑美子)。
這兩種性格的碰撞,不斷地挑逗著觀眾們的心,到底人要為著什么而活?是像姐姐那樣,還是像妹妹那樣呢?
黑格爾和馬克思告訴我們,要辨證地看問題,要看到事物的兩面性。于是我選擇結合這兩種相反的態(tài)度,構建我神奇的人生觀。
這種只靠語言、表情就把人生觀在笑聲之中翻云覆雨的表現(xiàn)力和沖擊力,讓我深深的佩服編導們。
再說完美男人亞蘭,他對一個比自己大五六歲的千惠子充滿著感激之情、敬愛之情。因為在他小時候,千惠子姐姐曾經給過自己最溫暖的幫助。
亞蘭來到米蕾紐斯學校擔任法語老師,不僅是為了報答千惠子的恩情,還是來解開千惠子多年來無法解開的心魔。他不是簡簡單單的要去追求自己的感情,而是要使自己心愛的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亞蘭其實是一個比莎拉還要光輝的人物。他成熟、穩(wěn)重、幽默、風趣、善良、純真、英俊、瀟灑、聰明、可愛、溫柔、大方、親切、真誠、謙虛、迷人、勇敢、自信,有知識、有夢想、有成就(幾乎所有贊美男性的形容詞都符合他)。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在我的眼中,這個角色是我在電視劇中見過最為完美的男性角色,從一開始我就被他深深的吸引住了。
對于這段看似不算協(xié)調和完美的愛情,我認為更是亞蘭的可貴之處。證明他不是只去追求那些華麗的外表,他是和莎拉一樣具有大愛的人,他寧愿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讓心愛的人快樂起來,他堅信著自己的真理,有著做事的原則,他不斷地給莎拉信心,給快斗信心,讓他們能夠成材,同時又不乏幽默灑脫,在暗戀者笑美子需要他給予擁抱的時候,他也二話沒說地抱了她一下。
在現(xiàn)實社會中真有這樣的人嗎?真讓人不敢相信。確實,導演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完美英雄,一個耶穌式的人物,又比耶穌可愛得多。
沒人知道亞蘭與千惠子感情的結局。不過即使沒有結局也所謂,因為千惠子已經從心魔中解脫出來了。
————
△風格變換
在臺詞的運用和演員肢體語言的表現(xiàn)方面,本作完美地結合了日本漫畫和歐洲戲劇的風格,不同角色之間的對手戲采取了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比如,在教室里采取“群像”,不單以某一人的心理和感情發(fā)展為主,多個人物同時進行,演員演得明白,觀眾看得明白。
廚房里兩夫婦的絮叨和責罵,把小資產階級的尖酸苛刻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在戲謔二人的同時,導演又恰如其分地給予他們可愛的一面,比如在廚房里玩“三子棋”這種幼稚的行為。
最讓人忍俊不禁的就是千惠子和笑美子在辦公室里的強烈對比和對手戲,無論是從臺詞、表情還是動作上來看,都非常具有喜劇特點,也是本劇最大的調味劑。這些劇情的設置如果不去考慮人生觀的問題,只看表面也非常吸引人,每次看到她們的對話都是會笑抽。諸如“雖然你臉長得很圓,內心卻是個惡魔?。?/span>”類似的囧人語言更是讓我徹底被雷得無語。
妹妹笑美子 “表演式”的動作、表情和語氣并非是影迷所說的“做作”,在西方戲劇中,特別是意大利和法國的古典戲劇中,經常會使用這樣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日本這個“學習大國”是很注重吸取各國所長,也是全球最能夠“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國家。(包括我最愛的漫畫家手冢治蟲也是學習了美國的迪士尼和中國的萬籟明才開創(chuàng)了日本的漫畫史。)
莎拉和快斗在一起就不會出現(xiàn)太多的喜劇效果,更多的是浪漫和溫馨。相信所有看過此劇的人都一定對夜間敲木門問候的場景記憶猶深吧。
成功的導演和作家總是會在不同的場景和人物身上表現(xiàn)出不同的東西,而不拘泥于一種思維。這也是很多影視劇都具有的優(yōu)點。
我比較喜歡的片段還有莎拉照顧小女孩的那一段,也著實搞笑和感動,一個“圣母瑪利亞”就這樣誕生了。
我看過的日劇并不多,但《小公主》卻是我目前看過最好看的一部,推薦大家有空找來看看。
2010年2月8日初稿2017/7/29修改
哎,志田MM阿~~~
白雪公主日劇化。
還我林遣都 還我岡田惠和 這是個毛呀
林遣都
結局大概也逃不過原著的吧 實在是有點看不下去
結局我愛啊~沖結局也給5顆星~
每個女孩都是公主。院長的心理是如何扭曲的?可憐的炮灰老爸。
棄~~~~~。
雖然有志田 但是在是囧得看不下去實在是做作的劇
看了三集放棄了。未來同學對不住啊。
01棄
結束嘍,也就這個腔調了,今年秋季是沒撒好片
林遣都被人打扁了的臉??
看完了,想給五顆星??磶准蜅壛瞬⑶掖騼扇w星的人是不明智的。雖然主線看似是惡婆婆院長一直變著方兒地虐小圣母sara,但sara的寬容、善良、以德報怨,每一次都更觸動著我,里面關于為人處世的道理也很實用。用愛去回報一切,包括恨。
實在看不下去,棄了
棄
她的媽媽是全劇最大的夢魘,爸爸最終沒有復活,她沒有穿上畫冊里那套粉紅的睡衣,她和男仆的感情莫名其妙。但小公主還是小公主,權力與聲望,能夠兩者兼?zhèn)涞娜饲缚蓴?shù),莎拉肯定多多少少會引發(fā)別人的自卑感。
我本來想沖著志田MM看的,忍了一集,發(fā)現(xiàn)劇情不適合老人家看啊(扶牆)
蘿莉們,充滿了愛!
志田歪的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