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好看
主角梅爾.吉普森的剛烈性格和熱血動作真是太棒!梅爾·吉布森“硬漢”形象的回歸之作,更是梅爾·吉布森個人優(yōu)質(zhì)口碑下的品質(zhì)之作。這一次在《亡命救贖》當中,梅爾·吉布森不僅帶回了黃金時代的盛景,更將“古典硬漢”形象與當下市場結(jié)合,在回歸與顛覆當中為觀眾帶來一番全新的觀影體驗。影片講述了硬漢老爹和叛逆女兒的逃亡與反擊故事
2 ) 一部好片
豆瓣評分不高,但是我和先森帶著孩子,在深夜看完,還是覺得很不錯!梅爾吉布森的樣子,一直沒變,在這部片子里,最后他和女兒告別時說的話語,讓人淚目……
年輕時稀里糊涂入獄,沒有盡到父親的責(zé)任,但是,在最后這段幫助女兒逃亡的日子里,他對女兒說過的每一段話,都如此有愛和激勵。
當他讓女兒摸他頭頂,那是他騎摩托車摔下懸崖后植入的,還有他的手,得過敗血癥……他要告訴女兒,他多么艱難的都經(jīng)歷過了,女兒不要輕言放棄,熬過明天,說不定后天就是完美的一天……
他在最后關(guān)頭,看著女兒,深情的說,我這一輩子,什么都沒有給過你,讓我好好看看你……真的,這一刻,我淚如雨下。
電影最后,他女兒的壞蛋男友,被抓進了監(jiān)獄,我看到父親獄中的好友,圍坐過來,我便知道,他們會替他父親,好生教訓(xùn)了這個大壞蛋!電影唯一遺憾的就是柯比,不應(yīng)該死,太遺憾了!
不管怎樣,我們都喜歡這部電影。
3 ) 挺好的
影片很精彩是期待中的影片希望以后還能看見這樣的影片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
作者:深海石(來自豆瓣)
來源://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482827/
公路題材的電影并不少見,但很少會有反映父愛這個主題的。
失蹤多年后的女兒,向父親求救,是因為不小心開槍擊中了男友,一個黑幫家族的成員。男友想她去殺一個被綁的女人,于是走投無路的她,在男友逼迫的槍口下,在情急之下?lián)糁辛四杏训牟弊?,可見她本性還是善良的。犯了事的她跑了,她怕坐牢,怕男友所在黑幫組織的追殺,找到了她的父親。
在父親的小鐵皮屋里,在父親幫著女兒籌備逃亡的錢的過程中,父女兩度過了一段相對平和的日子,可黑幫組織還是找來了,于是父女兩只得開始了逃亡,在漫長的公路線上,這對父女經(jīng)歷了小旅館的追殺,荒涼的公路上的摩托車追殺,輾轉(zhuǎn)于不同的地方,也是為了暫時的安全。
有一個時刻,女兒說不想連累父親了,說自己也不想活了,因為這么逃下去,不會有一個頭。父親倒沒有很正面性的安慰,只是接著女兒的話說,你死了,然后拉幾個墊背的后,自己也會去死。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父親也回憶了當初為了死而殘忍自殺的幾個事情,在聽到這些后,女兒內(nèi)心深處求生的強烈欲望,尤其凸顯了出來,女兒說想活著。這就是父愛吧,一種粗狂但非常溫情的情感。
4 ) 父親,是女兒最后的守護神
——《亡命救贖(Blood Father)》
父親,是女兒最后的守護神
——《亡命救贖(Blood Father)》
不管你犯了多少錯
不論你闖了多少禍
別再四處亂躲
快打個電話給我
我會奪回你被搶走的生活
用老爸所有的力量和氣魄
——
別說你曾經(jīng)那么墮落
此刻又是這么軟弱
我也有多少次放棄了自我
在監(jiān)獄黑暗的角落
和酗酒后無盡的虛脫
但我終于不再迷惑
為了女兒你,我掌心最珍貴的琥珀
——
這世界只剩下一片荒漠
被出賣的何止是承諾
外面有多少家伙
想要再給你套上枷鎖
他們可真是眼拙
都忘了先問我
來吧你們這些惡魔
就算追上哈雷摩托
還得勝過我手中這桿鐵家伙
看我打出他三魂七魄
讓我炸它個山崩地破
拼盡我滿腔的怒火
用熱血去殊死掙脫
——
老爸呀我從沒嫌你啰嗦
你拿老命換來我新的生活
未來的日月如梭
我不會再把青春肆意揮霍
因為有你像天上的星光閃爍
照亮這世界和我的國
——始終忘不了梅爾吉布森在《Brave Heart》片尾那一聲憤怒的嘶吼——Freedom!
——20181206-1207
5 ) 《吾父吾血》:法式反英雄電影
電影繼承了法國電影的現(xiàn)實主義美學(xué),崇尚的是黑幫文化性值的反英雄主義價值觀,從而體現(xiàn)出來了小人物那種螻蟻般拼命掙扎的生存關(guān)系,在一對父女之間展現(xiàn)出來了父女情深的一段故事。電影選擇用梅爾.吉普森來演繹父親這個角色,就是看中了他身上所具有的英雄遲暮的滄桑,尤其是現(xiàn)實生活中所遭遇事業(yè)上的停滯,更能激發(fā)出角色本身對現(xiàn)實蒼白無力的解讀,再加上女兒帶來的麻煩,從而讓這個角色更為豐滿立體起來。在電影中可以看到,走的不再是英雄主義路線,而是反其道而行走逃亡路線,原本昔日熱血英雄一般的人物,被幾個黑幫流氓小混混逼的四處逃亡,這就和梅爾.吉普森以往的電影路線大相徑庭,充分的奠定了他在這部電影當中的突破。在這部電影當中不管是父親的角色還是女兒的角色,兩者都比較反叛,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正常點的人物,那種不做死就不會死的行為導(dǎo)致了這場逃亡的開始,也讓兩個人得不到觀眾們的同情,就是這種非正常的人物角色,活脫脫的代表著現(xiàn)實生活中的殘酷人生,電影想要讓我們感受到的是現(xiàn)實的可怕與人物的救贖,當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種英雄主義與快意恩仇,在整個過程當中讓我們看到了人物關(guān)系隨著時間流逝的時過境遷,也在整個過程當中重新找回了父女之間原本已經(jīng)疏遠了的親情關(guān)系。用一段逃亡的旅程來挽回一段父女之間的關(guān)系,完成角色心靈上的救贖,這才是這部電影的目的。
梅爾.吉普森一臉大胡子的形象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他的印象,雖然還是保持了他一貫的剛烈性格,但那種事故圓滑非??词聲鋈说男蜗笠蝉r明的展現(xiàn)在眼前,不再是以往無所畏懼不計后果的熱血青年了,而成了一個又老又滑的老油條形象,電影讓我們看到了他在角色上的轉(zhuǎn)變。不過電影當中那種簡單粗暴的人物關(guān)系處理顯然要簡單直接的多,摒棄了一貫常用的隱晦手法,直接暴露人物關(guān)系的轉(zhuǎn)變,冰冷而又深刻,絲毫不念舊情,這表現(xiàn)出來了現(xiàn)實轉(zhuǎn)變的冷酷和無奈,不要以為對別人有恩就可以索取自己應(yīng)該得到的東西,殊不知在生活的重壓下,背叛是分分秒秒的事情。當然,電影最主要的是想要表現(xiàn)父女之間感情的修復(fù),只可惜梅爾.吉普森一貫的個人主角特色的原因無法真正的表現(xiàn)出這段關(guān)系,尤其是在馬不停蹄的逃亡路線之上,兩個人的關(guān)系就像男人與男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一樣,服從與被服從的關(guān)系,完全體現(xiàn)不出父親的慈愛與女兒的順從,于是兩者之間更像是搭檔而不是父女。另一方面作為女兒的女演員顯然也有強烈的角色性格,幾乎和梅爾.吉普森一樣難以駕馭,兩個人都在展現(xiàn)著各自角色的風(fēng)格,讓角色之間的聯(lián)系顯得更為冷漠,于是在父女感情的表現(xiàn)上就顯得大大咧咧,讓人感受不到角色感情起伏的變化,最后將兩者之間感情的寄托完全放在了生死離別上,但并不能挽回多少感情的戲份。
這部充滿現(xiàn)代西部片風(fēng)格的B級片多少有點讓我們回憶起梅爾.吉普森早期的作品,同樣的暴力與野蠻,只是相對于以往的作品來說,這部電影的劇情更為簡單明了的多,沒有多少劇情在里面,只是一味的打打殺殺,相當?shù)臎]有什么樂趣。從這部電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梅爾.吉普森不怎么會當一個合格的父親,而且他顯然也沒有能力去當合格的父親,處在一個充滿暴力與犯罪的環(huán)境當中,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拿起槍來保護自己,更像是一個野蠻的動物世界一樣,弱肉強食。電影是一部典型的法式黑幫動作片電影,只是他的內(nèi)涵包裹著一段非常人性值的父女情,能夠從劇情里面體會到不同于普通人溫情性值的感情,更多的還是夾雜在殘酷現(xiàn)實氛圍中的冷漠與血腥,就是這種冷漠隔斷了我們與電影中的聯(lián)系,對它也就顯得比較疏遠起來,畢竟電影中發(fā)生的故事與現(xiàn)實生活相差太遠,也就讓我們感受不到電影當中的那種父女情深,最重要的是這個電影所講述的事情有點過于片面與偏激,這種放大化的處理劇情只是想要通過一系列的動作戲份完成感情上的表現(xiàn),太過片面與直接,所以讓我們無法對電影抱有同情就是因為和電影之間產(chǎn)生不了情感共鳴點。
作為一個動作片來講,稀里糊涂就和黑幫分子結(jié)仇,分分鐘就將自己的行程安排的滿滿當當?shù)?,又通過一場逃亡證明了朋友之間的不可靠,最后為了拯救女兒而獻身殞命,不得不說簡簡單單的一部黑幫動作片里面夾雜了太多的東西,很直接也很簡單的就表現(xiàn)出來,就像真理一樣,短小精干又刺痛人心,只是并沒有什么卵用,既然電影已經(jīng)將類型定義為黑幫動作片,緣何又要整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們只是想簡簡單單的享受一下火拼與報仇的樂趣,卻完完整整的制造了一場并不完美的悲劇,電影劇情有點扯的太遠了吧?也許導(dǎo)演就是想要追求一種殘缺的美,但電影中父女感情表達的這一塊卻幾乎全部都是失敗的,兩個人物個性鮮明的同時卻難以匯集到一起,所產(chǎn)生的人物之間的隔閡就表現(xiàn)的非常大,就是連電影想要鋪墊出來的感情都難以匯聚起來,怎么能夠帶動電影中的人物來表現(xiàn)出這一點呢?就是這種被動作元素與社會元素所主導(dǎo)的電影,讓感情的存在感變得微乎其微,再加上在動作戲份上的不鮮明不激烈不刺激,根本就沒有辦法來突出電影的特色,也看不出電影的看點在哪里,難道電影只是為了讓我們看梅爾.吉普森的大胡子嗎,我想不至于吧?
6 ) 美國南部沙文主義的頌歌
南軍軍旗,納粹黨旗和飾無忌憚的哈雷幫。展現(xiàn)出濃郁的南方沙文主義情結(jié)。全片都是美國共和黨的右派價值觀輸出,重視傳統(tǒng),珍愛親情,崇尚自由。
導(dǎo)演在貶低民主黨那套左派思想的時候無所不用其極。女兒莉蒂雅殺人以后給老梅打電話,約好的見面地點是“圣塔莫尼卡第三街和百老匯路口”。這個地址就是加州洛杉磯地區(qū)數(shù)一數(shù)二的購物天堂。導(dǎo)演通過一句臺詞引出加州的地理特征,把所有負面信息劍指民主黨的鐵票倉。
莉蒂雅在超市買東西的橋段把熱愛民主黨的加州諷刺得體無完膚。“對不起,因為你沒有身份證我不能賣煙給你,所以你只能買子彈了”。
老梅接莉蒂雅電話的時候瘋狂辱罵僵化的電子接線系統(tǒng)“我草泥馬的白癡機器人”,暗語笨拙沒有人情味的社會辦事機制。
可笑的戒酒互助會。
童子軍一樣的守望相助鄰居。
老梅在互助會的臺詞總結(jié)了他的加州生活:“我有個孩子,卻只能在牛奶盒上見到。前妻不和我說話,我所有會的技能全部違法,現(xiàn)在我不喝酒了,感覺就像當初蹲苦窯一樣,數(shù)著饅頭一直到死為止?!?br>整個片子里民主黨的加州被打上了“愚蠢”“死板”“僵化”“幼稚”“娘炮”的logo。
而父女兩人剛逃出加州,整個畫風(fēng)就變了。
莉蒂雅和旅館小哥聊天的臺詞
“你需要點什么嗎?”
“不,我只是需要點自由的空氣?!?br>“哦,ok,我們這里多的很。”
這幾句臺詞赤裸裸地展現(xiàn)導(dǎo)演的險惡用心。
哈雷幫老大與加州來的莉蒂雅聊天,上來就說:“我想你一定覺得被野蠻人包圍了”,大家都覺得他在調(diào)侃自己的哈雷幫小弟的時候,老東西話風(fēng)一轉(zhuǎn):“這些人是碩果僅存的瀕死品種,他們知道這沙漠的重心在這兒,遠存于這個國家毀滅之后?!?br>用意之明顯簡直讓人發(fā)指。
旅館小哥充滿了人情味。
老梅對墨西哥人的偏見。
哈雷幫唯我獨尊的自由主義精神。
就連囂張的外地販毒幫派進了監(jiān)獄也是被一幫哈雷失足大叔包圍。
無數(shù)場戲都在表達“這就是咱們正宗的南部范!”這一主題。
有個彩蛋,莉蒂雅吹曲子給老梅聽,說是老梅最愛的曲子。該曲子的作者漢克威廉姆,是40-50年代美國鄉(xiāng)村音樂巨星。老梅在片中扮演的角色和漢克威廉姆一樣有嚴重的酗酒惡習(xí)。1953年漢克威廉姆去俄亥俄表演,被人發(fā)現(xiàn)暴斃于他那輛凱迪拉克車的后座上。電影中老梅扮演的父親,最后也是死在那輛凱迪拉克車的邊上。
本片有跡可循的暗喻雖然很多,可惜導(dǎo)演忘了埋伏筆第一原則,叫做“標志性”。如果在劇情不夠精彩的情況下去埋伏筆,觀眾是沒興趣和你兜圈子的。本片的敘事表現(xiàn)出一種沒才華的“平”。失散許久的父女情很“平”,肝膽相照的兄弟情很“平”,出身入死的江湖情也很“平”。
同樣的題材,
如果李安來拍
會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父女情
如果麥克貝來拍
會是酣暢淋漓的正邪大戰(zhàn)。
導(dǎo)演的調(diào)度能力如果能和他片中的南部精神一樣敢作敢為就好了。
7 ) 《亡命救贖(染血父親》:經(jīng)典的80年代西部片,劇情太簡單直白了
這是美國2016年上映的老片,中國今年以批片形式引進電影院,想賺點錢。
憑什么賺?憑主演是梅爾吉布森。
因為梅爾吉布森,我去看了。
打分63分,故事非常簡單粗暴,粗糙的B級片,喜歡梅爾吉布森的在家下載大碟版看看就行了。
1、故事:梅爾吉布森的女兒離家出走多年,進了黑幫做了小頭目的小女人,一次不當心誤傷了小頭目,被黑幫追殺,只能逃回來找老爸。
老爸是西部剛刑滿釋放人士,只能帶著女兒東躲西藏,黑幫小頭目和殺手追得太緊,迫使他拿起槍進行絕地大反擊。最終小頭目落網(wǎng)殺手被殺,女兒永遠記住了英勇的老爸。
就這樣,毫無營養(yǎng),毫不悲壯。
2、電影風(fēng)格:典型的B級片
槍戰(zhàn)打戲很熱血,荷爾蒙炸裂,電影節(jié)奏很快,不拖沓。該飆血飆血,該中槍中槍。
看著梅爾吉布森騎哈雷載著女兒狂飆,簡直重返青春,既是硬漢又是慈父。
總結(jié):想看電影的影迷,還是去看《毒液》或者《摘金奇緣》吧,本片不推薦。
我還了梅爾吉布森一張電影票,前年的《血戰(zhàn)鋼鋸嶺》實在太好看了。
老派硬漢電影,節(jié)奏很舒服,父女的大漠逃亡,雖說故事很老,但是味道很正點,還是梅爾吉布森這樣的硬漢看著比較順眼。
極簡潔干脆,毫無拖泥帶水,敘事的張力如此緊湊出色,甚至很難暫停去WC,從故事的層次來說,這絕對是很成功的電影,既有著濃重的西部片色彩,又不乏恰到好處的真實可信度。
后半段也算是挺燃的,結(jié)尾略有倉促,風(fēng)格不錯,就是穿插的教育說教太多,哈雷的爆炸和主角的死亡,象征意義難道是想說老派動作電影的沒落么~~
很糾結(jié),給人感覺是想努力做出西部那種蒼勁和孤寂,想朝著《老無所依》或《老爺車》那個方向走,卻又舍不得商業(yè)元素和《颶風(fēng)營救》那點料,結(jié)果成了現(xiàn)在這樣兩頭都不盡興的樣子。其實就是一個江山易改,江湖不變的故事,新版《血濺13號警署》的導(dǎo)演動作場面還是可以看,最大的亮點除了剃了胡子的老梅,就是她火辣的女兒,那包臀小短褲!
假裝很硬核
中規(guī)中矩的驚悚片,滄桑老父營救白癡女兒的故事,大部分場景都在偏遠小鎮(zhèn),讓電影有了一種復(fù)古懷舊的味道,父女間的相處,雞湯式的對話,構(gòu)成沖突的點,都老套無新,還好追車的動作場面夠帶感,梅爾·吉布森潦倒邋遢的形象騎著哈雷機車,讓人一陣喜悅,這是致敬更是追憶,回憶并且重溫屬于他的電影年代
全好萊塢的老鐵頭兒都去保護不爭氣的蠢閨女去了……累不累?。?!
這樣一部動作片就算是出現(xiàn)在三十年前也不奇怪,88分鐘的篇幅,極簡潔的故事,除了一些名詞外看不出什么新鮮的元素。老梅山區(qū)摩托追逐簡直一代麥克斯再現(xiàn),看到這一幕也就不留遺憾了。5.7的高分證明豆瓣的文青著實難伺候。
冗長拖沓
⒈果然「常用標簽」里很多人標「美國」,我也一度以為這是美國電影,以至于看到IMDb和豆瓣電影條目制片國家/地區(qū)是「法國」一時還有些詫異;⒉這樣一部臺詞里各種「Fuck」的R級動作片翻譯成「該死」什么的,還是引進上映了,可惜很多想看的R級電影卻沒能引進……⒊《亡命救贖》≈《颶風(fēng)營救》≈《虎膽追兇》<<《颶風(fēng)營救》。
全片亮點真心不多,可惜了60歲依舊如此酷帥剛猛的“男神”梅爾·吉布森??!
看了一會兒,感覺吉布森接這片有點澳洲黃秋生了
爛
3.5星。浪女回頭金不換,老爹出馬全搞定。
女兒有點蠢,但是反正有這樣的爸爸,再蠢也是正常的。
6.5/10 分。初看,藍光。節(jié)奏還算緊湊,有些臺詞也算不錯,妹子也很不錯,但整體比較疲乏,缺少那種大場面大沖突。。??赡苁菍γ窢枴ぜ忌@種過去的巨星期待過高了。。。在如今超級英雄片橫掃一切的年代,即使是過去的動作巨星,也沒落了。。。
無奈作為動作冒險片并沒制造任何奇觀,父女關(guān)系修補過程作為其中雞湯線索也沒亮點。還好梅爾·吉布森依舊酷帥。[C]
好看的B-movie
打發(fā)吃好飯和游泳之間時間的短電影,邏輯實在不成立。
老梅發(fā)飆后才好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