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警系列拍到第三部,大家是越來越憤怒,你說你虐待苗苗我們能忍,但是你別給他硬安個丑八怪還讓他表現(xiàn)出一副陶醉樣吧?從第二部的容祖兒到第三部的梁嘉琪,我們的忍耐已經(jīng)到了極限,最后居然還和那個花藥包閃婚了……這是個什么世界???我們絕不接受,我們的世界里只有學(xué)警雄心,什么學(xué)警出更學(xué)警阻擊都是心理不平衡的人YY的同人劇,跟咱們柏翹和Fiona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
柏翹根本沒有什么開槍恐懼癥,他和Fiona很快會融入警局的生活,當(dāng)然偶爾也會鬧點笑話。香港那么太平,上街巡邏別說開槍了,連小偷都很少能看到,平時也就是幫迷路的小孩子找媽媽,幫阿婆過街之類的,柏翹慢慢地有了小肚子,F(xiàn)iona成天拉著他去游泳,柏翹說:“要我游泳可以,可是我要幫你擦太陽油……”Fiona說:“當(dāng)年怎么沒發(fā)現(xiàn)你那么色……”柏翹說:“因為我不希望我的新娘變得比我還黑,到時候天天跟我鬧著要白回來……”“那么你是在向我求婚么?”“你覺得是就算是咯……”“你……”
是啊,日子就是那么過,他們理所應(yīng)當(dāng)準(zhǔn)備結(jié)婚了,但是立文還在等阿花,不知道能不能一起舉辦婚禮。立文說:“你們等不了先結(jié)吧,我數(shù)學(xué)差,如果一起結(jié)不知道能不能把雙方的禮金算明白……”柏翹和Fiona異口同聲說:“你這個理由也太爛了!鐘立文!”
Fiona時不時也會鬧點小姐脾氣,她不像當(dāng)初喜歡柏翹那會兒那么容易妥協(xié)了,只見柏翹整天很可憐的隔著門說:“我給你買了深井的燒鵝……(元朗的老婆餅……生滾魚片粥……菠蘿包……糖水……煲仔飯and so on),不要生氣啦!”Fiona總會喜笑顏開,沖進……美食的懷抱里。柏翹只得微皺著眉,故意哀嘆著說:“看來,我是在從事一項偉大的事業(yè)……”Fiona用含糊不清的聲音問(嘴里都塞滿了):“什么事業(yè)?!薄鞍盐业睦掀硼B(yǎng)成一只豬……”“李柏翹,你@@¥%……&*¥#%*&&……%¥¥”
從此,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的生活,世俗而快樂,他們慢慢會變老,會為父母子女操很多心。偶爾也會有煩惱,爭執(zhí)和不愉快,也會遇到誘惑,也曾對彼此有過懷疑和動搖……但是他們記得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一切一切,他們知道,這一生,他們都會牽著彼此的手,一起面對。
在我的世界里,你們會在一起,直到永遠……
電視劇終歸不是電影,無法做到像電影完全顛覆人們對既定事實的想象。所以即使學(xué)警系列第三部《學(xué)警狙擊》被不少觀眾指責(zé)它在情節(jié)上明顯抄襲《無間道》,但它并不是一個合格的抄襲者,因為它僅僅抄襲了一半而已,把正面的那一面像擴音器般放大了,而陰暗一面的萎縮只不過為了說明“邪不能勝正”的主流價值觀。所以《學(xué)警狙擊》也只是主流意識下的半吊子抄襲罷了。
不可否認(rèn),當(dāng)年《無間道》的大獲全勝,得益于影片敢于突破人們對黑白兩道的既定印象的桎梏。當(dāng)黑并不黑,白并不白,黑白開始顛倒的時候,你是否還在堅信一個信念“邪不勝正!”所以影片最后不是以陳永仁的勝利告終,反而是劉建明笑到了最后,這似乎在告訴我們“邪有時候也是可以勝正的”,因為正邪的界限早已模糊不清了。
《學(xué)警狙擊》以電視劇的面目出現(xiàn),盡管在劇情上以黑白兩道的臥底故事展開,但始終脫離不了電視劇以守候在電視機前的主婦為主要受眾的市場定位,所以反派即使再老謀深算,最后還是要被繩之于法的,這也是以前TVB的警匪劇一直在向我們灌輸?shù)年P(guān)于“黑白分明”的信念。
《學(xué)警狙擊》對《無間道》的抄襲主要停留在兩點上,而且也加入了許多試圖將黑的白化,白就更加一清二白。這主要體現(xiàn)在苗僑偉飾演的江世孝以及謝天華飾演的Laughing兩個人。
作為劇中唯一的大反派江世孝,以翻版李sir的樣子出現(xiàn),無疑是為了延續(xù)觀眾在第一部里面對李sir的感情寄托。然而他雖然身為反派,我們還是可以瞥見那包裹著罪惡里面的那顆赤子之心。因為劇情無時無刻在向我們宣揚“他是一個對待女兒非常好的二十四孝爸爸”,甚至他還對一個原本是敵人的妻子的女人動了真心,最后還是由手下阿忠來提醒他要以事業(yè)為先。
所以無論是在親情還是愛情方面,都是在告訴我們,江世孝并非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他似乎是因為在臺灣做了十年的冤獄才變成這樣,所以在感情分上無疑是加得最多的一位,這樣也就模糊了他作為反派的身份特征。因為我們始終相信“虎毒不食子”的說法,所以反派也就沒那么壞了。
臥底Laughing雖然在很多方面都有陳永仁的影子,包括還沒從警校畢業(yè)就被開除,然后足足做了將近十年的臥底,還有一個當(dāng)臥底前的前度女友,甚至到最后Laughing也要走上和陳永仁一樣的死亡之路。但是很明顯不同的一點就是,他每次做完壞事都會向上帝禱告,為他所作所為贖罪。從宗教出發(fā),這正是教條主義下的善惡分明,而在《無間道》里面陳永仁只是找了一個心理醫(yī)生做下心理輔導(dǎo)甚至還帶點心猿意馬的想法,遠沒有向上帝禱告來得如此神圣。
此外,《無間道》里面韓琛在警察那邊設(shè)置了雙重臥底,可《學(xué)警狙擊》卻反過來把雙重臥底用在了黑社會那邊,而警察那邊卻連一個臥底也沒有。這無非是在告訴我們,警察的勢力是比黑社會更加強大的,連O記的總警司胡sir也在向江世孝示威:“全香港有三萬多警察,我怕你玩不起!”這點差異,也是主流意識下宣揚正義的需要。
相比陳永仁在《無間道》的壯烈犧牲,警察還是在最后大獲全勝,而反派江世孝則被繩之于法,所以反派到最后還是沒有落得好下場,這也是電視作為主流媒體,永遠無法做到像電影那樣反主流,有也是曇花一現(xiàn)的一瞬間,哪怕是被人譽為港劇復(fù)蘇的《金枝欲孽》也同樣脫離不了主流意識的控制,把四個主角的爾虞我詐都?xì)w于自保的需要,而把所有的責(zé)任都推到了皇后身上。
總得來說,這部劇在節(jié)奏和角色設(shè)置方面還是有可取的之處,在港劇江河日下的情況還是值得看一下的,尤其是laughing未死的前二十三集。
程若芯,學(xué)警狙擊中我最喜歡的女性角色,她是香港最大黑幫“進興“”老大的女人,僅這一個身份就可以讓人血脈噴張、浮想連連。
初次登場,她在家中接待從臺灣返港的江世孝,溫柔親切,做一手好甜品,大方賢惠。
再后來,她在酒店給江世孝接風(fēng),安靜的跟在天哥身后,和叔父們拉拉家常,和兄弟們點頭問好。在上百個身著黑衣的古惑仔中,她是唯一一抹亮色,不耀眼,卻鎮(zhèn)得住場??此茰赝窈蜕菩σ庥?,眼神卻如雷達般巡視著全場,準(zhǔn)確識別出試圖蒙混過關(guān)的警察阿文。
那一刻,我覺得這個女人不簡單。
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故事的女人。
從小被家庭遺棄,淪落風(fēng)塵,后面卻搖身變成黑澀會老大的女人,獨占老公呵護寵愛20年。在充斥著暴力、色情與毒品的黑色地帶里,她像一朵傲然綻放的玫瑰,嬌艷迷人,雖帶著刺,但卻擁有難得一見的赤子之心。
如果按照這個人物設(shè)定繼續(xù)寫下去,我相信這會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角色。
但后面編劇卻犯了懶,不再給與她飽滿的人物刻畫,只寫成一個陷入愛情的盲目女人。甚至到了后面變成超級瑪麗蘇,和親手槍殺老公的警察妹夫冰釋前嫌,和謀劃害死老公的孝哥愛得難舍難分。
這還是程若芯嗎?不是!
我相信,年輕時陪天哥打天下的程若芯,也曾操著臟話,拿刀砍過人。天哥遇險時,能單槍匹馬殺到對方陣營,掀翻桌子,麻利的拿起啤酒瓶朝對方腦袋砸去,在夕陽下被幾十人古惑仔街頭追殺一路狂奔的人。
只是后來天哥江山坐穩(wěn),她便隱身幕后,安靜的當(dāng)著老大背后的女人,洗掉戾氣,放下砍刀拿起圍裙,穿上晚禮服,轉(zhuǎn)身變成一個大方典雅的貴婦。
甚至是她常說的,芯姐從來不撒謊騙人。我也寧愿相信,年輕時她為了天哥曾撒過一次彌天大謊,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終身悔恨,后面便發(fā)誓再也不撒謊,以此贖罪。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這樣的人物才配得上是老大的女人。劇中的只識做甜品、毫無心機的黑幫阿嫂,實在太過單薄。
劇中若芯的三段情,最感動的是天哥,最唏噓的是Laughing,最不值的是江世孝。
天哥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壞人,殺人不眨眼,但他卻將若芯捧在心中,縱使外面抗風(fēng)暴雨卻不傷她分毫,讓她能安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小女人。當(dāng)手下告訴他,看見若芯和孝哥在一起,他掏出槍對準(zhǔn)孝哥狠心可見一斑。但面對若芯告訴他沒有,他釋然相信。
在他被柏翹一槍擊中倒下的時候,相信他心中最不舍的一定是若芯,那個太過單純,太容易相信他人的女人,未來沒有了他的呵護,她該如何生活呢?
Laughing愛過若芯嗎?我一直糾結(jié)于這個問題。
從內(nèi)心深處,我還是愿意相信他曾愛過她,雖不似Wendy那般刻骨銘心,卻也是9年臥底生涯中的唯一溫暖所在。但警與匪的身份懸殊,讓他無法傾心愛她,他的真心與情話只能通過嬉皮笑臉的方式傾述,讓人一時迷惑,不知真假。擺放在他臥室和若芯的合照,大約是他真正正視自己的內(nèi)心,也是我猜測他真心愛過若芯唯一的憑據(jù)。
但可以肯定,他愛她并不太多,否則在爆炸的那一刻,他為何是先救孝哥,而不是救若芯。所以對于Laughing而言,與若芯縱然有愛,但比起他的工作使命,顯得微不足道。
江世孝愛若芯嗎?答案肯定的,他愛她,而且是這輩子最愛的女人。
只是比起天哥毫無保留的信任與寵愛,比起laughing給予若芯的溫暖與安慰,孝哥的愛太過狹窄與窒息。
他希望若芯對他無條件信任,他卻對她處處設(shè)防。他希望若芯能拋開家人與自己一起,但他卻在面對事業(yè)與感情時,將她拋棄。
所以他雖愛她,但他更愛他自己。一個女人愛上這樣的男人,注定是她的劫數(shù)。
而最后,他真的是她的結(jié)束。
我很喜歡周海媚演繹的若芯,很多鏡頭下,都覺得這個女人太美了,這種美是小女生所不具備的大氣與溫婉,有一種歲月沉淀后的穩(wěn)重端莊。只是這個角色給與她的發(fā)揮空間太窄了。
倘若有來生,真希望若芯投身普通人家,有個Laughing一樣的親弟給與她溫暖與支持,與天哥做一對相知相伴的恩愛夫妻,一世安穩(wěn)。
至于江世孝,無論今生還是來生,還是當(dāng)個擦身而過陌生人就好。
這幾天,趁著晚上有時間集中看完了《學(xué)警狙擊》,按照我看TVB的習(xí)慣,電視劇是需要集中突擊的,加上這一周有另外的事情東奔西走,加之中間穿插歐洲冠軍杯曼聯(lián)與巴薩的決賽,眼睛干澀的緊。
30集的《學(xué)警狙擊》劇情在此不做詳細(xì)描述了,警察與黑社會的對抗是香港電視劇、電影拍攝的很大來源,其中穿插的斗智斗勇、善惡是非作為人性最原始的基因,不需要多么激情就已經(jīng)令人澎湃了。
苗僑偉飾演的江世孝作為黑社會的一把手,在劇中掌控著整個劇情,按照和諧社會的要求,壞人最后必然被繩之以法,但故事中的江世孝無論從判斷還是決斷中理性占了上風(fēng),雖然有對周海媚扮演的若心的喜歡和愛意,但他卻一直上演人性中惡的成分。
我倒是覺得,江世孝的報仇與以后的行為有令人傷懷的成分。畢竟,包括警察包括親朋在內(nèi)的許許多多人與他一個人戰(zhàn)斗,戰(zhàn)斗到底其他人也并沒有真正的勝利??赡苁墙Y(jié)尾的完滿考慮,江世孝被抓了,編劇的安排暗含了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的意思,開汽車撞到江世孝的正是嗑藥后精神恍惚的小青年兒;似乎可以理解為報應(yīng)的循環(huán)往復(fù)。
鐘立文也好,梁笑棠也罷,都是臥底,而前者在后者死后繼續(xù)繼承所謂的遺志,個人對香港電視劇中慣用的臥底風(fēng)格不太欣賞,從人性來看,若干年讓人置身于一個環(huán)境中,并且是為了收獲所謂的犯罪證據(jù),謊言、欺騙泛濫,傷害是由內(nèi)而外的。
香港有足夠多的心理專家、社會工作者,我倒是寧愿相信這些臥底結(jié)束任務(wù)后會接受相應(yīng)的治療,不然角色錯位后引發(fā)的精神失控不是不可能。
《學(xué)警狙擊》像多數(shù)香港電視劇一樣,結(jié)尾前的鋪墊過多,結(jié)尾則是在最后很多的時間內(nèi)結(jié)束。從編劇來看,邏輯不存在問題,這似乎是香港電視劇工業(yè)化生產(chǎn)制作的特點,不過,最后的結(jié)尾就不自然了,至少編劇的制作痕跡明顯,為了結(jié)局而結(jié)局。
香港電視劇與大陸電視劇不同的地方還在于,故事結(jié)束時有意識留了空間,看的多了,心里還是有著某種意義上的要求,要求故事更完滿,更歡喜。我總是覺得,雖然故事結(jié)尾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意愿,比如有情人成了眷屬,比如傷害別人的人得到了懲處,但不完美還是有的,尤其是原本應(yīng)該幸??鞓吩谝黄鸬娜藚s不得不分散別離。
似乎還不能忽視《學(xué)警狙擊》中那個絕對配角,志忠,他從杜亦天死亡前正是大面積亮相,在隨后的故事進展中從未缺席,某種意義上,他是很重要的角色,或者說,他也是主角。
故事的編劇心里總是帶著過多的善意,比如最后司徒超沒有告訴自己的同事開槍的是鐘立文,這些情節(jié)是刻意的插入,讓觀看著去感覺、感受,很多人會理解這樣結(jié)尾的意義,這倒是也符合人性。但是,我又覺得這恰恰是不符合人性的所在,畢竟先前有太多的懷疑,而最后的豁然開闊總是那么理想主義。
一笑泯恩仇,似乎是江湖中一貫的高大全。
江悠悠從在博客中做小公主開始,看來編劇還是希望把一些鮮活的元素融入其中,這個跟鐘欣桐模樣相似的扮演者我甚是喜歡,她在整個故事中也受傷最大,很深,來自很多人,善意的,惡意的。
愛,在每一個故事中都是時刻存在的,夫妻之愛,父女之愛,母女之愛,姐妹之愛,兄弟之愛,師徒之愛,上下級之愛等等,只要有愛,就會有溫暖,就能夠融化不快和邪惡。
Laughting哥的死令TVB想不到會在港人的心中引起這么大的反響,以致促使TVB竟為了害怕會激起民憤而臨時把已經(jīng)拍好了的Laughting哥被苗老三和鐘立文拋尸于大海的鏡頭刪掉,好換來一個Laughting哥沒有死的強硬劇情篡改,讓他在劇中大結(jié)局最后幾秒的時候突兀地現(xiàn)身出來,身穿一套超帥警服,說出一句讓全港黑社會都應(yīng)當(dāng)心有戚戚焉的話。頗為具有一些后現(xiàn)代的即興拼湊色彩。這讓我想起了《阿飛正傳》里的最后幾秒梁朝偉的粉墨登場?!栋w正傳》的結(jié)尾無疑是充滿了象征色彩的:阿飛是打不死的;一個阿飛死了,會有千萬個阿飛站起來;一只沒有腳的小鳥死了,會有千萬只沒有腳的小鳥飛起來。以此觀之,《學(xué)警狙擊》的結(jié)尾亦是:Laughting是打不死的;一個Laughting死了,會有千萬個Laughting站起來。
因此,《學(xué)警狙擊》的結(jié)尾事實上處理得頗為模糊,即你可以認(rèn)為Laughting哥已經(jīng)死了,也可以認(rèn)為還沒有;若沒死,則最后突然登場的那個就是Laughting哥本人,若死了,則最后突然登場的那個Laughting哥當(dāng)然就只是一個象征物了。TVB就是通過這樣的強硬臨時劇情篡改而平息了港人的那點莫須有的民憤。
如果按照點現(xiàn)實主義精神,我們都知道Laughting哥應(yīng)該是已經(jīng)死了的。港人盼望他沒有死,或許是與希望有關(guān),尤其是在如此這般的經(jīng)濟危機的背景下。多少有點這邊廂的心理投射。其實客觀一點來看,Laughting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無間道警察,而且按照先前他的形象和所作所為完全與一個古惑仔無異,只是隨著劇情的發(fā)展才在后來勉強解釋他是一個無間道;若無如此的解釋,那么把他當(dāng)作一個完完全全貨真價實的古惑仔來處理也是誤傷劇情的。只是現(xiàn)在流行無間道無辦法。但事實上亦正是由于他之前的演繹太像是一個古惑仔了,所以才反而在觀眾的心理激起了對他的同情,因為這種無間道竟然做到了這樣的一種地步就更是印證了一個有著良知的警察的內(nèi)心苦難;而臨到他的死,這種同情就更是讓觀眾走到了一個精神崩潰的地步。死亡是一種奢華,更是一條通向偶像之路,尤其是一種悲劇性死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Laughting哥亦正是通過這樣的一種悲劇性死亡而由一個普通的無間道警察走上了偶像之路。電影《無間道》里的梁朝偉也是死了的,雖然也頗具悲劇性,可是卻沒有像Laughting哥這樣通向偶像之路,甚至產(chǎn)生了一點莫須有的民憤,就是因為觀眾早就知道了他是一個警察的,并沒有像Laughting哥這樣讓人意外?!稛o間道》里梁朝偉的死,在觀眾的心里多多少少是心中有數(shù)的,甚至,亦只有這樣才符合邏輯,才符合來自梁朝偉本人的那一點悲劇性氣質(zhì),才符合觀眾的期待視野。
最先開悲劇性死亡而通向偶像之路先河的,無疑就是兩千多年前的上帝之子耶穌基督了?;饺魶]有死,若沒有被釘上十字架,若沒有這一種悲劇性的詩意的死亡,若他一生都順順暢暢然后壽終正寢,那么可能他終其一生就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異端傳道者,而不會在人們心中的心中激起那樣的巨大的震蕩從而又引發(fā)更多的信眾,而不會由一個普通的異端傳道者上升到一個信仰崇拜的偶像的地步??梢哉f,正是這樣的一種悲劇性的被迫害的非正常死亡成就了耶穌的。因為死亡即是一個結(jié)束,耶穌都用自己的死亡來踐行到底自己的一生的傳道了那么他所宣講的教義還會不是真的么?有什么大得過自己的死亡呢?若為一件事情可以奉上自己的生命那就是非同小可了。正所謂生命的力量需要生命去撞擊。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死亡又可以說是一種美學(xué)。而美,也是可以誘人“犯罪”的。而且還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誘惑性力量。伊甸園里天真無邪的夏娃之所以會受到邪惡的蛇的引誘而吃了智慧之果,而事實并不僅僅在于那被禁止的誘惑與想得到如上帝一樣的智慧的狂妄,而是因為愛美之心,誰叫上帝把那果子造得太好看太漂亮太美了呢?“于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cè)说难勰?,……”若上帝把那果子造得難看些就不會引起這樣的惡果了。
我們都知道失敗往往并不是一件事情的結(jié)束,而是一件事情的開始。我們就先不要說中外古往今來的那些革命事件了,被屠殺的仁人志士并沒有使革命的火種熄滅,反而是撒下了更大的革命的火種在民間。并不是所有的失敗都是見血的,但無疑失敗亦是另一種形式的死亡。這就讓我想起了在電視上看到的當(dāng)年陳水扁與馬英九競逐臺北市長的事。陳水扁已經(jīng)做了一屆臺北市長了,他所要競選的是連任。在競選的結(jié)果出現(xiàn)之前,從民調(diào)來看,陳水扁的支持率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的高的。而陳水扁和他的綠營支持者們當(dāng)時可能都非常的躊躇滿志。因此結(jié)果出來時都大為出乎所料。陳水扁落選了。
那一刻陳水扁的信眾們可以說是群情洶涌,怎么也不能相信這樣的一個結(jié)果。他們聚集在臺北市政府門前久久不肯離去,他們痛哭流涕,失敗的現(xiàn)實把他們的心中失望和悲憤推向了極端,于是陳水扁在他們的心目中就成了一個圣徒,一個悲劇性的英雄。他們當(dāng)場就喊出了要競選總統(tǒng)的口號。雖然競選臺北市長失敗了,但我們可以競選總統(tǒng)!我想若不是這樣的一種失敗,可能還不會那么快就把陳水扁推向了總統(tǒng)的寶座。若他沒有做總統(tǒng),那么他可能也就不會從“臺灣之子”而成為了“臺灣之恥”。當(dāng)然這些都是馬后炮,而且按馬克思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理論,一件事情是不會因其偶然性而改變其必然性的。一切都皆有定數(shù)。然而從此亦可看出了一種悲劇性失敗的強大力量。所有“悲情城市”的故事的秘密亦就在于此。
許多年前,譚嗣同說出:“沒有行者,無以圖將來;沒有死者,無以酬圣主;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未聞中國有因變法而留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梁啟超是圖將來的行者,自當(dāng)令人尊敬;而譚嗣同是酬圣主實質(zhì)為酬變法的死者,卻在大眾的心目中受到更多的懷念,而且亦果然因他的死而感動了更多的仁人志士起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亦可見,失敗,更悲劇的失敗,即流血、死亡,往往并不是一件事情的結(jié)束,而是一件事情的開始。人們會隨著死者的足跡繼續(xù)前進。死者,這時就是一種榜樣,一種讓人崇敬的偶像。
悲劇性的死亡往往是會通向偶像之路的,現(xiàn)代的掌權(quán)者已經(jīng)熟諳了這樣的一套游戲規(guī)則,因此他們在對待異見領(lǐng)袖的時候就不會再像以往的掌權(quán)者那樣粗暴地把他殺了自以為這樣就一了百了高枕無憂了,他們不想為那些異見領(lǐng)袖的信眾們造就一個悲劇英雄、一個道德殉道者,他們不想因此而激起這些信眾們的內(nèi)心的更為強大的悲憤力量。他們一般都是把他軟禁了,或頂多投進監(jiān)獄,遭遇前者的如緬甸的昂山素姬,遭遇后者的如南非的曼德拉。而他們即使是要殺戮,也肯定是不會就這樣開槍的,他們一定會先用他們所掌控的輿論工具把他們所要殺戮的人的名聲搞臭。美國佬至今仍后悔的就是當(dāng)年怎么就那樣地把切?格瓦拉殺了。二十世紀(jì)有幾多這樣的世界級的道德偶像呢?甘地和馬丁?路德金亦與一種悲劇性的死亡有關(guān)。(二零零九年四月五日)
雖然江世孝突然IQ暴降,竟然會想不到心型鏈咀裏面的偷聽器是送禮者梁笑棠的手筆——除了這裡是全劇最離譜的地方,基本上沒有別的雷死人的硬傷了。tvb編劇這囘算是心慈手軟沒要人命。苗橋偉和周海媚的表現(xiàn)很不錯,尤其苗的演技和外型一樣增色,二人的表演給有點夯的對白大大地加了分。
電視劇版無間道!laughing哥無敵了!
這部劇的初衷是繼續(xù)捧吳陳兩位小生+重捧苗三哥這位“老生”,誰想半路殺出個梁笑棠,Laughing哥。謝天華的表現(xiàn)簡直太值得膜拜了!我愛Laughing哥啊啊啊啊?。?/p>
和媽媽一起看的連續(xù)劇。苗僑偉周海媚謝天華扶植新人,可惜主角長得太路人,完全罩不住苗謝的氣勢,最后的結(jié)尾正義聯(lián)盟到了一定境界,讓人無語。中段很多來回斗智拖劇情的部分,沒有必要,也沒有道理,只是為了拖到三十集而已。TVB劇集的拍法,近幾年中越來越有向韓劇靠攏的嫌疑。另:很多演員都不認(rèn)識
始終不覺得吳卓羲帥,不過周海媚漂亮依然,沒怎么老,歲月的痕跡讓她更添一層風(fēng)韻。苗僑偉很帥,老帥哥,很有味道。江若琳真的很像阿嬌。
吳卓羲好帥?。?/p>
劇情好芝麻拖沓
喜歡 李柏翹 鐘立文 laughing最討厭花藥煲。
laughing哥很拉風(fēng)
這本真的比我想象的好太多了。
Laughing 有夠拉風(fēng),故事還真有點峰回路轉(zhuǎn)的意思,編劇的設(shè)定挺有看點,不錯。
比第一二部好看啊。。。。Laughing哥~~~~~~~~~~
恩恩 還是不錯的
看完潛行狙擊再回來搜學(xué)警狙擊的舉手o(∩_∩)o
laughing gor
比前兩部都精彩 不過有幾個演員實在是噁心
大結(jié)局2009.3.27
鐘立文和李柏翹怎么還不結(jié)婚
oh my李柏翹~
給我們家阿苗配的女人太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