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們年輕時
不得不說名作就是名作,即使已經那么多年過去,即使男女主角磨嘰想讓人把他倆抹掉……(啥?)也還是挺好看的。
五個人的故事,即使有主配角之分,戲份多少之別,但是五個人有五個人的個性,有五個人各自的故事,誰也不成為誰的陪襯,這很好。
其實最初只是想看看叔年輕的時候,結果松岡還真是我喜歡的類型,然后他還掛了,然后還活在大家心中了……唉,超值><
開始的時候覺得,奈美和取手是小孩子,松岡和星香是大人,掛居是心理扭曲的……結果看到最后,取手變成大人了,奈美扭曲了……噴,于是還是男女主角配去吧,不用把取手同學拉下水了|||
女生都喜歡掛居,這可以理解。越是單純的女孩子越是傾向于喜歡那種看起來有故事有創(chuàng)傷有神秘感的男生,取手那種弟弟型的單純小男生是不入她們的眼的。星香開始或許也是這樣吧,只不過后來長大了,理智了,眼光變好了,所以果斷棄了掛居選了松岡……(這算好眼光么?|||)
取手是五個人里最正常的一個,年輕的時候死心塌地愛一個女生,瘋狂過也做過傻事,然后長大了,有了另外的生活,當初的事情變成了青春的一頁。很好。要是四年后他對奈美還像奈美對掛居一樣,我就受不了了><
從第八話接著看下去是正確的選擇。沒有松岡的日子里松岡的存在感比有他的時候還要強……我知道作者多少會懷念一下但是完全想不到是這么大篇幅這么大張旗鼓地懷念——所以說誰也別跟死人爭><
看截圖有誤差,看動起來的,就會覺得,其實西島桑22歲的時候跟現在也沒有那么大的差別,說話啊表情啊,一看就是他,不知道近20年過去到底哪里發(fā)生了悄悄的變化他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順說看叔們青澀的時候,依然覺得是在看男人,而不是看小孩……這是為神馬呢?
花絮是好物,看NG,大家端著盤子在食堂里,奈美說錯臺詞,叔竟然一邊笑一邊單腳跳著跑了……他……他竟然單腳跳著跑了……>w<
2 ) 這部劇的兩大bug
早在初中時家里的衛(wèi)視中文臺就放過,那時不知何故感覺不好看,就完全沒有看。如今十多年過去了,為著后知后覺剛剛迷上的木村,買了DVD。
很顯然,這部劇有兩大bug。
第一個,就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掛居保。長相普通,性格溫吞,到處留情,完全看不出真實心意的一個人,奈美喜歡他,星香一開始喜歡他,連松崗這樣的男生也喜歡他。不論人格魅力還是外在條件,都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實在令人無法理解這樣的設定。
第二個,就是取手治,木村飾演的取手治啊。
奈美剛入學那天在休息室外探頭探腦時,熱情招呼她進來的,是取手。
表白失敗后豁達的說可以做好朋友,還鼓勵奈美向掛居表明心意的,是取手。
奈美在圖書館外面等掛居,等到秋風四起,騎著摩托來勸她回去的是取手,當她堅持不回去,說著“不管你了”開走摩托,卻是去買了熱騰騰紅薯送來給她的是取手。
奈美和掛居在幾人的火鍋聚會上鬧翻,追出去安慰她的,是取手。
為了送奈美那對好看卻貴的嚇死人的耳釘,曠課大半個月去打工的,是取手。
更不要說圣誕夜了,奈美在圣誕樹下等掛居,取手躲在旁邊的走廊偷偷陪著奈美等。“如果掛居來了,我就走。他不來,我再出來”。那個圣誕夜,是有多么溫暖啊!
其實他和奈美也有過溫馨的時光的。約會時看完電影哭兮兮的樣子,多么可愛,多么真心。直到后來他認識到奈美即使人和他在一起心也永遠在掛居身上,認識到給別人幸福不是自己單方面的事,而終于決定放開時,讓奈美猜硬幣在哪只手,猜錯了就分手,我一點也不奇怪他會把硬幣藏起來以便奈美猜哪只都是錯。
也不用說那已經成了專有名詞的“取手抱”了。
取手君,這么溫暖,這么善良,這么體貼的取手君,這個最終沒有得到女主角的愛的男二號,絕對是這部電視最大的bug。也是這個bug,成就了木村,他演完這個角色后關注度暴漲,完完全全不奇怪。有人說當年看這部的時候沒覺得木村好看,而我大概是因為已經萌上了木村大神吧,依然死心塌地的覺得他好看,好看得不得了。
主題曲也很好聽,溫暖,有淡淡的憂傷。像褪色的黑白照片一般,像風從櫻花樹下吹來一般,那時光是那么的快樂卻又短暫。愛與青春啊,開始(?或者應該是已經吧)離我遠去了。
3 ) 獻給終成眷屬的校園戀人
終于把93年的《愛情白皮書》找來看了一遍。
日劇就是有著短小精悍的美德——不像韓劇,比如《妻子的誘惑》,從第一集直接跳到第三十集看,女主角那漫長的復仇之路居然還沒有開頭……可見得這中間有多少口水對白。
因聽說《將愛情進行到底》是《愛情白皮書》的山寨版,所以我對原版也一直興趣寥寥。說起來,我倒真沒有從頭到尾完整地看過《將愛》,總是揀的片斷。
雖說《將愛》的宗旨似乎是“將愛情進行到底”,但最終男女一號沒有終成眷屬。主題曲里唱的是:“望見你從門前經過似有一些悲哀,于是就輕輕唱了起來,所以你我從此被愛緊緊鎖起來,卻又 不 能 一 生 相 守,這到底是誰在安排……”而且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讓人想到《東京愛情故事》的《突然降臨的愛情》。所以阿,《將愛》的故事或許借鑒了《白皮書》,靈魂卻可能是《東愛》。
《愛情白皮書》獻給大家的是一個完美的happy ending??炊嗔烁袀难郧閯。疫€真沒有想到會有大團圓。主題曲是一首溫柔的校園民謠似的《True Love》。歌詞里唱道“我們應該一直堅信,在遙遠又遙遠的未來,我們的夢想終會實現,我們的夢想終會實現。”這才夠勵志。
故事果然和《將愛》一樣,分為校園時代和成人社會兩段。劇集進行到一半,美好的校園時代嘎然而止,4年青春歲月突然流逝,大家一齊成了社會人。正是因為有后面離開校園的部分,True Love這個主題,才完整準確地被刻畫出來。True Love,需要當事人的堅持,和身旁人的成全。
都說校園里的純真感情很難堅持到最后,那還不是因為當時大家年少懵懂、不成熟,而后來又時過境遷,各有羈絆,難溫鴛夢。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大概都不會那么執(zhí)著。安慰自己說,沒有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感慨而釋懷。只有在童話一般的言情劇里,男女主人公心心相印的堅持,和周圍所有人的讓步成全,看起來才自然。北川的臺詞,一向真摯動人,很多段落看得我不禁落淚(>_<)。90年代的對白,果然要比現在的簡練誠懇許多。
看過以后,我非常遺憾自己并沒有一段校園戀情,當然也慶幸自己并沒有這種無疾而終的可能。
終成眷屬的校園戀人啊,你們真是幸運,簡直是童話里的王子和公主。祝福你們!
4 ) 讓自己想起戀愛的時候
非常喜歡,喜歡的程度可以說接近瘋狂.當時為了買這套碟,竟然花了將近兩個月的工資.并逢人就推薦看.連女主角里面的衣著都瘋狂的模仿.這也許就是青春吧.也因為這部劇,讓我與我的先生走在了一起,在一起時更浪漫.
5 ) 那年的情書
《あすなろ白書》看過很久了,記憶都變得淡薄。
那時候是冬天,剛剛開始工作,總是在喧鬧的班車上沉沉睡去,耳朵里塞著熊木杏里的?春の風」、「春隣」、「風の記憶」,盼望著春天的到來。冬天的確是我最不喜歡的季節(jié)。深冬里看著劇里的人生和愛情。如同從熾烈的花開到平和的凝望。用鉛筆在白色的小紙條上記下最終回的名字:終わることないの愛と青春に。并不很長的一個故事里,卻遇見太多的人、經歷太多的事,讓人理不出頭緒思考,以至漸漸遺忘。所幸結尾是歡喜團圓的,一切過往都如一幅冬景色朦朧而悠遠,最終鑲嵌在畫框里。隨后的日子,なるみ和掛居或許結婚生子,過著每對平凡夫妻的瑣細生活,那些戀愛里的瘋狂、執(zhí)著和沉默,他們不再想起,但是也不會遺忘。青春的故事像浪花一樣,無論曾經有多少洶涌澎湃,到最后終究都會歸于海洋。
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是なるみ在掛居人去樓空的房間里,發(fā)現了自己寫給他的一封情書。恰到好處的陽光射進來,似乎是某年某月某一天的光影重現,那是なるみ胸中重新被喚起的難以抑制的溫柔和愛。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錯過,卻一次一次地在絕望的邊緣看到希望。那種不可逃避的生生不息的情懷,即是他們的命運?;蛟S愛情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有耳鬢廝磨的甜蜜,而是有想得到的固執(zhí)和怕失去的恐懼,以及春草萌生般溫柔而無盡的憂傷與想念。
93年的電視劇,過時的衣裝和舊時的風景就像塵封的日記,打開來回味的時候,有一種恍如隔世的茫然。然而那種與過去對撞的瞬間,卻仍然讓人胸中泛起溫柔的感動。片頭曲藤井郁彌輕柔低沉的歌聲緩慢響起,仿佛自己也隨著なるみ的腳步都踏回了二十歲的青春歲月。那年的情書里,獨自揣想著在一個晴朗的冬日,穿行于一起走過的每一條街和寧靜的小巷。那樣一個冬日,好像曾經發(fā)生過什么,又好像從來沒有到來過。 或許每一個深愛過的人的人,都曾在這種虛無與真實之間經歷了成長。二十歲時愛情里的痛苦和感傷,終會成為三十歲時追逐幸福的力量。
6 ) 這就是王語嫣重回慕容復懷抱的故事
難道愛情就是這樣嗎,一剎那的動心就值得無怨無悔一生去付出?
慕容復耽擱于復國的夢想,掛居只不過生活在戀母情結里。
因為他那個不爭氣的母親,掛居被迫比同齡人成熟穩(wěn)重。
也是因為那個不爭氣的母親,掛居一次又一次沉淪在拯救情結里。
先是和一個太妹同居,再次對自殺失婚女承諾,
就算和奈美,也是開始于一支筆挽救了她的入學考試。
所以掛居只適合去找滄桑的女人,美好的奈美無法滿足他的拯救情結。
這樣的掛居只能當付出的被拖累的男人,
他無法接納奈美和朋友們對他的好,他只能為朋友兩肋插刀,
無法和朋友共享繁華,更無法和奈美幸福圓滿。
所以,就算安排了這樣的結局,
王子和公主就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嗎?
等到下一個需要被拯救的女人出現,
掛居就會重回戀母情結的懷抱。
奈美的放不開,只是另一次自我作賤的開始罷了。
并不是在一起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的,
人生不是有愛就能撐過一切苦難的,
王語嫣怎么能像阿碧一樣陪伴著瘋了的慕容復呢?
她又做不出美味的糕點來吸引小朋友叩頭,
難道賣身養(yǎng)夫嗎?
人生,必須先從愛自己開始吧。
一個愛自己的人,會選擇掛居嗎?
7 ) 《愛情白皮書》之“取手治”
《愛情白皮書》,看過這部日劇的人,大概都很喜歡取手治吧,這個角色很可愛,是一個很體貼很溫暖的人。鼓勵自己喜歡的女孩追求愛情,默默守護,最后奈美不愛自己,也懂得放手;也非常珍惜友情。松崗車禍去世之后,取手發(fā)現掛居還喜歡著奈美,對掛居說,只要我們愛的人還活著,就很好,我是不會再要求什么了,或許在那個時候就決定放棄追求奈美了,成全奈美和掛居。因為松崗去世,取手陷入消沉,在街上打架,被掛居救了,兩個人一起喝酒,聊了很多松崗的事,取手對掛居說,還能跟你一起聊這些真好,雖然是情敵,但是取手還是很珍惜掛居這個朋友,之后主動提出和奈美分手,獨自去了肯尼亞。四年后相遇,發(fā)現奈美和掛居沒有在一起,非常用心地撮合他們,看到不再相信愛情的奈美,告訴她自己是因為掛居才放手的,對掛居說自己已經放下了,奈美已經是我的過去了,鼓勵掛居把奈美重新追回來,最后奈美和掛居走到一起,取手真的是幫大忙了。
四年后,4個人第一次相聚在奈美家時,知道星香獨自帶大小空,表示很抱歉,自己不在,也沒幫上什么忙。我看到這里很感動,取手對每個朋友都很好,是那種發(fā)自內心的去關心愛護每個人。
雖然取手沒有追到自己最初喜歡的女孩,一度在愛情里很受傷,但是他這種愛人的能力,同時也治愈了自己,后來他也找到了自己的愛情,愛上了另一個女孩。
覺得少年的木村把取手這個角色演得很好,或者說這個角色也跟木村本人很像吧,木村也是個重情重義,很有愛的人呢。
無敵多邊戀,老日劇的女主角們真棒。純愛劇的好就在于,煩躁的時候可以靜心,讓你體會到到慢下來的奢侈和美妙。
一支自動筆引發(fā)的5p
nostalgia 大神當時還不算大神 有著一副清新爽朗的大男孩臉
貴圈真亂。
男主渣!女主作和瞎!木村拓哉和西島秀俊個個比男主好!
我真討厭掛居保那樣的男人 西島秀俊和木村拓哉那時候真年輕真帥
男煮和女煮啊,你們去別的劇里狗血去吧我只想看其他三人
以花團錦簇的方式講了一個"好漢無好妻,賴漢聚花枝"的槽爛故事.
后來把沒有西島公子的部分都快進掉了,貴圈真亂,編劇大差評,一個個作天作地的為什么只有我公子真的作死了???????( ? ??皿??)??3??
記得小時候看過這部,但是現在重溫一下竟然怒火重燃??!為什么兩大帥哥要為個丑男配戲??!為什么里面所有的人包括同性都喜歡掛居!!大神哪點不如那個浮氣的男人啦??!就大神演的人物是個正常人,而且性格完美無缺,竟然還不是萬人迷,北川阿姨你能不能別這么造劇本啦??!
沒有手機的時代真是誤事啊
1、好高級的三角戀 2、全劇都沒高潮啊太瓊瑤了3、 女主20多歲魚尾紋那么多是啥情況4、劇中所有女性都愛筒井道隆5、西島秀俊好適合飾演櫻木花道
奈美和掛居、取手重逢,她問掛居說如果當初讓他不要走,說愛他,他們會不會不一樣呢?掛居卻說:太遲了,現在你已經成為我美好的回憶了,太傷人了。而取手呢,曾經那么愛奈美,卻也愛上了別人,取手說原本以為自己再也不會喜歡別人了,可現在是真的喜歡她,很真實的悲哀。
其實日劇也不是沒有帥哥美女,只是這些年離九十年代是審美越來越遠,而我的審美又停留在九十年代╮( ̄▽ ̄")╭好想看高清?。?!
柴門文原著,北川悅史子編劇,藤井郁彌主題曲。這種三男兩女五人游的經典大學生人設被后來的日劇用了又用,繼續(xù)衍生出唯愛、OrangeDays、求婚大作戰(zhàn)、蜂蜜與四葉草等經典作品。
糾結歸糾結,校園5人組人設為一大堆編劇后輩以及北川本人提供了好多冷飯素材,記憶點比上一年的《在愛的名義下》更鮮明。掛居奈美每次kiss都要先特寫再遠景定格,自從瞪眼睛被說了之后每次都有在閉眼,笑。第三集奈美答應交往前提的三個要求“你會陪我看電影嗎?你會陪我逛街嗎?你會陪我玩游戲嗎?”太卑微了,隔壁丸子好歹還會變魔法呢。
屌絲男脾氣都很差。爲什麼有女人願意操他們?爲什麼?
取手真他媽帥!博大的胸懷!
現在看起來劇情確實很狗血,但我還是莫名喜歡校園里的那些情節(jié)。不經意間喚醒了我很小的時候的記憶,鏈接了童年和少年時代我內心的隱秘部分,曾經想極力否定掉的那一部分。這種90年代普遍的情感氣質,大概在00年代還依稀可見,現在放眼望去已經不知道被時代的潮流卷到哪里去了。這種很稚嫩,但又含蓄、真摯的心意。還有這種毫無保留的愛,除了愛什么都不想的愛。就像黃磊老師談到初戀的那篇文章,“那時候我每天都可以不睡覺,每天都可以不吃飯,每天都可以不做功課,可是我不能一刻不想到她”,“走向你愛人的身旁的時候,你什么也沒有想,就是想愛,可是,就是失去了,年華就是會失去”。就是這樣,這種愛必定會消失,也必定在消失后還是被記住。
掛居和奈美對我們來說其實是不討喜的,但劇中,他們卻是被所有人愛著保護著的。其實我喜歡的如臺版的一樣,依舊是星香這次多個松崗,對掛居和奈美不感冒,甚至也覺得他們只顧自己的感受,但我終于明白為什么他們都愛他和她。因為奈美身上有星香和松崗一直祈望的陽光的氣息,因為掛居太迫切需要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