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英國手繪動畫電影,改編自Raymond Briggs以其父母真實人生為故事所繪的獲獎和暢銷繪本,講述Raymond Briggs的父母,一對普通英國夫婦從1928年初遇相愛到1971年相繼離世的故事,日子隨男主人的發(fā)際線一起消逝,一生平淡無奇但相守終生溫情動人,同時也是一部英國編年史,期間穿插著不少的歷史事件。
1928年認識的一對夫妻,妻子保留著lady和gentleman的價值觀,丈夫則自豪地認同工人階級;兩人充滿對未來的暢想,看房、結(jié)婚,自己動手卸裝灶臺、裝窗簾,漸漸把大房子布置起來;丈夫雪夜送牛奶時兒子出生,回來看妻子時紅紅手指拎著牛奶瓶。夫妻成為父母,拍照記錄兒子出生。報紙收音機傳遞著信息:張伯倫到丘吉爾、德國人入侵、英國宣戰(zhàn)、基督教文明、British empire and its commonwealth。于是他們在家自制防毒面具、防空洞,聽收音機里的話把孩子送到鄉(xiāng)下,士兵來收走鐵鍋卸走鐵柵欄,大人睡在金屬籠子里。轟炸來的時候天邊橙光閃閃,第二天碎掉的玻璃扎進泰迪熊的身體,但外面的薔薇開得很美。父母去看望小孩,在鄉(xiāng)下cottage感嘆不相信外面還在戰(zhàn)爭。戰(zhàn)爭結(jié)束時鄰里全部出門在街道慶祝,掛滿國旗,載歌載舞,旁邊一個男人黯然神傷:我失去了我的兒子。鏡頭拉遠到落日。一顆梨樹種子。 戰(zhàn)后福利社會,父親認為是工人階級的勝利,母親問那誰來承擔(dān)。不管是母親支持的保守黨還是父親支持的工黨執(zhí)政,配給的肉和奶酪變少的趨勢都沒有變化。兒子從文法學(xué)校退學(xué),要去學(xué)藝術(shù),父母擔(dān)心學(xué)藝術(shù)不賺錢,想象著可能會畫裸女。中間有些微妙的地方:兒子讀書回來覺得父親在廚房洗臉不衛(wèi)生,而媽媽總是想給他長頭發(fā)一把梳子。墻上多了藝術(shù)類的學(xué)位證書,兒子成為藝術(shù)老師,每周一節(jié)課,比父親賺得多。收音機變成電視機,信件變成電話,開汽車去從前騎車去的草坪,父親講即將修建的大路。兒子帶女友回家,跟母親講女友有精神分裂癥,他們不能有孩子。兩人在鄉(xiāng)下小屋定居,母親說這是垃圾場,父親說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有一些新的事情:受教育的年輕女性成為參議員、同性戀即將合法、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父親說,他要從月球上帶回一些沙礫,母親說,像從沙灘回來的孩子。 然后是母親的愛茲海默,父親的突然生病。父親獨自一人那段,安排了那只黑貓陪在旁邊。最后兒子摘下父母的結(jié)婚照,墻上留下相框的痕跡,出門,那棵梨樹亭亭,樹上五顏六色。
"I know, i know" 這是我最喜歡的多次出現(xiàn)的對白,充滿了理解&平和。 本來infp就很討厭情緒化 電影這對倫敦夫婦經(jīng)歷了這么艱辛的戰(zhàn)亂家人被迫分離時期,也經(jīng)受了一些即使從現(xiàn)代看來也有點讓長輩難以承受的狀況(兒子沒有聽從安排讀了不入流的藝術(shù)留著長發(fā),結(jié)婚對象有精神分裂,沒有孫輩) 但那并沒有成為他們生活中抱怨不堪的導(dǎo)火索 兩夫妻就依然投入自己的生活,一把年紀(jì)了,還會買輛新車一起去兜風(fēng),還會兩人一起騎車去野餐草地上放風(fēng) 喜歡談?wù)撜蔚恼煞?,加上的妻子的正兒不八?jīng)的點評吐槽搞笑,丈夫一概沒有上頭計較爭執(zhí) (回想我的父親,也愛看政治,但他從來不會跟我母親談?wù)摚?像他們那個年代也要面臨著買房生兒育女,甚至還有令人更恐懼的戰(zhàn)亂 感覺他們都不畏懼毫不退縮,丈夫當(dāng)了37年的送奶員,全家人就能過上不算富足但也足夠舒適的環(huán)境 反觀現(xiàn)在的年輕人這么多恐婚恐孕,各種焦慮,各種卷,像是被恐懼逼著走
所以看這樣的電影,也會為這種簡單的幸福感覺彌足珍貴,甚至感嘆可遇難可求。
總而言之,想太多焦慮是沒用的
讀書,工作,結(jié)婚,跟母親的希望有違背時,除了碎碎念,也不過過多的干涉兒子的決定,而是尊重他的選擇,而面對妻子的碎碎念,丈夫的那句“I know”和擁抱,給了妻子精神上的安慰,互相尊重和理解,這是我們很多中國家庭需要學(xué)習(xí)的,沒有什么是一定要聽父母的安排,當(dāng)他有自己的想法是應(yīng)該多傾聽做正確的引導(dǎo),才是教育之道
本來不喜歡看動漫 但被溫暖的畫風(fēng)吸引住了 印象深刻的有幾個點:1.即使男女表現(xiàn)感情方式不一 但男女主漫長的生活中都有崩潰大哭的時候 對方永遠是攬入懷中安慰陪伴 好的伴侶可能真的能減少一半的人間疾苦 2.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有幾個重要節(jié)點 從文法轉(zhuǎn)藝術(shù) 選擇新潮的結(jié)婚方式 娶有精神分裂的妻子決意不要孩子 一般父母可能都會與孩子有巨大分歧 他們想不通但還是尊重孩子了 希望我以后也能做這么酷的父母尊重孩子的人生 3.女主生病男主悉心照料 女主離世男主也思念成疾去世 我以為陪伴了一輩子的人就該這樣 怕你沒有人照顧 更怕你先離開的我自己 但身邊人要么說一個人逍遙自在 要么考慮再婚 人真的能如此涼薄 還是我實在太過多思 4.結(jié)尾說男女主過的是最為平淡的一生 我覺得如此平淡幸福一生是最難得的事了 有愛人陪伴 孩子優(yōu)秀 開頭提到的貧窮似乎并沒有給這個家庭造成什么影響 但童話終究是童話……
Raymond Briggs是英國家喻戶曉的插畫家,被英國人稱為“圣誕老人” “圣誕節(jié)之王”,大約都是因為他的畫作。我心中對他的認識也不過是"the Snowman",每年圣誕節(jié)的時候真的是不夸張地說,電視臺都會放snowman的系列。直到看了《倫敦一家人》,我才知道,原來老爺子今年已有84了,而電影中他父母相識的年代1928年距今,已有整整90年。 電影是根據(jù)作家1998年出版的繪圖本改編。影片基本沒有什么drama,只是淡淡地講著自己父母的故事,從1928到1971。20年代的倫敦溫布爾登連排屋才賣不到900鎊,人們還花著基尼,送奶工是一個很穩(wěn)定的職業(yè),生孩子還在家里。父母只是普通的英國working class,他們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和艱難的日子。父親雖然不會賺大錢,可是心靈手巧,家里的手工雜事全部承擔(dān),母親勤儉持家任勞任怨。Raymond在自己的繪圖本里面,寄托了自己對父母深深的懷念,對往日的追憶。好像不記得父親在電影中對母親說過我愛你,但在1971年母親去世后,父親也隨之而去。電影中提到的Raymond患有精神分裂的妻子Jean也在1973年死于白血病。 電影的最后配著Ryamond父母的照片,兩人一看就是那種很老派的英國人,照片里的他們笑得非常開心。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老妻少夫編年史。挺喜歡那種兩個人住進一個空房子,然后往里面逐一填充想要的東西的生活方式的平淡人生。動畫的話,CG味太重了一點,如果是Ernest & Celestine那樣的手繪感就贊了。
生活的點點滴滴,哭成狗哭成狗……短評什么的等心情平復(fù)了再寫吧。| 大的歷史背景下一個家庭的平凡生活,支持工黨的爸爸樂觀驕傲,支持保守黨的媽媽洞察吐槽力雙雙爆表——好像我姥姥233 相信了那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PS 不是這家人多有錢,只是社會整體生活水平高……
即便一個送奶工,也能如此地幸福。我們終其一生在追尋什么呢?或許是摘下相片后留在墻上的印痕,是看著云朵的影子在草地上流動的記憶,是餐桌上的拌嘴與甜蜜,是平凡日子里油鹽和柴米,是不安的夜里蜷縮在一起的溫暖依偎,是一顆后院的果核長成繁茂的梨樹…是世間所有一切你曾經(jīng)過活過的痕跡。影片平靜舒緩中娓娓道來父母的一生??缭秸麄€二戰(zhàn)史與后工業(yè)革命的親歷,描繪時代背景下一個英倫平民家庭的生活。從希特勒到登月,從嬰兒車到老年輪椅。
彩色手繪畫風(fēng)明麗淡雅,時代風(fēng)云變幻之下的父母長情一生,細碎然而溫暖,顛簸然而堅韌,情感細膩真摯,回首這一生也感無悔。
雖然很流水賬,但是這種回憶殺真的完全無法抵抗,一定會戳中觀眾某些點的電影,看完之后再回頭看片頭更是崩潰大哭。
像《飛屋環(huán)游記》電影里展示的那樣,相濡以沫。我們之中,多少人期待這樣,平淡平凡一生。電影主題很棒,節(jié)奏有點奇怪,不過流水線確實比較難敘述一些。畫風(fēng)線條簡單,色彩絢麗,美得沒話說。
結(jié)局太悲傷了。想到這是很普通很正常的結(jié)局,就覺得更悲傷了。
等到風(fēng)景都看透,還會有誰陪我看細水長流
那只黑貓Susie太長命了吧,都四十歲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倫敦人依然操著Cockney隨手抓一份Evening Standard走進地鐵站。Ethel和Ernest一家從沒離開過。兩黨互懟也代代相傳。啊TAT 最棒的日子就是每一個平凡的今天。唯獨請不要再有戰(zhàn)爭。請生生不息。
平凡的幸福。但是呢,看了竟然有幾點感觸特別深。1.姑娘35歲結(jié)婚生子沒毛?。?.爹回家先問助產(chǎn)士孩他媽怎么樣了?連問兩次,完全不管生的是不是男孩兒。3.醫(yī)生說了孩他媽再生娃就是保大人保小孩的問題了,那咱們果斷保大人拒絕再懷。強烈建議全國人民集體觀看以樹立正確的婚戀及生育觀。
孩子學(xué)藝術(shù)沒啥不好,等你百年歸老時他將你們的故事繪成手繪。
在影片里看到了好些我們家庭的影子:爸爸像歐內(nèi)斯特一樣辛勤工作賺錢養(yǎng)家;媽媽和埃塞爾一樣是個沒怎么受教育的賢妻良母,生活中也有類似「梳子」那樣讓兒子不滿的多嘴;而我就是那個熱愛藝術(shù)(電影和音樂)的兒子!……有個相濡以沫、共度此生的愛人真好!……戰(zhàn)爭段落聯(lián)想到了《當(dāng)風(fēng)吹起的時候》!
這個故事哪里平凡 明明是多么幸運的兩個人 他們一生躲過去了無數(shù)次可能的悲劇
二戰(zhàn)、和平、工作、時政、保守黨和工黨、養(yǎng)兒、終老,浩浩蕩蕩的大時代里非常平凡的一個家庭,于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陪伴各種話癆、瑣碎和妥協(xié)。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可是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這才是最真。畫風(fēng)清新淡雅雋久。結(jié)尾讓人感動,那棵用果核種下的樹已亭亭如蓋了。8.5
就這樣,90分鐘里,我過完了一生。
陪女兒一起看的,明白了兩個人的生活最重要的語言是 - I know, I know.
就好像是把一本以前的小人書從頭翻到尾。結(jié)局有點悲情,但可能誰都是這樣見證了一段段歷史后無可避免地離去,既讓人唏噓,又無奈。這樣的口音,這樣的英國奶奶,這樣的畫風(fēng),這樣的梨樹,還有結(jié)尾的彩蛋,這部片子就決定不刪了。
被結(jié)尾最后一句狠狠擊中。生活匆匆而逝,所有人都在不停學(xué)習(xí)又不停忘記,不管周遭世界如何斗轉(zhuǎn)星移變化萬千,父母兩人都默契地相攜共度,以至于一方離開后,另一方再也無法承受過度的安靜與寂寞,也匆匆追隨而去。A sad soul can kill you quicker, far quicker, than a germ. (J. Steinbeck)
在英國買下那么大一套帶花園的房子各種家具和車,妻子全職在家,竟然只靠丈夫早起送牛奶的收入,我做夢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