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公元710年,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劉威 飾)發(fā)動政變幫助他取得了皇位,事隔兩年之后父親把王位禪讓給了兒子。李隆基登上皇位成了唐玄宗,大唐又迎來了盛世的發(fā)展。若干年后平靜被皇子李瑁(黃小雷 飾)的妃子楊玉環(huán)(林芳兵 飾)打破,李隆基看上了她,在親信宦官高力士(李如平 飾)的 幫助下,他不顧一切得到了佳人,楊玉環(huán)從此成為了楊貴妃。盡管已經(jīng)有了武惠妃(李建群 飾)、王皇后(李靜莉 飾)、趙麗妃(周潔 飾),但是唐玄宗最愛的還是楊貴妃,甚至把楊玉環(huán)的堂兄楊國忠(高蘭村 飾)變成了丞相,兩人一起度過了好些年快樂的生活,直至安祿山(顏彼得 飾)的叛亂出現(xiàn)。最終楊玉環(huán)還是成了政治的犧牲品,慘死在馬嵬坡,而命運對唐玄宗的眷顧就此為止。
今天重溫結(jié)束,決定來寫點什么。這個劇配合蒙曼老師的《長恨歌》系列食用屬實不錯。
編劇
這個劇的編劇還是很嚴謹?shù)?。史實基本上都可以在蒙曼老師的講座里找到相對應的部分。劇里表現(xiàn)的野史傳說安排得也很合理。槽點是對于貨幣單位的使用。這個劇前半段還是用緡和錢(十五錢一斗米什么的)作為貨幣單位;后半段就變成多少多少兩白銀了。這個穿越感略強。再就是某集驚現(xiàn)“當朝玄宗皇帝”……當然,這些都屬于瑕不掩瑜。
配音
像我這樣的聲控可以在這個劇里發(fā)現(xiàn)好多熟悉的聲音。最心水的還是吳俊權老師配的李隆基。吳老師的聲音太強大了,完美用聲音詮釋了不同時期李隆基的特質(zhì)。這劇里還能聽到李建義老師的聲音。李老師的聲音差不多貫穿中國通史了吧。
服化道
服化道簡直可以給滿分Plus!李建群老師的服裝設計、楊樹云老師的發(fā)型真是太贊了!這個劇已經(jīng)成為我心中盛唐服化道的標桿。前幾天看了一個即將播出的唐朝電視劇片花,不說劇情,光服裝就讓我出戲。據(jù)說李老師當年為了設計服裝在敦煌待了兩個月,大過年的只吃泡面。滿滿的敬佩!李老師已經(jīng)仙逝了。天堂沒有病痛??
唐睿宗
雖然唐睿宗不是英主,但我覺得這個劇里把他表現(xiàn)得太弱了。他可是在正妻和側(cè)妃同時被老媽弄到人間蒸發(fā)第二天還能當沒事兒發(fā)生一樣的人。而且這里的唐睿宗看起來好慈祥。
高力士
李如平老師演的高力士是讓我從小記到大。他對李隆基忠心耿耿,大多數(shù)情況下能保護皇子公主(除了廢李瑛那次),有責任心、會處事,總能第一時間領會李隆基的意圖。他處置周才人和牛貴兒的時候我看了心里好爽!順便說一句,周才人是胡澤紅老師演的。沒錯,就是紅樓夢里的惜春。這個周才人在武惠妃時期一直是背景板。等武惠妃掛了,她對重頭戲就是周才人被廢那次。陳家林導演就不能給胡老師安排個戲份多點的角色么……
武惠妃
武惠妃真是有武則天對權利的欲望卻沒有武則天的心理素質(zhì)。整天搞各種小動作 — 按蒙曼老師說的,李隆基當時就是被愛情蒙蔽了雙眼才沒發(fā)現(xiàn)這些小動作(或者裝瞎)。李老師演的武惠妃,又美又???那種“老娘天下第一”的勁兒,感覺比她演那些賢良淑德的角色帶感。
趙麗妃
周潔老師的舞蹈真美!造型也漂亮!她病重時候給李隆基跳舞那里看得我好心酸啊。
王皇后
蒙曼老師講座里的王皇后和這一版王皇后之間的差距有點大。蒙曼老師講王皇后是武將之女,文化水平不高,和李隆基玩兒不到一起去。李靜莉老師把王皇后演繹得溫婉大氣,換個劇本就能直接演長孫皇后了!李靜莉老師還在《東周列國春秋篇》里演周幽王的王后,也是又美又大氣的那種!
哥舒翰
這個劇真是給哥舒翰本尊增光不少,尤其是被俘之后。歷史上的哥舒翰是百般推辭不愿領兵守潼關;被俘之后馬上投降,還主動給自己的老部下寫招降信,然后人家紛紛回信說你個老東西沒節(jié)操。
楊玉瑤
我覺得傳說中的三寡婦是這部劇里最帶感的女性角色。驕奢淫逸的她有點政治眼光,起碼比楊國忠強點。她關鍵時刻很果斷,對于自己想要的出手更是穩(wěn)準狠。她霸道、追求自由享受生活、不愿再受婚姻的束縛。最后她死在楊國忠老婆手里大概就是“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意思吧。
姚崇宋璟
演這兩位名相的是鄭榕老師和王冰老師,說白了就是太上老君和李鴻章。
楊玉環(huán)
這版楊玉環(huán)是我最喜歡的!美艷嬌憨,雍容華貴!這一版是強調(diào)她是和李隆基能玩兒到一起去,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所以踩會產(chǎn)生愛情(其實我對于這一對一直很咯噔)。電視劇里為了強調(diào)因果宿命,安排她進宮的路上路過馬嵬坡的那座廟(就是她最后被賜自盡的那座廟)。但問題是,洛陽在長安的東面,楊玉環(huán)一路向西去長安,她怎么可能路過在長安西面的馬嵬坡呢?這是我一個路盲的疑惑。
李隆基
我一個電視兒童,對劉威的印象就是魏延和李隆基(別的真沒看過)。他把李隆基前期的雄心勃勃、勵精圖治和后期的貪圖享樂、自我感覺良好表現(xiàn)得都很到位。這一版李隆基在廢了王皇后之后表現(xiàn)了一點悔意。我覺得歷史上他應該沒那么心軟。另外,這里給李隆基拔高的一點就是收復兩京之后唐肅宗接他回長安,路過馬嵬坡他去給楊玉環(huán)掃墓的時候說為什么要讓女人來承受男人的錯。我覺得歷史上李隆基大概沒這個覺悟(不過編劇老師有這個覺悟!編劇老師了不起?。?/p>
歌舞
這里的歌舞和各種宴會大場面簡直太棒了!妥妥的盛世繁華!
唐宮劇當初也是很火的。除了這一部,還有《武則天》,WW的《唐太宗李世民》。千禧年之后拍的唐宮劇里《貞觀之治》不錯,比較貼近史實;《大唐情史》當年也挺火;其他的我就沒看過了。啥時候歷史正劇能霸屏呢?除了滿清,朝代不限。
頭飾組一直在推這部劇的妝容,花簪云鬢,美不勝收,于是搜羅出來,第一次看。
初還想過,為什么楊貴妃專寵,卻沒和追封的皇后武惠妃沖突。確然不沖突,因為武惠妃極寵,實為楊的婆婆?!堕L恨歌》的印象太深,以至于從不知道唐玄宗和楊貴妃相差34歲。以至于戲中唐玄宗強奸楊貴妃一場戲,看得渾身不適,完全想不到“七月七日長生殿”這樣的內(nèi)容。即便想到,再回想也感到恐怖惡心。
于是要感慨壽王李琩,劇中作李瑁。本是寵妃獨子,爭太子人選,配了母親親選的佳人楊玉環(huán)做王妃,結(jié)果被老父親硬生生搶了老婆。詔書下來,玉環(huán)憤而斥之:他是我公公,我是他兒媳,你我是恩愛夫妻,你為何不能抗旨!
幼時眼看養(yǎng)母王皇后被廢孤慘而終,日前見父皇賜死三兄弟的壽王,聽玉環(huán)之言,低頭不語,嘆息不止,懦弱不敢違皇命。丈夫做到這個份兒上,女人心里是失望傷心的。
二人并非不愛。初入王府,壽王給玉環(huán)搭了她最喜歡的秋千,兩人談罷詩書,嬉戲打鬧。玩瘋了的玉環(huán)跑跳到草地上,四顧不見壽王,輕喚一聲“阿瑁”,新婚小夫妻何等幸福。
鴛鴦強拆,玉環(huán)入宮,壽王留著秋千沒有拆。
再后來,已為貴妃的玉環(huán)見過壽王兩次。一次在佛寺,見壽王和新王妃攜家?guī)Э?。新王妃有眼色,帶著孩子走開,壽王依舊是膽怯懦弱的樣子,眼神忽閃,不敢直視心愛的前妻,有一聲沒一聲地應著,匆匆逃上臺階要走。周圍侍衛(wèi)侍從環(huán)繞,貴婦不顧,追前一步,道:“阿瑁!你不在,我沒人說心里話?!眽弁鯀s已緊張得面如死灰逃了。
第二次,是貴妃悖上被趕出宮?;实酆妥约旱慕憬泺x鴦戲水,家里一幫親戚為著自己的榮華富貴逼她忍耐認錯,沒有一個人真心想著她。這時候她獨獨想念壽王了,要見壽王,自己本來的結(jié)發(fā)丈夫,不是么?她那么堅信,說:壽王不會這么對她。
深夜四下無人,兩駕馬車,路中見到了。貴妃款款,眉目深情,又道:“阿瑁?!眽弁跻灿星?,脫口叫了“玉環(huán)”。貴妃道:阿瑁,我時常想念你,你好嗎?壽王始回過神來,改口貴妃娘娘,怯懦的樣子又來了,又怕被人看到,又怕惹上麻煩,又匆匆逃了。
這次分別后,二人沒再見。貴妃始知除了皇帝,自己已無依靠;沒有皇帝,自己什么都不是。斷發(fā)一縷,認錯請情。說帝妃二人此后恩愛更甚,孰知不是彼情已殆,唯留此身。
壽王怯懦有怯懦的效果,他保住了命,安史之亂也活了下來,只是流入史書邊緣,無多記載,年老而終,再不是那個父皇看重、母親寵愛、最被看好當太子的意氣風發(fā)的壽王了。也沒有王妃嬌妻玉環(huán)在側(cè),說想他,說他像個大孩子,輕輕柔柔撫著他,再叫他一聲“阿?!?。
林芳兵和周潔二位貴妃都美。如果說非要分出什么不同來,周潔更加的嫵媚艷麗,她的眼睛眼尾微微上挑,回眸間媚眼如絲,唇似櫻紅,尖尖的翹鼻更添風韻,回身舉步,恰似柳搖花笑潤初妍。而林芳兵一見便是臉若銀盆,眼似水杏,與周潔相比,更妙的是她的鼻子與下巴,鼻頭圓潤,鼻翼舒展,笑起來毫無攻擊力,較周潔嫵媚減一分,而端莊嬌憨更添一分,從圓潤的臉頰到下巴逐漸收窄,面白而不蠢,紅唇微抿,整體來說可謂是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美哉,為之傾倒!哀哉,為之一大哭!
這部劇特別有大唐風范,妝容、舞蹈和史實都很尊重歷史。劉威當年好帥,唐明皇果然萬人迷、男閨蜜!但是,作為一個帝王,唐明皇太多情了,國事家事不能兩全,于是注定是悲劇了。武惠妃自作孽不可活,唐明皇偏聽偏信,一日之內(nèi)賜死三子,可憐了有情有義的趙麗妃,賢浪淑德的王皇后!沒想到武則天以后,想當女皇的女人那么多,韋后、太平公主,武惠妃大概也有此意吧!
為林芳兵的楊貴妃開始看,林芳兵真的太美了,牡丹花一般!比現(xiàn)在的錐子臉好看不知道?。?!麗妃也很美啊,不過我覺得劇情不太符合我的預期。
陪老媽看完了
1990年
對劇中那些臉型飽滿的盛唐美人過目難忘。林芳兵演的楊貴妃明艷而豐滿,嬌媚又純真,十分經(jīng)典。
精致華美有內(nèi)容的國產(chǎn)劇,那時候的選角真靠譜啊,每個美女都有一番風韻,楊貴妃尤其經(jīng)典,現(xiàn)在看很感慨,中國不是沒有才貌雙絕的美女,為啥現(xiàn)在電視上出現(xiàn)的越來越可怕?
美工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他媽牛逼了,如果不是討厭宮廷戲我就打他個7星八星了~
李如平的高力士演的很好,還有婁際成的李林甫,鄭榕的姚崇,王冰的宋璟都各得其妙
懷舊經(jīng)典,拍的挺用心,林芳冰的楊貴妃演的很有韻味。
楊貴妃就應該是這樣的雍容華貴、珠圓玉潤吧,林芳兵是我心中最佳楊貴妃扮演者,劉威的李隆基也很好,還有李建群呢。
盛世唐朝最好的寫照,后來作品很少有如此大氣者
雖然服裝和道具相對于大部分古裝劇,是很努力去還原歷史的,但是張說和張九齡都被一筆帶過,而且里面的每個人之所以做他所做的事,僅僅是因為劇情需要硬套進史實里面,卻完全看不出人物的人格,以及促成決策的環(huán)境和動機,鏡頭語言也沒有很徹底地表達氛圍,感覺像是史實在牽動一群會說話的尸體。
x
林芳兵、周潔、李建群她們的衣飾樂舞,就值五顆星了
食堂里放,就“懷舊”了一把。到這個年紀再看,就覺得劇本身有一種命運的悲愴感:再繁華,也不過是曲終人散;唐明皇本人就好像是唐帝國,從最開始的勵精圖治年輕有為,到最后的盛極而衰年邁遲暮——這是王朝或個體,都逃不開的循環(huán)。臨劇終,唐明皇悼念貴妃時那句“為什么男人的罪孽,非要女人來承擔”,實在浸潤著編劇的細膩和深刻。那時候的連續(xù)劇真是細致啊。劉威是好演員,不多說。林芳兵可能真的是我心中無法取代的楊玉環(huán),我對盛唐女性之雍容華美的最早理解,就是透過她。這些演員、美術設計都十分了不起,非常感激!
不必拿殷桃那部偶像言情式的《秘史》來比,這是那年代正經(jīng)拍的正常水平劇。
我只記得好多服飾華麗的女人使我愛上古代服飾!還有塑造了最經(jīng)典最氣質(zhì)的楊貴妃!另外說下,唐朝人愛豐滿勻稱的女人胸大腰細退直!并不喜歡滿身贅肉的胖女人!胖女人們不要想著穿越回去找安慰!
林芳兵
重看。小時候果然只記得霓裳羽衣,酥胸玉臂。如今再看,唐式飲茶,唐人衣冠,誦詩意境,就像看文學作品。好美。
通過這個也算了解了點歷史
太平公主斜暉中自刎,首集趙麗妃起舞,楊國忠伏誅的片段印象非常深刻,小時候看了這個,馬上去翻上下五千年對著看各種細節(jié),韋后之亂,姚崇滅蝗,口蜜腹劍之李林甫,開元盛世到天寶之亂,馬嵬兵變。反觀如今的毫無營養(yǎng)的宮斗穿越片,不會再帶給孩子們觸摸宏大歷史的任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