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為什么讓人感動
看之前有幾個男生都說很感人。
自己看的時候,確實很容易帶入情緒。尤其是無名鎮(zhèn)的居民一起大聲叫“we are here"的時候。
每個人應該都會覺得自己是其中的某個角色吧。
每個人應該都會覺得自己多少像霍頓——發(fā)現(xiàn)了一些特別的、美好的、與眾不同的東西,但是除了自己,沒有人相信你。
然后在某一刻,會覺得自己是無名鎮(zhèn)里面的居民——我明明存在著,我有自己的想法,有我的生活,是這樣獨特的一個我,但是卻沒有人能看到、能明白、能了解。
這個多少有點奇思幻想的、有點這樣那樣小漏洞的、會不時出現(xiàn)一點小道學說教的片子,能讓人覺得感動而沒有反感,我覺得應該少不了這些原因。
嗯,其實真的可以用這個片子來做心理分析誒……
2 ) 《霍頓與無名氏》:和諧社會的樣板
開始我還真沒想到這部動畫片會這么有意思。劇情雖然看似很簡單,但是絕對沒有拿技術(shù)和明星湊數(shù)。雖然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諷刺的是美國五十年代的麥卡錫主義,但是今天咱們這些生活在中國的人看這部電影別有一番滋味。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政府總覺得有一小撮壞分子在搗亂,破壞美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于是在麥卡錫的領導下,掀起了反共和排外的熱潮。那時候幾乎每個人都要證明自己愛國,如果有不同意見就要遭殃。在帕薩迪納,有個3歲的小姑娘為商店當廣告模特,她的母親接到通知書,小姑娘必須簽署忠誠宣誓書后才能領取報酬。學校的老師如果在課堂上不罵蘇聯(lián)和社會主義就會被解雇,甚至選美小姐都要在獲獎感言中都要聲明馬克思的錯誤主張。大量的書籍被焚毀,記錄黑名單的冊子卻在加厚。不斷的有人被傳訊和拘禁,社會上不允許有任何反對聲音的出現(xiàn),甚至說“我終日都在編寫交響樂、演奏會、歌謠,我不是個政治思想家”這樣的話都是反動的。那是一個白色恐怖時期,也是美國歷史上的污點。
《霍頓與無名氏》正是寫于那個時期?;纛D是一個在森林里深受小孩子們喜歡的小象,他每天瘋瘋癲癲,特立獨行,做些有意思的事。但是這讓森林的統(tǒng)治者袋鼠夫人非常不喜歡有人這樣囂張。有一天,霍頓遇到了一粒居住著小人的灰塵,但是別人都不相信那里真的有小人。本來人們都認為霍頓有些古怪,現(xiàn)在更認為是這樣了。尤其是袋鼠夫人,更是對這只特立獨行的小象反感。她的鼓動讓森林里的其他動物也都覺得小象霍頓破壞了和諧。于此同時,灰塵里的那個世界里的小人國也有一個特立獨行的市長。他的特立獨行表現(xiàn)在他總是及時的對事情做出判斷,而且相信自己的直覺。而那里的議員們則永遠死心眼,總是相信自己是正確的。最有意思的是當市長主張抵制百周年慶典的時候,議長馬上按動了開關(guān),一個玻璃罩遮住了會議現(xiàn)場,所有消息和爭論被屏蔽和封鎖了,人們處在和諧社會中。后來市長的意見被否定,有機器強制市長做出笑臉,象征著談判的公平和成功。
霍頓和市長無名氏都像極了西部片中的牛仔或者騎士片中的騎士,他們逍遙自在的活著,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而且不人云亦云。他們同情弱者,固執(zhí)的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卻又不失幽默感和童真。袋鼠夫人和議長們好像是集權(quán)統(tǒng)治者,容不下異己,處理問題的方式是武斷的利用權(quán)力和煽動群眾。小老鼠和無名氏的兒子周周是清醒者,但是他們一般無力抵抗壓制和謊言,只是失望的活著,但是他們理解霍頓和無名氏,他們是朋友。而森林里其他的動物就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他們看待問題的視角往往很片面,而且往往被利用。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在做正義的事情,往往做的是最邪惡的。例如那些小猴甚至要把破壞安定和團結(jié)的壞分子霍頓給放油鍋里炸了。
雖然這則寓言故事沒有《動物莊園》那么有名,但是通過電影這一媒介還是能讓更多人看到并讀懂,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影片最后,袋鼠夫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孩子們應該都喜歡看到這樣的結(jié)局。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情卻往往與之相反,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失望,但是這并不妨礙有些人仍然生氣勃勃的活著。《霍頓與無名氏》應該是一部美國主旋律電影吧,平等、自由、博愛、民主、童心……這都是些多么美好的主題。這些不應該是美國精神的代言詞,而應該是屬于全世界的。影片中的那些丑陋的一面,似乎都能在我們現(xiàn)在居住的這個好地方找到呼應,這不能不讓人心寒。我們多么希望我們的大袋鼠也承認錯誤,我們的小猴子們、小牛們也都理性的思考問題,允許霍頓這種人的存在,那我們居住的地方該是多么和諧的一片兒森林呀。當然,也僅僅是些希望而已。
魏曉波
2008-5-7于長沙
3 ) 愛很單純
一顆小灰塵
一朵小花
一只大象
當我靜靜的看完它,一種久違的感動洋溢滿心。好簡單的小人物,很平凡安靜的生活,不經(jīng)意間卻拯救了一個鎮(zhèn)。Horton單純明亮的心觸動了我。這樣簡單透明的心靈是難得的。愛很單純,愛應該是單純的,是一種很簡單的依賴,很簡單的溫暖,很簡單的信任。不是索取,要求,甚至不是期望。
動畫制作的很成功,刻畫的很細膩,欣賞的過程中我不禁想起了宮岐駿的《龍貓》,他們相似之處就是都喚起了我童年的美好。我覺得這片里也蘊涵著這層意思,展現(xiàn)著孩子充滿幻想的世界,記得《龍貓》片尾曲里唱道“只有孩子才看的到龍貓”,而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孩子們純潔天真的世界里一切都有可能,孩子們的愛很簡單。成長后的我們不再相信很多事情,一切慢慢開始變的順理成章,理所當然。但真的我們就這樣失去看到“龍貓”的機會了,不是的,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都還有機會,只要我們?nèi)ハ嘈派?,讓一切簡單起來明亮起來,真的會不一樣呢?br>很多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相信還有單純美好的愛情,我也曾經(jīng)絕望過。但現(xiàn)在我不這么想。因為我發(fā)現(xiàn),只要自己的愛單純了,一切就單純了。其實自己簡單一點,一切就真的簡單很多。就象Horton,不管別人怎樣,自己堅定的做好自己才是關(guān)鍵。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被愛,但每個人都有愛別人的權(quán)利。如何去享受這種權(quán)利而不是讓它變成一種負擔一種痛苦。這,就要看你自己了。
4 ) 隱喻
《霍頓與無名氏》是一個不錯的動畫片,講的是一頭名叫霍頓的大象偶然發(fā)現(xiàn)一粒塵埃上有一個小世界,于是它千辛萬苦把這粒塵埃運送到安全地點,拯救了這個小世界??赐暌院笥X得挺不錯的,也沒深想,后來在豆瓣上閑逛,看到一些影評,才發(fā)現(xiàn)敢情這部片子很有來頭,它改編自蘇斯博士的兒童文學作品,是隱喻五十年代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的。
回過頭來一琢磨,好像確實有很多政治隱喻,比如,政府掩蓋真相,排斥打擊異己分子,集體無意識,愚民教育等等。然而奇怪的是,在看片子的時候,我完全忽略掉了這些,甚至看到有人說,“強烈的政治隱喻卻讓我感動得流淚”,我卻在想,這不是大驚小怪嗎,這種隱喻明喻不是在很多作品里都有嗎,在我看來,這部電影里隱喻的算不上強烈,也算不上深刻有創(chuàng)意。
這個念頭突然令我警醒,是什么讓我越來越麻木呢,莫非它的隱喻每天都發(fā)生在我們身邊,以至于習以為常,最終完全沒反應了。又或者,類似的隱喻明喻看得太多,最終現(xiàn)實并沒有因此改變,讓我們集體性冷?第一個跳出來說國王光屁股的小孩是勇敢的,第一百個跳出來說同樣話的小孩就太貧了,大人們肯定說,好了,我們都知道國王光屁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前面已經(jīng)有99個人嚷嚷了,你就不能說點有創(chuàng)意的?謊言重復100遍不會變成真理,但重復100遍的謊言會讓大家習以為常。
年少無知的時候聽崔健的《一塊紅布》,并不知道他是搞隱喻,后來看樂評才知道,原來他說的是那個,太牛逼了,雖然他的歌很難聽,老子也一定要崇拜他。好幾張唱片之后,我卻發(fā)現(xiàn)老崔基本沒什么進步,還在隱喻那個,翻來覆去隱喻那個,于是,我就不爽了,老扯這些事兒貧不貧啊,看來老崔不行了,老了。再后來,年紀大了一點,我突然理解了老崔,因為他隱喻的那個一直還在那兒,根本不曾改變,只是我們開始人模狗樣步入既得利益者的行列,以至于忘記了那個,而對于那個確實應該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一直講到那個不再那個為止。
最重要的是,人家的兒童文學作品就有這么牛逼的隱喻了,而我們的兒童文學作品還在干啥呢,對不起,咱們還有兒童文學作品嗎?
5 ) 我們是存在的
很多評論都說,看《霍頓與無名氏》,看出了深刻的政治寓意。然而看了這些評論,總覺得意猶未盡,撓不到癢處。
《霍頓和無名氏》據(jù)說是諷刺麥卡錫主義的——但是如果僅僅看到諷刺麥卡錫主義,那么就不得不說,有點膚淺了。
《霍頓和無名氏》中至少有六個階級。第一個階級是袋鼠,這個階級是統(tǒng)治階級,自認為,也被無知的愚民們普遍認為代表正義和公理,代表普遍意義上的正確,很多時候,代表被煽動得群眾,代表麥卡錫主義者。第二個階級,是霍頓,這是持異見者。第三個階級是小老鼠,這是清醒,但不敢堅持,害怕群氓的一個階級。第四個階級,是猴子等群氓,這些都是愚民。盡管愚不可及,容易被煽動、但是它們是誰獲勝的決定性因素,他們有投票權(quán)。這些群氓,沒智力,有權(quán)力(抓住霍頓的武力。)??纯雌永锩媸侨绾慰坍嬤@些群氓的。猴子一開始出現(xiàn),是打賭,往嘴里面塞香蕉,塞到最后,鼻子里面噴出來一只香蕉。還有香蕉機關(guān)槍。丫們盡做一些無意義,又很煞筆的事情。象美國的普通人。
丫們盡管很傻,但是手里的權(quán)力,是真金白銀的,盡管很多時候被利用,把這個權(quán)力拱手讓給了袋鼠作威作福;
禿鷲這階級,咱就不多提了。最后,還有一個階級,很多朋友都遺忘了,這就是無名小鎮(zhèn)!
無名小鎮(zhèn)很小,前幾個階級,除了霍頓以外,都不承認它的存在,但是丫們做的任何事情,又都深刻的影響到無名小鎮(zhèn),一點霜凍,就成了撲天大雪;哈一口氣,就冰化雪開,跌一跤,就是地震。無名小鎮(zhèn)幾乎沒有為自己辯護的能力,也沒有要求自己權(quán)利的能力——無名小鎮(zhèn)是什么?是一個賤民的階級。
各位,先生們,女士們,你們覺得,我們是屬于哪一個階級的呢?
考慮到無名小鎮(zhèn)內(nèi)部還自成階級,那種辯論用玻璃蓋子蓋起來,不讓普通人聽到,用驢子的畫誣蔑,用機器,把失敗一方的嘴拉開來,表示高興了,和諧了。各位,你們覺得,我們是哪個階級呢?
我不是想表達東方和西方的對立。也不是想表達,東方都是無名小鎮(zhèn)。實際上現(xiàn)實社會里,無名小鎮(zhèn)的市民,僅僅是我們而已,我們這些小人物而已。東方的大人物們,仍然是無名小鎮(zhèn)外的階級,很多時候一樣意識不到我們的存在,而決定著我們的生死。
西方,和大人物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到我們,油價漲、房價漲、經(jīng)濟緊縮、甚至于路邊不許擺攤、……大人物考慮問題,要么從全人類,要么就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民族,再不濟,也得一個城市、一個區(qū)、一個街道,大人物很少考慮到具體的個人。然而大人物一個隨意的決定,往往就影響到我們的一生,上山下鄉(xiāng)啦、知青啦、現(xiàn)在的醫(yī)改啦、改制啦、下崗啦、教育產(chǎn)業(yè)化啦、失業(yè)啦——什么時候,我們才能大喊一聲“我們是存在的”!
因為那是我們的青春、生活和生命!
6 ) 一塵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蘇斯博士的作品,改編得不錯.說實話很多人欣賞原作的圖畫書.
可我更喜歡這個改編的動畫片.
霍頓就像個三四歲的小孩子,那時候相信一切都有生命,相信一切都和自己平等,相信半枚葵花籽殼都是自己的朋友.
覺得自己和小貓小狗一樣,一個冰棒兒,自個咬一口,小狗咬一口.
踩到了一個石子,也會問它痛不痛.然后把它裝進口袋帶回家,不讓它無家可歸,露宿天涯.
在孩子眼中,一塵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所以像孩子一樣的大象霍頓,如何讓人喜愛,它聽得見的東西,看得見的東西,
別人卻聽不到也看不到,因為他們都是長大的人了.
這讓我想起<極地特塊>里的小男孩,相信童話,相信圣誕節(jié),讓他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增加,依舊可以聽到悅耳的鈴鐺聲響.
童心如何珍貴,長大了想不丟也難,所以,現(xiàn)在如果你還是一個孩子就好好珍藏它吧,如果你已是一個孩子的爸爸或媽媽,那么就好好保護好孩子的那份天真吧.讓它離開的慢點,再慢點.....
7 ) Hug your imagination
一開始看簡介,想起那句佛家偈語: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不過老外應該不懂佛教,我想,劇本的作者是不是從那首很有名的《Auguries of Innocence》里得到的靈感呢?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原著是一美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寫的,諷刺當時大行其道的麥卡錫主義。
而在現(xiàn)今我們身處的國度里,即便是這么輕松有趣的動畫片,人們也很容易再次聯(lián)想到所謂的政治隱喻。所以有人說這是關(guān)于獨裁與民主的故事,關(guān)于人權(quán),關(guān)于集體無意識,關(guān)于弱勢群體的聲音……
我相信其中可以挖掘出很多很深刻的東西,但是我的第一反應卻是,這首先是關(guān)于imagination的故事。
最初,我們樂意去想象,去相信一切。然后我們學會了懷疑和否定。我們的大腦被條條框框限制住,越來越?jīng)芪挤置?。我們被教會不要越界,踩線。大家似乎都很安全,很安全的被束縛住了。
可是,這些你被教會的解讀世界的rules,真的無時無刻都是正確的么?
有時候,你能否跳脫這一切,回到最初,再試著去想象,無所顧忌的想象一下?
最重要的是,不要懼怕,而是去相信你的想象?
Hug your imagination.
不要忘記,這是那么美麗的東西。
所以,我寧愿相信這只是一個單純可愛輕松幽默的關(guān)于最初的想象的故事。
因為,它從頭到尾都那么好玩哎。連反角都是虛張聲勢而又笨拙搞笑,一點都不邪惡,充其量只是惡作劇。
還有那頭可愛又搞怪的大象。
大部分時間它都很自在很快樂。只是它在那片美麗的一望無垠的苜蓿地里執(zhí)著也又有些絕望地尋找那朵花,不,那顆塵土時,還真是很有些悲傷呢。
還好最后它找到了。
它一直堅持,a person is a person, no matter how small it is.
我愛這部片子。
和小弟弟一起看動畫實在不好意思哭??!并沒有煽情也并不催淚,可最后那聲呼喊卻讓我無比動容??!這是一部獻給小孩的動畫,充滿了幻想和童真!比功夫熊貓好看多了!?。。?!要不是遇上了wall.e,絕對是那一年最好的動畫!(不小心下了個法文版?。】蓿。。。?/p>
很有趣的搭配。一個人就是一個人,無論多么渺小。
高興的是電影清新幽默的風格并不讓它沉重的政治隱喻顯得臃腫,深刻中不失可愛,算是老少皆宜。
看到無名鎮(zhèn)所有的人用盡全力的喊出“we are here!we are here!"的時候,我的眼淚流了下來。
很有意思的電影?!耙粋€人就是一個人,無論多么渺小”。
霍頓聽見了呼呼的聲音,呼呼呼~~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別有滋味,反諷意味很濃,但是詼諧幽默,這樣的電影放在現(xiàn)在的國內(nèi)也是合適的
?。。。?/p>
再小的生命都值得尊敬。4月30日晚觀于周末影院
當代美國政治寓言
寓意深遠
無論生命多么細小,我們都要尊重...
想起man in black里有這么一個縮微世界,簡單的劇情簡樸的設定背后隱隱約約是哲學的味道
Very Cute
生命就是生命,無論多么渺小。
無論多么渺小, 生命永遠值得我們尊重。
洞穴神話和社會主義樣板
霍頓是一只善良溫柔可愛的大象,他有看討人喜歡的美德,比如謙遜誠實直率。兩個角色盡管差異很大,但是他們互相信任,最終一起渡過了難關(guān)。
花上有一粒灰塵,灰塵里有一個世界,很新奇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