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走進這群巴塞羅那友人們的生活,看他們在夸張的時裝、奢華的派對和私密的活動中聲色犬馬。
前幾天看吳曉波采訪潘石屹,老潘一口土味普通話時不時還有些結(jié)巴,但一點也不妨礙他周身散發(fā)著一股令人信任的魅力。
當然,這和他現(xiàn)在很有錢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今天我不想談錢,我想說說老潘對生活的感嘆,這也和這部迷你紀錄片有著重疊的印記,那就是前半生和自己較勁,后半生和自己和解。
吳曉波問潘石屹,這么多年過去了,你自己有什么變化嗎?
老潘說,感覺他們這波人快要過去了,他最大的變化就是不能吃苦了。
1)
不能吃苦,并不是一件壞事。特別是人到中年,終于明白,人生的篇章里,很多時候努力并不具備意義,它不過是讓自己內(nèi)心踏實好過些的自我安慰罷了。
年輕的時候,對于自己的認知特別模糊,等待我們探索的疆域也特別寬廣,所以我們很焦急。當大家都是無頭蒼蠅的時候,亂飛成了唯一的出路。所以我們吃苦,我們努力,我們試著去做一些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事,它們好像很酷。
在電影《紙牌人生》里,主人公Rich要比一般人更無序和用力,因為他在年少時,就失去了視力。可他的性格很要強,其實哪有人愿意被視為弱者呢?所以,年輕的他,幾近瘋狂的去做一些讓自己看起來特別“正?!钡氖隆旧系韧棺拥淖约涸诟咚俟飞祥_摩托車,在各種懸崖上翻跟頭,跳來跳去,還不顧一切的去考了空手道黑帶。即便是走上了職業(yè)魔術(shù)師道路,他也拒絕blind這個標簽去吸引觀眾的眼球。
事實就是事實,我們干嘛拼了命去否認一些東西的存在呢?
因為我們不能原諒無能的自己,不可以接受一個沒有認同感和存在感的靈魂。所以,年輕時,我們的腦力在和我們的身體拼命較勁,我們意識在和我們靈魂抗衡。我們遠遠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見識,而對于自我的準確判斷從來都不能不經(jīng)歷一些磨礪而獲得。
2)
《紙牌人生》只有很少的部分記錄了紙牌魔術(shù)師Rich高超的技藝——撲克牌在他的手里,仿佛聽話的侍從,要什么來什么。即便非常少的鏡頭展示Rich的魔術(shù)師生涯,僅僅是看他摸過的成噸的撲克牌,和每天訓練的時間,也還是能感受到他靠這手活兒混飯,絕對實至名歸。
我一度很羨慕那些很早就知道自己目標的人或是打小獲得貴人的點撥找到人生方向的人,他們可以省卻大量“找尋”的時間,只要專心致志一條路走到黑就好。
近兩年,這樣的羨慕感在逐漸減少,可能這也是我和我自己達成了和解吧。我覺得“找尋”的過程即便邊際效益非常有限,但它能夠讓我們?nèi)轿坏恼J識自我,活出更多可能性。
電影里的Rich不斷嘗試著各種瘋狂的事,直到發(fā)現(xiàn)紙牌在shuffle的時候的沙沙聲,能讓自己安靜下來,逐漸的他能坐在那里一天16個小時去聆聽這種聲音。想想看,如果年輕的時候,沒有去練跆拳道,他不會知道自己有著強大的意志,16個小時僅僅去洗牌,這種毅力之愛絕對不會再開始時,就異常甜美的。如果他沒有試圖和年輕的“狐朋狗友”廝混掩蓋自己的眼睛看不見,又哪里會換回人到中年身邊的一群摯友?
我不信佛,但卻越來越感受到,有因必有果,但我們活著,卻要努力忘記因,才能收獲果。
3)
兒子18歲上大學后,Rich失去了自己魔術(shù)生涯最好的拍檔。之前有兒子在身邊,他所向披靡,各種表演和演講,指哪打哪。因為兒子就是自己的雙眼,他總是給予Rich最漫長的耐心。
而這一切,因為兒子要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開始轉(zhuǎn)變。Rich當然很難過,他也不掩飾失落和沮喪。但更重要的是,這個多年來一直強迫自己加裝”我不是個瞎子“的盲人,決定用導盲犬,用手杖,還跟著同樣有視力問題的姐姐開始用科技來幫助自己的生活更加便利。
Rich一板一眼的學習怎么用聽覺導航發(fā)郵件,怎么用智能手機來規(guī)劃生活。手杖和導盲犬逐漸成了他生活的新伙伴。
告訴全世界,我看不見,似乎。。。也沒有那么可怕啊?
即便被看成弱者,需要幫助,似乎。。。也沒有那么不舒服???
我并沒有想象中那么聰明,學東西沒那么快,似乎。。。也沒什么大不了啊?
沒有六塊腹肌,體重一直超過100斤,怎么P圖都沒辦法讓自己看起來很好看,似乎。。。也沒有影響到我們可以選擇快樂的活著???
和自己較勁的意義,在一段日子過后,忽想起來,似乎幼稚的可笑。較什么勁,抬那么多扛,證明自己很厲害,全都對,并不能贏來周遭你在乎的人對你的尊敬。
我們內(nèi)心的虛榮倉儲箱,其實地步有個洞,很難用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來填補。但是這個道理卻要在追求了一圈華而不實后,才能全然理解和吸納。
人生真的很像很像一副牌,有的人一手好牌,卻因為出牌順序可以打得很爛,有的人一把爛牌,卻可以笑到最后,這其中的秘訣,在我看來就是,了解自己和對手。
接納自己,才能改善自己。原諒自己,才能翻到下一頁。爛牌打出去了,手里好牌的比例也就自然升高了呢!
年輕時的我,好喜歡Mc Hotdog的《九局下半》——
就在青春的九局下半轉(zhuǎn)啊轉(zhuǎn) 我把帽子反戴還會不會有大逆轉(zhuǎn)
當我不在年輕的局里打轉(zhuǎn)時,仍堅信,人生啊,時刻會有大逆轉(zhuǎn),嘻!
一位叫理查德特納的紙牌大師終于接受自己是盲人這個事實的紀錄片。
多大的大師呢?“世界上最偉大的紙牌魔術(shù)家”……之一,表演部分展現(xiàn)的不多,只有發(fā)第二張牌的手法,許是魔術(shù)師總有些自己的秘訣不能和別人說。反正很厲害就是了,雖然片子里沒怎么看出來~你很難想像這是一位盲人能做到的事。
他紙牌不離手,每天練習16個小時,除了睡覺和洗澡一直練,甚至ML的時候還在練……家里常備萬副以上紙牌,除了練牌技,他還練繞口令,因為說話也是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是因為遺傳病慢慢變瞎的,但是他不接受這件事,不借助輔助工具,對別人說他是盲人很抵觸,尤其是在評價他魔術(shù)的時候總帶上這個因素,他想和其他魔術(shù)師在同等條件下競技~觀眾們甚至都以為他是正常人,因為表演的時候你會感覺他的眼睛看著你。家人為了他假裝成正常人的生活做出了很多犧牲,后來他終于練習用導盲犬,發(fā)email……他開始覺得,是變瞎這件事讓他和紙牌走到一起,成就了他。
我不這么想,像他如此要強的人,如果是正常人,也會做出很大的成績。他不是因為變瞎才不服輸,他是在各方面都不會服輸?shù)娜恕?/p>
欣然接受自己的缺陷、缺點,說起來容易,反正你要是說我這不好那不對,我是不會那么容易就范的~
理查德·特納——被譽為魔術(shù)大師中的“紙牌機械師” 他在美國家喻戶曉,一副撲克牌在他手中出神入化 他的近景魔術(shù)無懈可擊,被無數(shù)大師級魔術(shù)師封為傳奇 這樣一個天才式的人物,雙目卻是完全失明的
幾乎很難想象,魔術(shù)師這樣靠大量視覺效果來呈現(xiàn)的職業(yè),盲人也能做到極致。 這本該是個亮點大書特書,但主角此生最恨的就是——被稱為“盲人”
他拒絕學習盲文,拒絕使用盲桿,拒絕使用導盲犬 凡是介紹他的報紙上寫到了“盲人”的字眼,哪怕都是贊美,他也拒絕接受 他的一生,幾乎都在竭盡全力地讓自己成為一個“正常人”
他擁有常人完全無法想象的毅力 一天24小時中16個小時在練習紙牌,全年無休,“啪啪啪”時也不間斷 他的自尊心非比尋常,因為幼年視力障礙被人歧視 他毫不猶豫的用拳頭還擊 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他不斷逼迫自己去做連正常視力者都極難完成的事 比如參加空手道黑道格斗,即時無法看到對方的出拳,他憑著聽覺和毅力在手臂已經(jīng)骨折的情況下硬是拿下了黑帶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人頑強的有點可怕
電影記錄到這里,已經(jīng)很震撼了,但真正的主題是自我認同 影片引入了同樣因眼疾幼年失明的妹妹,作為主角自我認同的引導者
同樣失明的妹妹,早早的接受了自己盲人的身份,她使用各種輔助道具,出行帶著導盲犬,坦然接受他人的幫助,來換取更多的自由。 電影中的原話是:“承認自己是盲人的那一刻,我感到無比的輕松”
于是紀錄影片的基調(diào)從呈現(xiàn)一名天才的偉大,變成了天才的自我和解 影片里主角的兒子一遍遍地強調(diào):“我爸爸,一直在偽裝自己不是盲人” 天才的妻子也說:“理查德,你可以坦誠你自己?!?主角在家人的“鼓勵”下,開始學習用盲文打字,用輔助手機與外界交流
啊!自我認同,真的是美國的永恒主題 無論你是LGBT或是殘障人士 如主角這樣一個數(shù)十年拒絕被當做“盲人” 靠著頑強毅力對世界說出: “我之所以站在這里,是因為我的實力,而不是因為我是盲人!” 在影片結(jié)尾還是如愿坦然地承認了自我
“我是一個盲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感到無比的輕松” 天才,終于實現(xiàn)了自我和解 一碗標準的美式雞湯被完整的端了上來
可全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句話:Take possible out of impossible.
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電影的前半段講的是老爺子的倔強,堅持不承認自己blind,倔強去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去冒險,去征服,兒子的離開,是老爺子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吧,是一個親密的朋友、搭檔的離開,老爺子從正常的生活和心理上都有點接受不了,但這也是新生活的開始,后面的劇情開始轉(zhuǎn)向溫情,又是一個不一樣人生的開始,人總是在重重困難之下開始被迫選擇,并與最終的狀態(tài),和平共處。
如果他能看得見,還能打得這一手好牌嗎
62歲的理查德 · 特納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紙牌魔術(shù)家之一,或者該稱他紙牌大師,因為他除了表演近景紙牌魔術(shù),還會把各種老千的招式在你面前表演出來。他酷愛各種運動,從小就是個停不下來的人,他喜歡旅游,他喜歡釣魚,還是跆拳道黑帶。
但,他是盲人。
他用了大半輩子的時間,才真正接納自己是盲人這個事實,過了花甲之年才愿意學習如何使用電腦,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學習用導盲犬,并且愿意拿自己的弱點開玩笑,將自己的經(jīng)歷與他人分享,給更多人帶來力量。
說起來真是可笑,這世上,往往是身患殘疾或癌癥,有著苦難經(jīng)歷與折磨的人,給正常人帶來力量和勇氣,讓他們能更好的活下去,更好的面對自己、面對生活,難道不是搞反了么?
說回理查德,他是個很有魅力的男性,如果他沒有瞎,很可能成為極限運動員,很可能他可以邊玩紙牌邊表演脫口秀,他也可以去當動作明星,他身上有著無限可能,因為他實在是太自律了。他對紙牌的癡迷,讓他可以每天16小時的練習,睡著之前手都是在洗牌的,睡醒睜眼之前,手已經(jīng)先開始動了,甚至在和太太做愛的時候,還在練習。他拼命的練習,不斷的重復,直到動作成為一種下意識,成為一種習慣,成為肌肉的記憶。
每天唯一的休息可能就是健身。
他的逞強、自私同樣有魅力,剛結(jié)婚時,他沒有告訴太太有一天他會完全失明,他抗拒學習盲文,抵抗“看不見”的事實,什么事都要親力親為,這就需要身邊人時刻的幫助。兒子成了他的導盲犬加表演助手,太太則更像他的經(jīng)紀人。兒子是在7歲時一次偶然的事件,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爸爸原來是看不見的。
他的幽默是他最大的魅力,在頒獎典禮的發(fā)言都是搞怪的:“今天剛開始的時候,我和美麗的妻子金一起運動健身,然后我們做愛,一天中最美妙的時刻?,F(xiàn)在,我榮幸之至?!彼唤?jīng)意間的幽默簡直能殺你個措手不及,值得所有男同胞們學習。
本就是濃烈雞湯,我就不在此贅述內(nèi)容,也不喊什么勵志口號,咱也都是一把年紀的人,又不是小時候?qū)懹^后感的作文。
我只推薦精彩故事,看不看由你。片中的各種魔術(shù)也足以令人興奮。
我好希望能跟人討論,因為我看了兩遍都實在想不通,一個看不見的人,是如何做到記住洗牌打亂以后52張牌每一張各自的順序?如果不是靠準確的記憶,他又是如何完成那些匪夷所思的魔術(shù)?
如果你看了這部電影,歡迎留言討論。
“somehthing i've learnt is to accept your weaknesses, and accept help from others. cause we all have weaknesses, when you accept that, you are then able to move on with your life. believe that you are special. you have to love yourself. i think the loss of my vision turned out to be a blessing. it made me who i am and i' m thankful for it. i like the way i see. ”
以為是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的,看完發(fā)現(xiàn)是紀錄片。本來想看到一些奇妙的牌技表演,結(jié)果也只是零散的一些令人驚奇的片段。
影片印象最深的是兩點,第一,他始終不愿意別人給他貼上盲人的標簽。他覺得他是靠技術(shù)本身,而不是因為他是盲人而加權(quán)。不過,最后,他還是跟自己和解了。承認了盲人這個事實,并開始了作為盲人應(yīng)該學會的怎么尋求幫助。我很理解他的這個感覺,就跟我在跟人pk的時候,我最不愿意有人幫助我說我很辛苦,我總是不希望我的成績是來自于辛苦分,這無疑否定了我的科學力,所以我會拼命去證明自己的內(nèi)在能力,而有意去減弱自己的辛苦。直到有一次爸爸告訴我,有一些事情做的本身就很贊,很厲害,很有水平,就已經(jīng)值得肯定了,但如果它還有一些附加條件,只會證明這個事做得更好。同樣的事,普通人做殘疾人做不同,年輕人做垂暮人做也不同,那么,普通男科研人員和家有兩娃父親重病的女人做也會不同,這并沒有什么法同情牌,而是說清楚這事本身的條件限制。所以,我也釋懷了,昨天爸爸回復我關(guān)于講課的朋友圈又說了這種意識,同樣是講課,來去匆匆各種忙也是講,旅游間隙悠然自在的去講也是講,那自然是不同,自然也能看到人的品行和態(tài)度了。
影片的第二地方,就是關(guān)于獲獎,年年提名,年年沒有,只有一直做,一直保持頂端優(yōu)勢,遲早了。所以,不用擔心有些東西沒有給你,是你的,就是你的。
多說一句,我真的覺得男人戴戒指好酷
為了證明自己是個正常人而滿血戰(zhàn)斗,結(jié)果活成了獨一無二的傳說。當他終于放下面子,擁抱缺憾,老爺子卻說"其實每個人都獨一無二"。"You can't conquer what you aren't willing to encounter." #2017SIFF
老頭子有股倔勁,人生絕不認輸,且要活精彩!他比常人都更努力,你一個健全人還有什么理由讓自己松懈和放棄!
一個盲人居然可以通過苦練成為厲害的牌術(shù)大師,人生拿到一副爛牌,但也不能氣餒,努力讓自己處于劣勢也能繼續(xù)努力下去,這才是真正的強者!
真-牌不離手,就是喜歡這種觸感。
紀錄片最后漸漸的主題變成了與眼疾的抗爭,然而特納這位頂級魔術(shù)師卻不喜被人稱人“盲人”。
不是魔術(shù)師,而是牌術(shù)師。人生給了他最爛的牌,而他卻化爛牌為神奇,炫目表演背后是超卓的毅力和瘋狂的練習?!安还苣隳玫绞裁磁?,都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不能玩?!?/p>
十分佩服這位大師的技巧
人格特質(zhì)十分鮮明 精力充沛 高自尊 自律 容易入迷 某種意義上說能一天練16小時的牌也是拜眼疾所賜 偏重傳記 牌術(shù)細節(jié)講的不多 師承dai vernon(竟然是胡迪尼同時代的人)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一手爛牌最后打出“王炸”的效果。人生沒有爛牌,不打到結(jié)束,誰知道是好是壞,認真打都將是好牌。
電影節(jié)翻成世界頂級牌術(shù)師。字幕沒出來看了場原音更入心了。最終還是會和自己和解。才成真正傳奇啊。一家人真好
唯手熟爾?!
人格最后都升華了。6
因為不服輸才使他拿到了空手道黑帶成為魔術(shù)大師 也因為不服輸使他在接納自己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做得特別差 很開心最后他打破了這個怪圈 成為強者接納自己才是最讓人動容的部分
自尊的魔術(shù)大師,他從來不把自己當作弱者對待,不需要他人的憐憫。特別克制、每天練習14個小時,對自己有極高的要求,跆拳道、健身上也是如此,常年堅持不懈。令人尊敬。
接受自己的弱點才是真正的強者。
這四星不是為電影打的,是為這個王者打的。失敗的人都是因為對自己逼的不夠。
很強的強人...佩服佩服...電影原聲很棒,加半星。4.5星推薦
一個帶著宿命般缺陷的魔術(shù)師,倔強的自尊心和瘋狂的執(zhí)著皆令人驚嘆,最后一刻學會的卻是「放下」,動容。
三半。最后片子找到了一條線,自尊心極強而為之努力練習的魔術(shù)師在六十歲開始有所改變,這對紀錄片是可遇不可求。太太真是美,白色短發(fā)美極。妹妹也是強者,比大多數(shù)人都自由。覺得這個中文名熟悉,細想想起20年前寫過一篇同名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