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分類:綜藝 英國 2021
主演:杰里米·克拉克森 Kaleb Cooper Charlie Ireland Gerald Cooper Lisa Hogan Kevin Harrison Ellen Helliwell ?
著眼于杰瑞米·克拉克森在農村經營農場的糟糕嘗試。
蘭博基尼,賓利,這里豪車云集。然而,這既不是《Top Gear》,也并非《The Grand Tour》,而是荒郊野外的一個農場。
說起農場,想起了小時候聽過的一首童謠: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I—E—I—O And on that farm he had a cow E—I—E—I—O
童謠里的田園生活固然愜意,可是我對杰里米充滿了懷疑。習慣了賽車的刺激,周游世界的精彩,杰里米在沒有老伙計的陪伴下,獨自從倫敦來到一個偏僻的小鎮(zhèn),能安下心來經營農場嗎?
過程果然很不順利。因為酷愛豪車,買了蘭博基尼拖拉機,結果個頭太大,干起活兒來還不如普通的“磚機”,甚至連倉庫都進不去,杰里米終于意識到這里不是《Top Gear》的攝制現場。
買了無人機驅趕羊群,綿羊卻根本不買賬,跳的比《神廟逃亡》還歡快。杰里米發(fā)現農場和《The Grand Tour》顯然不兼容。
雪上加霜的是又遇到了壞天氣,導致播種的時間嚴重滯后,種子存放時間過久發(fā)了芽。
被附近的農場商店痛宰一番后,杰里米開起了自己的商店,沒想到利潤沒帶來多少,卻引來了源源不斷的麻煩。譬如屋頂的材質不合格,賣的山泉水不達標,農產品不符合本地原則...
農場的顧問查理,似乎只有皺眉一種表情。他每次到來的時候都會帶來壞消息,不是某些需要遵守的規(guī)章制度落實不到位,就是農產品快放壞了需要趕緊賣出去。
經營農場的一切,真的有順利的時候么?原來「農婦,山泉,有點田」的理想生活,全都是騙人的。明明是「農苦,羊倦,有點慘」。
杰里米簡直就是人形的憤怒小鳥,恨不得痛飲一番"no feces"的山泉解憂,點上"my bollocks"味道的香薰蠟燭解乏,或者吃一頓"non organic"的農家樂解恨。
監(jiān)管人員打來視頻電話,要求查看化學產品的擺放,杰里米無意中打開了一個集裝箱,里面是參加過《The Grand Tour》拍攝的豪車。他也想到了放棄,畢竟跟填寫不同農作物的代碼和應付檢查的繁瑣相比,還是在外冒險來的痛快。
這么搞下去,杰里米遲早會和農場一起原地爆炸。
深夜,萬籟俱寂。突然,一只綿羊毫無征兆的開始分娩,杰里米的牧羊人不在,他只好和Lisa趕鴨子上架去接生。小羊成功誕生后,杰里米比駕車跑贏了宿敵詹姆斯·梅還興奮。
每天早起喂養(yǎng)兩只公羊已經成了習慣??吹焦蝽f恩魯尼去世的時候,杰里米跟它的好伙伴迪卡普里奧一樣難過。
偶遇一只小貓頭鷹在廢棄的房子里安家,就想著給它們豎立幾根桿子,裝上小木屋,幫助更多的貓頭鷹來此居住。哪怕裝木桿的時候倒下去砸壞了圍欄,也是值得的。
種下的馬鈴薯長出來了,在農場商店很受歡迎,種的山葵能賣到倫敦的日料餐廳。收獲的時節(jié)比贏了F1大獎賽還高興。那些加班干農活兒的通宵,面對陰雨連綿的無奈,和被小幫手Kaleb鄙視,都煙消云散,who cares?
杰里米賽車贏了,臉上的表情更多是對手下敗將的幸災樂禍。但每當拿到了地里的收成,他都會露出最質樸的笑容,因為大自然是打不贏的,只能選擇合作。
原來不只有豪車會讓人上癮,大自然和生命本身也令人沉醉。
一年的忙碌結束了,但查理告訴滿腦子想著賺大錢的杰里米,只賺了140多鎊。一盆冷水,澆在了好不容易培養(yǎng)起來的農場致富夢上。
年終總結的時候,杰里米雖然想到了回倫敦和老朋友一起生活(Kaleb當即表示要出車票錢),但也承認從來沒有像在農場這么快樂過。話音未落,秋天來臨。田地邊的樹林子換上了金黃色的大衣,在陽光的映襯下格外靜美。
還有《克拉克森的農場》第二季嗎?我們不得而知。是繼續(xù)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是重啟周游世界的冒險模式,也許不僅僅是杰里米一個人的課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杰里米在農場生活一年的精彩度,絕不亞于他在哥倫比亞和馬達加斯加的豪車之旅。
莫泊桑的小說里寫到,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大自然沒有給杰里米的蘭博基尼帶來太多用武之地,但也在他辛苦耕耘一年后賜予了高品質的收成。
這就是最真實的人生。
看過的最有趣的紀錄片!原來英國農場務農是這樣的,我和媽媽分享他們的生活的時候一直帶著一點小小的驚呼。杰雷米真是鬼才,我一看到他說“i have an idea”就開始笑了。
種田其實一點都不輕松,是非常非常非常辛苦的工作。我在家呆了一年多,多次和爸媽一起去種地,總體感覺就是,真是瑣碎復雜。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專注于眼前的作物,是很容易感覺疲憊的。我的手指甲總是是黑色的,在修剪的時候大拇指也總是會保留一定的長度,因為不知道下一次又要去干什么活。但是我干的農活真的是最少的,爸爸媽媽幾乎每天都在重復這樣的活動,她們的身體早就習慣,但是長時間的體力勞動仍然會在她們身上留下傷痕和頑固的疾病。
杰雷米真的是非常幸運的,他的每個idea都會付諸實踐,雖然結果并不總是好的。但是整個務農的過程就像人生,出其不意,重在過程。過程雖然艱辛,但是最后盤點的時候感覺這一年也有不小的收獲,卡勒布,麗薩,cheerful 查理,永遠聽不懂在說什么的修墻爺爺,還有艾倫和凱文,都是這篇廣袤土地絕美風景的見證。
最后他辛辛苦苦一整年,得了政府補貼賺了144英鎊的時候,雖然感覺很慘,但是我覺得這才符合邏輯。他說,如果一個農民在你面前抱怨天氣,請抱一抱他并給他買一杯酒,因為他們抱怨并不是天氣讓他們的活變得困難,而是因為這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這讓我想起2020年的干旱加上寒冷,讓我家十五年的橘子樹凍死的事情。農業(yè)真的靠天吃飯,現代科技只能解決很小的一部分問題,當天氣讓你遭受損失的時候,你甚至連抱怨都不知道從何開始。
最后感謝這部紀錄片在農業(yè)方面所作的科普貢獻。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陶淵明
近幾年,人們都開始向往李子柒式田園牧歌的生活,可鄉(xiāng)村務農真有火爆全網的視頻中表現的那般歲月靜好嗎?
在今年6月亞馬遜上線的一部紀錄片《克拉克森的農場》正是聚焦于鄉(xiāng)下勞作的生活。
《克拉克森的農場》豆瓣評分9.6,本以為是素人經營農場的紀錄片,沒想到是英國名嘴杰瑞米·克拉克森開發(fā)的節(jié)目,抱著到底是明星真人秀還是農業(yè)紀錄片的心態(tài)點開,但這一點開就停不下來。
豆瓣網友戲稱他為“英格蘭陶淵明,騎蘭博基尼的堂吉柯德”,每一集看暴躁老農打臉的日常太上癮了。
對以下這條評論不能更贊同了!
百萬富翁克拉克森在田間灰頭土臉辛苦一年后,共賺得144英鎊,真是“聞者大笑,聽者無語”。
在笑過之后,有著最大的兩個感慨,一是在已經十分發(fā)達的現代農業(yè)下,種地依然不易,田間勞作是真的辛苦;
一是英國和歐洲各種規(guī)章制度格外完善,小到不能使用什么樣的殺蟲劑,要如何儲備種子和糧食,并且可以放養(yǎng)土地而保護環(huán)境來從zf組織換取收益。
看了幾集后,對克拉克森的農場愈發(fā)好奇就上網搜了些相關消息,正好總結了下發(fā)出來供同好們看看。
杰瑞米·克拉克森是誰?
杰里米·克拉克森 (Jeremy Clarkson) 于1960年出生在英格蘭北部的約克郡,后與BBC制片人的一次偶然會面讓他參與了著名汽車評論節(jié)目《Top Gear/巔峰拍檔》就此聞名,被網友們戲稱為“大猩猩”,感覺他現在又多了一個“雅號”——“英國大聰明”。
19年初和女朋友Lisa Hogan(竟然身高1米88)共同開始經營農場。
杰瑞米·克拉克森的農場是真實在經營的農場嗎?
克拉克森的農場,準確地說這是紀錄片的名字。片中克拉克森經營的農場名為小蹲(Diddly Squat)農場,是真正在并繼續(xù)在經營的農場。
克拉克森最初于2008年購買了該農場,其中包括Curdle Hill農場在內的約1000英畝土地。
克拉克森的農場在哪里?
那以前是薩斯登莊園(Sarsden estate)的一部分,位于英國牛津郡科茨沃爾德(Cotswolds, Oxfordshire)的奇平諾頓。
克拉克森農場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克拉克森將農場命名為小蹲(Diddly Squat)農場,意思是意義不大,不太重要,代表他接手時缺乏足夠的支持。
亞馬遜還會推出第二季嗎?
亞馬遜Prime流媒體平臺已經續(xù)訂了《克拉克森的農場》第二季。
杰里米·克拉克森本人確認了這一消息,在他的Instagram帳戶上發(fā)布了一條小視頻說"Following the success of the first series, I'm delighted to say that there will be a second series of Clarkson's Farm",小哥Kaleb在一旁立刻打臉說道"You mean Kaleb's Farm"。
原隊人馬將會回歸,其中包括拖拉機司機Kaleb Cooper,因為他將負責在奇平諾頓(Chipping Norton)管理自己的農場。
我是一個只愛寫短評的人,但是看過這部綜藝以后,總感覺有很多話想說,那還是寫一個比較短的評論吧~
1.關于農場的高度機械化。作為農業(yè)大學畢業(yè)的學生(雖然我學的是生態(tài)學),在看完這一季綜藝后,我被國外農場高度機械化程度震驚了。國內肯定也有這樣大型的農場,不可否認的是,如綜藝中如此高度機械化程度的國內農場仍然比較少,絕大多數農民還是依靠大量的人力去完成工作。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的地方。農場的高度機械化伴隨而來的問題,就是安全,開心查理和搞笑卡勒布也多次提及,如何正確操作各種大型機械,確保職業(yè)安全,是重中之重。
2.關于農藥的使用安全。在農場認證的過程中,協(xié)會要求查看克拉克森農場的農藥堆放場所,是否符合“三防要求”,即防揚散、防流失、防泄漏;是否配備應急處置物資,如黃沙、滅火器等;倉庫內干草和農藥不能混合堆放。我不知道國內農藥的監(jiān)管要求,作為我的職業(yè)敏感性,危險廢物是按照上述要求監(jiān)管的。
以上是我的思考,感覺英國在農業(yè)的管理、理念是比我們先進得多,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當然,并不是說國內不好,而是我們作為發(fā)展中國家,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且我看到,現在已經在不斷進步著,越來越好!
(農村-農民-農業(yè)。我想到的是“三農”問題在中英之間的對比)
在農村的自耕田里長大的我,看了這部紀錄片之后,算是開了眼界,由衷地感到差距之大。
1,那些琳瑯滿目的農業(yè)機械,原來設計得如此細致周全啊。天啊,我想象不到的農業(yè)機械化。生平第一次知道原來可以這樣種田呢。6000畝的農作物:小麥加大麥(其實我分不清二者的區(qū)別),需要幾個星期才能犁好地,播下種子。而且蘭博基尼不只是跑車,也有拖拉機呢!是需要踩著幾級梯子才能上到駕駛室的那種巨型拖拉機,一排又一排幾十個按鈕,誰記得住啊?英國農民的技能好高超啊,要懂各種復雜的機械操作才行啊。
再回頭看看我們的小農經濟,還有自古至今為那些知識分子們吟誦不斷的所謂“田園情懷”,“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時至今日,我認識的許多人仍然是在過著這樣的生活哩。估計在克拉克森眼中這根本就是個笑話。
2,農民不僅是個技術活兒,還需要規(guī)劃和管理??死松N下麥子之后,還在旁邊的草場上養(yǎng)起了羊,在不遠處的池塘里放了魚苗,在山上溪邊種起了珍貴的綠山葵,最后在廢棄的田間種滿了蔬菜。然后,從早忙到晚,伺弄這些東西。
生長在魚米之鄉(xiāng)的我,小時候家里在種田種地之外,也有一灣池塘養(yǎng)魚,家里房前屋旁會養(yǎng)豬,養(yǎng)雞,養(yǎng)鴨,擁有自家專屬的一塊菜地……想想兒時的每個暑假,我的日子是這么過的:一大早去山上放牛,回家后喂雞,喂豬,洗衣服,去菜地摘菜,準備午飯,下午去田里幫忙割稻子,插秧,會提前回家給菜地澆水,準備晚飯等等。
當然由于克拉克森經營的是大農場,他使用機械,省去了不少的手工作業(yè)。不過那種日曬雨淋,風里來霜里去,也必不可少。不過,他是農場主,手下雇了不少人,幫他出謀劃策,教他如何干活等等。他還要填各種表格,與政府打各種交道,申請批準才能進行下一步。寫到這里,我不得不驚嘆英國對農村規(guī)模化經營管理的規(guī)范化,而且一切都是透明的,科學化程度高,相對而言,我們家鄉(xiāng)還有一絲原始化。
回想起家鄉(xiāng)的那個小村莊,永遠會有這樣一副畫面:某次回家探親,在二樓的房間里可以看到對面的小山丘,村里一對父子在那時弓著背,握著鋤頭,一前一后,用力地刨著地,除草。21世紀了,那種勞作的情景似乎亙古未變。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我們的農村里就多了各種各樣的村長,隊長,書記等等,反正這些人給我們帶來的沒有任何實際的幫助,有的似乎只是讓事情更復雜,傳達負擔,收取賦稅等(當然現在農村稅收取消了,這是歡天喜地的大好事)。
3,農民永遠是靠天吃飯。這一點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一樣。看著克拉克森拉著蛇皮袋底下發(fā)了芽的小麥種子,那一幕太熟悉了。我不知道英國農民是如何確定農時的,估計是政府派人來幫助他們。我們那里是看日歷,二十四節(jié)氣的作用原來是為農民決定播種收割耕作而制定的。小時候,我也經常見到大人們拉起一袋不小心因為陰雨天氣提前發(fā)芽的種子,在一旁遺憾惋惜。種子通常都是很貴的,要從專門的種子站去購買。隊長開完會回來后,便會挨家挨戶地通知上種子站買種子啦。早年家里種兩季水稻的時候,左鄰右舍都會商量著今年浸哪一號谷種。然后早稻是一定要掐準時間的,要不然的話,晚熟了就會影響二季稻。所謂的“中稻”大概就是年中插下去的一季稻谷,通常早稻味道不怎么好,可能是因為時間倉促。收割稻谷的時候,最忌諱的也是陰雨連綿,印象中有一年,由于水澇,成熟的谷子因為不能收割,大部分都在田里發(fā)芽了,好不容易挑著剩下的割,那點谷子打下來,后來做成的米飯都是發(fā)黃的。
所以,克拉克森的農場遇到這種問題,麥子減產,收入銳減,他那滿臉的失望和心疼,任何一個在農村生活勞作過的人,都能體味那種切膚之痛,辛苦流下的汗水,在收獲的季節(jié),卻遭老天爺橫刀奪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到了那種時候,想起來真有幾分想流淚。
4,種田只夠溫飽,掙不了錢。 克拉克森不靠農場過活,他的身體力行大多數時候是真人秀節(jié)目的需要。盡管他精打細算,用盡一切能夠用到的資源,最終幾千畝地一年只有144鎊的凈利潤。這還不夠他一天花呢。想一想,那些經年累月在農村靠種田生活,沒有任何其他技能的職業(yè)農民們,怎么辦呢?比如Kholbe, 他自己的農場,每年經營得如何,能掙多少錢呢?一個不看書,專門干農活的21歲小伙,在這片土地上曾經耕作了三年,當然他的主要收入可以是來自于雇主為他的勞動支付的工資。
農產品的投入和產出,嚴重失衡,最終只能靠政府的財政補貼。這竟然是個世界難題,哈哈,糧食的市場價格太低了,提高價格可能會導致更多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困人口,吃不飽等等),唉,這筆賬背后是整個社會經濟的良性運作。目前為止,大多數國家的農業(yè)都依賴其他產業(yè)的反哺了,難怪全職農民越來越少了,活多,事多,又累又臟,最后還掙不了錢,誰會花時間來干這個呢?
5,英國的農村有大農場,可以開展多樣化經營。可惜許多中國的丘陵地帶的小農民們,放不了羊,在新農村環(huán)保政策下,家庭作坊式的養(yǎng)雞場,養(yǎng)豬場等都被勒令停辦了。越來越多的農業(yè)人口流向城市,成為建筑工人,清潔工,外賣員,快遞員等等。我不知道英國還有多少人愿意留在農村。貌似ellen, gerald他們干得津津有味。
非專業(yè)的一點感性體會,附在觀影后記上。其實這部紀錄片很值得思考和研究。
“你瞧他還在得瑟自己有胳膊!”
“為什么總有人在一大早吼我?”
“1917導演打電話來說要在這里拍1918”
“狐貍隔著羊群住在KFC對面”
從2019秋到2020.9,脫歐不久+碰上疫情,自帶英式幽默的大猩猩開著他巨型的*蘭博基尼*為他的理想鄉(xiāng)村生活努力奮斗著,在Cheerful Charlie的循循善誘下,在無神論者/key worker Kaleb的損友友誼下,在口音過重的Gerald、羊專家Ellen和女友Lisa的援助下,達成以下成就——
耕地、放羊、養(yǎng)雞、野化項目【修水壩(建池塘)、砍樹讓陽光灑在地上】、Operation Owl(貓頭鷹行動)、養(yǎng)蜂計劃、做接生婆、開店、兜售organic產品……
接連發(fā)生的爆笑事件完全overwhelming,基本全程都在笑,以下是不完全記錄:
用n年前的紙質地圖規(guī)劃土地/找水管,用狗叫無人機趕羊,巧用衣架找水巫術,寵愛兩個掛著同事名字的公羊,進行農場手臂帕梅拉,給房車度假村拍“我并沒有給綁架”的廣告,attacked by bureaucratic bombs(等審批),在一日限定shop辦粉絲見面會,《倆老兒辯如何立起樹干》,被蜜蜂蟄了兩次,談起送給老爸的ghost carp,用Zoom-time meeting進行農場審查,油菜籽撒到外面,把Kaleb的車開到無人之地(報復:鑰匙被丟)··· ···
最終:種出了最好的小麥,發(fā)現自己的瓶裝水“says it’s got no shit in it, but it‘s full of it.”,農場一年收益144英鎊,一箱又一箱的羊肉。
搞笑之余,眼睛學會了如何耕地、做各種事都要獲得許可證;也跟著Jeremy貼近自然的生長與萬物的情感,與nature同頻。
?(*^^)o?*?o(^^*)? S1完結干杯!
老頭滿嘴玩笑,動不動開黃腔,但是真的動情的時候是很認真的。
Charlie: So, £90.000 lower from the same area. Which is quite incredible. So. you know.
Jeremy: Well, "incredible" is one word. That is £90.000 down.
Charlie: Yeah. It's enormous. Forty percent lower.
Jeremy: £90.000 gone because of the weather. So where are the costs, because how much... Here are the costs then, so we spent £14.000 on seed. £34.000 on fertilizer and £20.000 on sprays.
Charlie: So, £68.601. And then there's £68.457 of costs. That's Kaleb, that's the machinery. So you've made £144 profit from the arable farm.
Jeremy: So farming seven days a week for a year, on a 1000-acre farm has generated an income of £144?
Charlie: Correct. Fortunately, at the moment, we have this subsidy. When that goes...
Jeremy: What are farmers going to do? I mean, honestly,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The ones who don't have Amazon firm crews following them around and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to top up the income? I mean, what do you do when the subsidy starts to go down?
Charlie: There will be... there gonna be a sea change to the rurally, you know, the countryside. There's be 30 percent less farmers, probably.
144英鎊這個數字有點過于慘淡了,算上補貼,除去可重復使用的機械費用,收入還是很高的,可畢竟那么一大塊地啊,普通農民完全就是靠天吃飯。
最后,Kaleb好到讓人流淚,簡直就是真善美的代表。
理想人生。向往的生活。暴躁老農在線搞笑笑死我了哈哈哈。還有個感想,中國距離現代農業(yè)還差多遠,看看人家對食品的精準品控,這種個地學問大了去了,關鍵效率還高。
拍出了《萬物既渺小又偉大》拍不出的悠然愜意。
開猩農場 LOL
夏日最佳綜藝!農業(yè)實在太刺激了?。?!顛覆了我對農業(yè)的許多認知。比如現代地主并不能在領地上為所欲為,為了保護環(huán)境和本地經濟,有各種法律條文規(guī)章制度制約著地主的行為。比如糧食價格受天氣和時局動蕩影響真的很大,四十年一遇的極端天氣和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直接損失了7萬胖子。還有細小的差錯,比如谷倉不夠大、收割遇上下雨、拖拉機著火燒掉農田…風險無處不在,永遠不知道哪里會出幺蛾子就要蒙受經濟損失。兩位助手令人印象深刻!快樂查理是土地經紀人,兼農學家、財務專家和律師于一身,什么都懂。長工Kaleb勤快能干、尖酸幽默,經常給他的老板大猩猩擦屁股。一路補鍋之中有驚無險耕了一年的地。這不是一個以販賣田園牧歌生活方式、抒發(fā)對英格蘭鄉(xiāng)村的懷舊之情的、心靈按摩式的綜藝,就很好看。
英格蘭陶淵明,騎蘭博的堂吉訶德,善良版麥克唐納,推特時代狄更斯,這些標簽都可以定義他。最適合的,還得是老倒霉蛋。
老人家太逗了, 意料之外的好看. 那么大的農場實屬不易, 佩服佩服. 老人家真的很有沖勁, 而且永遠逗比. 希望有第二季, 期待.
為了找出農場里水源不出水的問題,打開了1922年繪制的莊園地圖,救命,不愧是你英國人
一只大猩猩一無所知地經營英國農場的真人秀,側面了解一些現代農業(yè)知識。2019年秋進入農業(yè)真是worst timing,播種遇到連續(xù)降雨,接著是干旱和疫情,節(jié)目效果拉滿。比想象中好笑多了,杰瑞米天天have a plan,kaleb一邊抱怨一邊幫他擦屁股,永遠皺著眉頭帶來壞消息和paper work的charlie,講的話一句也聽不懂的gerald。蘭博基尼竟然出拖拉機,雖然拉風但是太大了一點也不好用hhhhh 農民辛苦一年收入寥寥。很累但是很幸福。
種地不易。開心查理看起來憂心忡忡,永遠帶來“好消息”。杰里米一直在“我有一個好主意”和“我真是個SB”之間轉換。
看到百萬富翁Jeremy在田間地頭灰頭土臉趕羊喂雞 辛苦一年豪賺144鎊的時候 真的很想給他介紹一位我們中國一千多年前就與他靈魂相通的偉大詩人陶淵明 而陶大爺早就用一首歸園田居生動描繪了風雅人士是如何臉朝地與田園生活零距離接觸的: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 戴月荷鋤歸——戴建業(yè)老師說 草盛豆苗稀還種個鬼的田!當然了 他們不靠老天爺吃飯 勞作就是圖一樂 作為觀眾 我看得就更快樂了;Jeremy, dont go back to London, Amazon, you do that fxxking sequel right away!
又名《開著蘭博基尼去種地》《氪金農場》《我有一個天才想法》《plan 雖遲但到》《什么破事兒都能遇上的老倒霉蛋》《論花錢他是專業(yè)的》《老頭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每天一個農場破產小技巧》
I love Cheerful Charlie lol【幸好有錢有Kaleb,普通農民的生活可難多了【馬上去玩模擬農場…
差生不但文具多,想法也多,還欺負我們社恐進城賣東西,糟老頭子壞得很(著實太好看了Amazon快搞個第二季啊!
這個男人能準確的抓住大眾的陌生感, 深入現代農業(yè)第一線, 用實際行動和驚醒世人的結局撐起了原本應該非常枯燥乏味的紀錄片. 這就是大猩猩的魅力.
新手經營農場,太燒錢了但是每一集都很有趣,誠意滿滿。國內為什么沒有這樣的真人秀,一幫明星看著黃磊做飯,然后美化田園生活算么?-----------------《向往的生活》
克拉克斯農場(×)卡勒布農場(?)
暴躁老農在線勞作,辛苦一年顆粒無收
總體就是現實好笑版的《萬物有靈且美》和牧場物語。實在太好笑了?,F代機械化農業(yè)真的很復雜很博大精深,不僅得了解作物牲畜,還得熟知政策法規(guī),能夠操縱保養(yǎng)修理機器,解決貯存銷售問題。Jeremy大叔面對如此復雜的一項事業(yè)以及種種意想不到的挫折的時候的那種困惑和無助,真的讓人想要幸災樂禍(但也是心生同情的)。鄉(xiāng)鄰們很可愛(因為知道自己未來會禿頂所以不斷換發(fā)型的拖拉機駕駛員Kaleb,還有說話完全聽不懂的那一位),農用機械(蘭博基尼拖拉機什么的)很精密很帥氣,動物很可愛,Jeremy大叔很幽默,鄉(xiāng)村和農場太美了!
太好笑了怎么會那么好笑,概括一下劇情就是: 「我可以」(馬上打臉)「我不行」,「我有一個想法…」「我錯了我是sb」,「我覺得…」「媽的我再也不亂覺得了」
Kalab去倫敦賣山葵的時候我深切地感受到生活在現代大都市的恐怖。it’s hard to live in the city, but country life is no easier ei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