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好的時光》魚骨(看片筆記):冬日凌晨讓我一身冷汗的影像
題記:
破碎山河誰料得,艱難兄弟自相親
――――梁啟超
在華人導演里,他可以和安澤羅普洛斯媲美,陳凱歌是放不下架子的,張藝謀沒有這個能力,只有侯孝賢了,默默無聲在奶奶的召喚里建構(gòu)影像的歷史
這部電影的3個年份是用心選擇的1911辛亥革命,1966文革,對于臺灣的意義有『1966毛澤東主席批準,中國戰(zhàn)略導彈部隊成立,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二炮兵。原炮兵副司令員向守志將軍出任第二炮兵首任司令員?!?,2005國共會晤 三段分別為自由夢,戀愛夢和青春夢意味深長。
無所謂他回應了自己什么電影,我感興趣的是他想干什么,特別是在電影100年的時候,辛亥革命和無聲電影的多重讀解。
在這個段落他用了梁啟超在1911被日本已經(jīng)占領十六七年的臺灣訪問時的詩句:破碎山河誰料得,艱難兄弟自相親。
還有關于時局梁啟超的30年日本和臺灣關系的斷言,本子造就一個可能。
終究他是大陸移民,受的是父輩愛土的教育,在臺灣有著這樣堅持的導演讓我們由衷贊美。
1911里油燈的側(cè)光和頂光造就的落寞,她的命運和做妾嫁掉的下女的命運。這個段落舒淇演得很到位,克制的、端莊的這可和《霸王別姬》那位頭派妓女鞏俐做個對比,收斂是賣笑等級最好的判斷,侯孝賢是當之無愧的大師,從《海上花》到這個段落非常理解中國的這段歷史,那些說《海上花》廣東腔的都是對于上海開埠歷史的不了解,廣東商人當時在上海是比較有錢的,這和《長恨歌》選用鄭秀文失敗不是一回事情,電影需要用心,不是為了取悅觀眾,這個費穆40年代的觀點依舊是真理,當然,這是一種選擇,就像畫家和畫匠的差異。
在臺灣的1911服飾和《海上花》去對比,你就會明白導演的用心良苦:同宗同源。還有代表著國家的辮子,這是一種無聲的表白。
這個段落很是重要,她至少代表著梁啟超一代人兩岸的關系,外來的梁啟超和本土的交往,骨子里有回歸=贖身
武昌起義的字幕出現(xiàn),昏暗的會所和外面的亮的對比。好的導演畫面本身說話。
梁啟超在臺期間常在春帆樓與臺灣友人詩酒唱和晚濤哀受到異族統(tǒng)治下的臺灣名士敬重,這樣的插入可見侯孝賢的愛國立場。
“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是梁啟超的手筆,也同時表述別離的苦痛,在琵琶的演奏里悲情無限,這些重點都被評論者忽視是可惜的。
三段音樂,1966的英語流行歌曲《Smoke Gets in Your Eyes》, 1911的南音(?有人知道嗎)2005的頹廢的歌聲 對比強烈。
許多人將三段分別打分是十分愚蠢的舉動,電影是整體,每一部分都是有機的存在,任何割裂都是對于整體的損傷。
2005那段正是國共會晤之時,這個巧合也顯示了導演對于時局的有心。可惜很多人根本沒有看明白這個段落。2005年兩岸交往的急迫有些奮不顧身的味道,這在舒淇和張震開始的狂吻里你可看到,這是一個說法,觀者自會。為什么叫青春夢?青春是騷動、是沒有多思的投入,狹窄的走廊和面目不清的臉代表著兩岸通路和不可策,這個指向不明白這部電影算白看了。
特別是有段字幕:早產(chǎn)兒,過早破出的自我代價是昂貴的。這些文字絕對不是青春的華語,它在考究兩岸擁抱的代價和后果,而且是悲觀性質(zhì)的。
摩托車山的倚靠我走神了我想到了《蘇州河》的對話:關于馬特狄龍
這個段落的化妝有意思 臺北晚九早五。
街景上國書館和洋酒的招牌同在,垃圾車,選景不會是無緣無故的。
最為微妙的是女同的關系,雙性戀的關系,關于謊言的質(zhì)問和政治學的問題。在可以發(fā)表的文字里這些我都沒有寫,原因是簡單的
這部電影本質(zhì)上根本不是愛情片,他是兩岸的歷史,充滿政治性的寓言,閱讀歷史,在冬日的凌晨膽戰(zhàn)心驚。
注:所有冠于魚骨都是看片過程里的思考,也就是解讀筆記,沒有語序的,是一種等待著的對話,是關于導演企圖的第一反映,所以稱之魚骨:歡迎大家討論
2005年12月6日 星期二 上午6時21分 冬日清晨
獨立影評人:卡夫卡·陸KavkaLu
版權所有,請勿私自轉(zhuǎn)載
聯(lián)絡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郵箱: kavkalu1967@126.com
2 ) 最好的時光在哪?
有人花掉一輩子扭盡六壬寫千百個故事,正如卡爾維諾;有人則耗盡一生腦汁去拍一種情懷,就像王家衛(wèi)和侯孝賢,齊齊浸泡在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二十年代)的發(fā)霉氣味中。
《最好的時光》裡有三段故事:1966年「戀愛夢」中情竇初開的兵哥千山萬水找尋互通情信的桌球妹;1911年「自由夢」中青樓名旦遇上雄心壯志的讀書人,前者渴望自由埋街吃井水,後者一手抱著情婦一心卻想著國家大事;2005年「青春夢」中,心漏又癲癇的女歌手沉浸在雙性情慾中不能自拔,最後女朋友留書自殺。
最好的時光在哪?在1911年那個動盪沸騰的革命時代嗎?再怎麼相知,談到贖身嫁娶的關節(jié)上,男人還是退避三舍,以他的豪情壯志去搪塞一個妓女的付託終身,因為說到底他只愛她的肉身。又原來,個人自由在國家自由的大前題下,不過是九牛一毛。
最好的時光,在2005年這個激情坦蕩的世紀嗎?似乎兩晚肉體激情過後,換來的是對著遺書紅了眼、抽一根煙的虛空。
仔細一想,不難發(fā)現(xiàn)候?qū)а葑詈玫臅r光就在年少輕狂的六十年代。無論多思念,信上寫的只是客客氣氣的「多謝」、「多希望再見你」,也無論幾經(jīng)辛苦攀山涉水尋找伊人,最後也只不過拖著手仔等車,還要冒著被上司怪責遲到的險。要幾單純有幾單純,要幾老土有幾老土,但與免談兒女私情的無私年代、抑或人肉橫流的廿一世紀相比,這種單純老土的小兒小女愛情,還是最令人溫心的。
聽說三個故事也出自真人真事,而「戀愛夢」正是侯導演和同年友儕們的經(jīng)歷,也難怪這一段拍得「最侯孝賢」,通篇對白不多,都是他慣用的長鏡頭說故事。相反,「自由夢」和「青春夢」則味道不同,前者對白不但多,更用上默片的字幕穿插,後者分鏡也明顯較多。
侯導演的長鏡頭最令人不耐煩,但也最耐人尋味。記得第一次看《海上花》時曾經(jīng)如何皺眉怒吼過悶悶悶,第二次氣靜心閒時再看一遍,卻看出了有眉有目,還嘗出了味道。
正如「戀愛夢」的開首。
由穿露臍裝的女郎游到桌上的白球,有人瞄著球輕力一打,球碰到桌邊又滾過來,然後我們看見了打撞球的平頭裝男人。戲做了大約十幾分鐘仍未見一句完整對白,可是從女郎眼含笑意扭扭捏捏的舉動,以及一首「smoke gets in your eyes」,故事不經(jīng)意地露了輪廓。
不需要太多的對白交代,隨著長鏡頭中的影像流轉(zhuǎn),加上背景音樂的氛圍,故事、人物關係自然組織起來,這就是電影語言,也是侯孝賢厲害之處。
3 ) 最好的時光
整部影片都彌漫著似夢似真的感覺,片名雖是最好的時光,但影片并沒有多少美好和快樂,反而到處圍繞著憂傷、哀怨、還有絕望。最好的時光在哪里?也許只有悲傷才能成長,只有孤獨才會記住,只有經(jīng)過才知什么是最好。
戀愛夢里那一封書信結(jié)緣的男女,淡淡的情,很樸素的愛情。一起吃飯,一起雨中等車,偷偷的牽手,在懷舊的背景音樂里,戀愛的感覺如此純凈美好,有淡淡的愁,淡淡的甜,真的好似暖暖的夢境讓人無限憧憬。
自由夢是沒有對話聲音的默片,一個為了愛而等待的悲涼女子,最終束縛于命運,自由可望不可,這個夢也成為了一個充滿深深怨念無法完成的夢。
青春夢隨著而來的是熟悉感,相互取暖安慰寂寞難耐的阿靖孤獨的靈魂卻還是無處棲息,在世間游蕩,對一切都心不在焉。
三個夢交織出不完美的時光,真實又美好,有遺憾與憂傷。
4 ) 最好的時光
昨天在ms淘碟,進門,老板就笑著遞給我一張碟子?!蹲詈玫臅r光》。他說,你會喜歡吧。我問,好看么。他說,候孝賢。他把候孝賢那個名字拖得那么長,好像笑容一樣長。于是連同一本新到的《狐貍的故事》塞在了包里。
候孝賢的片子呵,《戀戀風塵》啊,《風柜來的人》啊,《悲情城市》啊,還有一直沒有淘到的《海上花》啊……他的片子是用法國遺風拍的中國詩。極好的小品,適合飲茶。
分三個部分。(又是三個故事,“三”對于導演是不是命數(shù)?)戀愛,自由,跟青春。戀愛夢是輕的,打一天的桌球?qū)憥追庑啪涂梢灾档盟奶帉ふ?,然后在雨里牽手;自由夢是靜的,1910年的默片,眼角眉梢,一個想給國家自由的男人卻給不了自己的女人自由;青春夢是雜的,藥,雙性戀,唱歌,機車,攝影,原來迷幻也可以玩得美一些。
浮光掠影。
候孝賢的片子可以拉得如此緩慢。打球可以這樣慢,關門可以這樣慢,洗臉可以這樣慢,吸煙可以這樣慢。那種慢卻不會讓人失去耐心,像開頭說的那樣,這敘事的手法帶著法國遺風,可是讀的卻是中國詩。
舒琪的演技越來越好。喜歡她在第一段里面看到男孩來找她之后的無措樣子。第二段末尾流眼淚時候的轉(zhuǎn)身覺得是敗筆。第三段里回到家后看女友離去的字條躺在床上的樣子,很美好。對于那張她在水里呼吸吐出氣泡瞪大幽藍瞳仁的照片印象很深。
張震呢,總覺得他是個該挑更多好片子的男人,沉默的那種。他痞子氣的斯文相很具殺傷力。
很喜歡那些配樂。Rain and Tears。在他握她的手時,恰好漏掉那么一拍。第三段中的音樂也好。尤喜歡結(jié)尾她和他在路上飛馳的那一段,然后進入字幕。若在電影院里看,為著這音樂,我愿意在影院里坐到所有人都散場。
看完之后很想寫一封信,用最老的那種紅格信紙,鋼筆。
卻不知道寫給誰,又寫些什么。
5 ) 時光的余味
在一個女人生命中最好的時光里,她該如何選擇?
往往沒有黑白分明的答案,被時代的潮水裹挾著向前,每個人都會做出選擇,抑或根本沒有選擇?;蛏罨驕\,冷暖自知。
《最好的時光》,最好的在于它的余味。三個夢,告訴我們前因或經(jīng)過,沒有結(jié)果。看完了,余味裊裊地飄散在空中,任人遐想。
“戀愛夢”仿佛每個人的初戀。在《rain and tears》的浪漫旋律中,展開一段青澀而美麗的愛情故事。淡淡的笑容,淡淡的來信,淡淡的對話,淡淡的懷舊,表面是平靜而溫馨的,心底激情的暗流在涌動。阿兵哥在找尋秀美的過程中,滿懷渴念,一路波折,見面卻只是淡然一笑,啊,“原來你也在這里”。1966年那個夏天,留在一個女人的記憶里,一抹甜蜜的微笑。
“自由夢”講述了一個女人無從選擇的悲涼。這個段落采用默片的方式,大段鋼琴伴奏,夾雜著藝旦高亢的南音,整段流暢優(yōu)美,一氣呵成。1911年,當一個大國的自由夢和一個女人的自由夢相撞的時候,只留下一個心酸的背影和欲哭無淚的蒼涼。藝旦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她的終身取決于書生的選擇。書生可以幫她的姐妹贖身,卻決不會娶她作妾。書生的來信中,仍是只提家國,半字不提她?!懊髦耸莻牡兀嗟骄S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彼嚨┹p撫信紙,象是撫過自己不知所終的命運。
“青春夢”取材自真人真事。在一片迷亂之中,徘徊在雙性戀中的女主角,黑黑的眼圈,眼神始終迷茫。她可以愛他,或者愛她;她可以逃避,或者坦承。新一代人的青春,就像她的電子音樂,頹廢而不知所措。2005年,活在當下,不想明天,也許就是她最好的選擇。
隨著長鏡頭的娓娓道來,讓人為片中人物的命運或喜或悲或感嘆。侯孝賢是感性的,但他的導演手法卻十分冷靜,三個夢沒有過多累贅,亦無拖沓之處,情到深處,點到即止,卻頗值回味。
最好的時光,都是回過頭來看的。
6 ) 最好的時光——蓮花總在未放時
許久不知道上網(wǎng)做什么,于是很多夜晚的時間在看片中度過,最近一直跟著看的是美劇犯罪現(xiàn)場,講的是用科學的手段來勘察現(xiàn)場,找到真正的兇手,一路看下來,幾乎被理科生洗了腦,覺得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完全是可以被有條理有邏輯的解釋,只要有科學就一切清清楚楚,萬事OK了,但是我知道,那不是世界的全部。即便是貌似清清楚楚的有條理的世界,也不過是一種假象而已,人類的太多情感不能裝進試管里一測了之,也正因為如此,我才在看完《犯罪現(xiàn)場》后又去看《最好的時光》,《犯罪現(xiàn)場》講清楚了它想要講的故事,侯孝賢講模糊了他想要講的故事,不過在我看來,有時候模糊的表達是最好的表達,因為最好的時光,有時候在一個人的記憶中,也不過是一片辨別不清的影記,一些之言片語,或是記憶深處悠悠的飄蕩著的一陣香氣,如此而已。
舒琪和張震真是一對璧人,站在一起就是那么的養(yǎng)眼和妥貼,以至于很多人一定要把這部電影當成是這兩個人的前世今生來理解,要把這三段故事連在一起看,要找出個所以然,要說出個因果。其實,若要說最好,何必論因果關聯(lián)呢?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總是以片斷的形式零零點點的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命中,若是真是硬要論起因果來,瞻前顧后的看去,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不美好了。就好像自己曾經(jīng)和友人說起幸福這件事,說到痛苦這個東西,它總是以面的形式出現(xiàn),又長又厚又寬廣,甚至可以像氣體一樣將我們包圍,讓人窒息到無法突圍。然而幸福的感覺,卻總是那樣吝嗇的以點的形式出現(xiàn),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沒有什么巨大的幸福可言,它總是星星點點的布滿我們的一生,若是這樣的點多了,這人生也算是完滿了。
愛情夢里,那一個幸福的點是秀美偶然回頭時,看到以為永遠不會再見的少年站在門口望著自己的那一剎那,他們在雨中十指緊扣的站在一起,不需要問彼此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的剎那。 自由夢里,那一個幸福的點是藝旦姐聽到詩人愿意為自己的姐妹出一部分錢贖身的那一剎那,知道他其實也可以變通,也許這就是自己自由和愛情的希望的那一剎那。青春夢里,那個幸福的點就是陳靖坐在阿震的摩托車后座的那一剎那,家里有她十幾年的女友熟睡在床上,而她正和一個男人在去做愛的路上,一切都還陌生而又美好,虛無還沒有襲來,她擁有著她想擁有的任何人的一剎那。
這樣看來,一部名為《最好的時光》的電影由三個毫不相干的故事來組成,也是很可以理解的了,如果你一定要問他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那么就是他們都曾經(jīng)是某個人的生命中最好的,如此而已。即便是第三段故事中的那個女生,我在看過電影后,驚訝的發(fā)現(xiàn)舒琪所扮演的原型就是我很久以前在網(wǎng)絡上看過的那個酷酷的雙性戀女生歐陽靖的時候,我才開始猜測侯孝賢到底想要說什么,即便是一個德裔混血的女子,即便是如此頹廢而又美麗到不可救藥的女子,無論她的生活離我們的有多么遙遠,她依然有她最好的那段時光。
最好的時光永遠只能是片斷,沒有前因和后果,沒有前世和今生,若生生的是要問什么因果后來,那么一切就將不復存在了,秀美和少年可能結(jié)了婚,可能分了手,結(jié)婚后,他們會為生計奔波,養(yǎng)一些孩子,有一些口角,藝旦姐可能老大嫁做商人婦,做妾做小,夫君對她如何,只能是聽天由命。阿靖和阿震可能終究會在一起,每天都可以做愛,然后空虛,然后老去。因此,你看,所有的故事只能講到這里,也就只講到這里吧。從這里開始,在這里結(jié)束,讓它嘎然而止,是最好的選擇。就像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曾幾何時,我會很喜歡問,然后呢。并且深以為自己的問題很聰明,很練達。但這也不過是一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方式而已,我們總是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的回到原來的地點,才發(fā)現(xiàn),山還是山,水還是水,我想,現(xiàn)在如果讓我再來講這個故事,我會說,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然后,看著孩子們的笑臉,為他們?nèi)松羞@段最好的時光而欣慰,雖然他們未必能夠記得住。
和尚問智門光祚禪師,蓮花未出水之前是什么,禪師說,是蓮花,和尚又問,出水之后呢?禪師說,是荷葉。很多年前我就看過這個故事,但是我不知道它的答案,很多年后,一個電影讓我恍然大悟,也許這個答案,也和這個叫侯孝賢的男人沒什么關系。其實,知道了這個答案,到底有什么用呢?無他,只是知道蓮花總要開放,最好的時光總要過去,對這人生中的點點的小幸福,多了些珍惜,少了些怨恨而已。
7 ) 《最好的時光》:關于青春和愛
所謂最好的時光里,總是少不了另一個人。于是在這一部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里,我們看到舒淇和張震兩個人,演繹了3個年代的故事。
1966年,一個服兵役的少年,戀上了撞球室的計分小姐;1911年,一個愛國志士和青樓的歌伎情深意長;2005年,他是一個小店老板,愛上了前衛(wèi)女歌手。
有時候,我們愛上的是愛情本身,或者,是透過愛情,愛里面的自己。至于對方,也許換作另一個,也沒什么不可以。于是,我們看見,那個喜歡打撞球的男生,喜歡寫信給計分小姐,走了一個,也無妨,就寫給下一個。不過下一個走了,他卻要去找。是真的愛嗎?或者只是當時很需要一種愛的感覺。他一路找尋,高速公路邊是陌生的田野,是似曾相識的路名,正如周瑜的火車,陶醉在那種即將來臨的快樂里。沒什么比這一路的感覺,更加像是愛情。一種期待,一種惶恐,一種激動,還有一種惴惴不安。找到也好,找到了,就是舒淇那種抑制不住的笑,雙手交纏而手足無措,只是會望住他笑,末了想起要喝水,要抽煙否,請他坐。那個一路狂奔的少年,也許不過是為了給對方一個這樣的禮物,看見對方高興的樣子,就是最大的獎賞。
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找尋上,見面不久,就該歸隊,卻沒有車,兩人等車,終于,他的手試探著拉住了她的,沒想到她也應合,十指交纏,終于有了一種結(jié)果。那是1966年,是為“戀愛夢”。這段故事來自侯孝賢自己的經(jīng)歷,不過他自己并沒有什么結(jié)果。
那時候都還太年輕,并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即使所有的付出,看似為愛的舉動,其實也是為了其中的自己。那男生一定享受著計分小姐見到他時那種一覽無余的快樂,這種快樂,讓他看清了自己的價值,覺得說,愛原來就是這樣吧,可以讓她笑,而看見她笑,比什么都好。
第二段“自由夢”,青樓里的紅顏知己,和追隨梁先生的士人。他跟她談所見所往,把她當知己,她知會他青樓里的妹妹要嫁人,想贖的人缺銀子,他慷慨解囊。女人是個委婉的,幾番試探,終于忍不住問我的終身怎么辦?男人卻是不語,沉默。他雖然反對納妾,可是妹妹嫁給人家為妾,他并不反對,因為妹妹總算終身有托。輪到姐姐,他卻不敢收。武昌起義前,女人接到他最后一封信,涕淚長流。一個為自由的男人,終于不能兒女情長。
轉(zhuǎn)過來2005年,舒淇演的角色根據(jù)歐陽靖的真實事件改編而來。歐陽靖叛逆,前衛(wèi),雙性戀,有才氣,做很多跟藝術有關的工作。舒淇演的靖疏離、冷漠,眼睛涂著濃重的黑眼影,冷酷卻帶著感性。這一段名為“青春夢”。靖的所有大膽的舉動,正是那一種青春。綻放,放蕩,無所顧忌,不怕犯錯,向死而生,從不理會別人的眼光,沒人比她更自我。但是那一種怒放的青春,我們不敢,我們羨慕。全片里,唯一個段落讓我濕了眼眶。就是阿震給靖帶去沖好的照片,把一個項鏈掛在靖的胸前。靖說,去你家。于是他們騎著摩托車一路飛奔。鏡頭就跟住了這樣的兩個人。他們在車子之間出沒。靖靠在震的背上,有種小小的安心。還有鏡頭外的音樂。如是看著,突然覺得,這就是青春,一路飛奔,不知道目標,因為可以和另一個人在一起,就擁有了整個世界——“不管他要帶我到哪里去,我的車站,在他身旁”——如三毛所寫,這樣的鏡頭,一再連續(xù),于是一瞬間,接受了導演的暗示,看著畫面里飛馳的兩個人,相信我們所有錯過的青春,原本可以這樣簡單,這樣自由的像風一樣,只有你和我,不知不覺,就濕潤了雙眼。因為太喜歡尋找意義,不知道有時候快樂很簡單。只這樣的一個鏡頭,就定格了盡可能美好的青春。不過是這樣,一輛摩托,兩個人,一種飛翔的理由。
朱天文的編劇,三段式的故事,戀愛夢,自由夢,青春夢。三段故事里,都少不了的是,青春和愛,它們構(gòu)成了人生最好的時光。個人總是逃不開時代。即使有了最美好的青春,在不同的時代里,愛就有了不同的面貌。1966年含蓄的愛很珍貴。1911年,不能圓滿的愛令人惋惜。2005年,想愛就愛的愛少了回味。哪一個才是最好的時光呢?相比之下,2005年的愛是最輕飄而沒有意義的,因為里面的人輕易就背叛,靖迷離的眼神,似乎在說,如此豐富的她的人生,其實就像一個夢,最終還是虛無的。即使同性愛女伴寫下遺書,她也只是點起一只煙,迷茫的倒在床上,不知所措,她甚至抓不住自己,怎么拯救別人呢?在一個最多可能性、一切如同兒戲、得之輕易不懂珍惜的時代,偶爾的亮色就是靖和震騎著摩托飛奔的那一幕,覺得有些東西,是不會變的。
時光可有最好嗎?很多人愛說最好的時光不再,轉(zhuǎn)過10年,卻想起10年前。所謂最好的時光里,人們忙著戀愛,忙著受傷,忙著被折磨也折磨別人,終于,把這最好的時光耗盡。時過境遷,坐在夜晚的清燈下,說,哦,那是我最好的時光。
人生無非如此。
rain and tears ,all the same
重看了一遍,第二、第三段還是很難看下去。第二段沒感覺出為啥定要弄成彩色默片,“間離式再現(xiàn)”么?第三段光看舒淇和張震的床戲就已然宣告失敗了。第一段依然無比動人,有點神似《詩經(jīng)·關雎》的結(jié)構(gòu)與意境。
Rain & Tears
比較喜歡第一個故事,一進新世紀就開始亂搞了。。。
自由夢多酸澀,青春夢多躁亂,只有戀愛夢如此純凈可愛,讓人回味。一場徹夜撞球,一封情書,一段追尋,相見俯首而笑,綿綿細雨中作伴等車,傘下牽起的小手,簡單,細膩,空氣里都是浪漫的味道。
真是忍受不了這種拿腔拿調(diào)的慢節(jié)奏片子。。。
第一個重復《風柜來的人》《南國再見南國》,第二個延續(xù)《悲情城市》《海上花》,第三個還是《尼羅河女兒》《千禧曼波》。還是最喜歡第一個結(jié)尾時的溫情牽手。舒淇真是幸運,遇到那么多真愛她的大導演。
【冒失說出侯孝賢眼中“最好的時光(或最好的電影時光)”是哪一段并無太大意義,因為所有的時光都是被辜負被浪費的,也只有在辜負浪費之后,才能從記憶里將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積的灰塵,感嘆它是最好的時光?!?/p>
有一篇影評講得好,第一段故事是侯孝賢經(jīng)歷的,因此細節(jié)飽滿真切,第二段是侯孝賢閱讀過的,情節(jié)曲折,但個性不明,第三段是侯孝賢所陌生的,因此概念先行,缺乏感受。
以前標記過了。今晚又看了一遍,三星改成五星。原來,這兩個月,就是我最好的時光。
最好的果子,最先被采摘。最好的時光,最容易浪費。
three times three kinds of dreams >> about love ,freedom and youth
張震老騙人
你想和她上床,她也想和你上床,你們都知道總有一天你們會上床,但不知道你們會在哪一天上床,這就是最好的時光。
越看越快睡著。就第一個印象深刻。
張震真帥~還露~你看看吧,我這人忒庸俗了點吧.
他費盡周折找到她,沒有一句抱怨,兩人只是癡癡地相對傻笑,相坐喝茶。一起出去吃碗面,各自呆呆地若有心事。她陪他在雨中等車,細雨綿綿中,他的傘從自己的右手換到左手,右手羞澀地握起了她的左手……
純情心動的戀愛夢,晦澀委婉的自由夢,狂躁激烈的青春夢,被攪碎和環(huán)繞的時間敘事,放置在不同年代的你儂我儂。濃郁之下再配合先柔情后溫婉再迷離的音樂,化成紙上粘稠色彩。這三段時光不能用或好或壞來衡量,只能區(qū)分清淡和濃稠的重量。不是盛宴卻很饕餮的侯孝賢。最愛你陪我吃飯我陪你抽煙的戀愛夢。
這部片做得最對的地方是找對了演員。最喜歡第一個時光,而第二個時光的默劇形式是一種別樣的感覺。倒是對成為封面的第三個時光感覺平平。
覺得自由夢最好,但是更喜歡戀愛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