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活潑純真的澳大利亞姑娘珊迪·奧森(奧莉維亞·紐頓-約翰 Olivia Newton-John飾)在暑假去美國游玩時,邂逅了學(xué)校“硬漢幫”的老大丹尼·祖克(約翰·特拉沃塔 John Travolta飾)。對丹尼一見鐘情的珊迪,極不情愿地與丹尼吻別后踏上了回家的歸途。一段青 澀甜蜜的初戀,就這樣隨著炎熱的夏天結(jié)束了。然而峰回路轉(zhuǎn),桑迪的父母決定移居美國,更令桑迪激動的是,她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和丹尼在同一所學(xué)校讀書。為了追求丹尼,原本端莊穩(wěn)重的珊迪變得趕時髦潮流,也故意和全校有名的帥氣運動員約會。然而事情卻不像珊迪期望的那樣進行著。
本片榮獲1979年第5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提名,1979年第36屆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女主角提名等多項大獎。
百老匯音樂劇改編。青春就應(yīng)該叛逆而具有活力,不良青年丹尼(約翰·特拉沃爾塔)在海邊與心儀女孩兒相遇,但又不得不維持同伴眼中自己酷酷的不良形象,兩人因此產(chǎn)生誤會。還好在這所新高中里,每個人身邊都不缺少朋友。相處之中兩人參加一場盛大舞會,逐漸解除誤會,還在一場與另一不良團體的賽車中取得勝利。臨近畢業(yè)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出路,丹尼和女孩兒也變得更橡對方,大概這就是愛情的模樣。人際關(guān)系與成長是青春片不可缺少的要素,與歌舞相搭配也是相得益彰。影片的展示環(huán)節(jié)相當短,很快便進入復(fù)雜化沖突。但沖突缺少遞進式高潮,稍顯遺憾。多數(shù)人物都比較漫畫化,符合影片整體氛圍。約翰·特拉沃爾塔并未重點展示舞技,其中的插曲皆為經(jīng)典流傳。與相似題材的《美國風情畫》相比,少了一些深入和沉靜。
因為上海影城1號廳屏幕太大了,就算是4K高清也放大過多,我座椅又在第六排特別近,于是看起來還是顆粒比較大,還是感受不到4k的感覺,相信后排會好很多。。。
幾位女演員看起來特別老相,結(jié)果一查真的好多演員都超過20了,甚至不止一位超過30了,尤其是大姐頭女二。When filming began in June 1977, John Travolta was 23, Olivia Newton-John was 28, Stockard Channing was 33(傲骨賢妻Alicia的媽,不止我一個人覺得她像是伊麗莎白泰勒), Jeff Conaway was 26, Barry Pearl was 27, Michael Tucci was 31, Kelly Ward was 20, Didi Conn was 25; Jamie Donnelly was 30, and Annette Charles was 29. Only Dinah Manoff, Lorenzo Lamas, and Eddie Deezen, all 19, were still teenagers.
電影看起來特別傻,簡直懷疑我如果在家看能不能認真看完。一群大齡teenagers飾演的高中生,倒也是演出一股子中二氣,劇情好不好都似乎不重要,反正電影院里大家笑點挺一致。歌舞部分真是懷舊,聽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盡管劇情特弱。所有跳舞的人動作都很開,很到位,看著挺過癮。不過當時的舞蹈看起來會很累啊,抽地厲害,聽說拍攝時是夏天,場館還沒空調(diào)。。。難怪拍攝時有人心臟病了。
女主角的歌聲,小鮮肉時期的Travolta跳舞的樣子,還有70年代的歌舞,大概就是這部電影的看點了。當年的Travolta真是電臀啊,扭起來比女主角好看多了。Travolta電影里走路的姿勢一顛一顛的臭屁樣子,總是能引來笑聲。時不時拿出梳子梳頭的那部分。。。不僅僅是傻,因為他和他的基友在輪流用梳子的部分看起來基情四射。小混混幫派的舞蹈部分聯(lián)想到《西區(qū)故事》的動作和劇情。高中生有時間染頭發(fā)、約會吃飯、胡搞、看電影、跳舞、飆車、幫派pk,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美國高中生作業(yè)好少。。。
最后女主的那個發(fā)型,在當時可能是火辣時髦的標志,但是現(xiàn)在的眼光看怎么看都是20多歲了。。。你們開心就好。。。
Grease has great music and choreography, although plot is pretty much mediocre. But I don’t really mind the boring story it has to tell since the music itself suffice to make me enjoy it. This film has given me a taste of what it is to be living in the 1950s’ U.S. high school, so carefree and so letting their emotions and feelings run riot and such fun. I was imagining about your reaction of your first time watching it, How old were u back then? did you take an instant liking to the film? were you dancing to the music like nobody was watching ? Hhh
Looks to me that a bunch of relatively old people are pretending that they are high school students??but they surely have the vigour and vitality of 18-year-olds.
Sandy has an unique and sweet voice, I like her “Hopelessly devoted to you” and her refreshingly cool leather outfit at the end.
Rizzo reminds me of Elizabeth Taylor, I like her voice and this song called“the Worst thing I could do.”
I really like Danny’s dancing move in the dancing contest, so bold and unrestrained, so expressive, sparkling and electrifying, so wild and free, gives me a real buzz, makes me wanna dance like him??
雖十分厭惡劇中甜美可人的珊迪為心上人丹尼改變自己這個設(shè)定,但看看歷史就能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重大改變的確是由不順從的女生發(fā)起。很喜歡服裝店”Guts & Gusto”里的那句 “good girls don’t make history”。
劇中油頭飛車黨火起來的1950到1960年差不多是女權(quán)運動興起的時候,美國的女生們開始為自己爭取平等的權(quán)利和工作機會。女權(quán)運動與第二波女權(quán)主義的時間相重合。與第一波女權(quán)主義針對的女性法定權(quán)利不同,第二波女權(quán)主義涉及的范圍要廣許多(政治、工作、家庭、性行為等)。劇中大膽熱情的Betty應(yīng)該就是那個年代叛逆女生的代表,她對性不會遮遮掩掩,對于喜歡的男生會主動出擊。而珊迪最初的形象就是傳統(tǒng)女生的代表,溫柔、聽話、深情。
2015年美劇《好女孩的反抗》基于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同時期1960年紐約一家新聞編輯室內(nèi)由Patti、Cindy、Jane組織起要求平權(quán)的一系列事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Cindy, 她熱愛寫作,控制欲極強的丈夫卻只允許她工作一年。最可怕的是為了讓妻子早些回歸家庭,丈夫居然在她避孕膜上戳小孔。
令人心寒的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女生是不是處還是被這么多人討論。女生想什么時候開始和誰有性生活不應(yīng)該是她們的自由嗎?那些希望自己女友/妻子是圣女的男生自己是否做到守身如玉?
做一個傳統(tǒng)社會及父母認定的好女生/孩子是艱難的。為了滿足所謂的優(yōu)秀,體驗生活的權(quán)利是隨時可以被沒收的。聽說過算著放學(xué)回家時間、不讓孩子高考前碰手機、大學(xué)畢業(yè)前不能談對象、18歲以后回家有宵禁、大學(xué)畢業(yè)后考編復(fù)習(xí)還得在父母眼皮底下的種種,驚訝于這些同齡人為何從不反抗。聽話的金絲雀就算有再豪華的宮殿卻也沒有自由。一輩子壓抑自己,喜怒哀樂被忽略,和大多數(shù)一樣念完書、找工作、等假期、結(jié)婚、生子、等退休這樣的生活真的是令人向往的嗎?走著這條看似平坦的路為什么時常覺得自己像個僵尸,活著卻如同死去。
就像楊和蘇《小丑女》里唱的那樣:“【這輩子】無論怎樣選擇,都不要讓別人替你做決定。因為到最后當所有人都走了,承擔后果的不還是你”。世界不需要那么多的乖乖女,只要我們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條人生路該如何闖應(yīng)該我們自己去設(shè)計。
*不喜歡《油脂》中爛俗的戀愛橋段,但里面的歌曲的確非常洗腦,一聽就能哼出來。飾演女主的Olivia超級美。感謝電影為我們帶來那個年代的校園。
信息來源:
很久之前看過,最難忘的就是Summer Nights這段歌舞了。"tell me more, tell me more","Doobie-doo和Shuda-bop-bop很洗腦。
男孩和女孩對沙灘上的夏日戀情不同的敘事相當有趣。男孩說女孩在自己身邊游泳時抽筋,要不是自己相助就淹死了。女孩說男孩從自己身邊游過去水打濕了自己的游泳衣,在自己身邊游來游去吸引注意力。男孩講的是horny details,碼頭上親熱,沙灘上熱吻,還暗示“她非常棒,你們懂的”。女孩講的是romantic,只提到牽手??吹絻蓚€人在drive-in看電影這個場景觀眾會發(fā)現(xiàn)兩個人只到了牽手的地步,男孩全是在編。
舞會和飆車的段落令人印象深刻,只是影片的整體智商過于低齡化,透著股子二了吧唧的氣息
有幾首歌確實不錯 尤其是第一首 哈哈 好summer!劇情蠻囧的 = =!但還是覺得值得一看~~
John Travolta那時候又嗲又Gay太好看啦?。。?/p>
對歌舞片都有種莫名的喜歡 喜歡四個教室門同時被關(guān)上 喜歡聽到廣播大家頭齊刷刷往上看 也喜歡一有人唱歌大家都整齊地伴舞 大家一起玩真的好歡樂!唯一不足就是 這些主演是不是有點太老了?
“傷感不是我的風格”
現(xiàn)今很多的pop culture reference都來自這部電影。終于知道AM時期的Alex Turner造型靈感來自哪里了。也終于知道他演出時總為什么要拿出梳子梳頭了。他找到他的Sandy了嗎?
青春無敵 復(fù)古經(jīng)典符號N多
我終于知道《歌舞青春》是打哪來的了~這種類型的片子真是無論哪個年代都行的通啊,喜歡那個年代的味道,有好多歌都傳唱至今啊,肥塔當年還是很迷人的…
我很喜歡那個年代的時尚,甜美,浮夸,好笑,不知道怎么形容。。。
古早版《歌舞青春》+隱晦版《美國派》,歌曲好聽,氣氛歡樂。約翰特拉沃塔很《人猿星球》,被Olivia驚艷到了,初見時中年發(fā)福physical,年輕時居然那么美。
歌很好聽,舞很好看,那時候的約翰屈伏塔真年輕~
女角多美啊,以至於最近在GLEE看到Olivia Newton-John的時候我只覺得歲月不饒人
70年代末青少年文化大狂歡,通過歌舞片的形式將兩個文化社團的矛盾折衷,誓將傳統(tǒng)女性改造為一代叛逆青年,粉紅幫們旗幟鮮明,嘲諷乖女多麗絲·黛。盡情享受當下每一分鐘的風馳電掣。迪斯科呼嘯而來,向年輕觀眾的心間扔下一枚炸彈。電臀油頭喇叭褲,皮衣墨鏡大卷頭,來去太匆忙。
Glee的大前輩美國高校音樂片。Travolta皮夾克油光頭太帥了能歌善舞。很簡單的劇情但很青春很有活力。U'r the one that I want~~
那些舞步在俺們爹娘青春期時代該是相當標新立異的吧。雖然電影一般,但是ur the one that i want一起來,就chill得給4星了。
它讓我回憶起完全不同的中學(xué)生活。遇過一些基本功不扎實又沒什么思想的local(留學(xué)生一般稱他們?yōu)樯当苐ocal不過我覺得有點過分了)我會有點感激我曾經(jīng)花了時間在那些浪費生命的題海里,尤其是當有些local背不出完整乘法表也搞不懂怎么乘方的時候。同時我也會深深懊悔我們把青春都埋葬在課室里了。
三星半。歌舞片總不能老注定情節(jié)狗血又簡單吧OTL真要說起來對女主的忽冷忽熱忽烈女忽少女完全理解不能……不過就都可以被年輕人混亂的荷爾蒙所解釋。歌曲是好聽,好多舞步到現(xiàn)在還在被模仿=口= 最打動我的是Rizzo獨唱的那首Worst thing i could do來著~ 還有Frenchy你真的不是Glee的Sugar穿越回去的么
裝逼舞王屈伏塔,哈哈哈
影院觀影氛圍炸裂,后排幾個阿姨被Travolta的身段和葷段子逗得捧腹大笑,歌舞段落都那么天真無邪、青春洋溢,每個人都在閃光,甚至連那些傻里傻氣的特效都是可愛的,在這兩個小時里完全被70年代的反叛樂天派風格同化了,忘卻所有煩惱。這樣的時代經(jīng)典注定在影史上擁有它的地位。
哎 我太喜歡那個Frenchy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