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好的結局
幾乎每個人物都塑造得很豐滿,演員的形象很合乎角色性格,有著最淡靜真實的結局。廝殺半生、跌宕漂泊的金勝離鄉(xiāng)背井,最終歸于平淡,甘于隱匿在凡人堆中;依文在紅塵路上漸行漸遠,內心涼薄依然外表美艷,食得咸魚抵得渴,沒什么好埋怨;胡桃姨一生無須雙眼便能通曉世故,只是命由天定,孤獨終老也與人無尤;海景叔這種三流言情小說中浪漫長情的過氣公子,兩袖清風地駕鶴而去;Madam順如所有單純的市井小市民一樣,隨遇而安,隨處可見地活著;古東洗心革面,不見得飛黃騰達仍能自力更生;文貴芳留下假地址繼續(xù)她富貴生活,當日企圖毒死親生子的女人今日并不會為親情所動,人性本該如此無須神化;萬朱莎華痛失兩個愛子后失心瘋,應驗了自己詛下的毒咒,了結了風光顯貴、只手遮天的大半生,雖然過于教條主義,卻不失為出色的藝術加工;沛祺這樣的敗家子雖然囂張跋扈揮金如土,也是家長過于溺寵不善管教的惡果,罪不至死,卻為母親的惡行承受懲罰,可見父母作下的罪孽往往要子女去償還;沛堅的死讓我想起《家》里面的覺新,在家族的摧殘下最終與相愛的人陰陽相隔,成為金錢主義的犧牲者;海琳獨自撫養(yǎng)情人的遺腹子,不食人間煙火的癡情女子不見得能有好歸宿,但至少生活恬靜,無人打擾;初哥哥同嬌姨退隱鄉(xiāng)間,成全了君好便終生無憾;君好過著普通人意義上的完美生活,嫁一個普通人意義上的完美丈夫,生一對普通人意義上的完美子女。然而這不是童話式的完美結局。童話里面公主都是嫁給王子的。如今公主只嫁個駙馬,無論再風光也不是心底愛慕的那個。這個世界上沒有童話。所以這是最逼真的完美結局。
懷念澳門。有著博彩業(yè)的豐厚利潤作后盾,那個地方生活著一班內心淡定安靜的人。深受廣府文化影響,這里的人有著強烈的我行我素的特質。被葡萄牙人侵占的時候口口聲聲地叫人回家削薯仔;對食物有追求,名利排到不知第幾;各自掃著家門的落葉,整條街都能保持潔凈。終于熬到葡國人撤走,這班人安安逸逸地賺著世界各地賭徒的錢、過著自己寧和的生活。第一次去澳門,買了半打熱辣辣的葡撻走在十月初五馬路。對面就是珠海,退朝時會有咸腥的海風吹過來,風和日麗。最好的結局也不過如是。
2 ) 聽,你不斷呼叫我
昨晚突發(fā)奇想重溫了一遍澳門街至凌晨2點。之前的懵懂莽撞現今看來仍舊如此青澀美好,而后面的劇情著實是一出悲劇。初中時候不能明白它很多隱涵的深意,如今重看,親情和友情的交錯復雜原是這般彌足珍貴,就算遠行就算分別也不能抹滅。而有時我們未來的坦途的的確確是建立在親愛的人的犧牲成全上的,只是年少的自己無法參透無法領悟,仍自以為是的以一個受人遺棄的姿態(tài)帶著怨恨和不甘遠走他鄉(xiāng)。但血濃于水的情分會牽絆在每個父母和子女的心中,一生常駐。
不知你們還記不記得這首由張智霖演唱的主題曲,它在每一個關鍵情節(jié)處適時的充當著重磅催淚彈的作用。尤其是結尾處君好吹著警笛,文初聞聲回轉,對她微笑著說一聲,你好,祝君好,然后鏡頭在兩個人的側面瞬間定格,智霖的歌聲驟然響起。我再一次不可挽救的淚如雨下。
聽你不斷呼叫我
劃破寧靜我的心下墮
在難過講不出愛沒結果
口和唇緊緊閉鎖
哭也一話都不說
害怕連累你一生日月
憾無缺只差跟你曾遇過
給過你太多波折
說太多話我想說
但我還是要啞口道別
任由我天空海闊流著血
只要你白似冰雪
寧愿沒擁抱共你可到老
任由你來去自如在我心底仍愛慕
如若碰到他比我好
只望停在遠處祝君安好
雖不可親口細訴
看看這些詞呢,一字一句都是寫給文初那個傻小子的。寧愿停在遠處觀望犧牲,也不愿再連累她一生日月。在MP3里聽到這首歌的時候,這么多年來一直一直都有悲慟和心悸。
想當初看的時候好像是初中時我們省臺的黃金18點,那時每天放學都死守著這部片子,一集一集都沒有落下??墒悄菚r畢竟年少很多細節(jié)其實都沒看懂也都囫圇吞棗的咽了下去,只記得那時除了喜歡文初和君好之外,其實很喜歡馬浚偉這個演員,然后又對金勝這個角色心懷不忍,于是就變成了,我喜歡這部戲里的每一個人! 于是我既為文初痛心也為金勝難過,但看著禮信和文初兩個人都隱忍的樣子,心里也是澀澀的不好過,于是,只好跟著劇情一波三折的亦步亦趨,相信編劇會給君好一個最好的選擇。
而事實證明,跟著禮信的君好的確是幸福的,用君好的話說,禮信真的是個好男人,對她很體貼??v然她的這份前程里斷送的是很多人的幸福,也切斷了她所有年少的依戀和歲月的羈絆,但誰能斷然的說這樣的選擇和成全是不對的呢,沒有人能真正做到設身處地的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就像君好一直也不能明白文初和嬌姨對她真切的愛與關懷一樣,但這也才讓五年后文初和君好的相遇和前嫌盡釋顯得那么的彌足珍貴,讓人的揪著的心終于是在最后一刻穩(wěn)穩(wěn)地落到了實處,那也是一種圓滿,一種溫情的結局。
里面有很多很多我喜歡的溫情片段呢,君好和文初的青梅竹馬,文初對君好的寵溺和遷就;
禮信去君好家替她慶祝生日但因工作原因必須趕回香港,君好出來給他送他落下的包,他們兩手交碰,兩人都羞紅了臉,在君好將要轉身進門的時候,禮信急切的拿過文初胸前的警笛,對著君好吹響了我喜歡你的暗號,那時的他們,眼里都是飛揚的神采;
嬌姨發(fā)現文初對君好的感情,想把他送去深圳當學徒,文初傷心的追問她,你不要我了么?我不會看上君好的,我一直把她當成是自己的妹妹,我不能說話,我真的不會看上君好的,這一幕賺足了我的眼淚;
君好走后海琳、文初和金勝去給沛堅上香,回來的時候海琳惡心欲嘔,然后她撫著她的肚子,說沛堅雖然走了,但他的生命卻永遠和我在一起,眼里是令人心疼的堅強和不可抗拒的幸福,五年后,她果然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把沛堅的遺腹子撫養(yǎng)得很好,沒有文初也沒有金勝,只是一個人。我非常非常容易被這樣貞潔烈女忠于已逝的愛人堅持一個人把遺腹子撫養(yǎng)成人的橋段感動得七葷八素,認為這樣的人生也不失美好,可以看著孩子一點點長成愛人的模樣,用一輩子的時間去祭奠。
anyway,這是一部溫情無限的港劇。很有愛。很值得人一再回味。
---------------------------------------無知與理智分割線--------------------------------------------------
于2012年3月8日:
這是第N次重新看澳門街??吹胶芏嗳藢玫馁|疑和批判,說她是天底下最大的自私鬼,認為她和文初最終在一起才是最好的結局。真的是這樣么?每一集當中的那個片花的定格鏡頭我很是喜歡,是他們在沙灘邊燒烤,君好和文初一起去買汽水的途中邂逅了漫天的流星雨。君好許了兩個心愿,一個是希望文初能很快開口說話,另一個是在他開口說話之后,能對她說,他也像她喜歡他一樣那么地喜歡著她。但是文初還是張口祝了君好和禮信永遠幸福。聽完那句話后,禮信的眼里滿是興奮和感激,而君好則滿眼蓄滿淚地別過頭去。其實從那個時候開始,君好就很勇敢地向文初告了白不是么?她已經做好了選擇,她心里的愛情天平已經偏向了她的文初哥,旁人有什么資格再說她三心二意。而禮信,一直是她身邊那個溫暖平和的所在。她每次受傷哭泣的時候,轉頭望,他總是在那里。她和他最終一起飛向了新生活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
而5年之后聽到海琳口中的真相,君好也終于明白一直以來,只有自己才是那個最不懂愛的人,無端錯怪了生命中最親的人這么多年,她也自省了不是么。哪個姑娘敢說自己年輕的時候不是像君好一樣,期盼身邊所有的人都愛自己寵自己,對自己信任的人撒嬌跋扈,在他們的寵愛里無法無天。而當生命中最純潔的一段愛情離自己而去的時候,轉而棲息在那個一直陪伴的港灣里,輔佐著丈夫的事業(yè),相夫教子,過著寧靜祥和的日子。一個女人的情感波折大體也就是這樣了吧,在她年少的歲月里,她小小的無知和天真讓她無法洞悉命運對她的安排,她只能在別人替她安排好的路途上亦步亦趨地走下去,她又有什么錯呢。
5年之后,她變得端莊賢良,穿著修剪得體的職業(yè)套裙,笑容恬靜。就像金勝在手受傷之后的房間里沖動地擁抱她對她說的那些話一樣,她是與他身邊的女孩子完全不同的,她是高貴的,她懂得愛護和尊重身邊的朋友,所以他喜歡她,不求占有地喜歡著她。這些年過去,雖然她不再是那個吵鬧的小女孩,但我相信這些美好的品質在她身上,一點都沒有變。她終于出落成一個內外兼修的美麗少婦,終于在這些年之后明白了愛與被愛的真諦。這個時候與文初的重逢,也許才最是恰到好處。如果君好當初跟著文初,如今應該也只是在餐廳幫忙吧,哪里來的藝術設計,哪里來的龍鳳胎,哪里來的幸福安寧呢。我并不崇洋也并不拜金,就如同君好自己也說,禮信是最好的人,嫁給他之后的生活也的確很幸福,只不過總覺得缺了點什么。
缺了點什么呢?缺的是她始終不明白為什么最親的人可以對她不聞不問這么多年,她年少的親情與愛情以一種殘忍的騙局把她推入未來的新生活,她無法參透更無法釋懷。如今呢,當文初唱著他們倆的歌,在聽到她對他吹響的警笛之后緩緩轉過頭來,溫柔對她說一句,你好,祝君好之后,她心里的死結終于全部打開。心里的那幅幸福拼圖上所缺少的那一塊終于被填補,她終于可以微笑著對他表達自己這么多年來的思念。自此別后,她還會回到這5年來的那個生活當中去,做司徒禮信一輩子的妻。
別忘了,她對禮信也是有愛的,這份愛也許不夠刻骨銘心,但能和她一起看細水長流的人,就應該是他。禮信什么也沒有做錯,相反,他以一種成熟男人的姿態(tài)在這場愛情中與文初公平地競爭著,他有自尊,他不想輸。文初當然也完美無缺,他們有20年的感情做鋪墊,僅差一點點,僅差那一句告白,君好就會走到他身邊。但是,禮信一開始并不是以情敵的身份走入文初的世界,而是以一個互相關心的朋友。禮信從認識文初的第一天就發(fā)誓一定要找到一個好醫(yī)生讓他再開口說話,他為了這個愿望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努力,他們是工作上的拍檔,生活上交心的朋友,他們倆惺惺相惜。就像禮信對君好的父親說的那番話一般,他完全可以騙他們說聯絡不上醫(yī)生就推卸掉醫(yī)治文初聲帶的責任,但他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文初是他的朋友,他不會為了得到一個女人的愛而做違背良心的事。一直到很后來,禮信與文初之間始終沒有過妒忌和正面沖突,他們一起經歷生死關頭,救下康康,救下遭人偷襲的金勝,這都是情誼的見證。文初呢,他從小到大都不能說話,他有很強烈的自卑心,他從心底就認為禮信比自己優(yōu)秀很多,有學識有經歷,連君好都說,禮信是她生命里一道耀眼的光。對禮信誠心的佩服和明白禮信對君好的愛一點不比自己少這點認知讓文初不去爭也不去搶,演戲了斷君好對自己的念想,為她做了一個選擇。很多人會說,我不要住大房子不要穿金戴銀,我只要和心愛的人天天在一起。這句話對,但不全對。愛情本來就不是婚姻的全部,只有愛情的婚姻遲早會被柴米油鹽磨滅得面目不堪。何況,君好和禮信之間的情感,是這個劇集前段著手細膩描繪過的,他們之間懵懂又純真的年少情感,看了讓人心動。這就是愛。愛是相濡以沫愛是互相陪伴互相體諒的共同成長,君好在禮信身邊的這幾年,就是最好的見證。為什么與青梅竹馬的戀人走到現在這般?這也許就是成長的代價。
有誰敢說,這不是最好的結局呢。
3 ) 多年以后,經過你家門前……
馬上就要飛了,車子載我經過你家門前,仿佛幾年前一樣,你會穿著拖鞋、拿著書笑瞇瞇地跑過來問我,今天想吃什么?
你家的陽臺,綠藤有點黃了,你多久沒回來了?
門口還是那家賣砂鍋飯的大叔,他那個喜歡背著藍書包的兒子長得好高。
小區(qū)依然寧靜,時間慢得只像過了一天。
你家的貓貓還記得我嗎?
每個城市都有一群小小的人物,每個小小的人物總有一些小小的故事,每個小小的故事背后都有抹不掉的情懷。
有誰留意,澳門街上那群燉奶店阿姨、海產店阿叔們的故事?
也許那個在官也街賣豬扒包的資深師奶也曾是葡京賭場叱詫風云的發(fā)牌手。
新馬路、大三巴、漁港、媽祖、大炮臺,我們都曾在澳門半島上那個長得像圣母瑪利亞的觀音像旁靜靜等待一場流星雨。
19歲的生日,我在氹仔的黑沙沙灘許下好多好多心愿,那時候,夢想總是很多很多,多得像澳門上空的星星,隨手可以摘下來,就是一個放漫天煙花的浪漫儀式。
我不知道大洋彼岸那頭的月亮是否和今天這里的夜空一樣明亮。
你會告訴我,比起夢想的那頭,我們之間的距離不再僅僅是一道隔開兩個人的關閘么?
—— “以后,你會喜歡別人嗎?”
——“會,就像你也會喜歡其他人一樣?!?br>
多年以后,我經過你家門前,終于原諒你為我們作出的選擇是為彼此好,盡管,十月初五的月光最最別離。
祝君好。
4 ) 《十月初五的月光》:往事知多少
for《澎湃新聞》
首播于千禧年的TVB劇集《十月初五的月光》,于港劇迷是不可磨滅的回憶。它所散播的影響力是潤物細無聲的,因為它缺少一般港劇所具有的爭議性話題,所以很難在坊間引發(fā)熱議。很難說這部劇集有什么鮮明的特色,它所擁有的,大部分的港劇都有——街坊之間的家長里短、家族之間的恩怨情仇,并且因為故事放到了地域比香港更加狹窄的澳門,讓TVB慣常的“舞池敘事”變得更為合情合理。
劇名中的“十月初五”并非日期,而是澳門的街道名稱,劇集被引進內地之后易名為《澳門街》,更便于被記憶和傳播。澳門作為以博彩業(yè)和旅游業(yè)發(fā)家的城市,將故事設置在這個城市中,決定了劇集的底色并不高貴,然而正是在這零落成泥的市井氛圍中,依舊出現了薛家燕飾演的嬌姨和張智霖飾演的文初這樣近乎無私的奉獻者,才讓人覺得動容。這部劇集同時也是佘詩曼的轉型之作,在《十月初五的月光》之前,她飾演的都是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家碧玉角色,而在此之后她開始往外向、潑辣、狠毒等多個維度拓寬戲路。
佘詩曼飾演的祝君好,是個主修藝術的在校大學生,樂觀開朗、充滿夢想,這個性格并不完美的女生,卻激發(fā)了許多角色內心美好的一面,當然在劇中更合理的解釋,是祝君好繼承了母親嬌姨向善的基因。嬌姨是澳門街的歌女,年輕時和大學生祝展輝一夜風流后懷上君好,而后祝展輝留學美國奔赴錦繡前程,嬌姨則誕下君好并獨自撫養(yǎng)她長大,從此之后再也沒和祝展輝見過面,而君好則一直和生父保持密切和良好的關系。
文初的生母也是歌女,因為婚姻失敗而灌了年幼的文初一瓶腐蝕性液體導致文初失聲,而后便丟下文初,自己銷聲匿跡。被嬌姨收養(yǎng)并撫養(yǎng)成人的文初也繼承了嬌姨助人為樂和自我犧牲的秉性,甚至當深愛著君好的他眼睜睜地看著她和司徒禮信愛得你儂我儂卻壓抑強烈的愛意時,能讀懂他的,只有嬌姨。
嬌姨為了維護文初的自尊,為他在珠海謀得一份差事,勸他離開澳門,說內地有更好的機會,和嬌姨心有靈犀的文初立馬領會到她的用意,推脫了她的好意。兩人互相推脫的場面,成就了全劇第一個催淚高潮,此后每當劇中響起主題曲《祝君好》的配樂,便仿佛是文初對君好一次又一次的獻祭。
有一個細節(jié)很能說明出身市井的嬌姨對子女的良好教養(yǎng):當祝展輝的現任妻子邀請君好到高級西餐廳共進午餐商議君好的留學事宜時,當時還不知道對方真實來歷的君好點菜時只點了最經濟的午餐,這似乎暗示了嬌姨教育子女不要占陌生人的便宜,這就能解釋為什么金勝對君好表達愛意的時候,會對她說:“你和其他女孩子不同,你是高貴的?!?/p>
金勝是賭場大亨的私生子,植根豪門卻在被人鄙夷和唾棄的環(huán)境中長大,劇烈的反差讓他身上有種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矛盾和掙扎。他看似風流卻鐘情于純潔的君好,然而因為自卑而從未對她產生過非分之想。編劇大概是受了《紅樓夢》的深刻影響,不但塑造了金勝這么個“男版晴雯”,就連金勝同父異母的兄長萬沛堅和燉奶妹汪海琳偷龍轉鳳的婚禮,也十足照搬了《紅樓夢》里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禮場景。
然而在萬沛堅的婚禮后,故事劇情失去了理智的掌控,盡管朝著一個美好的方向發(fā)展,卻產生很多不合邏輯的矛盾。比如,大概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既然萬沛堅選擇婚后給了妻子一大筆錢要求她離婚,并且離婚后再次和汪海琳破鏡重圓,那么何不干脆婚前花錢消災解決了這樁孽債?再比如司徒禮信這么個見多識廣、才德兼?zhèn)涞你@石王老五,為何會看中才華和性格都不算出眾的君好,而君好卻和司徒禮信戀愛了很久后,才發(fā)現自己對青梅竹馬的文初念念不忘?
如果說劇情的后半段讓人最心疼的人,那可能就是深愛著金勝卻被無情拋棄的江依文,依文對金勝的愛,近乎飛蛾撲火,拋棄尊嚴、糟踐身體,當她得知金勝愛的人是君好時,她才轉投萬沛淇的懷抱。當她給金勝留言告知他被江湖追殺的消息時,署名是“老婆”,當她潛入金勝家里看到他擁抱著君好深情告白時,卻落荒而逃,這些都是她和萬沛淇交往之后的事情了。帶著成為正室的心,得到的卻是比情婦還要卑微的待遇,這讓她在萬沛淇死后,傍了一個又一個的有錢老頭,孤注一擲的墮落行為堪稱悲壯。
前幾年TVB為幾部熱門劇集拍了番外篇的院線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也是其中之一,但狗尾續(xù)貂,不僅起不到懷舊的作用,還帶著草率的圈錢目的。劇集版結尾本就有些泄氣,電影版直接造成和劇集版的斷層。也罷,畢竟電影版的觀眾,未必知道金勝在劇集的結尾時娶了個北京的藝術生,因此不會為他接替生父成為賭場大亨而覺得突兀,也未必知道文初為了成全君好和司徒禮信做出多大犧牲,因此不會想要在司徒禮信死后,急于撮合文初和君好,更別說電影版的女主角,已經變成陳喬恩。
5 ) 你好,祝君好。
已經不記得小時候看遍TVB的我怎么會錯過這部片子,只記得看完西關大少之后好喜歡張智霖,知道幾年前他們還一起演過一部片,有個很美的名字,叫十月初五的月光,劇里面剪著男仔頭的佘佘叫祝君好,有個不會說話但是很疼她的初哥哥。當時就知道肯定是個悲劇,糾結要不要看,可能那會兒西關讓我哭得太多,或者真的沒有到懷舊看老劇的年齡,漸漸就忘記了。一直到十多年后的今天才找來看完?,F在的我已經變成閱片無數沒耐心看家庭劇的大人了,卻還是會在看完之后心里難受很久。
可能因為故事發(fā)生在澳門吧,換了個澳門街的名字,好多視頻都被和諧了,找了很久也只找到雙語無字幕的版本,想起小時候每次租碟還碟跑得不亦樂乎,簡單快樂,或許這片子就跟那時的年月一樣,再怎么想找回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十月初五的月光, 以前只知道十月初五馬路是君好和文初住的那條路,卻一直不知道這個這么好聽的名字,背后的含義有多悲傷。十月初五是一年中月亮最缺的時候,如果八月十五代表團圓,那十月初五的月光就代表著分離。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個注定不能團圓的故事,十月初五的月光照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無論是文初,君好,QE,海景叔,每一個人,都不能有美好的結局。或許這個世上本就不存在大團圓結局。
第一集就很有TVB那個年代的味道,兩代相熟的街坊鄰居,老的小的都打打鬧鬧,有說有笑,文初送君好上學之后會吹著哨子騎單車走遍澳門的大街小巷,路上街坊們送他各種東西,回來有海景叔烤好的豬肉干,和金勝他們到處玩,然后晚上大家在酒樓聽QE唱歌,像一家人一樣歡聚一堂,日子簡單而充滿幸福和陽光。劇里略顯青蔥有著嬰兒肥的佘佘,穿著T恤牛仔褲隨便出鏡,十足學生妹的樣子,那年已年近30的Chilam,看起來還是二十幾歲又年輕又活力的靚仔,那時總是演男二的唐文龍,還有魯振順劉丹姚樂怡這些現在或走或留的熟悉的黃金配角,都讓我覺得好像這些年月都沒有過去,我還小到看電視會跟他們一起哭一起笑。
文初一出場就好喜歡他,那樣一個又聰明又可愛充滿陽光的男生,對任何事都一樣認真,對所有人都一樣好,就算是拋棄自己弄啞自己的媽媽,也從來沒有埋怨過,相反默默存錢希望孝順媽媽,這樣一個初哥哥,君好又怎么能不喜歡。
愛一個人能夠愛到什么程度?
從小保護她,送她上下課,幫她熬夜做各種作業(yè)。她累的時候自然而然讓她倚靠的肩膀。她睡不著,再累都好,也會背著她來回走,哄她睡覺。她生日,為她買心愛的裙子,親手做她愛吃的咖喱蟹,盡管自己過敏到兩手又紅又腫,還是不管不顧到處奔波為她買蛋糕。如果可以,我想初哥哥一定會這樣在君好身邊守護她一輩子。但是另一個男人出現了,一個什么都好,有學識有人品,有樣貌有見識,就連文初自己也會羨慕欣賞的男人,看著君好說起禮信興高采烈的樣子,文初眼里掩飾不住的失落,卻還是選擇默默退出,只因為他不能說話,不能給君好更好的生活?;蛘呤翘晳T把最好的都給君好了吧,所以從禮信向君好表白開始,文初就一直把自己放在卑微的位置,或者是啞了二十多年,自卑了二十多年,所以他一直逃避,就算自己再難過都好,也什么都不說,還一直把君好往外推,究竟是他太傻還是太愛君好,最后他甚至偉大到做戲故意讓君好死心,好讓她安心和禮信一起去美國。
看的時候我真的很生氣,明明看流星雨那晚,君好已經鼓足勇氣對文初表白了,明明文初心理治療的時候,醫(yī)生讓他喊出最愛的名字,他低著頭含著淚水輕輕叫著君好,君好…最后說出口的,卻還是一字一句的祝你們永遠幸福。真的好想抓著文初問他:“為什么你一定要這么為別人著想?為什么你就認定自己不能讓君好幸福?為什么你不給君好自己選擇的權利,還要做戲令她死心?你就不能再勇敢一點再擔當一點么?”
后來覺得,其實不是文初不夠勇敢吧,只是現實已經令他做出了選擇,就連把文初當成親兒子的QE,知道他對君好的感情之后的第一反應也是把他送走,他流著淚問QE是不是不要他,然后說自己不可能喜歡君好的樣子,看得我好難過。那個時候他就決定了,他是君好的初哥哥,也永遠只能是她的哥哥。
可是文初真的好讓人心疼,自己一個人淋雨也好,為了等君好再冷都騎車去兜圈也好,太多太多的時候他都讓我覺得好心酸,付出了那么多,最后也只是在遠處看著她,像他對金勝說的,只要君好開心,他就開心。
什么是愛?海景叔為了QE散盡家財,到了人生最后的日子,看到QE有機會和祝展輝和好,卻還是拒絕和她注冊。QE愛了等了祝展輝一輩子,好不容易關系好起來,又勸他和太太和好,不要讓十歲的兒子經歷痛苦。或者那個年代在善良的人心里,最好的愛,就是放手。
想想整部劇好像除了禮信和君好結婚生子,沒有一對是圓滿的,海琳失去愛人,伊文墮落風塵,海景叔過世,金勝遠走,可能這就是現實的人生,沒有那么多的大團圓結局,就連唯一幸福的君好也總是悵然若失。
中間不小心看到二十集截圖,以為禮信會去世什么的,給君好和文初留一個在一起的伏筆,沒想到只是千帆過盡的偶遇,響起那首熟悉的分分鐘需要你,然后是君好留著淚的兩短一長——我好掛住你,而文初,是知道她幸福,平和微笑的你好,祝君好。
“寧愿沒擁抱共你可到老,任由你,來去自如在我心底仍愛慕?!蹦敲炊鄾]辦法說出來的話,終于在這首祝君好里唱了出來。一語雙關的歌名,為文初而寫的歌詞。他唯一的心愿,就是君好能夠安好。
很喜歡前半段文初和君好不言而喻的默契,對彼此的了解。這樣登對的兩個人,最后終究沒有在一起。如果以前看,一定會好想不通為什么相愛的人偏偏不能成眷屬,但是其實世上的事,就是會有這么多的遺憾吧,也正是這些遺憾才讓我們更加記住那些事情,讓我們學會,應該怎么去走以后的路。
或者多年之后,我也能夠學會怎樣去說這一句話。
你好,祝君好。
=====================我是八卦的分割線=================
1.好久沒寫過這么長的影評,老了真是力不從心,揮汗。。
2.怎么都忍不住叫囂一下!!張生這么多年完全是零生長啊??!各種吃了防腐劑啊??!完全沒有變老還越來越帥?。?!各種萌各種乖啊??!叫我怎么能不愛!??!
3.之前把十指緊扣找來聽的時候就覺得祝君好很好聽,現在看歌詞真的完全是寫得文初啊,寫得好好,聽一聽都要淚奔?。?br>
4.楊怡在里面跑了兩次龍?zhí)?,馬明也跑了一次,露了兩次臉,那會兒都好年輕,造型也具有時代特色啊哈哈,還有曾經在紅衣手記里面女二那個女生,(默默覺得自己眼睛好尖。。)黃德斌這個都算是配角了吧,那兒年真是不容易啊,楊怡在刑4了跑完又來這里跑,其實TVB好多人都是這樣跑出來的。嗯,娛樂圈真辛苦。
6 ) 對結局終于釋懷----寧愿沒擁抱,共你可到老
最近迷上大仙,于是找了澳門街來看,從不愛看悲劇,所以一開始就先看了大結局和影評,結果,結局真的不好...
于是,我很糾結,以我的性子,如果知道這部戲注定會讓我傷心惆悵,是絕對不會看到,何必找虐呢? 但是在糾結過后,又抵不住圖片里初哥哥的純凈笑容,所以就抱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沖動走向這條不歸路...
然后,果然悲劇了... 再看到16集的時候,我堅持不往下看了,因為即使不看,我也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因為只看到16集,我已經無法釋懷,又把結局看了一次...
我不斷在想,為什么?為什么要這樣? 有人說初哥哥太傻,自私,既然君好已經示愛為什么不答應;有人說君好太自私,不夠堅定,不該喜歡兩個人,不該放棄初哥哥;有人說嬌姨太狠心,從一直到文初喜歡君好,就阻止他...
這幾個想法我都有過,心疼文初,尤其是在嬌姨知道他的心意,想把他送走時,他傷心,急切地說:你不要我了么,我做錯了什么...我不會看上君好的,我和你一樣,想把這個世界最好的都給她... 還有,當他看到君好掉進水里,即使自己不會游泳也傻傻的跳進去,急的叫出聲,后面即使用石頭砸也沒法逼自己再出聲...他為君好過生日,弄得兩手紅紅腫腫的...背著君好睡覺,為她做功課,口硬心軟的為她買她想要的禮物...
而君好也是,他們一起掉下屋頂,她第一反應是沖向她的初哥哥;看流星的晚上,君好希望初哥哥能說話的第一句是說喜歡她... 按理說,他們兩情相悅,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 我這幾天一直希望能有兩個結局,希望結局能有更多信息,希望君好能和文初一直在一起.. 但這部戲就這么結束了..沒有續(xù)集,即使有續(xù)集,又能怎樣? 除非再回到文初剛能說話的那一瞬間,他跟君好表白,但想想文初的性格,那樣的事情不會發(fā)生~ 為什么呢?
這幾天我一直在聽祝君好和分分鐘需要你,一直在說服自己釋懷. 直到剛剛,我似乎有一點想通了.
對文初來說,親情比愛情更重要.因為他從小缺乏母愛,沒有父親,君好和嬌姨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親人,君好對他也是,這種愛雖然也有戀人之間的感覺,但是更接近親人之間無法割舍的愛. 文初和君好之間不止是親情那么簡單,確實,但仔細想想,他們之間卻更不是愛情那么簡單. 從小在一起,互相保護,一個肆意撒嬌,一個百般寵愛,其實確實更像是大哥哥和小妹妹之間的感情. 如果可以,文初當然希望能照顧這個小妹妹一輩子,但是就像是女兒總要出嫁,
所以當君好碰到一個很優(yōu)秀,又疼她的男人,文初便說服了自己.不是因為自己自卑,不是覺得自己給不了君好幸福,而是他其實也清楚,君好現在對自己的好,對自己的依賴也許超過禮信,但在感情的性質上,對自己更像是對哥哥的依賴和關心,對禮信確實純粹的愛情.
大家都說君好都對文初表白了,他為什么還那么傻不答應.其實有沒有想過,也許君好自己都不是那么確定.當時,她兩個人都喜歡,對初哥哥更加關心一些,她覺得自己更喜歡的是文初,但也許,對文初是百分之八十的親情加百分之二十的愛情,因為她確實舍不得文初,她害怕如果自己和禮信在一起就不得不和文初分開,在潛意識里,或許她其實也覺得親情可以比愛情更重要,如果要讓初哥哥傷心,如果要和初哥哥分開,那還不如沒有愛情.
也許你會說,你怎么知道她對初哥哥就沒那么多愛情?很簡單,一個假小子,只有在遇到讓自己心動的人才會變得羞澀,會臉紅,會甜蜜,會心酸,而這些感覺是禮信才能給她的,不是么?
想到這里,我慢慢開始釋然. 再做一個假設,如果文初和君好在一起,就像我們大多數(包括我)期待的那樣. 文初一定會對禮信感到抱歉,君好心里也許也會一直抱有遺憾,而他們之間,因為禮信已經出現過,也無法像之前那樣純粹,簡單.當然他們也會幸福,會過著普通簡單的日子,那確實也不錯.
不過,像現在這樣,不是也不錯么?君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和一個自己確實也愛著并深愛自己的人在一起,過著很不錯的生活.
而文初呢,他恢復了聲音,他不會怨天尤人,不會郁郁寡歡,因為他知道他自己最愛的妹妹和一個一定會給她幸福的人在一起,因為他還有嬌姨,因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期待. 這樣的人,即使編劇不寫,我也堅信,一定會有一個和君好一樣,可愛,善良,并且會深愛他的人出現,他會擁有自己的愛情,同時他并沒有失去君好,因為愛情是自私的,親情卻是無私的,他付出卻不求回報,以君好的快樂為快樂. 這樣的他,一定是幸福的.
編劇其實不算狠心,五年后,他們倆相遇,文初的"你好,祝君好"告訴大家他對君好的感情只是希望她好;而君好的"我好想你啊"也說明在君好心里,永遠把她初哥哥放在很重要的一個位置. 而以禮信對他們的了解,肯定不會阻止他們互相關心.
然后,他們以后也許會住在同一個城市,文初碰到一個簡單,純凈,深愛他的女孩,他們兩家會經常一起玩. 君好碰到生活上的煩惱也會去喋喋不休的找初哥哥傾訴,他們偶爾會想到小時候一起生活的日子,但想到時,心中只有幸福和溫暖,沒有失去的悵然,因為他們沒有失去...
因為他們雖沒擁抱,卻各自幸福,一直到老...
所以,不要再去糾結于初哥哥為什么沒有得到君好的愛,因為君好的愛一直就沒失去;也不要糾結于初哥哥以后都無法忘掉君好,他不會忘掉,但是他會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幸福.
總之,不要把這當成一部普通的偶像劇,最后非要自己喜歡的男主角和女主角在一起,把這當成世俗的三角戀..
這更像一部溫暖的家庭劇,這不是悲劇,也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這樣想,你會不會對結局也開始釋懷了呢~
劇情不同于tvb套路,真實又缺陷,氣憤又感人。綜合來說是不錯的片子。
當年一直不明白TVB干嘛用那么優(yōu)秀的三個男演員來陪襯一個既不好看又不會演戲卻萬千寵愛的佘詩曼。anyway,文初對青梅竹馬的嬌蠻女主無私寵溺也算是無可厚非,司徒和金勝的愛就似乎只是為了完成言情劇中的少女虛榮了。三個男人中隨便哪兩個在一起都很好啊~怡文也不錯第十集打金勝罵君好都大快人心
TVB還是老的好呀 看到曾經嫩的出水的男神和阿佘 好可愛 那時候天真都是真的 還是不喜歡馬俊偉 其他角色也都很可愛 好看的片紙呀 一首祝君好 貫穿始終 真好呀
文初演得不要太好 眼神里滿滿隱忍的愛
文初。
TVB的佳作,主題曲非常好聽,來自張智霖的《祝君好》。
雖然我喜歡馬浚偉 但是這次 你不是文初 你也不是張智霖
這是我討厭佘詩曼的起源?。。?/p>
看完全劇最喜歡司徒禮信,反而祝君好是阿佘的角色中少數讓我無感的。比起女主我其實更同情倔強任性自私自負的依文。雖然大部分時候都是她自作自受。比起讓大家都掏心窩子去愛的單純美好的祝君好,依文其實更需要被愛,只是她認為這種愛是物質可以代替的??墒堑阶詈笞盍w慕的還是被金勝發(fā)自內心愛慕和珍惜的君好,即使她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得到金勝在君好身上十分之一的尊重。所以她糟踐自己,用物質填補空虛,和親朋決裂,到結局依然是個悲哀的人。所以縱觀全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依文,這個角色真的太豐滿了。順便姚樂怡當年顏值甚至可以艷壓阿佘啊,tvb到底糟蹋了多少漂亮小姐姐。
難得男一男二男三都喜歡,但還是偏心文初多一點。君好跟誰在一起都會幸福,可是初哥哥的幸福只有君好能給。
其實我很喜歡馬浚偉!??!
每次聽到祝君好都不能自己
為什么小時候的劇 無論是臉 劇情 音樂 都是那么讓人過目不忘。現在卻患了各種盲。
在那個無線編劇還有追求的時代,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沒有在一起的遺憾。
擁有最多愛 卻最不懂愛
你好,祝君好。13,文初的媽真是一點人性都沒有,怎么狠得下心扇巴掌。15,那一瞬間,君好愛的就是文初。16,君好給了文初唯一的機會,而那機會,一去不在。
十幾年過去,澳門那些街道店鋪甚至牆上的塗鴉都幾乎沒變過。在這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qū),大部份人都不會停留太久。它像時間停止的回憶,遺憾與美麗都被封鎖進去。你說當時如果留在這裡,你頭髮已經有多長多長。我說人生的經歷總無常,你又何必介懷心上。有一天你會知道,人生沒有我並不會不同。
狗屁編??!害我在十年前哭了一次十年后的今天又哭了一次你的大結局怎么還不變成初哥哥同君好一齊?。『霉硭廊獬甙。。。。?/p>
澳門個毛毛?。。?!明明就是“十月初五的月光”!?。?/p>
祝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