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_俄罗斯无码特级毛片_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_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_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_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_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 正在播放:七月與安生2016-HD中字

    七月與安生2016

    愛情片/大陸/2016
    當前位置:首頁 愛情片 七月與安生2016

    七月與安生2016

    評分:
    0.0很差

    分類:愛情片大陸2016

    主演:周冬雨  馬思純  李程彬  李萍  蔡綱  蒙亭宜  沙全澤  姚欣言  李昊芳  蔣亭軒  ?

    導演:曾國祥?

    猜你喜歡

    • HD中字

      不了情2015

    • HD中字

      相親大作戰(zhàn)

    • 更新第08集

      伊藤君A到E

    • HD國語版

      藍色金魚

    • HD中字

      征服曼哈頓

    • 正片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

    • 更新HD

      不知戀愛的我們

    • 更新HD

      簡·奧斯汀毀了我的生活

     劇照

    七月與安生2016 劇照 NO.1七月與安生2016 劇照 NO.2七月與安生2016 劇照 NO.3七月與安生2016 劇照 NO.4七月與安生2016 劇照 NO.5七月與安生2016 劇照 NO.6七月與安生2016 劇照 NO.16七月與安生2016 劇照 NO.17七月與安生2016 劇照 NO.18七月與安生2016 劇照 NO.19七月與安生2016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七月(馬思純 飾)和安生(周冬雨 飾)的第一次相識在十三歲,她們一個是特立獨行飛揚跋扈的“野孩子”,一個是單純溫婉循規(guī)蹈矩的“乖乖女”,從那一年開始,七月和安生幾乎形影不離,她是她的光,她是她的影子,直到某一天,一位名為蘇家明(李程彬 飾)的少年出現(xiàn)在了七月的身邊,七月戀愛了。
      安生決定前往北京討生活,臨別之前,七月意外的發(fā)現(xiàn)蘇家明貼身帶著的玉佩,竟然出現(xiàn)在了安生的衣領(lǐng)里。安生走了,七月和蘇家明的戀情持續(xù)著,他們考入了同一所大學,約定一畢業(yè)就結(jié)婚??墒牵虑椴]有像七月所想象的那樣發(fā)展,而她和蘇家明之間的關(guān)系,亦因為安生的歸來而產(chǎn)生了新的變數(shù)。

     長篇影評

     1 ) 我活成了你,我也只有你

    工作日下午的影廳,稀稀拉拉地坐著十來個人,放眼一看,居然都是年輕的姑娘。情侶都不見。
    散場的時候,耳旁響起種種聲音,有人覺得索然無味,其實對我來說,已是超出預(yù)期。

    至少相對國產(chǎn)電影,特別是國產(chǎn)青春片的一般水準,《七月與安生》已經(jīng)是交上了一張非常不錯的答卷。

    刻意百合化的迷思

    盡管有一些用心用意我不是特別贊同。最突出的就是對于女生之間由小到大關(guān)于性的探索和調(diào)侃,我想未必是本人敏感作祟,百合的意味的確一度被鏡頭語言營造得甚囂塵上。都是各自與親密的好友一同成長上來的,和女伴同出同入、一起上廁所、一起睡覺、一起換衣服、互相調(diào)侃幾句身材發(fā)育,很日常的情形,卻被刻意處理得蘊藏起曖昧。特別是當安生張開臂彎讓七月躺過來的時候,她是覺得七月的世界不應(yīng)該容許有第二人了吧,當她聽到家明的名字時,那種嫉妒、不安的感覺如此真切強烈,我并不認為這僅僅歸結(jié)于簡單關(guān)于友情的占有欲。

    于是在安生的女性魅力散發(fā)出對家明的誘惑時,我開始看不清故事的走向。我很難分辨,安生到底在什么時候起,從對七月全情的占有突然跳脫到動起家明的心思。包括后面數(shù)次姐妹間的拉鋸、僵持、偽裝、搶奪,觀眾都看不清、理不明。加入了同性曖昧的情愫之后,于我而言反而不如簡單的雙姝奪愛的脈絡(luò)。

    用心的增添處理
    當然,在大多數(shù)的具體敘事環(huán)節(jié),電影之于小說的豐富和添加處理得相當不錯。家明喜歡七月的沉靜文秀,又會被野生安生的氣息暈染而恍惚,正如小說里的形象,這個男人除了英俊,并無其他任何優(yōu)秀特質(zhì)。電影讓他每次在雙生花之間的搖擺更加具象化,也更顯自然。很喜歡全片輕重緩急的著筆,有娓娓敘來,有酒吧放歌的搖滾激昂。加入了網(wǎng)絡(luò)小說作者一重,是編劇和導演極其獨到的匠心。令全劇在倒敘、插敘,直至結(jié)局三重反轉(zhuǎn)中步步推進,幾分酣暢、幾分回望。

    你活成了我,我活成了你。雙姝的內(nèi)心這一層也很妙。是安守著小城平靜無瀾的簡單生活,還是走向廣闊的天地自由浪蕩,女生啊,不管怎么樣,都是辛苦的啊。你可以循規(guī)蹈矩,走一條大家都認為你該走的路;你也可以放縱內(nèi)心的自在靈魂,且行且歌,迎接天南地北的歷練。相對狹小的三角情感、單親家庭孩子的孤單乖戾、閨蜜的嫌隙與和解,這個關(guān)于因循還是自由的命題,是青春片中通常比較鮮見的。片中處理得挺好,紛紛雜雜的“問候家明”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舒緩的情感又細膩動人。

    演員投入了適合的人物
    最后聊聊關(guān)于演員。其實我很能理解為何諜戰(zhàn)劇中的周冬雨被評論為演成車禍現(xiàn)場,而本部電影里她的表現(xiàn)備受贊譽。因為這個戲很適合她。最難不過也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太妹而已,囂張肆意、古靈精怪、心事重重、硬裝、哭著笑笑著哭,這些都是她這個年齡的女孩,完全能想象的、能觸摸到的情景。適合的人物加上導演的指點,沉浸式的表現(xiàn),讓她成為了安生。馬思純也是。我并沒有看過她被稱為馬大壯的羋月傳或者別的網(wǎng)播劇,除了本部電影,我只看過《左耳》。兩部戲她表演都很不錯。七月是個乖乖女,懷揣一個躁動的心。她的情緒傳遞都毫無問題。

    總之,如果說我對原書的評價是一星到兩星的話,我愿意因為相對真誠的努力改編和拍攝,為本片打上三星。

     2 ) 最相愛的人, 沒有在一起。

    實在是充滿了驚喜的一部電影,讓我很后悔自己沒有去電影院貢獻票房,畢竟今年爛片這么多,難得一部好片子自己卻沒有支持,心里內(nèi)疚得很。這些驚喜里,簡單拆分的話大概可以分成四部分:

    第一導演竟然是曾國祥,曾志偉的兒子,我根本不知道他會導戲,事實上他作為演員拿出手來的作品也沒有幾部,在一個固勢思維中這么直男這么港燦形象的人怎么會拍出這么有質(zhì)感近乎百合向的電影?兩個女孩子相互之間的情愫真的是隔著屏幕都可以感受到,而且這部作品絲毫不遜色于《花與愛麗絲》;片中對于年代的考究,不管是服設(shè)還是場景都很用心,一個香港人,根本沒有經(jīng)歷過那么年代大陸的成長環(huán)境,怎么能對這些細節(jié)做到這么棒的把控,這是我最吃驚的。這么細膩這么有質(zhì)感的電影,不要說是香港導演,連臺灣可能都拍不出來幾部,所以我覺得是華語電影的一大進步。

    第二是真的理解了金馬獎,因為周冬雨和馬思純都演得太好了,我一開始覺得馬思純因為角色定位的原因是遜色于周冬雨的,但是后邊的反轉(zhuǎn),包括馬思純說出那句自己只是裝作乖乖女、只是知道怎么討大人歡心這段話,完美將角色的表演升華到另一個高度,因為觀影者在屏幕外的確也是對七月這個角色更加喜愛有加,覺得她如此討人喜歡,安生去招惹家明那是她的不對(何況她表現(xiàn)得又很浪蕩);然而原來一切七月都是看在眼里的,她的聰明可以看到一切的發(fā)生,她知道自己只好扮好乖乖女的角色安生就會自動退出,安生的確退出了,這一切看上去還不是她的錯。能把安妮寶貝這么單薄的幾頁,擴展成這樣一個故事,真是不能不稱贊這部戲編劇的才華,而兩位的演出真的給電影大加分。

    第三也還是回到選角,每個演員都很好,就連只在電影里出現(xiàn)了一次的安生的媽媽,都表現(xiàn)得很好,甚至大家都不需要討論安生家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單從她的媽媽對待小時候的七月和安生的態(tài)度就能明白安生有家不愿意回的原因。再者就是男主角家明,真不算很帥,但是干干凈凈一眼就讓人喜歡上,這種男生在學生時代最招人喜歡,但現(xiàn)在想起來也是最可怕的,為什么?因為他來者不拒。他喜歡安生,但是他懦弱不敢說出口也拖著七月不跟她分手,他可能以為這樣是保護七月,事實證明是傷害了三個人的人生。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都弄不清楚的男生,千萬不能跟他在一起,因為這是他的人生態(tài)度,他不單單是對愛情這樣,對事業(yè)也會這樣,這種人,注定最后會在茫茫人海默默無聞。

    最后就是回到安妮寶貝,果然還是文藝教母,在郭敬明、韓寒和張嘉佳都滑鐵盧的情況下,她活過來了。她的幾頁小說可能對電影最終的幫助并不是最大,但是基礎(chǔ)是她奠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她而生的,她是寫作人里,最成功的典范??赡茏詈蟆缎r代》的票房會比這部電影高(畢竟郭敬明將電影分成了四部),但如果現(xiàn)在這些小年輕們,有一天真的長大了,不再是個老小孩,他們會明白,小時代那里的四個女生沒有任何友誼可言,隨時可以撕逼隨時可以和好,這不是友情。真正的友情是隱忍的,使了勁裝,希望表現(xiàn)出自己的無私和成全,以為這就是對對方的愛。然而最后架著面子把大家都傷害了,等到大家都真的裝不下去了大吵一架大鬧一場,褪下偽裝,那么時候才發(fā)現(xiàn)渺小的兩個人,其實無論怎樣,都只有彼此。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不止一次想起我最好的朋友,高一認識,也就是十五六歲的年紀,也都是小鎮(zhèn)孩子。就這么一起陪伴著,度過了好多有意義和無意義的歲月。曾經(jīng)一起在街上和地鐵站又跑又跳,青春也就這么一晃眼一點一點慢慢慢慢過去了。那些年拍過的貼紙照,最后都放在抽屜里最里格,再沒有拿出來看過。要說到底是哪個節(jié)骨眼開始進入青春,又是什么時候慢慢離開青春呢?總是很難界定,給不出肯定的答案。但是畢業(yè)之后就慢慢不再聯(lián)絡(luò),如今過去六年,變成了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個頭像,一條信息。我們曾經(jīng)曾幻想著要一輩子住一起,但是現(xiàn)在一個人在上海租下一個兩室,孤孤單單在深夜碼字的也只剩下我一個人罷了。

    你說我們是朋友嗎?我們不只是朋友,我們真的一起在一個浴缸中脫光了衣服一起洗澡,不覺得羞恥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對。你說我們是戀人嗎?我們不是戀人,我們對彼此的身體沒有性的渴求,我們可能會愛上同一個人,就像是七月與安生都愛上了家明一樣,但是我們不會相愛。我們是第三類情感,是這部電影的英文名——SoulMate,是靈魂的伴侶,盡管我們未能相互陪伴在一起。電影里,無論是最終的結(jié)局,還是小說里的結(jié)局,七月與安生最后也未能一起生活,也許這就是人生吧。就好像前幾周在紐約的一個朋友說過,“你這輩子最好不要住在最喜歡的城市,要住在第二喜歡的城市,因為只有這樣,你的那份喜歡才會因為得不到,而永遠都不會變質(zhì)”。

    最喜歡的城市,沒能住在那里;最相愛的人,也沒有在一起。

     3 ) 專訪 | 這是一部細節(jié)控導演拍給少女的誠意電影

    去看《七月與安生》的時候是稍微帶著點害羞的心情的,初中時候就很喜歡這部短篇,偷偷看完安妮寶貝所有的書,總有把握不好情緒被別人視為矯情的時刻。十幾年后再面對這樣一部少女電影,生怕它會痛殺早被更新過的神經(jīng)。

    于是完全沒想到,在主角說出“我恨過你,但我也只有你”時,還是留下了眼淚。它細膩、瑣碎,非常的坦誠通透。不是什么放肆揮霍的青春,而是用大量細節(jié)來與你對話,女孩之間的信賴與嫉妒,在其中總有很多是你所體會和經(jīng)歷過的。

    這是一部細節(jié)控導演拍給少女的誠意電影。

    去采訪的時候?qū)а菰鴩檫€在剪MV,戴著毛線帽子稍顯疲憊。非常有禮貌,也很健談。最早知道他,是因為他在彭浩翔電影中的客串表演,還擔任了《維多利亞一號》的編劇。

    后來才知道是曾志偉的兒子,曾寶儀的弟弟,詫異星二代也會這樣一步步從零做起,慢慢做到導演的位置。與他交談,能感受到他的細膩、文藝、低調(diào),對我來說都是很大的驚喜。

    【最初拿到小說和故事大綱的時候,是里面的什么打動了你,讓你決定去拍這部電影。】
    曾國祥:我一直都挺喜歡女性主導的文學和電影。可能跟我的成長有點關(guān)系,從小我都跟著我媽和她的那幫姐妹,在一大幫女人中間成長,對她們的關(guān)系和情感還是挺有感覺的。
    第一次接到《七月與安生》這個案子的時候我很快就答應(yīng)了陳導,說想拍這個故事。我很羨慕有兩個人這么的需要對方,我自己沒有這么好的閨蜜兄弟,對講這兩個人之間的關(guān)系很感興趣。

    【《七月與安生》的小說是有強烈的文字風格的,還有大批的讀者,這些都增加了它的改編難度。你在改編的時候,最想要保留的是什么,改動最大的又是什么?】
    曾國祥:我是有目的去看這個小說的。說實話之前沒有聽過安妮寶貝這個作家和她的作品,是陳導(陳可辛)跟我說有這個電影要拍我才拿來看的。所以我在看的時候其實沒有在看她的文字,她的寫作方法,只是在看她的故事和人物關(guān)系。我們在改編的時候沒有要保留她的文字風格,對電影來說這不算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還是保留人物的情感和關(guān)系,把它做得更立體。原著是個短篇,中間有很多留白,這對改編是好事,能在其中加很多東西。

    【就是沿用了故事框架,但是情感都是你自己的?!?br>曾國祥:有我自己的,也有編劇和監(jiān)制的,大家對這個故事都有自己的情感,都多多少少投放了一些。

    【昨天看片時候我就覺得這是一部非常要求感情細膩的電影,你覺得最難處理的是什么?會擔心有的觀眾get不到一些情感的點嗎?怎么把握這個感情的度?】
    曾國祥:我在處理的時候沒有多在想是女生的情感,剛才也說我在女人中間成長,我對她們的那種小心思挺敏感的,所以不管在調(diào)演員的戲還是分鏡的時候都注意在這些比較細節(jié)的東西,希望電影盡量細致。我一直喜歡的電影和我拍的電影都希望在細節(jié)方面能做得好。

    【會擔心有些男性觀眾看不懂嗎?】
    曾國祥:會的,我覺得很多直男都不一定看得進去。但你也應(yīng)該要看的,男人也沒辦法不跟女人生活,我們需要多看一些這種電影了解女性的感情世界是怎樣的。

    【看片中覺得最有趣的是她們兩個在后半段有個生命的置換,生活發(fā)生了變化。小說里面是安生死,但是電影不同。為什么會設(shè)置這種逆轉(zhuǎn)呢?】
    曾國祥:我們在改編的時候大家找到的最興奮的點就是互換人生,她們需要有這樣的改變。于是很自然的就要把死的人轉(zhuǎn)變,安生是燃燒得很燦爛很快就熄滅的火焰,但她內(nèi)心是渴望一個穩(wěn)定的家的,所以她轉(zhuǎn)變了。想要過自由生活的七月才是應(yīng)該死去的。

    【很喜歡這個設(shè)置,尤其對看過原著的觀眾應(yīng)該也算是一個驚喜。怎樣看待七月與安生之間的感情?】
    曾國祥:我很羨慕。陳導也說,他跟我一樣,從小到大都沒有感情這么好的閨蜜或兄弟,所以在看到這個故事很感動,如果我們的生命中有這樣一個人,一定會很珍惜。他們有句對白是我拍的時候都有點想哭的,“七月說,我恨過你,但我也只有你”。有一個人,能讓你很坦誠的分享生命中所有的事,是很難得的。

    【因為這個才把英文片名定為《soulmate》的嗎?】
    曾國祥:那個其實是監(jiān)制和宣傳團隊想到的片名。我在國外念書,從小就知道這個詞,所以沒有特別喜歡這個英文片名。但是后來他們跟我說最近大家都用這個詞,而且他們還找到一個點,就是S和M的縮寫放到一起,很符合她們又愛又互虐的關(guān)系。所以從一個我不太喜歡的片名,變成了有附加意義的,也就妥協(xié)了。

    【家明這個人物身上,是否有你自己的影子?】
    曾國祥:大部分男生都挺能理解家明吧,雖然看完會覺得家明有點渣,但確實大部分男生都很渣啊。(笑)。在感情上你很難說什么是對和錯,我也從不會在感情上批評別人,這是兩個人或者三個人之間的事,中間有太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很難去評價。同時間喜歡兩個人也是常常會發(fā)生的事,社會上會有道德標準告訴我們不可以這樣做,但這是很正常很人性的。七月與安生在性格上又是這么不同的人,你會很了解家明是很有愛又很可憐的。到最后被兩個女生拋棄的人是家明。

    【片中有兩個反轉(zhuǎn)讓我很驚喜,一個是剛才說到的改編,一個是最后發(fā)現(xiàn)是XX(已為您屏蔽劇透關(guān)鍵詞)設(shè)置的逃婚,這個是你寫的嗎?】
    曾國祥:這是編劇們寫的,看完我特別喜歡。大家在看電影時候有可能前面三分之二會覺得安生是很出彩的,她的性格很搶戲。但是到后面真正的七月爆發(fā)出來,她的戲更加好看。我在拍的時候也在擔心安生會太搶戲,這是講兩個女生的電影,如果一個太出彩就有點不公平,希望兩個人能有一個平衡。所以后面有了這個點,七月跑出來,我會覺得比較踏實,這個角色就立體了。

    【如果是你選擇,會選七月還是安生?】
    曾國祥:年輕時候會選安生,但現(xiàn)在開始老了,就會選七月吧。

    【這就是很直男的想法?!?br>曾國祥:哈哈哈哈,對~

    【怎樣評價兩位女演員的表演?】
    曾國祥:很幸運找到她們兩個演這部戲。有人問過陳導怎么給演員調(diào)戲,他說如果前期在選演員的時候已經(jīng)做好的話,調(diào)演員就沒有那么困難。選對了她們,再根據(jù)她們本身的性格在劇本上做一些調(diào)整,她很快就可以投入到角色中。當初還有考慮過很多其他女演員,但見過冬雨和思純很快就知道她們才是最合適的人。

    戲中她們的性格有可能跟她們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很不一樣,如果能拍一部戲讓她們兩個人都有這樣大的反轉(zhuǎn),對觀眾對演員自己都是很大的驚喜。在這么多層面里面來看,她們兩個都是最適合演的。

    【在普通觀眾心目中周冬雨是柔柔弱弱的,馬思純反而帥性叛逆。】
    曾國祥:是的,思純本人其實是個非常七月的女生,冬雨就是鬼馬男孩性格的那種。

    【聽說之前還自薦過想當男主?】
    曾國祥:那個是開玩笑的。那次發(fā)布會想講個笑話而已。

    【自己也演過那么多戲,沒有想過試試嗎?】
    曾國祥:能力上還做不到又導又演,壓力太大了。所以完全沒想過。

    【只是演的話,能勝任這個角色嗎?】
    曾國祥:我覺得只是演可以的。只是還做不到又導又演。這樣也有點太過自戀吧。而且我自己導的戲我也希望能在票房上面有個保證,希望能找到不只是戲好,還有觀眾號召力的演員,但我自己做不到,還是不要冒這個險了。

    【七月與安生在浴室爭吵互相淋水的一場戲算是她們之間最大的沖突,原著中表現(xiàn)得會更加激烈,你為什么用了稍緩和的方式呢?】
    曾國祥:我不太喜歡看到女人打人,打人都有點太三八了,(笑)。只希望在對白和精神方面去刺激對方,而不是肉體的交鋒。而且她們說的都是很傷害對方的臺詞,這樣已經(jīng)夠了。不太想看到她們真的打起來,在電影上面也不一定好看。

    【姐姐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怎么說?】
    曾國祥:她說她哭到淚崩,哈哈哈哈。不過她本來淚點就很低。

    【電影里的音樂選的很巧妙,又有年代感又符合電影氣質(zhì),是誰選的?】
    曾國祥:大家都在幫忙,畢竟我們幾個主創(chuàng)都是香港人,這方面我們就要很相信大陸的團隊。他們給了我一個很長的歌單,九十年代中到兩千年中最受歡迎的樂隊和歌曲都在里面。我自己是先把香港歌曲去掉,盡管那個時間大家都在聽港臺的歌,但我是個香港導演,我不想給別人感覺硬要放香港歌在里面。而且我想找一些不是太流行曲的,想讓觀眾知道是那個年代的歌,但是需要他們?nèi)フ遥@樣比較新鮮。

    【怎么找到了竇靖童來做主題曲?】
    曾國祥:當初在想應(yīng)該選哪個歌手來做主題曲的時候,大家很快就想到了竇靖童。那時她剛出了專輯,我特別喜歡。這部電影是女性主導,她也是新時代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人物,能找到她來幫我們寫歌非常合適。很開心看完電影她也很喜歡。她雖然只有19歲但非常成熟又有自己的想法,我當時還有點擔心她這么年輕電影的后半段她不一定能感受到,但她都理解得特別好。

    【陳導在這部戲中對你最大的幫助是什么?你們怎么分工?】
    曾國祥:前期聊劇本和找演員的時候他給了很多意見,他在拍攝上面很相信我,反而沒有管我太多。拍完在宣發(fā)方面也幫了我很多,這是我特別不熟悉的。

    【電影去了很多地方取景嗎?】
    曾國祥:我們?nèi)チ四暇?、上海、北京、張家口,最后去了俄羅斯,算是跑了很多地方。這也是我很享受的。

    【很多人喜歡你都是因為你以前演的覺得都有種賤賤的喜感,看起來非常親切。以后自己執(zhí)導還會把這種感覺代入到電影中嗎?】
    曾國祥:可能會。但我擅長的不是拍喜劇。演的話是無所謂的,只要是跟好的團隊合作我都愿意會嘗試。自己做導演會更嚴格一些。

    【所以你挑劇本和主創(chuàng)而不是挑類型。】
    曾國祥:是的。

    【還想跟誰合作呢?】
    曾國祥:黃渤吧。我挺期待有一天能有個劇本能找他。他是個很了不起的演員。

    【參與了那么多香港小成本電影的制作,會不會自身也有種使命感?】
    曾國祥:也沒有那么嚴重啦,我還是希望能在香港繼續(xù)拍一些小成本電影。因為香港只剩下小成本制作了,市場這么小。作為從香港起步的電影人我必須要支持本土電影。香港導演有個幸運的是有些題材國內(nèi)不通過的話我們可以回到香港拍。

    我現(xiàn)在有一個小成本的題材在跟投資方聊,是講一個不正確的家庭的片,很邊緣人物,但是是黑色喜劇。我非常喜歡里面的人物。

    【香港有很多的星二代演員和導演,怎么看待他們的發(fā)展?】
    曾國祥:大家都很努力。我們的第一步的確比較容易,因為認識很多好的導演和制作人,入門容易得多。但是往后就完全要靠自己努力,而且為了證明給別人看你有自己的才華和想法而不是完全靠家里,都比別人還要用功多一點。

    【在電影這條路上除了爸爸之外,受哪位導演的影響最大?】
    曾國祥:如果說啟蒙導演肯定是王家衛(wèi)。90年代是我成長的年代,也是他最活躍的年代。那時候他在華語電影中都是很獨立很有自己風格的,在他的電影里我看到的可能性是你可以拍不同的電影。也因為他而開始看很多歐洲電影。

    【私下里他有對你指導過嗎?】
    曾國祥:沒有,我不認識他本人,只是看他的作品。

    【喜歡什么電影?】
    曾國祥: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影響對我很深。第一次看《十誡》是在一個電影節(jié)一口氣看完的,很累但是特別爽。也很喜歡哈內(nèi)克,他電影對我的震撼很大,表演上好像沒什么在發(fā)生,但底下的壓力很重,力量很強。

    有部電影是我很喜歡并且時不時還會重新看的,叫《木蘭花》,也是湯姆·克魯斯演得最好的一部戲。

    我喜歡能被人物打動的電影超過類型片。

    【當年怎么跟彭浩翔導演合作的?】
    曾國祥:之前在《大丈夫》里我客串過一天,是有個軌道環(huán)搖鏡頭,我演年輕時候的曾志偉,只有一個鏡頭。那時候我還不認識彭浩翔,只是我爸叫我去拍,拍完就走了,只是一直都覺得這個導演還挺牛逼的,也沒有刻意去認識他。后來拍《AV夢工廠》他找到我,大家聊了一下發(fā)現(xiàn)喜歡的東西還是挺像的,又都有很頑皮的一面。那部戲合作的很開心,之后他的電影我也多多少少都參與了。

    【《志明與春嬌3》還會參與嗎?】
    曾國祥:會的,我還是春嬌的弟弟。我還跟他說要加我的戲,因為這部戲要在外地拍,我就可以去旅行了。(笑)

    【今后發(fā)展會更側(cè)重哪個方面,演員?編劇?導演?】
    曾國祥:肯定還是導演,這是一直以來的目標。做演員純粹是個意外,我希望偶爾有好玩的戲還可以去演。
    做導演還是會有品質(zhì)上的堅持,風格和類型還會多嘗試。我沒覺得我自己風格很強烈,也想慢慢的摸索,認識自己。


    (有點喜歡這個踏實、努力,有問必答不繞圈子,聲音還好聽的導演。)

     4 ) 七月?安生?

    意外喜歡的一部片子,每年都會選擇幾部青春片去看,那年喜歡左耳的生澀,當時馬思純在左耳里能壓的住戲,但在再這一部里周冬雨的安生氣場太強,戲上控制的也確實要更好一些,有時候也會想如果兩個人的扮演選擇的角色互換一下也許挺好玩的,但隨即又好像瞬間明白了導演分配角色的意圖,有些骨子里流露出的東西不單單是外露表達那個在的那個樣子吧,看的時候有那么一陣子總想到《花與愛麗絲》。

     5 ) 這不是一部傳統(tǒng)意義上的青春片,而是一部好看的劇情片。

    自《致青春》后國產(chǎn)青春電影迅速成為繼國產(chǎn)喜劇電影、愛情電影、恐怖電影之后第四大類型電影,這里說的“大”并不指生產(chǎn)此類電影的成熟度和標準化過程,而是指數(shù)量之多。反觀影片質(zhì)量,卻鮮有在水準線之上的,青春電影以內(nèi)容的矯情、狗血、無病呻吟、脫離現(xiàn)實而飽受詬病,這些青春亦實在并非大多數(shù)人的青春,在難以引起觀眾共鳴的情況下,也只能以所謂演員顏值取勝了。在這樣一種大環(huán)境下,青春片的標簽似乎一度更為了爛片的代名詞,于是電影版《七月與安生》,從一開始就不太被看好甚至沒有多少期待,主角們也不是當前最受熱捧的人氣掛演員,即使有陳可辛加持,也并不抱什么期望。9月11號在北電看了首映,卻發(fā)現(xiàn),影片沒有了傳統(tǒng)青春電影的矯揉做作和太過狗血的情節(jié),不僅看的讓人不尷尬,甚至出乎意料地有點好看,下面從幾個方面具體分析一下。 故事結(jié)構(gòu)及影片節(jié)奏 電影以一本正在連載的小說《七月與安生》作為藍本,借用小說把電影分為幾個篇章,利用七月的講述(旁白)巧妙地構(gòu)造了一個相對規(guī)整又有新意的敘事結(jié)構(gòu)。節(jié)奏緊湊不拖沓,成長到長大的過渡也很自然,特別是七月與安生互寫明信片的部分,用明信片內(nèi)容帶出情節(jié),節(jié)奏加快的同時敘事也很明確,情節(jié)推動也很自然。其實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對從小一起成長但是性格迥異的女生同時愛上一個男生,然后發(fā)生了一系列故事。從小家庭幸福成績優(yōu)異什么都好的七月和家庭破碎缺乏關(guān)懷的安生,因為差異而互補,又因為差異而彼此隔閡。 結(jié)尾的反轉(zhuǎn)與埋下的細節(jié) 陳可辛導演所說,電影的三個反轉(zhuǎn)其實他一開始是反對的,他覺得觀眾接受不了這么多次的反轉(zhuǎn),會把觀眾弄煩,但是在一個200人的試映場中觀眾都表示非常喜歡這樣的處理,于是這個處理被保留下來,事實證明,這樣的處理確實成為了電影的一個亮點,而如何在三重反轉(zhuǎn)的情況下還讓觀眾覺得有合理性,很大部分的原因都基于電影前半段埋下的一些細節(jié)和線索。 在第一個結(jié)局里,追求自由的安生嫁給了一個平凡的男人,過上了平淡的生活,而追求安穩(wěn)的七月卻因為家明的逃婚而不得不過上安生向往的流浪人生,這樣的結(jié)尾其實充滿了無奈又充滿了必然,他們的結(jié)局或許都不是他們意志選擇的結(jié)果,更多的是為了救贖自我和救贖對方。 在第二個結(jié)局里,七月變成了勇敢的出逃者,她讓家明逃婚,只為自己的出逃有一個合理的借口,她坐在醫(yī)院的樓梯說出安生曾經(jīng)說過的:“我只是不想把離別弄得太傷感?!卑采兂闪素熑蔚某袚撸龘狃B(yǎng)起了七月與家明的孩子,過上了安穩(wěn)的生活。在這個結(jié)局里,七月變成了安生,安生成為了七月,跟第一個結(jié)局不同的是,這個結(jié)局是主人公自由意志的結(jié)局,其實七月從小心里就埋了不安分的種子——第一次見面時倆人砸的消防栓,其實是七月砸下去的,七月所謂的乖巧和聽話,只是她懂得如何討大人開心——“真正聰明的人是不會讓別人看出來她聰明的”,七月的這句臺詞點出這段的中心,而安生,只不過表面追求自由和不羈,她始終沒有取下過家明送給她的玉墜,即使換了個鏈子掛它,她的心中其實一直向往著一個安穩(wěn)的家。 而第三個結(jié)局(真正的結(jié)局)中,那個在27歲結(jié)束生命的人,是七月,所謂的第二個結(jié)局只不過是安生編出來騙家明的,這是一個殘酷的結(jié)局,而七月與安生的關(guān)系,正是在這種死亡中得到升華,結(jié)尾倆人照鏡子的長鏡頭暗示——安生其實已經(jīng)變成了七月,她其實是在代替七月活下去?;蛟S是怕這樣的結(jié)局太過殘忍,導演最后還加了一個溫暖的結(jié)局(其實就是第一個結(jié)局)——在安生的小說里,七月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生活著。這樣的三重反轉(zhuǎn)在觀影過程中必然是一個很好的體驗,難得的在于每一個結(jié)局都有其合理性而不顯得突兀,其實導演最后想表達的還是溫暖與美好,不論七月與安生的關(guān)系中有多少互相傷害,但最終她們是彼此交融的,誰都離不開誰,身上都帶著濃重的對方的影子。甚至可以說,七月與安生,已不再是性格迥異的一對閨蜜,而是一個人性格的兩面。 演員表演 在演員表演上,三位主要演員都奉獻了完成度很高的表演。首先在人物設(shè)定上,七月與安生的性格就要比小說當中更加豐富一些,七月除了溫吞也有爆發(fā)的一面,而安生除了不羈也有敏感脆弱的一面。 先說安生,這個人物首先就是性格分明的非常出彩的,周冬雨把這個角色詮釋得很豐富立體,印象深刻的是她與家明初見的一場戲,略帶痞氣的臺詞和暗暗的偷笑都演的太生動。但相比起來,其實難度更大的是七月這個角色,因為她不止要演出溫吞的一面,還有她隱忍中各種復雜的心理活動,以及最后的爆發(fā)。七月對待這段感情可謂一直是小心翼翼,不管是飯桌上爸媽對安生的偏愛,還是男友對安生的好感,她都心知肚明,但她包容與照顧的表面正如安生所說:“你算的比誰都清楚?!睆R里發(fā)現(xiàn)安生和家明在廟里的所作所為裝作渾然不知,發(fā)現(xiàn)家明送給安生玉佩也只是默默哭泣,馬思純把這種小心翼翼拿捏得非常到位,在表演的難度和層次上看,其實這種內(nèi)露的戲比外露的戲難度更大層次也更豐富。而且馬思純也有一場精彩的爆發(fā)戲,就是衛(wèi)生間脫內(nèi)衣的一段,她的多年以來所有不滿、隱忍、退讓、偽裝在那一刻仿佛火山一樣噴薄開來,這一場哭戲看得人太揪心,眼神充滿各種復雜的情緒、面部肌肉都在顫動,可以說是身體的每個毛孔都在戲的情緒里。之前馬思純演繹過很“安生”的黎吧啦,選擇七月其實是不重復自己的表現(xiàn),而這個角色的完成度也非常高。最后還要特別表揚一下馬思純的臺詞功力,電影所有的旁白都是馬思純完成的,聲音很有故事感臺詞也說得很棒。對比到前段時間《盜墓筆記》的阿寧,不得不說馬思純的戲路真的很寬,期待一下之后婁燁的《地獄戀人》。最后說說男主,很成功地演了一個很討人厭的角色,恩,就醬。 總之,這部電影結(jié)構(gòu)非常好,劇情不算狗血,節(jié)奏還算流暢,演員表演很好,值得推薦。

     6 ) 女性友誼,愛情與婚姻不是最高的道德

     我不是看安妮寶貝的小說長大的那一代人,可恥而又竊喜的講,讀言情小說,我是看幻城、左右倒影右手年華、水仙已乘鯉魚去、櫻桃之遠(此處還要亂入一個挪威的森林)的那一批人。這是一個不容狡辯的事實:我曾是新概念第二屆言情作家的跟風小讀者。 而之前提到竊喜并不是因為這些小說寫得有多么精彩絕妙,而是因為,比起安妮寶貝的讀者,我可能年輕個2、3歲呢!后來翻看過《告別薇安》,總模模糊糊的記得有個男性角色好像很冷漠,但是很能做愛的樣子(反正就是自大到讓人懷疑他是不是真的很“能干”的那種男的)。他奠定了我對大部分言情小說男主角的印象、就是對你不聞不問但能從天黑干到天亮的那一位帥哥。這是青春,我要什么山盟海誓呢?那都是道德??!要的就是:你看到我,永不lost那個boner。可是這些人的故事常常言不由衷,最后總要暴露出對道德生活的無限懷念和愿意為之做出的巨大犧牲。電影七月與安生就重現(xiàn)了這樣一個故事。當天電影放到最后很多女觀眾哭了,哭的正是安生筆下的七月理解、原諒了安生。

    實際上,愛人從誕生、到閃光、直至發(fā)現(xiàn)新的自己,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用婚姻和戀愛關(guān)系去拷問一個人是覺新覺民之類的男孩子那個時代比較流行的套路。今天的世界,人的徘徊、人的軟弱、人的憧憬和夢幻都享有更多的寬容,可以被解構(gòu)、被消解但不能被問責。 因為問責的標準每20年可能就會有天翻地覆的不同。所以安生的自我放逐和七月的隱忍不發(fā)都是為了一件很快就會過去的小事,耗著沒有營養(yǎng)的精神。這件事阻礙了她們友誼的深化。也讓她們永遠活在高中/職業(yè)高中時代。

    與安生只活到27歲的想法不同,美國情人Brooke初次登場時已經(jīng)30歲。和安生一樣沒有接受常規(guī)的高等教育的她,也是走的人間大學那條路。30歲這年,Brook正計劃靠著希臘男朋友的資助,開一家叫“mom’s”的餐館。 這是一家集餐飲、美發(fā)沙龍、畫廊于一體的餐館,也是她每每說起都要眼睛發(fā)光的個人夢想。在精心呵護這個夢想的同時,住在男朋友商住兩用樓里的Brooke還身兼做家教、動感單車教練數(shù)職維系她在紐約的社交生活的開支。Brooke是這樣一位紐約客:她總是穿淺色的衣服,在金色的東北部的秋天里喋喋不休,注意力并不集中,但就是很襯她的那種充滿力量的天真。

      
    她的glamour很快就俘獲了巴納德學院大一新生Tracy的眼睛,Brooke左右逢源,左右開弓,混亂又豐富的生活打開了Tracy的writer’s block. 兩人本來是因為各自的父母要重組一個家庭而準備成為姐妹的,卻因為共同的紐約生活而成為了越走越近的朋友。 Tracy開始了她的新短篇創(chuàng)作,并將之命名為《Mistress America》,而Brooke的所有浪漫主義熱情和失敗都被記述在了這篇文章里。


    Brooke精力旺盛、美而不自知的風度深深地打動著Tracy,她有著非常先鋒的睿智,總能妙語連珠、對生活充滿洞見,卻一點也不自以為是。她像一個活著的當代藝術(shù)品、使Tracy從一個孤單的吃派女孩變成了一個對意大利面也充滿了好奇的觀察家。??但她也不是無堅不摧的老戰(zhàn)斗指揮家,也會毫無防備之心的展示自己的脆弱、尋求女友的、女性團體的支持。她絕不是那個說得出“BEEN THERE, DONE THAT”的攤手婊。她永遠在流動的生活中,身體力行的參與著浪漫的行為,經(jīng)受著失敗的折磨。
     




    而我們的七月與安生,在上海的旅行中,除了對彼此選擇的路的質(zhì)疑有提供了什么新鮮的友誼的材料呢? 還是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的陳詞濫調(diào)。 聯(lián)系著好與壞的還是一個高中時代的戀人。那頓烤龍蝦成了嫉妒的晚會,充斥著咸操別人的心,而對自己的尷尬和失敗熟視無睹的幼稚(這難道不是小時代專用的伎倆?)。安生嫌七月視野小,七月嫌安生路子婊。 這個嫌隙最終發(fā)展成了日后的七月上門撕逼,而安生說出了你的男朋友是我讓給你的丑話。 好像生活一定會把心底的丑話逼到臺面上來才算悲劇一樣。如果活了27年只體悟到這個讓與不讓,那真是活轉(zhuǎn)回去了。這應(yīng)該是17歲的認識,27能看破的妄想吧。人家蘇家明也是個大活人,雖然是懦弱的南方漢子,長得也黢黑,但是把他當做顯示自己道德優(yōu)越感的工具,與女性友誼有什么好處呢?

    Brooke和Tracy就沒有把戀情放在交談的首要位置,不論是Brooke的希臘富有男友,還是Tracy對之有點萌動的大學同學,都不是她們電影生活中的核心,盡管Brooke的男朋友用一個撤資的舉動,輕而易舉的粉碎了Brooke的餐廳夢,并對劇情起到了關(guān)鍵性的推動作用,他仍然不夠格成為高于Brooke內(nèi)心追求和情感安慰的全部。(這件事的起因是這個從未入畫的希臘男朋友看到了她和某個音樂家接吻的照片。)一個當代女性要堅信,她人生的主要課題和business必須是對自我的完型,而非對他人的期待和被期待的回應(yīng)。 這里沒有什么代價和救贖的概念,反而全部都是可以拿去自嘲成長的疼痛。如果被看得太嚴肅,就做作了。 所以當七月說:這七年來 你每一封明信片都在問候我男友 的時候我覺得太好笑了。 這不是甄嬛傳里的果郡王嗎? 每一封家書后面都要加一句“熹貴妃安”。根本不敢失敗,卻滿含淚水的憧憬出了太多關(guān)于失敗的苦悶。 這不是幼稚是什么?

     
    電影里Tracy在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也陷入了這種幼稚;想加入巴納德知名文學社團的小姑娘,為了作為敲門磚的作品能夠順利入選,在Brooke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把她的生活竊到了紙上,并為了顯得聰明戲謔(盡管Tracy媽媽警告過她:不要be sarcastic,你不是擅長于此的人)更是把Brooke的個人抱負變成了批評調(diào)侃的玩意兒。 名校小姑娘這種揮之不去的名利情節(jié)深深的傷害了恍然大悟的Brooke。在這部電影里,對女性友誼的考驗不再是針對“誰更有女性吸引力”的戰(zhàn)爭,而是能不能明確自己要走什么路的勇氣。 當Tracy明白Brooke不僅僅是她“成名作”的主人公而更是她的朋友的時候,她不得不同時誠實的做出她文學之路上的第一個選擇:回絕文學社的標準,成立自己的社團。 最后Tracy 矯正了對Brooke的描寫。我覺得挺好。 附下。


    僅借此片,表達我對給以我深刻友誼和愛的女朋友(們)的無時不刻的牽掛?。?!謝謝在漫長的相伴中塑造了我?。?! (這里寫“們”不是我心猿意馬,只是為了顯得我女朋友很多,虛張聲勢!不要懷疑,你就是我唯一的女朋友?。?br>


     7 ) 七月與安生,林沖與魯智深

    在《七月與安生》里,兩位女主角第一次撕破臉,是因為安生給七月寫的那些明信片:“這么多年,你給我的每一封明信片,最后都要問候我的男朋友?!保ù笠猓?br>
    看到這里,我馬上想起了《水滸傳》里那段著名的八卦:《水滸傳》第五十七回,魯智深與林沖久別重逢,魯智深張口就問:“灑家自與教頭別后,無日不念阿嫂,近來有信息否?”

    相比李安生只是在明信片末尾捎帶問候一句家明,魯智深如此開門見山可要尷尬多了。金圣嘆看到這里都噴了:“奇語絕倒,令人聞之,又感又笑”。

    對這個唐突的問題,林沖只是如實作答,兩人并未當場起矛盾。只是,“在五十七回之前,花和尚嗜酒如命,而五十七回過后直至坐化,花和尚竟然從此涓滴不沾?!薄棒斕彷犈c林教頭的一段義薄云天的恩情,也從五十七回戛然終止。自此全書再沒有一句話寫道此二人的任何交往?!保ㄍ踱痘ê蜕械挠⑿郾旧罚?br>
    可見男人之間的情誼也未必簡單直接,各自心里的曲折算計未必不是九曲回環(huán)。魯智深心里未必沒有一個安生,林沖心里未必沒有一個七月,梁山好漢的兄弟情和小女生的閨蜜情并不是什么截然不同的情感。

    和很多男性一樣,我一直不太理解女人的友誼。她們往往剛認識三天就好得蜜里調(diào)油,手拉手上廁所;可分開之后絲毫不見傷感,很快就能結(jié)識新閨蜜。她們在一起時可以分享一切秘密與悲歡,背地里卻又互相嫉妒,說對方壞話。男人之間會講義氣,而女人好像根本不講義氣。我們經(jīng)常半開玩笑地質(zhì)疑:女人之間真的有友誼嗎?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由得感慨:“原來女性的友誼是這樣的。”甚至她們對待友誼的方式有比男性更高明的地方。七月與安生雖然撕破臉,可撕完之后兩人還是好朋友。林沖和魯智深表面上云淡風輕,然后卻再無來往。相比而言,哪種友誼更直接、更坦誠呢?

    七月與安生這對朋友在電影里沒少撕,但她們撕得不令人生厭,反而能激發(fā)觀眾的理解和同情。這是為什么呢?我覺得有三層理由。

    首先因為她們沒有撕得太難看,或者更簡單一點說,沒有像某些劣質(zhì)青春片那樣熱衷于扯頭發(fā)扇耳光。看那場捉奸戲的時候我一度非常緊張,心想“臥槽臥槽,是不是要扇了,是不是要扇了”,結(jié)果到最后也沒扇,只是灑灑水了事??赐晡艺麄€人都松了一口氣。

    更深的一層理由,我覺得是因為角色的行為都出自真情。劈腿、背叛、三角戀……這些行為當然都是政治不正確的,可事實上誰又能一板一眼按照政治正確活著呢?友誼愛情分不清,先來后到理不明,想控制又控制不住,想躲避結(jié)果還是遭遇……哪個年輕過的人沒遭遇過這種困擾呢?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像“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這樣的詩,可為淫鄙之尤,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極度政治不正確?!叭粺o視為淫詞、鄙詞者,以其真也?!编嚢矐c老師也曾經(jīng)說過,政治正確是一刀切,而現(xiàn)實生活是犬牙交錯。將這種犬牙交錯展現(xiàn)出來,是足以打動人的。

    而最終極的理由,我覺得七月和安生這對朋友即便在矛盾最尖銳的時候,都依然彼此信任,為對方犧牲。安生一直在三人關(guān)系中退讓、回避,而七月對此也心知肚明,正是這份情誼使得她們即便在捉奸時也依然沒有扯頭發(fā)扇耳光。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有幾個特別重要的朋友。朋友之間總會相互學到很多重要的東西,是學校和家庭教不了的。你們深深影響了彼此的一生,從而建立起無法隔絕的聯(lián)系:“如果踩住一個人的影子,就一輩子離不開”。

    這部電影沒提女權(quán),但其實很女權(quán)。兩個女主角無疑都是自強自尊、人格獨立的女性,這從他們對待男主角方式就可以看出來。有人戲稱兩個女主角對男主角的態(tài)度是“姐妹如手足,男人如衣服”,但我覺得恰恰她們沒有把男主角當“衣服”,而是在保持自尊的同時也給了他足夠的尊重。安生特立獨行,自不必說。七月一直是個乖乖女,期盼早點在老家結(jié)婚,過上安穩(wěn)生活,甚至當家明劈腿時依然選擇了和他結(jié)婚……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她會就此忍氣吞聲時,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她早已安排了分手。而她分手的方式也很獨特:讓家明去主動承擔棄婚之名。這當然不符合現(xiàn)實邏輯,但卻符合戲劇邏輯:誰先背叛,誰承擔后果。讓家明去主動背負罵名,是給他一個贖罪的機會。而家明真的這樣去做了,也說明他總算是一個值得尊重的體面人。(想想《讓子彈飛》里,張牧之讓黃四郎“體面”,而黃四郎是如何的不“體面”。)

    最后說說兩位女主角的演技。我本來覺得倆人演得都還行,但看完電影,聽到監(jiān)制陳可辛說了這么一番話:周冬雨扮演的安生是比較容易出彩的角色,相對好演一些;而馬思純扮演的七月比較難拿捏,既不能被安生映得黯然無光,又不能強行表現(xiàn)得太“搶”。馬思純最終能把這個角色hold住,挺不容易。

    陳可辛老師這番話說得很有道理。仔細一想,安生這個角色那么容易出彩,而周冬雨演得只是“還行”,那實際上等于演得很爛了。而馬思純能把七月這個難演的角色演成這樣,值得加1星。

     短評

    1:劇本扎實,結(jié)構(gòu)完整,女性向,那種相愛相殺互生互滅的一體感,表達得很細致;2:周冬雨演得不錯啊,馬思純跟高圓圓我有點分不清了,浴室對戲很打動人;3:女性向電影,都感覺男人真是個可有可無的物種,這種蠢物不要也罷!

    6分鐘前
    • 鄧安慶
    • 推薦

    小鎮(zhèn)青年將在27歲靈魂死去,不甘心后半生行尸走肉地活著。安穩(wěn)和自由,這是當下中國大多數(shù)年輕人必須面對的二選一,在結(jié)構(gòu)和風格氣質(zhì)上它明確地給出了答案,努力擺脫窠臼,整體把控得當,生動而洋氣,預(yù)感會掀起票房小高潮。

    8分鐘前
    • shininglove
    • 還行

    謝謝編劇 謝謝原作 謝謝導演 謝謝演員 謝謝一切

    13分鐘前
    • 琦殿
    • 力薦

    彭浩翔想當王家衛(wèi),曾國祥想當彭浩翔。整體偏矯情,細節(jié)很曖昧,第二次反轉(zhuǎn)毫無必要。始終沒想明白三個人撕逼的動機何在。安妮寶貝阿姨還是比其他網(wǎng)絡(luò)寫手多兩把刷子,懂得從青春期/性的角度切入女性關(guān)系。周冬雨本色演出,馬思純(蒼老師?)有點驚艷。

    18分鐘前
    • m89
    • 還行

    其實可以將兩個女孩的螺旋狀人生,看作一個女孩精神世界的兩面。安穩(wěn)生活時艷羨流浪,流浪時想念媽媽做的面和舒服的床,不斷挪步試探男孩的愛,敏感又疏離,輾轉(zhuǎn)幾萬里,發(fā)現(xiàn)只能做到愛自己。這么一來,所有的反轉(zhuǎn)都是內(nèi)心投下的毒藥與餌食,殺哪個留哪個,任隨其變。

    20分鐘前
    • Obtson
    • 還行

    女生間的感情就是很妙,互相嫉妒互相愛護,有些東西可以分享但有的東西連碰都別想碰。

    22分鐘前
    • 疼疼(電動版
    • 推薦

    拍得真好,各種人生的細微、瑣碎、隨機和注定積攢成一種力量。導演沒有放肆情緒的濃烈,反而中和出一種很日常的動人感。周冬雨交出了人生最驚艷的一次表演,再次證明了張藝謀是全中國最好的選角導演。必然年度華語十佳。

    26分鐘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薦

    《賢者之愛》前傳

    28分鐘前
    • 福祿壽喜鍋
    • 還行

    看完電影出來,雨下得更大了,很久沒有一個人看電影,哭得很暢快。兩位奉獻了自己的最佳狀態(tài),特別好,被驚艷到了,預(yù)感周會拿獎。有些鏡頭離演員的眼睛很近,想到阿黛爾的生活。最后一個鏡頭,美得像詩。

    32分鐘前
    • 南笙
    • 力薦

    曾經(jīng)分不清,誰砸了消防鈴、誰喝了雪梨湯,年少讓我們不分彼此;后來分太清,誰掛了玉觀音、誰寫了問候信,愛情讓我們分崩離析;終于你和我再無分別,誰生的小姑娘古靈精怪,誰寫的故事叫人唏噓,雙生花開在二七,我們對鏡映照出了彼此。愛情能否謙讓能否分享,愛一個人能否勝過自己,我們還是分不清。

    33分鐘前
    • 西樓塵
    • 還行

    我是一個渴望安定的女孩,但強行偽裝成追求自由,逼迫自己漂泊流浪。你是一個渴望漂泊的女孩,但強行偽裝成乖巧善良,逼迫自己結(jié)婚生子。于是。我看誰誰是歸宿,給我一點安定就好,卻仍無家可言。你能飛的時候,卻已枷鎖深固,勒痕太深,再也無力展翅。人生的許多錯過,大抵源于裝逼裝過。

    35分鐘前
    • ZeonGin Sou
    • 推薦

    最后半小時的反轉(zhuǎn)提半星,把矯情單薄的那幾頁原著,改成人生觀/世界觀對稱并互換的“雙生花”概念,真的太不容易了。內(nèi)地院線難得一見的生動通透的女性電影,細致地捕捉到不同性格女生之間的震動效應(yīng),她們生命的差異、交疊與輪轉(zhuǎn)。雖然MV過多,情節(jié)也有俗套,但對情緒和氛圍的掌控非常滿意。周冬雨、馬思純雙雙貢獻生涯最佳表演。

    37分鐘前
    • 徐若風
    • 推薦

    撕逼不見(狗)血,[作]出新境界。有點超出預(yù)期了。王菀之和袁詠儀兩位演員相當驚艷。影像感和剪輯都好漂亮!

    42分鐘前
    • 荔枝超人
    • 還行

    在大陸青春片里看到七月與安生,就如同在屎堆里掏出了一塊銀子,對,還不是金子,但是終于不再是夏有喬木,不再是微微一笑,不再是原來你還在這里,不再是左耳,不再是……更不再是tnnd同桌的你

    43分鐘前
    • Indecent time
    • 推薦

    從問候家明開始,變得有趣了。比較有趣意外的是把作者身份也寫到電影里,反轉(zhuǎn)再反轉(zhuǎn)還挺好看。性格與身份角色的互換,真是一出人生最好戲。當七月與安生在一起,再怎么親密膩味你都不好察覺這份情誼的特殊與可貴。只有七月與安生被拆散,被時空阻隔,你才會發(fā)現(xiàn)電影要做的是逾越中國內(nèi)地青春片這一類型

    45分鐘前
    • 木衛(wèi)二
    • 還行

    插一句,我小時候是安妮寶貝鐵桿級讀者,我初二開始在周記本里寫絕望小說,一頁死三個人那種?,F(xiàn)在想想,還是那時候文筆好。啊,果然悲傷是文學的春藥??

    46分鐘前
    • bamboo
    • 還行

    “如果踩住一個人的影子,就一輩子離不開” 前半部分的青春戲好過后半部分的苦情戲,音樂略滿但細節(jié)情緒做得足。國產(chǎn)青春片最怕不痛不癢、無病呻吟,這一部算是驚喜。周冬雨的勁兒到位了,可能是最好的一次表演。馬思純高圓圓附體、李程彬低配版任泉+彭于晏化身??三角最穩(wěn)定,除了三個人。

    49分鐘前
    • 影志
    • 推薦

    道理我都懂,然而就是喜歡不來。

    54分鐘前
    • 桃桃林林
    • 還行

    Bottom line: 看得下去,還不用翻白眼。

    55分鐘前
    • 陀螺凡達可
    • 還行

    1、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不尷尬,如果算作青春愛情題材,應(yīng)該是近些年最好的一部;2、不敢想象周冬雨會有這樣驚艷的表演,就像不敢想象曾志偉老師的兒子會把兩個妞的墨跡事拍得如此到位;3、恭喜李媛和許伊萌同學,你們一直以來對寫故事這件事的態(tài)度,得到了回饋;4、推薦去看,希望好片能賺錢。

    56分鐘前
    • 少言
    • 推薦
    加載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