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中國首部女性公路電影,從女性視角出發(fā),講述了三個不同年齡、不同社會背景的都市女性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和情感故事。
在經歷了痛苦掙扎和內心的情感糾葛之后,三個女人各自踏上旅程,并在旅途中相逢、相識、相知、相惜。她們一邊“行走”,一邊重新認識自己、證實自己,對婚姻與家庭、理想與人生重新審視、重新定位,與逆境進行著不屈的抗爭,以無畏的氣勢面對困難,勇敢追求著自己的信仰和真實的自我,努力爭取精神的獨立和靈魂的自由。本片以女性的視角,用女性的語言,女性的思維,講述女性的故事,體現了當今社會都市女性正確面對人生困境和積極實現自我價值的態(tài)度和精神。
璐璐太任性了!年紀小就是不懂包容和耐心,也沒有教養(yǎng),對幫助自己的人沒有感恩和尊重;不過梁沐夕確實有點多管閑事,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人都想幫助,這種老好人的姿態(tài)容易好心辦壞事,也是因為這樣的性格,所以她的老公不在意她;林阿姨也許是年紀大了,歷經滄桑,內心溫柔,對人事物都很包容、有耐心,她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中國的傳統男人不善于表達愛,更不會主動表達,即使他們愛你,表達的方式也許非常糟糕——不能再認同更多了!但是男人總以這個為借口來掩飾他們在感情維系上的懶惰,不想付出一點努力。不懂表達就學會去表達,在真愛面前沒有任何借口,否則就是不愛。
大部分男性導演所拍的女性題材電影難以逃脫男性視角的束縛和父權意識的局限,男性導演唯有在影片中消除了男權中心的敘事視角才能拍出女性主義電影。《娜拉》的兩位導演已經有了這種意識,而且跳出了父權意識的局限,消除了男權中心的敘事視角。但是在表現手法上還稍顯稚嫩,相信下部女性題材電影,兩位導演必能將女性獨立的形象和反抗的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更注重刻畫她們堅韌的內心,塑造出更加鮮活的女性人物形象。
影片獨特的女性視角,讓三位“娜拉”在旅途中遇到了很多女性角色,善良的首飾店長、農村因愛而瘋的姑姑,以及因高考落榜心灰意冷的少女。這些人物看似零零散散,卻讓觀眾感受到無比的“接地氣”,這些普通平凡的人,卻是生活中隨處可見。通過三位女主,和若干配角的表現,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體現出一種女性對于情感與生活方式的追逐,永遠都基于自由的意識,永遠都忠于自己的選擇,甚至角色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只有女性與女性之間的,而忽略到男性的存在。
哪怕一次也好,你總要站出來為自己發(fā)聲,如果你這輩子連一次決定都不敢為自己做,那只能說你連基本的人權都沒有擁有——沒有話語權、沒有分辨力、沒有決斷力,難道還有比這更可怕的嗎?這讓我想起《摔跤吧爸爸》,很多人都說里面的父親很男權主義,但我覺得就是這個爸爸在告訴她的女兒們——如果你不能靠自己的能力獲得別人的認可,那你這輩子就注定是別人的傀儡,就像電影開頭說的那樣,成為別人的消耗品,附屬品,紀念品。 你真的知道自己內心需要的,還是僅僅習慣生命給予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并能夠為此做決定,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才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該有的能力吧。
感覺又是一部瑪麗蘇電影,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們——這完全是所謂的女性獨立者的意淫,這部片就像現在很多大火的電視劇那樣,比如歡樂頌,北京女子圖鑒,迷霧,都非??鋸埖慕o你們營造一種虛假的女性獨立形象。哪有那么簡單?一個女人想要實現理想的生活,哪怕是走捷徑,靠男人,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甚至是慘痛的。沒有隨隨便便就有的成功,也沒有輕易實現的夢想——夢想之所以成為夢想,就是因為你永遠實現不了。喜歡影片海報~
電影永遠是理想的,哪有什么說走就走的旅行?不過是自欺欺人,回過頭來還是要面對殘酷的現實,面對家人、朋友、社會的期待。一個女人想要活得瀟灑,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了,也許到最后為了自由付出的代價過于慘重,還不如老老實實和別人一樣。習慣就好,別扯什么夢想和自由,童話里都是騙人的。“從你說愛我以后 我的天空星星都亮了 我愿變成童話里 你愛的那個天使 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 你要相信 相信我們會像童話故事里 幸福和快樂是結局?!?/p>
整體感覺還可以,看到林阿姨海邊自述那塊,居然都看哭了。想想,說的確實對,都說女人這輩子不容易,其中的酸楚,男人們又怎能真正體會。同樣,男人承擔的壓力也不輕松。據說這部電影是兩個男導演,真的挺難得的。能拍個這樣題材的電影,應該會是個好老公吧,也應該挺有社會責任心的。男人女人都不容易,換位思考,互相體諒,就像人字的構成,要有一撇一捺兩筆才能支撐的站立,相互扶持,才能走的長遠。
看完《出走的娜拉》,劇中幾個女性形象讓我印象深刻,比起優(yōu)雅知性的梁沐夕、俏皮可愛的璐璐、通情達理的林阿姨,我卻更喜歡不婚主義者——莊瑾。板寸、紅色緊身裙,今朝有酒今朝醉,不被婚姻束縛,多酷呀! 做一個“不婚主義者”并不是那么簡單,即使文明進步到今天,在目前中國社會,想要成為一名女性不婚主義者,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大齡剩女”這個標簽,不是誰都能背負的。在中國,你單身,意味著你不能簡單的擁有一個孩子,不能為你的家族延續(xù)香火,會被認為不孝;還有人說,不婚主義者不懂愛,沒有責任心。其實不婚主義者需要戀愛,她們只是不想為了結婚而結婚,也不會為了單身而單身。她們理解了愛情和婚姻的不同屬性,基于對人性的充分了解而拒絕接受另一個復雜的人生。 女性不婚主義者,嫁給自己,嫁給自由。我并不是篤定的要做一個不婚主義者,就是喜歡這種奔放不羈的生活態(tài)度。最后想點個贊,演莊瑾的這個演員本身很合適這個角色呢。
兩倍速
7/16@和平 號稱是國內首部女性公路電影。(反冷暴力、反親情綁架、反逼婚、反性別矮化)題材不算壞,但整體制作是小學生水平.... 結尾大段總結中心思想灌雞湯6到飛起。比較記得濱州海岸山東傳銷團伙滅口強奸未成反挨一板磚后那一跟頭- -
為女性出走題材本身打四星,但導演對故事敘事并沒有很好的表達。
爛片預警~空洞乏味,矯情呻吟。北影節(jié)展映,笑場無數次,從頭到尾毫無生活常識,讓人懷疑主創(chuàng)是不是自己就生活不能自理。強行炫耀自己對女性對文藝對自由的粗俗幼稚狹隘的理解,價值觀簡直讓人無法忍受,連三流都市家長里短的肥皂劇都不如。以為能看到中國版末路狂花的趕緊跑。
有點爛啊
北京電影節(jié)看的,我實在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它有多爛,這片子絕對是影史經典,國產片中的獨一無二,唯一可以和《逐夢演藝圈》相抗衡的神片。這么高的題材能拍成這樣也是相當的不容易啊,關鍵是兩位導演還覺得自己拍了個多牛逼的片子呢。最“棒”的一次觀影體驗,如此“溫情”的題材竟然全場笑噴,連媒體和主創(chuàng)都笑噴了。也就是沒法打零分,你說你有多幸運?
很難想象是人類拍出來的電影。
中國首部女性公路片,我的媽,一點公路片的feel都沒有,看得我都想出走了。影片放映前想到了《末路狂花》,我都覺得對不起雷導。#第八屆北影節(jié)#
勉強堅持到四十分鐘,太難看了。就剩一張大床房女二居然對女一說,我從小到大沒有和女人一起睡過……沒有媽媽,難道沒有女性親屬和朋友嗎?這是搞笑片嗎?
女性公路電影,中間情節(jié)有些拖拉,但題材不錯
立意挺大,表達不足。還有女主角看著眼熟,原來是海豚灣戀人里演當紅女歌手的那個
只能說導演辜負了這個題材
導演說他很認真。可認真不是做得差勁的理由。
男性導演及編劇送給女性的禮物,喜歡這個開場,不同年齡段的我們都期待一種“出走”;原來徐婕兒是臺灣演員,演技不錯,不露痕跡;整體上節(jié)奏舒緩,雖然人物境遇跟現實有不少差距,但能給人思考空間。
這么好的一個國際題材,我就想知道這特么拍的什么玩意???!莫非這年頭啥阿貓阿狗都能拍電影了?以為是中國版的《末路狂花》的趕緊跑,否則眼睛得洗好幾天。。。
***********
電視劇
如果生命就是一場旅行,就算走到絕境也要努力前行,趁我還有熱血沸騰和年輕的心,一起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個題材特別棒!就是內容不夠,希望有編劇能多寫些這樣的題材吧。
求求你放過易卜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