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承認,我可能過了看港劇的年齡了
心理追兇這部劇我打6分,原因如下:
1,濾鏡看的我眼球疼
2,劇情拖沓,28集略長,我以為是單元結構,但實際上并不是純粹的單元結構,每個案件人物感情線鋪的很長,破案推理幾乎沒有。
3,人物過于臉譜化,友情提示,若想獲得最大觀影樂趣,建議不要帶智商觀看。我是在第十一集的時候猜到黃海橙有問題的,嚴重影響了我的觀影樂趣?。?!
4,三觀不是很正——1男主的已逝女友,因為情侶吵架,跟男主的哥們在酒吧親嘴,事后主動告訴男主,男主完全無所謂,并且還檢討自己因為對女友的不關心才這樣……2牛雜店老板娘嚴重心里變態(tài),不認自己的閨女,對兒子變態(tài)的愛護。最后還讓自己的兒子殺了不得不說挺諷刺的3單親媽媽拋下一兒一女嫁入豪門,18年不曾相認,導致兒子女兒在孤兒院長大,而18年后卻與兒子相認,一番哭訴,悔不當初??吹奈译u皮疙瘩掉一地
5,流水線產(chǎn)品并不適合藝術。
2 ) 念念不忘,捱的是自己
一、在你走的那個晚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zMjM3MjQ3Ng==.html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一對爭吵的他和她,一輛雨中失速的奪命私家車,一段陰陽相隔的戀情。
從這個晚上開始,他帶著對她的內(nèi)疚,乘著煙圈,在夢中與她相會,在現(xiàn)實中為她相信的心理病患尋找翻案證據(jù)。
二、與真相無限接近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在翻案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隱藏在心理病患背後,有一名善於超控人心的魔鬼,她利用自己的性格和美色,利用心理病患軟弱而又渴望得到認同的願望,完成了消滅情敵,讓心理病患獨自承擔罪責,與心儀的男神共諧連理。
故事就這樣結束?
魔鬼的慾望,永不歇息。
利用瘋狂粉絲為自己消除競爭對手;
利用自己的丈夫為自己解決當年消滅情敵時遺留的一個目擊證人;
利用替罪入獄的心理病患的愛,利用丈夫的愧疚,讓他們了斷人生;
嗯,面前所有的障礙都消除了,除了他。
三、成為魔鬼,才能制服魔鬼
魔鬼聰明,懂得用人心達到目的;
魔鬼自負,認為事情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魔鬼自私,只有消滅了利用價值的,和沒有進步空間的人,才能確保自己的計劃萬無一失;
他,只有用魔鬼的視角,才能消滅魔鬼。
設局。
利用抑鬱癥的朋友接近男魔鬼,利用阿斯伯格癥的朋友放假消息給女魔鬼。
嗯,計劃成功,女魔鬼在世人中敗露罪行,與男魔鬼相愛相殺,最終身陷囹圄。
破案了,他利用女魔鬼,消滅了男魔鬼,為她報了仇。
四、魔鬼進階課程
故事中,有兩名明線魔鬼,一名轉性魔鬼。
男魔鬼聰明,理智,甚至冷血,無論是親生父親,親生妹妹,情人,全部都是棋子,是為他達成目標的手段,一旦棋子失去功效,他便毫不猶豫地遵從那條物競天擇的原則,讓它消失。
從一開始,男魔鬼就在最高點。
女魔鬼美艷,目標明確,小心謹慎,只要有任何會使計劃出錯的人事物,便毫不留情出手消除,全世界只聽信哥哥男魔鬼。
男魔鬼說,女魔鬼已經(jīng)沒有進步空間,兩者只能活其一,而女魔鬼最大弱點,就是無法狠下心來消滅男魔鬼。
女魔鬼卻用行動證明了她的升華,用軟弱的表現(xiàn)取得男魔鬼的信任,最終解決男魔鬼,而自己,昂首挺胸走進警署,承認所有罪行。
而所有的所有,都掌握在轉性魔鬼,也就是他的手中。
他沒有想到,自己最終還是成為了魔鬼。
五、結局:她走的那個晚上
案件完結了,他也奔潰了,一路在煙圈中陪伴著他的她,親手熄滅了香煙,也將自己永遠摒除在他的世界外,他說,“你不來找我了”,然後,駕著車,在五年前她離開的那個時間,沖入大海。
有人說,這是個爛尾的結局,其實不然。這反而是最好的結局。
在投海的那瞬間,我相信他想說:“你不來找我了,那麼,這次由我去找你”。
她一直是他的人生堅持,也代表著他的初心和三觀,審視著自己的行為。
為了這個堅持,他用了自己最不恥的方法,去消滅了魔鬼,這樣的行為自然也就跟自己的初心和三觀產(chǎn)生了巨大的分歧,他對自己失望,對無辜的人感到內(nèi)疚。
他用她的離去懲罰自己,也用投奔大海,來給自己一個解脫。
故事的結尾,沒有明確說明他最終是不是永沉大海,投入了大海,意味著結束,也意味著重生。
六、番外
世間千千萬萬人為著自己的慾望,每天奔波勞碌,而念頭多了,就會想到方法去實現(xiàn),有人憑自身努力,有人借力打力,正如故事中的男女魔鬼,擁有著反社會人格,利用別人來完成自己的計劃。
對未來的執(zhí)著,對過去的念念不忘,到底值不值得,也只有捱的人才知,在看著故事的你,又是哪一種人?
3 ) 心理追兇
今天看完了結局 不得不說今年TVB可能真的要回春了 王君馨從花曼到汪海橙演技上有不錯的進步(雖然是壞人也討厭不起來) 最后到警署的眼神超級有feel 再說說馬明 醫(yī)者不自醫(yī)可能說的就是他了吧 表演也算可圈可點 總的來說 心理追兇是2017目前為止最喜歡的港劇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4 ) 善惡一線間
看劇名應該和心理罪,心理師是同一類別的題材電視劇,期待港版和內(nèi)地的不同,近幾年感覺香港TVB劇在走下坡路了,新劇沒什么熱度,演員也沒多少能記得住的,馬國民也是TVB老演員了,挺喜歡馬國民的,顏值和演技都在線的演員,看這部劇就是沖馬國民看的。
故事一開始就是鍾泰然駕著私家車在公路上飛馳,回想起往事,眼淚不其然流下來。泰然愈開愈快,最后把車停下,繼續(xù)痛哭,腦海中浮現(xiàn)女友雨夜被車撞死的情景。
故事主要根據(jù)心理醫(yī)生鐘泰然因五年前的一起校園偷窺謀殺案導致其女友被車撞死,讓鐘泰然傷心欲絕,他通過利用心理專業(yè)知識和“殺人犯”盧健強的溝通和心理引導,覺得個性單純的盧健強更沒有殺人傾向,案件另有隱情,也就是說女友為盧健強做的心理評估報告是正確的,死者家屬覺得女友的報告有誤,偏袒盧健強,極端的思想導致女友被撞死。于是決定替女友“犯案”以正其清白,也要將真正的兇手繩之于法。
即使身為心理醫(yī)生,也有控制不了自己內(nèi)心的時候吧,處于失去女友的悲傷中的鐘泰然也會處于一種幻想中,劇終他的女友會經(jīng)常處于他的幻想中和他一起分析心理。(這點和心理罪的描述手法有點類似,方木因為無法接受女友的死,沉浸在女友的幻想中,讓女友活在自己的生活里)
故事圍繞鐘泰然調查盧健強殺人案展開,在調查期間鐘泰然利用心理專業(yè)協(xié)助警察辦案,結識了有阿斯伯格綜合癥的天才童日和過氣督察胡天揚,(鐘泰然是童日的醫(yī)生,童日和胡天揚之間有過節(jié),胡天揚懷疑鐘泰然)三個人結識調查一綜少女殺人案。
天才自閉癥童日和鐘泰然的關系有點像心理師喬振宇和唐藝昕的關系(鐘泰然是童日的心理醫(yī)生,童日又用自己的天才協(xié)助鐘泰然辦案)
港劇一般人物關系比較復雜,出現(xiàn)很多人物關系,會凸顯的劇情更加復雜吸引人,劇情環(huán)相扣,相互聯(lián)系,容易融入進去。
心理犯罪緊緊圍繞主題,主要側重分析人物的心理,結合案件分析,環(huán)環(huán)相扣挺好看的。善惡在乎人心,愛恨一線之間,竭力追求真與善的人,偏偏將自己推入漆黑的深淵。
犯罪有時就是內(nèi)心的善與魔在打架,追劇中……
5 ) 最愛的,就是出乎意料的反轉!
作為一個很久不看港劇卻追了這部劇的我來說,必須回答一發(fā)
看這個劇剛開始是被名字吸引了,因為好久沒看心理學相關的了,而且還是TYB和刑偵劇相關的,肯定不錯。
本來還怕說自己看幾集覺得不好看就棄劇了,結果完全沒有!反倒是一口氣追了五六集,尤其是那個胖胖的很善良的文哥竟然是殺人兇手的時候我自己都驚呆了,演技真的太好了,而且這部劇不像是那種一看就知道兇手是誰的,在我們跟著劇中演員尋找線索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真相真的是大逆轉!完全出乎意料。而且基本上都是心理有問題的人犯案,也恰恰貼合了劇的名稱《心理追兇》
最最讓我喜歡的是十五集之后的汪海澄大反轉!從一開始出場的可愛漂亮,以及之后被上司欺負不反抗善良,讓我完全沒有想到她是全劇戲份如此之重的反派!而且這個演員之后真的是全程在飆演技,前一秒還是柔弱可憐的小白兔下一秒立馬變成眼神凌厲恐怖的蛇蝎女,再加上音效調色,真的讓人看了驚嘆這人是不是人格分裂??催@部劇真的對汪海澄這個演員轉粉,之后查她的資料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她竟然就是我上一部還是去年年初看的《公公出宮》里面刁蠻任性的大小姐!?。?!我還是第一次對中國人臉盲,劇都看完了才發(fā)現(xiàn)這是同一個人演的,這人的演技真的是太好了,我覺得她以后一定能被捧紅。
手上還在看著一部英劇和美漫的我在第一時間每天從微博上找百度云資源先把這部港劇看完了,真的覺得很好,TVB總算又出一部好劇。而且我還深刻記住了亞斯伯格癥和反社會人格障礙。其實認真來講,這部劇真正關于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不是很多的,有些線索什么的大家其實都知道,只不過是通過心理學家用專業(yè)術語講出來,對情節(jié)推動作用不是特別大,但是這部劇最精彩的就是情節(jié)設置了,不斷反轉,直到最后一集。
TVB的演員演技真的很厲害,隨便一個配角都可以吊打內(nèi)地的一些演員?,F(xiàn)在總是會有粉絲洗地說不要把小鮮肉和老戲骨比,其實真正比較的不只是演技,是用心和磨煉。老戲骨是一部一部戲從不同角色里磨煉出來的,而現(xiàn)在小鮮肉小花一來就擔當主角,還軋戲不敬業(yè),怎么可能磨煉演技呢。
但凡內(nèi)地有個像王君馨這樣好看演技又這么牛逼的女演員,肯定早被觀眾捧紅了。然而我們這里捧得還是瞪眼摳圖的大寶貝,亂罵臟話的社會姐和創(chuàng)造傻白甜的專業(yè)戶。
6 ) 一點感慨吧
作為港劇迷,近年的一些劇除了賣情懷之外很少有特別創(chuàng)新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了,當然了賣情懷也是對情懷的一種消耗。
本來這個劇背景設定非常帶感(感覺港劇有一些借助了日本動漫的設定,比如《EU超時任務》有《命運石之門》的影子,還有這部《心理追兇》有那么一點像《psycholpass》,都是很不錯的番哦?。?,也特別喜歡看這類高智商心理犯罪,可是這部劇怎么說呢,劇情我覺得稍顯拖沓了,節(jié)奏有點慢。而且前十幾年TVB建立的警察系統(tǒng)和法證系統(tǒng)在這部劇里太弱了,不是存在感弱,是實力弱?。?/p>
還有重案組破案也有點草率了。如果真的是跟心理有關,重案組完全可以請TY作顧問,不需要把劇情重要人物和組織跟主角只以朋友關系聯(lián)系,win sir確實有這個想法,不過最終應該是沒能實現(xiàn),警方那邊好像也不承認這個顧問。
這就讓TY的追查阻手阻腳,這個劇情的設定就埋下了“TY的做法根本不合規(guī)矩”的大前提,本來就使內(nèi)心充滿正義感的TY加上了一重心理負擔,加上為了查案逼兇手現(xiàn)身更是破壞了他內(nèi)心對于正義的堅持,還有就是支撐他無論如何都要查出真相將壞人繩之於法的初心——女友的死亡,這些都造成了他最后悲劇式自殺的結局。
不能成為稍微圓滿的結局跟前面的設定都有關系。而且mandy最后對于TY的指責其實也非常自私并且讓人看到一個非常拎不清的mandy,我覺得TY確實有想讓變態(tài)兄妹狗咬狗的私心,但他也預料不到王會死吧?mandy還只是想著自己孩子沒有爸爸、自己不能有幸福生活,我天吶,如果真有這么一個惡魔做老公我覺得她可能更不幸!不過當然了,我贊同mandy是有理由有立場去指責TY的,可是劇里這個內(nèi)容不合邏輯。
Mandy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可以和TY合伙搞工作室的程度,也數(shù)年如一日的喜歡TY,去幫他走出未婚妻意外身亡的陰影,每次TY有人脈關系上的需求她也毫不吝惜的出手,但是找了男朋友打算徹底放棄的時候真的很爽快就放棄了TY,什么事兒都跟未婚夫說透了,不但沒看出來未婚夫的陰暗,甚至證據(jù)擺眼前還一廂情愿,這個設定讓這個人物很扁平。反而另一位女性角色Moon就比較可愛比較立體。
總結:雖然設定挺吸引人,演員的演技也都在線,但是這個劇情的發(fā)展走向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這次只有三星。
7 ) 看完全劇的一些感嘆(吐槽)
我是從第一集就開始一直追看的,看完結局久久不能平靜,首次寫劇評,下面純粹個人的一些想法,沒有太專業(yè)的東西,劇透的地方有標明
首先,<心理追兇>是2017上半年,繼<迷>之后又一精彩之作。絕對值得一看
從第一集倒敘開始,我一直在期待什么時候以怎樣的形式照應開頭,竟然是這樣。。
只有反社會人格才能戰(zhàn)勝反社會人格,這是我在看大結局前對結局的預測。我預想的是Dr鐘裝病然后騙Boss入局但還是沒有證據(jù)于是回到開頭絕望飆車。。
但看到結局照應回開頭那刻我興奮到跳了起來。。雖然我一直認為這部戲一直處在回憶當中(因為心理追兇的畫面朦朧感而且沒有和開頭銜接)但到了后半段發(fā)現(xiàn)畫面沒那么模糊了我就有點動搖想法。。覺得可能自己多心了,導演只是想通過畫面感表達“案件從模糊到清晰”的一個過程。。
這樣的結局確實喜出望外!但實在讓人覺得惋惜。。
Dr鐘究竟是不是變態(tài),不同角度有不同看法。無論最后的反派還是Dr鐘,其結果我都很喜歡,這樣的結局才合理,不要每次強行團圓。
總結下幾個單元:
1)賣魚老爸的兒子疑似殺人事件
2)高空擲物&牛腩店老板娘失蹤事件
3)網(wǎng)臺女主播恐嚇信事件
4)童月童日的母親疑似殺人事件
5)校園更衣室慘案
除了結局夠刺激,夠“反轉”,其實前面幾個單元都不錯。
============下面部分情節(jié)劇透===============
1里賣魚佬知道自己喜當?shù)笙氚研鹤託⒘说牭叫鹤雍熬让€是奮不顧身跑去救,真的很讓我感動!
2里牛腩店太子簡直就是現(xiàn)實寫照?。。≈皇菢O端化一點(但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新聞也有報道過這類被生活壓迫得透不過氣的人)他做的一切我竟然覺得“啊。。。對,你其實沒錯,他們錯了而已”
3里的真兇的懸念就最弱了。。。而且感覺很拖時間。。
4里母親年輕時離開童月童日的理由,站在母親立場其實真的挺讓人同情。。
這劇在情節(jié)方面,我覺得真兇的懸念性有點強行。。(我指1-4單元)
2、4還行,1和3都沒有給我“啊,原來是你啊”的刺激感
最后,說說5的三大病人:
Dr王還是贏了,他的妹妹的確是他最優(yōu)秀的作品。我甚至覺得Dr王對反社會人格的癡迷、執(zhí)著已經(jīng)到了瘋狂的地步,最后他應該是以他性命作為賭注,來對妹妹進行最后的考驗,所以我想最后他沒了命還是會很開心的
汪海澄被他哥指責“太過于感情用事”,雖然最后看似她真的做到了優(yōu)秀的反社會人格,但仔細想下你會發(fā)現(xiàn),她還是她,她最后那樣做,同樣是感情用事,因為殺她哥也是因為她深愛她的哥哥,她想讓哥哥滿意(當時想到這里我就不禁感嘆"啊。。實在可怕")
Dr鐘,你可以說他沒病,因為他只是合法地追查真相而已,但你也可以說他是個變態(tài),他也是個精神病,因為他對自己女友的執(zhí)著像汪對她哥哥一樣
很喜歡Dr鐘和Dr王辦公室里的對話, “正反雙方理論貌似都沒有問題,但細想又好像都違反了道德底線” ,這讓我想起當年的刑警2010,同樣給了我這樣的糾結(可能我被洗腦了。。)
黃日華飾演的石東升之所以成為黑警其實只是想制裁那些鉆法律空子的犯人,因為普通警察都是走程序,根本懲治不了他們。
不過刑警2010因為牽涉到殺人,所以作為觀眾的我們縱使覺得石東升也只是警惡懲奸,但立場上我們還是會站在正義一方Mad Sir那邊。
而心理追兇結局出現(xiàn)兩邊倒是因為Dr鐘這做法在道德與法律中間
============情節(jié)劇透結束===============
這劇的亮點是讓配角們有很多發(fā)揮空間,所以馬明很多時候是打醬油。。所以何遠東和王君馨憑角色跑出,還有湯鎮(zhèn)業(yè)(前輩級)、米雪(前輩級,溏心風暴系列)、敖嘉年(最著名的巾幗2排骨仔)、曹永廉(上年公公出宮大紅)這些當配角,真的可以看出制作團隊多用心
缺點:節(jié)奏慢,看到中間有點悶
說神作還是差了點火候,不過的確是近幾年制作比較精良的劇,看多了港劇就清楚,很多港劇雖然爆點很多,看得非常刺激,賺足口碑(像使徒行者、城寨英雄)但都是虎頭蛇尾,最后常常為了讓氣氛推到高潮而設計很多不合邏輯的暴走橋段,實在是不能稱得上一部佳作,在電影上這些劇只能叫“商業(yè)片”“爆米花片”。
上一部我覺得真正能稱得上不錯的應該是忠奸人了吧。。扯遠了。。
見網(wǎng)上很多人說王君馨演技很贊,我想說汪海澄這角色的確很嚇人,但還不足以讓王君馨拿視后,劇里有很多地方還是有點。。。
噢,對了,發(fā)現(xiàn)了點有趣的東西
1.片尾曲已經(jīng)暗示了結局是個悲劇
2.全劇第一句臺詞竟然是Boss說的
這么說唐澤雪穗也是反社會人格咯?
兩兄妹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里,操控多人為其殺人,而后心理暗示行兇者自殺,從未暴露,是玄幻劇嗎?
是一部很不錯的懸疑劇,汪海澄這個角色挺出彩的,開始的裝無辜柔弱,真的挺令人同情,慢慢的發(fā)現(xiàn)實際的她陰險惡毒,攻于心計,善于利用他人幫自己做事,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最親近的人,反社會人格真的好恐怖
叫精神病追兇比較適合??????
那個死鬼差佬的腳傷大概和童日有那麼0.1%的關係喔!劇情慢是慢得來,五集了才說完一個案件,整個案件的比例大概加起來兩集也不到,鬆鬆垮垮的。<刑偵>,還有當年的<900重案追兇>也是五集一個案件,可那叫一個精彩啊,案件飽滿,兇手也是慢慢遞進,意想不到!更改一下,王君馨出來整劇開始好看起來了。
請看到15集以后再評價好嘛,這樣比較客觀。總體說來,開頭不錯,中間有幾集節(jié)奏稍慢一些,15集開始,劇情高漲,反社會人格的角色設定很有戲,盡管還是被我一早猜到(沒辦法,我應該該去當編?。辽賾乙筛写蟠筇嵘?,坐等結局。ps:蔡思貝不用跟馬明有感情戲真好,至少這條線沒有淪為俗套。
小案子都有點弱 主線不錯 柔光全程像鏡頭沒擦干凈 靚湯真是太美了 馬明臉僵得喲這大概是蔡思貝最討喜的角色了這個亞思伯格太話癆最后一集加分~
本劇的核心理念就是天才都有心理疾病,哪怕你是主角也不倆外。兩集就出來了三個天才,不得了。
驚現(xiàn)史上最話癆阿斯伯格癥患者。
陰沉色調柔光濾鏡看得眼睛要瞎了,TVB拍這種題材分分鐘仆街,皆因專業(yè)領域知識純屬皮毛破案情節(jié)更經(jīng)不起推敲,但幸好還有感情戲。因死執(zhí)著,兄妹情深,甚至草木皆“兵”,都是好看元素。贊美靚湯凄美image,阿湯入型入格父子情,DayWin烏龍好基友,思貝兄控好萌吶!結局好正,算破格,黐到浪漫,動人。
那位被殺的18歲女孩,演尸體演得真敬業(yè),好多幕表情神態(tài)沒變,非常有潛質
蔡思貝挺好的,看不慣跟風黑。另外馬明楊明敖嘉年王君馨楊秀惠靚湯還有老戲骨曹永廉湯鎮(zhèn)業(yè)梁錚米雪韋家雄等這陣容太棒。tvb最拿手的刑偵題材,節(jié)奏也不錯,好看。
我挺喜歡這個劇的;主線非常清晰;其他案件的推進,節(jié)奏很慢。主角們,都是有心理障礙、心里缺陷的人。TY終于從正常變成反社會人格了,我很喜歡這條線。只是win sir的小案件有點少,不夠精彩。核心創(chuàng)意貌似以前看過類似的小說
差不多有十年沒有完整看完一部TVB電視劇了,它們已經(jīng)不煮面吃了。
馬明帥炸演技提升不想看蔡思貝
為了結尾鼓勵性四星,編劇水準回歸,馬明棒,王君馨真是演技贊啊~~扮可憐跟黑化都沒問題,Mandy這人設實在是太煩人了。。
主線出彩,支線的各單元小case拉低整部劇集水準,太無聊的case。汪海澄出現(xiàn)慢慢精彩起來,後期劇情可以說是TVB近10年的巔峰劇情,開創(chuàng)出一種新風格,很有懸疑病態(tài)電影的氛圍,無奈整部劇的致命弱點依然是節(jié)奏偏慢。3星。
浪費好題材,空有一個大概念,28集破一個案子,節(jié)奏可想而知。王君馨的表演越來越模式化,馬明難得有一次正劇,也沒什么可發(fā)揮的。全片莫名柔光打得我以為電視機壞了。。。
整部劇都是神經(jīng)病,沒一個正常的
TVB的心理劇,別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