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幻想戀愛》觀後感
男同女可以不談情, 說說愛的友誼永固, 各自各的同異性、同性親熱, 有空時相約咖啡店大談時裝潮流、人道世情, Francis同Marie就是這種外貌出眾, 志趣相投, 性愛好不同卻可以煙霧、咖啡、美食裡互相傾訴的好朋友。
Nicola留有一把金黃曲髮, 他的出現(xiàn), 彷彿是上天差遣的藍(lán)眼使者來到凡塵, 要Francis及Marie反思不斷換性伴侶是暫時的心靈羅宋湯: 材料甚多、色澤濃烈, 味道濃甜, 暖透身心, 不能持久, 短髮男子讚女子眼睛美麗, Marie回答:[你的梗太老了吧。]是她知悉她不會真心真意愛這個霧水情人, 她要男人明白就是他說了心底話, 她只是視他為一時慰藉, 豔紅色調(diào)褪去, 男女激情化為烏有, 短聚情侶再度見面只是點頭微笑問好, 不再上床熱吻; Francis與情郎纏綿時話不多, 他低首沉思, 似有深厚心事, 他著重唇舌交接的情感交流, 然後從後俯伏愛人脊背閉目思考我到底是否真的愛上這個男人? 綠光散退, 鮮味愛情轉(zhuǎn)往淡然分手, 明日醒來, 小帥哥會再次於書店咖啡廳另覓愛侶。
Nicola介入了友情甚篤的Francis及Marie身上, 令性取向不同的男女因為耍取悅這個魅惑十足的美男子各施妙法。 Francis知道Nicola喜歡Audrey Hepburn, 他特意買了當(dāng)代明星海報贈送Nicola, 橘色配金髮是天作之合, Francis花費金額在時裝店購買cashmere高級橘色羊毛衛(wèi)衣送贈心上人; Marie花心思打扮酷似Audrey Hepburn, 喝得爛醉的Nicola用了[妳眼睛很美。]Marie認(rèn)定是新意欠奉的讚美詞。然而, Nicola吐出的酒氣醺醉迷人, 不管說了什麼, 意亂情迷的她都會照單全收。
Francis及Marie情誼逐漸變質(zhì), 三人行各有所思, Nicola棉花糖的露骨性暗示令暗戀作弄人的Marie醋意大發(fā), 要先行一步休息。Nicola視Marie為朋友, 至於Francis, Nicola某些舉動頗為引人暇想, 好像他玩捉迷藏時雙手壓下了力圖掙扎的輸家Francis, 他眼神帶點羞澀的逃避Francis目光, Nicola有意無意的主動親近Francis, 冷落Marie, 這些情濃意合舉措加了Francis對Nicola誤解的愛, Francis的愛不再是經(jīng)不同性伴體味鮮活(綠色主調(diào)), 以及憂鬱(藍(lán)色主調(diào))的片刻性、愛, 他渴望一場天長地久的同志愛, Nicola有如大衛(wèi)像俊秀的臉頰徹底打動了Francis, 近乎完美的男人配才情品味高的Francis是絕佳良緣, 才子導(dǎo)演Xavier Dolan甚而不惜在幕前套上Nicola衣服手淫, 在於告訴觀眾他是多麼渴求癡心的愛; Marie自作多情表白竟然敵不過以趕回家熬湯為藉口的Nicola, 她猛烈劃著那根火柴不成, 焦躁的看著意中人急步離去, Francis及Marie在這場愛情爭奪戰(zhàn)敗北, Marie持傘給摯友Francis擋雨, 如今風(fēng)雨同路, 不要緊, 重新振作就是了。
一年後, 男的衣著顏色配合更有心得; 女的不再模仿經(jīng)典明星, 髮型衣物頗能特出自我個性, 做回真我總會吸引俊男眨眼示意, 男女視線投向新目標(biāo), 早已忘掉那個神采不再的失色雕像了。
後記
很少見集執(zhí)導(dǎo)、編劇、製片、剪輯及演員於一身兼且儀容俊美的奇才Xavier Dolan, 他的第二部電影作品筆者尤甚獨愛導(dǎo)演利用顏色燈光打在演員胴體帶出男女主角面對短聚情人心裡另有他人的心理糾葛狀態(tài)。紅是Marie情到濃時男人稱讚她的美麗眼睛她卻認(rèn)為是土氣十足的褒獎, 原本火熱臨門一蹴變成冷水澆頭, 男人不以為然, 埋首Marie敏感地帶; 綠是Francis對Nicola欲即欲離的思慕加諸結(jié)識不久的同志, 這時他要保持愛的常新, 可是他愛得越深, 越是沉迷難離, Nicola拒絕Francis的愛後他在藍(lán)色一片的海洋倚賴性伴哭訴; 男人指Marie今次抽煙次數(shù)比上次多, 女人反問男人兩次次數(shù)不是差不多嗎? 昏黃燈光下Marie多吸尼古丁消除煩惱, 多呼出的煙圈只是徒增揮之不去的Nicola單思。
從上而下的視角是白糖加進(jìn)咖啡的攝影角度, 這幕令筆者想起了奇斯洛夫斯基電影《藍(lán)》Juile拿起方糖溶入咖啡的影像, 這算不算是Dolan對波蘭電影大師的致敬?
Patrick Chan寫於2016年7月10日
2 ) 文藝片
從頭到尾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音樂。
不知名的曲目,光影,說話的片段,身體和動作的含蓄表現(xiàn),特寫鏡頭的刻意表現(xiàn)——這些元素,讓我給這部電影打上了“文藝”的標(biāo)簽。
不知道別人對文藝片怎么看,我看得不多,不敢隨便說,何況每個人對電影有不同的理解和好惡,故而閉嘴給個中規(guī)中矩的三星。
要么愛我,要么離開。印象最深刻的臺詞。
對片名幻想之愛的理解,也有些含糊?;蛟S在兩段同時進(jìn)行并互相干預(yù)排斥的單戀里,他們看著彼此,都覺得對方是幻想者,其實自己也是幻想者。而單戀的對象,他們心目中的主角,或許對他們倆都沒有任何特別的感情,和任何一個他會熱情打招呼的朋友一樣。
愛真是令人無奈。
充滿了矛盾,希望,沖突,奢求,嫉妒,以及卑微。
明明是你錯了,卻是我在說對不起。明明是我受傷了,卻是我還纏著拿刀的你。
愛有多難,就有多珍貴。
2015.4.20
3 ) 愛于現(xiàn)實不得,那就讓它在幻想中溺亡
如果說2009年加拿大青年導(dǎo)演多蘭的電影處女作《我殺了我的媽媽》講述的是母子之間不可能的愛,那么多蘭時隔一年的這部《幻想之愛》則是講述了一對好朋友和一個男人之間不可能的愛。
Marie和Francis和的友情是不平等的。無論Nicolas有沒有出現(xiàn)在他們身邊,總有一天他們也會遭遇友情的危機。在競爭得到Nicolas的愛的過程中就可以看出他們在友情的不平等地位。
Marie
Marie聰明干練,溫和嫻靜外表下有一顆強勢的心,在友情中處于主導(dǎo)的一方,她狂熱地渴望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為了得到Nicolas的好感,會調(diào)動所有精力來討好他,精心打扮,梳Nicolas偶像赫本的發(fā)型,盛裝赴約,但同時她沒有盲目討好Nicolas,在和Nicolas看完一場演出后,她更是毫不留情地批評糟糕的演出。
同時她又善于利用她女性的身份,來展示其柔弱的一面,用和Francis多年深厚的友情來迫使他妥協(xié),從而使得Francis謊稱抽不出時間和他們?nèi)タ囱莩觯尦鰴C會給Marie和Nicolas單獨相處。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Marie的男友說她眼睛很漂亮,她輕描淡寫地說她的眼睛是棕色的,很普通,可是聽說棕色眼睛的人智商都很高這個細(xì)節(jié)就可以看出她好勝心很強,不會輕易放棄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在和Francis爭奪Nicolas的愛的拉鋸戰(zhàn)中她雖說不上占上風(fēng),可是永遠(yuǎn)不會妥協(xié),也為后面他們友情出現(xiàn)裂痕,危機做了鋪墊。
然而,沒有人永遠(yuǎn)強勢,多強大的人也會有妥協(xié)的時候,Marie也不例外。后來她一改強勢、傲氣,主動給Nicolas寫信告白,語無倫次地說話,小心翼翼地詢問Nicolas的看法。只是,這場愛情三角游戲中Nicolas一開始就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于Nicolas而言,她不過是棋子一枚,當(dāng)游戲局面慢慢失控,變得不再有趣,她被作為主導(dǎo)的Nicolas無情的拒絕也是必然,畢竟,她不是Nicolas的唯一。
他曾說過:“我喜歡抽煙,抽煙就像是……在遺忘。心情跌倒谷底的時候,香煙是唯一的慰藉。點燃,抽完,閉嘴。它能趕走煩心事?!比绻f,她在被Nicolas 拒絕后痛苦地拿出香煙,想借抽煙忘記Nicolas,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沉浸在悲傷之中,那么后來她主動打電話約Francis出來聊天就可以看出她開始面對現(xiàn)實,選擇淡忘Nicolas,挽救和Francis的友情。盡管她視Nicolas為靈魂伴侶,生活還是得繼續(xù)。這,才是那個強勢,有主見的Marie。
Francis
和Marie的強勢不同,F(xiàn)rancis有點害羞,敏感,神經(jīng)質(zhì),在和Marie的友情中處于被動地位。他善良,脆弱,容易妥協(xié),可以說從屬于Marie。
和Marie很早便熱烈地追求Nicolas不同的是,雖然他一開始顯然已對Nicolas有好感,可是并沒有很積極主動地去追求,只是在看到Marie盛裝出席他們?nèi)齻€尋常的見面,后來也慢慢在Nicolas看似挑逗與好感中喜歡上了他,才開始加入這場爭奪Nicolas的角逐中。
加入這場角逐后,F(xiàn)rancis為此所做的努力也體現(xiàn)了他的性格。Marie做事風(fēng)風(fēng)火火,絲毫不拖沓,所以她對Nicolas的好感和追求也是很直接和明顯的,穿復(fù)古衣服,梳赫本頭;而Francis則是小心翼翼的,他去買赫本的海報給Nicolas,回來碰上Nicolas時,害羞緊張地給他海報之后待在原地咬指甲,唯恐自己送的海報不合他的心意。
他的內(nèi)斂還體現(xiàn)在他把Nicolas的衣服套在頭上,邊感受Nicolas的氣味邊自慰。這一幕的Francis是極其可憐的,可憐在一個單戀者的最終淪陷。當(dāng)見面陪伴已經(jīng)不足以填補他心中為Nicolas留的位置,借著Nicolas的氣味自慰來感受肉體歡愉也顯得情理之中了。
他和Marie唯一相似的地方可能就是,他們向Nicolas告白時都是語無倫次,小心翼翼,近乎卑微的。Francis在壁爐邊兜了一大圈終于對Nicolas說出“我愛你,我真的很想吻你”,這里借鑒了美國導(dǎo)演格斯·范·桑特1991年的電影《我私人的愛達(dá)荷》中Michael在篝火旁說喜歡Scott的那一幕。(PS:個人感覺多蘭長的也有點像Michael扮演者美國演員River Phoenix)
最后,F(xiàn)rancis也如《我私人的愛達(dá)荷》里的Michael一樣被拒絕了。只是,Michael被拒絕后起碼和Scott還是好朋友,F(xiàn)rancis被拒絕后則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和Nicolas相處,后來甚至疏遠(yuǎn)到形如陌路。
友情與愛情
Marie與Francis的友情從一開始的堅固,慢慢因為爭奪Nicolas出現(xiàn)裂痕,進(jìn)而破裂,最后因為二者都沒有得到Nicolas又重歸于好。影片表現(xiàn)他們和好是通過從他們的背面慢鏡頭拍攝雨中Marie把自己的傘和 Francis一起撐,無需言語,卻表達(dá)出極其豐富的內(nèi)涵。這也是他們和好的最好方式,因為以Marie 的強勢她不會主動道歉,而如果Francis先道歉的話,那么他前面所做的一切爭取友情中和Marie的平等地位的努力將會白費。
他們的和好與其說是因為多年深厚的感情,不如說是因為他們都是這場愛情三角游戲中的失敗者,失敗使他們找到了認(rèn)同感,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唯一的失敗者,所以Marie的讓步才解釋得通,不然以她的倔強,她不會輕易承認(rèn)自己的軟弱。如果他們中的其中一個得到了Nicolas,他們的友情也許就真正地徹底結(jié)束了。
其實,Marie和Francis的友情從來都是不平等的。與其說他們愛上了Nicolas,不如說他們只是在和對方較勁,來取得友情中的主導(dǎo)地位,Nicolas的出現(xiàn)只是讓Francis意識到了自己在友情中處于從屬地位,于是他加入這場角逐中去追求平等。然而,正如波蘭諺語:”有平等的人,也有更平等的人”,平等永遠(yuǎn)只是相對的。對平等的追求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無論在友情中還是愛情中,只是總有人心甘情愿臣服,被統(tǒng)領(lǐng)。Francis臣服于Marie, Marie和Francis臣服于Nicolas。
Nicolas
不僅Marie和Francis之間的友情是不平等的,就連他們和Nicolas的三角戀情也是不平等的。他們處于下風(fēng),Nicolas則高高在上,神秘,猜不透心思。
Nicolas這個角色是頗有心機的。他總是能輕易地抓住Marie和Francis的心,操縱他們。時而挑逗Michael,把Marie擱在一邊;時而對Marie示好,親密得像情侶,對Francis不理不睬。他總是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約他們出來,當(dāng)意識到其中一方感覺被冷落時,他就態(tài)度反轉(zhuǎn),親近之;當(dāng)感覺過于親近了,又稍微疏遠(yuǎn),保持一定的距離;當(dāng)感覺他們?nèi)叩臍夥蘸芙痔岢鲆黄鹜孀矫圆?,一起出游。?dāng)他看到Marie和 Francis為其大打出手,覺得這場游戲已經(jīng)不能繼續(xù)下去,他被迫在他們中做出抉擇時,他覺得沒有意思了,他就冷靜得近乎殘酷的拒絕他們兩個,棄他們而去。
無論剛出場的談笑風(fēng)生,和朋友相處的灑脫,還是后來和Marie,F(xiàn)rancis的相處,都體現(xiàn)了他的人格魅力,更何況他還有古希臘雕像般精致的臉龐,金色的卷發(fā),修長的身材和濃厚的藝術(shù)修養(yǎng),他近乎完美。所以,Marie和Francis的側(cè)目,對于Nicolas來說,不過是他長期因美貌所受的關(guān)注中最為尋常不過的一種而已。他們的關(guān)注與注視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他們的從屬地位。
日本著名服裝設(shè)計師山本耀司曾說過:“在人類制造的事物中,我希望看到缺憾、失敗、混亂、扭曲。完美是秩序與和諧的呈現(xiàn),是強制力的結(jié)果。自由的人類不會期望這樣的東西”。影片結(jié)尾契合了這一觀點:Nicolas并不是完美的。雖然還是有很多人圍著Nicolas轉(zhuǎn),但是他明顯面容憔悴了,金色卷發(fā)也被帽子套住,沒有之前的神采。當(dāng)他和Marie和 Nicolas打招呼時,被他們兩個徹底無視和鄙視。他低著頭灰心喪氣的回到朋友那邊,終于,他也是世俗的,他也會被人嫌棄,完美并不存在。值得一提的是,此時Marie和 Nicolas穿的衣服都是橘色的,就是之前Nicolas派對上他們兩個精心給他挑選的禮物的顏色,宛如把他們之前對他的愛與付出連同尊嚴(yán)一一收回,理智打敗了情感,在這場愛情三角游戲中他們終于占據(jù)了上風(fēng)。
影片中插入了一段Nicolas的媽媽的戲,她說到Nicolas小時候在她工作的后臺被很多人圍著轉(zhuǎn),很多人親他,因為他長得很帥氣。我想,Nicolas 性格的形成與這有莫大的關(guān)系,他已經(jīng)習(xí)慣了被人關(guān)注,他還像個孩子一樣任性,只是不會有人永遠(yuǎn)心甘情愿充當(dāng)他的玩具。
幻想與現(xiàn)實
電影名字是《幻想之愛》,影片中Marie和Francis都沒有與Nicolas發(fā)生過關(guān)系,幻想體現(xiàn)在他們在Nicolas的派對上意淫與其的交合。畫面燈光閃爍刺眼,音樂嘈雜,閃動的模糊的歡愉畫面頗有古典意味,契合了Nicolas的古希臘式相貌。
Marie曾對 Nicolas 說Francis是一個浪漫主義者,幻想著人和事,F(xiàn)rancis的確如此,但看似理智成熟聰明的Marie 又何嘗不是呢,正如影片開頭出現(xiàn)的繆塞的那句話“愛超越理智是唯一的真理”,恐怕世間沒有多少人能徹底擺脫情感之累,這是人類的弱點之一,Marie自然也不例外。
愛于現(xiàn)實不得,那就讓它在幻想中溺亡。后來,他們將對Nicolas的愛溺亡在幻想里,面對現(xiàn)實,忘掉Nicolas,重歸于好,一起去參加派對,像以前一樣,以擺脫幻想帶來的虛無縹緲,擺脫這情感束縛。只是生活哪里會那么順利,你經(jīng)得住考驗,想通了,勇敢面對了,上天又拋給你另一個難題。最后,Marie和Francis在一個派對上又同時看上一個帥氣的小伙子,友情和愛情,幻想與現(xiàn)實的角逐又即將開始……
生活就是這樣……
4 ) 愛超越理智成為唯一的真理:多蘭的《祖與占》
看的多蘭第一部片是《我殺了我媽媽》的前半個小時,被無聊冗長的母子對話打敗點了暫停鍵,時間一長就忘記續(xù)上。
澤維爾.多蘭自始至終就是戛納的寵兒,從19歲到27歲,一直都是。他自我風(fēng)格過于強烈,敏感多情,看待世界與自我的方式很少年氣很獨特,喜歡用慢鏡和濾鏡,喜歡柔光,他是那種特別渴望溫暖與被愛的人,即使是相對他的自戀而言,我覺得他的表達(dá)方式并不過分。甚至讓人心疼。
他讓人嫉妒,年齡,才華,美貌還是運氣,他也并不完美,比如他那雙指甲很難看的手。簡直是敗筆。
可他總讓我覺得美好,他揚起嘴角笑起來的時候,哭的時候很抒情,他抽煙,他的憂傷,他的悲郁,他的隱忍,他的叛逆,他的聰明。不做作,那就是他自己。
在有他所有片源的一年多后,我選擇看了他的新片《只是世界盡頭》,他早已不再主演,也不沉迷于拍自己的故事,但是他看待世界以及與世界和解的方式還是多蘭式的美學(xué)。
喜歡多蘭的人會特別喜歡,喜歡一切,喜歡色彩,喜歡配樂,即使是如MV和PPT式的畫面,即使氣質(zhì)非常接近王家衛(wèi),即使從這位年輕導(dǎo)演身上看到了很多人,比如有時的唯美畫面會想到吉姆賈木許,而大量的對白讓我想到伍迪艾倫這個老頭。當(dāng)然不喜歡他的人也完全不喜歡。
看完《只是世界盡頭》有點飛機在云霄上的暈眩感,沉默的藍(lán),強烈的陰影,夢幻般的閃回,不斷虛焦失焦的背后是很多矛盾,很多悲哀,很多無奈。很冷靜的絕望感。
“我就和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
“他們也像這個世界一樣,是不會變的”
被那首《家是傷痕累累的地方》所打中心臟,就連著看了兩部他的片子,一部續(xù)上《我殺了我媽媽》,一部《幻想之愛》,而我更想有話要說乃至?xí)崞鸸P寫下長篇評論的卻是他第二部長片《幻想之愛》。
很喜歡的一點是加拿大魁北克是個說法語的地方,盡管并不是很純正。所以多蘭的任何一部電影總有法式的浪漫和抒情。
三人行的故事的確不太新鮮,自從多年前特呂弗的那部《祖與占》就已經(jīng)是經(jīng)典。三人行的關(guān)系總是牽扯友情和愛情的矛盾,曖昧不明復(fù)雜難分,情感會變質(zhì)。多蘭的三人行因為他的同志情結(jié)將異性戀和同性戀兩種相似又不同的兩種感情集中于一個對象身上,我們好像從一開始期待戲劇性,像個好事者一樣,看尼古拉斯最后會選擇誰,弗朗西斯還是瑪麗,但是最后紛紛都讓我們失望,他誰都不愛。
秘而不宣的愛總有捅破的時候,三人多次同框,用餐,睡覺,聚會,郊游,親密無間。嫉妒和小攀比在弗朗西斯和瑪麗這對密友之間暗流涌動著。
多蘭擅長用細(xì)節(jié)刻畫人物情感,不斷對比著二人見尼古拉斯時的神態(tài),著裝,充滿期待。
而二人在對尼古拉斯的感情上,我偏愛扮演弗朗西斯的多蘭的方式。
小心翼翼,喜出望外,矜持隱忍,以及和解。
喜歡他,裝作偶遇,特意為他買了奧黛麗赫本的畫冊,當(dāng)做驚喜送他;
喜歡他,注意他的一舉一動;
喜歡他,當(dāng)被問起喜歡什么樣的人的時候第一反應(yīng)說出的金色卷發(fā)褐色眼睛的男孩是他;
喜歡他,清晨控制不住自己對著他衣服自慰;
喜歡他, 在鄉(xiāng)間的樹林里瘋狂的和瑪麗“打架”
喜歡他,抱著電話猶豫不決不知如何開口;
喜歡他,去便利店買了一包棉花糖,學(xué)著他教他的樣子那樣一口口小心翼翼吞掉那份柔軟;
很喜歡棉花糖那個段落,如上圖,尼古拉斯的頭上掉落了許多棉花糖,此時他像極了希臘雕塑里經(jīng)典的美少年形象。這就是幻想之愛。
兩人表達(dá)愛的方式是不同的,女人會寫信,也是借別人的詩,還強裝是寄錯了又禁不住問如果真是寄給你的會怎么樣,然而尼古拉斯完全不在乎,事實上她還不如他爐子上燒開的水重要。
男人會直接去找他,但仍然小心翼翼的含蓄表達(dá),最后反問他,如果是你遇到這樣一個人,你會怎么辦呢?事實上尼古拉斯仿佛無奈也仿佛早已看透的說:“你為什么會以為我是同志?”
后來才明白弗朗西斯背后的刺青以及浴室鏡子下面墻上的那些標(biāo)記是什么意思,每被一個人拒絕就做一個標(biāo)記,他說這句話很輕,但是用筆再添一筆的時候這是多少曾經(jīng)的傷痛的重量。
從未得到過,得未曾有。
“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弗朗西斯和瑪麗都在各自的情感關(guān)系里有性的存在,但那不是愛。沒有比可能到不可能更讓人絕望的了。
《幻想之愛》里穿插大量的群訪,男人女人們,異性戀同性戀們跨越了界限都在談?wù)撟约旱膼鄱坏玫墓适?,這里面我最喜歡這個女人的故事,多么像自己啊。
我們都是一直擅長用想象力去愛人的愚蠢的人類,差點喪失自己。
而關(guān)于繆塞和喬治桑的愛情故事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其實我覺得《幻想之愛》可以在二人如同王家衛(wèi)《花樣年華》般背影撐傘的鏡頭結(jié)束掉的。
留有余味,意猶未盡,悲哀滿浸。
誰知道還加了一個一年后?
一年后,就像一個諷刺的注腳,三人又在酒吧或者什么聚會相遇。而弗朗西斯和瑪麗二人的友誼卻更加親密,兩人滿不在乎的樣子,饒有趣味的看著尼古拉斯的尷尬。
弗朗西斯的嚎叫和捶打的動作似乎是一種掩飾也是一種感情的暴露:愛消失在遺忘之前。
慶幸的是,在這個聚會看到了前面群訪中出現(xiàn)的人們,每個人都像遺忘了愛的痛苦,各自狂歡。
好像慶祝自己忘卻,或者不愛。
而是真是假,當(dāng)事人冷暖自知。
為什么人們總喜歡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愛人呢?幻想對方和自己一樣同等的愛著。
幻想當(dāng)然是致命的東西。
但是沒有出路只有幻想也是無奈之舉啊。
就像開篇繆塞所說:“愛超越理智成為唯一的真理。”
5 ) 有才的萌物
音樂不錯,色調(diào),服飾都很有趕腳。
那個卷毛啊,真是,一句你怎么能認(rèn)為我是同性戀,太傷人了。
多蘭好萌,導(dǎo)演啊,太有才了,看長相完全想不到啊。
看對白,多蘭這個編劇的知識面也很廣。
就是劇情略為壓抑了一些,看小萌那個指甲,唉,不過結(jié)尾很帥氣哈哈,終于報仇了。
兩個人在鄉(xiāng)下打架,真的驚到我了。
吃棉花糖,哈哈哈。
藍(lán)色的西裝,橙色的毛衣,過時的裙子。
香煙不離手的女人,有法國女人的隨性優(yōu)雅,就是老了點,出場還以為是小萌哥的媽。
卷毛是個文學(xué)青年,那種要么愛我,要么走的陰郁自戀又霸道的性子,到底是怎么養(yǎng)成的。
世界圍著我轉(zhuǎn),大家一起快樂,不要想別的,腫么可能,腫么可能嘛。
小萌好可憐,最后兩人一襲橙色的帥氣翻身,哇哇,解氣?。?/div>
6 ) 愿溺死在幻覺
喜歡一個人比較類似于是個幻覺,
我想這是導(dǎo)演比較想要表達(dá)的意思之一,
表白的剎那,手心出汗,皮膚緊繃。
不論表白的結(jié)果為何,
這一刻,一個美好的暗戀劃上休止。
相較于片尾發(fā)泄式的尖叫,
我想這個部分是全片的高潮。
曾經(jīng)有一個朋友說過,
暗戀才是最美好的戀愛,
因為你不會真的輸?shù)羰裁矗?br>我突然想起SKIN,
有的人由愛生恨,
有的人則會轉(zhuǎn)身離開,
唯一遺憾的是這個結(jié)局,
好像是諷刺我們永遠(yuǎn)逃不脫這個幻覺。
7 ) Funny dialogue
(during the party)
- who is that android?
- his mother.
- her name is....Desirée...
- he introduced me to her, she said I looked like a 50s housewife. Who is she anyway? Captain Spock's wet-nurse? Or perhaps a prostitute from Blade Runner?
- your dress is a tad anachronistic.
- sorry?! This is vintage, dearie!
- not all vintage should come back.
這部還不錯呢,我居然比《殺媽》更喜歡。
這種完完全全每時每刻都是為美而存在的東西到底是mode還是cinema?反正我完全沒有把它當(dāng)作電影來愛。所有細(xì)節(jié)/角度都美得要死,連節(jié)奏都美,音樂都美。(不過Dolan的臺詞其實寫得蠻好笑的,可惜這口音全片又沒幾行字幕我好多沒聽出來)。
不講故事,只講情懷本身。 Xavier敏感細(xì)膩,美感靈氣,沒有一樣是值得嫌棄的。我覺得這不是簡單的年輕氣盛的賣弄和模仿,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擁有的,他們大多苦尋一輩子也得不到??春媚?。
喜歡Xavier Dolan還需更多的理由嗎?在上一部作品的成功光環(huán)下他并沒有因此受困反而更加自我,片中的攝影,配樂甚至由他本人設(shè)計的演員服裝,無不散發(fā)著他的個人魅力,令人甘愿為之沉醉。
大餅?zāi)樖勤厔莅?/p>
你們這幫人瓊瑤還沒看夠么?這世上的愛情故事還不夠多嗎?L.A.I.跟情節(jié)無關(guān)!唯一一部電影,通過人物一舉,一動,音樂,畫面,傳達(dá)一種強烈的感情。不需要像其他電影一樣把自己放在環(huán)境里,只有感覺,純粹抽象的概念。還記得生活里每一個親吻,每一個微笑,當(dāng)舞廳里燈光開始閃爍……
如果他一直這么自我情緒的話,恐怕會走進(jìn)一個死胡同。
差<我殺了我媽媽>不是一點兩點阿~★★★☆
好的是Dolan太明確自己的風(fēng)格知道自己是拍成什么樣,不好的是他太堅持自己的風(fēng)格我們都猜到他要拍成什么樣;這一點恰好和他的年輕相呼應(yīng),好與不好優(yōu)勢還是劣勢。慢鏡頭的運用,《bang bang》的深刻,曖昧的情感,自戀矯情種種,Dolan的電影路還長不是嗎!
成名需趁早,攪基趁年華
bangbang 這首歌太好聽了http://www.deezer.com/listen-1140631
21歲,唉。。。只是沒有一件事是沒有標(biāo)準(zhǔn)答案的,只是你還沒發(fā)現(xiàn)
時尚、華美,澤維爾·多蘭有才而自戀。
卷毛像大衛(wèi)
我怎么能懷疑這不是出自一個年輕人之手捕捉到的微妙、曖昧、尷尬、搖曳生姿、無奈的洞悉?我只是稍微有點驚訝,21歲,過于年輕罷了。對,這種向古老歐洲揮手的流動的浮夸、做作,不加掩飾的虛榮,何曾是成熟之人不恥展露的?年輕是美德——年輕使得一切成為美德。
喜歡他的誠實。他告訴人們,我是個年輕導(dǎo)演,我不裝逼,也不裝深沉,我就是我,我拍的就是年輕人的電影。盡管有很多向前輩致敬的片斷,卻一點也不做作。這種對電影的真誠讓這小家伙前途無量!
大量的獨白和慢鏡確實讓電影在感官上更華麗更好看了,但這樣一部靠對白撐起來的電影實在不如前作【我殺了我媽媽】。但這只是一個天才少年導(dǎo)演生涯的開始,對于導(dǎo)演本人值得特別關(guān)注一下!★★★☆
天不天才先別討論了 我感腳他說不來法語&英語這件事可sad了~
用絢爛富麗的色彩和輕柔迷幻的手法表現(xiàn)友誼在誘惑下的堅持和坍塌,這該是多蘭靈感瓶頸期的作品吧?感覺不如《雙面勞倫斯》來得自然,鋪張意象有堆砌感,驟然插入的歌曲也很游離。金發(fā)男孩其實愛的只是自己;不去愛任何人,他就可以愜意活在別人的愛里。氤氳幻想中的哪是愛啊,一廂情愿罷了...
有趣,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