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鄭如薇(楊丞琳 飾)和男友湯有彥(顏毓麟 飾)相戀多年,彼此之間感情十分穩(wěn)定。某一日,身為企業(yè)白領(lǐng)的鄭如薇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升職機會,只是,得到這個機會的她要前往上海工作,這也就意味著,她和湯有彥必須開始一段充滿了未知和痛苦的異地戀情。離開或留下,鄭如薇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電視劇以平行時空的手法描述了鄭如薇做出選擇之后可能會面臨的結(jié)局。選擇了離開,鄭如薇雖然在職場上經(jīng)營得風(fēng)生水起,但和湯有彥之間的距離卻漸行漸遠,并且最終面臨著分道揚鑣的結(jié)局。選擇了留下,鄭如薇懷孕生子,卻漸漸湮沒了光芒,成為了平凡而又勞碌的全職太太。
“開到荼蘼花事了,塵煙過,知多少?”荼蘼是春天的最后一種花,開到荼蘼了,便沒有退路。 荼蘼花開,表示感情的終結(jié)。愛到荼靡,也意蘊生命中最燦爛、最繁華或最刻骨銘心的愛即將失去。但是一段感情的完結(jié),也意味著另一段新的感情可以重新開始。似乎暗暗預(yù)示著電視劇里女主感情將遇到分歧。 荼蘼花開也就有了兩種意義,花季結(jié)束,花季會再來......
1,如果,如果說我能夠看清了答案再回來選擇會不會簡單一點?少一點遺憾? 2,希望你做出重大犧牲的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人 3,如果你真的超愛我,去不去上海,根本不是選擇題。 4,不能跟你一起吃晚餐,才叫可惜。 5,我開始學(xué)習(xí),以擁有的快感來超越失去的悲傷,其實并沒有那么難。我擁有了我向往的東西,向往的樣子,向往的那種生活。 6,最可惡的是什么你知道嗎?受惠的人不會感激你,照樣嫌你,掙那么一點錢,忙的跟狗一樣,家里沒有顧好,小孩沒有照顧好,就好像我做什么事情都不稱職,怎么樣都可以嫌。 7,牲未必是一種成全。 8,你知道嗎?你的要或不要,一直都在操控著我的要或者不要,但是現(xiàn)在我不要了。---湯有彥 9,這些被丟掉的東西,該去哪里呢?---鄭如薇 10,讓自己不要因為被丟掉而喪失自信的方法,就是更努力的工作,而不是把自己躲起來,自怨自艾,顧影自憐---容亦超 11,他對我很好很好 多好 像是他怕我一個人在外面亂吃飯,就算他加班,也一定會抽空陪我吃晚餐 就這樣 聽起來不過就是兩個彼此不討厭卻很怕孤單的人,聯(lián)手抵抗孤單的過程 是嗎 所以只要解決孤單這件事,其實人們根本不需要愛情。 12,你清楚自己來上海的目的嗎? 一定要有目的嗎?難道不能只是抓住眼前的機會,看機會帶我去哪里,至少努力的讓自己的人生稍微不平凡一點。 13,那你覺得什么叫做平凡?在機會面前膽小 那怎樣又叫做不平凡?你啊。 14,有一天你會悟透一個道理: 寂寞是人的本質(zhì),愛情甚至婚姻、家庭能安慰的只有孤單這件事,卻永遠也解決不了寂寞。就算一個人真的百分百了解你,你依舊不會停止寂寞,所以害怕寂寞是最愚蠢的念頭,我很早就訓(xùn)練自己享受寂寞,享受不被了解的安全感---容亦超 15,股票就像愛情一樣,你得往婚姻長遠的路子上投資,但是當(dāng)你一旦發(fā)現(xiàn)不對勁了,千萬別再傻一下去,一秒都不要。 16,你愛上我,那就沒有人把失戀的你撿回家療傷,這樣你就很難再找到一根像我那馬壯的浮木。 難道你都不擔(dān)心我愛上別人或是害怕失去我? 我告訴你,大部分人都說不清愛情,不過對失戀這件事,倒是可以如數(shù)家珍,這證明了一件事,愛情是用來失去的,也就是說沒有愛,也就沒有失去這回事了。
如果可以,真的好想,在知道答案以后再做選擇,然而這一切只是妄想,誰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張地寫下那唯一的選擇 ——《荼蘼》 荼蘼 你聽過荼蘼花嗎? 據(jù)說,它盛開在花季的最后, 所以當(dāng)人們看到 總是悵然花季即將結(jié)束 花季會再來的 只要我們期待 我們勇敢往前 那么不管是方案A 還是方案B 都會有屬于我們的下一個花季
買股票就是股份, 意思就是,生意是你的, 所以,你只要想想, 你會怎樣讓自己的生意好。 第一, 你當(dāng)然得了解你的生意, 所以,它得是你拿手的項目。 第二, 體質(zhì)好的企業(yè)才有未來, 投機只能靠運氣, 而運氣常常不如人意 第三, 體質(zhì)好的企業(yè), 在社會上才有前途, 你得用鼻子聞,眼睛看, 就是別用耳朵聽 第四, 股票就像愛情一樣, 你得往婚姻的長遠路子上投資, 但是一旦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不對勁, 千萬別再傻下去, 一秒都不要 買下房子就等于買下了野心, 你就會督促自己, 無所不用其極地去賺,去搶, 去拼命地生出錢來, 賺了近一倍 其實買房子只是 買空賣空的生意, 你要擁有的不是兩千萬現(xiàn)金, 而是兩千萬的勇氣, 而且你要記住, 挑男人也是一樣, 什么樣的人會注定配什么樣的對象, 所以你得培養(yǎng)自己的眼光, 別把自己看的太小, 挑好區(qū),好房子, 這樣才會有好的利潤, LV, GUCCI...甚至愛情, 那些都不是擁有, 野心,那才是真正的擁有。
要成為一個幸福的女人,就務(wù)必要記住一個道理, 別急著追向幸福, 因為那樣的幸福,往往會讓你失望。 女人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 那樣才有屬于自己的幸福。 不要看自己失去的, 專注于自己可以擁有的。 于是努力學(xué)習(xí)以擁有的快感, 超越失去的悲傷 犧牲未必是一種成全, 因為,受惠的人并不會感激你, 照樣會嫌棄你 我原本以為我的人生, 可以稍微不平凡一點 我真的只要稍微就好了, 事業(yè)上稍微有點成就, 生活過得稍微精彩一點, 日子可以過得 稍微讓別人羨慕一點 下了決心就不要回頭想東想西, 沒有意義, 往前看, 沒有退路
其實啊, 即使沒有血緣, 因為相處, 那些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 才更有情。 夫妻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雖然沒有血緣牽掛著, 卻是一個屋檐下的恩重如山 生活,有時像忘了放鹽的湯, 有時一失手, 又下重了調(diào)料, 但那全是滋味。 現(xiàn)在的我, 在這個不精彩的方案里, 已經(jīng)學(xué)會了 怡然咀嚼我的人生 你知道人在什么時候 會產(chǎn)生后悔嗎? 當(dāng)你因為不快樂,不安全,不幸福, 而感到失望的時候 就會覺得后悔 你沒有女兒吧, 如果你有女兒, 你就會知道, 因為她, 你會心甘情愿地放棄很多事情, 包括自己的夢, 我的太太,就是這種女人 她從認(rèn)識我以來,一直在放棄, 放棄了自由, 放棄了無拘無束, 她本來可以過著比你還任性的生活 一個屋檐下的恩重如山
其實,一個女生,無論是方案A還是方案B,每一個方案都有各自的幸福,也有自己的不幸。方案A,雖然一個人打拼很累,但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方案B,雖然被家庭束縛了手腳,但是在乎的人都在身邊,很溫馨。無論是選擇事業(yè)還是家庭,每一種生活方式都很辛苦。但是,做出選擇后的你,千萬不要回頭,你要做的就是一直往前走,把握自己所擁有的,這就夠了。再難熬的日子,也會過去,最后,你發(fā)現(xiàn)你也會在不怎么精彩的方案里怡然咀嚼人生。
天涯有個著名的高樓,《我要回到1997年了,真是舍不得你們》,一個人聲稱要穿越回過去,底下紛紛回帖,讓樓主去給XX年XX時刻的自己帶個話。2008年的帖子,轉(zhuǎn)眼就要十年了,樓還在不停加蓋,經(jīng)久不衰。這么無聊蛋疼的帖子,當(dāng)年卻看得我淚眼婆娑鼻涕邋遢,我記得自己整整一個下午坐那一動不動爬完了300多頁三萬多層樓,難過到一句話都不想講,但也搞不清楚具體在難過什么,可能是對人類悲苦命運的無奈吧。你就看蕓蕓眾生,每個人都有那么多的后悔、遺憾、錯過和過錯,每個人都想回到過去把自己的列車扳到另外一條軌道:告訴當(dāng)年的那個自己不要愛上某某某,告訴自己不要接受某工作,告訴自己在那一刻不要離開爸媽而抱憾終身,告訴爸爸在X月X號那天不要開夜車,不要丟下我和媽媽……每一條留言短短的幾句話,背后都是一個夾雜著血淚的故事。記得有個妹子懇切的請樓主回去告訴自己選另外一個專業(yè),底下有個回復(fù)說:但你又怎么知道選了那個專業(yè)不會有新的后悔呢? 是,當(dāng)你在一個岔路口改變了軌道,還會有下一個岔路口,下下個岔路口,每一個選擇都會創(chuàng)造一個你自己的平行世界,但注定每個平行世界都不可能完美,就像是兩個世界里的鄭如薇,不管是Plan A 還是Plan B,她們都后悔了:上海灘那個穿著prada的女強人獲得了光鮮亮麗,卻想要放棄一切回到臺灣奪回當(dāng)初的摯愛,臺灣這個被柴米油鹽弄成黃臉婆的普通主婦,從老公褲兜里掏出的開房發(fā)票成了壓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讓這么多年糾結(jié)的她甚至決定不惜拋夫棄子,重新來過。 然后呢? 當(dāng)然哪個都不可能得逞。 當(dāng)初鄭如薇躊躇滿志信誓旦旦:“既然做了決定,就不后悔?!逼鋵嵅皇俏覀冞x擇不后悔,而是生活壓根就沒給我們后悔的權(quán)利。 不只是后悔的權(quán)利,連委屈的權(quán)利,甚至妥協(xié)求全的權(quán)利,都沒有。發(fā)現(xiàn)意外懷孕的時候,鄭如薇幾乎絕望地控訴:“我都已經(jīng)退到Plan B了,為什么還要再讓我退到Plan C!” 生活就是我們忙于計劃時發(fā)生的一場意外,一個又一個“沒想到”,一個又一個的“突如其來”,讓最初那個金光閃閃的Plan a早已走了樣。豈止是Plan C,還有Plan D,Plan E,Plan F………所以我們感慨“走的太遠,忘了為什么要出發(fā)”,所以我們自問“當(dāng)初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所以我們只能滄桑地唱著“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但心中卻“不再有火花,讓往事都隨風(fēng)去吧”。 也許是前面太寫實太虐心,最后編劇給我們端上來一碗雞湯,倆個鄭如薇各得其所——“恭喜,你們都對了”。但現(xiàn)實里,其實更多的是“恭喜,你們都錯了”。你會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平行世界的你會過上你滿意的生活,因為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不論怎么選,你都會對那條沒有選的路心懷不甘,充滿期待。所以,去他的Plan ABC,先學(xué)會總經(jīng)理的第一條: 別看你失去的,只專注在你擁有的。 不管手上拿到什么牌,都要抱著一種決不妥協(xié)把手上的牌打好的決心。 老老實實踐行這一點,人生的苦和難應(yīng)該就能減掉大半吧。
一年只看一部臺灣電視劇,但是每一部都是心頭好。去年看了「一把青」,今年就是「荼靡」。
「你聽過荼靡花嗎?據(jù)說它盛開在花季的最后,所以當(dāng)人們看到荼靡花開的時候,總是要悵然花季即將結(jié)束。但我現(xiàn)在懂了,花季會再來的。只要我們期待,我們勇敢往前。那么不管是Plan A還是Plan B,都會有屬于我們的下一個花季。」
女主角鄭如薇是一個夢想成為「穿Prada的女魔頭」里女強人的人。有一天,她遇到了一個可以晉升的工作契機,但是必須要離開臺北去上海工作。她在愛情和面包之間產(chǎn)生了搖擺。男友湯有彥是一個做事非常有計劃性的人,做事之前總是習(xí)慣做Schedule和Plan?!溉绻怯袕┑脑?,他會怎樣做plan呢?」如薇心想。她想著,便發(fā)了一封短短的郵件給他。
所以,故事最有趣的地方開始了。Plan A和Plan B的人生互相交錯著開始了。
這可能是大多數(shù)人最喜歡的也是最害怕的事——做選擇。每當(dāng)我們遇到困難,總是會懷疑自己當(dāng)初是否做錯了選擇。其實都一樣,在那樣的一個時刻,任何決定都有可能是對的、但也有可能是錯的。
Plan A選面包,Plan B選愛情。
現(xiàn)實版的「紅玫瑰與白玫瑰」。Plan A獨自去了上海打拼事業(yè),Plan B留在了臺北開始了家常的柴米油鹽。
湯有彥其實很幸福,同時擁有了紅玫瑰與白玫瑰。 當(dāng)Plan A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Plan B是床前明月光。 當(dāng)Plan B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Plan A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但是我還是好喜歡Plan A的鄭如薇,因為她得到了她想要的所有東西,卻失去了湯有彥。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永遠失去他的時候 她變得前所未有的孤獨。她回到他們初識時候的便利店,她坐在他們經(jīng)常坐著的位置上,那些笑聲和回憶仿佛就在眼前,但是卻離她越來越遠。那一刻,一種挫敗感涌上心頭,她開始瘋狂的懷念失去的東西。
孤獨的人心中總有一片泥沼。孤獨不可怕,陷入孤獨才可怕。
很多人覺得Plan B過得一點都不好。說話刻薄的婆婆和看上去沒長大的小姑子,但是這不就是家長里短的生活常態(tài)嗎?那些總是嘮叨你的家人,才是真正關(guān)心你的人。
最后Plan B的鄭如薇在生活的瑣碎事中發(fā)出了一連串感嘆,透露著一絲絲的甜蜜疲憊:「生活還是一樣的很忙、很吵、不夠完美,有時像忘了放鹽的湯,有時又一失手下中了調(diào)味。但那全都是滋味?,F(xiàn)在的我,在這不夠精彩的方案里,已經(jīng)學(xué)會了怡咀嚼我的人生?!?/p>
很難去說到底是Plan A贏了還是Plan B贏了。贏了自己并不算什么,如果和命運斗爭贏了,才算是真的贏了。
希望,我們沒有輸給自己,也沒有輸給命運。
好喜歡片尾曲「年輪說」,時光流逝 凡是生命中那些經(jīng)過的都有意義。
一是嬰兒哭啼。二是學(xué)游戲。三是青春物語。四是碰巧遇見你。
十是寂寞夜里。百是懷了疑。千是掙扎夢醒。萬是鐵心離開你。
經(jīng)歷這個你,活成 這個我。
前一陣剛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初看《荼靡》時,會感嘆留在臺北的鄭如薇好像是臺灣版的金智英——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否所有亞洲女性婚后的經(jīng)歷都離不開照顧公婆、孩子、老公?注定是一個不停付出、犧牲的角色存在?
《荼靡》在大陸的版本只有12集,花了一個周末看完,越往后看越覺得無奈,也忍不住感慨,方案B中留在臺北的鄭如薇并不是臺灣版的金智英。
和韓國這部令很多女人大呼“覺醒”、“感動”的電影不同,《荼靡》這部電視劇雖然同樣講述了女性在面臨婚姻、事業(yè)、愛情抉擇時的無助與困惑,層次與深度卻完全不同。
很遺憾,這么好的故事框架,主旨本可以升華得更高級一些,最后的落點卻還是僅僅歌頌女性的犧牲與值得。
湯媽媽對待兒媳的刻薄態(tài)度自不必說,全劇中最令我無語的是方案A中湯父對自身經(jīng)歷的一段講述。
在醫(yī)院療養(yǎng)時,湯父告訴兒子,湯有彥的奶奶并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而是他幼年時的鄰居,因為膝下無子,當(dāng)年對方隨部隊撤離大陸時,通過哄騙的方式把只有3歲的湯父拐騙到了臺灣。
本是一段令人唏噓的經(jīng)歷,湯父的結(jié)論卻是“養(yǎng)育的恩情勝過血脈親情,雖然她不是我的親媽媽,但畢竟養(yǎng)育我長大,共同生活中積累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這種為了講道理而硬拗道理的劇情令我深感“??????”
“養(yǎng)的恩情大于生的恩情”,所以就要對把自己從親生父母身邊偷走的養(yǎng)父母表示感恩?并且覺得對方的付出超越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這種立場與角度真的令人無語。
而湯有彥聽了父親的感慨后大受啟發(fā),決定去上海找PlanA中的鄭如薇攤牌,竟然拜托當(dāng)時有意接近自己的女生高小姐照顧自己的父親兩天一夜,理由是“父親和高小姐很熟、很喜歡高小姐,找別人怕父親不同意”……
就兩天時間,就算湯母在生病,為啥就不能請個護工?
畢竟男女有別,讓一個年輕女生來照顧自己行動不便的父親,能提出這樣的要求本身就不正常——不論是方案A或是方案B,湯有彥都是一樣的幼稚,即使經(jīng)歷了家中變故,也沒看出有什么成長。
在劇情中,不僅是湯有彥,連鄭如薇都說自己去上海拼事業(yè)是“自私、任性”。
在故事的后半程,兩位平行世界中的女主見面后互相指責(zé),依然認(rèn)為方案B女主的犧牲是正常的,而方案A是自私的。
可從頭看到尾,真的想不明白一個女生選擇發(fā)展事業(yè)而不替男友承擔(dān)照顧病重父親的重責(zé)是多么自私任性的行為——愿意為另一半犧牲自己的事業(yè)、前途甚至人生是偉大的,但并不代表不作出這樣的選擇就是自私任性。 不停越界、一味要求別人為自己無私付出,這才是真正的自私。
方案B中的鄭如薇僅僅因為老公為慶祝結(jié)婚紀(jì)念日訂了酒店豪華間就可以把這么多年的委屈、犧牲一筆勾銷,繼續(xù)踏踏實實伺候一家老小。
故事結(jié)尾,即使是賣了房投資老公開了設(shè)計公司,即使自己也在公司輔助老公工作、幫助公司運營,依然會在討論過工作內(nèi)容后被老公大呼小叫地指責(zé):“鄭如薇,你怎么還不去接仔仔?!”
然后我們的女主角馬上一臉唯唯諾諾地出門去接孩子。
即使湯有彥聲稱非常愛鄭如薇,但當(dāng)他媽媽像使喚菲傭一樣指使鄭如薇干這干那的時候,并沒有看他對自己母親說過幾句維護妻子的話。
而在方案A中,對女強人版鄭如薇的設(shè)定同樣令人失望,先不說經(jīng)歷有多狗血,多年后事業(yè)有成、經(jīng)歷準(zhǔn)男友(抑或“準(zhǔn)老公”?)車禍去世的變故后,痛定思痛的PlanA鄭如薇告訴自己“要從哪跌倒就要從哪爬起來”——結(jié)果卻是賣掉飯店回臺灣找初戀男友……
我懷疑很多編輯都沒上過班,都對職場女性或是女強人有些誤解。
事業(yè)有成、眼界開闊的職場女性真的會愿意放棄一切只為找回多年前的初戀嗎?
我不是女強人,只是個有些人生閱歷的普通上班族,我都不會。
何況那時候方案A中的鄭如薇才剛剛經(jīng)歷了準(zhǔn)男友出車禍離世的打擊。
而在與湯有彥復(fù)合失敗后,鄭如薇一收到總經(jīng)理前任的曖昧短信,馬上又二話不說去印度找她的這另一位前任復(fù)合……
只想說,編劇對方案A中鄭如薇的描寫太過于單薄蒼白了,她雖是去上海奔赴事業(yè),但觀眾看到的似乎還是縈繞在她心頭的小情小愛,她并沒有成長為強大的女人。
多年后事業(yè)有成,編劇卻還讓她不惜放棄一切回臺灣挽回早已有妻有女的初戀男友。
而只要前任的兩條信息,又能立刻收拾行裝奔赴另一段感情。
這個強拗的劇情設(shè)定實在是讓人覺得編劇對planA中的鄭如薇太不公平。
雖然編劇在故事的結(jié)尾說兩個方案的女主都有了好的結(jié)果,但其實暗示的還是方案B中家庭主婦版鄭如薇的選擇更正確、更幸?!?dāng)她看著床上睡成一團的兒子和老公,眼中全是滿足。
盡管她的奉獻對象們——公婆、老公、小姨子,對待她的態(tài)度并沒有發(fā)生什么改變。
改變的只有鄭如薇自己,因為經(jīng)歷過放棄與否的抉擇后,她意識到了自己犧牲的值得與快樂(????)而完全不覺得婆婆對自己的刻薄是需要糾正的,老公是需要肩負(fù)更多家務(wù)負(fù)擔(dān)與責(zé)任的。
在劇中,所謂的“一團和氣”似乎比女人的自尊更重要。
只想說,《荼靡》用一種很新穎的形式講了一個老故事——一個老套的、現(xiàn)代的臺版“妻道”的故事。
這個早于《82年生的金智英》的電視劇本可以也有一個更高級的主旨與落點。
但它沒有。
看到最后,為它看似圓滿的結(jié)局與設(shè)定,忍不住感到唏噓與失望。
編劇太愛男主角,用了兩個結(jié)局粉飾太平,就是不肯承認(rèn),與方案A、B無關(guān),不幸福的根本是男主角不好。
不管結(jié)局怎么給你喂糖,你要知道最苦的況味才是生活真正的底色。兩個衰人硬要在一起的負(fù)能是核爆級別的。一個有勇無謀,一個心智搖擺,外無能突圍,內(nèi)無力彌合。憑什么在一起。人靠惦記和搜刮過往的小感動來撐起重生活,是最欠扁的那一種。遲早被碾得魂飛魄散。有資格與生活和解的起點是擁有自知之明。
看到第四集,有點俗氣,期待后面選擇PlanA面對的是在大城市獨自一人,最后感情被消磨殆盡,然后哭著后悔說為什么沒有珍惜曾經(jīng)擁有的;而現(xiàn)實中的PlanB也是把擁有的一點點耗光,想著當(dāng)初為什么沒有放下一切。如果著急追著幸福,那最后的幸福往往讓人失望,反正都會失望的,就做當(dāng)下最想選的那個吧。
無論是planA還是planB,編劇都有美化之嫌,現(xiàn)實中,去上海的鄭如薇很難遇到那么傾囊相授的人生導(dǎo)師,不會那般容易的平步青云,衣錦還鄉(xiāng),留在臺灣的鄭如薇,如果遇上丈夫出軌,就是完敗,現(xiàn)實中的男人,有沒有像湯有彥那么“良心發(fā)現(xiàn)”就不好說了。
看了又看,本能的討厭方案B,也許是誘發(fā)自己討厭是如何的討厭「平凡」,誰都不想在機會面前膽小,你是甘於平凡的人嗎?
編劇好厲害啊??措娨晞〉臅r候看到好多自己的影子
無論人生的選擇是什么,都會對想象中那個沒有被選擇的自己心懷不甘和憐憫。
超寫實,到底是不能跟你一起吃晚餐比較遺憾,還是不能實現(xiàn)個人價值比較遺憾,真的是終極難題
方案B 就是很惡心啊,事業(yè)、自我全部奉獻給了丈夫的一整家子人,從早忙到晚,誰都可以對你呼來喝去,所有家務(wù)活都是你的分內(nèi)之事。然后,這一整家子人,一年到頭可能給你點小甜頭,就營造出一幕苦盡甘來的偽溫馨感,好像就為了這一點點甜頭,放棄了那么多都是值得的。(惡心
結(jié)局差評!為什么生命中一定得有男人才叫幸福??!還有,那個犧牲自己不被感恩連生孩子都沒人管的版本居然也好意思說幸福哦?而且的確精神出軌了啊!
好看在哪里、、、劇情這么冗長無聊。。。┑( ̄Д  ̄)┍
總而言之,遠離“孝子”就對了。
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要戴好套。楊丞琳演技太棒,尤其是哭訴孩子那段,他應(yīng)該是希望,而不是意外,他應(yīng)該是歡歡喜喜迎接的小生命,而不是生活中突然降臨的拖累。可好多年輕媽媽,為了那一條意外到來的小生命,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軌跡,犧牲一生,從此亂七八糟,一步步逼著走到糟糕的境地。
你好,我在方案A?!?016.11.12】
去它的Plan ABC 人生更重要的是學(xué)會一個人好好吃飯
即使是作為粉絲也要感嘆楊丞琳這些年的變化,不管是演技還是氣質(zhì)都提升了好幾個層次,時間在她身上沉淀出一種倔強又清新的美。她用她的方式,默默的就從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對于演戲,楊其實是有天賦的,但十年前的她絕對演不了鄭如薇。而現(xiàn)在,劇里的表現(xiàn)真的不用我廢話了吧。第三集演技盛宴。
其實就是想說,無論選擇了哪條路,都會有艱辛和收獲,人生原本就是充滿了酸甜苦辣咸的,本來想扣一星,念在給了PLAN A一個還算可以的結(jié)局,喜歡A的原因,可能就是生活中絕對不會出現(xiàn)這樣長得帥還會教你各種東西并且留一箱子軟妹幣在你家的總經(jīng)理的!
湯爸爸好人,教出來一雙兒女自私 怯懦 ,真的很像湯媽媽
我真的好久沒有看臺劇了,就這部劇來說編劇和導(dǎo)演功不可沒。還是要感嘆一句,楊丞琳即便到了這個年紀(jì)仍像個少女。前面邊看書邊看劇,看的不太認(rèn)真,可是當(dāng)鄭如薇絕望的說出“因為你委屈所以我就沒有委屈的權(quán)利的時候”,我就知道我需要再看一遍。
劇情很拖沓誒。不管planA還是planB,湯姓一家都是渣好嗎。還有啊,為什么女人一定要用結(jié)婚和愛情來衡量幸不幸福啊。女主所有的不幸福其實都是因為湯有彥吧。所以她根本不需要ABplan,她只需要離開這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