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城市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與之相對,青山綠水則迅速減少。東京都提出“多摩新市”的概念,大肆向周邊的原始森林擴張。祖輩生長在多摩丘陵的貍貓家族受到巨大沖擊,隨著樹木花草的急劇減少,可供它們生存的食物也開始短缺。最終,鷹之森和玲之森的貍貓發(fā)生內戰(zhàn),戰(zhàn)況激烈。在火玉婆婆的點撥下,兩派貍貓握手言和,轉而將主要目標對準破壞森林的人類。為了更好地了解對手,火玉婆婆和龜鶴和尚教授族人已被遺忘很久的變化之術。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修行,貍貓們終于學會了自由變化。在激進派代表權太的領導下,一部分貍貓向建筑工人發(fā)起恐怖襲擊,造成多人傷亡。它們的行動雖然取得成效,然而卻無法阻擋利益熏心的人類的腳步。
森林被一點點蠶食,貍貓家族的命運危在旦夕……
如何評價高畑勛的動畫作品?
其實比起在吉卜力工作室中宮崎駿的影響力,高畑勛對于世界動畫的影響力并不亞于前者,但同時兩者比較起來又似乎有點尷尬,當《幽靈公主》和《千與千尋》相繼創(chuàng)造了票房神話的時候,高畑勛的作品卻不斷地遭遇“低谷”,《我的鄰居山田君》和《輝夜姬物語》都沒有收回成本,《山田君》之后高畑勛更是14年內都再也沒有出過新作品,可謂打擊不小。
即使都已經是吉卜力乃至全世界的占據大師地位的動畫導演,宮崎駿和高畑勛的作品卻可謂內容上大相徑庭,不妨從《百變貍貓》,這部高畑勛最后一部掙了錢的作品說起。
其實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有想過很多事情,除了《山田君》之外(因為我還沒有看),《百變貍貓》其實是高畑勛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奇幻”的電影,《螢火蟲之墓》大部分都是寫實場景,《歲月的童話》分別可以直接拍真人版,《輝夜姬物語》這種“神話”作品,大部分的時間也是在輝夜姬在人間的故事展開。而《百變貍貓》中,故事的主角是一群輕松愉快的貍貓,它們與人類之間產生了對抗...這種故事聽起來,更像是好萊塢會拍出來的,一部講述人與自然之間對抗的童話故事。
但其實我想得大錯特錯,《百變貍貓》中的很多細節(jié)都會讓我反復地思考著,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方面。
《百變貍貓》的開頭是特別地可愛和童趣的,一群寫實的貍貓在樹林里雙方對峙,在沖鋒到跟前的那一刻,它們的雙腳提了起來,變成人形,穿上日本武士的盔甲,像很多動畫中的卡通人物一樣開始蹦蹦跳跳,更好玩的是,當貍貓被打敗了之后,它們的人物形象變成了兒童化的涂鴉,軟綿綿的躺在地上,從這一段能看得出,在電影中,貍貓的形象是經過了細細地考量的,它們打架時,穿著和服的“婆婆”突然攪亂戰(zhàn)局,像當家一樣把兩邊的頭兒罵的抬不起頭來,真是讓人忍俊不禁。
貍貓的一項絕技是變身,技藝高超的貍貓能變?yōu)槿诵?,而有些好吃懶做的貍貓變身時總是會露餡,這一段的劇情也非常熱鬧,非常搞笑,特別是貍貓變成人走上街的劇情,可以笑得人前俯后仰。包括前面的開會,訓練,實踐,導演似乎是想跟我們說明,這些貍貓的缺陷也很大,他們總會在一件事情大功告成(或者還未完成)時開始習慣性的聚會,在聚會上大吃大喝,不管不顧,像一個愛喝酒的中年男子一樣喝到頭昏腦脹,暈乎乎的睡到明早才算完事;他們好吃懶做,寧愿盯著樹上的果實,也不愿意對自己生死存亡的變身術感興趣;他們缺乏管教,替死去的人類默哀時,大家忍不住的笑了起來,不顧婆婆和和尚的反對繼續(xù)到草地上慶祝;甚至他們中間也經常出現矛盾,主戰(zhàn)派和主和派永遠在爭吵。
其實細心的觀眾會發(fā)現,高畑勛在《百變貍貓》中的野心顯然不止于人與自然的關系,因為如果只是為了呼吁大家注意環(huán)保,這些細節(jié)是不會出現的。 在這些描寫中,我需要把貍貓們故意制造工地事故的故事專門拉出來講。紅軍的首領權太是一個十分激進的貍貓,他倡導貍貓應該用一己之力消滅人類,奪回自己的森林。并且他因此制造出了幾具嚴重的車禍,3名司機因此身亡,接著他們瘋狂的在草地上慶祝,缺乏耐性的他們甚至連默哀都沒有忍住。
不知是否是高畑勛故意為之,但我不禁地擦了擦冷汗,我相信觀眾在看這段歡樂的慶祝時內心是難受的,因為站在我們角度來說,這些死去的司機又有什么罪過呢?但導演甚至用了歡樂的場面來強調這一過程,這使得電影走向了危險的道德討論的道路。但此類的道德問題已經在高畑勛導演的作品中出現了很多次,有趣的是他一次也沒有回避過:《螢火蟲之墓》中的小女孩在哥哥好吃懶做,不求生存的頑劣態(tài)度下,最終導致了女孩的死亡;在《輝夜姬物語》中,女主角和有妻兒的男子勾搭到一起,還發(fā)起了私奔的浪漫篇章;即使是很溫柔的《歲月的童話》中,妙子所回憶起來的事情實際都不美好,這些回憶大多數也沒有在現實得到解決,比如爸爸打的巴掌。在高畑勛的故事中,也沒有特別讓人留念的動畫人物,而在宮崎駿的動畫中,他描繪的富有精神力,勇敢的女孩和男孩,在高畑勛的筆下少之又少。
其實,這似乎可以解釋為什么宮崎駿的動畫會比高畑勛受歡迎,除了宮崎駿的動畫中擁有史詩風格的背景,宮老的筆下的角色:千尋、阿西達卡、琪琪等,都是令人疼愛,心中充滿了正能量的角色,這是動畫片當中觀眾,特別是孩子們最希望看到的形象。
比較宮崎駿和高畑勛的動畫世界其實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我也只是蜻蜓點水地舉些例子,不敢多有深究?;氐诫娪爱斨?,變身的貍貓使觀眾們大開眼界,貍貓扮鬼的故事也好笑地不得了??墒秦傌垈兠看斡鲆娏巳祟?,他們都會變回原來的貍貓身子,就是在生活中的貍貓一樣。電影似乎一直在強調此點,片中連公貍貓和母貍貓間生娃娃也用寫實來表達,可以說,片中的所有貍貓雖然都站著走路,和人類一樣說話,還可以變身,這是觀眾和他們貍貓的視角。這似乎告訴我們,從人類的角度出發(fā),他們的形象是正常的貍貓,這兩條線是一個世界的,高畑勛特意在開始貍貓大戰(zhàn)的旁白中說道:“當沒有人類時,貍貓們是直立走路的?!彼粎捚錈┑卦诒磉_:貍貓們的童話世界,是可以用人類社會的思路來解釋的,只不過我高畑勛在動畫中把它畫成了動畫的形式而已。
但我又忍不住地疑慮道,這真的是動畫片可以承載的形式嗎?
看過《玩具總動員》的孩子朋友們都知道,故事中的玩具都生活在人類的世界里,我們所看見的這個童話世界和高畑勛的《百變貍貓》很像,兩者都一直存在著人類世界在干擾著電影中的童話世界的因素,但是即使這樣《玩具總動員》的世界還是浪漫化的,而看著《百變貍貓》總會覺得有點別扭,因為高畑勛一直在用真實、殘酷的世界在考驗著這一群貍貓,包括狐貍先生為圓眼鏡的長老展示東京的花花世界一樣,還有長老周圍的美女,看起來特別的刺眼,特別的不適。而《玩具總動員》中的人類世界只是糖水而已,可這只是一部動畫片,何必要計較著真實與不真實呢?
我們再來看習慣拍攝現實與魔幻的《空想新子與千年的魔法》,新子腦袋中的奇思妙想和現實的悲傷相映成趣,但片淵須直也只是點到為止,在結尾處,新子拉著同伴的小手,穿越田野,那時的美好已經穿越了悲傷,它試圖與那些不開心的事情做出和解,多么美好的瞬間啊!但是在《百變貍貓》中,故事帶有的情緒是很復雜的,對于貍貓來講也是無力去解決的,所以它既不能解決掉這些問題,又無法做出和解,這些貍貓就和雞蛋去撞石頭一樣,不會變身的貍貓跟著長老,配著歡樂的樂曲,開著小船奔向極樂世界,要不他們變身,隱藏在人海茫茫的東京中,當著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它所帶有的思考,其實已經達到了“文化沖突”的課題上,《百變貍貓》無力去承載這樣的一個使命,但是按照全片的質量而言,我覺得沒有哪個導演可以像高畑勛一樣完成這個復雜的故事。
現實,現實,這是高畑勛永恒的命題。長老發(fā)起的極其絢爛的鬼怪游行,絢爛、華麗,這是只適合用動畫表達的形式,這場聲勢浩大的游行有別于宮崎駿《幽靈公主》中山獸神最后的現身和《千尋千尋》中新奇古怪的大浴場,它是走向城市的表演秀,它扎根于現實,而不是憑空創(chuàng)造一個幻想的世界。高畑勛創(chuàng)造的是貍貓用生命所塑造出來的詭奇世界,表達城市人已經疲于想象的狀態(tài),略帶一點失望之情。
我在前面講了兩點,第一是高畑勛對于遇到的道德問題直接應對,第二是極力描寫現實社會。其實他們可以歸結成一點,即“高畑勛不畏懼在動畫片中描述現實生活中的道德問題,即使它看起來不太適合用動畫片的形式表達,但高畑勛義無反顧?!?/p>
他和宮崎駿一樣都很善于利用動畫片中的可愛、歡騰,適合孩子們的元素,還有點惡趣味(比如貍貓的睪丸,真虧日本人想得出來)。但在突破觀眾底線的一些故事元素上,宮崎駿用的是斷頭斷手(《幽靈公主》)吃人(《千與千尋》)惡心的敵人(《風之谷》),高畑勛選擇的是似乎是違反了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倫理方面?)的問題。比起宮崎駿在畫面上給出的挑戰(zhàn),高畑勛似乎更讓人不適。
但這并不代表高畑勛的藝術創(chuàng)作方向上是錯的,其實可以挖掘到此處,才可以說明高畑勛作為世界級動畫大師的特色之處。
《百變貍貓》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沒有主角。 想到此處的時候,我真的是有點汗顏,創(chuàng)作者是多有自信,才敢在一部動畫片中不設主角,不設反派的電影都少之又少?。∫暯秋h飄呼呼,一下子聚焦性格暴躁的權太,一下子聚焦婆婆和和尚爺爺,具有主角像的貍貓(甚至忘了名字。。。就是講話時候特別冷靜,和女朋友一起扮白臉娃娃去嚇建筑工人的小貍貓)出現了幾十分鐘后,故事又轉到了奔向遠方的使者....這樣講故事的好處就是讓觀眾有了對電影各個方面的思考,但致命之處就是故事沒有主線,沒有動力讓觀眾看下去。所以即使故事中有那么多好玩的奇思妙想,如此絢爛的畫面,到后半段還是讓人不能專心觀看。但是故事又在主戰(zhàn)派,主和派,狐貍先生的角度敘述,提供了一種又一種的思考,這樣子實際又讓電影可詮釋的角度變得更多。
所以真的是感慨,都以為宮崎駿的動畫中已經存在了很多超越動畫的思考,然而高畑勛在《百變貍貓》中的野心更大——但是他努力的方向是不是有問題,我覺得還是有的啊。
所以盡管結局令人感動,但是它其實只是為了給予一個好看的結局,狐貍先生的線索也沒了,它不能解決故事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所以這是很可惜的。我其實也很好奇,《百變貍貓》當年在日本上映也收獲了40億日元的票房,大家真的如此喜歡這部作品嗎?
沒想到自己看《百變貍貓》居然收獲頗多,總結出來,還是遺憾多于驚喜。如此執(zhí)拗的高畑勛,我晚了兩年向您感謝,謝謝你所帶給我的感動和思考。只是遺憾的是,1999年-2013年之間14年的空窗期,您沒能多創(chuàng)作多一點動畫作品,真的是令人遺憾啊。
在看過的這些日漫里,不管電視劇還是電影,以貍貓為內容的有很多,而且這種大部分都是講述貍貓與人類的相處,從情感的方面。昨天看了這個《百變貍貓》的電影,感覺風格很不一樣,主題是環(huán)保,內容主要是貍貓和人類的戰(zhàn)爭,看完之后挺有感觸。
人類為了自己的家園,為了自己的利益,破壞了大自然,破壞了貍貓以及其他一些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貍貓為了報復人類,苦練變身術,學會一身本領。貍貓變成人類以及其他的一些怪物來嚇唬施工隊,人類把這些當成“靈異事件”,而這種做法也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人類還是不停休止的來開發(fā)森林。這部電影以貍貓的角度來講述,呼吁人類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即使要開發(fā),要發(fā)展經濟,也不應該以犧牲別的生命為代價。凡事都要有節(jié)制,人類應該與自然,與動物和諧相處,而不是變成他們的天敵。
你們以為演的是貍貓嗎,在我看來演的就是人類自己的故事,這部電影就是一個寓言故事;如同伊索寓言以動物來隱喻人類社會!如果吉卜力工作室把《百變貍貓》拍成弱勢群體反抗暴力強拆,那么有可能會被禁播,所以真事隱去、假語村言!影片靠后才點名主題:只有人類才能適應高強度、高壓力的生活!也就是說,人類過著表面光鮮,實質上卻是廉價勞動力的生活!這種生活其實不適合人類,因此片末才借貍貓口吻告訴觀眾,要保護小動物,其實是保護人類自己不被物化!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唉,希望你們能看懂!
這部在歡鬧中蓄著悲傷,最后一筆又揮灑出來的電影,新穎的筆法更加觸及心靈!
貍貓也許只是一個代表,不僅僅是這一個物種,它以貍貓的生存為一個切口,映射著我們的大環(huán)境,時間的不斷流逝換來新時代的發(fā)展,而此時以環(huán)境為代價的發(fā)展一步步逼近,青山綠水還在嗎?
多摩的貍貓家族深受其害,他們吃的變少了家也不美了,他們的森林在一天天的衰弱,他們與人類也不是和諧相處,而是視其為敵人,更有貍貓殺害過人類!
他們憎惡自私自利的人類,于是本來不和的兩派貍貓握手言和,共同抗擊欲求不滿、不斷擴張的人類!
本來這樣的劇情并不少見,按以往發(fā)展都是動物們以自己的方式懲罰了人類并告訴了人類,破壞環(huán)境是不對的等等!然后人類知錯就改,開始保護環(huán)境,種樹種花改善水源,最后以一片美好收場!
然而現實并不是童話里的故事,百變貍貓也不是童話里的故事,學會了變化術的貍貓了解了人類世界,即使是再堅強勇敢的他們也不能改變一切!
變成人的他們也是擠公交,吃著便當在另一個世界渾渾噩噩,他們太偉大也太弱小,偉大的他們靠工作幫助著自己和不會變化術的同伴們找到食物,弱小的他們改變不了整個發(fā)展的政策,只能眼睜睜看著森林不斷的變少。
最后最感動的是一群曾經的好伙伴們終于重聚,他們利用變化術變出來一片綠色,原本晦澀的世界亮堂了起來,這里色調的變化也利用的很好。草坪也茂盛了,花開了蝴蝶來了,彌漫在空氣中的的污染物也不見了!
從最后一次的幻象起開始流淚。很感動,最后的歌曲很歡快,但是聽起來總是很沉重,還是止不住地哭了。
6/10。媒體借鬧鬼制造新聞,游樂園冒名頂替趁機炒作,警察射殺護林的動物;貍貓內部的和平派與強硬派的彈劾斗爭、民族傳統(tǒng)復興和抵抗建設。有人認為貍貓的混亂暴動暗喻了人類歷史上的所有革命,其結果是令人哭笑不得的白費工夫,跨物種同化成了唯一活路。前半各種開大會的段落諧趣,后半故事說散說教。
真可愛,全程都被變身貍貓逗得哈哈直樂。整個電影換成人來講可能會覺得哎呀搞什么,東來一拳西撓一下的能搞出名堂才怪了!會干著急。可換成貍貓就那么親切,令人感傷,甚至更能理解了。多少特別又弱小的人被這個社會吃掉了呀。變成滄海中又一個麻木的靈魂,能記起自己過去的樣子已經是福分
貍貓們說著日語喝著清酒唱著民謠跳著民舞身著日本傳統(tǒng)服飾還能變形成人?這比X戰(zhàn)警藍魔女還厲害!可他們卻對付不了人類?能力越大竟然滅絕越快?顯然這種故事設定從種間競爭優(yōu)勝劣汰的生物演變角度是解釋不通的?!鞍僮儭敝?,更像是一種服務于動畫想象畫面奇趣讓觀眾大呼過癮,而非劇情邏輯之內與人類博弈的實用技能。于是再次印證本人的老觀點:高度風格化神話/古裝/動畫之類故事世界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只能遙諷,無法對接。所謂只能遙諷是說在貍貓族群自己封閉圈子里,有好斗的,有和平的,有會變的,有不會的,有被排擠的,有被擁戴的……然后這種性格與互動可以投射出人類社會的某種時代危機。若非如此而是敘事貪心妄圖與人類直接產生關聯,那么許多原始設定賣點都將面臨失控失職失洽的風險。
拜托,不是宮崎駿
用歡快和喧嘩譜寫的自然悲歌
一種愛玩的生物再也喚不起敬畏之心,與其說關于環(huán)保、不如說是關于等價交換邏輯下蠅營狗茍的人生,當暴力革命成為了無法起作用的選項,便只好在百鬼夜行和變回舊時山川的幻術中聊以自慰。結構的變化擋不住,好在貍子們還可以在被分割的草地上起舞。神話與別樣的生活方式的回聲。不絕與絕望。
(8/10)《百變貍貓》和《進擊的巨人》本質上是講述同一個故事,但《百變貍貓》幼兒畫風的外貌下,卻是遠比《巨人》更現實、更殘忍、更冷酷、也更有深度,主人公們發(fā)動的“地鳴”在敵人(人類)眼中其實只是“主不在乎”,越是想“一個不留地殺光人類”,越是換來自己更加狹小的生存空間,最后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在一片自己制造的回憶幻象中思念著美好的青山綠水。相較之下《巨人》其實滿中二的,拋出了一個很好的話題,卻也把“消滅全人類”描寫得太兒戲,落入了主角掌握著“祖?zhèn)髅孛艽髿⑵鳌钡乃滋?,要知道希特勒有組織、有紀律、使用現代科技、并在多個國家(包括法國和蘇聯)的大力協助下,也沒有滅絕掉猶太人,但在動漫中艾蓮扔幾個祖?zhèn)骶奕?、諾曼在鄉(xiāng)下實驗室搞出幾滴藥水,就能滅掉擁有當時最高科技的整個文明,“滅世”哪有那么容易。
其實所有動物在人類眼里,除了寵物就是食物,何曾有過真正的和平共處呢?這片的結構有點散漫,而且感覺主角換來換去的。高畑勛的想象力天馬行空,但講故事的能力明顯是不如宮崎駿啊。
宮崎駿的動畫真的不是一般的牛逼,適合任何年齡段的人。在1994年就已經意識到了環(huán)保的問題,并且做成動畫,把環(huán)保的意識灌輸到孩子的心里,讓他們以后為保育做出貢獻。人類又能比動物高尚和聰慧多少呢?就算是比它們更加聰慧,最終的結局不都是一樣的嗎?人類,不過也就是貍子和其他動物的本身。
宮崎駿講故事的能力還是不如高畑勛,高畑勛的想象力卻不輸于他.........技術方面我不太重視......高畑勛才是吉卜力最強
最后的幻象讓人淚奔,只是一切再也回不去了。
細節(jié)幽默感人,整體故事主題先行,有點脫節(jié)。
自然主義的傳統(tǒng)故事,還有暗藏了日本文化對性的達觀態(tài)度,這種片子一定是老頭子才會指導出來,村里長老的那種老頭子
在現實面前,夢想再堅硬,也只是個蛋??v使百般不愿,彼得潘總歸要跟社會訂下契約,假裝大人來生活。不知何處是家,不知如何消解……
片尾十分鐘瞬間淚崩,我們都是那些會變身的貍貓,討厭城市還不得不進入城市生活,心里一直想回到那個美麗的森林中。家園被破壞了,我卻不能在城市中哭訴。不是阻止城市發(fā)展,因為它已經無法阻擋,美麗的鄉(xiāng)村一天從國家消失了。貍貓的哭泣,大地回綠是痛心的悵嘆,那綠草圍繞的小路,路上步履蹣跚的老林
這其實是宮爺爺的電影里我最喜歡的一部.其實是一部很有一種很悲壯的幽默的感.貍貓們面對那個世界,沒有辦法改變.另外,還很喜歡里面的兩首歌曲.雖然唱得很歡樂.但是看了那電影的后遺癥就是,每次聽到就會想哭.
想起有頂天,和貍貓有關的片子總像是由樂天者講述悲傷的故事。一開始以為是clash of civilization,后覺著眼點似還在融合之痛,結局在最開頭的隱喻中便已闡明:人類如啃食樹葉的蟲般無處不在,同時又像佛祖般擁有工業(yè)神力,而貍貓,不過是群喜愛變化和玩樂的小動物罷了。
游行的比較:貍貓合戰(zhàn)和紅辣椒,勝者——不分勝負
1.都是傻瓜的血脈使然呢。配合《有頂天家族》看更好,更能理解日本文化中貍貓的形象 2.結局半小時很感動,半是妥協半是無奈,半是幽默半是辛酸。3.妖怪大游行一本滿足~其實涉及民俗的部分篇幅不少呢 4.總覺得有諷刺。。。官僚開會左右之爭武裝政變神風特工隊神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