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畢竟褻瀆了愛情
(一)把好話說在前面。
南北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一百多年的現(xiàn)在,種族歧視在美國那片所謂的人權(quán)自治的土地上依舊沒有消失過。
這部戲很刻意地展示了三個面:
1、將KKK燒十字架、對黑人使用私刑的一幕展現(xiàn)了出來。在九十年代拍攝這一幕,我想制片人多少有點使平等意識已經(jīng)生長起來的新白人對過去的“罪行”產(chǎn)生的愧意的意思。為票房而生的電影用到這樣的題材,不管是否動機在于迎合新資本力量寬容的價值觀,它至少是正面的。
2、強大的宗教約束。不管人們是不是從來不說謊,至少人們表面上應該是不說謊的——這是基督統(tǒng)治的世界的社會契約。騙子的身份足以讓你失去一切。在電影中,男主角寧可選擇去死都不能承認自己是個騙子,私以為跟村民的利益真的沒半毛錢關(guān)系,重點是一旦他被認為是騙子,他會被所有人拋棄,還會連累妻兒。
3、法不容情。
(二)開始吐槽了。
1、為了讓大家更容易接受女主的變節(jié),故事讓女主的前夫犯了錯……丟下妻兒去參軍。
親們,參軍能算是犯錯嗎?南北戰(zhàn)爭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個悲劇。像南軍的統(tǒng)帥李將軍,他亦贊同解放黑奴,但是卻因為他是南方利益體系之下的一員,必須為自己所代表的團體去戰(zhàn)爭。戰(zhàn)爭對于一些人來說是歷史給予的使命。
試想一下,你為了保衛(wèi)家園,出去拋頭顱灑熱血,得到的回報卻是老婆先跟鄰居勾搭上,后跟另一個男人生小孩,你情何以堪。真該慶幸你死了,不然有一天你突然回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收場了。
2、鄰居先生從頭到腳都沒有真正地犯大錯,如果有錯,一定是錯在愛錯了一個自私的女人。在不知道男主的面目之前,他默默付出,默默離開。在知道男主的真面目之后,他也只是純粹地要求自己的付出有所回報。
至少吧,他比男主正派。
戲里卻為使得男主的形象更加高大,硬生生地把鄰居寫成了壞人。
3、至于男主……我真心覺得這人的行為完全不符合發(fā)展心理學。誰都知道,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
再說了,這條狗原來吃了一肚子的屎,現(xiàn)在突然不吃了,就等于說他嘴巴干凈了?我真心不知道導演想借此說明什么。
這樣一部片,居然也火了那么久,還被作為經(jīng)典來評價。除了因為男主是帥哥,女主是美女之外,還有其它原因嗎?
盡管我現(xiàn)在特么吐槽,當初看到男主角在法庭上的表現(xiàn)時,還是忍不住掉眼淚。忽而想到,當主角是我們喜歡的演員來演時,真是一件危險的事。
第一、他們做錯了什么,我們都“可以理解”,“可以接受”,這等于允許了他們向我們傳遞不正當?shù)氖澜缬^。
第二、使我們不能客觀公正地評價眼前的事,因為一開始就有感情的傾向。
結(jié)論是:這部片基本是爛片。
2 ) Plot
John "Jack" Sommersby left his farm to fight in the American Civil War but has not returned home afterward, and is presumed dead. Despite the hardship of working their farm without him, his apparent widow Laurel (played by Foster) is quite content in his absence, as Jack was an unpleasant and abusive husband. She even makes remarriage plans with one of her neighbors, Orin Meacham (Pullman), who despite his own hardships (such as a wooden foot, which he wears to replace one that was lost in the war) has been helping her and her young son with the farmwork.
One day, Jack (Gere) seemingly returns with a complete change of heart. He is now kind and loving to Laurel and their young son. In the evenings, he reads to them from Homer's Iliad, which the old Jack never would have done. He claims that the book was given to him by a man he met in prison, and that "War changes you; makes you appreciate things". Jack and Laurel rekindle their intimacy and Laurel soon becomes pregnant.
Displaced from his courtship of Laurel, Meacham immediately suspects this "new" Sommersby as an impostor. The town shoemaker also finds that this man's foot is two sizes smaller than the shoe template which had been made for Sommersby before the war.
In order to revive the local economy, Sommersby suggests Burley tobacco as a cash crop. He raises the seed money by selling parts of his own farm to people who will then work the land to grow tobacco. This raises further doubts in his old neighbors who believe that the "old" Jack would not be so hasty to give away his beloved father's land, as well as resentment among Confederate veterans about the inclusion of former slaves.
One black freedman living on Sommersby's land is brutally attacked and dropped at Sommersby's door, by men proclaiming themselves the Knights of the White Camellia (one of them is Meacham, distinguished by his wooden foot). Jack is threatened in an attempt to force him to exclude Black people from the landowning but he refuses, saying that they can "own what they pay for".
Upon taking the townspeople's money, he sets off to buy the tobacco seed claiming that the crops will raise enough funds to rebuild the town church. Great suspicion and skepticism falls upon him (and by association, Laurel and their son) when he does not return at the expected time. He does, however, return. All those that bought in on the deal set to work, transforming the dull and lifeless plantation into a breeding ground of promise and prosperity. Laurel gives birth to a daughter, Rachel.
Shortly after Rachel's baptism, two U.S. Marshals appear in town to arrest Jack Sommersby. He is charged with murder, which carries the death penalty if convicted. Once the trial begins, Laurel's attempts to save her husband quickly focus on the question of his identity: whether this "Jack" is who he claims to be, or a look-a-like who met the real Sommersby whilst in prison for deserting the Confederate Army.
Laurel and Jack's lawyer agree to argue that her husband is an impostor, not the same man who left Laurel to fight in the war. This would save her husband (or supposed husband) from hanging for murder, although he would still be imprisoned for several years for fraud and desertion. Meacham devises this plan in exchange for Laurel promising to marry him upon "Sommersby's" imprisonment.
Jack fires the lawyer and sets about re-establishing himself as the real Sommersby. Several witnesses are brought up to discredit this Sommersby as a fraud, and show that he is in fact Horace Townsend, an English teacher from Virginia.
One witness says that the man currently posing as Jack defrauded his township of several thousand dollars after claiming he wanted to help rebuild the schoolhouse there. Sommersby quickly discredits the man's testimony by identifying him as one of the Klansmen who had threatened him earlier. Jack also points out that Orin Meacham was another of those men, and that this is all a set-up to try and rob the new black farmers of the land they have bought. When the black judge confronts the witness on this charge, the witness snaps, "When the Yankees have all gone you'll be back in the field where you belong!" The judge silences him and sentences him to 30 days for contempt, increased to 60 days upon the man's protest.
As the drama unfolds, Jack asks Laurel to give the reason she knows he is not the "real" Jack Sommersby; she replies (after some berating) "…because I never loved him the way I love you!" With this her charade ends and she says that she believes the Jack before her to be her real husband.
The judge calls Jack to his bench to ask whether he wishes to be tried as Jack Sommersby even if it will certainly mean death by hanging. Jack glances at the freed blacks who have been farming his land, and then he glances at his wife and his daughter, who would be respectively condemned as an adulteress and a bastard child if he claimed the identity of Horace Townsend. He calmly states that he wants to be tried as John "Jack" Sommersby.
Jack is convicted of first degree murder and is sentenced to death by hanging. While awaiting death, he is asked by Laurel to tell the truth. She asks, "Are you John Sommersby?" Laurel mentions the book on Homer's works that he holds. Jack tells her the story of how he met a man who looked like him whilst in a prison and how he gave him this book. They traveled together until his friend died. He claims that he buried him under a pile of rocks on a hill top in Virginia. Laurel asks, "You mean you buried Jack?", to which Jack replies, "I mean I buried Horace."
Just then the jailers enter to transport Jack to the gallows. He asks Laurel to be amongst the crowds as he cannot "hang alone". She says she can't watch him die. As Jack Sommersby is fastened up ready to hang, Laurel makes her way to the front of the crowd. Jack calls for her, claiming to the executioner that he "isn't ready". She then calls back and the two see each other. The hood is pulled over and a trap door can be heard opening.
The closing scenes show Laurel walking up a hill with flowers. She then kneels by the grave of "Jack Sommersby" and lays the flowers down for him. It is revealed that work is being done on the steeple of the village church, as Jack had wished.
3 ) To be or not to be?
一個聲名狼藉的人為了一個新的身份而寧愿被絞死的故事。
理查.基爾加朱迪.福斯特,陣容超強。兩人表演上無懈可擊,但這種組合注定了我的期望特別高,想想看“沉默羔羊”加“First Knight”是什么效果?帶著接受強刺激的期待心情來觀影,結(jié)果是如莫奈風景畫般恬靜的一段“愛情”故事,多少有點失望。而且故事結(jié)構(gòu)的刻意戲劇化本身就會削弱演員的表現(xiàn)力。
當然如果你靜下心來,還是一部不錯的片子。Sommersby是個人名,中文按情節(jié)轉(zhuǎn)譯為“似是故人來”,非常傳神。
4 ) 激情經(jīng)不起歲月的流逝
唐豪里和白娜拉溫存甜蜜的生活象征著超越一切善惡、真假、是非判斷的愛情。影片中法庭審判沈澤克是真是假之時,也就是審判著愛情與婚姻孰為優(yōu)先的爭訟。
詩人永在天上奮翮飛行,追求自由也追求靈感,而戀愛乃是自由之極品、靈感之火炬,哪有舍棄之理?于是,自啟蒙時代以來,人們相信“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愛情是婚姻的基礎(chǔ)”、“婚姻解除(離婚)的標準也應該是感情破裂。(愛情鳥飛走了)”(這也是現(xiàn)行中國《婚姻法》的法定離婚標準)
婚姻責任之產(chǎn)生乃因生活之沉重,而非因愛情。
詩人有自己的倫理準則,且往往超凡脫俗、我行我素,而法律家考慮最多的還是你我一樣的俗人。
人有時候會激情的一塌糊涂,不僅騙了別人,連自己都騙。好笑的奇聞背后往往是揪心的悲痛。
你若抱我,便在以后的日子里永遠抱我,你若愛我,就拿出證明。我從來沒有像愛他那樣愛你。
生命中之極美處則欲仙欲死。難道唐豪里相信其此生至美之時刻已一一實現(xiàn),就此死了也夠本了?天底下最浪漫的激情能維持多久?激情經(jīng)不起歲月的流逝。即使他與白娜拉的激情之愛再持續(xù)十年,那十年之后呢?十年之后,物是人非,夫妻間偶有爭吵又重翻舊年老帳,互指不是,白娜拉是否也會覺得對不起客死多年的沈澤克呢?
人們總是相信他們認為會發(fā)生的事情。真實的生活往往如此,許多人以為已經(jīng)勝利的時候,問題才剛剛開始。他過去對不起的人不會因為他今天對另外一批人施惠而原諒他。
長大了,變老了,就開始喜歡追本搠源。時間流逝,浮生若夢。
《燃情歲月》中崔斯汀的男人本色是讓女人痛苦一生的男人,而sommerceby是讓女人溫柔一世的愛人。
她仿佛是第一次戀愛的女人,第一次發(fā)現(xiàn)原來在愛里面,自己可以這樣的被人疼惜愛護和愛戀珍惜……
有些人,可以把愛看得大于一切,不是因為幼稚,天真,只是他們明白,兩人在一起,有愉悅的內(nèi)心,時常滿足于每天的日子,這樣的生活,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的。
5 ) 這片和出租車司機差不多劇情。
出租車司機,一個越戰(zhàn)退伍精神病人為了博取心中的女孩芳心去刺殺總統(tǒng)。
似是故人來,是;老兵換成了騙子,還是一個騙錢,騙物,騙色,唯獨不騙感情,也是救贖,只是出租車司機里為了救小妓女,這里換成了全鎮(zhèn)的人,特別是黑人,假如他在法庭上承認自己是騙子,那些黑人就會沒了自己的土地。南北戰(zhàn)爭時代的。
6 ) ,,,
我能來到這里的確是個奇跡。生存和身份,他選擇了后者,因為后者包含了那份愛與責任,自我與身份姓名從來沒有 關(guān)系。想象自己轉(zhuǎn)換了身份和姓名,雖然現(xiàn)在不盡如人意,但總有不甘,是虛榮和所謂的自我,但我就是我,為何要局限于我是誰,我是誰不重要,你是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即便我們生活的社會從來都是辨別身份而不是個體本身。我們需要身份認同,更需要自我認同。
它和梅姐的歌沒有關(guān)系也不是同一種故事。,,,,,,宿舍斷網(wǎng)6天了,,四級臨近,學習仍舊零星。 ————2014-11-28
7 ) 不朽的騙子與必朽的法律
文:朱曉東
愛情是波希米亞的浪蕩兒,從來就不懂什么叫法律。
——Georges Bizet四幕歌劇《卡門》
“不管你以為我是誰,你愛我嗎?”:第一個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十八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南部的一個村莊—惠山,這個地方剛剛經(jīng)歷內(nèi)戰(zhàn)的洗劫,只剩下老弱婦孺和被戰(zhàn)火燒焦的土地。一個衣衫襤褸的慘淡男子,蹣跚地走進死氣沉沉的村莊,叫出了他所見到的每一個人的名字,當有誰想不起來時,他便講出那人小時候干過的丑事。村里人驚喜地認出他就是那個六年前被北方佬抓走的沈澤克,內(nèi)戰(zhàn)前他是當?shù)赜忻母粦?。大家簇擁著他回到闊別多年的宅第,孀居多年的美麗妻子白娜拉,得到了消息早跑回家,在門口麗妝相侯。感謝上帝!村里人激動地祝福大難不死的澤克。
娜拉從一開始就從未深信過這個從天而降的溫情男子就是從前那個暴戾無常的丈夫,但歸來的沈澤克清晰的記得那件新婚時娜拉親手縫制的白襯衫,而他智慧的言談與浪漫的舉止慢慢融化了娜拉冰封已久的芳心。兩人從修燕好,夜夜喁喁僥心。
為了讓村民脫貧致富,精明且有膽識的澤克說服了村民沽物集資,在田里大量種植煙葉。全村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唯有奧年,一個拖著內(nèi)戰(zhàn)造成的木腿的青年牧師,對沈澤克懷恨在心。因為他在這許多年來一直照顧著也愛慕著娜拉,而沈澤克的突然還家摧毀了他甜蜜的憧憬。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奧年終于發(fā)現(xiàn)那個男子并不是真正的“沈澤克”,而是一個異鄉(xiāng)的慣騙,他的真名叫唐豪里。
而同時故事也產(chǎn)生了戲劇性的變故,一場指控沈澤克為殺人兇手的審判成為對故事里每個人進行考驗的舞臺。已經(jīng)不可救藥地愛上這個男子的娜拉,接受了奧年提出的辦法和條件,堅稱他不是沈澤克,(這也是她隱隱發(fā)覺的)以幫他洗脫罪名。于是法庭首先裁判這個來自惠山的男子是不是真正的沈澤克。唐豪里,同樣不可救藥地愛上娜拉的假丈夫,寧可當真沈澤克被絞死也絕不承認自己是冒牌而脫罪。在只有兩個人懂得其真正意義的法庭上,唐豪里巧妙地斥退指稱他是假澤克的證人,柔聲說服淚人兒樣的娜拉承認他。最后法官宣布:謀殺罪名成立,沈澤克被處以絞刑。
監(jiān)牢里,娜拉搖著那男人的臂膀:“我知道你不是沈澤克?!彼麉s不停地堅持:“我是沈澤克,唐豪里殺了人后死掉了?!彼俅慰拗蚯笏拱渍鎸嵣矸?,逃脫死刑。唐豪里深情道:“不管你以為我是誰,你愛我嗎?”話已至此,夫復何言。那個淚珠滾滾的可憐女子柔腸寸斷。最后,她顫抖著為他套上那件新婚時的白襯衫,望著只屬于她一個人的丈夫“沈澤克”被拉向絞刑架。
套上絞索的唐豪里終于在人群中找到她深愛的妻子,怖于死的心因此而寧靜。
法律家冷酷的解剖刀
上節(jié)的故事來自于一部好萊塢常見的悲情電影,中文譯名叫做《似是故人來》,男女主角分別是大名鼎鼎的李察·基爾和朱迪·福斯特。難怪!要不是這兩位演技派加偶像派巨星,誰人可以將一個竊朋友妻、偷野漢的故事演繹得如此感泣眾生。讀者對這個評價一定又恨又罵,但這種冷酷是必要的。在一個法律家眼里,任何美麗動人的故事都必須還原成最基本的法律事實。唐豪里與沈澤克是患難之交,沈澤克死掉了,唐豪里不去通知他的死訊,反到仗著自己與沈澤克相貌酷似,霸占其良田美眷。白娜拉小姐開始半信半疑后來完全認清唐豪里的假面,卻始終與一個陌生的男人同榻共棲,兩人主觀上全是法律上的“故意”。
唐豪里首先是冒用他人的姓名,侵犯他人的姓名權(quán);繼而以欺騙手段非法取得沈澤克的田產(chǎn),侵犯其財產(chǎn)權(quán);同時,唐豪里以沈澤克的名義還家,與沈澤克的合法妻子白娜拉發(fā)生性關(guān)系,侵犯白娜拉小姐的性生活自由權(quán)。再看白娜拉,在她確切知悉丈夫乃是冒牌之后,而在知悉其真丈夫已死之前,故意與另一男子發(fā)生非婚內(nèi)性關(guān)系,卻屬通奸無疑。在當時的美國南部,社會普遍篤信基督教,通奸亦被作為罪行之一。只有想想霍桑的《紅字》就清楚了。其實影片中最悲慘的要數(shù)那個櫻桃到嘴邊又丟了的奧年。他對娜拉誠心愛戀,即使在她生活最艱苦的時候,也守侯著她愛護著她。有人會說,娜拉最后真心愛的是唐豪里而不是奧年。但她既然一直接受奧年的幫助,就不能說對他沒有任何感情。而娜拉愛上唐豪里是后來的事,可是,從一開始唐豪里出現(xiàn),就是無可置疑地站在娜拉丈夫的位置上,于是他和奧年追求娜拉的起跑線便不平等,而這一“丈夫”身份的優(yōu)勢卻是唐豪里非法獲得的。我們試著設想一下,如果奧年也用非法手段霸占娜拉,故事會是什么樣呢?你總不能不公道到因一個追求者善良而說他笨吧。
這部電影的劇本寫的棒極了,導演把一切可能惹麻煩的人都殺掉了或趕跑了,奧年因羞愧而出走了,如果奧年仍留下來不懈地指證沈澤克是假的,又當如何呢?沈澤克傷重死翹翹了,如果他沒有死,回到村莊里又怎么辦呢?即使沈澤克死了,那唐豪里如果沒有被絞死,他和娜拉將來會如何生活呢?
“蟊賊再快,逃不脫跛足的懲罰”:第二個故事
如果讀者認為筆者是學法律的,怎么專愛在雞蛋里挑骨頭渣,那么筆者就找來這部電影的原版來給你瞧瞧,這本是一個發(fā)生在十六世紀法國南部的真實案例,并有歷史學家多方考據(jù)為證:
1538年,法國南部列日河谷一小村里,巴斯克人蓋爾的十四歲獨子馬丹娶了殷實人家的十二歲姑娘白特蘭為妻,并生有一子。后來不知抽什么風,馬丹竟偷了父親一口袋麥子,并背負罪名潛逃,一走就是八年。傷透了心的老蓋爾夫婦臨終寬恕了馬丹,把全部家產(chǎn)都留給了他,托叔叔比埃爾保管。1556年夏,一名自稱馬丹的客人來到村莊,馬丹的四個妹妹忙推著白特蘭趕去相認。起先她不敢認,新馬丹卻十分親熱,而且還記著藏在衣柜底的白褲衩—他們的信物。她終于吊上了他的脖子。
馬丹不愧是見過世面的,不久就開始了買賣田地的營生,還把叔叔揪上了法庭,要回了父親留下的遺產(chǎn)。比埃爾從此認定了馬丹是個冒名頂替的騙子。后來終于讓他找到了證據(jù):一個過路的士兵稱真馬丹被火繩槍打斷了腳桿,現(xiàn)在是拄著木腿走路的,接著有人在旅店把新馬丹叫做阿爾諾,綽號“大肚皮”。于是比埃爾跑到法院謊稱自己是白特蘭的監(jiān)護人,開出逮捕令捉拿新馬丹,并逼迫白特蘭做了附加民事訴訟的原告。案子疑竇叢生,最后移送土盧市法院刑事庭,由大法官高拉博士主審。新馬丹十分沉著,將比埃爾的證人一一駁斥。白特蘭也給予其百般證明。正當法庭因證據(jù)不足,準備開釋被告,追究比埃爾誣陷罪之時,一個木腿人闖進了法院。經(jīng)過隔離提審、當庭對證、親友指證,真相終于大白:新馬丹被處以絞刑,焚尸滅跡。
這個故事一直是西方史學界有趣的公案之一。專門研究此案的著作不勝枚舉,如樂悉爾律師的《馬丹傳》,Gayot de Pitaval的Causes celebres et interessantes,Janet Lewis的the Wife of Martin Guerre,甚至當時大法官高拉博士的兩頁用法文寫就的《判決書》也流傳于后世。阿爾諾—唐豪里從這個意義上說是不朽的騙子!這個故事的最詳細的敘述出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娜塔麗·戴維斯的史學研究力作——《馬丹還家》。這些資料全部來自香港大學法學院的馮象博士的一篇法學隨筆《木腿正義》,故事敘述基本照原文抄錄,原因之一在于馮象的文章實在寫的妙哉,原因之二在于盡量提高“傳聞證據(jù)”的可信度。(借用一下刑事證據(jù)法上的術(shù)語,即經(jīng)復制、轉(zhuǎn)述等方式得來的非直接的證據(jù),經(jīng)復制轉(zhuǎn)述的環(huán)節(jié)越少,可信度越高)
“馬丹還家”的故事向前面那個電影提出的最尖銳的挑戰(zhàn)是:真正的沈澤克回家了。正義拄著木腿姍姍來遲,但這時無論怎樣凄婉銷魂的愛情傳奇都必須面對這支梆梆硬的木腿。馮象不無感慨地評論到:“一句話,阿爾諾和白特蘭共同塑造的新家庭雖出于自愿,且有愛情支持,但他們終歸是負疚的,有悖于倫理正義,免不了演成悲劇?!?br>
詩人的翅膀與正義的木腿
故事再怎樣千洄百轉(zhuǎn),木腿再怎樣蹣跚不靈,正義終究會追蹤而至?!榜R丹還家”中的木腿人在影片中被塑造為一直追求娜拉,后來唆使他人指證唐豪里是假澤克的奧年。影片里奧年就是拄著一支木腿的。而且除了白娜拉和唐豪里,只有奧年一個人知道沈澤克是假的,所以只有他守護著那只木腿,守護著“正義”。說的抽象一點,奧年及那支木腿象征著白娜拉的合法婚姻,象征著制度的可預期性,(白娜拉曾答應奧年一年后若沈澤克還不回來就嫁給他,這樣的承諾很可能符合當?shù)仃P(guān)于宣告死亡以及婚姻解除的法律規(guī)定,奧年當然是最維護這個法律的人)而唐豪里和白娜拉溫存甜蜜的生活象征著超越一切善惡、真假、是非判斷的愛情。因此在影片中法庭審判沈澤克是真是假之時,也就是審判著愛情與婚姻孰為優(yōu)先的爭訟。
詩人永在天上奮翮飛行,追求自由也追求靈感,而戀愛乃是自由之極品、靈感之火炬,哪有舍棄之理?于是,自啟蒙時代以來,人們相信“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愛情是婚姻的基礎(chǔ)”、“婚姻解除(離婚)的標準也應該是感情破裂。(愛情鳥飛走了)”(這也是現(xiàn)行中國《婚姻法》的法定離婚標準)但是,親愛的讀者,他們做詩人的飛一飛可以,咱們這些平頭老百姓只能乖乖整天在地里干活,掙錢養(yǎng)活自己、養(yǎng)活家人。如果誰都整天飛來飛去,你可得當心,沒準兒哪天你的妻子就拋下你和孩子,“前妻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筒子樓”。如果整個社會全是“飛人”,你還結(jié)婚干嘛?養(yǎng)活妻小干嘛?所以說婚姻制度本身是一塊石頭,沉甸甸的拴住兩個人的腳,不讓風箏飛得太高太遠,更不要斷了線?;橐鲐熑沃a(chǎn)生乃因生活之沉重,而非因愛情。如今已經(jīng)沒有幾個人還信天長地久的古裝愛情了。這話當然不包括那些詩人,法律家談問題向來不把詩人放在眼里。(詩人有自己的倫理準則,且往往超凡脫俗、我行我素,而法律家考慮最多的還是你我一樣的俗人。)話說回來,婚姻無異于一紙契約。契約是干什么的?是約束當事人不得無故違約的,實際上是保證一種可預期性:我相信我今天的新娘睡一宿覺醒來時仍是我的老婆,即使要變卦也要先讓我知道。而且這一紙婚書本來就是為了給變卦的人設置一些障礙,不讓他/她“我是流氓我怕誰”。
這里要談到法律家們的一個假設:人有時候會激情的一塌糊涂,不僅騙了別人,連自己都騙。好多四十多歲的成功男士、三十多歲的成功女士一旦成功得有些自我膨脹,便開始琢磨老公老婆以外的異性。這種激情確實存在,但根基實在不牢。許多離了婚另娶另嫁的反到發(fā)覺還是從前“那一個”比較合適。所以有些人干脆“懶得離婚”。原因何在?“精滿自溢”也。所以從這里可以看出來婚姻這種制度的奇妙之處。它為你設置枷鎖,提醒你對現(xiàn)在這一個也曾經(jīng)三生三世、只取一瓢過,同時它也給你吃了定心丸,使你不在懷疑睡在同一張婚床上,僅隔了一夜,你的嬌妻已做了別人的“拙荊”。
話頭回到那部電影,唐豪里在法庭上向娜拉擺出三條:第一、我若承認冒牌,惠山村民的抵押登記上的簽名“沈澤克”便無效,村民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就成了“竹籃打水”;第二、我若承認冒牌,我們的孩子將成為野種,永遠受人歧視;第三、我若承認冒牌,你就成為一個與野漢子同床共枕的壞女人,即使我活著回去,我們也無法生活下去。唐豪里不愧是慣騙出身,講起話來直指人心。他同樣運用了上文筆者的邏輯:維持制度的可預期性,讓人們獲得預期的收效。他雖然從未想到他已破壞了在他到來之前建立的制度預期,但畢竟真正的沈澤克已死,無人再會去尋回失落的從前。奧年聽到法庭上唐豪里的話,看到娜拉悲傷但柔情似海的眼睛,悄悄地退出法庭。這是一個絕妙的隱喻,正義為了維持這一新建立起的預期,悄悄隱退。美國的內(nèi)戰(zhàn)打了那么多年,南北方人民的生活和生產(chǎn)都損失慘重,一切既有的法律關(guān)系幾乎完全被摧毀,稚兒死了父母,妻子死了老公,貸方死了借方。生活就像一堆碎玻璃,未必幸運的幸存者要一塊一塊重新拼過。“戴維斯深入列日河谷地區(qū)收集調(diào)查了大量十六世紀婚約、遺囑、土地買賣合同、教堂和法庭檔案,盡量逼近案件當事人的生活和心態(tài),提出白特蘭完全有可能為了擺脫守寡、爭取有夫之婦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利益,主動接受新馬丹,與他共建新生活、新身份?!保ā赌就日x》)《似是故人來》中,娜拉對唐豪里承認:“我不否認顧及工作、生活、孩子,因為這些我需要一個男人?!甭犎苏f,朝鮮戰(zhàn)爭之后,由于大量朝鮮男人身死沙場,有一段時間一個男人最多可以娶十二位太太,我想那十二位太太中決不會沒有一個白娜拉。好笑的奇聞背后往往是揪心的悲痛。設身處地為娜拉著想,有一個男人,并且是她愛的,伴她度過那艱苦的歲月,我想至少是應該得到同情的理解的。讀者要問你怎么在這里就不來你那一套冷酷的侵權(quán)法解剖?因為問題永不會象法律邏輯那樣簡單。上文用法律的刀斧對唐、白大肆砍伐,不過只是從一個視角出發(fā)而已。一個法律家不會像恐怖小說中“死亡紙牌”的莊家一樣,誰抽到了黑桃K就毫不猶豫地崩了他。法律絕非永恒如神的名字,它只求一時一地之正義。餓殍遍野時,誰要永恒正義,熙攘逐利時,誰要貞潔牌坊。
正義的木腿隱退的符合正義,悲傷的奧年只好獨自舔拭自己的悲傷。
“你若抱我,便在以后的日子里永遠抱我?!?
法律家思考一個問題具有獨特的思維方式,他竭力避免激情式的道義式的理解,而卻重視那些口耳相傳的市井俗諺,以及其中包含的常識。他竭力用兩個或多個腦袋思考一個問題,以防止自己陷入偏見與獨斷。所以在這一節(jié)我的分析又與上節(jié)不同。這些結(jié)論看上去迥然不同,但思考方式則同出一轍。
再看那影片,最后赴刑前唐豪里與白娜拉獨處于監(jiān)牢中,娜拉勸他承認自己是假澤克,逃脫死刑,唐豪里執(zhí)著地堅持,不停地說:“我已回家了,我不會在離開你?!彼貜椭麗鬯?,他要擁抱娜拉做最后的訣別。娜拉退后一步躲開他,沖著他的臉喊到:“你若抱我,便在以后的日子里永遠抱我,你若愛我,就拿出證明?!?
娜拉,純潔可愛的娜拉,她提的問題讓我們無從回避。唐豪里在法庭上當庭解雇他的辯護律師,三下五除二誘導指證他冒牌的證人大放藐視法庭之厥詞,使證人被法官趕出法庭,繼而語未到而情先至,說服娜拉紅著眼眶承認他是真澤克,他在法庭上從容瀟灑的做派儼然抵上二十世紀末為辛普森辯護的美國律師“夢之隊”,但為何他竟不以其滔滔辯才干脆打贏這場官司呢?畢竟這場兇殺案的唯一的直接證人只是一個徇徇老頭兒,并承認是在酒館的昏暗燈光下看見沈澤克殺人的,而且,既然這老頭口口聲聲說庭上的唐豪里就是當天的沈澤克,那么可以想見其證詞肯定有好多自相矛盾之處,即使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律師對這場辯護也是穩(wěn)操勝券,為何身為千王之王的唐豪里竟不置一詞,情愿就死呢?有道是,生命中之極美處則欲仙欲死。難道唐豪里相信其此生至美之時刻已一一實現(xiàn),就此死了也夠本了?
我想答案應該是他清楚地了解激情經(jīng)不起歲月的流逝,即使他與白娜拉的激情之愛再持續(xù)十年,那十年之后呢?十年之后,物事人非,夫妻間偶有爭吵又重翻舊年老帳,互指不是,白娜拉是否也會覺得對不起客死多年的沈澤克呢?她在影片里畢竟對“沈澤克”(當時她仍認為唐豪里是沈澤克)說過:“我當初并非因為你的錢財才嫁給你的?!碧坪览锱c白娜拉生下的女兒是姓沈還是姓唐?唐豪里對待自己的女兒與沈澤克留下的那個兒子是否會一視同仁呢?讀者會說搞法律的人真沒情調(diào),問這些煞風景的問題。但我在上文已表達了這個意思:情調(diào)這個東西是貴族詩人的奢侈品,不是下崗工人的盤中餐。
另外,還有惠山人民,他們在法庭上一直堅稱唐豪里就是真正的沈澤克,因為“人們總是相信他們認為會發(fā)生的事情?!辈⑶胰藗兏兄x“沈澤克”給他們帶來的富裕,(或者說的人心不古的一點,人們害怕唐豪里坦白后抵押登記簽名就此作廢,損害了他們的利益)那么十年之后呢?十年的接觸,假做的夫妻不可能不令人起疑,(電影里唐豪里的鞋碼與沈澤克不符,同時又不認識沈澤克的童年玩伴薛咸頓)那時抵押合同早已過期,若鄰里間有些摩擦,村民不會再顧忌什么簽名,會不會對唐、白與他們的孩子在背后指指點點呢?我的天,那時這一家人該如何在惠山生活下去?戴維斯寫作《馬丹還家》時在列日河谷地區(qū)做了大量調(diào)查,提出了一個歷史假設:如果阿爾諾不跟比埃爾爭遺產(chǎn),兩人和平共處,騙局會不會戳穿?他拿這個問題去請教小村的農(nóng)民,他們笑道:“那傻小子行是行,可他騙了人?!瘪T象評論道:“新馬丹要當真丈夫,每天晚上都會到妻子的婚床,令起了疑心的村里人難以忍受?!@個大慌得一直說下去。假造的夫妻,心里必不塌實,遲早漏出可疑的行跡,影響親戚感情和社會關(guān)系。”
我們可愛的娜拉,你又如何能永遠生活在一個騙子的懷抱里呢?魯迅在本世紀初那一批大倡自由新文化的噪聲中,清醒而冷酷地問:娜拉出走后怎么辦?(魯迅的女主角與我們的女主角竟是一個名字哩!)真實的生活往往如此,許多人以為已經(jīng)勝利的時候,問題才剛剛開始。
誰能告訴我,天底下最浪漫的激情能維持多久?與其在謊話中折磨兩人一生,不如干脆過把癮就死。唉!你不服不行,唐豪里死都死得那么后現(xiàn)代(黑色幽默)。他不愧是個不朽的騙子!反觀我的法律評論,可能還沒等讀者們看完,就已經(jīng)朽得掉渣了。
原文地址:
http://justice.fyfz.cn/blog/justice/index.aspx?blogid=11250 8 ) 好萊塢又一次點石成金
看法國大鼻子情圣熱拉爾.德帕迪約的電影,名字叫《從馬丁戰(zhàn)爭中歸來》,介紹說,理查.基爾的《似是故人來》便是根據(jù)中部片子重拍的。這一來引起了我的興趣。
這完全是一個西曼般的故事,只除了結(jié)尾是悲劇,但又正是因為這個悲劇,讓這個故事更加動人:杰克在南北戰(zhàn)爭后又在監(jiān)獄里關(guān)了幾年,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7年間物是人非,家園被毀,妻子勞拉帶著小兒子艱難度日。杰克與勞拉小心注視著彼此間重新萌發(fā)的愛情,鄉(xiāng)鄰與黑人也真心接受這個更為關(guān)心土地農(nóng)民的舊日主人,只有對勞拉暗戀多年的青年對他冷眼旁觀。辛勤的耕作下土地眼看便可收獲,勞拉也生下一個女兒,好日子觸手可及,而厄運忽然降臨。杰克被控殺死一人,證據(jù)確鑿,罪無可恕。這時勞拉卻說,杰克不是她丈夫,這個人不是杰克,也請來證人證實她的說法。正要翻案之際,杰克卻出人意料地解雇律師,與勞拉對質(zhì),逼她當堂說出對他的愛,從心里承認他是她的丈夫。自辯很成功,但他的命運也決定了。勞拉不明白他為什么寧可不要性命,也要證明他是杰克。杰克說如果我不是杰克,那他簽的土地買賣合同就是一紙空文,鄉(xiāng)鄰的辛苦就要付諸東流,而他們的女兒就是私生子……而他自己,就會是個一無是處的騙子,在監(jiān)獄里關(guān)上幾年,出來后仍然一無是處。他是不愿意死,但一定要在其中選擇一個,那他寧愿死,也要證明他是她光名正大的丈夫。
確實,他不是杰克,只是一個與杰克長相酷似的人,當過一年教師,卷了一筆錢逃走,又當了幾年兵,被俘后與杰克關(guān)在同一間牢房長達4年,在與杰克的閑聊中知道了杰克的一切。出獄后杰克與人爭執(zhí)殺了人,然后也死了。他假扮杰克回到杰克的家中,愛上勞拉,立心要做一個好人。但上天不許。既然如此,那就做一個好杰克去死,也不要做回卑劣的過去茍且地活著。
多么感人的故事。好萊塢真的可以點石成金,他們早已熟知觀眾的趣味,知道怎樣去編織夢幻。最早的故事是怎樣的呢?在熱拉爾.德帕迪約的電影中前半部分差不多,不同的是真丈夫厭倦了做個農(nóng)民,正好遇上招募新兵就招呼也沒打一個走了,7年后又厭倦了流浪生活想起回家了,與德帕迪約扮演的假丈夫?qū)|(zhì),假丈夫被判死刑,做妻子的抱著身份未明的小女兒哀傷地回到可厭的丈夫身邊??蓞挼牟恢皇钦嬲煞虻拟骱图僬煞虻拇蟊亲雍投滦牡慕Y(jié)局,還有臟兮兮的農(nóng)人和土地,男男女女都戴著紅布做的帽子,無一處可觀。風景不美人物不美結(jié)局不美。德帕迪約假扮活著的人也說不過去,風險太大了吧?既然沒死,總有一天會回家的,到時他怎么辦?安了心不想活了嗎?兩下一比,美國版比法國版高明不知多少。導演把背景放在南北戰(zhàn)爭后,讓男人們的離家與生死未卜是那么的順理成章。細節(jié)安排暗線伏筆都做得熨貼自然。不知道是新編容易還是改編容易,但這個導演是個改編高手。多少翻拍的都不如舊片,這個確是例外。
他想以死換清白,卻擋不住分了田的農(nóng)民閑言碎語。
應該早點把財產(chǎn)轉(zhuǎn)到他老婆名下就能一石二鳥了
【劇透預警】……故事會曾經(jīng)有一個差不多的故事?!祿Q身份題材的影視劇很多,本片算是最不好看的,劇本就是個問題。一個人的轉(zhuǎn)變,不能太突兀了。……浪費了朱迪福斯特這樣的好演員?!尘笆?867年,剛好是南北戰(zhàn)爭結(jié)束的2年后,對這一部分的歷史背景稍微說了一下,但也是戛然而止。……反正沒反轉(zhuǎn),很荒謬,不感動?!切┟髦皇潜救说拿癖?,為了擁有私人土地,就這樣開開心心的看著他死了。不知道這個電影想表達什么。
兩個人的演法都不是那么外放,所以這種定義真假的戲碼就微微有些薄弱了,朱迪福斯特還是表現(xiàn)的很好,法庭戲段尤佳。
Richard GERE et Jodie FOSTER 當年心中的天作之合啊 看多遍 仍覺得光看長相就很美好 何況故事也完整哀傷
故事很假 但是真的很有感覺 喜歡二位主演的表現(xiàn)
朱迪福斯特真美啊。愛情是波希米亞的浪蕩兒,從來就不懂什么叫法律。
感人 感動 朱迪福斯特 RichardGere Jodie.Foster 3星半才對, 4星要給茱迪姐姐....
開篇第一鏡,就是基爾埋葬了真杰克。第一段講基爾冒充杰克打完南北戰(zhàn)爭回家(家鄉(xiāng)人說揚基人如何如何,所以是美國南方人);第二段寫基爾攤上了杰克的人命案子,但抵死說自己就是杰克;末節(jié)基爾跟福斯特訴衷腸,最后送死。目前這個劇本問題很大,第一段,發(fā)小們和老婆福斯特為何認不出這個是假杰克?就算倆人奇像,但第一場戲就把真杰克埋了,沒給觀眾留下直觀印象,第一段主要寫基爾轉(zhuǎn)讓杰克家土地、帶鄉(xiāng)親們種煙草致富,和福斯特的關(guān)系是略寫,這導致第二段福斯特要他承認真實身份的真情告白來得突然——咋就愛上了呢?而且基爾為何散發(fā)土地(其實他曾經(jīng)做過坑蒙拐騙的事),以致于寧死也要裝杰克到底,這么做到底有何目的?這點沒有揭發(fā)就讓基爾看起來像個精神病,而且鄉(xiāng)親們怕合約失效紛紛說他就是杰克,如此自私下流的一群人,基爾也要豁出命成全?
看了兩遍了,字幕不同步,第一次看的時候哭得很委屈。
(I know because) I never loved him in the way that I loved you. 翻拍自馬丁·蓋爾歸來 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1982)有點虛假有點矯情但法庭和愛情戲依然好看!
編劇貌似有著想要在細節(jié)中透露真相的想法,但是就是表現(xiàn)的太不明顯了,除了男對Jack這個名字的反應其他我都沒注意到…不過農(nóng)場片時長短實在很好,不像《冷山》《澳大利亞》…刮胡子時的那句it was never the money,小foster又出現(xiàn)了,才姐后來的片都沒有小時候那種神韻了啊
i love Jodie!!!!!!!!!!
“我知你不是我的丈夫,因我從未像愛你那樣深愛過他?!闭麄€故事的內(nèi)核其實是很溫情的,細節(jié)也很動人。在世俗偏見和內(nèi)心情感的糾結(jié)中,如果你不能戰(zhàn)勝前者,那只是因為你愛的還不夠深。
看完此片不知如何下筆寫影評。一塊坐牢六年的真男主(地主)死后其哥們頂替或者說幫他完成遺愿回到了莊園,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種煙草致富,直到被指控牽扯到一宗謀殺案。承認假冒還是承認謀殺去面臨絞刑,為了給已故男主維護樹立的美好形象和村民利益他選擇了后者。最經(jīng)典的實屬法庭上逼問出妻子的那句真心話。
妻子因增愛而隱瞞了早就識破的秘密,姑且成立。那么多鄉(xiāng)民舊友也認不出?伊伯特認為:基爾的角色出于救贖,渴望新的身份,想要拋棄過去。只是所付出的代價太過極端,以至于我們不能接受?!珦Q夫構(gòu)思的確有趣。左右均可從自己的角度去闡釋觀點。保守派珍視的家庭與真愛,自由派所看重之選擇的權(quán)利。
這種復古氣息泛濫的浪漫是現(xiàn)在沒法兒復制的……Jodie的光彩讓大地璀璨
有些人,可以把愛看得大于一切,不是因為幼稚天真只是他們明白,兩人在一起有愉悅的內(nèi)心,時常滿足于每天的日子,這樣的生活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的...psJodieFoster還是很男人婆
影片復古風很濃,劇情中規(guī)中矩,節(jié)奏較慢,溫吞如水。另,我不認為男最后攬下罪名是為了“把杰克最好的一面留給他人”,他在分給鄉(xiāng)鄰土地的時候,是以男主人“杰克?墨索斯比”的身份進行的,假如他承認自己不是杰克,那就意味著自己分田的一切文件均可作廢,人們必須重新交還土地,他的努力,人們的生活就全完了。
someone replace my husb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