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于成龍》講述一代廉吏于成龍從中年出仕到成為兩江總督的跌宕起伏又清正廉明的一生。
雖說這片子是有一點主旋律,有些臺詞像現(xiàn)代人說出來的,但是演員們很認真(演技不完美是另一個問題),算是難得的一部正劇,比那些涂脂抹粉卿卿我我假惺惺的宮廷古裝劇強太多。本來以為會看不進去,沒想到竟然一連看了好幾集。 這部片子的后半部分要精彩耐看許多,可謂漸入佳境,尤其到了于成龍任兩江總督部分,江南官場的復雜,去火耗的困難,不由得讓人想到《雍正王朝》里面雍正帝依然在為火耗這件事情頭痛,恰好劇中有《雍正王朝》里八爺和十三爺兩個演員,盡管戲份不多,但我想制作方也是希望拍出一部讓觀眾滿意的片子,不僅僅只是為了迎合眼下反腐倡廉之風??上в诔升埖搅私蠜]有幾年就去世了,劇集也不得不終結于此。 臺詞確實不夠精雕細琢,不過近幾年來能看得下去的古裝正劇幾乎沒有,此片已屬難得。一定也有人會厭惡辮子戲,沒有辦法,只因其人其事發(fā)生在清朝。無論是哪朝哪代的古裝正劇,其實主題大多都逃不脫與貪官污吏們的斗爭,只不過換一個發(fā)型換一身戲服罷了,比如拍個海瑞罷官?
也有拿滿漢說事的,滿人對漢人做過什么自不必說,但倘若放在當年,今天的人能有多少選擇留發(fā)不留頭。于成龍是一個清朝的清廉之官,若單純地因為其人其事發(fā)生在清朝就一味貶低,那為什么不給電影《末代皇帝》打一星,或者那么義憤填膺,看到趙孟頫的字帖是不是也應該直接撕了算完。
再退回來講,這只是一部摻雜有藝術加工的電視劇,若真想討論和歷史有關的問題,應該換一個場地換一種方式比較好。
題外話,其實很希望哪個導演什么時候能拍個王安石變法的電視劇,不過估計很難拍,即使拍出來大概也難逃一罵。
本來不太看這種很正的片子,但是越來越喜歡,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能把很多感情醞釀得很到位。看了于成龍一些相關文獻,真的很感動。只要能把觀眾帶到那個環(huán)境里去,讓我們能深深感受到這個人的魅力,我覺得就是成功的。我們看劇情不是專門拿一只放大鏡找穿幫鏡頭,找尷尬的臺詞。這樣做的話,首先你是沒有尊重這個作品的。我們討論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把那個人放到他生活的那個時代里去才有意義。很多人說他們就是在八股文,在封建社會里的一根筋,但是在那個時代里他們是難得的,是可貴的。受到人民的愛戴,受到寇賊的尊敬,他的人格魅力是巨大的。年過半百仍然對仕途有所追求,說明他是有夢想的人。有人說他是官迷,但是那時候當官是事業(yè)啊,他那樣的性格并不能做一個商人,卻又不滿足作為一介布衣。放到現(xiàn)代,難道大家不希望改善生活,不希望追求自己的夢想嗎? 今天正好播到他送章吉仁的這一集,很多人說他回來看到大家做了肉和雞蛋就罵人很不對,但是作為一個清官,哪有那么多的銀子讓大家在不是時節(jié)的時候吃上一桌好菜。放在解放前后爺爺輩或是父母輩時,他們也只是一年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一頓肉,我們沒有生活在那樣的一個時代所以我們才無法理解那樣的生活,也許你會說他們至于么?他是是傻子么?但是作為他們那個時代里的人就是這樣的。而且清貧慣了的人會一生秉承著這樣的好作風?,F(xiàn)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企業(yè)家,官員。是,現(xiàn)在貪官污吏還很多,但是同樣也存在很多清官和節(jié)儉的企業(yè)實干家。我知道會有很多人酸他們掙到錢不拿出來做慈善,可是這些人只是要等到他們把所有的錢都做慈善了才會說他們好。說實話,憑什么呢?人家憑著自己的能力,憑著比常人多出N倍的努力才有的收獲。
翻看了一下某些低分評論,無非就是罵“偉光正、紅色洗腦、瑪麗蘇、主旋律”這些關鍵詞。你這么與眾不同,那你特么倒是去看歐美大片拯救銀河系、辣雞小白偶像片去??!
這是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罵包拯罵海瑞罵于成龍罵祈雋藻,無限度吹捧和珅這類大貪官,對這一類弘揚正能量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大肆攻擊抹黑,生怕自己被洗腦顯示不出自己的與眾不同,這類攻擊歷史清官貶損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網(wǎng)絡噴子放在官場就是下一個貪官污吏!
批評的聲音不少,我就簡單夸兩句吧。
首先,立意好。
現(xiàn)代的世道,大家追捧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沒錯,錢。與錢如孿生子般呼應帶來的是什么?權利。凌駕于世界其他人之上的權利,有更多被諒解、寬恕與重來機會的權利,能使得自己的身體與心靈獲得更多享受的權利?;蛘哒f,也有人覺得權利這個詞不干凈,會狡猾地把它替換為,自由。
面向大眾的文藝作品呢,似乎也在大家喜聞樂見的這條道上一去不還了。懂的都懂,這點不多說。
在這部劇之前,我剛剛看完了清末的諷刺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所以對清朝的官場印象非常不好,覺得就是個內里潰爛發(fā)臭的鬼蜮世界。
這部戲扭轉了我原本的看法。還真是四海之中,豈無奇秀!在清康熙朝,就有這么個血性男子,這么個一代廉吏,一生克己奉公、光明磊落、不畏強權、愛民恤物。
老實說,所謂只身對抗黑暗的英雄,我們見的也不少的,但都是在哪里見到的呢?在玄幻小說里,在熱血動漫里,在古代現(xiàn)代的偶像劇里。這些故事的受眾,大多是未經(jīng)世事的天真少男少女,老于世事的人們愿意讓這些未展翅的雛鷹多看些光明萬丈的東西,使他們飽含對未來的熱切、勇氣和希望的?!吧俨蛔x水滸”,不就是因為其血氣方剛的文字下暗潮涌動著的灰暗色調,看了難免會讓少年人感到前途的渺茫,產(chǎn)生悲觀的情緒嗎?
不畏強權的英雄勇士,會在美好的故事里過得有滋有味,哪怕結局不如人意,也足夠讓人崇拜向往。但打破夢境、回到現(xiàn)實后,有多少人敢于去做不畏強權的英雄勇士呢?大多數(shù)人,連拒絕公司的加班福報都做不到呢。
那樣一腔血勇,敢拿雞蛋撞高墻的人,或許歷史上確實曾經(jīng)有過,但已經(jīng)消失很久啦,我們聽到的關于他們的傳聞也越來越少了,大約下場也不怎么好吧。敢于挺劍向王的刺客和對上直斥利害的布衣之士,在封建王朝體系的不斷完善下,似乎也就慢慢被歷史車輪湮滅了,更何況是在中央集權統(tǒng)治達到頂峰、連官員們都膝蓋打不直的清朝呢。人已不再是個人,人是一種群體的依附者與維護者。大家心知肚明,故而連一些忠勇之士的故事也不愛聽,覺得無趣老套,是在粉飾太平。因為,我們聽到的,和我們見到的,不是一回事,我們聽到的,是隨著時間夸張化的、冀希了百姓樸實愿望的改編故事。我們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經(jīng)歷的世界。明哲保身,這才是大多數(shù)人終身的信條與追求。
但這時候,偏偏就冒出個浩然正氣的于成龍。這人還是板上釘釘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在帝權最為專制且有滿漢之分的清朝,過了按理說已經(jīng)遍歷世事的不惑之年才出仕,居然還能這么當官,敢和十倍百倍于自己地位的人叫板,駁斥、審判甚至斬殺對方,還真有這種一身骨頭都是硬邦邦的人。
多么讓人錯愕。豈不是給當世骨頭都被溶出泡沫的人們一個好大好大的靜夜鐘聲嗎,簡直是振聾發(fā)聵了。
“我說你到底沒有經(jīng)練,所以這些人情世故一點也不懂。你說誰是見了錢不要的?而且大眾都是這樣,你一個人卻獨標高潔起來,那些人的弊端,豈不都叫你打破了?只怕一天都不能容你呢!就如我現(xiàn)在辦的大關,內中我不愿意要的錢,也不知多少,然而歷來相沿如此,我何犯著把他叫穿了,叫后來接手的人埋怨我;只要不另外再想出新法子來舞弊,就算是個好人了?!?/blockquote>“南京那塊血跡碑,當年慎而重之的,說是方孝孺的血蔭成的;特為造一座亭子嵌起來。其實還不是紅紋大理石,那有血跡可以蔭透石頭的道理。不過他們要如此說,我們也只好如此說,萬不宜揭破他;揭破他,就叫做煞風景;煞風景,就討人嫌;處處討了人嫌,就不能在世界上混:如此而已?!?/blockquote>《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里這樣說,這已經(jīng)算是個不錯的、有良心的好官了。一個人在一個階層,隨著眼界的不同,總會不再按之前的想法去思考,而是會站在現(xiàn)在所處立場去辦事。
而于成龍在不畏強權之外,更難得的是清廉正直;在清廉正直之上,更難得的是能放下自己官老爺?shù)纳韮r,切切實實為最低下貧賤的百姓辦事,把自己也看成他們的一部分。甚至敢于脫離自己所屬的階層,承受作為一只黑羊的風險。而且一輩子都沒有違背過。
“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這句話結結實實地把于成龍這個人立住了。
宦海里的豺狼虎豹、百姓里的蛇蟲鼠蟻、江湖里的魑魅魍魎,于成龍見得還少么,他一生就在和這些東西周旋搏斗。于成龍的成功,難道只是因為他本身的特立獨行嗎?不是的,俗話說朝里無人莫做官。那于成龍的后臺是什么,是他一路上遇到的那些好上司、好領導,他最大的靠山就是皇帝。這樣一個新興的王朝,有奮發(fā)有為的年輕君王、有精明強干的官員,哪怕有幾個不和諧的蠹蟲,也能讓人相信,早晚如會日出冰消般地解決掉。多么使人振奮精神。
另外,內容好。
這部戲的發(fā)展,非常讓人有代入感,最喜歡開頭的山西副本和羅城副本。那時候的于成龍,什么光環(huán)也沒有,所處環(huán)境堅苦異常,那些所不可見的力量,比他強太多。他仿佛是和風車搏斗的堂吉訶德似的,信念堅定異常,在別人看來簡直是瘋子。那兩個跟著他去羅城又跑回去的同鄉(xiāng)小弟才是人間常態(tài),他一點也不猶豫,還要走下去。
那時候的苦是真的苦,快樂也是真的純粹的快樂。因為他不止有一個人,我們從來不搞個人英雄主義。所以還有他們,坦蕩樂觀的柳晉陽、足智多謀的周瑞和、武藝高強的雷翠亭,忠誠可靠的后勤組玉林、玉蘭、小妹、曉曉。于成龍的每一次成功,都離不開他身邊人(甚至是遠在家鄉(xiāng)的親人們)的力量,感受并不止有他一人的,每次冒險的緊張、興奮、狂喜,也都是數(shù)倍的,可感染人呢。
這一大家子慢慢地聚集,一起抱團度過了二十年。我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就是羅城結束后,旁白告知于成龍被舉為卓異,然后到四川合州任職,接著再到湖北黃州,再獲卓異,因三藩之亂,受命前往武昌——他和他一大家子人,風塵仆仆抵達武昌,站在府衙外的背影。他們一直都是這樣的,活得豐富又簡樸,無香車、無酒饌、無奴仆,一大家子從一個府衙再跑到另一個府衙,繼續(xù)吃蘿卜青菜的粗淡飯,做豪紳污吏的催命符,蹈俯仰無愧的正氣道。
后面的武昌篇、福州篇、直隸篇和兩江篇,不知道是越來越觸及朝廷上層還是于成龍本人擔子更重,少了一開始的那股青衫磊落險峰行的瀟灑勁,變成了敝屣榮華、浮云生死、此身何懼的悲愴調了。而且故事情節(jié)轉折越發(fā)生硬,劇情特別倉促,反而不如前面感染人。后半部分只優(yōu)秀在情義二字上,劉君孚的惺惺相惜、章吉仁的故友未變、歸鄉(xiāng)時的百感交集、周瑞和寶貝的幾罐土、與最最可嘆的晉陽之死。
最后,是創(chuàng)作態(tài)度好。
固然,劇里瑕疵和不合理的地方不少,臺詞出戲、情節(jié)拖沓、邏輯混亂、陳詞濫調、理想主義等等,不一一列舉。
但這部戲在主要的景與人上非常用心,服飾和道具上力求古樸還原。沒有用任何不合適的演員,主演各個都演技在線,演員們甚至扮成野人、掉進泥潭。且劇組能遠赴廣西實地取景,貢獻了電視劇里少見的大好山河,可謂是相當良心了。廣西的滿山青染、武漢的風雨窗竹、山西的黃沙拙石、直隸的干燥枯曠、兩江的廊廡亭榭,都各具特色,誰沒看過癮呢。
看了一部劇,認識了許多賢人,又再次反省了自身,好開心啊。
多年來,本人基本不看電視劇,尤其古裝電視劇,不是不愛看,而是太愛看而對現(xiàn)代的古裝劇看不下去,比如《甄嬛傳》,《青云志》,《錦繡未央》。服裝,道具,化妝,太過鮮艷,嚴重背離歷史現(xiàn)實,感覺完全是無中生有的虛無縹緲的東西。真正愛歷史的人是無法接受最近幾年的國產(chǎn)古裝劇的,但昨晚初見《于成龍》,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的樣子,還是央視,還是,大制作,還是中國古典神韻,畫面非常有歷史感,這才是正真代表中國神韻,大國氣派,可以與《水滸》《三國演義》相提并論的大制作,先講這么多,完后再來評!
吳子牛的獨到美學+成泰燊電影級別的臺詞水準以及牛逼的演員團隊+恢弘的配樂造就了這部可以在亞洲電視劇史排的上號的史劇&主旋律怎么了?主旋律劇本做成升級打怪也很燃很感動好么&經(jīng)典場景:羅城大堂大戰(zhàn)謝德昌、黃州保衛(wèi)戰(zhàn)、福州大獄監(jiān)獄暴動、平反怒諫康親王、保定開倉放糧和坐化總督大堂。
我從未見過如此充滿老頭兒之劇…全是老頭兒、全是老頭兒、全是老頭兒…
想拍一個共產(chǎn)黨員干部的修養(yǎng),用得著拐這么大一個彎兒么
看看,還行。
因為于成龍是山西人,跟著爸爸看的,一個人的傳奇一生,不錯!
這電視劇都這么多人黑,也是不懂豆瓣了
跟著我爹看了十幾集,愈發(fā)感覺這是專屬于黨員同志的大型瑪麗蘇。特別自我陶醉。
我覺得挺好的,場景寫實不夸張,還原度高,比如公堂,沒有特別寬敞明亮,去過一些遺址確實是這樣,沒有那么高大寬敞華麗。演員一個個也都很有演技,各方面都感覺很真實,包括案子,現(xiàn)實中并沒有那么多離奇的事,因為人性如此。不錯的
于成龍這部電視劇太好看了,于成龍一身正氣,勤政愛民,廉潔奉公,為鏟除惡勢力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很可敬可佩的一個人。其他演員我也很喜歡:柳晉陽,周瑞和,雷翠亭,玉林,玉陽......很不錯的電視劇,推薦給大家看看。
這劇與其說是為一代廉吏于成龍立傳,不如說為掌權者頌德。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于大人和府臺制臺親王相國對著干,還干贏了,依賴的最終還是更高一級官員直至康熙皇帝的支持,歸根結底還是人治。ps拋去zhengzhi背景,于大人高齡出仕,一路打怪升級,為君王百姓奉獻終生,勵志又熱血。
很用心的劇,道具人物場景都下了功夫,尤其是實景拍攝非常真實,在哪上任就在哪拍,沒有糊弄觀眾,三觀很正,這才是應該宣揚的主流價值觀,說教意味并不濃,出彩的是身邊的人物。
直面跑馬圈地不錯,但整體制作很精良,宣傳的清官思想不喜歡,給個及格。
跟著長輩看了幾集,劇情比較碎,人物形象塑造比較單一臉譜化,但是演員演技、服化道、畫面色調很出色了!總得來說放在一堆垃圾國產(chǎn)劇里還是可以的。
主演就是個愣子,一根筋。那個什么喀爾奇也是個愣子,背靠鰲拜,做事還磨磨唧唧。我不明白為什么劇中人物,特別是兩個舉人之間互相稱名而不稱字?主要是陪父母看,看多了幾集,男主角的演技我看基本靠吼,好像石光榮附體一樣,而且“鰲拜是上層保守貴族勢力的代表”類似這樣的臺詞是怎樣寫出來的?
好垃圾啊,臺詞是小學生寫的吧
不錯,不錯,略差于《一代廉吏于成龍》,不過看下現(xiàn)在的粗制濫造,多給一星鼓勵
不知為何,這個時候看這種電視劇,心中就有一團火,儒家講究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那在身死存亡之時確可以剃頭! 那么多飽學之士也都沒有什么立場,明知自身是二等公民也甘之如飴,圣賢之書又讀的什么?不說造反也不說絕食,但骨氣何存,幾千年的脊梁不足百年徹底折斷,圣賢何其哀乎!
于成龍就是個官迷
我的淚點真的太可怕了!我會說康熙微服私訪記每次聽到"臣等救駕來遲"都會哭嗎
剛開始不懂為啥分這么低,看了熱評我就懂了。雖說有美化,但宣揚忠義廉孝不應該是被嘲的理由吧,只因為怕被洗腦,要顯示自己眾人皆醉我獨醒~怕不是有被害妄想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