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記錄的是披頭士如何錄制出經(jīng)典名曲&專輯《Let It Be》。基于長達55小時的此前未曝光錄像,包括披頭士在錄音室中制作的少見畫面,拍攝時間為1969年1月2日-31日。1970年5月,《Let It Be》專輯發(fā)行,而當時樂隊剛分崩離析。錄像高潮為披頭士那場著名演出——在倫敦薩維爾街蘋果唱片公司總部舊址屋頂上的表演。
A great event which you‘ve already got the answer like the Titanic.
預想會是一個充滿悲傷與情懷的《史詩巨制:指環(huán)王版LET IT BE 》(bushi),邊哭邊癡漢面對他們的高清帥臉
“好想回到他們的年代”是內(nèi)心的吶喊,但是也要感謝21世紀的科技不是?
8h紀錄片用了一周時間看下來,對泡更理解了很多(sorry Paul!),平衡各個成員和制作人的個性,他有才但也很努力。
這周在豆瓣也看到很多大佬扒得Beatles 的歷史和八卦,看到了更立體更多面甚至有黑暗面的他們,但是今后聽他們的歌看他們的紀錄片依然會熱淚盈眶,他們依然有著我想活出的態(tài)度和學習的地方。
喬說他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得到了許多人這輩子追求的(物質(zhì)層面),于是他更專注于追求精神層面的豐富與深度(Martin Scorsese, 2011)。在與他相仿的年齡(應該比他年輕幾歲的),會不會與他有同樣的對生活對自我認知的迷茫?(盡管我一窮二白也沒有什么天賦)
如果喬沒有創(chuàng)作能力,他在隊里會更舒服開心吧。心疼喬TAT
下面是花癡時間
喬的發(fā)型也太可愛了吧,簡直是美麗的洋娃娃^ ^
濃密的大波浪,圓圓的眼睛,微笑露出的虎牙^ ^
他在角落里低頭撥弄吉他任時光流逝,歲月靜好^ ^
排練的時候自己默默玩“哇音”像對玩具愛不釋手的小朋友^ ^
超愛吐司三明治小餅干紅茶還會調(diào)酒^ ^
想要蝴蝶結(jié)領(lǐng)帶的精致boy^ ^
請參觀喬老板的衣柜
襯衫4件(綠,紅,藍,白)高領(lǐng)針織打底2件(粉紅,姜黃)燈芯絨褲子4件(墨綠,紅棕,棕,黑)絲巾2條(花,黑)
(圖片均截自b站,視頻鏈接 披頭士樂隊:回歸 The Beatles: Get Back (2021) 第1-3集 中英字幕_嗶哩嗶哩_bilibili )
EP 1
1. 關(guān)于樂隊要不要去國外再巡回,Ringo打死也不想去。理由是:我們的受眾在英國和美國
我想說:Ringo你真的太低估自己也太低估這個樂隊了。21世紀的今天,看看全世界多少人還在唱Beatles
2. George說要不要唱點別人的歌。John說:我不唱別人的歌。我只勉為其難唱你們的歌~George又說:有些人的歌比我們的好啊。John回了一句:所以我才不唱啊~~
啊,原來你是這樣的約翰列儂啊~~
3. George離開的如此突然,就好像說我回家吃個午飯,但再也不會回來。我看這一段的時候在玩手機,聽著四個人排練說吃飯,突然就聽到george說要走了。我猛抬頭,倒回去又看了一遍,才明白,他是要離開樂隊。作為EP1的結(jié)尾,震撼,但也傷心。
開幕歌曲,采石人樂隊第一首b面單曲in spite of all the danger。 56年利物浦,列儂組建采石人樂隊,paul 14歲,喬治13,2年后改名披頭士,漢堡演出后林戈加入,加上經(jīng)紀人愛潑斯坦,完工。64英倫入侵。標語貓王已死??柊瑐?。獎65年help。女粉真多。黃色潛水艇mv。
馬尼拉機場是指菲律賓1966年下半年,披頭士走到了樂隊命運的岔路口。無止境的全球巡演不僅給樂隊帶來了身心俱疲,還為他們蒙上了各種心理陰影。在意外錯過當時菲律賓的獨裁總統(tǒng)馬科斯夫婦的早宴后,樂隊被菲律賓驅(qū)逐,踉蹌地撤離。同時列儂關(guān)于樂隊比耶穌更流行的一句戲言,使他們遭到抵制,特別是在美國的“圣經(jīng)帶”(美國的基督教福音派在社會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地區(qū))被強烈抵制,當?shù)厝瞬粌H聚集焚毀披頭士的唱片和其他產(chǎn)品,樂隊還收到了3K黨的死亡威脅。
整整八個小時,花了三天看完,我人生最愛的樂隊陪我度過人生最難熬的時光。這真的是一部非真愛粉看不下來的紀錄片啊,瑣碎的排練、開玩笑、互相吐槽、開會、爭執(zhí),也是第一次對四個人的性格有了非常具體的了解。還是最愛Paul。John, George和Paul三個人都有非凡的創(chuàng)作才華,但Paul身上社會的屬性最強,在樂隊上放的心力最多,其他兩個更加像是藝術(shù)家了,而且可以看出John在這個階段心思已經(jīng)在很多別的事情上面了,包括他不時提到的平權(quán)、馬丁路德金,而Paul才是那個帶著整個樂隊往前走的人。
最后的天臺音樂會看哭了,雖然并沒有唱幾首歌,穿插著警察上門和路人采訪的剪輯神了,沒有一個童話不會落幕,但Beatles給了好幾代人的感動永遠會持續(xù)。
1969年在特威克納姆攝影棚里,四個來自利物浦的曾經(jīng)的青年偶像留起來長發(fā)和胡須,英倫入侵時的那四個青年似乎不見了,他們似乎變得更加成熟和穩(wěn)重,這時離他們10年歷程的結(jié)束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了。
從《Rubber Soul》開始,the beatles開始走向了一個全新的道路,在《Sgt.Pepper's》之后,似乎就暗暗彌漫著一絲同之前不同的氣息,不再占據(jù)主導的John,愈發(fā)獨立的Paul,還有慢慢難以被繼續(xù)壓抑的George。第二集的開頭Paul說“五十年后再看,就知道解散是不是因為Yoko坐在音箱上了”,三個人的獨立似乎早就是一件確定的事了。
7個小時的紀錄片將我們帶回了1969年創(chuàng)作《Let it be》的22天,幾近冗長的感覺使得電影的神話感消失了,我們好像真的回到了那最后的歲月。我們看到的不再是解散的陰郁與悲傷,而是那四個陪伴我們多年的偶像。
the beatles在1963年的專輯《Please Please Me》上留下了這張四人低頭向下看的照片,1973年發(fā)行的精選集《the beatles 1967-1970》的封面再現(xiàn)當初的那張照片。他們依然是那個一群愛出風頭的人組成的,有趣由緊密的團體。
S01 正如PJ本人所說,很驚訝在他們這段時間的footage里看到很大部分依然是溫暖友愛的瞬間。四個老朋友互道早安,喬說泡的胡子很適合他,一起嘲笑雜志中對他們的描寫“真蠢”,儂哥一會兒安安靜靜一會兒又做鬼臉耍寶,果子說他能坐在這看泡彈一整天鋼琴,泡在鋼琴上創(chuàng)作let it be的同時洋子和Linda在一旁聊天。Linda太漂亮太有氣質(zhì)了。鏡頭前的他們意見分歧的時候沒有抬高語調(diào),喬出走也是平平靜靜的。恰恰是這樣,所有人都能看出他們的疲憊。樂隊開玩笑說該離婚了,儂問“那孩子歸誰”? 從他們唱Two of us開始,我又悲又喜精神分裂。他們對彼此關(guān)懷,但是小心翼翼,生怕觸碰了這兩年生出的隔閡。每當儂和泡一起唱他們的老歌,配合默契觀察對方,目光相遇時總會露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容。媒體寫這段時間的他們總會提到,他們只要在一起玩音樂,狀態(tài)就永遠是最初那兩個心靈相通的利物浦少年。他們對待歌詞永遠是那么隨性那么酷。歌迷看見他倆在69年面對面彈吉他或共用一麥或相視一笑怎能不感嘆那如夢般的老時光呢?在難得玩音樂玩嗨的時候,他們倆又蹦又跳,仿佛兩只猴子互相跳舞。 泡曾在采訪里說他們其實不識譜,但誰會相信披頭士竟然不識譜呢?可他們就這樣撥弄著一個個和旋,音樂就產(chǎn)生了。泡的創(chuàng)作力依然震驚老粉,那些旋律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出來了。泡那時候的嗓子就是神仙。 S02 第二集開頭就是暴擊。談及解散時,攝像長時間對準泡的特寫鏡頭,我仿佛看見他心底的悲傷就要溢出眼眶。泡:“五十年后人們談論起披頭士的解散是因為洋子坐在了音響上”。哄堂大笑。泡對儂說,我們老了以后也許就能互相理解,然后就能一起唱歌。 次日早上果和泡一起彈鋼琴,果子操作攝影機對準彈鋼琴的泡,泡邊唱邊對果子/攝影機笑。喬回錄音室后,大家看到報紙上寫他們上個星期對對方拳打腳踢,儂跳起來假裝給喬幾拳。泡還全文朗讀了這篇關(guān)于樂隊墮落的報道。儂的廢話真是太好笑了。他也是最不愛洗頭不愛換衣服的那個。 回到錄音室后錄制進展順利,那天儂泡喬都穿了綠色衣服,畫面極其和諧。I can watch them rehearsing all day! 排練嗨了,儂泡喬站起來彈吉他,開始唱Help和Please Please Me,他們回憶舊時光的時候好開心啊。唱Two of us儂泡一直看著對方。當泡說這幾首歌能串成一個故事,儂說"It's like you and me are lovers","Yes"。他們默契歡快地唱著最早的老歌,我們感嘆美好的同時又感到心碎!泡回憶印度時光的時候是多么不舍得解散啊。 這一集沒有心,在那么多他們唱two of us和老歌的甜蜜里,穿插著即將解散的提示。 S03 泡帶Linda和Heather來錄音室。Heather模仿Yoko的怪叫,在地上爬來爬去,泡把Heather扔起來我都怕H的頭撞到天花板。 儂泡突然唱起Twist and shout,泡唱Long and winding road看著大家加了句"you done left me",泡拉著儂在控制室跳舞,泡獨自唱草莓地的時候鏡頭切給儂和洋子的戀愛報道(導演你沒有心)。 真的看到了屋頂演唱會,止不住的悲傷,止不住的眼淚。他們的現(xiàn)場演出是那么的鮮活!不知道為什么,看見路人采訪都在夸這只樂隊,我已止不住流淚。儂泡唱歌時的眼神交換和會心笑容一刀一刀切割著歌迷們脆弱的心??吹骄斐霈F(xiàn)在屋頂?shù)呐菖d奮地吼著“Whoo!”(泡一直期待著和警察局的交鋒哈哈),聽見對面屋頂粉絲高呼"Rock and roll"的儂回應一聲“Yes!”。真的看見了儂在結(jié)束時說“Hope we pass the audition”,我的眼淚爆發(fā),一直哭到徹底黑屏為止。 出字幕后的三首歌是導演真正殺歌迷的高潮。儂和泡互相溫柔地說"Good night",隨后開始唱Two of us,畫面定格在泡的特寫和儂的特寫,這是屬于他們倆的故事。隨后泡唱Long and winding road顯得格外凄涼。最后泡盯著鏡頭唱Let it be,儂坐在地上做著鬼臉。 可惜披頭士樂隊已經(jīng)兜不住四個人頂尖的才華,也圈不住大家的心了。 幾年后,列儂在紐約接受采訪時說,“我現(xiàn)在可以為保羅做任何事情,我相信他也會為我這么做的”。94年的紀錄片里集齊了泡果喬,片子最后果子對大家說“我真的很喜歡跟你們待在一起”。
這部紀錄片可以說真的是萬眾矚目了,之前還期待可以影院見面,可是因為疫情變成網(wǎng)絡上映。(這或許是為什么有三級吧)
剛上映的時候我為了學習,忍了一周才看。第一集的前十分鐘大混剪讓我又興奮又飆淚,直呼:奧斯卡,就你了!
下面想說一說整部紀錄片改變了我對蟲團后期的一些看法:
1. 泡并不是討厭洋子才要鬧解散,如泡所說,這個原因?qū)嵲谑翘奶屏?。(不過洋子真的像那種坐在別人宿舍打游戲的討厭人...)但是泡的性格比較要強,喜歡秩序和調(diào)理(泡泡你是INTJ嗎?)他一直試圖在儂無心統(tǒng)籌樂隊事物時扮演領(lǐng)導角色,試圖保證樂隊的效率和質(zhì)量。然而他的好心確沒人買賬,大家總是覺得泡的控制欲強,但是泡為了樂隊正常運轉(zhuǎn)又很著急,所以出現(xiàn)了樂隊內(nèi)部沖突。泡的完美主義還會要求大家不停錄制。其實這不是誰的錯,只是到了一定階段,每位成員的方向有所改變,大家已經(jīng)不在乎做最好的披頭士成員了,所以人心難聚。(突然覺得我在團隊里就是泡泡這種性格,我能理解泡泡的著急,也被其他人討厭...)
2. 之前看電影Let it be,因為年代久遠,整體色調(diào)偏暗,給人一種壓抑、沉悶感,恨不得空氣中都飄著“要解散”“要解散”的低語??戳诵迯秃蟮膭“婧?,不僅色調(diào)明快了,而且加入的新片段里很多都是大家一起做音樂的欣喜和快樂。原來音樂真的可以治愈一切!看著那些片段,真的都會忘記這是一個馬上要解散的樂隊...
3.俏芝顯然是一直受到JP兩人的“壓制”后終于爆發(fā),不僅在與隊友關(guān)系上,還在創(chuàng)作上。不可否認,俏芝一直被視為蟲團中安靜沉默的那一個,以至于受到忽視。事實上,他的確擁有獨立制作優(yōu)秀專輯的才華,雖然不及mclennon,但足以撐起All things must pass這樣的專輯。所以Let it be 時期和大家鬧翻,也是不可避免。
4. 果子雖然沒有其余三人的才華,卻是蟲團里不可或缺的粘合劑。果子溫和開朗,和其他三人的關(guān)系一直很好,反而是看似沉靜的俏芝爆發(fā)了。
5. 有人說蟲團解散也有
(未完明天繼續(xù))
2020.07.11 標記想看,其實在19年年末就聽說了。其實我真的沒有什么能說的... 不想錯過每一幀,大部分時間還是看的很開心,觀察他們的創(chuàng)作過程很有趣。但是當他們說到任何關(guān)于未來、關(guān)于五十年后或者他們老去后會怎么樣的設想時,就會心里一緊?!癟he rest is history. ”“We'll never get a chance to do it again.”“I'd like to say thank you on behalf of the group and ourselves, I hope we passed the audition. ”“這是1969年的宏大聲音?!?/p>
As you can see,Beatlemania never ends.聽說這部紀錄片之后主動了解披頭士,所以看這部之前愛上了披頭士,而看了這部之后則瘋狂熱愛披頭士。慶幸的是還好沒有錯過四只蟲??
此前看過很多長長短短關(guān)于Beatles或成員的紀錄片,買過所有能找到的專輯,還包括解散后每個成員自己的專輯,甚至還有一盤列儂兒子的專輯磁帶,我也解釋不清為什么這么喜愛Beatles,大概是因為他們而愛上搖滾吧,一生摯愛
原來你們始終相愛,互相理解,彼此坦誠,但是你們也要去往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情。因為互相了解走到一起,也是因為依然互相了解而分開。
看著深情對唱的儂哥泡爺,小喬心里一萬只草泥馬飄過,三個人的故事,我卻不配擁有姓名,而小喬旁邊的果子則表示,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全片三集七個多小時,彼得杰克遜的大型追星活動。順帶造福全球粉絲。音樂好聽自不用說,他們的衣服也都很好看啊。
將近八個小時的記錄,最后一張專輯,最后一場演出,以及一個偉大樂隊分崩離析的必然。保羅:用盡全力想帶著披頭士作為一個樂隊往前走;林哥:兢兢業(yè)業(yè)地打鼓,不管你們吵什么;喬治:你們都不尊重我彈的吉他,我要退出披頭士,回家;列儂:我必須帶著我的連體嬰兒。。
隊伍都靠保羅撐著,列儂因為那個女人心根本不在這邊。
小野洋子是不是自己沒有家呀
只是看了十分鐘我就已經(jīng)爆哭了呀……每首都那么熟悉要哭了呀
最后四十分鐘激動得手舞足蹈
Lennon:懶散、政治見解、披頭式幽默、Yoko;Paul:????????,精力旺盛、創(chuàng)作全才、反政府分子;George:吉他工具人、我有個想法、我要回家、有事請找Clapton;Ringo:zzzzzzz、下班??
什么也不必多說,就讓時間的無言去講述吧。杰克遜及其團隊的剪輯技巧和修復技術(shù)讓曾經(jīng)年輕的面孔從半世紀前膠片里復蘇,新千年二十年后的我們領(lǐng)受遺贈的恩賜恍如身臨其境打擾了一段隱匿生命的安魂,觀摩抵擋時光摧折的杰作如何在分崩離析的最后「回歸」拼湊成整。「最壞結(jié)果不過是誕生一部關(guān)于制作音樂的紀錄片」,對于今天的觀眾來說,沉沒近八小時的清晰影像觀看他們無所事事打磨樂章已經(jīng)是無上幸事。一首來自過去的幽靈之歌,被回到未來的科學神跡和流媒載體復活歸返。那些卓越靈魂隨著退場時刻的帷幕拉啟先后離開,陷入黑暗,最早隕落的星辰投下的陰影也最深重,當我們失去他的時間遠比世界擁有他的時間更長,他有覺察到攝錄抵達的永恒嗎?五十年前的他們是否想過,聲音的遺產(chǎn)可以征服時空和死亡的邊界,顛覆地球,長生不老,活在所有共存宇宙之間。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野洋子。因為她出現(xiàn)在好多排練和錄制演出時的畫面中。特別奇怪的是,她又不是樂隊的,也不參與演出,但非要坐在樂隊跟前或附近,讓鏡頭不得不拍到披頭散發(fā)的她坐在那里無所事事,有時就是玩弄著貂皮大衣,也不說話。。。超級詭異,就好像是陰魂不散的女鬼一樣,甩都甩不掉。。。真的存在感太強了
泡兒都說了,50年后,要是人們還認為披頭士解散是因為Yoko坐在音箱上,那也太可笑了。然而50年過去了,這樣思考的“粉絲”還大有人在。
信手拈來的last night‘s song 距離傳奇前所未有的清晰 與前所未有的近 All the girls come on then dancing! Harrison‘s fisherwife and dwarves and bunchbacks!
先是六部中土,現(xiàn)在是七個多小時樂隊紀錄片,PJ告訴你什么是頂級粉絲
第一集就太難過了??粗R頭聚焦打打鬧鬧自得其樂的列儂和保羅,然后轉(zhuǎn)到話筒后面完全被無視仿佛局外人的落寞的喬治。''排練到午餐時間,離開披頭士,回家。''
【A】素材,素材,巨量素材,呈現(xiàn)出一部“對所描述事件和所涉及人物精準刻畫”的超長紀錄片。但剪輯是不會說謊的,眼神的始與終,人物前后剪輯中的關(guān)系對比,以及畫面與語言的割裂,卻又能生成全新意義。一種高明的,被經(jīng)過重重包裝的惡趣味表達。至于某個短評“還需要導演做什么”的觀點,我想最后四十分鐘的分屏演唱已經(jīng)足夠把你的臉打腫千百次了。
喬治怎么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這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