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學界認為喜劇(comedy)并不一定引人發(fā)笑。喜劇的定義標準更多在于故事的結構。一部正統(tǒng)的喜劇,必定至少有一個“卡住的”(stuck)角色,這個角色通常會表現(xiàn)出一種僵硬與固執(zhí)(rigidity),如機器一般難以變通,而因此“卡”在某種困局中無法動彈,這樣的角色則稱為喜劇角色(comic character)。如果一個故事的主要脈絡是讓這個“卡住的”角色最終得到平衡,獲得新生(renewal),這樣的故事便可稱為一部正統(tǒng)的喜劇。因為我們總是期望看到錯誤得到糾正,事情向前發(fā)展,所以喜劇常常能使我們獲得某種愉悅的滿足。我們可以在許多著名的喜劇上清晰的看到這個脈絡,有時甚至可以說,這個脈絡越精細清晰,這個喜劇便越會成為經(jīng)典。獅子王中的辛巴先是“卡”在他對自由玩耍的過度追求,后是“卡”在他對父親死亡的愧疚,最后他糾正了這一切,獲得新生成為獅子王,這樣的例子便是最清晰的注解。
而愛情喜劇則是喜劇類型中的一種。一吻定情的原著無疑可被歸類為一部愛情喜劇,也被許多人奉為了經(jīng)典。這劇之所以會被翻拍這么多次,還拍一次火一次,很大程度是因為原著的喜劇結構設計得十分精細,且完全貼合喜劇理論中所講究的脈絡。最為特別的一點在于,大多數(shù)愛情喜劇,喜劇角色多是“卡”在與兩人皆有關的障礙上,如門第,錢財,父母的阻攔;而一吻定情采取的模式則是一個角色解救另一個角色于困局之中,最后出現(xiàn)愛情喜劇的“新生”結局。雖然這樣的結構在現(xiàn)在看來也不算什么新奇,但結合這劇中角色的性格萌點,此故事線足以讓其成為滿足少女心的殿堂級愛情喜劇。
原著故事結構——冤屈的郭德綱和誤解中的男神
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人在看完此故事后會得出一個“女主是廢柴,男神被拖累”的結論。甚至許多翻拍導演(點名:臺版)也可能潛意識中認可著這個結論,于是真的就把女主塑造得非常廢柴。盡管所有人都會因為男神的幾次吐露心聲,勉強地開始認為女主雖然蠢笨,但所謂的努力執(zhí)著還是讓男神有些震動的,但這依然無法改變許多人把此故事當做毫不現(xiàn)實的愛情童話,并把最后的結局歸作一句瑪麗蘇的“愛情是無理由的”,以撫慰眾做著白日夢的少女心。
但這真的是原著的初衷么?
不得不說,被戲稱的郭德綱(即女主角相原琴子,琴子日語發(fā)音kotoko與郭德綱神似)堪稱史上最冤屈女主角。因為只要拿上文中提到的喜劇模式套用在此故事上,人們會驚人的發(fā)現(xiàn)一切都逆襲了?!翱ㄗ〉摹?,需要得到糾正和幫助的角色明顯是男神入江直樹,而郭德綱卻是這部喜劇中的helper,是她解救男神于困局之中,使最終結局走向“新生”。所以要說廢柴,此劇中的廢柴更應該是男神才對。原著作者玩兒了個障眼法,讓表面上的強者實際為真正的弱者,而表面上的弱者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赤裸裸的“指環(huán)王”價值觀。
口說無憑,讓我們來具體看看故事和人設:許多細節(jié)表明入江直樹才是那個“卡住的”人。故事一開始就通過閨蜜之口揭示了男神各項優(yōu)異,做什么都易如反掌的現(xiàn)狀。這當然是夸張后的文學人物,但原著作者決不僅僅意在創(chuàng)造出一個虛擬男神供眾瑪麗蘇們流口水,而是故意塑造了一個僵硬的角色。雖然這種說法聽上去很奇特,但男神確確實實是“卡”在了成功里。一個做什么都輕而易舉的人,缺乏了挑戰(zhàn),就自然而然缺乏了目標。在后面男神的心理描寫,以及故事發(fā)展中,作者都清晰的表示了,男神僵硬地卡在了他一帆風順的人生中,從而迷茫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從他的日常習慣來看,作者也有意通過媽媽之口將他塑造為一個每天按時睡覺,從不吃夜宵的人,這樣的細節(jié)自然是為了更添他的機械感。作為一個鮮有變化,過著機械生活,陷入迷茫的角色,男神注定成為一吻定情里的主要喜劇角色了。
相反,眾人都認為是個笑話的女主呢?可以說此劇中難以找到比她更靈活,容易獲得改進的角色了。被男神校門拒絕后便決定放棄,被羞辱后便懂得奮發(fā)圖強,以為男神有新歡后能夠接受現(xiàn)實——與入江直樹相比,妹子是個有血有肉的平凡人,換句話說,是能夠隨著事態(tài)靈活調整自己的正常人。更重要的是,她像正常人一樣會失敗,會遇到挑戰(zhàn),便不會有喪失目標的迷茫。 這一切被設計為與男神剛好相反,便是要她行使她作為”幫助者“的職責,以改正男神角色里失衡的僵硬。
所以就如男神吐露的心聲一樣:妹子給他的生活中帶來了”變化“。而”變化“正是喜劇中的核心關鍵詞,所有結構都由”變化“撐起。在一吻定情中,故事進程明顯也是跟隨著女主如何一點點給了男神僵硬的生活帶來了變化,從而”糾正“了男神的困境而發(fā)展的。
在這里便可以平反一個情節(jié):估計所有人都認為是女主廢柴蠢笨才壞了男神去東大的好事兒,也因此更加確定妹子拖累了男神。但結合整個故事的主旨,這樣的理解明顯是不合適的。這個情節(jié)恰恰是女主幫助男神糾正”僵硬“非常明顯的一處設計。前面說道男神的人生因為一帆風順而喪失目標,迷茫中無所適從。他自己本就”卡“在了父母鋪就,人人贊頌的康莊大道上。他意識到了自己僵硬的人生,并且想要擺脫這樣無目標的迷茫。于是輕而易舉就能上的東大對于男神來說是個束縛,是另一個困境,也就是說,壓根兒就是件壞事。而此時,妹子最終成為了他逃離東大的契機,這個情節(jié)也成為了整個故事的縮影:妹子才是幫助他糾正自己僵硬的人生,從而獲得“新生”的象征。
古川小哥和穗香妹——為什么這版火了?
現(xiàn)在大家都已接受了一個說法,13年日版一吻定情中的琴子是所有版本中是最聰明的,而小哥是最溫柔的,可以明顯看出小哥愛上妹子的過程。這個說法可以算是很精準地揭示了為什么這版一吻定情廣受好評。無論是柏原崇版,灣灣版,還是鼻孔偶吧版,大家都會覺得最后的happy ending來得有些突然,換句話說,就是喜劇中的“新生”(renewal)缺乏良好的鋪陳,而顯得失去說服力,無法給人帶來愉悅感。畢竟男神無厘頭愛上女癡漢已經(jīng)不能滿足非瑪麗蘇大姐們的心了。成長后的受眾更需要一個結構精良的喜劇,需要一個充滿說服力的“新生”。
于是13版的小哥便給我們表現(xiàn)出了冰山融化的全過程,而不是在結尾處給大家呈現(xiàn)一場雪崩了事。我們能看到小哥的僵硬被一點點軟化,他開始打破自己機械的生活習慣,開始遇到挑戰(zhàn),開始被與妹子躺床上時的談心指明人生方向。他開始從”卡住的“困境中被一點點解救出來,這個”變化“的過程是生動細致的,因為正是這樣的”變化“才是喜劇最有價值的地方——作為古時春季的儀式(ritual),喜劇的美好便在于它呈現(xiàn)萬物的變化與新生。我們總能變得更好。
我十六歲那年,參加軍訓,穿一條過長的牛仔褲,褲腿踩得稀爛。上面一件T恤,短短的,抬頭擦汗的時候會露出腰上的肉來。于是站軍姿的時候老是不停地把T恤往下拉,教官沖我喊:“誒那誰,你怎么老動來動去?。俊蔽业氖鶜q。
我十六歲那年,留著遮著眼睛的劉海,每次去剪頭發(fā)要跟店里牛郎一樣的理發(fā)師說一萬遍“剪到眼睛上面眉毛下面哦”,然后每次都摸著掛在眉毛上的劉??蕖:脦装俣鹊慕?,但是除了上課的時候從來不肯戴眼鏡,因為覺得戴著眼鏡的樣子不好看。是,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我的丑和戴不戴眼鏡、劉海有多長根本沒關系。我的十六歲。
當然,我十六歲那年也看少女劇。那時候看《原來是美男啊》,窩在被子里,拿一個小小的MP4,巴掌大的屏幕,在被窩里發(fā)出吃吃的笑聲,一面還要小心會不會漏出屏幕的光,讓在寢室門口窺探的寢管抓個正著。那時候我還會想,啊,三個美少年都好棒啊,如果是我,選誰?
如今我終于長成了一個摳腳女大漢(真的我還看少女劇,不過我現(xiàn)在一邊摳腳一邊看),比起十六歲那年,身高沒咋長,暴肥三十斤,臉上長了很多痘,長了我就摳,摳了繼續(xù)長,一張臉爛得美圖秀秀都救不了。
進了文科大學,學校男女比例是一比七,走在學校里只要出現(xiàn)三分以上的男生我的Gaydar都會嗶嗶響。整個班里就三個男生,稱作歪瓜裂棗都不夠,得叫自然災害。我嫌他們丑他們也嫌我丑,互相在腦海里叫罵。
于是如今我把整個人生都埋在了少女劇里,只是如今,不比十六歲只會叫“哇哇哇好帥好帥”,叫完“哇哇哇好帥好帥”之后,看著男主和女主的對手戲,我還會冷笑一聲:“哼,如果女主長我這樣你親得下去?”“如果這是我給我們班那染了一把黃毛穿個土鱉POLO衫現(xiàn)在還在QQ空間里自稱‘莪’的男胖子遞情書你還看得下去?”啊,青春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不過所幸最近看到了直樹的原型西川茂先生的照片,忽然有種生命豁然開朗的感覺(有人沒看過嗎?見于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55733821/在看《一吻定情》的時候我就把這張照片祭在一邊,可以略為平復或會遭人詬病的少女心。)——本來嘛,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愛情是多么獨一無二,其實看在別人眼里,長相平庸的人的戀愛,也不過是做作而已。所謂少女劇,不過是把我們所經(jīng)歷的少得可憐的或可一書的橋段胡亂拼湊在一起,找最好看的人來演出來而已。可惜大部分的少女劇,講述的都不是少女的青春,而只是壁花少女們甜蜜而悲哀的幻想中的青春;所以新版的《一吻定情》的難得之處,就在于返璞歸真,真真切切地講了一個少女的故事。
想起去年好評如潮的韓劇《請回答1997》,也找了長相相對普通的年輕主角,除了莫名其妙的總統(tǒng)候選人,那多么像我們的故事。真實的,才是最好的。這回的琴子和直樹,有一種親切的好看。琴子不用說,年齡上先占了一大把便宜,好看得像是想拍拍她頭的鄰家少女,而這種好看卻蓋不住直樹的光芒,越看越好看的臉,修長的四肢和手指,超級超級好聽的聲音,舉手投足間那種溫潤的修養(yǎng),一口超級棒的英語。這一版的直樹,不是第一眼看見就會對著他尖叫“好帥呀”的直樹,而是慢慢地、慢慢地融化進心里的直樹,在看見他的時候,我們那一聲“好帥呀”會悶進心里,喉嚨深出發(fā)出“嘰”的一聲。——這“嘰”的一聲,在我們十六歲那年,在我們和我們暗戀的男生擦肩而過時,也曾經(jīng)在我們高中的某一條走廊或樓梯上響起。古川雄輝版的直樹,就是我們都喜歡過卻沒有說出口的男生的樣子啊。
仔細想想,我也不是沒有過青春,我也有過十六歲,能僅僅為一個男生長得好看而心動的十六歲,在如今這個整天窩在寢室的床上蓬頭垢面看電視劇,寧愿請求室友上廁所的時候把我的膀胱帶走也不愿下床,在兩百人的公共課上縮在教室的一角頭也不抬,偶爾覺得有點薩比西了就打開陌陌把附近男屌絲的臉看一遍然后終于可以死了心的年紀,我也有我值得懷想的壁花十六歲。而且,如果有一天我再也記不起自己的十六歲了,至少我還有像《一吻定情》這樣的少女劇可以略為追憶,盡管那里,并不是我的十六歲。
看了第二集徹底淪陷了艸…… BG感不能再重,,,,,,,男主好蘇好蘇好蘇。。。。已經(jīng)不知道倒退過幾次了
意外的超級好看!是最貼近原作的版本!對不起我錯怪你了。演員表演自然適度。比柏原崇的老版看著舒服很多。琴子也沒有林依晨版本那么腦殘。劇情比臺版簡潔緊湊很多。這版的琴子超級可愛的!選角也符合17歲高中生的設定。角色塑造和感情互動完全抓住了原作的精髓。非常贊!
比預想的好太多了……真正的高富帥高材生+真正女子高生來演感覺果然很正宗呢。
《論新男神的誕生》
才看三集就能判定最終于原著的版本,古川的入江完全是我心中的二次元男神感覺,滿分那是一定的?。?/p>
怎么搞的 還有點萌呢
誒我真覺得日本藝能界是眼光最好也最奇特的 這些演員喔 都能完成從“我操那么洗剪吹簡直不能看”到“我操太帥了太型了男神啊”的奇跡蛻變
古川身材真心不錯,顏真心不忍直視,但的確慶應紐約學院高中這個加持太牛了所以他演男神還真沒法吐槽。劇情一如既往很歡樂,目測是要100%按照漫畫原著來了。
只有我覺得還蠻好看么 男主聲音絕贊啊【夠了你這個音控
男主角一副要死不活有氣無力念著流利英文不帶一點霓虹口音的樣子實在是很萌~
這個年紀還在看偶像劇真不好意思咳咳,可是男主角長得太是我的那杯茶了!
這版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女主終于看起來不用那么蠢了,最大的缺點就是女主長得蠻漂亮的誰還想去看弱受似的男主啊......好吧,倒追天才男主的故事過多少年都不會過時,雖然柏原崇的經(jīng)典是誰也超越不了的,但誰不喜歡喜新厭舊呢 話說身高差真是個美好的東西啊..........
可以說這是經(jīng)典電視劇給男主加的美顏濾鏡,沒錯的,當時大部分人都覺得男主太丑了,但是劇播出了,效果不擺了,甜甜甜啊,只要人設對了,其他的不是問題,小哥哥演的好蘇啊,女主好可愛迷糊啊,看這種電視劇就是甜,這種美好的電視劇蠻好的。
都說了林宥嘉變性一定是漂亮的女孩紙/ 男主雖然丑但是夠高/ 英語講得真是比柏原崇好太多/ 深夜劇就是預算低 (看到最后一集渣男洗白的過程,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
男主雖然是87年的但是高中生扮相點贊?。?!男女主看起來也很合適啊╮(╯_╰)╭果然之前從來沒看過其他版本的我賭五毛錢這部劇有點兒萌
我就奇怪了,柏原崇是很帥沒錯,為什么總拿兩版直樹作對比,然后貶低人家古川多丑如何,這是什么心理??人家能演直樹證明還是有過人之處的
女主妹紙激萌,快到我碗里來!開始以為男主芳齡17,結果人家是87年的...呃,雖然童顏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但是聲線和英語的秒殺度真心高...還有直樹君腹黑冰山的設定一如既往的正中萌點!本來還想感嘆少女情懷已不再了,尼瑪直樹一句'干巴呆'我的少女心就瞬間原地滿血復活了,摔!男神快來輔導我寫作業(yè)!
都別騙自己了 雖然柏原吉醬很帥 但是身為原著黨 必須要承認 古川同學才是最直樹的直樹 穗香小蘿莉演的超放得開 就是年紀太小了 兩個人竟然差了10歲……………………
我能說很好看嗎???日本的翻拍總是不會太離譜。嘖嘖,97年的少女滿臉都是膠原蛋白,楠竹雖然絕壁顏比不上柏原崇,但是聲音好聽了一逼啊~英語甩99%的霓虹人?。。 緝蓚€人的身高差年齡差都很戳萌點,就素未成年少女……那又怎樣。小哥好樣的?。?!柏原崇?。?!ヾ<(≧O≦)>;〃嗷嗷嗷~ 】
比柏原崇版節(jié)奏更優(yōu)劇情更好,比臺版更接近漫畫的人設性格,熱鬧但不鬧騰,該少女心的地方有粉紅泡泡,主要演員作為新人演技也過關,算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好漫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