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電影是好電影不過看了很多影評,覺得有些人三觀不是很能理解
首先從愛情角度出發(fā),男主最后放女主走,最后還想來救她,這完全只是男主自我的主觀情感說白了愛情確實是偉大的愛情,也被所謂的愛情沖昏了頭腦。
齊次我覺得女主就該死,下18層地獄,生活中那么多人比你不如意,比你慘的人比比皆是,憑什么你就能殺人,憑什么讓別人的一生被你來結(jié)束,然后讓你自己用替代他人來生活下去,憑什么你讓其他和你同樣孤獨的人信任你讓別人覺得自己有個好朋友的時候結(jié)束別人的生命?憑這些我覺得女主這角色死一萬遍都不夠(這里的你指的是電影里女主的角色)
影評我還看到有人說,她做錯了什么之類的話,我覺得你應(yīng)該自我反省反省自己的三觀是不是有點問題了,有一萬種方法來解決女主所遇到的困難,艱苦點累點問題總能解決,為什么要殺人呢?她是沒做錯什么,那按照這么個邏輯早些年有個未成年人因為羨慕同學(xué)比自己有錢和自己母親討要零花錢母親不給最后把自己母親給s了,沒錢是他的錯嗎,那把就能把自己親生母親s了嗎?
其實我文化水平不高,也寫不出什么很好的影評所以片子的評論也沒寫多少,只是看到有的影評讓我不是太能理解,所以專門寫一篇來吐槽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如有其他見解歡迎討論。
2 ) 我到底做錯了什么
我到底做錯了什么
話劇嗓的李善均在《火車》里的表現(xiàn)有些浮夸,但是有一場戲的咆哮很是觸動人心。男主來到失蹤未婚妻所謂的家鄉(xiāng)尋找線索,結(jié)果先是被幾位大嬸當作壞人防范,后來又被一個陌生男人不由分說的一頓暴打。于是,他崩潰了,踹掉車燈,在地上打滾,歇斯底里的大喊:為什么?為什么?我到底做錯了什么?!??!
一個事業(yè)有成的獸醫(yī)院長,長相不錯,家世不錯,有房有車,一個月后就會和相戀一年的女友結(jié)婚,所謂幸福,也就是這樣了吧。然而,他不過是下車去買了杯咖啡,這一切就都變了樣。她不見了,她曾經(jīng)破產(chǎn),破產(chǎn)的那個其實不是她,她和一個男人結(jié)過婚,她高利貸纏身,她和另一個男人有過孩子,她殺過人,她還要繼續(xù)殺人。他只是遞給那個穿著連衣裙的姑娘一支雪糕,這就是他所有的過錯。這個世界的美妙之處就在于此,因與果無法論證。
有強奸犯出獄就中了幾千萬英鎊的樂透,也有年紀輕輕的處女突然患上子宮癌。怎樣抨擊宿命論都無法改變“命運”確實存在。女主肯定也咆哮過,只不過是在心里,在那間分尸的浴室里。她到底做錯了什么呢?不過是有個生意失敗欠下高利貸然后失蹤的老爹。
如果我不是我,我會不會更幸福
電影中那個落魄前刑警表哥說過每個人都會有那么一瞬間,渴望人生可以重新來過。這種渴望和“火車”的主題貼合:人生之,便如同乘上火車,有各自既定的軌道,途中也許有停歇,有不同的旅友,但最終還是會駛向既定的終點。我生之為我,就只能以我的形態(tài)活下去。女主的這個“我”實在太糟糕,逼得她開始幻想如果我不是我,我就可以幸福的活下去。結(jié)尾火車站里,她和男主狹路相逢,她脆弱又倔犟的說,我只是想要幸福。毀滅自己的“我”,搶奪他人的“我”,是幸福的唯一出路么?只要等到父親被認定喪失民事責(zé)任能力之后,她就可以擺脫高利貸的控制了。但是這等待太漫長了,沒有被債主追逐過的人無法體會那種每夜祈禱上帝讓自己親爹趕緊死去的絕望。新聞報道過的那個因父母家暴而跳樓的十三歲女孩,也有很多人嘆息說,她用不著選擇自殺這么極端的方法,她很快就會長大,獨立,父母不可能永遠虐待她。可是那些人體驗過她的痛苦嗎?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痛,是永遠無法擺脫的困難,或許十年后,她的父母沒有能力再暴打她,但是她一生都要忍受這個殘酷事實:這兩個給她帶來無盡苦楚的人,竟然是她的父母。
原著與日韓映畫
日版基本全搬原著情節(jié),有形而無神,有些枯燥,原著的悲愴和沉重都喪失了。結(jié)尾才讓女主登場的設(shè)定本來很妙,只可惜,是佐佐木希啊。佐佐木希哪怕是不開口,光看那張臉,也是張低智商的臉啊。
韓版進行了泡菜味兒的煽情改編,原著里很冷漠的未婚夫變得深情又執(zhí)著。其實,我更愿意接受韓版的邏輯,一個男人就是想要知道自己心愛的女人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哪怕她是個殺人犯。但是原著里那些男人在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女人除了很漂亮還很麻煩后立馬甩手不管的設(shè)定更具現(xiàn)實性。是的,現(xiàn)實大多數(shù)時候都不合邏輯。
很多人說金敏喜不夠美,可是她身段真的很好,腿子那么長,且白,再加上老是恍惚的神情,有股子奇怪的魅力。
3 ) 我還是覺的一個女人最大的幸福是遇到那個他——電影《火車》
這是一部根據(jù)日本犯罪小說改編的韓國電影,若是日本來拍可能會更深沉一些,探討更深的人性,而韓國拍成了商業(yè)片不過這樣更具可看性。還有10天婚禮,未婚妻卻消失在下著大雨的高速公路上,事情慢慢的像抽絲般揭開來,真相漸漸浮出水面。我覺得電影到了一半的時候漸漸進入高潮,女主身份的漸漸揭穿讓看看電影的我心情漸漸變的沉重,不知是心疼她,還是懼怕她如此的狠毒,還是惋惜為何她早沒遇見他。為了躲避父親欠下的巨額高利貸,為了躲避討債的混混一次次毀了自己的生活,面對被逼死的母親,面對重壓力下丈夫的默默的遺棄,面對女兒的死去,面對被迫賣淫,她終于采取了行動,殺了她人以別人的身份來開始新的生活??墒切碌纳畈砰_始他偏偏闖進了自己的生活,那天陽光那么明媚,他像一個羞澀的大男孩遞來一根冰激凌,正式邀請她進入他的生活。他是寵物醫(yī)院的院長,受過好的教育,家境良好,前途一片光明,年輕,帥氣,高大,真誠,像一張白紙,愛她。他可以在她被噩夢驚醒時,慵懶的抱著她給她唱歌謠,她躺在他身邊聽著他的呼吸,被他溫暖的擁抱著好安全,他可以對她說,我們結(jié)婚吧,以后我就努力的掙錢你就努力的花錢就好,他可以給她一個依靠一個保護,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zhì)上。多幸福的生活,被寵著,被愛著??墒?,一切終會被揭穿。這種甜蜜的溺愛終不屬于她,所以她曾經(jīng)問他:你知道孔雀燕么,據(jù)說孔雀燕的翅膀有一個像眼睛一樣的花紋,遇到危險的時候它就會把翅膀張開,花紋看上去就會顯得特別大,那是為了讓它顯得更恐怖,以此來保護自己。。。她把自己變成了孔雀燕,在遭受所以苦難的時候,沒有人站在她這邊。她把自己變成了惡魔,可是這時偏遇到了一個把她當天使來疼來愛的人。這部電影有2個地方讓我一直難忘,一個是她第一次殺人的場景,并沒有直接拍她殺人的過程,而是突出強調(diào)她殺人后的恐懼,穿著內(nèi)衣,滿身是血,地板上都是血,顫抖的身體,血泊里一只蝴蝶,她即將破繭。這個場景一直在我腦海里浮現(xiàn),第一次覺得殺人的恐怖氣氛不是靠血腥的場面殺人者的無情來體現(xiàn)的,殺人者的恐懼讓整個氣氛有了異樣的感覺。第二個便是最后在被警察追時,她脫下高跟鞋奔跑的鏡頭,這段是這么的美,這是女主最驚艷我的一段。一只被逼到末路的蝴蝶,讓自己變得再恐怖也無力保護自己。最終,她在他的哭喊聲中跳下高樓。這是她對自己能做的最后的保護??蓱z之人終有可恨之處,而可恨之人呢?他對她一見鐘情,給了他想結(jié)婚的安全感,可是在此之前愛人都經(jīng)歷了些什么,最孤立,最無助,最脆弱的時候,未遇到他?;蛟S一起都是定數(shù),破繭的時候遇到他也不會有交集。
雖然我是懂得女人要自立、自尊、自強的道理的,但是我還是打心里覺得有這么一個男人,他真誠、善良、燦爛、健康、具有一切的正能量,陽光明媚的下午給你一個最明媚的微笑,在在紛亂的世界里給你一個安全的依靠,躺在他的臂膀里,很溫暖,就算此刻是世界末日也如此的具有安全感。那么,我洗衣做飯整理家里,為他生孩子就是最幸福的事。我想起了上星期看的一期百里挑一,一個特別爽朗北京的女孩對一個廣東男生表白,她說,我被之前的男朋友打過,現(xiàn)在腿上還有疤。我就是喜歡你,特別喜歡你,就想看著你特別單純的笑,笑的很溫暖,我就看著你就好,我讓別人偷偷錄了你的歌聲,我把它設(shè)成了我的手機鈴聲,這樣我每次來電話都能聽到你的聲音。我是打死只愛一個那種,我喜歡你。特別直,簡單的一段告白,卻是我看過最真誠的。可惜,這個看起來很溫柔的男生并沒有接受她,只說了一句你真的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他的表情充滿了對不起。最后,她哭了。我特別佩服這個女生,她覺得這個男生可以給她溫暖,愛,包容,安全感,把他當做很重要的人,勇敢的甚至有些心急強迫的表白,她希望她喜歡的男生能進入她的世界,彌補她的傷害,告訴她不用那么堅強,一切都會好的,有我在。我能體會這種感覺,最需要這種溫暖,可是這種溫暖卻不屬于自己。梁笑笑遇到了秦奮,瑪婷達遇到了里昂。你有沒有這種感覺,遇見他,你的人生變的不同,一種莫名的安全感,一股莫名的自信心。我愛你,是因為你這么好,你這么真誠,你沒有功利心,你不耍心機,你沒有大人的勢力,你沒有某些人眼中的嘲笑與譏諷,你沒有猜不透的心眼,你不趨炎附勢,你不浮躁,你不浮夸,你健康向上,你經(jīng)常咧著大嘴笑,你的嫌棄從未認真。你這么好,你對我來說很簡單,一個很好很好的少年。
4 ) 如果一切能重新開始
原著寫得非常好,結(jié)合日本的環(huán)境,改編成過電視劇,女主一直是面目模糊,由其他人口中旁述,不過重要的一條,“美麗”,是那種美麗到男子需要下決心跟她結(jié)婚的那種,男主家里有點地位,自己大公司供職。所以選個漂亮模特佐佐希木,出鏡應(yīng)該不足十分鐘,漂亮是漂亮。
電影版本里這點弱了些,似乎是為了貼合她不斷改換身份,將自己變成她人,抹掉自己過去的那種變色龍?zhí)刭|(zhì)。
演得最好的是刑警表哥(趙成夏 飾 ),原著中是個沉默內(nèi)斂的男人,不多話,很慎密。這里略略改了,形象上略有出入:個子不高、敦實,臉上有曬斑,老婆離開了自己帶著兒子有點混混沌沌過活,話很多脾氣火爆,但一旦進入查案那種精明老練就出來,貌似已經(jīng)被開出重案組核心,但他拿了組長的名片直接就去到女主工作的公司找下面人了解情況。在案子了解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勸他的表弟,對于殺人犯的內(nèi)心是無法了解的,勸他不要癡情地繼續(xù)追索下去。兩人坐在一輛車里,對著外面茫茫夜色,燈映在河流上顯得非常凄惶黯淡,他說,人有時嘴里吐出的氣味像屎,真希望抹掉從前,重新開始。說的是自己,一個人到中年失敗的男人,也是說的表弟和他失蹤的未婚妻。(我想起他居然是《成均館緋聞》里的王的扮演者,古裝端正大氣得多。演技是真的挺不錯的,比起一激動就瞪眼、流淚、全身抖的李善均。)
越往下,這個女人的過去就一點點暴露出來,對于刑警癡情的表弟就是一種殘酷的折磨,原來自己根本不知道這個突然在高速路上失蹤的未婚妻到底是誰。名字、身份、婚否,所有的社會關(guān)系、私人關(guān)系,他完全不知道,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還發(fā)了喜帖。
“她”沒有財產(chǎn),倒是繼承了高利貸,第一次的婚姻因此受到高利貸集團嚴重騷擾,丈夫的生意也做不成,夫妻關(guān)系破裂;不僅有婚姻,還有一個孩子,托給朋友照看,后來還死了,她也因此輕微精神失常;經(jīng)歷這么多,她找了一個同樣帶有“外來者”色彩的女性為朋友,最后殺人,取而代之,以這樣的身份去到保險公司,竊取身份資料。(這個人有過父母但都死了,孤兒院長大,母親是冬夜從比較陡的臺階上摔下來跌死的,到后面才漸漸揭開這個缺口,“她”的這個身份都是偷來的。)
沒有親近的朋友,同學(xué)關(guān)系也相對疏淡,這樣也即便消失也不會引起注意,那是因為她的人生一直在被追逐的路途中,隨時有被識破的危險。原著里對她的居所寫得詳細,狹窄而干凈,別人不會來,她也不會主動去拜訪他人,這樣的居所代表她的內(nèi)心,雖然井然有序不會有過多的棧戀,隨時就可以離開。直到遇到一個覺得可以托付的對象,影片中一再出現(xiàn)他們安靜地躺在床上的影像,也許是說明,她已經(jīng)累了,不必再隱藏,需要安定下來。原著中的她的男人其實都沒有電影里那么深情,那種韓式的大悲大慟感性色彩太強了,現(xiàn)實中對這樣一個女子多少要問一問,盤查了解一下。我記得原著里第一個男人表現(xiàn)得非常平靜理性,覺得她的存在是一種麻煩,離開后,解脫了,困擾中止,繼續(xù)過下去,宮部美幸的筆觸寫來,有種間離的冷漠,但你又不得不承認,感情這東西就是這樣,現(xiàn)實嚴酷些逼一逼,人就瑟縮了。所謂的強烈的至死不悔的愛是沒有的,都是在各自的交往圈里得到一個自己認為不錯的對象,而一旦外力破壞,這關(guān)系就很脆弱。
能這樣怡然自得繼續(xù)活下去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樣的面目,到了影片最后一刻慢慢揭開,她蛻下腳上的皮鞋亡命地奔跑,直到被自己的未婚夫抱住,這個癡情的男人只是問她愛沒愛過自己。她對前事一點不否認,承認自己不是人,是垃圾,以為能隱瞞改變,“就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但過去的陰影依舊如影隨行,原著里的高利貸集團可以把她的母親和她送進火坑,還有其他手段控制還債,搭上的是一輩子,所以也難怪她不惜一切鋌而走險,沒有經(jīng)歷過的大概不知道活著其實與死并無分別,是麻木地承受舊罪——與其如此,還不如搏一把逃出去獲得新生。不過到最終,也還是一樣,所謂的幸福生活,微小的愿望都成空。
最后逼至絕境,女主在高樓墮下那個鏡頭太多電影用過,《東方不敗》《臥虎藏龍》《大追捕》。
金敏喜演的女主戲份太少,不過不失,唯一缺點是不美,能引起一個獸醫(yī)院長癡情地不問來歷堅定地愛她的程度,怎么說也要外貌上過得去。也許是老了,除了眼睛比較媚,臉真是一般得很。
李善均的癡情男過火了,突然就咆哮,眼里迸淚,從頭到尾都讓人非常不適應(yīng)。 尤其是和冷靜自持的趙成夏在一起,演的痕跡太明顯。
5 ) 心疼車瓊善,驚嘆金敏喜的演技
搞不懂韓國的現(xiàn)行社會到底是怎樣的,為什么父親的借貸行為要讓女兒去還,難道現(xiàn)在還是“父債子償”的社會?沒有法律保護?看著她無助地一人禱告,希望父親早死,解脫自己的無窮災(zāi)難,整個人陷入要崩潰的邊緣,心疼,更無法接受她的第一任老公,在她無助地輕喚“老公”時,沒有回應(yīng)她、安慰她,而是冷漠地拉上門,留她一人在黑暗里面臨恐懼,你當初就是為了她的顏娶的她么?
當她拿著離婚金,要離開舊生活時,她本來有機會追求可能的幸福生活,結(jié)果,又是黑社會,那個討債的濫小子,毀滅了她的一切,當她滿臉花,從出租車上下來時,過去曾經(jīng)遭受過的凌辱可想而知,除了心疼,還是心疼,當她躺在病床上,有點神經(jīng)質(zhì)地說“姐姐,你來不了的”,是怎樣的傷害才能讓她只想一個人待在保護殼里,不想面對世界。
渴望幸福,于是最終走錯,選擇殺死她人,以她人的身份追求幸福,結(jié)果最終自己終不是她人,不能獲得她人的幸福。當選擇殺人的那一霎,就注定了慘烈地結(jié)局。
再次被金敏喜的演技折服,片頭男主求婚片段,短短幾分鐘,從開始情人間的嬉戲,到聞聽求婚一瞬間的表情凝固,到心軟詢問幸福的可能,到懷疑幸福實現(xiàn)的可能,數(shù)種表情變化,絕了。不愧是百想藝術(shù)大賞最佳女演員。
6 ) 無望的人生,便徹底拋棄
雨天,公路上,車內(nèi)的女子臉色凝重若有所思,但轉(zhuǎn)眼便被對即將到來的婚姻的憧憬所取代,開始和未婚夫討論起買的禮物能否讓婆婆滿意。幸福,似乎終于觸手可及。
高速路服務(wù)區(qū),文浩下車去買咖啡,善瑛目送未婚夫的背影,滿臉笑意,電話響起,夢,終究會醒......
帶著咖啡回來的文浩,看到仍發(fā)動著的空車,傘還在車內(nèi),善瑛已不知去向。報警,警察敷衍的態(tài)度讓文浩憤怒?;氐郊抑?,已是空屋一間,事情已經(jīng)向著未知的方向發(fā)展。
尋找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只是越來越多的疑問,甚至連未婚妻的名字都是假的,病急亂投醫(yī),只得求助于自己當過警察的大哥,大哥勉為其難的答應(yīng)了,但應(yīng)該說是一拍即合。大哥在因受賄被開除后,一直無所事事,曾經(jīng)的重案組干探,淪落到去做保安還要找人擔保的境地,人生陷入困境,找不到方向。弟弟的請求給了他一個意義,有人需要他,而且需要他做最擅長的事,哪怕只是暫時。
跟隨蛛絲馬跡一路尋訪,從被竊取身份的姜善瑛找到了未婚妻的真名車瓊善,她有過一段婚姻,短暫的結(jié)束,有過一個孩子,幼年夭折,從前夫和朋友的口中也知道了她不堪回首的往事。大哥對未婚妻的殺人懷疑也在這里解開,文浩如釋重負。但已不堪繼續(xù),在即將準備放棄時,一直聯(lián)絡(luò)不上的善瑛好友李賢淑卻打來電話。命運似乎終究不肯放過這對戀人,從賢淑口中得到的線索又將瓊善推到了殺人嫌疑中,并在發(fā)現(xiàn)善瑛尸體后得到確認。
文浩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未婚妻的第二個目標,獨自前往龍山車站,期待已久的相遇,在瓊善毫無隱瞞的承認殺人后,得到的是一連串的責(zé)罵和一個深深的擁抱?!甙桑也粫僬夷?,但做回你自己,千萬不要被抓’文浩轉(zhuǎn)身離去,瓊善沒有回答。
大哥趕到,將瓊善追到樓頂,文浩發(fā)現(xiàn)警察也立即回頭尋找未婚妻,再無去路,大哥不斷叫瓊善停下,瓊善全無反應(yīng),直到站到天臺圍欄上,聽到有人在喊善瑛的名字,才回頭看到文浩拼命趕來,嘴角微微揚起,一滴淚落下,對,我叫善瑛,一生中僅有的短暫幸福,與文浩有關(guān)的一切,都屬于善瑛,因此,不要做回原來的自己,寧愿作為善瑛離去。
文浩遲一步趕到,只看到善瑛墜落在鐵軌上的身體,片刻僵直,便欲追隨善瑛而去,被大哥及同僚奮力攔下,但片尾傾斜的鏡頭已經(jīng)表明文浩的世界就此崩塌。
7 ) 火車最大看點——金敏喜細致表演
邊永駐的《火車》改編自日本國民小說家宮部美雪的暢銷小說《火車》。
宮部美雪通過小說反映日本信貸系統(tǒng)對于國民的危害
類似于目前大學(xué)生裸貸最后無力償還而自殺、賣淫的社會問題
這部電影梅米認為最大的看點是金敏喜((獲得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女演員和第37屆韓國青龍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百想藝術(shù)大賞最佳女主角))的表演
電影中一個場景金敏喜殺人之后,摘下手上戴著的粉色皮膠手套,對著自己的臉左右煽打時的眼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把殺人后的愧疚感、恐懼感和不得不殺人的堅定感表演到了極致
電影結(jié)束時,男主找到女主,兩人相遇于人來人往電梯口,金敏喜把內(nèi)心的羞愧、不安、甚至還有深深的委屈感,通過手的動作,表情和嘴唇動作演的非常到位。
類似戛納影后全度妍在《密陽》電影中自殺后卻又后悔,跑到大街上瘋狂的尋求幫助時的表演。
也類似于戛納影后《卡羅爾》的女主角Rooney mara在電影結(jié)尾時,從餐廳一頭走向卡特布蘭切特時眼色的變化,嘴角的浮動程度,面部表情的遞進。
《火車》女主金敏喜透過非常細致的表演,把人性的復(fù)雜演繹到了極致,是電影最大的看點。
8 ) 《火車》電影VS小說
先看了電影的《火車》,彼時驚為天人。
最近看了小說原版。
萬萬沒想到,二者除了故事框架——即一個女子的神秘失蹤,竟然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故事。
看電影之前電影梗概寫著:由一個女子的神秘失蹤,引出引人深思的社會信用消費問題??赐觌娪皶r感覺這個梗概與電影內(nèi)容幾乎對不上。
電影拍了什么?電影扎扎實實的講好了一個懸疑故事,男女主正面出現(xiàn)開啟劇情,女主失蹤之后,男主的舅舅協(xié)助尋人幫助推進劇情。影片抽絲剝繭探尋究竟誰是這個消失的女人,為什么要冒用別人的身份,怎么做到的,最后揭露真相。
從開場到結(jié)束每一場戲都牢牢吸引住觀眾,直到最后女主的身份真相大白,動機和過去一切揭露,高潮戲份,相遇、對峙、結(jié)局,電影元素一切具備。
因為電影的一板一眼的懸疑特質(zhì),我想當然的以為讀原版小說和看電影會是相差無幾的體驗,畢竟精彩的電影脫胎于精彩的劇本,精彩的劇本脫胎與精彩的小說,這個順序是無可厚非的。
小說版《火車》卻完全出乎我的預(yù)料,失蹤女子至始至終未在書中露面,而是由旁人進行描述,“男主”——失蹤女子的未婚夫只是開啟調(diào)查的一個引子,完全算不上是男主角。大部分的篇幅都在描述被頂替的女子,而不是頂替人的“女主”,借由律師之口來深探討破產(chǎn)、債券危機、消費信用危機等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而這一部分在電影之中只是輕描淡寫的作為消失女子的背景身份帶過。
對比二者,導(dǎo)演的取舍功力,把一個特別的帶著說教意味且只適合在書本中徐徐道來的慢節(jié)奏故事大刀闊斧進行改編,直到其脫胎而成為一部精準拿捏的懸疑電影,對調(diào)整個故事中主配角的位置,把書中始終神秘的女一號作為真正的角色貫穿電影的始末,把在書中打個醬油的未婚夫重塑位一個有血有肉的男主引領(lǐng)整個調(diào)查的進行,讓觀眾被男主女主的遭遇緊緊抓住注意力直到電影結(jié)局。
想象一下如果對調(diào)了觀看的順序,先看的小說,后看的電影。我是否還能以同樣平等的態(tài)度欣賞二者?
大部分的情況會是這樣的,一旦先有小說,小說的書迷就有了先入為主的態(tài)度,再看到被改編得面目全非的電影,開始時是摸不著頭腦的疑惑,之后是以小說為標準批評電影中做出的改變,甚至最后搖頭大呼上當,埋怨導(dǎo)演根本未掌握原版故事的精髓。
可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按照書本一板一眼拍出來,搬上熒幕是否還有意義。
若不將書中的內(nèi)容進行甄選,重新找到側(cè)重點,甚至換掉角色的比重,拍出來的電影,是否仍能成為一部好電影?
雖然最后我仍有一個疑問,是否有可能拍出一部像小說一般側(cè)重說教反映社會問題,卻仍然好看成功的《火車》電影?
點評你就點評??!那些自稱原著黨、日版黨的傻逼們能不劇透麼??。。。。。。。。。。。。?/p>
宮部美雪同名原著改編的懸疑片。沒看過日劇版(1集)和原著。就此韓版來看,拍得比較拖沓。只能說一般。男主角不斷咆哮很招人煩。男二號趙成夏演得好【“火車”來自佛教用語,指載著作惡亡靈前往地獄的冒火的車子?!队^無量壽經(jīng)》云:“人以惡應(yīng)墮惡道,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俱至,必有火車來迎?!薄?/p>
意思不大
他還是叫著他初識她時她的名字
因為很早前看過日版,所以在懸念的部分就沒什么太多期待了。韓版最大的變化是增加了李善均那個角色的戲份,這樣可以有很多當事人的心理描寫。不過日版有個好的地方就是女主角一直沒拍實,像個概念化的符號角色。整體喜好偏韓版多些,因為這個更電影化
“這是她生命中最美麗的一次下墜,她終于自由了。。。”過普通的生活,這是最奢侈的愿望。
故事不錯,前面拍的還不錯,后面就不行了
繼《白夜行》的改編版較量,日劇版品質(zhì)明顯輸給韓影版之后,這次的《火車》,棒子又贏了!相形日劇SP一板一眼的改編,還不如像韓影版那樣將故事來個正面硬捍來得爽氣!故事也好看了,主題也明確了,氣氛也更驚心動魄了,這個故事要用影像講出來的話,絕逼不能像小說那樣用百分百側(cè)寫法。
一個從小生活在父親債務(wù)下的女人,為了拯救自己的人生,獲得幸福而一路狂奔。故事拍的挺好的,懸疑挖的坑和填的坑都很好。有人評論,唯一的缺點就是女主不夠美。真是眼瞎啊,金敏喜簡直美到天邊了好嘛。
劇情還行,結(jié)局有點亂
電視劇里的主角們更多是中年人,符合我認為美好的還在后頭的期待。金星你快快長大,就可以演女主了哦。
片名叫《火車》不如叫《蝴蝶》來得好吧,抽絲剝繭一點點揭開故事真相,懸念基本保留到了最后,要是結(jié)尾能更好就好了。這個故事告訴男同胞,找老婆要找父母健在且社交圈完整的,閃爍其詞隱瞞自己過去的都是定時炸彈。
女主角不是一般的丑
還好,我喜歡這種迷霧模式的電影,真相一點點蔓延開來,不過真相對人物的吞噬感稍弱了些,導(dǎo)致最后的高潮有點松,但總體來說故事還是很耐讀的,邏輯也還算通順。只是搞不懂片名為啥叫《火車》。。。
結(jié)尾真是改得狗尾續(xù)貂、畫蛇添足!就像原作那樣冷靜而節(jié)制地走到結(jié)果不好嗎?非要上演狗血的軟弱感情戲碼 魔女之所以成為魔女 是因為走到了地獄的盡頭 不存在悔改可言 男主感情這么外露干啥啊 抽瘋似的
不知道為什么叫《火車》,叫《孔雀蝶》更合適,也許小說里說得比較清楚。作為驚悚和懸疑片,冗長拖沓,節(jié)奏散漫,想象“犯罪場景”再現(xiàn)的之類的插入很笨拙,沒做好懸念的編織和最后的釋放。作為苦情片,對女主角人生處境的描述遠遠不到位,不能引發(fā)觀眾同情心。
故事真好,拍的真不夠好。高潮部分,電梯相遇,情緒到了頂點,再往前,卻一路翻滾下去,歸于平常了。日版和宮部美雪的原著,都是怎么處理結(jié)局的?
好故事拍成的差電影
原來以為跟荷蘭那部神秘失蹤有點像
6.9分,為啥會被豆瓣歸類為恐怖片?跟恐怖有半毛錢關(guān)系?導(dǎo)演對原著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因為叫做火車,你就安排女主死在火車軌上???也太膚淺了吧?女主也主演過《小姐》,不過并不是太欣賞她的顏。感覺《火車》這本小說就不適合拍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