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大家好,我是Storm,這是我送給我的朋友趙上上的專場,謝謝你們的觀看。
我本來的習慣是只在豆瓣標記看過的電影和劇,這兩年國內(nèi)外單口演員的專場也看了一些,但一直也就是看過就算,看的時候產(chǎn)生的想法無非技術層面的“牛逼”、“真的好強”、“怎么寫得出這樣的段子”,不會想落到筆頭特地寫些什么。
但《上上》值得一篇長評。因為它太有溫度。
其實這67分鐘里,有2/3的段子我在劇場都聽Storm講過。從Storm描述在club里刷朋友圈,看到上上過世的消息那個畫面開始流淚。
再到結尾的紀念詞,獻給老蔥和船長,不哭幾乎是不可能的。
Stand-up brings us together.
“喜劇讓我們永遠在一起”。
我無意去評價我所見到的演員的段子水平、境界高低。石老板在《單口喜劇表演手冊》里說,段子好不好有一個基本標準,就是觀眾笑不笑。我也蠻認同。
但更好、更優(yōu)的段子,應該還有一個標準,它不該只是好笑完就算了。
觀眾在笑完以后呢,可以從中得到一些什么嗎?不一定是多深刻的思考,但有沒有可能,演員在臺上看似戲謔的幾句話,是有觸動到他們的?
演出結束了,散場了,觀眾未必會記得演員,當然也不需要記住演員。記得那些段子吧。因為在他們心里留下了點什么。
這是我個人一點不成熟的想法。也是我自己在寫段子時候的追求。
我寫到這里,感覺自己好像不是在評價這個專場,而是想講我眼里的Storm。我觀察到的這個人,作為單口圈的前輩,是什么樣的。
借用一個女生朋友的話,她說本來感覺Storm看著是那種很兇、易怒,也許還有點粗糙的30+男性,但看《牽手失敗》,還有線下看他演出,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他有細膩的地方誒。
我點頭。
這一點認知在《上上》里再次得到確認。
這種細膩,在我看其實是對這個世界的感知能力,感知自己和他人生命中的痛與樂,深與淺。它與性別、出身、學歷無關。在于個人的天然,更多是一種gift。
我不認識上上,但我相信上上一定是對這個世界觸覺非常強的那類人。
所以才會有那樣的留言,“你們脫口秀演員怎么老是心情不好?我都得了癌癥了,心情還很好”。
所以才會跟Storm說,“你是我全世界最喜歡的九個脫口秀演員之一”。
所以才會在Storm和觀眾給她錄完祝福視頻之后問,“怎么沒有龐博”。
我在Storm微博碰運氣,隨機搜索了某個關鍵詞,真的翻到了上上留言的那條狀態(tài)。
上上的回復在評論區(qū)第一條,她說的其實是:想想我癌癥晚期還在堅持不懈努力泡某位男士?
只是上上五千多條微博,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能瀏覽了,是非公開狀態(tài)。
但上上給這個世界的愛,她的樂觀,她的vitality,我隔著無從計算的時間和空間,體會到了。
我早兩年對“卡夫卡松餅君”這個ID就有所印象,但只是模糊的了解。我知道她對生命所給予的遭遇的反抗是難能一見的,至少換了我,我不敢想,如果那樣的病痛落在我身上。
但因為Storm的這個專場,上上對我好像不再只是一個網(wǎng)絡上的陌生人了。
仿佛、似乎,我離她很近了。
這是我作為觀眾,作為一個勉強也能算得上Storm的acquaintance的感受。
是Storm把我和上上連接在了一起。即使我們從未謀面,從未講過一句話。
我想這是這個專場最大的意義,它超過了單口喜劇本身。
上海市的常住人口近2500萬,全球快要79億人了。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上,或者不談“這個世上”而只是上海,都太無足輕重了。
可是我們還在努力留下自己的痕跡。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所以,我們的所言所行、所聽所感,不是無意義的。它們是我們存在過的證明。
雖然“畢竟能留給我們的也只有記憶而已”。但記憶是過去的匯總,人是帶著過去活在當下,再面迎未來的。
謝謝Storm。“有些使命是比賺錢更重要的”。
《尋夢環(huán)游記》里有一句臺詞: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
上上沒有離開過。
Stormxu真的好像王思聰,但知道專場的意思之后就再也笑不出來,@jasonmutou 為什么給我推薦這么虐的專場???。?!
姿態(tài)比內(nèi)容好,單口喜劇重在真誠,Storm這一場屬實是楊浦Dave Chappelle了。
用脫口秀的方式紀念一個人。很有意義。
江浙滬摩托車雜志哈哈哈哈哈哈
結構好的 構思好的 出發(fā)點好的 內(nèi)容真的不夠好的
還是不喜歡storm講段子的技巧,裸聊、貼吧、網(wǎng)絡用語、掃碼點菜這些生活觀察的角度也有點舊。但是愿意錄這樣一個線上專場,讓她的故事被更多人記住,以及最后那句“喜劇演員從來不說sorry”,值得一個respect。
不是在逗笑,只是一種誠心的發(fā)問??吹匿浿茍龅诙觯瑱M豎橫的感覺也很storm~
這兩年很多想說的話都在這個專場里,單口喜劇這種呈現(xiàn)方式給了我極大的自由,永遠不說抱歉,但會說感謝。??
storm不好意思,我要在你每一個專場里評論:所有在評論里說這脫口秀好或者不好的,這tm叫單口喜??!
呃...單純是說的不好
又白嫖了一個storm的專場 因為不在上海一直沒有去現(xiàn)場看過storm的演出 但通過他傳到網(wǎng)上的專場 演出視頻和博客 一點一點喜歡上這個人和他的表演 看到了stand-up的意義 看到了他通過stand- up這個形式傳達著他的自省和思考 如果storm能看到的話 你是中國我最喜歡的九個喜劇演員中的top1
最喜歡的兩千個專場之一。
太好了,愿上上,老蔥,船長在另一邊也要開心
storm是我第一個認識的國內(nèi)做standup的,當時好像還在美國|最后安可一段有點感動|「不說sorry」
開頭于貞的《她和她和她》響起來,就知道會是和女性相關的話題,前面裸聊,貼吧,掃碼看似沒什么關聯(lián),其實一直在構建信息化社會這個環(huán)境,直到提到上上和旅館被闖入的事件,主題升華且變得真誠起來,無論是網(wǎng)絡還是現(xiàn)實都沒有提供給女性一個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加上鍵盤俠的poker face,傷害在不經(jīng)意間就已發(fā)生,“藥水哥”結尾一句脫口秀演員從來不道歉也是很有態(tài)度了。
看這個專場之前,建議先看看storm 之前的視頻,聽幾期嘻談錄,熟悉他的風格以后,再看《上上》
這個專場差點意思,感覺是想輸出的很多、卻沒怎么好好設計笑點,也可能受內(nèi)容所限、不好太搞笑。storm風格一直很美式+滬市,小場子跟觀眾互動不錯,但內(nèi)容就很自我、出哏不密集,如果有一個哏爆了卻很少乘勝追擊,有時還喜歡反復,讓觀眾冷靜下來;加上走動、動作缺少與內(nèi)容配合的設計,除了“上上”部分內(nèi)容外,大部分段子前后連接很弱,整場很難連續(xù)爆笑、更多的是會心微笑,對熟悉的觀眾就沒問題,但對于新觀眾就很容易錯過,畢竟大部分都被綜藝上的單口給吊高胃口、兩句話沒有爆梗就否決的。其實這種也許是以后單口的常態(tài),畢竟通過線上節(jié)目火爆的是少數(shù),線下火爆如OG、教主等就更少了,大部分單口演員本地化、可以吸引一部分觀眾,用這種自己喜歡的表演還可以溫飽小康,在小圈子里過把當紅的癮,這樣的生態(tài)很好
這場專場所蘊藏的內(nèi)核特別寶貴
穩(wěn)穩(wěn)地拿捏了彭于晏的形象氣質(zhì)
藥水哥x王思聰…節(jié)奏一般偏慢,反應還可看得出來經(jīng)驗豐富。專場整體比較平,比較零碎,觀眾不太接梗導致情緒頂不上去,幾次場子冷掉了。還是可以看出文本創(chuàng)作的,瘋狂交叉的call back有點意思,最后那段的上上還有返場不錯。我們有幸在線上看到這專場,也好保留些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