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終于看完了,簡直就是折磨。因為太影響觀感了,所以主要講講缺點。優(yōu)點也有很多但是不在這里說了。
從第4集沈嘉文犯罪現(xiàn)場給觀眾露臉,到第5集前半部分各種蛛絲馬跡 間接直接證據(jù)指向沈嘉文嫌疑,最后居然一直抓到第6集還沒抓到?你要知道你這部劇總共就10集啊!明明一集就可以搞定的事情非要拍3集。
從沈嘉文死后到幕后主犯登場,又花了兩集鋪墊。而且全是那種嫌疑最大的懟臉拍然后營造詭異氣氛但是最后還又給你來個謎底揭曉好像真的想要震驚一下觀眾一樣。
前幾案多條線索指向kink酒吧,你不去調(diào)查酒吧人員,僅僅因為他們給出工作人員名單的時候沒有一點猶豫就放棄了這條線,甚至連迪廳最核心的DJ不在名單上都沒查出來,各位是純吃白飯吃上崗位的嗎?
連著名青春戀愛番名偵探柯南中都有熬夜盯梢(談戀愛)的場景,你們手握沈嘉文多條線索,甚至后面懷疑陳和平的時候都不肯多安排幾個人去熬夜盯梢,去跟蹤一下嫌犯,那你們憑空找什么證據(jù)???
明明知道田村義和彤妹是重要證人,卻沒有派任何警衛(wèi)保護重要證人,田村義信件寄出要重重審查,但是寄給田村義的父親的照片卻很輕松到了他手上。你們是有多傲慢才會覺得犯人不會去刀重要證人?還是編劇純腦癱覺得搜查人員連這點最基本的都想不到?
最簡單的設(shè)局智斗都沒有,更別說什么多重博弈了。換別的劇放后面陳和平身邊的幾個人以及郭檢身邊的人可能早就已經(jīng)被安排去做誘餌了,就等你一去綁人立馬給你銬起來了。有了彤妹被綁走的經(jīng)歷這點教訓(xùn)都吃不了真的難以理解。
開頭被郭檢親手送進局子里去的學(xué)長,最后還是靠他提醒,以及靠他扮演noh才成功抓到陳和平。那這不就更說明了你郭曉琪辦案能力不行,處事不行,情商更不行了嗎?我搞不懂,這案子要換學(xué)長來可能真一集就能拍完了。
檢察官不去盯梢,不去設(shè)局,不去搜證據(jù),最后還是靠嫌犯自己認(rèn)罪才找到的證據(jù)。女主播被煙灰缸砸死的現(xiàn)場沒找到兇器,你第一時間不去找兇器,你在查你馬呢?到頭來人家就光明正大把煙灰缸放辦公室,甚至你派你記者小女友去偷點東西出來化驗一下都行,但我就是皮我就偏不。
編劇要么是太自大,開始幻想自己也能完美犯罪 白癡檢察官找不到一點證據(jù)最后還是靠自己嘲諷性地在鏡頭前說出來不然永遠不會落網(wǎng),甚至還意淫自己在電視臺公然騎臉檢察長也不用擔(dān)心事后被穿小鞋。要么就是想諷刺一下郭檢的無能,用最后一集親自下場打人被送進監(jiān)獄來諷刺他的正義立場,諷刺他親手把學(xué)長送進監(jiān)獄結(jié)果自己也進了監(jiān)獄,最后還是得靠學(xué)長出招才能找到證據(jù)。不管怎么說這個劇情都很難以入眼。
我看完第1集后對郭檢的評價:愣頭青白眼狼一個,人家學(xué)長待你也不差,教你做人在世處事要圓滑,這么真心的學(xué)長在職場不多見。人家把你當(dāng)家人,你把人家送監(jiān)獄。但是你立場堅定,做事有原則,我看好你在10集中靠自身努力改變檢察界風(fēng)氣,相信你一定能堅持你的正義。
我看完第10集后對郭檢的評價:愣頭青白眼狼一個,人家學(xué)長待你也不差,教你做人在世處事要圓滑,這么真心的學(xué)長在職場不多見。人家把你當(dāng)家人,你把人家送監(jiān)獄。純純一傘兵。
我對整部劇的評價:重口味下飯肥皂劇,要主旨沒主旨,要推理沒推理,要懸疑沒懸疑,要劇情有驚悚。開頭我以為主旨是想批判業(yè)界風(fēng)氣,把貪污檢察官都送進監(jiān)獄,結(jié)果這只是一個為了打郭檢臉的伏筆。中途我以為是懸疑推理,甚至還在找兇,結(jié)果推理要素做的虎頭蛇尾。后面我以為是犯罪心理劇,想展開新聞放大犯罪對社會大眾的心理影響,結(jié)果又做的太過脫離實際,莫名其妙一堆支持者沒有鋪墊,搞得好像真的所有人都是那種喜歡獵奇真人秀的變態(tài)一樣。
如果不是懷揣著對編劇左踢腳右正蹬的心我都看不完這部劇。寫的是什么狗屎爛劇情,前面寫的好好的,后面就好像開上了高速公路的二手桑塔納破車一樣,劇情走偏,車直接散架,我直接分裂。 男主的人設(shè)簡直爛得可以,一整個一個雙標(biāo)狗,受害者不是他親人朋友他可以勸別人冷靜是吧,一旦涉及到他前女友了,提槍就去找人直接開干,把自己弄進局子他不會以為自己很酷吧??對抓兇手有什么實質(zhì)性作用嗎??給勇哥背黑鍋是不是很偉大????這樣的情節(jié)有啥用?。客耆焕斫?。明明胡建和就是有重大嫌疑,雖然說勇哥有私心,但是如果能早點調(diào)查胡建和,是不是就能早一點發(fā)現(xiàn)沈嘉文?你相不相信的有啥用?。繗⑷朔讣依锶诉€不想相信自己親人是殺人犯呢,這么不客觀做什么檢察官?。?/p>
整部劇所有人都是用來做男主的工具人的嗎?為了映襯他很帥氣是吧?一個檢警,每天廢寢忘食,覺也不睡,飯也來不及吃,沒日沒夜看資料,看出來個啥?。窟€不是毫無頭緒,一點線索沒有,就知道叫別人查:這個我要知道,那個我要知道,沒有我的允許他不準(zhǔn)走,bking是吧?
里面警察和檢察官都是廢物,前面就不說了,后面知道兇手都是誰了,沒有監(jiān)視,沒有跟蹤,就讓他堂而皇之想殺誰殺誰,受害者病房來去自由,我看他不是兇手,他快成神了。叫的上名字的警察就那幾個,勇哥快退休了,他渾水摸魚,大超每天就知道無能狂躁,想法單純,為什么有這么多煞筆警察啊,無語。
女主也是,怎么死的也沒說清楚,草率下線,她都知道兇手是誰,她待在家里,就這么被殺了?我看編劇懶得想了,他非得讓女主祭天吧?
胡建和也是純純一個大撒比,懷疑好朋友殺了人趕緊報警行不行,后來基本上都已經(jīng)確定了,還要湊上前去說我?guī)湍?,以前你幫我現(xiàn)在我?guī)湍?,自己都有心理疾病,你別指望拯救殺人犯好不好?最后被誤認(rèn)為共犯,那你姐被人扇耳光你開心嗎?呵呵。
沈嘉文,大傻子經(jīng)典童年buff,各種離譜操作,殺人手法一點不高明,愣是找不到一點證據(jù)????離譜
田村義的自殺也服了,不會保護證人嗎。就等著從他嘴里敲出來東西,不保護他爸???離譜。
在我以為沈嘉文就是幕后黑手的時候,爆出來其實陳和平才是主謀,就在我以為有點意思的時候,我才發(fā)覺自己才是個笑話。最后靠自爆抓人也是牛的,真牛,牛啊,呵呵。
一開始是馬主委吸引我去看的,這個人物很飽滿,我非常喜歡,前面演的非常好,后面他說的話非常有哲理,不要限于怨恨,無窮無盡,不要去電視臺二次傷害,還有能冷靜地記錄下和兇手的對話,甚至能感覺到說話方式不一樣,和男主幾乎同時猜到有共犯,之后又鼓勵男主,人物弧光太大了,不如讓馬主委做男主!
爛片一個,浪費我這么長時間時間,要不是沒有負(fù)分,連一星都不給,煞筆。
又是一口氣看完,從白天看到晚上,嚇得不輕??傮w來講感覺滿足感肯定有,但是失望的點也讓我很難忽略。
先說好的:
1. 不多做劇透了!不過對于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劇情是比較緩慢,但還是比較勾人的。剛看完第一集其實感覺有點無聊,但堅持到后面之后發(fā)現(xiàn)反轉(zhuǎn)很夠,觀感上還是比較滿足的。我很喜歡這種前面鋪好一些線索,同時不過度神話主角的視角和能力。我個人是不喜歡那種完全被劇情和主角所掌握的線索帶著走的推理劇的,但這部劇作為觀眾還是可以有不同意主角的和自己進行一些推理的空間的,喜歡。
2. 吳慷仁真的演的很好誒!他這個角色的復(fù)雜度立住了。前面說實話感覺很老套,很男主光環(huán),感覺是隨便愛干嘛干嘛都沒有人管的超能打工人,但尤其到最后,看到他快被逼瘋了,那種破碎,痛苦,情感和理智反復(fù)拉扯的感覺,真的很打動人!停車場那場戲(不多說了)那幾個仰拍的鏡頭真的絕了??!
3. 還是能看出來制作組在鏡頭語言的使用上還是有一些巧思的。主角和第一個兇手在夢境和幻境之中的呈現(xiàn)很有驚悚效果。我尤其很喜歡沈嘉文面對著鏡子,用血在鏡子上給自己眼下畫了一道之后光線直接切成紅色那幕,和吳慷仁在想象中親臨犯罪現(xiàn)場的那幾場。
4. 雅慈姐我太愛了。完全不屈服與兇手的恐嚇,在極端情況下還能看破兇手的弱點,在意識到?jīng)]有自保的可能之后果斷選擇反擊,真的太勇敢了太強大了。(而且每次看雅慈姐從煙盒里拿煙抽我都會立刻閃回《華燈初上》……)
下面吐槽:
1. 感覺全劇只認(rèn)真在寫男主一個角色。其他人全都很扁平,感覺完全是一兩個詞就能形容出來的。而柯佳嬿的角色更是完全標(biāo)準(zhǔn)的工具人啊:前期老好人,溫柔的輔助,給男主一個表達浪漫和感情的機會;在弟弟的案子上負(fù)責(zé)感性,襯托男主的冷靜;后期慘死,刺激男主暴走,標(biāo)準(zhǔn)“冰箱里的女友”,連她是怎么死的,死之前有什么表達都沒告訴觀眾。
2. 我真的有點分不清,里面如此頻繁的關(guān)于女性受害者被凌辱虐待的戲份,到底是為了滿足類型片元素的必要?還是只是一種偷懶,簡單粗暴維持驚悚感的方式?而且即使在沈嘉文已經(jīng)死了之后還只是虐殺女人,老套的同時讓我作為女性觀眾也有點不適。另外,片中專門提到男主的舅舅抱怨女性乘客“過度緊張”,同時舅舅在沒有男人遇害的情況下心疼自己作為成年人的男性外甥,能理解,但還是忍不住無語一秒。不過還好有妍真的專題節(jié)目,讓這個劇在性別意識思考的展現(xiàn)上扳回一城。
3. 其實男主的角色也很套路化。大家肯定都看過那種警匪片、刑偵片,里面的主角是一個厲害,但獨行俠的正義戰(zhàn)士。他們不喜歡組織的規(guī)矩,和上司對著干,但上司基本不會真的把他怎么辦。女人都喜歡他,在他受傷的時候治愈他。他一個人對抗邪惡,而且永遠都會成功。所以第一集看到男主不開會,一遍一遍打游戲就為了求證和拉近和男孩的關(guān)系的時候我真的有點麻了。一個檢察官,為什么可以花兩個星期上班時間打游戲???他沒有別的工作了嗎?不知道是不是我長大了,看到這種有主角光環(huán)的社畜角色真的會出戲。
4. 對于新聞的意義、新聞的責(zé)任、媒體的能量、媒體當(dāng)中的真實與虛假...就是沒什么新意,感覺已經(jīng)看了很多很多遍了。而且有很多時候會很突然地讓某一個角色上價值,也很出戲。
5. 還有很多現(xiàn)實層面的問題,比如為什么沒人盯著嫌疑人,為什么沒有保護家屬等等,大家都說的很好了。
從小迷戀電視劇,看到高度近視,也算閱片無數(shù)。其中數(shù)不清的瞬間被蠢哭,但這部劇,絕對是不同的,我第一次被一部劇這么耍弄。倒是點題,陳和平為什么是模仿犯,他模仿的對象是誰?編劇本人。
對象勸我冷靜,說這是對社會的批評。這是批評嗎?它刻意給觀眾希望,立起主角的光環(huán),在成功近在咫尺的時候,突然讓主角崩塌,無理賦予忙碌的殺人犯超能力,把一切摔得稀巴爛。這和陳和平故意引導(dǎo)郭檢,讓他看到雅慈剛死沒多久有什么差別?!
批評社會是希望社會進步,而報復(fù)社會,是對社會絕望。這劇帶著對社會無法釋懷的恨意,耍弄無辜的觀眾。珍愛生命,遠離《模仿犯》。
最后,吳慷仁是帥的。
很久沒看過槽點這么多又讓人停不下來的劇了。和很多人一樣,幾乎是一口氣刷完的,所以給三星。
前六集看完:就這樣?7-10集:原是我太天真。(第8集:高能!)
看到很多人夸了,我就補充點不同聲音。總體上顯而易見的槽點還是很多的。
1. 媒體。
劇中主要推動劇情的力量有三方:檢警(檢察官+警方)、媒體、罪犯,其中媒體占比非常大。但本劇中的媒體,不論是記者還是電視臺主播都非常不貼合現(xiàn)實。
第三集馬主委做客林心如節(jié)目。這段真的太假了,也是全劇讓我最憤怒,最想罵臟話的一段。
面對一個剛剛失去外孫的可憐老人,現(xiàn)場call in進來的觀眾說“你孫女出入不三不四的地方,她自己有問題”“她就是活該”。
人家都死了孫女,能說出這種話的怕不是反社會人格?這個橋段極其不符合實際,先不論現(xiàn)實中會不會有人打電話進入一個直播節(jié)目說這些反人性的話,真實情況現(xiàn)場導(dǎo)播一定會控場的,因為這種輿論導(dǎo)向會影響媒體口碑和公信力。導(dǎo)演這樣拍究竟是想展現(xiàn)人性的殘酷還是臺灣民眾的腦殘,又或是花式秀下限?
第七集。柯佳燕飾演的胡允慧在弟弟死后做客林心如的節(jié)目,后者上來就問,“你和弟弟一直住在一起,請問你對他了解如何?”
???拜托,這真的是資深新聞主播兼制片人問出來的嗎?那不如直接問“你和你弟熟不熟”算了。
這部劇中大部分記者的提問都比較白目且毫無水平和營養(yǎng),不知道臺媒的真實情況如何。
2. 胡建和。對劇情推動不大,挺討厭一角色,討厭的點在于懦弱且是非不分,也算死有余辜。
3. 作為本片中的檢警代表,郭曉其和林尚勇都很喜歡沖動地把槍口朝向罪犯啊。
4. 胡允慧。犯罪心理師,在本片中雖然不算什么資深的咨詢師,但她展現(xiàn)出來的總是一副唯唯諾諾,委屈巴巴的樣子,有點兒魂穿陳韻如的感覺了。咱就是說,這樣的心理師,可信嗎?
5. 檢警的辦案能力在這部劇中真是一言難盡。眼看著一個個知情人、證人、共犯死掉,永遠事后諸葛。
第9集。既然都知道兇手是誰,竟然猜不到他會對證人下手??????作為本案唯二(父女)活著的證人兼受害者,警方都不加強保護的嗎?????怎么能夠讓他可以長驅(qū)直入地進入證人病房?!?。?/p>
還有,兇手是公眾人物,在他正常大搖大擺工+警方已經(jīng)暗暗鎖定他為頭號嫌疑人的情況下,警察都不派人盯著他的???還能讓他輕輕松松繼續(xù)殺人????????我的個天,導(dǎo)演,這么多所謂的咖來演這部戲就是為了死而死嗎?
6. 劇中女性除了被害似乎一無是處。女一女二女三對推動劇情到底有什么用?
7. 最后一集,都已經(jīng)判了兇手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quán)終身,媒體采訪的時候還叫“陳主播”? 門口一眾信徒一樣的人舉著牌子喊“無罪釋放”???這是認(rèn)真的嗎?真是三觀盡碎。
很多人可能都評說這是一部日式推理風(fēng)格的劇,我不否認(rèn),但日式推理不等于無能推理。
總結(jié):槽點雖然不少,但還是那句話,可看性不錯。
最后,全劇最喜歡的人物是馬主委。
又是一部把觀眾當(dāng)智商低能的劇。 首先檢察官和警察明知道誰是兇手,連個跟蹤觀察都沒。你說跟丟了也罷,實際警察勇哥卻可以隨時找到兇手,一頓無腦輸出想用蠻力解決問題,哪怕有最基本的智商也不至于啊。更何況是警察? 反而是兇手如入無人之境,想殺誰殺誰。想干誰干誰,想知道什么秘密就知道什么秘密,無所不能。兇手更像警察。 還有那個自首的田,所謂為了保護殘廢的老板,被威脅自己抗下殺人罪進去坐牢。大佬!明知道誰是殺人兇手,報警都抓起來不就保護老爸了嗎?反而自己坐牢就保護了?更搞笑的是最后的坦白和自殺,既然都敢坦白誰是兇手了,為啥要以寫信的方式?電話不行?約見不行?既然都不怕威脅了,為啥還要自殺啊大佬?不合常理啊,導(dǎo)演你是腦回路比別人長,九曲十八彎后找不到東南西北了? 還有,最后前女友,一個心理學(xué)博士,像個傻白甜也算了。明知道和平是最后的兇手,怎么能讓他進自己家里殺了自己的?多腦殘才得讓別人得手?前面警察勇哥就被針對了,檢察官猜不到自己這么刺激兇手不會被針對?總得有一個正派這邊有個人有點智商吧? 不得不說還真有一個智商在線的,那就是馬主委了,通情達理,豁達大度包容,單憑一通電話,一臺電視機,一本書就猜出大部分警察日思夜想,日夜加班查找各種線索都猜不到的關(guān)鍵。警察還不如吃白飯的。 不想吐槽了,只希望以后的嫌疑局部,能真把觀眾當(dāng)正常人。
熬夜看完了模仿犯,好看到讓我這個很懶的人都想寫點什么,我是一個非常愛看懸疑劇的人,這部劇和普通懸疑劇的感官刺激不同,讓人看到更多的真實,看到不同人的內(nèi)心??催@部劇的時候總會想到另一個我心中類似題材的TOP1電影《踏雪尋梅》,他們都探尋了真實的犯罪心理,深層的人性,以及真實壓抑的社會。 這部劇讓人看到一種“天生的表演型惡人”,他們完全沒有一點人性,不會被親情羈絆,從小就會在眾人面前表演善良,感到不被重視時就會發(fā)瘋,用一起起血腥案件,發(fā)泄自己內(nèi)心的憤恨(有時也不發(fā)泄什么,單純就是為了爽),同時用真人秀式的“劇本”報道方式,引起眾人關(guān)注,引導(dǎo)輿論繼續(xù)sha人,享受控制生命并站在世人之上的興奮感。 聯(lián)想到近些年的“惡小孩”事件,他們殘忍的笑臉立刻浮現(xiàn)在腦海,他們是還小,但他們真的沒有心。他們的惡,與原生家庭,與成長環(huán)境無關(guān),根本沒有什么童年陰影,就是天生! 當(dāng)然,劇里的善良、正義、信任等等情感也都是真實的讓人觸動,并沒有無腦的不符邏輯的情感,父親真的會為了女兒去殺人,警察也不是在面對極惡之人時還能保持理性。劇中還有句話讓我感觸很深“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應(yīng)該無條件的愛你”,是呀,活在這現(xiàn)實的世界里,每個人都很累,即使ta是父母,是愛人,但他們與我們一樣,也是活在煩惱與痛苦中的人,無法時刻給予我們無條件的愛與包容。所以,不要讓自己的任性,錯過心中重要的人。 不想拉踩同期有“爛尾”嫌疑的大陸劇,只能說臺劇對人性的惡與現(xiàn)實的社會挖的太深了,太真了,太大膽了,讓我們真正的相信,人不都是善良正義的,也不都是會知悔改的,那些天生的惡,很可能存在在我們身邊,窺伺著我們,精心偽裝,策劃他們可怖的演出。也讓我們看到,社會中有許多無形力量,總會阻礙尋找正義的道路,但這種對抗也許就是心中大愛的存在意義,僅是想象到受害者們的嘶喊,也會想拼盡全力地去救他們,盡管是陌生人,也會為他們感到切身的痛苦。寫到這里,突然很想感謝那些保護我們的可愛的人們,也為你們感到心疼,請你們也好好照顧自己。 最后,再強烈推薦一下這部劇,近期心中TOP1,希望能看到更多這樣的好??!
劇名對福建人太不友好了。
相較于日版,臺版更注重人物刻畫,畢竟電視劇時間更充足,但與此同時也有個弊端,節(jié)奏略顯溫吞,1.25倍速剛剛好。不得不說吳慷仁的個人魅力還是挺強。
吳慷仁依然牛逼 反派也蠻出彩 整體一般般吧
覺得這部劇又能吊打的,勸各位真吃點好的,濾鏡別太重。
怎么辦。越來越喜歡林心如。很有腦子的亞子
馬主委這個角色真的絕了,一直都是一個有自己思維,非常有思想的角色,完全演繹出了飽經(jīng)風(fēng)霜仍能心懷陽光。為了救孫女可以跪下放棄尊嚴(yán),知道孫女信仰別的宗教說的是只要善良就可以,到后面更是非常清醒,完全是經(jīng)歷坎坷但內(nèi)心堅強且智慧的老者。
臺劇這幾年和奈飛合作的飛起啊,真香
想問一下,最近的臺劇怎么全是吳慷仁和林心如?臺灣是沒人了嗎……感覺一直在看他倆演的戲(?_?#)
柯佳嬿分享半邊耳機給吳慷仁的時候,我以為他們要一起聽last dance。
這不比那個他是誰好看太多了嗎,他是誰到底拍的什么玩意
吳慷仁的表演是好的,但這電視劇就很一般,內(nèi)容上沒有新意,乏善可陳,如果不是因為他還有幾個配角的表演有打動我,三星也不想給。不是說畫面拍的像電影就是高水準(zhǔn),情節(jié)始終是與表演并列重要的部分。以及我真的很不喜歡這種虐殺女人的劇情了,我當(dāng)然知道現(xiàn)實里是有這樣的故事,但是到底展現(xiàn)哪一面很重要,這些劇情里這些女人完全是工具,為了完成博人眼球聳動人心的血腥畫面罷了。為什么影視劇那么愛“殺女人”,因為這其中有色情凝視和可以編排劇情的點,一個經(jīng)常去夜店的男人死了你也加不上社會對他進行人格抨擊的劇情甚至他去夜店都沒什么好說的,所以以為這樣的劇情是在替女人平反嗎?根本沒那個意思。就像是劇情里的電視臺一樣,作秀罷了。
只能說這部劇上映太晚了,梗都被現(xiàn)在的懸疑片用爛了。懸疑劇經(jīng)典套路之第一個兇手絕不是兇手,可疑角色是煙霧彈,滿懷負(fù)罪感的替罪羔羊,兇手有童年陰影或從小反社會人格,盡管知道了兇手也定不了罪。。??匆徊縿》路鹂戳肆胰兆菩?、非自然死亡、窺探、摩天大樓、追兇十九年……
柯佳嬿按下隨身聽的那一刻我以為音樂要響起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 林心如宛如還在演肉絲媽媽…… 但是吳慷仁從寶寶長成男子漢了
我想知道 你們是怎么做到一小時十集的???
檢察官教警察破案,警察也是太廢柴了,劇情大部分都在人物身上,對于案件沒有拍的很緊湊,但是質(zhì)感還行,故事差了點
為啥懷疑陳和平是兇手了,還不監(jiān)視他
3.5 有賴于百萬字厚度的社會派推理原著,這部臺劇從劇本概念到制作拍攝,都布滿了巨細(xì)靡遺的細(xì)節(jié),做出的社會觀察聚焦、透徹。劇中將電視臺與懸案深度綁定,兇手的無差別行兇,是為了做電視上被注目的“演員”,霸屏大眾眼球。這種自戀的動機,就是對社會媒介境況的提喻。林林總總的事件歸結(jié),都是在講說,我們的世界因媒介形式的多次迭代,導(dǎo)致人在信息感知和思維模式上發(fā)生了改變,進而導(dǎo)致價值體系的崩毀/重組,世界已是“注意力的世界”。雖存在節(jié)奏冗長拖沓、過度表演的問題,但本劇仍是非常推薦一看。
有評論說怎么臺灣拍來拍去就林心如吳慷仁,我尋思這倆人不就能吊打你這一大群廢物演員嗎?
允慧給曉其耳機的那一刻,我以為lastdance要響起來了,莫名串劇。
不得不說,灣灣拍這種題材還是很有質(zhì)感的??纯粗暗恼l是被害者就知道了。這是真正的「臺灣犯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