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一家療養(yǎng)院里,年逾古稀的猶太人古特曼先生(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Christopher Plummer 飾)呻吟著從睡夢中醒來。他的記憶正在消退,連妻子不久前去世的事也險些忘記。不過妻子的離開似乎也幫他卸去最后一點兒牽掛,他在朋友的幫助下,從養(yǎng)老院偷偷跑出。古特曼的身上攜帶著朋友寫的信,上面記載著他沿途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此行最大的目的。幾經(jīng)輾轉(zhuǎn),他終于找到了名叫魯?shù)稀た颂m德的老人。對方年輕時曾是參與過二戰(zhàn)的德國士兵,家族的血海深仇驅(qū)使著古特曼先生不遠萬里追蹤仇人。
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恐怖記憶,讓每個切身經(jīng)歷者都背上了畢生無法擺脫的罪……
從開始的平淡,慢慢帶入并跟隨老演員的行動。記憶靠不住,人總是在記憶中美顏自己,欺騙自己,承受潛意識的壓力。這也算是種無期徒刑吧,這實在是一種茍延殘喘的人生,該來的處決早晚是要承擔的,老演員們的演技確實挺驚艷,最后的對話以及反轉(zhuǎn)真的精彩,讓人不得不感嘆這編排功力的能力。記下這個導(dǎo)演阿托姆 伊戈楊。
飛機上看的,不是新片,事先沒有被安利被劇透,所以很真實地被震撼了??赐暌槐橹笥种乜戳俗詈笠欢?,沒有刻意去切時間,這最后一段大致就是二十六分鐘吧,以此為界,把影片分為兩部分。
光看前半部分已經(jīng)很精彩了。一個非常悲情的、衰邁的殺手Zev,在另一個身體更加衰邁、但腦力卓越的老人Max的幫助下,利用即將燃盡的生命的最后時刻,去追殺納粹分子。他患有健忘癥,妻子一周前剛剛?cè)ナ?,但他不記得了,別人一遍遍告訴他,他一遍遍傷心,我一遍遍揪心。以為這個故事就是這樣了,他挨個排查4個被懷疑的老人,最后搞不好仇敵已經(jīng)死了,也沒準他僥幸成功復(fù)仇。也會出戲地想,國外養(yǎng)老設(shè)施真完善啊,對老人真的很體貼很耐心。實際上,前一晚我只睡了4個小時,原本打算在飛機上補覺的,這部影片從一開始就驅(qū)散了困意。
后半部分揭穿了身為惡魔的前半生,和偽造身份的后半生。之前感到違和的細節(jié)統(tǒng)統(tǒng)得到了解釋。他的囚犯編號紋身,和真正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幸存者的紋身,在樣式上是不同的。他聲稱不懂槍,非讓別人把用槍步驟寫下來,可是他挑選了殺傷力大的手槍,開槍之前也根本沒看字條,連發(fā)兩彈,一人一狗都是一槍斃命,絕對用槍老手,開槍像呼吸一樣自然。穿越國境時,在座椅上用衣服蓋著槍的做法也非常鎮(zhèn)定老練,其他事情上他都那么糊涂,要靠看信、給Max打電話才能知道應(yīng)該怎么做,但他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沒人從旁提醒和指導(dǎo)。他對德語的極力抗拒。他對于音樂的選擇。太多太多東西,是竭力偽裝也無法徹底掩蓋的。當然,他依舊是一個健忘癥患者,他沒有能力策劃一切,相反他是被算計的那一個。
無時無刻吸著氧的Max才是決勝千里之外的主謀,他說上帝在向他微笑的時候,能夠想象他腦中的無數(shù)碎片因為Zev的出現(xiàn)而拼成計劃,因身體病弱而帶來的無力感通過Zev的可控性和行動力而得以解決。讓兩個納粹分子火拼一把,多么凌厲的構(gòu)思。
飾演Zev的演員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他含笑講話的樣子幾乎沒有改變,即使改變也是增加歲月沉淀的風度。角色和表演是如此復(fù)雜精微(或者不如說人性是如此復(fù)雜精微),以至于最終我都沒想明白,Zev到底是器質(zhì)性的大腦退化記憶障礙,還是自己騙倒自己把不堪的記憶都封存了(心因性記憶障礙)。他在偽造身份下生活了幾十年,恰恰是他身上差一點點就弄假成真的納粹主義受害者特質(zhì),對家人的深情與親切,反襯出深淵一樣填不平、抹不去的惡。
惡魔可以愛家人,愛音樂,舉止優(yōu)雅,談吐高尚,但惡魔終歸是惡魔,審判總會到來。
頭一次寫影評不太熟練,歡迎糾錯補充
1.開頭主角Zev房間里,妻子Ruth留下的女帽,在影片后半段還會出現(xiàn)
2.在克利夫蘭買槍,聽到自己的信息被輸入數(shù)據(jù)庫檢查的時候,Zev表現(xiàn)得有點不自然,但是笑了一聲掩飾不安,問店主要調(diào)查什么
然后在一堆記錄里(有點好笑的是還包含智力健全),Zev精準挑出了逃犯這條進行否認,并且講了一個冷笑話,在知道結(jié)局的前提下回過頭看,多少有點欲蓋彌彰
對槍支的了解就不多說了,是個明顯的伏筆
3.在酒店里泡澡,盯著淋浴噴頭出神,看來也給自己植入了進毒氣室的記憶
4.“不要吼”這句話反復(fù)出現(xiàn),以及后面的不想說德語和怕狗,全方面營造受害者形象
5.見庫蘭德三號之前住酒店,因為沒有帶換洗衣服,Zev去商場購物
6.這里接第1條,在長途汽車上睡著所以記憶清零了(。)下車以后見到一位戴草帽的女士,錯認成自己的妻子,一向小心的Zev因為焦急加快了腳步,結(jié)果跌倒進了醫(yī)院。
進醫(yī)院這段對于劇情的主要用途其實是拖延一點時間,讓兒子來得及趕到納華達州,后面再通過信用卡進一步定位
讓子女親耳聽到真相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兩個納粹老頭本就風燭殘年,死亡未嘗不是一種解脫,抹殺掉他們在后人心中建立起的虛假形象才是真正的懲罰。所謂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當原來那個偽造出來的Zev被真實的Otto取代,Max才算真正完成了復(fù)仇
7.
最后放一些片中的配角
一路上碰到的都是熱心的路人,耐心的工作人員,禮貌的孩子,壞人都是( )
好吧這片好像的確沒有太多伏筆,感謝依然耐心看完的朋友(?′?‵?)
誰能想到,《記住》的主人公竟然會是一個怎么也記不住的阿爾茲海默患者Zev。剛看這部電影時,我還以為這是部幽默搞笑又充滿溫情的喜劇。畢竟,這是電影啊——一個患了俗稱老年癡呆的老人竟然和朋友——同樣是個老人,一同密謀策劃逃離養(yǎng)老院,而這個老頭身上竟然還肩負著重大的使命——報仇雪恨,殺掉曾經(jīng)謀害他和朋友全家的一個納粹黨人。這實在太朋克了!這樣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個老人,而不是一個青年男人或中年男人身上!既然如此,且看這趟謀殺之旅究竟會怎樣吧,且看這個垂垂老矣、行將就木的老男人會怎樣展開自己的冒險行動吧!
既然有好多個男人名叫Kulandar,Zev為了確保自己確實殺掉了自己的仇家,他只得逐一尋訪、逐一驗證。這樣一來,勢必有可能導(dǎo)致電影情節(jié)的重復(fù),聰明的導(dǎo)演和編劇自然不會這么拍。怎么處理呢?波折重重,對于拍電影而非電視劇來說,一波勝過一波自然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每個Kulandar都是老人,Zev尋訪的第一個Kulandar似乎是個老頑童——吃著垃圾食品,看著電視劇,并被逗得狂笑不止??匆奪ev用槍指著自己時,他像是從沒做過壞事一般的鎮(zhèn)定自若,當然,他很快就被排除了。第二個Kulandar則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對于指控,他沒有辦法做出任何表示,他連呼吸都困難極了。只有他手臂上印著的一串數(shù)字編碼告訴Zev他也是受害者,他因同性戀取向而受害。第三個Kulandar早在幾個月前去世了。然而人已逝,物仍在。他收藏了一屋子的納粹物品——軍服、旗幟、徽章、宣傳書本……整個屋子簡直是個納粹紀念館,Zev看著眼前的種種,或許百感交集——憤怒、痛苦、遺憾……幾乎已經(jīng)要確認他就是自己的仇人時,Kulandar的兒子卻說父親是納粹軍營里的一個廚師,僅此而已。此時此刻的Zev再也忍耐不住,暴露了自己此番前來的意圖,眼前的這個小納粹勃然大怒,嚇得Zev尿了褲子,在小納粹放出狼狗來咬他時,Zev開槍殺死了狗,又殺死了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直到第四個Kulandar出現(xiàn),Zev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目標。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確實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看守囚犯、殺掉囚犯的獄卒,但不是Kulandar,真正的Kulandar是Zev自己!也就是說他一直在朋友所設(shè)下的棋局之中,他的朋友早就知道真正的仇家是誰了!當Zev無法接受這樣的真相,只好先殺了自己的昔日同事,再自殺。一個情節(jié)演繹了五遍,然而每一遍卻并不相同,敘述有快有慢,敘述中的主要人物在場或不在場或即將不在場,反復(fù)卻并不重復(fù),讓人直呼精彩。
而當觀眾看到Zev殺掉狼狗、殺掉小納粹的時候,似乎開始明白為什么要讓主角患有阿爾茲海默、明白為什么要讓他健忘,只有這樣他才不會陷入殺了人的恐懼和痛苦之中,只有這樣他才能繼續(xù)執(zhí)行殺人的任務(wù)。而當我們看到電影的結(jié)尾才會發(fā)現(xiàn),原來Zev早已忘記了自己的真名——或許是因為身體疾病,又或許是因為心理上無法接受自己殺害眾多無辜生靈的事實——說到底,他也是受害者。忘記,才能好好活下去,而一旦記住,卻只有靠自殺才能獲得解脫。我不知該如何描述我看到結(jié)局的極大震撼。既然Zev能在老年采取冒險行動,能在老年長途跋涉、四處奔波,為自己、也為朋友報仇,那這是否說明他記著了善?為什么他口中老是念叨著Ruth?真是未解之謎啊。
有劇透。
癡呆癥和健忘的人設(shè),表面上將NAZI分子日?;?,但這種策略中似乎仍有一絲刻板的味道。難道那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做法,不是NAZI式的歇斯底里嗎。而猶太幸存者籠罩在更明確的刻板性中,電影講述了一個暗地里掌控全局的“密謀者”。他利用納粹的那種刻板性以達到自身的戰(zhàn)略目標。本雅明講過一個侏儒的故事,在對弈棋局的過程中,他是那個決定一切的人。實在界提供了無法被描述的歷史和現(xiàn)狀。對猶太人而言是大屠殺和創(chuàng)傷,對前納粹分子而言是終生回避不及的罪惡。而想象界是以另一個虛幻之境去應(yīng)對創(chuàng)傷。故事中的納粹分子陷入了混亂,而幸存者則利用這種混亂。象征界當中,這個故事遵循這一般卻深刻的邏輯。前者是“服從命令”“忠于誓言”的,而后者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就這樣,在變化多端的故事中,刻板印象得到了延續(xù)。
細膩的演技,完美的配樂,不能被劇透的結(jié)局,是我給五星的原因。其實在電影里,很多細節(jié)最終都讓結(jié)局變得更加豐滿。妻子離世、紋身、狂熱的納粹后裔以及貫穿始終的老年癡呆,也許還有很多沒有注意的細節(jié)?,F(xiàn)在回想起養(yǎng)老院馬克斯才是真的偉大,事實上他有太多機會可以在養(yǎng)老院將奧托、瓦里西(男主)繩之以法,但他沒有,他要等到奧托的妻子離世才實施他的計劃,這對于這個滅門兇手是多么的仁慈。他沒有告訴奧托真相,而是讓奧托自己從一次次的謊言催眠、紋身催眠、現(xiàn)實催眠和實事催眠中醒來,讓他自己選擇了終結(jié)。其影片背后蘊藏對法西斯的精神審判才是其經(jīng)典之處,也是發(fā)人深思之處。影評中有人提過復(fù)仇和寬恕那一個是正確的,我個人認為對于受害者而言這個都是正確的。復(fù)仇表現(xiàn)的是公平、正義,而寬恕則彰顯出仁慈。對于我們這代沒有經(jīng)歷過二戰(zhàn)的人來說,不要輕易表達自己對那段歷史的評價,因為我們不是受害者,我沒有資格替他們做任何決定。奧斯維辛集中營如此,南京大屠殺亦是如此,作為受害者的后人,我們能做的就是絕對的支持他們的決定,當他們選擇復(fù)仇時,我們就選擇了公平和正義,當他們選擇寬恕時,我們更應(yīng)當記住這段歷史,別讓戰(zhàn)爭再次降臨到我們和我們后代身上。請記住...
雪崩來臨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一個罹患癡呆癥的老人踏上了對納粹的復(fù)仇之旅,然而,最后劇情的反轉(zhuǎn),抽空了所有對主人公同情。反歸現(xiàn)實的語境,當我們激憤地控訴某段被害或者加害歷史的時候,是不是也應(yīng)該想想我們自己在這段劇中扮演什么角色,是夸大了所受的苦難,還是隱瞞了施加的罪惡。
年度最易猜結(jié)局之懸疑片。所以更專注看Christopher Plummer的演出。二戰(zhàn)歷史有多古老久遠?一個個年老的肉身搖曳攻防親身示範給你看。
如果是一個老年人愛情故事會很棒,可惜飛到家仇國恨上去了。
Plummer爺爺演技真戳心 結(jié)局太難過 看到Bruno Ganz爺爺?shù)拿忠詾橛质欠磁闪巳欢⒉皇恰?/p>
有些電影剛看完第一遍的時候是完全無法描述此時的心情的
世界上是有正義的、只不過有時候會遲到。ps:看似最弱不禁風的一般都是贏家。
老年癡呆損失的一般是近記憶而不是老記憶吧。
重名的美籍德國老人真多啊 (一開始就猜到結(jié)局。。。┑( ̄Д  ̄)┍)3.5星
最后的一記驚天大反轉(zhuǎn),讓牛逼的槍法和為什么喜歡瓦格納的疑問全都迎刃而解了……
"You can't hate music."
記憶與記住、記得
一部結(jié)尾不能被劇透的電影
開頭很無聊,越看越覺得吸引,四星
奧斯維辛用成個花架子,老爺子演的好是演老年癡呆好,跟納不納粹沒有一點關(guān)系,人物寫得太真空,強行卡位奧斯維辛苦情背景
其實是Max一直“記得”。有人說最后他在電視前說那番話多余了,但是我能理解。那很“猶太”。
看到殺完第三個人猜出了結(jié)局。還好,不過對西方夕陽社會各種老人題材很無語。你老你的,我還年輕。
影片本身遠遠不及故事創(chuàng)意精彩
英文名“Remember”是將年齡健忘轉(zhuǎn)移為歷史失憶的一語雙關(guān),身份已然超越了記憶本身。尋找兇手的過程其實也是自我發(fā)現(xiàn)的過程,反轉(zhuǎn)結(jié)局相當驚艷。老演員們的表演圓潤細膩,與演技無關(guān)與歲月有關(guān)??吹剿麄儨愒谝粔K兒演戲是種享受,真不知還能看他們演幾部了。
本杰明·奧古斯特,這個新人編劇不錯,值得期待,伊戈揚說這次的劇本沒有改,剪輯上也是完全按照劇本來的,從A到B那種簡單的故事,沒什么野心,卻處處彰顯著劇本在設(shè)計和概念上的精妙,導(dǎo)演的風格也是回到了當年處女作時期的那種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