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很喜歡2023年才上演的臺灣《本日公休》這類反映普通人日常生活且人情味十足的電影,雖說影片略顯拖沓和煽情用力過度,但仍不失為一部溫馨感人的年度佳片。臺灣影片總是小老百姓的平常生活反映現實社會和不小的主題,《本日公休》也不例外,影片聚焦街頭一個小小理發(fā)店和這個小理發(fā)店的小老板及家庭,講述開理發(fā)店的母親四十多年如一日,為人熱情,鄰里都是她店里???。忽然母親關店公休一天,兒子和兩個女兒既擔心又疑惑,母親到底去哪了?只有前女婿知道她的行蹤,平時也只有前女婿最關心她,反而是親生兒女對她疏忽了照料。原來母親是驅車遠方,給一個搬家離開的老主顧臨終前的最后一次理發(fā)。影片就是通過這樣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瑣碎,表現樸實又溫情的鄰里情誼和人間真情,濃濃的人情味很是打動人。導演說,這部電影拍的是“互相”的臺灣精神。女主母親的身上正是體現那種據說在臺灣也日漸消逝的珍貴的的人情味,甚至有上升到代表了某種臺灣價值的說法。不過,可能這種相互互助的精神在我們周遭更是缺失和難得,所以更容易引起共鳴。
另外影片中兩次出現這樣的畫面和語言——商業(yè)周刊說?。骸暗镁G能得天下”——是不是含有某種傾向呢?亦或只是寓意愛心,象征生命的活力的健康生活、快樂和愉悅的心情,以及美好生活和實現生命價值,估計后一種可能較大,只能是胡亂臆測解讀而已。
《本日公休》是一部十分貼近日常且非常暖心的電影,縱使是個小品之作,但故事卻處處充滿暖呼呼的人性,成功將我們身邊的一切生活瑣事給搬到大銀幕上,好像電影中發(fā)生的一切,都曾經是家人們的回憶,女主角陸小芬更是成了國民媽媽,演活了大家心中媽媽的形象,電影更是在中后段加入幾個賺人熱淚的橋段,觀影過程中眼眶泛淚了無數次。我不會說《本日公休》多么的讓人驚艷,但卻是一部足以感動每位觀眾,打入大家心坎中的療愈之作!
阿蕊經營著一家家庭式理發(fā)店,她的兒子不務正業(yè)的亂投資,兩個女兒則學會了理發(fā)一個在城里做理發(fā)師,一個在劇組做造型。阿蕊的理發(fā)店還是依然保持著最老派的樣子,電話客人來理發(fā),也因此得知了牙醫(yī)的近況,決定開車去為老客人理發(fā)。兒女的關心太少,只有和大女兒離婚了的前女婿知道這件事,阿蕊出門又忘了手機,只能這樣跌跌撞撞的出發(fā)。路上遇到年輕的農民也為人家理發(fā),車禍不小心撞到的機車男也是熟人,幫她拖車保平安。終于到了目的地卻沒想到這是最后一次為他理發(fā)了。回了家的阿蕊似乎有些變化,她似乎更加灑脫,但又還是那個她。女兒女婿都走向了新生活,她也會開車和朋友出去玩而不再只是每天工作,阿蕊的理發(fā)店還是開門,服務著那些一輩子都在這里理發(fā)的人。
這是我今年最喜歡的國語片之一,非常小的故事非常溫暖。里面包含的匠人精神和老一輩的人生哲學都極其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感受。阿蕊一生都在按照師傅教給她的去專心剪頭發(fā),客人都是一輩子的,而女兒則在做現在更為時興的快剪理發(fā)。其實這本沒有對錯,從這件小事也足以看出時代變化新舊交疊所帶來的對各個行業(yè)的沖擊。也許母親的理發(fā)店正在被淘汰,但她的堅持也印證了一些老式的復古的匠人般的店鋪的必要性。女婿也和阿蕊一樣是一個老派的人,踏實工作,會為了人情允許人賒賬,和阿蕊一樣覺得賺錢不是最重要的而一些自己該做的事更重要。價值觀的不同也導致了女兒和女婿婚姻的失敗。子女們都在說母親的傻,也都不理解母親對初心的堅持,也許這是發(fā)展所帶來的變化,也令人唏噓。
我特別喜歡這種慢慢的故事,滿滿的都是溫情?;钤诋斚鲁3雎缘囊呀浭サ囊恍┤饲槭拦实氖澜缢鶕碛械姆抢娴那楦?,一生不變的理發(fā)店和修車廠都是一種情話也是一種更進一步的關系,我們不只是客人和老板,還是朋友,可以分享生活點滴可以將彼此分享給家人朋友。這樣樸實又真摯的感情被發(fā)展的洪流漸漸沖散的時候我是遺憾的,是惋惜的。我希望如果我可以,我也想留住一些什么。我愛作者的視角和節(jié)奏,也愛這些市井氣的演繹,溫暖人心。
一個長得像陳柏霖的小伙子正在田頭剪頭發(fā),并自詡:這是最愜意的發(fā)廊。而這一幕發(fā)生在電影<今日公休>里阿蕊去給遠方生病的老客人服務的路上。
阿蕊開了四十年的男士家庭理發(fā),過來的都是一些老客人,彼此之間很熟悉了,甚至過一段時間還會打電話提醒他們該來剪發(fā)了。而這一天打電話給許醫(yī)師,才得知對方身體不舒服,許醫(yī)師的女兒想拜托阿蕊到家里面來幫父親剪頭發(fā)。因為路途遙遠,算上耗費的時間、車費、工資,身邊的人都很反對;阿蕊卻覺得這是應該的,情義無價,毅然踏上這趟旅程。因此才有了開頭的一幕。而在終于抵達時,只來得及送許醫(yī)師最后一程,阿蕊一邊給許醫(yī)師整理遺容,一邊像往常一樣和他聊天,只是這一次聽眾換成了許醫(yī)師的兒女,他曾為兒子的文章登上報紙副刊而向阿蕊炫耀,還說女兒很會賺錢,自己這一輩子很滿足。
此時響起了電影的主題曲<同款>,在一次次“老樣子”的問候中,青絲變成了白發(fā),而現在到了告別的時候了,時間過得可真夠快的。
對阿蕊來講,遲遲沒有退休,一方面因為工作是自己價值的體現,另外一方面自家兒女的事情讓她操碎了心、卻又無可奈何,和老客人們聊聊天變成了一種寄托。大女兒和女婿因為觀念的差異離了婚,她想幫忙買間房子來挽回;二女兒遇到了渣男,她親自去看望卻又三緘其口;兒子老想著賺大錢搞一些不靠譜的投資,對她的勸告充耳不聞。在這些家長里短中,隱藏著電影的主題,在這個時代什么樣的價值才是自己所追尋的。
在電影的最后,我們看到了造夢機器所帶來的溫情時刻,阿蕊帶著姐妹淘去海邊玩耍,這次的今日公休是給自己一個假期;大女兒和一個很像林柏宏的朋友合伙開了新店;二女兒在考駕照的路上越挫越勇;小兒子從代表健康的檸檬片里嘗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本片的導演傅天余曾拍過<帶我卻遠方>,電影的主題曲<同款>出自于洪佩瑜新專輯<明室>,都值得推薦。
這么回想,理發(fā)這個小事兒在我頭二十多年居然是一道道分水嶺…… 從剃胎毛到小學畢業(yè),一直是爺爺診所隔壁修鞋家隔壁五金店隔壁賣花生米家隔壁的理發(fā)店的那個爺爺。印象中,那家店原來是國營的,店很大一直很熱鬧,統(tǒng)一白色制服,那家店的座椅是白色的能360度旋轉的,總夸我理發(fā)不哭……后來爺爺的診所關了,那個理發(fā)的爺爺好像也不在了…… 再一直到高中畢業(yè),反正都是毛寸,為了省事,都是在公園門口那種野攤剪的,除了學校門口的小吃,在那兒也硬生生地見證了通貨膨脹,從一塊漲到了三塊。不過我只認那位大娘,之后她索性讓我去她家小院里剪,趕上周末,就是兩桌麻將,聽著她們嘰嘰喳喳家長里短……后來她們好像搬家了,偶爾路過也聽不到噼里啪啦的聲音…… 再一直到碩士畢業(yè),都在我住的小區(qū)后面小街那家溫州人開的理發(fā)店??赡茉谧≌瑓^(qū)?那條四百米不到的小街鼎盛的時候好像有七八家理發(fā)店。成年了注意形象了,除了沒染過,嘗試了墻上圖樣中各種各樣的發(fā)型。那家店十平不到,來得基本上都是街坊鄰居,用現在的話主打的就是一個性價比,只要快過年,就得排隊。店里除了老板娘就是一個姐們兒一樣的助手,后來就推薦給我媽了。老板娘知道我們是母子后還經常通過我媽問我去哪了干什么呢?
這樣的店我記得很多:那家南方的鹵味店;那家路邊的餡餅店;那家煙酒店;那家玩具店;那家文具店……
我有很多關于它們的故事,它們的故事里可能也有我
告別很無奈 有時候一不小心可能就是永別 衰老很無奈 有時候焦慮到唯有長久的發(fā)呆 短暫又漫長的人生 總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無奈 甚至會讓人懷疑自己只是平行世界的旁觀者 身不由己無能為力干著急而已 好在 還有一些真摯的情感可以沉淀 還有一些珍貴的記憶可以喚醒 才能 拿出勇氣好好的告別過去 勇敢的走出下一步 尚有歲月可回首 或許才是我們能平平淡淡 從容自然地走下去的主要原因
輕松又溫馨,很有日式《小森林》的感覺,這種簡單卻又情誼滿滿的故事真的是大陸比較缺少的,沒有套路、沒有波瀾起伏的故事,就是簡單的講述著生活!
片頭阿姨為學生、職工理發(fā),后面為逝去的老人剪發(fā),最后為新生兒理發(fā),大女兒也在理發(fā)店里接待著各類人員。這一輩子各個階層、各個年齡段、各類性格的人都需要生活,都需要經歷生老病死!電影還選擇了插敘手法,真的很棒!
享受生活,活在當下。
20230529私人電影院觀影之《今日公休》 本片是我今年到電影院觀看的第66部電影,也是在天私人電影院觀賞的第116部電影,同時也是2016年以來到電影院觀賞的第643部電影。 本片共有7男4女共11位影迷觀賞。 理發(fā)師阿蕊(陸小芬)是個開理發(fā)店的老阿姨,理了幾十年的發(fā),她手藝精湛,用心服務顧客,老顧客很多。 她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都面臨了生活和工作上的問題。有一天,她和兒女們招呼都沒打一聲,手機也忘了帶,駕駛了一輛老款的沃爾沃轎車,向鄉(xiāng)間奔去!她要去給一個老顧客理發(fā)。本片深受日本治愈系電影影響,很多場景讓我聯想到日本電影《駕駛我的車》和《入殮師》 她從幾十年的理發(fā)生涯中也悟出了一些道理,比如男人的后腦勺是男人的第二張臉,她能從后腦勺看出男人的特點,她剪的是頭發(fā),留下的是人情和思念。 理發(fā)師老阿姨呵護的何止是每一個人的發(fā)型,還有每個老主顧的的靈魂,既有匠人精神,也有鄰里情誼,更有人生感悟! 影片很多閩南語對白(頭發(fā)叫做“頭毛”),都是家長里短,頗為生動有趣,老阿姨開車來到綠色的田野那個場景美呆了!片尾曲也是閩南歌,回味悠長。 精彩臺詞: 家庭理發(fā): 學生頭, 山本頭, 西裝頭, 平頭。 還是男人單純,像我媽那些客人,剪了一輩子。 我是在忙創(chuàng)業(yè)!誰跟你說是失業(yè)? 你做什么時裝設計,拿了家里十幾萬。 做什么衫?垃圾袋套在身上。 商業(yè)周刊說?。骸暗镁G能得天下” 是不是每個客人來了,你都會講一講? 這種男人,分一分算啦! 媽,你出門手機也不帶,大家都不知道你去哪兒了,反而你無緣的女婿最清楚! 孩子們我說啥也不會聽,還好有老客人會聽。 男人的后腦勺是他的另一張臉。 直直開,人生就順了。 豆瓣評分7.8,我給7.9分,本片入選軍軍2023年觀影三十大佳片之一。
三星半。整體不錯。缺點是后面太長了 有點拖延,其實媽媽回來之后再加一兩場戲就夠了。主線完了之后再繼續(xù)煽情而且還是好幾幕的煽,太拖了。
通過在敘事時間上玩花樣彌補了故事本身略顯單薄的缺點,臺詞細節(jié)都生活化又平實溫暖,到府服務一段陸小芬的表演太絕了(她的臉和笑容和演繹完全撐起了整部劇,讓這個人物變得極其令人信服)。呵護的何止是每一個人的發(fā)型,還有每個老主顧的的靈魂,有匠人精神,有鄰里情誼,女兒的離婚和與前夫的move on拍得精巧,特別喜歡為了與為追喜歡的女孩而來剪發(fā)的中學生的那段互動,陳柏霖的“環(huán)保怪人”也給影片增加了不少趣味~很踏實,很窩心。
清新動人,就像一杯回甘的茶。導演家的故事,細節(jié)自然,搭上一班子好演員,是今年我最喜歡、最推薦的一部臺灣電影。小芬姐睽違23年再回到大螢幕,份量絕對,她的一舉一動,都有臺灣社會的影子,鎖定金馬影后!導演說,這部電影拍的是「互相」的臺灣精神,的確,你在這部電影感受到的溫暖,就是所有臺灣囡仔的感情,有點近、有點遠。
3-3.5
@B+ apm
7 人與人之間平淡的日常,默默成就生活的意義
挺療愈的
2.5吧 林伯宏陳柏霖好好笑 然后沒有然后了 拖拖拉拉悶得慌 真的跟聽長輩念了兩三小時的體感一樣 特別鳴謝里有一個“我都耐心有限公司” 覺得自己的公司名被搶注了
@ B+ Moko|溫情治愈系,不是我菜,中段感到不耐煩。但能看一眼我喜歡的臺中挺不錯的。
帶著人情味完成人生里的每一次奔赴,真的很美
陸小芬演得真好!
23-05-20 15:00 @油麻地
很溫馨,人生很短,過著過著就沒了。阿川很帥啊是我喜歡的類型。
可以給陸小芬頒個影后嗎,我真的拜托了
18/5/2023 @ 高先電影院。故事好淡淡然好日常冇乜起伏但就充滿濃郁的人情味,幫許先生剪頭髮果段真?zhèn)S眼濕濕亦都聽到好多紙巾聲 // 職人精神又好、人同人之間既相知相遇甚至離開又好,真?zhèn)S一件好奇妙既事 // 陸小芬係片中自然既表演,完全就係果種總有一個係左近既親切auntie街坊
《花路阿珠媽》x《燈火闌珊》的高質版。去了三次臺灣都沒去過臺中,觀影的時候卻感受不到文化差異,是因為同聲同氣的力量還是導演的功力?香港的新導演看過來,相近的題材,人家能拍出煙火氣,為什麼港產片只剩下鏗鏘集?曾憲寧想要留住舊事物,傅天余卻拍出新與舊的矛盾與共存。理髮店的故事讓我想起羅啟鋭的鞋店。雖然張婉婷幾近身敗名裂,但《燈火闌珊》這個題材落在她手上應該會拍得更精彩吧。哎,又覺得曾憲寧浪費了張艾嘉和任達華。題外話:演員表好可愛哦。
很零碎的敘事,其實主線只占了很少的部分,更多的生活日常瑣碎和戲劇性之間獲得微妙的平衡,連貓都演得很好,片尾演員表也很有趣。加了很多分的原因是自己也一直在這種阿姨家庭理發(fā)店剪頭發(fā),每次去都是收獲街坊八卦時間,阿姨也神一樣的會記住所有客人的職業(yè)家庭情況有條不紊多方聊天,有趣而從不越界,我們也看著阿姨的孩子從中學到大學到工作,希望阿姨也不要退休!
4.5,臺式溫情電影,2點特別棒,一是臺語對白配樂很親切,二是所有配角演繹真實生動。PS:片尾演員表把每個小角色有記憶點的部分都標注出來,挺好的
典型的臺灣生活電影。非常溫暖,又平淡又溫暖。還有我兩大老公驚喜客串??!
很像理發(fā)業(yè)大型廣告,充滿泰國廣告那種高級的故事感,but still,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