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意外的意外
一是,必須贊賞攝影的技巧,和導演尋找美麗景色的功底。真的很不錯的美景!
二是,電影的氛圍還是很不錯的,比較緊湊,兩條線的交織和融匯!
三是,結局設計的還是出乎意料的,大家應經猜到兇手,但是又覺得沒那么簡單吧,確實給了一個小驚訝!
四是,不知道是我的原因,還是導演故意剪得比較緊湊,感覺很快很短的一部電影!
一部好的推理懸疑電影,應該滿足兩個條件:一、不到最后一刻,你不可能猜出謎底;二、結局出人意表,而你回頭想起每一個細節(jié),它又是合情合理的。希區(qū)柯克的作品為什么經久不衰,便是靠這兩點吊起我們的胃口。
從這一點上說,法國電影《暗流》算是成功的。導演馬修·卡索理茲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沒有像我們以前看到的某些蹩腳的偵探電影一樣,刻意誤導我們去得到一個錯誤的答案,把最大的嫌疑聚焦到某個無辜者身上(那些電影看多了,我也掌握了一個規(guī)律:那個在電影中看起來可有可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往往便是兇手)。他甚至大大方方地讓我們在電影的腰部便知道部分謎底,但是,恰恰是這謎底又派生出一個新的疑團,懸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按推理,兇手肯定就是“那個人”,而且“那個人”應該是缺了一個手指頭,可我們看到的“那個人”,卻又是十指完好無缺的!這是怎么回事?
該片在敘事結構上的另一亮點,是采取了“雙線立體交叉”的敘事手法:同一地方發(fā)生的兩起案子,表面上看起來毫不相干,所以由兩個互未謀面的警探獨立調查。但是,隨著案情的深入,兩案的疑點逐漸匯聚在一起,“引導”著兩個互不相識而又性格各異的警探戲劇性地“會面”,形成了電影的一個小高潮。而隨著雙線的合一,案情也漸漸明朗起來……
讓·雷諾的表演駕輕就熟,依舊沿襲了《這個殺手不太冷》的風格,不慍不火,沉默寡言,冷峻沉著。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反而讓人覺得無甚出色之處。男二號樊尚·卡塞爾的表演倒是令人眼前一亮,真實,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特別是他在倉庫里向“光頭黨”查案卻被他們激怒而放下警察身份大打出手的那一場戲,更是把警探麥斯那種火爆而又嫉惡如仇的性格演繹得淋漓盡致。
影片的俗套依然是不可避免的:“英雄”總是不發(fā)生錯誤,而在沉著冷靜的“英雄”對立面,總是有著經驗不足卻又自以為是的毛頭小伙子,這幾乎是所有偵探片的通??;另外,“英雄”總是在“必死”的關頭大難不死,也令人難以信服。
但這只是小問題。《暗流》在讓我過癮的同時,也讓我深感失望。一直以來,我對法國電影是抱著一種“仰視”的心理的。雖然我看得很少,但法國片那種細膩、浪漫、幽默等特有的文化意蘊卻一直令人神往。還記得1995年12月28日,法國巴黎協(xié)和廣場,法國著名演員德迪帕約和阿蘭·德龍將一部美國電影拷貝當眾銷毀。這是法國電影人對電影誕生一百周年的紀念,此舉也意味著在德國電影、意大利電影全線崩潰之后,法國電影依然是全球抵抗好萊塢電影的急先鋒??墒?,《暗流》走的卻全是好萊塢的套路,從鏡頭節(jié)奏、電影語言、動作等,甚至兩個男主角都是成功打入好萊塢的演員。法國大餐的藝術特色沒了,有的只是麥當勞般讓你飽餐一頓卻一點也沒有回味的美式快餐。如果這只是一部法國的非主流電影,那還影響不大。問題是,該片去年年末在法國上映時好評如潮,首周觀眾人數就突破百萬,并成為2000年法國賣座冠軍大片,在法國電影最高獎———凱撒獎中,竟勇奪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電影音樂及最佳音響等五項提名!
都淪陷了。如同影片揭示的“納粹主義的暗流”一樣,好萊塢電影,才是全世界電影界不可阻擋的“暗流”。
2 ) 冰山下的暗流
電影前半部分特別藝術化,冰山下的小鎮(zhèn),懸崖邊的尸體,刻意制造懸疑感的配樂與運鏡,讓人一下子就進入了電影想要營造的小鎮(zhèn)景象,不自覺地帶入進了懸疑感。前期雙線敘事也特別抓人,這種冥冥之間的聯系特別配合無處不在的孤寂感,氛圍營造的恰到好處,全片雖然沒有太多直接的暴力或是露骨畫面,也沒有特別刻意的蓄意驚嚇,但就是能讓人越看越覺得脊背發(fā)涼??上У搅撕蟀氤?,可能是導演出于片長得考慮,前期的伏筆甚多,但后面敘述清楚的太少,尤其是電影最后的雪山戲,日出照射下的雪山將電影前半部營造的懸疑氣質掃空,雪崩戲也來得有些莫名,有些可惜。但總體來說,這部電影在當時法國取得了重大的商業(yè)成功的同時,放在今天來回味,仍然能帶給人邊陲小鎮(zhèn)在雪山深谷包圍下人性的思考。說一下影片我最愛的兩場戲吧,一場是警長大叔和攀巖女在谷底進入雪山暗流,二人被剔透的冰谷包圍,鏡頭反打,是胎兒般凍結在冰里的受害者,實在是太美了。另一場是兩位警察進入其中一位死者家中尋找證據的戲,細節(jié)太多了就不一一說了,這場每一幕我覺得都絕佳,動作調度也沒的說。雖然這部片后半段整體拉跨,但挺能仔細回味一下子。
3 ) 細節(jié)超多的一部懸疑片
影片的結尾很有意思,導演沒有讓兩名探員去解說影片的細節(jié),麥斯問雷諾為何會怕狗。而《暗流》的故事在兩人的笑語中結束了。
《暗流》是一部好電影,但是結尾的處理還稍顯稚嫩了 。朱迪僅僅出現了幾分鐘,就死于一場雪崩,而沒有任何的轉折,也許有些辜負了影片在之前的鋪墊了。
同時導演完全沒有解說任何影片埋藏的細節(jié),故事還得我來解說一下。首先影片要講述的是大學內的教授們進行基因改造,試圖培養(yǎng)精英人種的故事。但是方式卻是近親繁殖,試圖優(yōu)生優(yōu)育,結果發(fā)現孩子們都是怪胎。但是這些自以為的精英們,卻又不肯放下自己的身段。
因此他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去偷孩子,把健康的孩子偷回來,并且將他們養(yǎng)育大了之后,就能有新鮮血液了。
芬尼就是那個被偷走的孩子,她的母親被告知孩子已死。但是有一天去學校的時候,卻看到了長得與朱迪幾乎一模一樣的芬尼。
這樣的話顯然會有麻煩,因此母親安芝口中的魔鬼來了,試圖把孩子殺死。安芝砍下了朱迪的一只手指,并且設計了一場車禍,讓警方認為孩子已死。
在這之后,朱迪就生活在芬尼的影子下,交替地開始生活。
報復的契機來自于圖書管理員安排的座位,這樣的話芬尼會與校長的兒子配對結婚,然而芬尼早就看穿了一切,并且展開了報復。
她干掉了圖書管理員高米蘭,并且切除了雙手和雙眼,那是最能代表人身份的部位,也暗示有一位雙胞胎生活在影子下。
同時,校方發(fā)現了不對,安排產房醫(yī)生蘇菲力去墳場繪制納粹標記,試圖誤導警方。后來那個協(xié)助基因改造的眼科醫(yī)生也一并被殺死了。這就是朱迪和芬尼的報復計劃。
那么,到底是誰向雷諾開的槍呢?一種說法是,最后朱迪無論如何也要殺死二人,證明開槍的人不會是朱迪,否則雷諾早就被打死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朱迪失去了左手食指,而她是右手握槍,指紋無法證明不是朱迪的。同卵雙胞胎指紋一致的可能性也還是有的。
不管是誰開的槍,目的都是暗示雷諾,她們只殺需要殺的人,
其實影片的錯漏也不少,比如始終未交待為何要折磨第一位死者高米蘭呢?
當然,埋藏著如此多細節(jié)的《暗流》,也是我心中的一部好片子。結尾同時用了歐亨利式的表現手法,其實大家都猜到了兇手可能是誰,可最后卻還是被震驚了一把。
據我了解,《暴雨》也有著較為接近的設定,可最終兇手卻藏在自己的身邊,也是一個不錯的故事。
我是一名b站up主,專門做影視解說,寫影評也是想來豆瓣,讓大家看看我的觀點是否合理。
這段影評是我的視頻文案。
如果對我感興趣的話,可以在嗶哩嗶哩搜 吉法師。
4 ) The Crimson Rivers 背景劇情介紹
這是我看了這部電影后感覺不是很明白,所以四處查找劇情介紹,發(fā)現并沒有特別詳細清楚的中文介紹,然后就去找了看過這電影和其原本的小說的外國簡介,以下一部分是我翻譯過來的(主要是拓展劇情,基本劇情大家也都看得差不多了),一部分是結合我對情節(jié)的理解自己添加的,翻譯得不好大家也就一笑過之了:
哥隆大學一直在暗中嘗試著改進人類的基因以創(chuàng)造一個更優(yōu)越的人種,而他們的實驗也幾近成功,大學中的學生乃至教授都是高智商的精英。然而他們進行人種改良的手段是進行近血緣交配,令擁有優(yōu)越基因的人群婚配以增加優(yōu)越基因遺傳的穩(wěn)定和提升。這種改良的方法弊端也非常明顯,經過多代的近血緣交配,基因中的不穩(wěn)定成分和缺陷也倍加嚴重的體現在下一代中,比如片中出現在該地區(qū)的遺傳眼科疾病。
為了維系基因的穩(wěn)定而避免崩潰,學校內部決定引進新鮮的血液來緩解這一危機,具體的方法就是調換或者偷竊附近區(qū)域父母基因優(yōu)秀的嬰幼兒,片中特別強調了體格優(yōu)秀,比如“古希臘的運動員之血”這樣的字眼。這樣的手段雖然下作,但是效果也相當明顯,整個大學的人群又逐漸穩(wěn)定和健康了起來。
在20多年前,一對山居夫婦有了一對雙胞胎,其中的芬妮被大學藏了起來,片中也提到,學校醫(yī)院是區(qū)域通用醫(yī)院,附近的產婦都是在這里生產的,而她們的父母被告知芬尼已經死亡,然后這對夫婦帶著茱蒂回到了他們居住的地方。但是11年后,其母親偶然帶著茱蒂又來到了大學,然后見到了被當作教授孩子撫養(yǎng)的芬妮。兩個看起來完全一樣的孩子明顯暗示著某些線索。學校也馬上發(fā)現了這一個嚴重的問題,所以學校決定要殺死茱蒂來掩蓋一切。雖然茱蒂的母親并不是完全清楚這其中的一切原由,但是她還是感覺到有人想要殺害她的孩子。所以她想出了一個辦法來讓對方---她認為的魔鬼---認為茱蒂已經死了。在1982年,她切掉了茱蒂的一根指頭,然后迷暈了(這個外國童鞋的用詞是“drug up”)另外一個小孩來讓卡車軋死,而她就拿著那根指頭坐在現場讓別人認為死的確實是茱蒂。
自此之后,她們老媽就躲進了修道院逃避可能的危險,而茱蒂就生活在他姐妹芬妮的影子之中。兩人一同過著一個生活,輪流的轉換那個展現在公眾面前的角色。20年后,逐漸的,茱蒂也開始展開她的瘋狂復仇(估計和芬妮馬上要和校長的兒子結婚也有關系)。首先,茱蒂干掉了那個圖書館管理員(因為他通過安排圖書館座位決定了一切的男女配對)。她砍掉最能代表一個人身份的雙手以及眼鏡以此來代表她被這些人剝奪的雙胞胎之一的身份。同時茱蒂和芬妮也在通過她們在尸體上留下來的信息來暗示學校暗中從事的罪惡。
當學校發(fā)現圖書管理員的死之后,他們察覺到可能是唯一出現過的那次意外----茱蒂所引起的,所以他們派那個對狗進行基因改良實驗的校醫(yī)院人員去公墓查看茱蒂的尸骨,然后用一個納粹標志來誤導可能引發(fā)的警方關注,同時也去了茱蒂的小學偷走了所有有關茱蒂的資料。之后在那個人家里發(fā)現了被偷走的資料和照片,但是不知道為什么茱蒂墓地里的照片還在。另一面,這個用狗來模擬基因改造的校醫(yī)也被茱蒂給做掉了。最后那個眼科醫(yī)生也被干掉了,但是這里有個曲折,應該是茱蒂去殺了人然后裝飾了現場,然后不知道芬妮出于什么原因也隨后跑去了現場,然后被兩個探員撞到,所以最后雖然她撿了讓。雷諾大大的槍,但是只是開槍暗示了他:這些連環(huán)殺人只是針對特定的這些人而已。根據茱蒂最后要殺掉他們的表現,如果當時現場的是茱蒂,那肯定是往人身上打了,而且茱蒂右手只有四個指頭,而開槍的有五個手指。讓。雷諾也在隨后和芬妮的會面中說她不是那種能面對面折磨和殺死一個人的人。
其他的就是順水情節(jié)啦,都還是比較清楚的了。最后山上兩姐妹同時出現,給出了劇情的重大線索,但是因為這些背景歷史比較乏味昂長,所以片尾,根據這個外國童鞋的推測“導演也就讓影片以讓。雷諾開始解釋他為什怕狗而不是整體案情來結尾了”。
基本就是這些了,希望對那些不搞清楚情況睡不好覺的童鞋有幫助,我也去看第二部暗流了~呵呵呵~
5 ) 暗流
豐富經驗的巴黎警探皮耶來到大學城偵查被絞殺的尸體高懸在山崖上的離奇命案。經過一番調查后尼芒斯發(fā)現:這所著名學府歷史悠久,人才 輩出,但校方為了推行精英觀念,竟讓教職員間世代通婚。與此同時,充滿沖勁的當地年輕警察麥斯則在小教堂追查20年前神秘失蹤的少女,有人入侵了十八年前死于車禍的十歲女孩朱迪絲的墓室,并在那里涂畫納粹標志??此乒铝⒌膬善鸢讣s有著內在聯系,于是兩個辦案風格大異其趣的人不得不變成搭檔,聯手偵破其中的秘密。經過層層抽絲剝繭,終于使隱藏在案件背后的真相浮出了水面。
6 ) 整體效果非常不錯,案情邏輯不夠緊密
整體效果非常不錯的片子。
音樂色彩攝影角色都不錯
但是不能細究深究其中的案情情節(jié)和邏輯推理,很多地方不嚴密不夠合理,看的時候我就一直想起seven
和seven一樣也是兩個警探,也是一個比較暴躁一個比較深沉,不過兩個演員的表演確實不錯,jean reno的表演讓我聯想起前段時間剛看的“神槍手之死”,雖然是商業(yè)化的懸疑片+小小的動作,但還是很有法國特色,偶爾會出現法國式的搞笑,而reno的表演就依然是那么自然流暢有張力。
不過那案子看到到后來顯得沒什么耐人尋味的感覺了,有點空
遠不像seven那么有力度深度
7 ) 一開始我以為是人體解剖呢
2013年6月10號晚上22點半在東方電影頻道放的時候正要睡覺,立馬播出了這個電影,讓人一下子接受不了,47寸大屏幕上出現會蠕動的俎蟲時候真的讓人抓狂,maya,中國真的應該有分級制度啊,讓小孩子看了會有陰影的,別說現在孩子適應能力強,其實都是裝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嘴頭倔,不服軟,可是大多數人的內心還是很脆弱的。。。。。
8 ) 很神秘哦
乖乖,這電影看著可真累,眼睛連眨都不敢眨,就這還看了兩編,還是有沒明白的地方,哪位瞧明白了的,勞煩給講講。
雙胞胎不是在學校里生的嗎,那就應該早知道是兩個一模一樣的人,怎么直到朱迪和母親去醫(yī)院看病才對她們進行了追殺呢?
芬尼和朱迪都是山里人的孩子,那跟她們調換的教授的孩子去哪了?
芬尼怎么知道自己的身世了呢?
第三個死者出現后,為什么兩個偵探立馬跑到那間房子里了?(就是下著雨,雷諾差點死了的地方。是開頭雷諾詢問的那個眼科教授嗎?)
雙胞胎為什么把眼科教授給殺了?
在墓地里畫上納粹的標志不是暴露了嗎?
開門見山為虐殺尸體局部的大幅特寫,捆綁的淤痕,凝血的刀口,蛹動的蛆蟲,攝像機平穩(wěn)冷靜的移動仿佛一場對尸體溫柔持續(xù)的撫摸。尸體流落的淚水,是被去除眼球后眼瞼儲蓄的雨水。納粹優(yōu)生學。雙線敘事明了,可惜結局虎頭蛇尾。
不僅是法版的七宗罪,更是被顛覆的七宗罪。顛覆了什么呢?芬奇經典中,彼特名為弗里曼的警察搭檔,卻被設定為其中一罪,“受害者也可能有罪”。而且大家都注意到了,占據大量敘事篇幅辦案過程中通過與搭檔的互動暴露了他在知識儲備專業(yè)素養(yǎng)甚至幽默品質上的諸多問題。芬奇此片確有“揚舊抑新”之意,所以史派西的角色才可以那么晚出道,因為他真的不是此片的重點!……本片則回歸到不偏不倚的雙雄并立格局。劇情特別設定為卡索另追蹤污墓案線索,然后與雷諾的兇殺線索產生交匯。犯罪現場追兇橋段最具代表性:這回途中丟槍被指頭反而是老鳥雷諾!當然卡索也沒有跑過對手。因為你要明白這是一部法國電影。在法國,強勢性別不是……你懂得。
真夠懸疑的,都懸疑出納粹的人種改良計劃了。
比第二部,緊張刺激。讓雷諾演技有得發(fā)揮
中學時代看都市快報上的“快報觀影團”點評過《暗流2》,于是對這個系列一直挺有好感。第一部里面兇殺案死者的死相有點重口味,犯罪動機偏社會倫理,整體風格略顯黑暗。兩大影帝獨自作戰(zhàn)時倒是神勇兼睿智,1+1情況下反而沒迸發(fā)出多少火花。期待看完第二部之后能有新的發(fā)現吧
雖然開始氣氛烘托的十足,但是感覺有些虎頭蛇尾。
為了優(yōu)秀而不人道雷諾演技自不用說第十三屆歐洲電影獎歐洲影人對世界電影貢獻獎,第二十一屆凱撒電影節(jié)最佳剪輯,第四十八屆嘎納最佳導演
當年僅僅在電影院看過獅子王等動畫片還有學校組織看的國產爛片的我,第一部在電影院看過的真正電影就是這個,還是在外地很豪華的放映廳看的,那時給我震撼的啊?。。∥纳乜ㄈ麪柼行土?。找時間重下再看一遍~
說真的我覺得很恐怖,另外Vincent腳力真好
一貫的法國電影水準——細節(jié)與畫面都無懈可擊但故事講得其實有點亂開始的鏡頭簡直是完美啊
情節(jié)緊湊混亂不堪,故事線索凌亂生澀難懂。
雖設定離譜,但懸念頗大,可看性也強。就是太拖了點,情節(jié)交代也不夠強。在廣州返鄉(xiāng)路上看的。納粹遺風的高校做人種改良行動,一對受害被拆散的孿生姐妹最后動刀子復仇,一句講曬。
最后的結局沒太反應過來,不過頂讓雷諾
讓雷諾一人撐下整個影片,瘋狂了點。
我跟我爹一起看的……是的……他就喜歡讓我看諸如X檔案之類的東西……還要是在晚上…………而且男主都是滄桑牛逼大叔……于是我成了大叔控……………………
希臘人告訴我們除了健全的智慧我們還需要健美的身體;此外,比較強烈的一種未完成的感覺,果然還有2...
6/10。重溫也無新印象,證明導演在場面調度技巧平常,揭露納粹優(yōu)生學對精英社會進行批判老調重彈,雙胞胎復仇更加爛大街,傳統(tǒng)懸念結構中人身危險情境的反復與延續(xù)缺乏戲劇張力,兩位主角在影片進展一半才匯合分散線索沖突,逃犯朝讓雷諾身后墻上開了一圈槍這幕我不知為何跟[龍紋身女孩]出現記憶混淆。
教會、學校、雪山、實驗室、人種改良、新納粹、孿生姐妹。端的一手好菜。可惜選錯廚師。如果是樸贊郁會拍的很騷,如果是哈內克也會拍的很悶騷。
宗教懸疑探案,劇情好過第二部。劇情不是很懂,看完補習了下。
找電影的說法,原來國家的優(yōu)生優(yōu)育是納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