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每一個學園都流傳著一個傳說,而關(guān)于百年私立名校圣英學園的傳說則有些神秘。傳說每當學校陷于危難之時,就會有一只英勇的隊伍,帶著圣光降臨在同學們面前,驅(qū)逐邪惡勢力,保衛(wèi)校園。大家給這只隊伍命名為“霹靂MIT”。而如今,霹靂MIT似乎已經(jīng)消失,或者說他根本就不存在過。
學校老師陶美人(范瑋琪 飾)的另一個身份是末代霹靂MIT的成員之一,為了捍衛(wèi)她心愛的校園和學生,她決定組建新的霹靂MIT,她把目標鎖定在了學園四大天王身上。一個是性格冷淡的名偵探之子詹士德(炎亞綸 飾)、一個是自戀男黃輝宏(小鬼 飾)、一個是富家公子哥錢富豪(陸廷威 飾)、另一個則是詹士德的女友李曉星(鬼鬼 飾)。他們迎來來自惡勢力的挑戰(zhàn),一出出頗具懸疑色彩的故事悄然上演,而這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迷戀甜酒 再看《帥府有鬼》覺得鬼綸很溫馨甜 我就來看十年前錯過的霹靂MIT 對啊 十年啦 我們都是大人可
無敵可愛了我們鬼 “為了給你一個愛的懲罰”居然可以這樣講話
哈哈哈生意是永遠在做的 可愛是永遠在線的
最后真的不是我濾鏡1000度 白白全身都等于007
亞綸當年在我心里世界第一等啊亞綸
看臺劇很有趣的是可以看到好多學生時代熟悉的配角 以前哪里都能看見的五熊 長得太清新太甜了
沒有等到cherry老師和187的暗線啊?ッ?? 莫名喜歡花里胡哨嚴格到搞笑的187 “寶貝”?~?????
白色大陸
感動在這里
最后 我很喜歡我的笑點
一開始看這個劇的時候,我相信大家都覺得男主這個角色像新一
但是多回想一下,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劇有點像《惡作劇之吻》,會覺得男主像入江直樹。好像連炎亞綸本人也這么想,在訪問鄭元暢的時候,一直追著他問 有沒有被偶像身份所困擾。他平時也沒有問過別人這個問題,可見他覺得他跟鄭元暢挺像的。
最近《貝克街的亡靈》正在大陸上映。想起了弘樹那個角色。突然覺得007這個角色有點像弘樹。
007曾經(jīng)跟前女友一起做過一個游戲,我記得是一個很玩弄人心的游戲?!敦惪私值耐鲮`》中那個游戲,其實也是一個玩弄人心的游戲,如果每個人都很貪婪,那么就不能通關(guān)。因為小蘭很善良,帶著犯人跳火車,所以柯南有機會通關(guān)。這個游戲總體上非常上帝視角。
007曾經(jīng)在第一集說,(陸克英)設(shè)計的游戲,用了圣經(jīng)里的語錄,仿佛把自己當成了上帝,享受那種快感,也曾經(jīng)說那個游戲是玩弄人心中的邪惡。為什么這么了解呢?因為他自己也干過呀。在編劇這邊,陸克英和007就是雙生兒,一體兩面。007已經(jīng)成熟了,不用游戲玩弄人心了,陸克英還停留在那個階段。
既然說陸克英和007是雙生兒一樣的存在,就順便講講陸克英的游戲。有人說本劇的每一集都很愛討論公平正義,讓我回想起《貝克街的亡靈》也是一部在討論公平的作品。
弘樹是麻省理工畢業(yè)的,MIT就是麻省理工的縮寫吧。一直覺得為什么編劇要去跟麻省理工重名,哈佛什么的不是更知名嗎?這下有了答案。
弘樹的夢想是跟小伙伴們一起好好玩一把游戲,所以這個劇也好像是編劇故意給天才少年007找了一堆伙伴,一起痛痛快快玩游戲。實際上如果沒有那些伙伴,我感覺以007的能力,這個推理劇也不是編不下去,但是編劇看不得007形單影只,安排了一個跟柯南里少年偵探團有點像的組織給007。錢富豪這個角色就有點像《貝克街的亡靈》里,那種看上去不著調(diào) 實際上還挺厲害的富二代。
劇情的最后,游戲又開始了。之前一直覺得為什么劇情的結(jié)尾是這個呢,實際上就是“游戲”這個詞貫穿了全劇。有人說本劇感情戲其實很短,那么編劇確實把心思放在了“游戲”這個關(guān)鍵詞上。
不過也可以說編劇就是融梗大師,什么經(jīng)典角色,好像007都沾了一點??所以每年這個作品都有一群新觀眾。
我曾經(jīng)在想,007曾經(jīng)跟前女友一起做過那個玩弄人心的游戲,是不是證明007是反社會人格,不是好人之類的。畢竟隔壁《愛殺十七》(與MIT同編劇寫的),兇手就是一個愛玩IT的反派。
現(xiàn)在覺得,如果說陸克英搞出的游戲證明陸克英是反社會人格,一直在搞事情,挑撥人心里的陰暗面。那么也許007的游戲是反過來的,也許他是太善良了,才做出一個游戲,拷問與試探參加游戲的人,拷問這個世界上是不是有真正的善良。
我好像見過那樣的人,喜歡拷問別人的善良程度,事無巨細地拷問。在我以前看來真是很神經(jīng)病啊,現(xiàn)在會覺得,存在就是合理,世界上就是有這樣的人。弘樹也是一個設(shè)計游戲在拷問別人道德的類型。
后面感動!!
你是我的巧克力。
好喜歡的!題材太對胃口了…因為這劇成為了阿布的迷妹……
非常幼稚,制作也非常一般,當年紅不起來完全正常。不過這時候的炎亞綸還是那樣的少年氣那樣美好,就連替補上來的陸廷威都很棒。
不懂為什么這部當年沒有大爆,明明劇情題材都不錯
高三上學期。。。
我沒興趣追下去了。
給三星是為了紀念我情竇初開的那些時光。
一個人一個人的輪流著來……
我是感動的。無論是那句“你是我的巧克力”抑或是友誼和其他。。
當時很喜歡炎亞綸和鬼鬼這一對。
小鬼RIP??我真太難過了。永遠的747。那段有你有羅志祥飛輪海的歲月將永遠留在那個夏天。??
兩星給炎亞綸 一星給007&天魔星這對....炎亞綸的POKER FACE迷死人o(>﹏<)o 與鬼鬼的嗲相得益彰啊~~這種節(jié)奏 我竟然看了九集!早知道就早點看大結(jié)局了....007的臉還是無法吸引我看完的...我直奔二十四集是正確的╮(╯_╰)╭
鬼鬼很可愛。劇情有點模仿。不過還是不錯的。
沒想到,當年因為阿布炎亞綸看的劇,如今會因為小鬼黃鴻升去世而想起補標??真的太突然與難過了……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還會存在多久?“幸存者”身份又會到何時?
為了我的鬼綸重溫~雖然中二且劇情弱 但我就是來看鬼綸談戀愛的啊??
不錯啊,里面鬼鬼挺可愛的,帥哥都是那種冷冷的帥!
蠻搞的,比腦殘有點深度。
以社會派推理來掩蓋懸疑推理的短板,甚至每一案都湊不齊三個嫌疑人,而且在十多年之后來看,每一案的兇手基本無一例外都是除固定主演之外最紅的客串者。而且,即便是植入社會話題,也多數(shù)只是擦邊而過,雖然每一個小案件都是關(guān)于公平與權(quán)力,但是并沒有真正深入,雖然對青少年心理刻畫還不錯,但是對于青少年犯罪的挖掘非??上?。本質(zhì)上還是一部偶像劇,不然,那些幼稚與潦草無法諒解,所以整部劇最終的落點終究還是落在了兩代的狗血濫情,而且受限于邊拍邊播,雖然編劇埋的不少伏筆前后呼應(yīng),演員前期的不少表演則無法佐證最后的反轉(zhuǎn)與真相,以張善杰在《愛殺17》和《霹靂MIT》兩部劇中的精彩表現(xiàn),后來沒能繼續(xù)表演道路蠻可惜的。
結(jié)局略有失望,但過程我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