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中國人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面世”。這是歷史書上對《定軍山》的記述。而這部電影,卻讓這短短的一句話變成了一個故事,里面有兒女情長,有英雄氣短,有情緒高昂,構成了一個不算精彩、但有深有淺的故事。電影還原了當時拍攝的電影的手法,比如如何用追著馬車跑完成推拉搖移,比如為了實現(xiàn)有聲有畫都做了哪些努力,這些小片段讓當年的電影拍攝活生生地出現(xiàn)在了我們眼前。不過格格與仲倫的線實在有些喧賓奪主,好端端一部具有紀念意義的電影,最后竟然莫名染上愛情片的色彩,慘。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866.entry2006/3/11
《定軍山》
《定軍山》是中國電影歷史上的開山之作,后三鼎甲的小叫天譚鑫培先生可算得是中國的第一位電影演員,這次紀念中國電影100年重拍《定軍山》,講述了這個開山之作的誕生過程??粗傲私饬艘恍﹫蟮?,知道里面穿插了一段纏綿悱惻,當時就覺得納悶,怎么什么都能加言情的成分?后來一看,還真是蛇足。本來幾個男人之間的兄弟情誼和做事業(yè)的艱辛就是很好的故事了,卻偏偏有人以“戲太單薄”為理由加了這么一段。一個王府里出逃的小格格,一個店里學徒的小伙計……只能說是編劇無能,不會講故事,只好瞎湊。這樣的編劇去寫色情片比較好,那東西不用擔心單薄。本來是計劃去電影院看的,正好把兌換票用掉,可是昨天終于找到了bt下載,當時只有兩個種子。不夸張的說,這個片的前5個種子里就有我的一個。故事確實是好故事,譚元壽先生的演出也很精彩,只是我在看片的時候就一直在想,那些唱是譚老唱的嗎?我總覺得是譚鑫培老先生的錄音。我聽過老譚先生的唱片,真覺得像啊。那截被我貶得亂七八糟的言情故事里,有一段發(fā)乎情止乎禮——或者該說,理。格格的那句“不是你該死,是我們不能讓那么多人和我們一起死”,實在是意味深長,讓我玩味了好久。這段畫蛇添足里唯一值得保留的大概也就是這句話了。故事最后,當片子放出來卻發(fā)現(xiàn)唱機聲音太小時,我就猜到了譚鑫培要唱,可總覺得情節(jié)要是就這么過渡了,未免太突兀,因為譚鑫培不拍默片,就是因為有了唱機才同意拍電影的,可拍出來了卻出這樣的事,他不氣死才怪。這時,編劇的功夫顯出來了,讓任景泰先念白,然后所有的觀眾一起用嘴打家伙,最后,在這樣的氣氛感召下,譚鑫培先生順理成章的把整個情節(jié)推到最高潮,一句“這一封書信來的巧”仿佛從天外傳來。所有的人一起為這部默片配音,唱著所有的詞,結束了整個片子。而這些跟著譚先生一起唱戲的聲音里,也有我的。小裴問我,可能嗎?這么多人都會京???我反問她,現(xiàn)在那些歌星的演唱會里,觀眾和演員一起唱歌,那不是太平常太平常的事了嗎?京劇就是那個年代的流行歌曲,譚鑫培老先生就是100年前的天王巨星。一直以來,我都對配合很感動。兩個人遇到一起,沒有彩排,沒有商量,有的只是各自對某個領域的深刻了解和建立在這種了解的基礎上的默契,精彩漂亮的完成整個表演,這樣的場面對我來說有著無限的魅力。有機會,還是要再去電影院里看一次,和我所有能唱老生的戲友們一起去。21:22:03 | 添加評論 | 發(fā)送消息 | 查看引用通告 (0) | 寫入日志 | 視聽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沙龍內,正式放映了《墻》、《嬰孩喝奶》、《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和《水澆園丁》等幾部世界上最早的影片。
這一天,被世界各國電影界公認為電影發(fā)明階段的終結和電影時代的正式開始。隨之,電影隨著帝國主義對中國軍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全面侵略而進入中國。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首次放映了西洋電影。當時,電影是穿插在“戲法”、“焰火”等一些游藝雜耍節(jié)目放映的,也不叫電影,而是叫“西洋影戲”。
1897年7月,美國電影放映商雍松來到上海,先后在天華茶園、奇園、同慶茶園等處放映電影。1899年,西班牙商人加倫白克來到上海,他先后在福州路升平茶樓、虹口乍浦路跑冰場和湖北路金谷香番菜館客堂內放映電影。
1903年,西班牙商人雷瑪斯接手加倫白克的電影放映業(yè)后,將放映點遷至大馬路同安茶居內,再后又遷到福州路青蓮閣,并在樓下租賃了一間小房做放映室,雇了幾個穿著五顏六色衣服的吹鼓手在門口吹吹打打,以招攬行人。
1908年,在放映中獲利不少的雷瑪斯建起了一座可容納250人的虹口大戲院,這是上海正式修建的第一座電影院。雷瑪斯因放映電影發(fā)了財,從而吸引外國商人紛紛來上海爭奪放映市場。
北京的電影放映開始于1902年初。當時,有一個外國人攜帶了影片、放映機及發(fā)電機來到北京,在前門外打磨廠租借福壽堂映演。影片內容多為“美人首旋轉微笑,或者花衣做蝴蝶舞”等。次年,又有中國商人林祝三自歐美攜帶影片、放映機歸國,也在打磨廠借天樂茶園放映。這是中國人自運外國影片在國內放映的開始。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正逢慈禧太后70壽辰,英國駐北京公使館公使向“老佛爺”獻上一臺電影放映機和數(shù)套影片作為壽禮。祝壽的那天,紫禁城內熱鬧非凡,帝后嬪妃、王公大臣、皇子貝勒、公主格格紛紛前來觀看“西洋影戲”。孰料,影片剛放到第三本,放映機因發(fā)生故障發(fā)生爆炸。轟然巨響嚇得眾人東奔西跑,狐跳狼竄,全無平日的威儀。
迷信的慈禧認為在她的壽辰慶典上發(fā)生此事,是不吉利的兆頭,驚恐之余下了禁令:此后不準在宮里頭放映電影。
事隔一年,清廷派五位大臣出國考察政務。五大臣之一的端方歸國時,攜回一臺電影放映機,并在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宴請載澤時“演電影自娛”,還令“何朝樺通判任說明?!彪娪胺胖林型?,又發(fā)生猝然爆炸的事故,何朝樺當場炸死。自此,清庭權貴均視電影為洪水猛獸,惟恐避之不及。
就在慈禧和清廷權貴們被電影嚇壞了的時候,京城的電影放映漸漸火起來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懼怕和排斥電影的慈禧太后死后,有一名叫勞羅的意大利僑民制片商拍攝了一部新聞紀錄片:《西太后光緒帝大出喪》。影片真實地記錄了“老佛爺”出殯時極度奢華的場面。
在我國產(chǎn)生自己的電影之前,外國電影商除了在我國放映電影,還在我國拍攝短片。1896年,電影首先進入地理位置比較優(yōu)越的香港。當時外國一些公司在香港放映電影并拍攝一些風光素材。
1898年,美國愛迪生公司的電影攝影師到香港拍攝了不少香港的風景和物事,剪輯成《香港街景》。1900年,美、英等都曾有電影拍攝師在中國拍攝過義和團運動的新聞鏡頭;1901年,美國比沃格拉夫電影公司和法國百代電影公司曾派攝影師來北京拍攝短片;為慈禧出殯拍過紀錄片的勞羅還在上海拍攝過新聞短片《上海第一輛電車行使》等。
1905年,中國第一部自拍電影《定軍山》面世,這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電影史拉開了序幕。
題記:
打著紀念中國電影一百周年的旗號,卻搞出一堆讓祖宗蒙羞的東西,看完電影差點吐血,我不理解的是《北京青年報》怎么有如此白癡的記者(姜薇)??。≡阚`舊人不算,還要讓中國第一個有名有姓的攝影師變成竊賊和好色之徒,還有沒有王法?。?因為這部電影,編劇姜薇和據(jù)說是滿清遺族的歷史顧問將自己的名字釘在了百年影戲文化的恥辱柱上。
姜薇,你讓《定軍山》蒙羞了!
――――卡夫卡·陸(KavkaLu)
[img]
http://image2.sina.com.cn/ent/d/2005-11-21/U1512P28T3D903003F326DT20051121163229.jpg[/img]
文化無知的時代是不要臉的,滿清的戲自打瓊瑤阿姨一打岔,現(xiàn)在是滿世界的胡說八道,中國電影百年已過,可是,一百年之后的故事竟然還不如《勞工之愛情》,定軍山的傳奇終于成為戲說的玩意,不要說觀眾不愛中國電影,編劇自己連常識和歷史都整不明白,玩笑開得大了趣了。
按照清朝祖制,滿臣稱奴才(表明是自家人),漢人稱臣(表明你連奴才也不配),而電影一開始滿人醇親王奕誆向老佛爺稱臣,這樣低級的錯誤卻堂而皇之出現(xiàn),這是電影界的羞恥。
編劇姜薇說:《定軍山》并不是史料的堆砌,而是以中國第一部電影為背景拍攝的一個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堆砌,你倒是給我堆砌給我看看,不要一百年前的精、氣、神就給我弄個《霸王別姬》的氛圍就成,沒有能力就會胡咧咧狗屁愛情,你當滿清格格是八大胡同的窯姐啊,滿世界鼠竄,你怎么不叫譚老板和慈禧來一腿??!
這年頭的格格都是小燕子的一路,無法無天,沒有規(guī)矩,電影《定軍山》編的離譜,好像晚清只有了瘋丫頭。
慈禧看電影在歷史上確有記載,但和草民無關,光緒三十年(1904年)慈福70歲壽辰,英國公使館曾經(jīng)進貢了放映機和影片3部,當因首次放給慈禧看就遭遇放映機過熱著火,慈禧震怒,從此,電影和慈禧無緣,按照清制一個草民怎么會有資格向老佛爺放片子,還順帶瞄幾眼貴族小姐,這個延續(xù)了《西洋景》的戲說更加離譜,倘若,真是任老板的錯誤,想必任早就被斬首了,更為滑稽的是慈禧指婚的臺詞,導演大概把太后當成了媒婆,這樣的鬧劇段落成為了電影的主體敘事,可謂哈哈文化之奇觀。如果任老板真有這出估計店子也沒了,還要株連九族,要編也編的像一些??!
我們的近代電影硬要套上清宮的皇城,為甚?不過是拖延時間罷了,在一個以戲說以為創(chuàng)意的時代,這些編劇只知道法國的早期電影《水澆園丁》殊不知電影已經(jīng)發(fā)明了九年,當年給慈禧看的是英國三部短片。也沒轍,誰叫法國人牛,他們保存完好的膠片被他們拿來移用。
歷史,可以查找的歷史里,我們至少在關鍵點上有些尊重吧,不然,讀圖一代長大的孩子總有一天以訛傳訛,到那個時候,我們如何再找到正源?!
那段關于影戲風化問題的懿旨簡直荒唐,這種小事慈禧怎么會顧及,這個典故發(fā)生再通商口岸上海,是在清廷即將覆滅的1911(宣統(tǒng)三年),有上海城“自治公所”頒布觀影七條,而在1905年前后的北京放映的大多數(shù)一分鐘左右的滑稽和風景短片,還沒有肉可看呢?!而這些一分鐘左右的短片哪有廣告可做?
現(xiàn)在這些人缺乏常識厲害,當年因為膠片感光度和片匣長度限制,拍攝往往需要大日光作為自然照明,本片里拿著攝影機四處亂闖估摸著導演是受了十三姨電影的誤導,我們的電影人這樣對待真實的歷史羞愧??!羞愧!
這個國家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沒有男女齷齪就編不了電影的地步,為了拉出一個女人的內容,編導總是將13億國民當成白癡,不要責難觀眾不看中國電影,我們首先要問自己你是否心里裝著觀眾。這是清朝,格格和照相館的小伙計算是哪出?。∵@種無恥和無知正在根本改變我們下一代對于中國歷史的認知,而在民國以前貴族女子的禮儀是十分講究的,這樣的戲說有些過頭。在1905年的任老板口中竟然說出了外來詞(譚派)藝術,可謂一絕。
100年的中國電影,第一位攝影師劉仲倫竟被他們編成一個小偷居心何在,100的輝煌被這些混蛋強奸、糟蹋!
天亡華影,奈何!奈何!
更為甚者,電影后面的情節(jié)就像一個弱智編的,離譜的情節(jié)到小徒兒劉仲倫和格格又揉又抱達到荒謬的頂點,拜香火按照白癡編劇的邏輯肯定有大火,果然火燒起來了,我真的無法理解《北京青年報》怎么有如此白癡的記者。滿大街的街坊四鄰不救火還被清兵攔著,編劇你好有浪漫和詩意??!
當代愚記為什么白癡居多,大抵的因為不看書,不鉆研,長此以往,怎么可能“高尚其事”,文化是需要積累的。
我真的不明白這部電影的所有演職人員,怎么沒有一個給編劇善意的提醒,一步電影的成敗是所有參與者共同的責任。
姜薇,我記下了你的名字,同時也理解了中國電影惡性循環(huán)的令一個原因,奉勸你回一下爐,到你的初中去跟老師學好段落大意,中心思想。
你說,看了這部電影觀眾會哭,是的,我哭了,不是被感動,而是因為你對于歷史的態(tài)度,你的胡說八道敘事的能力讓本片成為了100年中國電影的羞恥象征。
在現(xiàn)實里,豐泰照相館1909大火,那些早期中國影片資料毀于此次火災,還是燒了好,可以不讓人糟踐。
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膠片是明星公司1922年攝制的《勞工之愛情》
【附錄:影片資料】
《定軍山》中國大陸2005
編?。航?br>導演:安戰(zhàn)軍
主演:楊立新、譚元壽、梁鏡珂、呂中
片長:98分鐘
個人評價:藝術性0,欣賞性0(垃圾電影,我浪費了100分鐘,諸位就免了吧)
2006年3月25日 星期六 上午4時50分 云間 寒鴉精舍
獨立影評人:卡夫卡·陸(KavkaLu)
版權所有,請勿私自轉載
聯(lián)絡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郵箱: kavkalu1967@126.com
除了再現(xiàn)眾人齊唱定軍山那一段再無亮點。一把好牌能打成這個揍性也是服氣,這么個好故事非要拿一段狗血愛情來串聯(lián),偏偏男女主毫無人物魅力,人物情緒線索也亂七八糟,還把拍影戲的主線攪和得亂七八糟。
第一代攝影師劉仲倫被演成了廢物,任景泰也非常單薄,還用上了操勞過度吐血的老梗。很多地方甚至可以說是急功近利甚至粗糙的,眾人齊唱那一段,切入配樂無比生硬,生生打斷了觀眾感受,趕后期也不能這么粗吧!起了音樂之后,更是直接出了字幕,wtf,你們敘事不好是事實,最后這是直接不要敘事了?景泰吐了血這種梗也不要下文了?
不禁令人疑惑,哪怕是出品方只要東西不要質量,導演安戰(zhàn)軍作為電影人,對于這段歷史真的一點情結都沒有?一點緬懷前輩的使命感都沒有?
白瞎了譚元壽老爺子這一番辛苦,白瞎了中國電影百年的好背景,大概再也難有這么集中的資源和陣容來再現(xiàn)那段感人的故事。這么好的時代,這么好的陣容,心疼。
一星給譚老爺子和楊立新,一星給復刻了眾人齊唱定軍山的情懷,即使后面這場戲,只有半段好看。
最喜歡最后一段大家一起唱京劇那段,感人。。。
這tmd也叫電影?。?!
中國第一部電影
原版再也看不到,通過這個看歷史也是不錯的
唯一的星給譚老爺子
就沖譚派,分數(shù)不該這么低
垃圾
引用老師說的話“一片混亂”。。。。。。
完全不合歷史,但是喜歡里面格格和仲倫告別的戲(既然不合歷史,為什么劉仲倫又用了人家真名),“留影”的意思到底是什么,留念是什么。結尾離歷史太遠。但仍然感覺最精彩的時代已經(jīng)悉數(shù)過去,吾生也晚。
算是看過吧
兩星算給中國電影先驅,片子一星都不值
豆瓣評分偏低了,怎么著也得踩及格線。最后那場在片頭公開放映《定軍山》,人們齊聲配音的氛圍還把我搞得感動的。電影本身除了愛情戲過多并無大問題,虛構性的故事情節(jié)反而給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要是再浮夸寫變得傳奇反而更不真實。
什么梗,后面冒出來的徒弟和那個女孩兒什么梗,看的想棄劇
編劇太糟糕了。
硬加上去的破愛情,其他還不錯
100周年
中國電影誕辰百年的紀念之作,導演美其名曰“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然而致敬任慶泰和譚鑫培《定軍山》成片的故事,不謹遵史實也罷,卻各種戲說無中生有,植入一場瓊瑤式的格格和草民的愛情戲,占去大量篇幅,演員也毫無魅力。中國第一任攝影師劉仲倫被刻畫成惹是生非之徒。浪費了譚元壽老先生的參與
其實總的來說我還挺喜歡的!尤其是譚老爺子還有任慶泰的那條線!但是徒弟和格格那條線不太好,能跳過去就跳過去了!我感覺有點突兀!不過譚老爺子很棒
每一部主旋律的影片都讓我一次次的受傷,這次直接崩潰。大家還是珍愛生命,遠離主旋律
只有楊立新是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