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那些年輕著熱血沸騰著的人們早日長大...
那些年輕著熱血沸騰著的人們早日長大...
———序
看了《意亂情迷》,其實(shí)更喜歡原名《Lost and Delirious》,被屬于青春的無助、背叛、憤怒、疼痛、瘋狂、掙扎所灼傷,內(nèi)心的憂傷無法抑制,遂成此篇,借以紀(jì)念我們不斷流逝的青春歲月。
派對里狂歡而默契的舞蹈;寢室里互擲枕頭嘻笑打鬧;合唱時緊緊握在一起的手;課堂里為她鳴不平而與老師爭執(zhí);床上兩具交織的年輕的身體。兩個年輕美好的女孩鮑琳和維多利亞,一段不為世人接受的愛情,最后史詩般壯烈的一跳,禿鷹在離開那個肩膀后,高傲的飛翔在天際。而那個有著禿鷹般高傲而自由心靈的女孩,靈魂如煙花般散去。
維多利亞這個令鮑琳癡迷的女孩曾說:“鮑,沒有你我會感到惑。”她們幸福的相守,過著快活的日子??墒潜砻嫔掀届o的生活實(shí)際危機(jī)暗藏,經(jīng)不起一個小小的波瀾。惡夢最終引發(fā),一群女孩冒失的在清晨闖入寢室,鮑琳和維多利亞裸身相擁。直到此時,個性灑脫不羈的鮑琳還沒有意識到一切都已改變“又怎樣,現(xiàn)在是21世紀(jì)?!?br> 美好和現(xiàn)實(shí)相遇,總要經(jīng)受一場殘忍的洗禮。隨后的情節(jié)幾乎是伴隨著維多利亞一次次的背叛傷害和鮑琳一次勝過一次的憤怒而瘋狂舉動展開的。
“我對上帝發(fā)誓,是她爬到我床上,我甚至不知道她來了?!薄拔蚁矚g男孩,...有一個來自RAB的男孩,杰克...我們相愛...周五我們要參加提姆的派對?!痹诿妹冒愡d走后,維多利亞轉(zhuǎn)身,掩面痛哭。她可以盡力撇清和鮑琳的關(guān)系,可以在一群女孩中間張揚(yáng)著她和杰克之間發(fā)生過的關(guān)系,稱贊他撫摸的技巧,可是仍舊無法不愛。
其實(shí)她的愛并不比鮑琳的少,所以在背叛后還熱切的懇求瑪麗“還有一件事,瑪麗,現(xiàn)在全靠你了。鮑琳打算對此認(rèn)真,她很敏感,她需要一個忠誠的朋友,她需要你勝過任何人需要你。瑪麗,你能辦到嗎?”她是理解鮑琳的,可惜她心有牽掛,她有她的信徒父母,她不能像無拘無束的鮑琳那樣掙脫所有的枷鎖?!澳悴涣私馕业母改?,他們是信徒,他們不會再對我說話,我要他們成為我生命中一部分,沒有他們我無法生活。我愛鮑琳,你知道她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可能是我唯一會像克里奧帕特拉那樣愛的人,對她,似乎我被扼住了,你知道嗎?似乎我不在這個有呼吸的世界?!薄斑@些話以后不再說了,我對任何人從沒有對你的感覺,我為此可以用死來向你證明,但這永遠(yuǎn)不能,明白嗎,永遠(yuǎn)不可能,永遠(yuǎn)。”黑夜里兩人再次相吻,然后維多利亞決絕的離去。
維多利亞曾淚流滿面對瑪麗說“因?yàn)槲业纳钍俏业母改杆M?,即使沒人要?dú)⑽遥也粫肋h(yuǎn)這么傻和她一起。我不能再和她一起,再也不會?!?br> 另一個女孩以她為此生唯一的時候,卻不知這個女孩早就萌生退意,原來悲劇早就注定。聯(lián)想起當(dāng)鮑琳對老師說出“沒有她我想我會死”后,扭頭跑開的那瞬,這個孤單而執(zhí)著的背影,這份無望的愛,比什么都讓人更心疼。鮑琳這個孤傲如禿鷹的女孩比誰都深信著愛情,她在課堂上激動而大聲說著“愛,沒有誰能令它消失。因?yàn)檎撬覀儾旁谶@,這是最偉大的觀點(diǎn),一旦你明白這個道理,俯瞰所有人,那你就永恒了。因?yàn)槿绻闵杂幸苿樱蜁粝聛?,你就會掉下來?!蹦强趟劢呛瑴I,她感染了老師。
“我們不僅僅是朋友”“你做的一切事關(guān)我的事,你是我的我是你的”“我要她回來”“現(xiàn)在我不能再失去任何東西。”“是鮑琳和托莉相愛,記得嗎?托莉也愛我,因?yàn)樗俏业奈乙彩撬摹彼恢痹隍湴恋男Q她的愛,甚至在那個黑夜里,看見維多利亞和杰克靠在樹上做愛,也不能動搖她的信念。
在圖書館里,她找到維多利亞:“我會在你的家門口為我做一副柳樹棺材,在你的房間號召我的靈魂。我會寫上忠誠的愛,在死亡夜高歌。我會對著大山高呼你的名字,維多利亞?!贝藭r她激動的持著劍站在桌子上,像一個高貴劍客。那次老師亦為她的執(zhí)著無悔打動,真摯的勸說“鮑琳,你為何不下來?!薄坝肋h(yuǎn)別碰禿鷹?!彼﹂_老師的手后驕傲的離去。
這個女孩就是這等的驕傲,她可以從容的穿過眾人,走到維多利亞和她的父親面前,平靜的打斷他們,讓維成為自己的舞伴,卻沒法在遭受維多利亞拒絕說“我愛你鮑琳”后沉默,她尖叫著飛奔而去。她是如此決絕,不給別人余地,更不給自己退路。
“聽我說鮑琳,我們該分開了,這樣的事不再正確,我只想和你做朋友,好嗎?”
“到底因?yàn)榘愡d還是父母,請不要再這樣對我?!?br> 這時的鮑琳還單純的沒有看清是什么決定了她們的愛注定是一場沒有結(jié)局的悲劇,她還在執(zhí)著的努力,希望改變維多利亞的心意。她甚至天真的逼迫瑪麗剪短自己的頭發(fā)。可惜,維多利亞要的是男孩,不是短頭發(fā)的女孩,維多利亞要的是陽光下為世俗所認(rèn)同的生活,而不是不被父母接受的愛情。所以即使鮑琳擊敗了杰克,她的劍狠狠刺進(jìn)他的大腿,證明了作為一個女孩的她也有足夠保護(hù)維多利亞的力量,可那又能怎樣。
當(dāng)鮑琳絕望的問“在這個陰暗的世界,我該堅(jiān)持下去嗎?”老師沉默了。鮑琳其實(shí)只是個單純得讓人心疼的孩子,倔強(qiáng)而脆弱。倔強(qiáng),所以在殘忍的現(xiàn)實(shí)面前不愿讓步,以至一步步把自己逼到?jīng)]有退路。脆弱,所以在聽到瑪麗說她是同性戀的時候,歇斯底里的大叫“同性戀?你認(rèn)為我是同性戀?是鮑琳和托莉相愛,記得嗎?托莉也愛我,因?yàn)樗俏业奈乙彩撬?,我們都不是同性戀?!弊詈缶A叩牡乖谝巫永铮鋵?shí)她連自己都不能認(rèn)同,只想到了愛。
最后是瑪麗的獨(dú)白“我也覺得迷惑,不是嗎?在你死之前,你給我純粹的愛,就像一團(tuán)火焰,一直在燃燒,就像禿鷹,那火焰是我在黑暗中需要的,把我從黑暗中救出來。鮑琳,沒有那團(tuán)火焰,黑暗侵占她,她不得不飛走。現(xiàn)在我每晚仍然夢見她,現(xiàn)在我能永遠(yuǎn)記住你的臉,每次想你,抬起頭就能看見你的臉,就像穿越天空的火焰。”是的,這個全片中大多數(shù)時候安靜著的女孩還是幸福的。毀滅的只有鮑琳這個自比禿鷹的女孩,她太年輕不懂放棄妥協(xié),她太激越不懂隱忍求全。記得那個夜晚鮑琳馴養(yǎng)禿鷹時自言自語“你能飛離這里的,你將永遠(yuǎn)飛離這里?!毙θ萸宄憾拍?,這個女孩血液沸騰,無法被束縛在這個社會,最后也終于飛離了。沒有火焰領(lǐng)她走出黑暗,她的母親拋棄她后不愿意再和她聯(lián)系,她癡心愛著的女孩決絕的離開她后不停的傷害她,她就像一團(tuán)火焰,壯烈之后只有自我毀滅。
2 ) 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先說瑪麗的角色意義:
預(yù)設(shè)的觀影群眾---內(nèi)向、善良、乖,像剛學(xué)會奔跑的林中小鹿一般,朦朦朧朧卻又通靈地感受著周圍的一切。她能理解鮑琳對維多利亞的感情,也對維多利亞與男孩的性愛,有屬于她自己的生理感知,算是很客觀、包容的視角定位了;開始被父親送去寄宿學(xué)校時,瑪麗并不記得去世三年的母親的臉,在見證了鮑琳對維多利亞的愛之后,雖后知后覺,但她還是準(zhǔn)確get到了母愛的純粹,意識到了母愛是她在黑暗世界穿行的一朵火焰,然后就再也沒讓母親的臉在回憶中模糊。副線亦通過她與一位校園花樹管理大叔的交談對話,與她的成長蛻變交相輝映。終于,在鮑琳的“洗禮”下,瑪麗正視到了父親重組家庭后對她的懈怠,在深夜密林中,喊出了她的憤怒與痛苦。讓人感受到了暗涌奔騰的力量。
突然想起來周深演唱的《玫瑰與小鹿》。
關(guān)于維多利亞:
因?yàn)槭浪锥鍪值膼?,愛的都不徹底吧。她對妹妹的解釋,在意料之中,所以也就沒多大感覺,甚至更多的是因猜對劇情而帶來的的快樂與悲涼。自然,她的哭泣、為難、躲閃…亦沒淚目。以前還覺得“讓所愛愛其所愛”的愛,比必須占有所愛的感情更“正確”一些,直到后來看了王小波的《愛你就像愛生命》(房東的貓有民謠版的),才恍然大悟---“什么都不是愛的對手,與之相配的只有愛”這句話的邏輯點(diǎn)。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即:沒能走到最后,只是因?yàn)閻鄣牟粔?。維多利亞講:似乎我被噎住了…即使沒人要?dú)⑽?。在愛情至上主義者看來,這些話的重點(diǎn)在“似乎”,在“即使”,換句話說:她愛鮑伊,但前提是愛自己。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里曾說,有愛的能力的人生下來就會,不會的,生下來就不會。
羅蘭.巴特在《哀痛日記》里寫道:
“我可以向誰提出這個
(希望得到回答的)問題呢?
在沒有你所愛的人的情況下活著
是否意味著你所認(rèn)為的那樣愛她呢”
別說回答了,又有幾個人有這個發(fā)問的資本呢?
吶,躲不過鮑琳:
其實(shí)鮑琳從出鏡的抽煙、喝酒、臟話等都沒讓我覺得有多不羈或者說偏激,畢竟,太陽底下無新事,誰的學(xué)園生涯中沒有遇見過這樣的同窗呢!直到她反擊老師把女孩間的談話視作閑聊那幾句話,才讓我改觀:護(hù)女友竟然可以找到這樣的突破口,驚艷…然而,看到影片結(jié)束,才慚愧,自己也算是集體無意識的一員了。
鮑琳在老師的勸慰面前,只問了一個問題:失去摯愛后,我們該在這陰暗的世界堅(jiān)持下去嗎?然后,畫面切換,答案留給大家。我開始覺得,可能因人而異。你看,維多利亞也可以痛苦一下下就能繼續(xù)自己的生活了,就像鮑琳真的就是她步入異性世界的緩沖區(qū)一樣;理解鮑琳的老師,也可以在幻滅之時,因?yàn)閯e人的求助而找到了存活之道??傻?,鮑琳為什么就不能呢!為什么她就不能抵抗黑暗呢!為什么黑暗非要吞噬她呢!她還不夠勇敢嗎!現(xiàn)在誰還會以她那樣的改變和無畏,去挽留自己的所愛呢:從很“女權(quán)”的女孩,到也試圖剪掉長發(fā);從有趣不羈到精神分裂般的抓狂...只能說,老師的話一語中的:有時候,愛可能是一次很痛苦的經(jīng)歷。
鮑琳真幸運(yùn)。維多利亞真不幸。
不對不對,不知道。
想起來之前看過的一幅畫:畫面靠下是荊棘網(wǎng)一樣的柵欄,黑亮尖銳,最上面一層有被沖開的跡象,順著四散開來的荊棘結(jié)往上看,荊棘結(jié)像是漸漸展翅飛翔的大雁,往畫面上方若隱若現(xiàn)的太陽初升處飛去。猶如鮑琳。
(看第一遍的時候,膝蓋因?yàn)橘N膏藥過敏,發(fā)熱,鉆心癢、撓了疼、伸直-癢疼、蜷著-其實(shí)不太能蜷著。將近半夜,伴有春雨,哭點(diǎn)莫名其妙咆哮起來。醒,看《百年孤獨(dú)》。然后,鮑琳那位老師的存在,竟愈覺深刻起來。)
3 ) 只是愛一個人
愛是艱難的,雙方的感覺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的時候,是很難保持長久的。才發(fā)現(xiàn)女主是《四角關(guān)系》里面的女主。我很喜歡那部電影。
選擇逃避、沒有勇氣面對或者只是害怕。她有錯。但是女主也很偏激?;蛟S是我沒有這樣強(qiáng)烈的情感經(jīng)歷吧。我擁有的都是仰望和一些無奈。
一生為一個人活。因?yàn)榕髦挥X得她被她愛過。我只能說我被震撼。我更會像是小女主一樣,支持、陪伴吧。
4 ) 痛得很真切
很少看到這么痛的電影,看過之后有一股火憋在心里幾欲爆炸。
Paulie過于執(zhí)著,甚至有點(diǎn)偏執(zhí)。但她卻無比可愛,或許有些人注定為愛犧牲。
為何Victorie如此絕情?想必她也是愛Paulie的,然而愛在她生命中的意義遠(yuǎn)不及得到社會與家人的肯定。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很容易自己就騙過了自己,有些人就是與癡情無緣。
電影并不算深刻,人物塑造的也比較簡單而且臉譜化,但是它的痛卻深入骨髓,更甚于《La Vie d'Adele》結(jié)局時的痛。相比之下,《La Vie d'Adele》的痛可以預(yù)見也比較容易接受,兩個女主角的感情本來就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基于完美的性生活維系,除此之外的生活大多是雞同鴨講,如果她們最后真的一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那就是fairy tale了。而這部《Lost and Delirious》則營造出兩個少女的perfect match,就如露絲瑪麗般「一見動心」卻「最愛亦無力愛」,電影將悲劇全部歸咎于外界的壓力與Victorie的軟弱和妥協(xié)。
Paulie孤身一人,單槍匹馬,與世界對抗,而所愛的人卻不能站在自己這一邊。還有什么能比這更痛?
或許,一個執(zhí)著的愿為愛飛蛾赴火的人,與一個可以為得到社會認(rèn)可而犧牲感情的人,原本就不應(yīng)該在一起。
不得不感嘆Piper Perabo的演技,尤其與《四角關(guān)系》做對照,著實(shí)讓人驚艷。看完電影悲憤的心情難以平靜,唯有再看有完美結(jié)局的《四角關(guān)系》來解解毒。
5 ) 太脆弱崩潰之后的太堅(jiān)強(qiáng),打碎的玻璃比窗戶上的更有殺傷力。
“我被遺棄、被出賣、被憎恨、被恐懼,因丑陋、墮落、殺人、酗酒倒
在這一個城市最骯臟的一條巷里,天下大雨,滿地老鼠,瀕臨死亡的時候
女神向我走來,對我伸出手,‘跟我走吧,我給你幸福。’爬起來咬住女
神的脖子,我說:“我拒絕。”
我愿意只是黑暗,或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虛空,決不占你的心。
為什么你在給予了我鋪天蓋地的幸福之后,卻又將它們席卷一空,任憑我
翻山越嶺的尋找,依然不得要領(lǐng)
只有幻滅能成就我已然熄滅的信仰,盲目而灼烈的偏執(zhí),就此一生。
6 ) lost in u - Lost & Delirious
lost in u - Lost & Delirious
the euphoria,the agony,the heat of the fights and the chill of the silence - yeah, i've been there -or rather, lost and trapped there, for a while too.
love is a treacherous thing.
it's sheer gambling to pin ur whole heart and soul on any single human being.yet, for desperados like Polly,there just is no other way .we need to grab sth, anything actually,to make sth of this transient existence.some connection, to hold onto in this whirlwind of a world.and when that "anything" comes into our life and the connection is made ,it's irreversibly transforming.
just like when i've made u mine and me urs,"us" is born and the "i" as who I was before I met u is gone.i'm melted and remolded , so i can grow into ur perfect match.i start my sentence more with "we" than "i". i am not exactly thinking about or of u every single minute,but almost in everything i do, i relate to u.
my heart is tattooed, in M,and how i wish to wear it like a badge, not a scar.
"it takes one to make another',it takes u to make me.
i wonder if it's the same 4 Polly.i,like so many,have escaped from and know that blackness.
it really just takes a dim light to lead one through.But, Polly got so lost in the loss of her lighthouse Tori that she was blind to the most basic & important reality/truth: she is one flaming torch of life herself.
Paulie多好一個女孩,Paulie和鷹(Kes?) 比較怪異的是Paulie和Tori的愛情跟Mouse對母親的思念如果說非要聯(lián)系起來實(shí)在牽強(qiáng)且胡亂。Mischa Barton 20歲之前的片子大部分都不錯,想想真可惜,不知道還能觸底反彈不?
所以瑪麗這個人物的意義在哪裡?
就覺得做作到了極致。
之前DVD-5看過沒有或者忘記標(biāo)注,網(wǎng)盤下載重新再看,“我不是蕾絲邊”(蕾絲邊:英文同性戀音)三個女子學(xué)校女孩子的各自成長故事。
Paulie說“我決定每天種3000棵樹,贏個金鏟子回來給你”,編劇我求你不要這樣,姐姐早該過了那看青春片流眼淚的年紀(jì)了……太執(zhí)著和不夠執(zhí)著,都是苦
“Un sex me here. Take my milk for gall. Make thick my blood.”
那些真正左右生命的往往不是來自外物的牽扯,而是內(nèi)心的缺失。你追求的,誘惑著你;你缺少的,卻支配著你。有時你覺得你是個開荒的人,其實(shí)你不過是在找一條回家的路。
可以理解但無法對 (咆哮琳有好感??偸遣徽湎磉叺呐笥?讓自己愛的人為難和痛苦 這種愛 無法贊同——結(jié)局是“ 告白頂個鳥用?” PS Mary這個角色到底有何意義?結(jié)尾pauline既然死了為何大家那么憧憬地笑!?。。。。。。。?!變鷹飛了嗎!?。?!
尼瑪看得要哭瞎了?。?!女主后來在四角關(guān)系里終于修成正果!女二好像麗芙泰勒!米莎幼齒好萌可是你在這部電影里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澳懵犞?,這些話我只說一次,以后不會再說了……我對任何人都沒有對你的感覺,你知道,我知道,我愿意以死來證明……但是這永遠(yuǎn)不可能發(fā)生”眼淚流一地
后半段看著很窩火,vic為了世俗為了不失去父母的關(guān)愛放棄了paula,而且用了很殘忍的方式,知道到也難受,但是這種方式讓人討厭。同樣不喜歡paula的任性偏執(zhí),她的表現(xiàn)也沒讓人覺得有多值得同情。
劇本過于中二。不過還是難過,建議一旦認(rèn)真起來就不得了的人不要愛上錯的人,最好是不要愛上任何人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 我覺得人類的愛必定是可以跨越任何差異的
勉強(qiáng)及格。攝影很好,看上去清冷但又不人工化,配樂亦可,律動強(qiáng)還有世界音樂襯了主題。整體像《夏日之戀》混合《移魂女郎》,鐵T(主要是被忽視等精神問題)和愛人與見證者同居一宿舍,愛人因輿論問題逃離,引發(fā)鐵T強(qiáng)反應(yīng)。見證者作用是見證(雖然沒多大事)和闡釋,和鷹的加入很聰明,緩解T一味的作
早該放棄這一切,早該退出這被動的愛局,寶麗,你只是太年輕,她不值得你的一切 公號【電影顏控】后臺自取
六年多過去了,第一次在實(shí)習(xí)醫(yī)院對面的網(wǎng)吧看得。那時候啊,小縣城的破醫(yī)院,每個週末的網(wǎng)吧包夜四部電影是最期待。彼時是多歡喜,現(xiàn)在看來也依然不俗。而且,理解另一個譯名《少女情懷總是攣》的貼切。一段又美好、又傷感、又無用的青春^_^動物兇猛,太過激烈,青春如斯,過早燃盡。
米莎巴頓太美了!perabo就是個鐵T吧……我看完片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把四角關(guān)系翻出來重看了一遍……囧
光看封面我以為這只是另一部les電影罷了..可是它不是,它美麗而傷感,講述3個在prep school就讀的少女們,Barton一個新來的學(xué)生偶然目睹了室友Tori和Paulie在接吻,她開始認(rèn)為她們的關(guān)系不只朋友那么簡單.但她們不是les(通常意義上).他們是兩個靈魂互相愛著對方,只是軀殼碰巧是同性罷了,每天你只要知道有個人愛著你,那么任何恐懼你都不會再懼怕,對于Paulie來說Tori就是她活下去的理由,但是Tori面臨的種種壓力(不多說了)...它是一部可愛的電影同時也是傷感的,并不適合每個人觀看.
以第三人視角「鳥瞰」了一段剛烈的同性愛。說瑪麗人設(shè)無意義的可能沒看懂,瑪麗才是本片主角,那只從殘缺到高飛的鳥即是她心境成長的投射。咆哮寶麗作為飼養(yǎng)者,擔(dān)當(dāng)喚醒她體內(nèi)憤怒的外部因子。最后寶麗沒有成為自己的猛禽,她留在了憤怒里,從憤怒中躍起明晰地巡視世界的,是瑪麗。
有俺喜歡的pp和mb,mb那時候真是讓俺驚艷呀,還是小時候可愛~the oc的時候覺著有點(diǎn)太瘦了
I love the T-shirt with Five-pointed star & the 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