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活在姐姐孫麗(牛莉 飾)影子下的孫燕(陶虹 飾)一直都渴望成為姐姐那樣的人,長得漂亮,學歷又高,周圍一直男孩子不斷,而自己一切都很平平。漂亮的姐姐雖然喜歡英俊的青梅竹馬馬黎明(許亞軍 飾),但嫌他不爭氣,后來嫁給了研究員張波(劉冠軍 飾)。而孫燕這邊,經師傅介紹的醫(yī)院后勤人員潘樹林(姜武 飾)則完全不像姐夫那般有文化懂浪漫,但勝在為人正直對自己也好??山憬銓O麗卻瞧不起潘樹林,恰逢這時,孫燕的小學同學翟志剛(何冰 飾)對她發(fā)動了猛烈追求,二人不久便結了婚??苫楹螅瑢O燕發(fā)現(xiàn)翟志剛心胸狹小,二人完全不合拍,最終以離婚收場。而愛折騰的姐姐留下了女兒和姐夫,出了國和外國人勾搭上,最終也離了婚。一切兜兜轉轉,而馬黎明和潘樹林這時又出現(xiàn)在了姐妹倆面前,故事又會朝哪個方向發(fā)展呢?
改編自萬方的同名小說。
我以前一直思考一問題,你說為什么孫燕沒跟馬黎明上床呢。評論里說,因為孫燕只跟喜歡的人上床??蓪O燕也喜歡馬黎明啊
馬黎明奶奶走的那天,馬黎明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后來孫燕也跟她姐姐坦誠了很久,描述了那天的場景,他說馬黎明說了很多甜言蜜語,在她身邊反復懇求。劇里馬黎明更是使出了聰明又愛騙人的男孩子的必殺技,馬黎明說,燕,你能閉上眼睛么,我覺得你閉上眼睛特好看,我求求你閉上眼睛好么。燕閉上了眼睛,馬黎明在她臉頰輕輕親昵。
確實只差一點,最關鍵的是燕善良,馬黎明奶奶走了他有多傷心,燕知道,脆弱也特別打動人
但燕還是走了
馬黎明誘惑又深情的說,燕,你就不想么,你真的不想么
當然想了,說不定燕每晚睡前的腦洞小劇場想的都是馬黎明呢
可是有些人,像燕這種人,他們對關系有明確的定義,她們只會跟戀人或者配偶這種明確被定義過關系的人上床,而不是喜歡誰就跟誰上床
燕從小和馬黎明一起長大,拿落魄的馬黎明打趣,被長得好看的馬黎明誘惑,又反反復復的去找他
沒別的,燕就是喜歡馬黎明,燕這種女孩子,總是覺得自己應該喜歡一個完美的人,更好的人,所以說她說自己喜歡張波,也去跟張波表白
但不是,真不是,燕喜歡的是馬黎明,以為自己喜歡的是張波,而最合得來的是樹林
那馬黎明也不缺女孩子啊,為什么百般誘惑孫燕呢
因為馬黎明也喜歡孫燕啊,孫燕跟他一起經歷了很多,像朋友,像兄妹。茫茫人海,要騙他利用他的人太多了,而孫燕不會,就這份不會就值得10分憐愛了
《空鏡子》是我這兩天看完的電視劇。我想給它五顆星。 這部拍得像小說像散文一樣的電視,含而不露,動情卻又點到為止。雖然是很早的片子,可是如果放在浮躁的今天,依然是有著巨大吸引力的。 故事很簡單,一對姐妹截然不同的人生。漂亮的姐姐為了比世界還大的野心不擇手段地索?。粯诽熘拿妹脼榱藛渭兾⑿〉脑竿母是樵傅馗冻?。每一次的對話都是兩種人生觀的對峙,最后卻會讓姐妹情深站出來說話。這是慣常的表現(xiàn)形式,卻不讓人覺得做作。 妹妹和姐姐無數(shù)次在人生、感情的問題上發(fā)生爭執(zhí),姐姐聰明而潑辣,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妹妹平凡而善良,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然而,她們都堅信對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堅信對方都是糊涂的人。她們的生命中不斷地有男人走進走出。不同的是,姐姐的男人是姐姐主動爭取的,每一個都有一個灼灼閃亮的地方,比如英俊,比如才氣,比如金錢;妹妹的男人卻都是別人推進她的身邊的,要不傻氣,要不女氣,要不小氣,每一個都有一個讓人汗顏的地方。妹妹在姐姐的光環(huán)里不斷審視著自己的渺小,羨慕她的精彩;姐姐在她自己的世界里活的恣意妄為,活色生香。讓她們做出妥協(xié)的底線是親情,然而讓步的幾乎都是妹妹。 故事的英文名叫《nothing in the mirror》,不知道導演有著怎樣的表達愿望,我理解的鏡子里折射的并不是生活,而是兩姐妹互為鏡子的人生。就像是一種找尋過程。她們在彼此的軌跡里尋找自己所缺失的、丟棄的、渴望的。妹妹的心里住著一個單純的孩子,所以她永遠不會成為壞人,但她渴望姐姐一樣的自私自利,因為它們至少能給她帶來世俗的熱鬧;姐姐的心里住著一個永不知足的孩子,所以她永遠不可能停步,真正懂得去和別人share,直到最后,她才說出了那句遲到的“我真羨慕你”。 我很喜歡編劇塑造的人物,飽滿、立體。每個人都個性鮮明,卻不是簡單的好壞二元對立。妹妹單純但不傻氣,姐姐聰明但不惡毒。只是在故事快要接近尾聲的時候,妹妹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幸福,在輪番遭到張波、馬黎明的拒絕,又被潘樹林的孩子氣跑后,跟姐姐發(fā)生了一場嚴重的爭執(zhí),姐姐一度要送她去看心理醫(yī)生,我一邊困惑是否編劇有嚴重的反智傾向,一邊害怕妹妹的人生會偏離原先的軌跡,謝天謝地,她沒有怎樣。她還是在歲月的流砂里,篩掉了粗糙,留下了感動,最后,那個最初的戀人還是把她擁在了懷里,雖然大團圓的結局多少讓人覺得沒有震撼力,卻也暖暖的讓人覺得溫潤。 當然,編劇的理性讓人敬畏。姐姐的結局也不算壞。在兩次失敗的婚姻后,她開始真正認同了妹妹的單純善良,也由衷地說出了那句羨慕。雖然她和妹妹的人生還是要在那個路口岔開,然而,畢竟是心底有了認同。 畫面暖暖的調子讓人懷舊。像是加過暖色濾鏡。在飽和度過高的當下,如果抽去四分之一原色,生活會不會淡然很多,溫暖很多,柔潤很多?妹妹的堅持像是我們的90年代,一切東西都沒有膨脹扭曲,包括我們的欲望;姐姐的聰明就像我們的10年代,從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富足過,也從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疲倦和想退回過。也許不經過這消費社會的洗禮和奉承,我們終究難以將浮華看輕,我們享受豐裕社會帶來的各種便利,卻也被這些便利奴役而不自知;我們以為我們比任何一個時刻都懂得享受與高貴,卻不能坦然面對鏡子里滿目的疲倦與焦躁。說到底,我們不過是巨大世界里德一顆微塵。持一顆敬畏之心是多么必要又多么難得。 然而,不管是多么難得,堅持心中那些簡單而美好的東西是我們永遠不能舍棄的。
六七歲七八歲看的電視劇 記不清劇情 卻總能想起好人好夢帶給人那種觸動心靈的感覺 重看空鏡子 昏黃的鏡頭下 把擁有最複雜情感的人的生活狀態(tài)的縮影都放在裡面 驚奇的同時又真實得抻動人心 劇中的幾位男主角馬黎明 翟志剛 潘樹林 張波 姐倆爸孫廣田每個角色都耐人尋味 值得反覆品讀推敲 反正我是不能理解 馬黎明對妹妹是怎樣的感情 是發(fā)現(xiàn)平淡才是真尋求對生活的安穩(wěn)抑或是刺激 是為了挑戰(zhàn)姐姐讓姐姐回到自己身邊 是為了證實奶奶的話 實現(xiàn)奶奶的心願 是心疼憐憫妹妹 還是恍惚間的純粹的愛...看不透
我怎麼覺得翟志剛小心眼愛面子斤斤計較虛偽但還沒有想像中的壞哈哈 除了流產那段 不是男人 最後悟的很透 一起學習
孫燕我覺得是一個傻呵呵很善良很貼心能幹 好學 堅持做自己不服輸很大氣用力生活的那麼一個女人 她羨慕麗 殊不知自己也有資本值得被羨慕 對翟志剛果斷放手 再見時忘卻曾經受到的傷害還能平靜的安慰對方 對張波勇敢表示愛(雖然不能理解 這麼穩(wěn)重的人怎麼會對姐夫有想法)對潘樹林幾次放棄又決定牽手的決心(老喜歡這一對可惜一開始沒堅持走下去 不過可能當時沒分開 婚後也不一定幸福 兜兜轉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馬黎明和姐姐這對志趣相投的青梅竹馬經歷最純粹的愛情悸動 到互相幫助到最後利用合作 是真愛 但是緣分還差了點吧 可惜了
幾個場景總能想起來 大的廣告牌 人來車往 胡同和白塔寺、紅牆 那面梳妝臺的鏡子 老爸指著西藏的照片只有潘樹林一眼認出老爸......還有恰到好處的配樂 一切生活的不能再生活 卻又文藝十足
鏡子 空鏡子 到底代表什麼 從鏡中人應該能摸出點門道吧 母女 姐妹 夫妻 天空 幾次不丟棄的執(zhí)念.....
劇給了相對小說完美的結局真好... 生活已經夠辛苦不想給觀眾帶來壓抑哈哈
用燕兒最後的幾句話結尾
生活要好好過
相互幫助
相互愛護
這樣不好麼
這樣,才好
下一次看希望會有新的感悟 請用力生活!
歡迎重溫的和我交流!
和經典不說再見 感恩 致敬!
屋子中間的爐子上做著水,白皮水壺冒著熱氣,蒸騰的白霧后面,馬奶奶坐在床上翻看小人書,說道:“風流靈巧招人怨,唉,這個晴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馬黎明坐在爐子旁正在磨刀要殺雞,他略帶不耐煩地說:“奶奶,這紅樓夢您瞅不煩呀?!?/span>許亞軍扮演的馬黎明,帥氣野性不失溫情,眉宇藏憂,隨著電視劇情節(jié)的展開,令人感覺奶奶嘆惋的晴雯儼然就是他,有才華有野心,卻早在童年便遭遇家庭變故,只和奶奶相依為命長大。這一段祖孫戲安排在電視劇《空鏡子》的開頭,像定調似的,在《空鏡子》的敘事中織入了《紅樓夢》的輕絲曼縷,再進一步也可以說,這部電視劇有些《紅樓夢》情結。
楊亞洲執(zhí)導的電視劇《空鏡子》于2001年上映,深受好評,根據(jù)萬方同名小說改編,小說發(fā)表在2000年第1期的《十月》上。陶虹演妹妹孫燕,牛莉演姐姐孫麗,和她們演對手戲的男演員是姜武、許亞軍、何冰。故事主要講的是北京胡同四合院里一對姐妹的故事,姐姐孫麗,跟名字一樣,美麗,大學畢業(yè)后在旅游局工作,胸懷著要出人頭地的志向。妹妹孫燕,跟名字一樣,尋常百姓家的燕子,愛笑、率真,相貌平平,沒上大學,在軋鋼廠當會計。漂亮男孩馬黎明是鄰居,三人青梅竹馬地長大。感情甚好的姐妹倆各自經歷了愛情、婚姻、流產、生育,最終走向成熟和篤定。
一、馬奶奶眼里的紅樓姐妹
這個劇沒有波瀾起伏的傳奇,是踏踏實實的生活,鏡頭語言也踏實,白描式的,平淡、憂傷、溫暖、空靈、令人回味。一對北京姐妹的人生,普通而典型,馬奶奶喜歡把她們倆用《紅樓夢》里的人物比,說孫麗像王熙鳳,太厲害,說孫燕兒像傻大姐兒,人實誠,嘆惋馬黎明怎么就跟孫麗而沒跟孫燕兒好上呢。馬奶奶就是這樣,她出場的時候,永遠在說《紅樓夢》。其實,孫燕兒有個方面倒是跟黛玉挺像,就是在她那里,愛情和婚姻是一個東西,不能分開,始終就這么一個心眼兒地活著。不同的是黛玉愛哭,她愛笑,她一笑整個世界就燦爛了,潘樹林深愛著她那個笑。潘樹林和她一樣正直善良實在,但就是脾氣大,遇到不平事就愛出手,和人打架,也不會浪漫和哄女孩子,結果兩人因為一些生活中的齟齬而分手。年輕女孩子,誰不是喜歡張波這樣的呢?
張波是孫麗的男友,學歷高又浪漫,婚后他幫助孫麗去了美國。孫麗個性很強,一直向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前進,她是個很懂得跟男人打交道的女人,能夠把愛情和婚姻分開。所以她傷害馬黎明和張波,而作為代價也難免被理查德和麥克傷害。她待人是像王熙鳳一樣厲害,但更重要的是,她同樣是屬于要在權勢中周旋的人。
婚前怎么浪漫都可以,可是對于女性來說,懷孕生育卻是她們獨有的人生經驗,有的時候是喜悅,有的時候則是障礙和痛苦。孫燕曾說自己和一個人結了婚會永遠愛他,可婚后翟志剛的小心眼兒暴露無遺,特別是孫燕兒意外流產后,特別想要孩子的他對走出手術室的孫燕的第一句話是指責和謾罵。孫燕因此離婚,而孫麗在墮掉馬黎明的孩子后選擇和張波結婚,之后她又遇到了事業(yè)與懷孕的沖突。這些都是女性要面對的人生經歷。這個劇在對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予以理解和懷舊的同時,站在女性視角給足了女性關懷,這對姐妹在緊要關頭都掌控著自己的人生,獲得自己的世界。
二、白塔紅墻下的文化鄉(xiāng)愁
電視劇里的日常生活場景,是這部戲的魅力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北京白塔寺東夾道胡同,夾道長長的紅墻,高聳的白塔,綠竹紅窗的四合院,空中的鴿哨,白塔寺的鐘聲,這些城市景象勾勒出濃郁的北京風情。然而這部劇的劇情、口音、細節(jié)和人物設置告訴我們,這城市景觀并不止于北京,而是超出地域意義的一個繁華舊夢的中國意象,白塔、紅墻、四合院,它們悄無聲息卻無時無刻地不在提醒著我們昔日的盛世,它們既是場景的,也是文化的,經由馬奶奶時不時地用《紅樓夢》諧謔幾句,全劇彌漫著濃郁的文化鄉(xiāng)愁。而在繁華舊夢的背景之下,時代的傷若隱若現(xiàn)。第一集里,孫氏姐妹一家圍桌吃飯,聽到院子里馬黎明唱:“為什么你總是笑我一無所有”。這句《一無所有》歌詞,已經道出了劇情發(fā)生的年代: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后。80年代后期崔健在北京工體的百名歌星演唱會上,以一首《一無所有》開啟了中國大陸都市搖滾,那時我們改革開放不久,是一個處于新舊之交、喧囂、躁動、機會與匱乏并存的年代,這首吶喊的搖滾唱出了一個時代焦灼而匱乏的心態(tài)。
馬黎明帥氣聰明,孫麗雖然愛他,但是不會選他,因為他一無所有。孫麗把愛情和婚姻分得很清楚,一直朝向自己的欲望前進,她拋棄馬黎明嫁給張波,去了美國后又拋棄張波嫁給理查德,她很自我,追求自由,可是她的“自由”又常常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她對父母說找個洋女婿對他們來說可以在鄰居面前風光,如果作為觀眾的我們把鏡頭拉遠,把更廣的地理背景和更長的歷史尺度納入視野,孫麗的這句話就有令人唏噓的感覺了。白塔寺,本名為妙應寺,是忽必烈敕令在遼南京寺廟遺址的基礎上修建的,經由明清兩代皇帝修繕,這個藏傳佛教寺廟的歷史沿革見證著建都北京后一個大國七百多年的盛大和文明的燦爛,直到八國聯(lián)軍攻占北京時,寺內法器、供器等被席卷而去,此后它逐漸演變?yōu)槊耖g廟會場所。在敕建的白塔下道出嫁給美國人會很風光的話,在歷史與當下的落差中,繁華舊夢下的中國傷痕隱隱作痛。
在那個新舊碰撞的年代,萬古巋然的故國瞬間被西方話語和價值圍剿和裹挾,西方成了唯一范本。而劇中姐妹倆的父母儼然是傳統(tǒng)的守護者,尤其是父親,孫麗離婚嫁給美國人后回國,母親穿上她送的印有美國國旗的衣服,父親生氣地讓她脫下來。父親的這一舉動,是有象征意義的。姐妹倆的父母非常慈愛,對女兒很包容。最后孫麗在美國經歷了諸多感情經歷之后,疲憊的她對馬黎明說,好好過日子就是幸福,這是母親說過的話,是她曾經鄙視的。她理解了父母,理解了妹妹孫燕。白塔寺下的這個家一直在包容她,“好好過日子”,其實這是最難做到的,沒有深刻的、身體力行的愛和責任,是做不到的,這句話說出來舉重若輕。這樣的結尾給中國傳統(tǒng)道德和家庭觀念的回歸留下一個思考的位置。
三、鏡子,冬季,空與滿
劇名叫《空鏡子》,而拍攝鏡頭也常常從屋中橢圓的大梳妝鏡里取景,映照出兩姐妹。鏡子是一件很實的物件,可它映出的卻是空的影兒。萬方談到自己的這篇小說時說,人生忙忙碌碌,其實回憶一下到底活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想想好像也說不出來什么,人的熱鬧,鏡子里的空??稍谥袊軐W里,“空”又可能是“滿”。
鏡子在中國古代文本中是一個常見物件和文化意象。漢代的青銅鏡背面常有古拙的銘文:“天上見長,心思君王”、“見日之光,長毋相忘”、“中國大寧,子孫益昌”。在歷代詩文中也常出現(xiàn)鏡子,詩經《柏舟》有云:“我心匪鑒,不可以茹?!?/span>可見早在詩經時期,我們的文化里就提出了鏡子是包容一切的這種哲學意味的解釋。的確,鏡子是空的,就因為空才可以包容一切,所以又是滿的。姐妹倆的所有經歷和悲喜都映在鏡子里,被它所包容。而姐姐孫麗的任性和“自由”又被父母包容、被妹妹包容、被馬黎明包容,被這個白塔紅墻下的四合院包容。
《紅樓夢》以情悟空,人生始于熱鬧盛大,終于水月鏡花,但小說的重點是情,而非空。孫燕對自己真誠、對生活真誠,在經歷過人生風雨后她最終也和潘樹林重續(xù)前緣,兩個真誠的人走入了幸福。劇的開頭是孫麗和張波在山上慨嘆他們相遇的緣分,后來卻勞燕分飛,而結尾,是孫燕和潘樹林在同一座山談論兩人的緣分,是很著實的緣分。燕子和樹林,名字就構成一種歸宿、相守的意象。
全劇的季節(jié)始終是冬天。北京的冬天是最有韻味的,白雪紅墻,荒蕪寂寞,安靜、沉郁,冬天是沉思的季節(jié),下雪的時候,便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鏡子的空,冬天的沉寂,隨處可見值得琢磨的人生況味。孫麗看不上孫燕兒遇到的所有男人,覺得不夠檔次,可是她婚前流產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讓孫燕找潘樹林幫忙,因為他在醫(yī)院工作。《紅樓夢》里,是劉姥姥最終救出了巧姐兒,“高檔”的人落難時,是“低檔”人伸出援手的,《紅樓夢》早已道出了人生的辯證。以前孫麗常對孫燕說,你不懂。而在電視劇的最后,孫燕擺脫了一直以來對姐姐的崇拜以及她對自己生活的指點和評判,輪到孫燕對孫麗說,你不懂。孫燕對自己的愛情已經篤定,她懂潘樹林的善良、道德觀和真誠。
馬奶奶是在前門樓子聽評書《紅樓二尤》時安靜地死去的,這個書又是兩姐妹的故事。這永恒的兩姐妹,賈府的釵黛、寧府的二尤、白塔寺胡同的孫燕和孫麗,在中國悠長的文化和文脈里流淌、對話、改變、繼續(xù)。這個劇是典型的中國歲月里的中國故事。
話外:拍完這部戲后,姜文對姜武說,在你拍過的影視里,這個劇是最好的一部,如果導演選了我,我一定演。
再話外:楊亞洲很善于拍攝女性和家庭題材的劇,另一部《家有九鳳》也是杰作,它和《空鏡子》一樣,場景、內容都根植于本土,根植于地域,一個是山西,一個是北京,用平白、樸實、溫暖的敘事風格,表現(xiàn)人物在中國歲月、中國地域里的中國經歷、感受、傷與痛、喜與幸福。像《紅樓夢》那樣,對人物不做黑白分明的褒貶,有一種慈悲的視角。而《空鏡子》作為一部都市女性劇,它的真實、深刻、內斂和里面深厚的文化沉淀,都是當代很多劇無法出其右的。
早前兒的電視都能深刻反映社會狀態(tài)。
馬黎明從游手好閑到坐牢,出獄后從出租車司機再到大老板,他英俊風流人見人愛,他希望被愛,也得到了很多的愛,卻因此變得懼怕婚姻。
翟志剛有學問就自命清高,看誰都想數(shù)落幾句,生理缺陷讓他變得自卑,小氣,婆婆媽媽,看不上孫燕離婚后卻找了個母老虎,孫燕沒有為他生下孩子,和后妻的孩子患先天性哮喘,真是有苦說不出。
孫麗利己主義,愛著玩世不恭的馬黎明,嫁給了才學兼?zhèn)涞膹埐ǎs上了留學潮赴美后被資本主義利欲熏心,和張波離婚嫁給了老外得到綠卡,被第一個老外拋棄找了第二個老外,再被拋棄再找第三個、第四個...。
孫燕善良樸實心氣兒高,這個丑小鴨也希望像白天鵝姐姐一樣能找到像姐夫張波那樣完美的男人,相親對象潘樹林的直性子暴脾氣讓她反感,此時重遇了以前的同學翟志剛,為了結婚而結婚她嫁給了翟志剛,夫妻生活不和諧產生各種矛盾,離婚后又兜兜轉轉的和以前特看不上的潘樹林重逢,得到了簡單的幸福。
大齡男女問題由來已久,以前,像孫燕一樣,從未想過要靠相親去結婚,要好的對象也會因為對方的某些小缺點將人拒之千里,也曾遇到過張波介紹給孫燕的那個潔癖同學一樣的詭異娘炮。人沒有十全十美,劇中所有的人都在失去后回頭再看才感受到被傷害的事物往往那么美好珍貴。
沒看過原作小說,聽說結局還是很凄涼的,但是劇終的改編仍是希望生活的一切都能有新的指望。孫家爸爸在西藏的舊情人病逝了,爸爸后半輩子在心里還是惦記著她,最后也算是和他理想中的那份美好在另一個世界重逢了。孫家媽媽深知爸爸有別的牽掛,爸爸去世了是不是也算了卻了她的心結?現(xiàn)在有了嘟嘟,有了潘樂,含飴弄孫也能充實愉快。孫麗又要回到美國開始新的生活,孫燕和潘樹林學會了互補有了新的婚姻也得到了潘樂的認可,張波和學識思想登對的新妻子有了孩子獲得了真正的幸福,翟志剛有了自己的孩子為孩子而努力著,馬黎明的事業(yè)會越來越壯大掙更多的錢享受他想要的榮華富貴。。這個結局挺好,都是好的期許,都是新的希望。
兩個男演員名字里面冠亞軍齊全了(要是再有個季軍就不得了了,哈哈哈)。
這姐妹倆沒覺得在外貌上差多少啊
當時小,心思都放在看神神怪怪的劇上,對它不感興趣;現(xiàn)在三十歲了,才主動翻出來看。看的版本將20集(每集45分鐘)剪成了30集(每集30分鐘),所以也就聽了30遍片尾曲《好人好夢》。小時候可會唱這歌了?,F(xiàn)在懂了,好人只配有好夢,卻大多不會有好的人生。
陶虹的演技絕了。
動情,但不煽情。
小陶紅的京片兒滿贊
看這個總有種悲涼的感覺
這就是生活最真實的力量,鏡子映射著悲歡離合的人生。究竟是要為自己而活?還是要有所依戀,有所顧慮?外貌雖然很重要,但決定不了一切,也不是幸福的必需因素。善良是珍貴的品質,兜兜轉轉,還是回到從前的他身邊。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婚姻的態(tài)度,對人生的態(tài)度,姐妹倆是真實的對照,無需任何注解,一切自然明了。
當年的評價很高的,看起來有點文藝電影的調調,美麗聰明的姐姐,善良平凡的妹妹,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男人,不同的性格,一方不珍惜的正是另一方羨慕不來的。
妹的 小時候叫著許亞軍好特么帥啊
看到有人寫經典電視劇,卻漏了這部,不服氣地拿出來重溫一集。小時候地方臺老放它,后來上高中看了萬方的小說,說實話電視劇比小說好,長長短短的空鏡頭,公交車開開停停,街對面的小店里有人說說笑笑。情感細膩得像溫水,隱而不發(fā)。對了,那時候覺得天下最帥的人,就是許亞軍那副樣子吧。
牛莉這演員簡直絕了,做運動員就拿金牌演戲就扎眼玩兒小品就出挑,長得還那么好看,人生大贏家。
電視劇極品
第一次到孫家的時候,只有潘樹林找到了照片里的孫爸爸,張波和翟志剛都沒有,所以其實只有潘樹林才是孫家命定的女婿。你看,這就是命運的力量,它把一切都澆鑄在歲月的點點滴滴里,由不得你不信,它就在那里。
看的遍數(shù)多了,反倒覺得孫燕很討厭,盲目崇拜、好高騖遠。她也就是沒有孫麗聰明能干,但凡有,也得是個特會作妖的人。潘樹林既然譴責孫麗未婚先孕,那就別追著趕著要親孫燕一口。難道他不知道未婚先孕就是從親一口開始的么?干嘛那么上綱上線。
楊亞洲拍得最好的一部電視劇。
小時候和老媽一起看過,記憶中的情景是她一邊搓著盆子里的衣服一邊看著電視里故事的鋪展。偶爾會泛起淚花。
扣一星給爛結尾。姐姐盡興作了一輩子,反而覺得窩窩囊囊想啥啥不成的妹妹幸福,逗呢么?少扯什么平平淡淡才是真,給你顏值你也作。有人天生體面,有人一生窩囊,世界從來就不是公平的,別找補了就。
帶著悲涼的文藝氣質的生活范電視劇……
國產劇精品,演員劇情意境都挺到位??上缃窨磥韮r值觀有些落后:對自私自利的姐姐的批判暗含著對女性追求自我的否定,對妹妹好人好報的贊美則凸顯了對女性的規(guī)訓。為什么追求自由的姐姐一定會兩手空空?一旦對女性處境敏感起來,就無法忽視文藝作品背后的性別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