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請給自己一些空間,成都,我的家鄉(xiāng)
靜靜的看完了整部電影,坦白說整個劇情很老套,很像是現(xiàn)代版的《羅馬假日》,但是我依然給了一個“力薦”,不僅僅是因為我是個成都人,更重要的是里面有著淡淡的,我所追求和向往的舒緩的生活節(jié)奏。
一個在異鄉(xiāng)工作的成都人,懷念故土的這份思念相信是大家可以理解的。其實,北京、上海等城市也挺好。不過,相比成都來說,少了一種人情味和安逸的情懷。這就是一個城市的定位和精神。
杜甫草堂、寬窄巷子、火辣的火鍋、串串香,成都的很多“地標”在電影中展露無遺。很感謝,導演對這座城市的鐘愛,也很感謝男主角對很多成都男性追求生活的一個還原。
這不是一種“小資生活”的體現(xiàn),而是一種懂生活、愛生活、享受生活的追求,我可以窮困一些,但是我對生活充滿激情就像“麻辣燙”一樣,置身火熱的“鍋底”中卻用于“冒泡”!我可以窮困,但是我的飯菜,我自己來做,我可以做的好些,當然也可以差些,都看自己心情!我可以窮困,但是我也有機會選擇,偶爾的奢侈并不會讓我生活變得更糟,反而會多些美妙!
平日是平淡的工作,如蓋碗茶一般平淡,卻完全覺得乏味,偶爾的一些閑敘家常,偶爾一群狐朋狗友的集合,會讓生活多很多樂趣。四川人,談不上有多么的豪爽,但是一定很熱情,很耿直! 麻將桌上,高談闊論,扯東扯西,不是在賭博而是在“混時間”,是在享受身邊人的存在,和分享他們的故事。
整個電影都有一種淡淡的陰郁,這是成都全年天氣的一個寫照,這也是成都的又一個特質(zhì)。話說成都是中國的浪漫之都,成都男人有著享譽全國的“耙耳朵”稱號。請不要以為,這不是爺們,恰恰想法,這才是真爺們的寫照!這是一種愛,可以甘心的給老婆做飯、打掃家務;這是一種愛,可以在工作中盡量的照顧到老婆的感受而不是專斷獨行;這是一種愛,不一定很浪漫,但是浪漫就融入在生活的細節(jié)中,一盤菜、一碗湯、一起看電視、一起春熙路逛街、一起王府井看電影......
不是每份感情都需要像泰坦尼克一樣用沉沒來注解偉大和浪漫;
不是每個城市都需要用高GDP和高消費來表明現(xiàn)代化;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像李嘉誠一樣“富可敵國”;
其實,享受生活就是一種浪漫,幸福也遠遠比高收入來的重要,看電影,享受生活,愛成都,愛一種浪漫舒緩的生活節(jié)奏。
2 ) 山寨的定制片,極可能是投資方明知也要山寨
又一部地方定制電影,成都的宣傳片。山寨了一下《諾丁山》,對了,還有《羅馬假日》,還有理查德·林克萊特的“愛在”系列。
對白真的不是人話,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你想走文青路線?不用文縐縐、假惺惺的,《愛在黎明破曉時》絮絮叨叨一樣就可以了。配樂、劇情都顯得死氣沉沉,沉悶,拖拖拉拉。當然啦,這種定制片又不能玩狗血,如果走愛情喜劇路線編劇又沒有這個能力,只能搞部溫吞水出來,交差了事。
男主佟悅有一點像任重。女主王堯有點像倪景陽。
山寨的定制片,極可能是投資方明知也要山寨,而非編劇想為之,這種定制片編劇都是聽制片方或者導演又或者資方的,自己沒什么話事權,他不產(chǎn)生故事,只是文字的搬運工。國內(nèi)編劇的悲哀之一。
3 ) 《情遇成都》:從日常生活中汲取快樂
打開電視,沙礫噴薄而來,非長相廝守,不能撿到幾微粒閃光的東西,所以,錯過了《情遇成都》的前半段,隔天在網(wǎng)上才補齊的。
故事其實非常簡單:27歲的舞蹈演員蔣彥被舞劇《似水流年》邊緣的同時,也被導演兼男友鄙棄了。雖然她隨主演的電影《旋舞》到瑞士參加著電影節(jié),被男友擱置顯然要比電影節(jié)重要得多,所以她不告而別回到了北京。一杯錯喝的咖啡、一只錯拿得行李箱以及抓鬮的結(jié)果,讓蔣彥茫然地到了成都結(jié)識了成都男人林海東。醉酒后一段街頭即興、盡興的探戈,將一對素昧平生的男女牽扯在了一起??墒牵Y彥成了瑞士電影節(jié)的影后。影后應該做的是根據(jù)經(jīng)紀公司的安排在各種各樣的場合露臉,同時重新?lián)敗端扑髂辍返闹鹘恰?br>又一段未了情,在穿越、諜戰(zhàn)的紛擾中,猶如一泓清溪,蜿蜒而來、惆悵而去。片子在晚間九點半就放完了,我不肯動彈,嘴里說著扮演蔣彥的女演員雖不漂亮但有氣質(zhì),心里卻在想:這樣一部情節(jié)似曾相識了不止一次的電視電影,怎么會又一次擊中我的感動點的?
大概是編劇讓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比較恰當。成都,杜甫草堂、錦里、寬窄巷子等等這些成都的地標當然會出現(xiàn)在影片里,可是我說的地點恰當,不是這些地標,而是以林海東為代表的由成都的風和雨和陽光浸染出來的成都獨一無二的風情——那一桌由椒鹽雞牽頭的私房川菜、那一鍋可以從暗夜吃到黎明的沸湯、那一盤甜椒都要紅綠搭配的回鍋肉、那一甕加了當歸的雞湯……沒錯,是一部不能擺脫與《諾丁山》干系的電視電影,可是,因為椒鹽雞、火鍋、回鍋肉和當歸雞湯,讓我忽略了《諾丁山》愿意在影片結(jié)束后還在《情遇成都》里停留一會兒,因為,《情遇成都》讓劇中男主角林海東在廚房優(yōu)游不迫地炒菜煮湯的時候說了這些話:“饑餓能讓人情緒不穩(wěn)定”、“做飯不僅需要激情和創(chuàng)造力,還有需要耐心”、“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飯,能讓人忘記煩惱和疲憊”、“能夠從日常生活中汲取快樂的人,一般不如果容易對生活絕望,如果受傷了也容易恢復”、“日常生活才是生活的真相”……摘錄至此,我想我找到了一個老故事何以打動我的原因了,因為有這些對男女之情的別樣詮釋。而這些別樣詮釋,正好契合了我目下對婚姻的理解:家里的那間廚房,如果總有人帶著激情去安置魚肉菜蔬、總有人揣著創(chuàng)造力去搭配蘑菇青菜螺螄雞翅、總有人守著一口高高的砂鍋等待里頭的肉香越來越濃郁,兩個人的感情又怎么會誤入歧途?我也是人到中年才悟出這道理的,雖然以前也站在廚房里整治一家人的三餐,但是,有怨氣。鑒于此,我認為《情遇成都》將男女主角的年齡設計得過于年輕,這樣年輕的蔣彥和林海東,應該出演海巖劇,應該跌入繁花似錦的段落,而不是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如一片片靜葉。于是,影片放畢,討伐它抄襲《諾丁山》的網(wǎng)語不絕于耳。二十多歲的青年男女,又怎么能夠體會為什么先人造字要把“家”字寫成屋頂下有一頭豬,有了可口的吃食,家才成其為家嘛。
“日常生活才是生活的真相”,相比穿越劇和諜戰(zhàn)劇,《情遇成都》才更接近生活。既然是一部接近生活的情感劇,我們不妨從中找到一些能過應付生活中不如意的慰藉:能夠從日常生活中汲取快樂的人,一般不容易對生活絕望,如果受傷了也容易恢復。
4 ) 莫名其妙
想拍出點東西,卻又沒留下什么。
成都的悠閑沒拍出來;成都的熱烈沒拍出來;成都的歷史積淀也沒拍出來。
換句話說,將故事情節(jié)換做他處也看不出會有何影響,片中展示出的與成都相關的也就幾個為數(shù)不多的草堂和青城山的鏡頭,還有大量的植入性廣告,再有就是出現(xiàn)過兩次對于成都天氣的介紹和街邊大排檔式小火鍋,如果這些就叫做成都元素,那么遇不遇成都吧!
一句話總結(jié):從頭至尾就一莫名其妙。
5 ) 成都情
首先,這部片子很商業(yè),而且還是一正宗的翻拍劇,大嘴美女茱莉亞羅伯茨與休格蘭特的《諾丁山》。但是無論你說它是在宣傳成都也好,還是商業(yè)植入,怎樣都好,這部影片總有淡淡的情感在成都的天空飄蕩。
寬窄巷子,杜甫草堂等等成都的古跡都閃現(xiàn)其中。我找到了兩年在成都生活中的足跡。有人說它淡淡,沒有成都的熱烈,沒有成都的休閑,沒有突出成都最美最入人心的特點。但是,這是我看到的成都。不是成都本地人,所以看出了不一樣的東西。就如同蔣彥,被成都的熱烈感染,與海東的絲絲情愫蔓延。可是,如水般清冷的女子,鎖閉了心房,如何表現(xiàn)出熱烈?隱忍的男人,經(jīng)過了婚姻的洗禮,淡漠卻不是骨子中的熱情,又能如何表現(xiàn)出成都人的熱烈?本就將了一個情字,不在成都,何必糾結(jié)對成都的表現(xiàn)?不是所有的愛都轟轟烈烈,這都是想象,尤其是在成都的外鄉(xiāng)人,求的是平淡如水相濡以沫的情。
確實,沒有成都大街小巷的吵鬧,人氣,也沒有那份休閑,幸福,卻有著不同的靜謐。在北京那樣喧囂的城市走進成都,最有感觸的是這個城市的靜謐,怡然自得,這是在北京的快節(jié)奏中體味不到的感覺。所以,這個片子讓我產(chǎn)生共鳴,何時遇到此份情?
最有感觸的還是那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我愛成都
城市宣傳垃圾片
女主角氣質(zhì)不錯
男主角的生活好詩意。
完全是因為成都。。。
演員都還誠懇!
雖然影片中不時閃現(xiàn)出寬窄巷、紅旗連鎖、串串香、望江公園,還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長順街。但,這不是地道的成都生活,李玉的成都太頹廢,許豪秦的太唯美,這個太表面,還是愿意把<無蟬的夏天>作為成都生活的參照片兒。
山寨的諾丁山 看得我直反胃
如果沒有女主角生活里的亂七八糟,只講一趟旅行的奇遇,共鳴N多,三星半
女主角就是個老版桂綸鎂....男主角溫柔,體貼,正派,會畫畫,懂生活,做得一手好飯,還會拽兩句文的,完全是都市女青年理想中的另一半啊
中國版《諾丁山》
講究看看還行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土壤。。
雖然沒有完全沒有拍出成都的美,成都的悠閑安逸,雖然我會怨念男女主角沒有結(jié)局,但因為主題,因為城市,我喜歡。喜歡一座城,因為喜歡一個人。喜歡一個人,所以喜歡一座城。
抄《諾丁山》?行吧,我可以原諒。但是你什么都抄足了,為什么就不抄最后那個HE呢?你是認為自己這樣就手段很高超了?還是認為這樣是更符合我大中華國情!
差了點勁
我大成都的軟廣
成都的廣告宣傳片。
雖然有好多人給差評,但我還是給滿分。在午夜,開著小臺燈,抱著腿靜靜回味的電影,溫情而美好。又一部讓我溫習的電影。
翻版諾丁山...抄老電影。沒進步。
看來愛人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為了成都,我違背所有人的看法,給它個滿分。林海東說的對,有的人適合生活在北京,有人適合生活在成都。我覺得我是個適合生活在成都的人……大愛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