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本線路為優(yōu)質線路,可優(yōu)先選擇。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主要是為了過來看看檀健次為人處事的。
①很喜歡那種有能力但又很內斂的感覺,基本上每次他的組小測都是最高分,外行人來看唱跳都很強,作為大神教別人的時候還很耐心(捫心自問我做不到)
②堅持且認真?;蛘哒f勝負欲強?認定了一件事就要一直做到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最直觀的是拔河那次,在場下一直說自己的小身板不頂用,可是哨聲吹響之后,不論對方怎么拉他,都死死的扒住自己的最后一點陣地,那股子認真甚至可以說是有點狠了,最后反殺了。還有一個細節(jié),“大輩兒”組隊成功,隊員們全部進入房間,他迫不及待說了句“來來來,開會開會!”。那個鏡頭可能只有1秒鐘,但是我印象真的很深刻,完全沒有他平時喪喪的勁兒了,特別認真特別迷人。
②小小的身體卻有著大大的擔當,非常懂得“男團”的靈魂在于團結一心和顧全大局。一公的時候選歌就體現(xiàn)這一點,后面幾次公演看隊員對他的態(tài)度就能知道他這個隊長當?shù)暮馨?!單叢這一點來講,有一丟丟兵哥哥的感覺。
③非常知道自己要什么,每次選隊員都沒有什么猶豫糾結,目標明確下手也快(就是算數(shù)不太好??) 熱愛舞臺。節(jié)目中檀健次的狀態(tài)幾乎可以說是涇渭分明的兩種,聚餐或者開會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面癱狀態(tài)外神游太虛的樣子,基本上不是顧著吃就是在發(fā)呆。但是訓練或者上臺表演就好像是“通電”了,融入進了舞臺的同時還要把你也拉進去。很懂的跟鏡頭進行眼神交流,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他盯鏡頭的力度都比別人大。
④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沒把握的事情不碰,出手就是拿捏住了。
⑤最重要就是!他真的好會做人?。?!處事圓滑,但又能讓人感到真誠?!這也太絕了吧??!我最開始注意到他就是因為這個!他在利己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做到了照顧身邊人!真的絕了!這才是妥妥的社會人??!我一個社恐真的羨慕死了,看節(jié)目純粹是過來進修“處事學”的!
馬蘇、溫崢嶸前腳在《演員請就位》上哭訴了女演員到中年的不易,后腳陳志朋、杜淳、明道就上了《追光吧!哥哥》,在節(jié)目上直面自己“不紅”的現(xiàn)實。
本以為只有女星有困擾,其實每個明星都壓力不小,因為他們終有一天要面對自己已經(jīng)“不紅”的現(xiàn)實。
隨著80后、90后的漸漸老去,00后異軍突起,他們喜歡的,跟我們喜歡的大相徑庭,而那些已經(jīng)“過氣”的明星,只能靠著80后的懷舊情懷支撐。
就像已經(jīng)49歲的陳志朋,他再怎么賣力唱跳,再怎么迎合大眾的口味,都難以掩蓋他體能已經(jīng)開始下降的現(xiàn)實。
49歲的人,能跟99年出身的人比唱跳能力嗎?
更重要的是,他們可能有點無法接受新事物了。
陳志朋在知道艾福杰尼也是嘉賓時,說了句:為什么那么參差不齊啊。
按照陳志朋的性格來說,他這并不是質疑艾福杰尼的能力,而是覺得他倆很不搭配吧!
舞臺初測評時,艾福杰尼的rap人氣就比蘇醒高啊。
這只能說,時代不同,大家的眼光不同而已。你不能要求00后還喜歡你80后那一套吧。
就算是80后,相信也無法接受陳志朋不斷消費小虎隊當年的情懷吧。
反正我是覺得49歲的陳志朋再跳小虎隊的舞蹈,帶給我的不是懷舊,而是尷尬。如果我想看,不如去看當時的錄像,也不希望他毀了我們心中的經(jīng)典。
言歸正傳,《追光吧!哥哥》一共邀請了21位哥哥,這21位哥哥按照年齡來分,一類是年紀很大的,比如陳志朋、杜淳、印小天、明道、陳曉東、汪東城。他們曾經(jīng)紅過,可是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他們漸漸地“過氣”了。
一類是相對年輕,但是知名度卻不怎么高的,主要是85后,比如李澤鋒(他不能算不紅)、蘇醒、符龍飛、劉維、付辛博、肖順堯、于朦朧。
一類是90后,比如胡夏、卡斯柏、李汶翰、艾福杰尼、丁澤仁、燒餅、檀健次、伍嘉成。
這21個哥哥,又可以分為有代表作的和沒代表作的,比如以陳志朋為代表的那一代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代表作,而且還都曾經(jīng)紅極一時。
沒代表作的,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些哥哥,還有的靠緋聞維持熱度,我也就不說是誰了。
這樣21個人聚在一起,真的是“參差不齊”。
而能夠“制服”這21人的,也只有金星莫屬了。
我覺得,金星是這個節(jié)目最大的驚喜。
首先來說,有了21個哥哥,那么教導主任一定要是個女明星,否則全是男的,看點全無。
既然需要唱跳能力,那么教導主任一定得具備一定舞蹈功底。
女的,有舞蹈基礎,并且還要有一定的資歷,非金星莫屬。
而且她還有一個超能力,能讓這個節(jié)目看點十足,那就是她的語言能力。
她不認識肖順堯,說了一句:如果我不認識,那說明還沒有混到一線。而肖順堯也在自己微博上說自己還在三四線。
她對陳志朋說:胖了、要減肥。
她看見蘇醒,說“好男人”。
她看到印小天和杜淳坐對面,還八卦地說:天啊,他倆怎么坐一起了?
她看到燒餅,來了一句:是不是老郭派你來臥底的?
她與21個哥哥初見面的那場宴會,彈幕上都在說:金星肯定經(jīng)??礋崴选?/p>
所以,她誰的梗都能接得住,還能幫助鄭爽這個愛說真話的娃。
鄭爽,也算得上是這個節(jié)目的大驚喜了。
尤其是她跟著晚宴一起進門的場景,總能讓我想起《微微一笑很傾城》中,游戲幫會聚會,微微最后一個出場時的驚艷。
鄭爽一如以往地好看。
她還帶著女生的嬌羞和可愛,一上來就把自己的任務卡念給大家聽,念完了才知道這是給自己看的。
面對“油膩”這個問題,她選擇回避,金星幫她提問。
而且她還帶著一點“花癡”,看到漂亮的男愛豆,還要百度百科一下他有沒有結婚。
哈哈。
21個哥哥準備的節(jié)目,也是相當有看點的。
比如陳志朋的《青蘋果樂園》+《卡路里》,還是很有看點的,明道的螃蟹舞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驚喜。
不過我還是喜歡于朦朧拉大提琴唱歌,哈哈,誰讓我是個“顏控”呢。
蘇醒的rap幾乎是把自己唱給大家聽了。
相信其他哥哥也會有非常精彩的表現(xiàn)。
不過,我覺得節(jié)目最成功的是,請來了金星。相信金星和鄭爽,一定能和這21位哥哥碰撞出很多火花。
大家好,我是戴著眼鏡拿著話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有天晚上閑來無事,我說整個綜藝看看吧。
我怎么就管不住我這手,點開了一檔叫做《追光吧!哥哥》的節(jié)目。
看這張海報就能猜到,他們蹭的是《乘風破浪的姐姐》。
《浪姐》畢竟是現(xiàn)象級綜藝,模仿它,弄個性別反轉版本,沒毛病。
人家芒果臺自己也有這個計劃。
但攬這個瓷器活,您得有金剛鉆啊。
節(jié)目一開始的“宣言”,就讓人尷尬。
男人終其一生追逐和信仰的,是這個舞姿嗎?
這段宣言,是在解釋為啥節(jié)目叫《追光吧!哥哥》。
大概意思,哥哥們追逐的這道光,就是舞臺的燈光。
可看了三期節(jié)目,我覺得哥哥們追的可能是腦門上的油光。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咱們分三步來聊《追光吧!哥哥》。
第一步,先聊聊嘉賓人選。
一個團綜,最基礎的就是嘉賓組成。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看看你能請到什么咖,我再決定看不看。
結果節(jié)目里第一個出場的,是德云社的燒餅。
沒有不喜歡德云社和燒餅的意思,我只是疑惑:
一個團綜,找相聲演員來干啥?
而且官方給出的燒餅代表作,和男團素質沾邊的,就一首名不見經(jīng)傳的口水歌,好像還是合唱。
下一個入場的,是昔日“小虎隊”成員陳志朋。
49歲的他,出道33年。
本來也是男團出身,應該戰(zhàn)斗力十足。
但他明顯與時代脫節(jié)嚴重,艾福杰尼是誰,他一臉懵逼。
大哥,《中國有嘻哈》是2017年的綜藝之王啊!
艾福杰尼是季軍??!
就沖這份毫不關心當下流行綜藝咖的心氣,陳志朋真是老了。
我還在感嘆,結果陳大哥又把艾福杰尼當作了酒店的服務員。
更離譜的是,為了確認眼前這個靈活的胖子是不是真的嘉賓,陳志朋甚至要求:
你艾福杰尼在我面前唱跳一段,證明自己。
得虧艾福杰尼脾氣好,又確實資歷尚淺。
他就硬著頭皮尬演了一段。
這要是GAI,不得讓陳志朋吃五十袋火鍋底料?
陳志朋這關過完,印小天和明道來了。
明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是個綜藝串場王。
我這個看綜藝不多的,都覺得哪哪都是他,已經(jīng)厭了。
印小天,我記憶里的他,最清晰的標簽就是:
“插刀教”受害者。
因為一起說不清楚的片場打人事件,他被一堆昔日的所謂好友狂踩。
其中踩得最狠的,是杜淳,史稱“插刀教教主”。
節(jié)目組明顯是為了做話題,找到印小天后,又暗搓搓請到了杜淳。
當年,印小天可被插刀教整得極其慘烈。
不僅戲少了,“海瀾之家”的代言也“讓”給了教主杜淳。
現(xiàn)在他倆同臺,按說應該有火藥味了。
但節(jié)目第一期里,倆人毫無火花。
喜提熱搜的,也是杜淳主動示好。
想看天哥手撕插刀教的同學們,散了吧。
節(jié)目里印小天的人設,我以為會走苦大仇深的復仇逆襲模式。
結果天哥不走尋常路,搞了個“逗比”人設。
不信你看他這個“魅力展示”環(huán)節(jié)。
說到這個環(huán)節(jié),設置的就很令人迷惑。
到場嘉賓都需要自拍三張認為最有魅力的照片。
有些照片是這樣式的:
還有這樣式的:
請問這些照片哪里體現(xiàn)出“魅力”了?
這可真是深刻詮釋了“他那么普通,卻又那么自信”。
讓我們說回嘉賓。
本來我以為《追光吧!哥哥》有個“哥哥”的限定,來的應該都是歲數(shù)大一些的男星。
沒想到1994年出生,26歲的李汶翰也可以當哥哥了。
還有個叫丁澤仁的,年齡更小。
1999年出生,差一點就是00后了。
這些年輕后生,來這檔節(jié)目,是來襯托中年男人的不堪和油膩的嗎?
事實證明,后面的演出環(huán)節(jié),也確實是年輕后生帶隊,中年哥哥拖后腿。
為了追求統(tǒng)一的畫風,明道都被PS飛了
聊完嘉賓,我們展開第二部分:
說說節(jié)目的初舞臺表演。
初舞臺表演前,有個晚宴環(huán)節(jié),“追光學院教導主任”金星登臺。
她一進入現(xiàn)場,汪東城和她開了個玩笑。
這個玩笑是這樣式的:
汪:金姐,你這有點東西……
金:什么東西?
汪:你有點可愛……
金姐當時的表情,完美詮釋了電視機前的我。
“什么玩意!”
哥哥們的撩妹梗還停留在上世紀。
他們的衣品則讓我這個直男都撇嘴。
你們看看劉維穿的,他本來參加這個節(jié)目就像來湊數(shù),這下更路人了。
付辛博和蘇醒穿的,按照我同事的說法——
像城鄉(xiāng)結合部理一次發(fā)25元,但大眾點評團購只要5塊的Tony付老師+Andy蘇老師。
節(jié)目里唯二的女性,除了教導主任金星,還有“人氣助力官”鄭爽。
可她在第一期節(jié)目里,開口閉口就是“XXX好帥”、“XXX不帥”。
如果稍微聊點和帥無關的,就是“我查了百度”。
好家伙,老百度用戶了。
晚宴環(huán)節(jié)非常冗長,一直在不斷冷場。
一直到第一期最后20多分鐘,初舞臺才出現(xiàn)。
有一說一,這個初舞臺環(huán)節(jié)的賽制還挺有對抗性。
首先,所有嘉賓要公投出7個待選區(qū)的選手(說白了就是沒什么人緣和戰(zhàn)斗力的),讓他們在待定區(qū)看別人表演。
如果他們對表演嘉賓有挑戰(zhàn)欲望,可以申請1V1挑戰(zhàn)。
挑戰(zhàn)成功,他們就從待選區(qū)出去,和對方交換位置。
表演結束后,挑戰(zhàn)者和被挑戰(zhàn)者都會收到現(xiàn)場三組觀眾的投票。
這三組觀眾按出生年代劃分,分別是:80后、90后、00后。
表演者各自選擇一組觀眾,勝負根據(jù)那組的投票數(shù)決定。
換句話說,嘉賓們需要對自己的受眾定位有清晰的認知。
看到這個刺激的賽制,我真以為節(jié)目要在最后20分鐘變好看了。
結果我還是大意了。
你們看看第一個上場的陳志朋:
我都不敢放動圖,嚇人
這是在搞什么鬼?老狐妖來了嗎?
他唱的,是《青蘋果樂園》+《卡路里》。
唱了不到兩句,就因為卡路里太多,胳膊上的贅肉把麥打飛了。
他那隨著身體晃動的小肚腩;
那滿臉油光可鑒的脂肪儲存,讓金星都沒眼看。
接下來演出的明道……
別的不說,我很擔心他褲子開檔。
當然這個舞姿也非常令人想吐
就在這最后荒誕的公演現(xiàn)場,《追光吧!哥哥》第一期結束。
到了第二期,總算是全場均為舞臺表演了。
可第一個上場的劉維,畫風就很奇怪:
之后出場了一位我完全不認識的兄弟,叫伍嘉成。
他表演的是李宇春的《下個,路口,見》。
這小哥其實表演的挺認真。
只是他過于認真,一副認真臉+實力有限的拉胯唱跳,直接讓鄭爽捂臉狂笑。
伍嘉成:發(fā)生了什么(設計臺詞)
接下來出演的燒餅,自己拿兩瓶礦泉水擺在了舞臺上。
他先開口唱了一段完全不在調上的閩南語歌曲。
金星都瘋了,心說:這樣也能來成團嗎?
就在大家滿屏的嘲笑聲中,燒餅爆發(fā)了。
他來了段鼠來寶式說唱。
一邊唱,他一邊拿起地上的礦泉水,開始狂撒。
鄭爽:我到底在經(jīng)歷什么……
燒餅的這段表演讓印小天無法忍受,他要挑戰(zhàn)!
可印老師的表演,按鄭爽的話來說:
看遼寧臺春晚的感覺(沒有說遼寧臺春晚不好的意思)。
猴戲既視感(沒有說猴戲不好的意思)
演出完,印老師很來勁。
張口閉口就是“最起碼我是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燒餅:你是最佳男配,和我有什么關系(設計臺詞)
到了杜淳出場,節(jié)目的味兒又變了。
一個大頭男人在不斷地左右搖擺,臉上滿是寵溺——“哥哥來愛你”。
這簡直就是驚嚇。
難怪金星在點評時,對杜淳的這段舞蹈下達了兩字評語:
惡心。
到杜淳為止,初舞臺的槽點總算結束了。
下面我們開始第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次公演前的漫長鋪墊。
既然要公演,當然嘉賓們就要組成隊伍。
哥哥們根據(jù)初舞臺印象,內部選出了幾個隊長。
結果六個隊長,四個是90后,還有兩個是88年生人。
正如我前面說的,真正的哥哥們,都成了累贅。
在年輕后生當?shù)赖摹蹲饭獍桑。ㄐ。└绺纭防?,中老年唯有屈服?/p>
畢竟很多人自身實力因為長期懈怠,已經(jīng)技不如人了。
所以,蘇醒穿著一身特殊定制服,乞求后輩隊長收留。
而號稱很自信的杜淳,隊長走到哪,他就要跟到哪。
生怕人家把他給忘了。
隊長選人時,為了讓自己顯得有誠意。
杜淳連表白功夫都用上了。
看到這里,本來我還想吐槽,但多少有些心酸的感覺。
尤其看到陳曉東都差點沒人選時。
有些哥哥,沒人選是因為確實組隊一起表演很拉胯。
而有些哥哥沒人選,只是因為過氣。
江湖有著他們的名字,但沒人會主動提起。
光是隊員選隊長,然后隊長再選隊員,第三期節(jié)目就過去了40分鐘。
等開始選曲目,又是將近20分鐘過去了。
到了排練環(huán)節(jié),杜淳哮喘犯了,去醫(yī)院又花去近10分鐘。
好不容易排練的戲份結束。
公演前還要來個沒有燈光舞美的小考……
這種小考毫無觀賞性,只是在為公演預熱,打造“大家都很努力”的形象。
很多嘉賓在小考時,狀態(tài)都不在線。
我以為小考完了,終于可以給公演一點時間了。
結果!
因為小考有隊伍平分,又搞了個平板支撐大作戰(zhàn)。
平板支撐搞完了,又來了一場石頭剪刀布對決。
石頭剪刀布對決結束,還沒完。
大家還要掰腕子。
空降嘉賓楊冪已經(jīng)倍感無聊
在這期節(jié)目還剩下不到十分鐘的時候,老天爺開眼了。
公演的第一支隊伍,總算是安排上了。
然而,我已經(jīng)疲憊的關掉了視頻。
我已經(jīng)失去了耐心。
如果一檔節(jié)目撐不到第一場公演,就有觀眾想要起身離開。
那我只會叫它“失敗的綜藝”。
網(wǎng)友說的比我辛辣
如果后面的幾期節(jié)目也是這個質量,即便有人還追看……
那《追光吧!哥哥》的存在價值,也就是給《披荊斬棘的哥哥》鋪路和試錯。
參差不齊的大雜燴嘉賓、辣眼睛的初舞臺、公演前磨磨唧唧抻時長……
這三原罪,足夠我選擇和它說“再見”。
對比隔壁的《浪姐》,《追哥》也暴露了一個問題:
我國中年男星的平均演藝素養(yǎng),真是下滑嚴重,令人堪憂。
《追哥》里,這幫中年男星就沒有身材管理;
參加節(jié)目前也完全沒有才藝準備,一群人像是為了增加曝光,集體參加了個團建。
就像杜淳說的:我需要熱度(所以我來了)。
按照這個標準,那《追哥》就是個工具綜藝。
目的是為了過氣的哥哥們增加熱度,為還沒人氣的弟弟們增加人氣。
但觀眾不是傻子,這樣做節(jié)目,我看了三期放棄了。
很多人可能頂多堅持到第五期。
其實綜藝熱度,如果你不是個綜藝咖,本質上都是在榨干和揮發(fā)明星的富余價值。
團綜劇本也都是老套路,前面有多糊,后面就會安排逆襲。
可惜《追哥》前面太糊了,已經(jīng)讓人失去看后面逆襲的興趣。
其實,即便是《浪姐》,最后成團也不過是個形式。
真正吸引觀眾的,是每一位性格各異,卻又堅韌有力的姐姐。
希望《披荊斬棘的哥哥》,能請點真正有戰(zhàn)斗力的哥哥們吧。
別哥哥不夠,弟弟來湊。
如果你也覺得《追哥》難看,請點點“在看”。
還有你心目中的超強哥哥團,應該都有誰,咱們也留言區(qū)安利一下。
萬一《披荊斬棘的哥哥》節(jié)目組看到了呢?
今天咱們就侃到這吧,好家伙,4000多字了。
趕緊在看鼓勵鼓勵。
咱們明天見。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編輯:亢蒙
本文首發(fā)于我的個人公眾號“閔思嘉”,歡迎關注。傳送門://mp.weixin.qq.com/s/mGy3ZXjMYNNE7KPrNOs9aQ
被全網(wǎng)群嘲的《追光吧!哥哥》,我是把它當搞笑節(jié)目來看的。
明擺著照搬《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路線,但《光哥》顯然在一開始就想好了不跟《浪姐》跑一個賽道。更大程度上,其實也是因為,它不能。
+販賣油膩的審丑路線
+挑選失格藝人的節(jié)目邏輯
+回粉的藝人邏輯
+想讓我們買單的觀眾邏輯
《浪姐》若總結為新時代的選美/慕強比賽,《光哥》就是直接的選丑/譏弱秀場。
很多人說節(jié)目應該叫《去油吧!哥哥》,總結男嘉賓的表演辣眼睛拉胯,也透露出了這套節(jié)目的底層邏輯——販賣油膩的審丑路線。
節(jié)目目前出來的種種爆點,都圍繞著“販賣油膩”和“審丑路線”。
第一天晚宴時候的競賽答題,讓大家自己舉手選“自認為最油膩”這種問題,表明節(jié)目組一早就知道觀眾們的G點在哪里。
這或許關乎《浪姐》出來之后帶來的社會輿論變化。
大家贊揚女明星們的自我要求,自然也波及男性藝人生存得更輕松的議題,在這樣的輿論場下,男星選秀節(jié)目很難再按照正常的競賽邏輯去做了。
當一檔大齡男團選秀綜藝,既找不到足夠多合格達標又有話題度和流量的藝人,又在立意上不可能超過《浪姐》,又不占據(jù)道德輿論場的高地,那它要怎么辦呢? 那就往低處走好了。
《光哥》應該是預設過自己的觀眾群的。有多少男觀眾會來看男團選秀?肯定不多。所以節(jié)目預想的主要觀眾構成應該是部分《浪姐》的觀眾群+部分男團選秀的觀眾群+部分路人粉和藝人粉。
從節(jié)目組大眾評審的選擇就能看出來,評《浪姐》的觀眾,是女性,評《光哥》的觀眾,也還是女性啊。
于是問題就轉換成了,如何留住這部分觀眾呢? 答案當然是,批判油膩即正義。 所以《光哥》應該是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真正要去“追什么光的”。
從素材的選擇,花字的添油加醋,金星和鄭爽的毒評,我們都能看出來這一點。 拋開男藝人們業(yè)務能力真的普遍拉胯來說,確實整體看起來,就是20+的小哥哥們舞臺表現(xiàn)更好。 但市場的殘酷在于,參加這個節(jié)目之前我們都不認識他們,連金星也叫不出來名字。
就目前播出的兩期來說,也很難說給他們帶來了多大的流量。因為,在這樣一檔審丑的節(jié)目里,“好”是沒有用的,要越油膩,表演越有吐槽的爆點,才越有效。 杜淳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情人》的初舞臺過后,B站視頻吐槽區(qū)打開來都是他的cut。金星的點評“惡心、像大猩猩”,反而成為了大家的快樂源泉。 當你再去看微博上,會發(fā)現(xiàn)杜淳并沒有像鄭爽說的那樣“淳哥以后混不下去了”,反而是自己玩自黑梗玩得飛起。評論區(qū)也是一派祥和氣氛。
于是節(jié)目已經(jīng)成功地制造出來了三種邏輯。
先說節(jié)目邏輯。它一開始挑選的就是所謂的“失格藝人”。這些人流量已衰,業(yè)務能力鎮(zhèn)不住,于是舞臺表現(xiàn)翻車。觀眾反饋很及時,全民群嘲,制造喜劇效果,誕生黑粉效應,藝人接受批批評,自黑伴隨著成長,然后節(jié)目就收獲了失格藝人成長的主題。 對節(jié)目來說,就算是先抑后揚了。 再來說藝人邏輯。 這要分三類。第一類是曾經(jīng)紅現(xiàn)在不紅的/現(xiàn)在知名度還可以的,他們舞臺表演不行但有情懷,翻車以后結果是全民群嘲,藝人作為靶子,接受批評也收獲流量。 在這兩期以后,大家更關注之后的翻車與否。男團之路最終肯定是導向成長。
不管是吃老本紅利,還是在原有已經(jīng)低的可憐的基礎上進步一點點。如果藝人團隊懂運營公關,最終反正是收獲好感,回粉。 陳志朋、明道、印小天、杜淳、陳曉東都可以算在這個梯隊里。
第二類是新晉小生。他們舞臺還行但沒名氣,是充數(shù)和分散焦點的一類人,也起到撐起、填補節(jié)目的作用。他們存在的效果是讓觀眾覺得還是有些哥哥能打的,估計之后也會成為隊伍里的xx擔當。至于節(jié)目為什么會吸引他們,理由當然是有翻紅的希望。 這里面的人比較多,20+年輕那一撥的都算,也是金星和鄭爽口中長得最好看的那幾個,就不一一舉例了。 第三類就是諧星類,他們其實和男團扯不上什么關系,是被節(jié)目找來活躍氣氛和調節(jié)情景,增加段子的,類似于相聲中的捧哏角色。艾福杰尼,燒餅朱云峰則屬于這一序列。
至于觀眾邏輯,因為從一開始大家就在說“哥哥”節(jié)目不如“姐姐”,那就給觀眾看觀眾想看的吧。 于是翻車的、倚老賣老的、調侃油膩的部分被節(jié)目反復重點強調剪輯。
觀眾們自然也就看到了這些被強化的焦點,up主瘋狂制造吐槽視頻,觀眾間形成自傳播,這簡直是每個節(jié)目都想要的觀眾效應。
這背后還有一套隱藏邏輯是,按照大數(shù)據(jù)來看,男性是比女性更容易做諧星的?;叵胍幌卵菟嚾χ心行韵矂∪撕团韵矂∪说谋壤椭懒?。 這么一想,覺得王菊、辣目洋子(之所以提她們是因為是新晉素人藝人),還有那些女諧星,都太珍貴、太難得了。
在男藝人這里,丑化可以轉化為自嘲的喜劇。但是在女藝人這里,相對難很多。這也是《光哥》能抓住的一條,其他女性類節(jié)目難以復制的路。
于是《光哥》就已經(jīng)轉向了這樣一種方向:在男性選丑的邏輯下,“油膩雖可恥但有用”,因為它能把涼了的,回鍋翻熱;讓剛上桌的,保持溫度。
在這樣的邏輯下,我絲毫不懷疑我們還能在之后看到更多,關于《光哥》的油膩的段子、cut、吐槽。 因為那就是《光哥》要給我們看的,期待我們去瘋狂吐槽批評的東西。
它早就想好了販賣油膩,我們最好都別買單。
++++
下面的我的個人公眾號“閔思嘉”,歡迎關注。傳送門://mp.weixin.qq.com/s/mGy3ZXjMYNNE7KPrNOs9aQ
“看姐姐,人間尤物;看哥哥,人間油物”
本想借著浪姐的余熱幫“中年哥哥”們追追光
沒成想,光沒追到,卻成就了“去油吧叔叔”!
網(wǎng)友對姐姐們的夸贊有多少,對哥哥們的吐槽就有多少
筆者看了兩期,也和眾多網(wǎng)友產(chǎn)生了共鳴
“就這?”
本一檔主打混齡男藝人“和舒適圈說再見,用真誠追光舞臺”的正能量話題節(jié)目,為何變成了“尬寫滿屏”的八卦談資?
《乘風破浪的姐姐》定位于30+女性,“三十而驪、青春歸位”,節(jié)目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表明立場:打破選秀年輕化的桎梏,探討30歲以上女性的生存困境,賦予每個年齡層女性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
節(jié)目未播先火,是因為其主題不但具有娛樂性,還具有社會性。30+的女性,大多都面臨身材焦慮、家庭婚姻、職場瓶頸等問題。觀眾從女藝人的生存困境中往往能找出自己的影子;而姐姐們的乘風破浪、為舞臺拼盡全力配合著節(jié)目一期期公演規(guī)則,保證了一檔綜藝節(jié)目社會意義的正向輸出。
而“哥哥們”的價值立意卻十分模糊。
男性本身是沒有30+“職場天花板”這種普遍性焦慮問題的。大概是意識到了這點,于是節(jié)目定位“混齡男團”,嘉賓從出身《偶像練習生》的21歲的丁澤仁到49歲的原小虎隊成員陳志朋,每個年齡階段的男藝人都有。看似做出了差異化處理,但這樣的“混齡”定位并沒有明確的聚焦社會某個共鳴點。
此外,哥哥們談困境似乎違和感太強。
放眼望去,哥哥們不但沒有職場困境,反而一個比一個火。李汶翰去年從《青春有你》C位出道;杜淳剛剛主演今年的票房冠軍《八佰》;艾福杰尼2017年憑借《中國有嘻哈》順利出道......
所以,凹“參加這檔節(jié)目才能被發(fā)現(xiàn)”的人設實在太假。
然而價值模糊并沒有影響節(jié)目的熱度,嘉賓們的八卦談資很快糊住了熱搜。
第一期開播前,一份“《追光吧哥哥》藝人禁忌點”的截圖鋪滿社交網(wǎng)絡,精準暴露了哥哥們過往不為人知的雜事。
節(jié)目組更是為這一點加了一把火。
話題“金星沖付辛博叫井柏然”直沖熱搜
有了哥哥們的八卦做打底,節(jié)目熱度飆升,前兩期收視率破2,微博熱度登頂,節(jié)目的調性隨之也發(fā)生改變,成為當之無愧的“八卦話題制造”綜藝。
除了嘉賓們的八卦談資,舞臺表演的“尷尬”、“油膩”、“哥哥們的身材管理”很快也沖上了話題熱度榜。
一些嘉賓們舞臺演出并沒有讓觀眾看到他的“努力”和“爭取”,而是頂著啤酒肚賣著情懷把廣場舞搬上競演舞臺。
小伙伴們看完大概都是和金星一樣的表情:
對比“浪姐”52歲的伊能靜,唱歌、舞蹈、身材管理樣樣在行。本來就很優(yōu)秀的姐姐還在一期期演出中挑戰(zhàn)自我,不斷玩出“新技能”,怎能不令人敬佩?
所以,紅不紅的,真的不能全怪市場。
從熱度的維度上說,《追光吧!哥哥!》成功了,但其模糊的定位和違和的價值導向使得節(jié)目討論點與最初的“突破桎梏、不畏前險、砥礪前行”沒有一丁點關系,甚至背道而行。
縱然大多數(shù)哥哥的舞臺表現(xiàn)是值得肯定的,但觀眾的輿論場似乎更偏向兩位作為“觀察者”的女嘉賓。
第一期節(jié)目中,鄭爽和金星就做起了“歡樂吃瓜人”,在觀察室里對男嘉賓們品頭論足。
“檀健次不經(jīng)看”、“陳志朋胖了”、“胡夏長得像李誕”等一連串對男嘉賓們的吐槽與黃曉明在“浪姐”中的“卑微”形成鮮明對比。網(wǎng)友調侃“性別互換,惡評過萬”。
看哥哥們的演出,金星犀利點評,鄭爽耿直吐槽,像極了和姐妹一起追綜藝的我們。
當晚,“金星鄭爽真敢說”、“金星鄭爽在線reaction” 等話題沖上熱搜。
綜藝節(jié)目的受眾大多為女性,加之“她”力量的崛起,女性對男性的評價從個性、外貌、魅力上有了新的標準,關于部分男性“普通又自信”的討論成為熱點,因此屏幕前的“觀察員們”,自然將焦點放在節(jié)目中鄭爽和金星關于男性的討論和凝視。
從播出的前兩期看,《追光吧!哥哥!》作為綜藝節(jié)目,其熱度和話題的出圈是成功的;后面的節(jié)目中哥哥們能否“去油成功”尚未可知。雖不及追浪姐的美感,作茶余飯后的娛樂節(jié)目還是可以關注一下的,萬一真的有反轉呢?
作者:屾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今年國產(chǎn)綜藝的一個奇跡,從錄制到開播,從一次次公演到成團,“浪姐”的每一步,不僅是無數(shù)熱搜里的關鍵詞和數(shù)據(jù),也是實打實的普通觀眾都能感受到的超高熱度。
“浪姐”如此火爆,男版“浪姐”的設想自然也引發(fā)不少期待。 于是,在“國內綜藝一大抄”的風氣之下,芒果自己的《披荊斬棘的哥哥》還沒播出,優(yōu)酷的《追光吧!哥哥》就搶先上線了。
上周六開播,熱搜沒少買,話題沒少造,但是100分鐘的第一期看下來,我只有一個想法:
為什么正確答案擺在眼前都抄不對?!
1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30位女藝人,雖然出道時間各異,事業(yè)主攻方向不同,但她們都有一個特點:超過30歲。而年齡,正是“浪姐”的核心立意所在。
普通選秀節(jié)目越來越低齡化與同質化,但在這檔逆齡選秀里,30+的姐姐比那些小朋友們更自信更美麗?;蛟S事業(yè)發(fā)展不順,或許剛剛走出一段失敗的婚姻,或許已為人母早早遠離了娛樂圈的風口浪尖,但當她們站在舞臺上,眼睛里依然有光。不管30、40還是50,每個年齡段都有各自的美。
但是到了《追光吧!哥哥》,先不說嘉賓數(shù)量嚴重縮水到了21位,更嚴重的問題是其中90后就超過了1/3,就算以節(jié)目開播的時候來算,都有6位壓根沒到30歲,年紀最小的甚至只有21。
說的就是你,兩年前還在參加《偶像練習生》的1999年出生的丁澤仁……弟弟能不摻和哥哥的事嗎?
再仔細一看,這檔節(jié)目的定位是“混齡選秀”。哦,你說什么就是什么吧。
2
“浪姐”的舞臺,對于當初選擇參加這檔節(jié)目的姐姐們來說,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在“浪姐”之前,我們雖然知道她們的名字也記得她們的代表作,但除了虛無縹緲的“江湖地位”之外,這些姐姐在主流視野中幾乎是半隱形的。她們太久沒有作為主角站上舞臺,接不到好劇本好角色,更別提什么代言和時尚資源。
而《追光吧!哥哥》中,有2017年才憑借《中國有嘻哈》出名的艾福杰尼,這一年又是出專輯又是各種上綜藝一點兒沒閑著;
李汶翰,去年剛在《青春有你》中C位出道,限定組合UNINE今年10月一解散立馬無縫來跟哥哥們選秀;
年齡過關的39歲的杜淳,說“需要熱度才能拿到自己想演的角色”,可你剛主演了《八佰》最近還有新劇開播,這個資源隔壁的姐姐們哪個看了不羨慕?
想紅就說想紅,觀眾都明白著呢犯不上遮遮掩掩的。
另外,姐姐們雖然江湖地位不一樣,但好歹人家都紅過,就算沒看過作品,名字和臉還是能對上的。但作為一個不怎么看選秀的普通路人觀眾,《追光吧!哥哥》里很多選手我是真不認識……
3
節(jié)目中,金星對這些哥哥們的點評顯然比哥哥本身有料多了。金姐的人設就是一個大齡毒舌觀眾,負責第一時間點評節(jié)目中的男藝人(主要是外貌)。
節(jié)目中的金姐簡直就是節(jié)目外的我,上來就是臉盲三連。
“這誰?” “這誰?” “這又是誰?!”
對此,延續(xù)了此前耿直敢說人設的金星說:“如果連名字我都沒記住的話,說明還不是一線明星?!?
金姐,你說得太客氣了。
雖然年輕藝人幾乎全不認識,但對于近10年前的插刀教往事金姐倒是反應挺快。 “喲他和杜淳還坐對面?!?
雖然一句帶過,但杜淳印小天同框,加上金星把付辛博叫成井柏然,還是成了這檔糊節(jié)目里為數(shù)不多可供吃瓜群眾消遣的看點。
但不管是金星的點評還是21位“哥哥”的現(xiàn)場表現(xiàn),你都能看出他們對成團這件事壓根兒沒興趣。“浪姐”爆紅在前,這檔節(jié)目哪兒哪兒都透露出撈一筆就跑的浮躁感。
節(jié)目播出后,一張《追光吧!哥哥》藝人禁忌表開始在網(wǎng)絡上流傳,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咖不大事兒挺多”。 既想要熱度又想讓黑歷史在觀眾面前消失,想得都挺美哈。
4
《乘風破浪的姐姐》里,年紀最大的伊能靜已經(jīng)52歲了,但人家唱歌跳舞樣樣都不含糊,更別提其他舞蹈或唱歌專業(yè)出身的藝人了。
即便過去這些年不是很火,姐姐們也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就算不提業(yè)務能力,首先外形這一點就都能高分過關。
作為前大熱男團成員,49歲的陳志朋來參加這檔選秀,按理說是挺合適的,可看完他的表演,實在讓人忍不住說一句:就這?
《青蘋果樂園》加《卡路里》,不管唱跳都是KTV水平,放到地方衛(wèi)視的春晚里去熱鬧一下都不夠看的。
就這樣隨便扭兩下還能得到后臺一句同行的稱贊:志朋哥腰真好。
要知道,陳志朋的前隊友、去年在男團選秀里當導師的蘇有朋跳起舞來可是這種水平:
彈幕里說他的狀態(tài)跟普通人比強太多了,請問從什么時候起大眾對男藝人的要求低到這種程度了???
被金星批評需要瘦身之后的陳志朋倒是挺謙虛,說訓練三個月后爭取能穿上以前的衣服??蓡栴}是,你參加的不是一檔養(yǎng)成系的節(jié)目,過氣藝人想翻紅大家都能理解,但連身材都沒調整好還指望觀眾在你身上發(fā)現(xiàn)什么亮點呢?
另一個前男團成員是明道,初舞臺選擇了蔡依林的《Mr.Q》,沒有唱自己當年主演的偶像劇主題曲吃情懷老本兒值得表揚。
整個舞臺看下來,倒不能說糟糕,但是真的太老派了。盡管明道整體狀態(tài)看起來不錯,沒發(fā)福也不油膩,但他的唱腔和舞蹈動作依然讓你覺得這就是個長輩(明明幾年前183club合體唱歌的時候還不是這個畫風)。
而《Mr.Q》的原唱蔡依林,跟明道同歲,前幾天還開演唱會踩著高跟鞋唱跳一整場,說著“40歲真的feel damn good”。
看著這群“傷筋動骨的叔叔”,真不知道他們對40歲的感受如何。都說女藝人保質期短,這檔節(jié)目里幾乎每個男藝人都在前赴后繼地證明這是個假命題。
就算只是為了熱度,姐姐們也要比他們努力千百倍。
看《乘風破浪的姐姐》,你會覺得勵志覺得感動,覺得舞臺上這些姐姐只缺一個機會;但看《追光吧!哥哥》,我只會覺得有些人紅不起來,真的不能賴外界環(huán)境。
真誠建議,與其費力不討好拍這種定位尷尬的《追光吧!哥哥》,不如換個思路先做一檔《去油吧!叔叔》。
油膩都戒不掉,談什么追光?
好尬一節(jié)目
所謂的“爽言爽語”,這模式不就是在抄《全民造星》里的旁白嗎?問題是人家敢吐槽的點有多深,鄭爽連沾邊都不敢沾。而她這個混日子的德性…就不提不看臺本不做準備,光說2020年連man都讀不準(你看這種真白癡行為就絕對不買熱搜),這樣的藝人我以為已絕跡。杜淳雖不怎么樣,但dangerous退一萬步說怎么也比她的M-A-N發(fā)音難吧?不懂她這件事除了丟人到底有什么意義??至于買一堆尬夸“爽言爽語”的熱搜,幫幫忙,她不是你(除非你也是不會讀M-A-N的水平),不是我,她是個在演藝圈坑蒙拐騙了那么久的人啊,吐槽的和一點經(jīng)驗都沒有(可能鄭爽本人確實沒有)的觀眾一樣的水平,這種熱搜真的是在夸她嗎?而且她吐槽的對象是誰,有真的大流量嗎?這節(jié)目里基本上不都是沒紅起來快過氣的藝人嗎?男藝人也一個賽一個油膩,太可怕了。
一個字——尬,兩個字——很尬,三個字——超級尬,節(jié)目組幺蛾子也多,21位男生沒有一個有吸引力,滾粗!
追光哥哥改名追光的姐姐吧!太嚇人了 太母了吧 你們是在干嘛?你們選美嘛?這么多男的不應該展現(xiàn)男性的魅力?在干嘛?在干嘛?我真的想問
完美詮釋了什么叫那么普通,那么自信。。。
一開始那個文案,哈哈哈哈,我女兒也能寫出來,跟某姐文案簡直沒法比。另外,節(jié)目要討論社會價值。某姐是完美的融入了社會女性力量,所以才會那么有影響力。看了這些個哥哥,實在是跟社會男性力量不沾邊。所以節(jié)目定位還是重在參與,鬧騰一下。稀釋一下該類型的節(jié)目流量。不過也給某芒提了個醒,明年的披荊斬棘的哥哥,選角真的很重要,起碼要有社會男性力量的代表,才能使節(jié)目根正苗紅!
。。。既然對標浪姐,那硬條件先做好啊,看下別人文案好吧。直接定死了節(jié)目在觀眾的初印象。浪姐起碼是在強調女性的價值,但這個呢只看到節(jié)目對于男性的消費。而且浪姐的最原始的熱度不是導師八卦炒作,是本身的嘉賓???0個女人做女團(zuoyao)的節(jié)目,肯定要比20個男人的唱跳rap有趣啊。節(jié)目的受眾定位也很迷。還有有些哥哥確實要學習去油這們功課。里面還有一個藝人那諂媚的態(tài)度,真的這人設????首發(fā)夜居然還直接撞上了演員請就位的決賽。第二期碰上我就是演員首映。是對自己太有信心了呢,還是太有信心了呢?這真不虧是給芒果臺的《披荊斬棘的哥哥》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反面教材。
不僅有哥哥,還有大爺……
20-12-05~21-2-27 丨終于追完這個節(jié)目了,感覺既心累又可笑,總決賽連個高位熱搜都沒有,糊酷是真的放棄這個開播前大吹特吹的S+級綜藝了吧。其實21位哥哥都很好,只是節(jié)目組和燦星配不上,糊不自知!糊不作為!我想不明白哥哥們的努力(例如陳志朋減肥)和舞臺(例如<牙買加檳榔>)是不值得上熱搜嗎?剛開反炒引流可以理解,但到中后期還再將印小天和杜淳當你們的“油膩”營銷工具人,巴不得觀眾逆反嗎?其它的,舞美、剪輯、編舞、選曲、運鏡更是差得一塌糊涂,呼吁了多少次了,哪怕一點改變都沒有,更別說迷一樣的賽制迷一般的禁賽了。算我最后求求優(yōu)酷了,多向別人取經(jīng)吧,看看你們搞的選秀節(jié)目有哪幾個能看的?!?5】1星 / 為了能保持在高贊罵這個破節(jié)目無奈只能保留4星了,真的從期待到失望,枉費我傳了這么多圖片。
啊!這是在干什么!快坐下吧?。ɡ夏腥颂杼珖樔肆耍?/p>
真的第一期太無聊了吧
爹味叔味哥味,無論哪種味都荒誕得離譜可笑,但至少也是個能提供“可笑”的節(jié)目。與《乘風破浪》同比,就能知道國內綜藝的差距在哪,做到及格線都需要行業(yè)頂端付出無數(shù)的創(chuàng)意與努力,以及剛好的時機。/ 也是沒想到節(jié)目組竟然逐漸走出了于李這條花路,現(xiàn)在轉變成戀愛綜藝,那我就....能看了??
又油膩又尷尬,,可能那個歲數(shù)就那樣?
拿著尷尬當有趣,不用心做節(jié)目,一開始就炒作有的沒的,有對藝人最基本的尊重嗎?浪費了這么多哥哥們的努力
觀感非常差。和浪姐一樣,還是在服務女性群體。只不過前者是想宣揚姐學、塑造榜樣,而哥哥們是在嘩眾取寵,一捧一踩。
哇!不愧是??!這首播日選的,跟熱搜之子《演員請就位》決賽選一天?你看人家一個肖戰(zhàn)把你整懵了吧。另外我真服了節(jié)目組,做這種哥哥節(jié)目最重要的是什么?去油!去油!去油!上來就讓他們“油膩三連拍”,某幾位真的油得我晚飯都差點yue出來。初舞臺上來陳志朋就給我整懵了,請你去看看蘇有朋在創(chuàng)的表演,你就知道你為什么是三人里面最糊的了。芒果的《披荊斬棘的哥哥》快來看看反面教材!
酷,你是真的糊啊。。。。。三星鼓勵一下。
金星的點評和鄭爽的爽言爽語才是節(jié)目的看點啊!才發(fā)現(xiàn)印小天好搞笑,希望海瀾之家重新請他代言!還有好幾個年輕一點的完全不認識,不過一看初舞臺還不錯
我要鎖死明天組合!
看完想跟那幾個月罵過的《乘風破浪》道歉,至少《乘》還在強調女性價值的實現(xiàn)。這個節(jié)目從環(huán)節(jié)設置到嘉賓選擇,都體現(xiàn)出油膩與投機。真的不是簡單地把嘉賓換成男性,就能復刻出另一個乘風破浪。再次證明了芒果系綜藝,即使變得平庸,國內也沒有能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