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女人應(yīng)該是最堅守傳統(tǒng)婦道的典范,一提起她們,人們腦海里的標簽就是“賢惠”。廣東遍地僑鄉(xiāng),舊時男人出門行商下南洋,一走三年五載是尋常,女人就在家里等著,守著,送走老的,養(yǎng)大小的,一生就是這兩件事?,F(xiàn)在沒那么苦了,但她們的勤勞樸素、任勞任怨、低調(diào)隱忍的品質(zhì)依舊還在保留著。我前后在廣東生活了近十年,我眼里的廣東女人除了溫柔賢惠之外還有一種硬氣,與嚴歌苓筆下的“跪著原諒世界”的地母們有所不同的是,她們不會跪,多難的命運壓頂而來她們都會站得筆直,天塌下來都能扛。所以,“自梳”這一剛烈決絕的習俗出現(xiàn)在嶺南一點都不奇怪。
從古至今,婚嫁就是女子的天生使命,在某些時候,超齡不婚甚至是違法的,比如《宋書·周朗傳》中說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還有《晉書·武帝紀》載,司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詔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笨傊?,嫁人是女子一生逃不過的“役”,但是在這樣的高壓之下,我們勇敢的嶺南女子硬氣地開拓出了“自梳”的習俗,在被奴役與死之間,生生辟出一條新路來,不得不為她們的勇氣點個贊。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做女人,更是苦中之苦?;浀赜懈柚{曰:“雞公仔,尾彎彎,做人心抱(媳婦)甚艱難,早早起身都話晏(晚),眼淚未干入下間(廚房)?!痹陔娪啊蹲允帷返哪甏?,嫁在窮人家要承擔繁重的家務(wù)和勞動,嫁到富人家要忍受老公眠花宿柳還娶八個老婆,更不消說要在那樣要命的醫(yī)療水平之下生兒育女。細究起來,“自梳”對于勇敢的女子來說倒不失為一條光明的出路。所以,玉環(huán)由名妓化身姨太太,又被丈夫當作禮物送給軍閥享用之后,毅然地決定斬斷紅塵,靠積蓄獨自生活。她已非“清白”之軀,沒法加入姑婆屋的自梳女隊伍,但是于精神上也算皈依了“自梳”組織。
自梳女們靠養(yǎng)蠶、繅絲、織錦養(yǎng)活自己,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作為傳統(tǒng)男權(quán)社會的挑戰(zhàn)者和叛離者,她們遭遇著最惡毒的恐嚇和詛咒——死后沒有夫家收留。為了避免死后變成孤魂野鬼,她們不得不把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拿去找個有男人的家庭買個“戶口”——俗稱“買門口”。活著的時候,她們擺脫了男人的管束,死后依然要托靠男人的鬼魂,說來真是荒唐,真不知是活著容易些呢還是死了容易些??墒蔷退阍谶@樣的威逼之下,仍然有那么多女子奮不顧身選擇了自梳。嫁人苦,自梳也苦,好歹自梳還能苦個清凈。
選擇自梳的女子差不多人人都有意歡那樣的凄涼身世。意歡是天真嬌怯的鄉(xiāng)下小女子,清水般沒遮攔的眉眼,芙蓉般秀美的臉龐,男人是她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她自梳是因為心里住了一個男人,為了這個男人,她寧愿自梳也不愿嫁給“舉人老爺”。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她的心上人旺成因為太窮,只能靠跟自梳女結(jié)婚賺來她們的“買門口”錢才能保住家宅。作為自梳女,一旦被發(fā)現(xiàn)與哪個男人有私情是要被“浸豬籠”的,可是年少性情如飛蛾,她終究是冒著險撲向那焚身烈火了。她天真地以為這個男人會保護她,帶她遠走高飛,結(jié)果是她自己悄悄墮胎,幾乎送掉一條命,最后還是玉環(huán)傾家蕩產(chǎn)救了她。
我有時候會覺得,這個世界上到底男人跟男人是一伙的,女人跟女人才能相互理解。在我的老家湖南永州流傳著一種只有女人才會寫會讀的文字,稱為“女書”。鄧文迪監(jiān)制拍攝的電影《雪花秘扇》講的便是“女書”的故事,兩個女子從開始裹腳的年紀結(jié)為金蘭姐妹,此后各嫁一方,通過“女書”互通音問傾灑思念。我們的女性先輩們?yōu)槭裁磿氲揭獎?chuàng)造這樣一種女性專用的文字,將男人隔絕在外?大概是她們覺得女人的心事男人永遠不會理解。對于男人們來說,這世界海闊天空無疆無界,笑罵唱打皆隨心所欲,只有小心眼的女人才會有那些不可對人言及的隱憂。對啊,女人們的痛苦都不宜宣諸于口,她們裹腳時足不能行的痛楚,生產(chǎn)時性命相搏的憂怕,做媳婦如履薄冰的心事,樁樁件件皆不可說,一說就錯。懂事是舊式女子的基本素養(yǎng),緘默更是舊式女子一生的功課。只有她的母親,她的女兒,她的姐妹,她的同類才能理解寬慰她的痛,她說什么她們都能懂,甚至什么都不用說,因為她們同著呼吸共著命運,她的經(jīng)歷她們都有。男人們永遠不會知道在女人看似微瀾不興的死水般的心里,有那么一道幽暗的燈盞,照亮、溫暖、釋解著每一個苦海中的同類。
女人之間的感情很微妙,在以男人為軸心的世界里,她們經(jīng)常像陳公子家的八個老婆一樣背著男人耍勇斗狠,天天上演著“甄嬛傳”。當她們撇開男人彼此交心就會好得不離不棄生死相許。她們對對方的好,除了關(guān)鍵時刻為對方豁出一切之外,還獨有一種女性之間的悲憫和細膩。就像意歡給玉環(huán)的背上抹藥,先是用羽毛輕輕地蘸,知道她疼,便小心地用嘴給她吹氣,就這樣依舊覺得心疼得不可自抑,直到眼淚啪嗒啪嗒打下來。兩個男人相愛,像《藍宇》里那樣,他們會沉溺于肉體的愉悅和精神上的共振。女人之間的傾心,更像是結(jié)成“至少還有你”的連盟,共同抵御這個世界的傷害,在漫長寒夜里用一點點微溫去溫暖對方,痛苦落難時互相舔舐對方的傷口。女人的愛是即使她奮不服身地愛你,仍舊會時刻注意著不要讓那愛弄痛了你。
我不知道意歡和玉環(huán)之間算不算是愛情,我只能確定玉環(huán)愛著意歡。碼頭分別那一場戲里,玉環(huán)往水里縱身一跳,在絕望里開出一朵花。那是堪比《泰坦尼克號》的一跳,也是劉嘉玲個人影史上最精彩的一瞬,多少人因此路人轉(zhuǎn)粉并為她那一年金像獎的失利扼腕痛惜。
有道是“戲如人生”,劉嘉玲貌似從來沒演過軟綿綿的角色,一如她的為人行事,即使是演妓女、情婦,于萬般嫵媚婀娜之中依舊透著硬朗的風骨,男人把手按在她胸前,她會毫不示弱地挺胸一迎“別客氣呀”,硬是要反客為主。玉環(huán)這個角色更是如此,自信、優(yōu)雅、瀟灑、干練,說得出做得到,拿得起放得下,即使是被人當作禮物玩弄了一番,回頭依舊是只凜然不可侵犯的“雌老虎”,姨太太們幸災(zāi)樂禍想趁機落井下石,她毫不猶豫大耳刮子招呼。
老年玉環(huán)歸亞蕾與青年玉環(huán)劉嘉玲之間的銜接十分成功,說話的口吻、走路的姿勢、行事的果決一脈相承,她與李綺虹之間的互動處處都是精彩的火花。她頭發(fā)都白了,依舊說話大聲走路帶風,腰板直地能撐起天地,雖是做別人家的傭人,依舊昂首挺胸指點乾坤毫不氣弱。她對世情洞若觀火,隔著車窗玻璃看一眼小情侶的吻戲就道破天機,早早預(yù)言了趙文瑄的移情別戀??粗阋稽c也不會覺得她是個老人,與意歡重逢那場戲里,她有點驚慌失措地伸頭攏一攏頭發(fā),走到意歡面前捂著臉又是哭又是笑,嬌羞明艷如少女一般。
在以前,自梳女們的晚年一般是非常凄慘的,不管是靠手藝吃飯的絲廠女工還是給別人幫工的傭人,她們老了以后都要面對失業(yè)的困境。自梳某種程度上很像是“自殺”,自絕于賴以生存的宗親氏族,不留后代,活在“姑婆屋”的一方小小天空下。她們獨自渡過一生,又買好“門口”為死后做好準備,唯獨老年生活的孤凄無助是她們邁不過去的坎。好在時代到底是不同了,今時今日的姑娘們早已有了更多的自由,自梳女已成歷史“遺跡”,像“女書”一樣已經(jīng)成了文物。以后的人們都只能在電影和博物館里去了解那段歷史,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
一直以來都有人反復(fù)給我推薦這部電影,然而因了對國產(chǎn)片的偏見以及對劉嘉玲的反感(沒錯我就是覺得她很直),我只是讓這電影在我的待看名單里躺著。然而某日一看,開始還覺得寡淡無奇,越往下越是毫無防備的被吸引了,不得不承認老片子就是有這種吸引力。
————防劇透分割線,沒看過的童鞋打住打住————
在慢熱型的劇情中,我想第一次震撼我的臺詞就是意歡被賣身還債,她抵死不從,但她的母親竟然對她說:“孩子,我求你,跟他們走吧,女人的命就是這樣”
那一刻不僅是意歡,連我都啞然無聲,只感到了這個時代對女性的絲絲惡意深入骨髓,一個生養(yǎng)自己十幾年的母親,竟要親手把女兒作為還債工具推向一群禽獸般的男子,去遭受也許是自己苦苦掙扎也沒能逃脫的,所謂的女子的“命運”。女性是貨物,是男性傳宗接代的工具,這種幾千年男尊女卑的思想不僅有著一群道貌岸然的老夫子在義正言辭的寫書立制,也多虧有著像意歡母親這樣的衛(wèi)道士繼續(xù)對其他的女性施以惡手。
實際上,不正是因為有這一群麻木的女性推波助瀾才使得更多的女性遭受殘害么?意歡苦苦掙扎卻敵不過世俗的脅迫,另一個洞悉一切的女子玉環(huán)只是不說,冷冷的丟了一袋錢出來,就讓這些上門討債的登徒浪子打道回府,也許從這里開始,喜歡上了劉嘉玲扮演的玉環(huán)。
原本以為玉環(huán)跟意歡一樣,也是一個不甘命運被男人擺布卻又舍不得脫離男人的平凡女子,然而她卻不是這樣。也許是意歡替她挨打,也許是意歡在雨中的等候悸動了她的心·,不知不覺她的天平就慢慢傾向了意歡,而意歡這個傻姑娘還一直覺得自己是在報恩,是在對少奶奶好。直到玉環(huán)看到意歡被男人扯開的衣扣,沉寂不住的感情終于脫離了友情的偽裝,忍不住親吻卻被意歡拒絕了。
玉環(huán)也不心虛,只是一句:“我以為只有男人會傷我的心……”,就落落大方的離開,反倒是意歡痛哭失神,這一刻脆弱得毫無根據(jù)。
女子間的情感,興許就是這樣溫存如水卻又引人傾心吧。然而要說最令我難忘的時刻卻不是那些臺詞,也不是發(fā)現(xiàn)老年的意歡其實是玉環(huán)那一刻。而是輪船啟動,眼見心心相印的她即將天各一方,玉環(huán)和意歡都拼命呼喊著搜尋著對方最后的身影,連我都做好了電影到此為止的準備,嘆息著相遇只是為了日后的懷念,分離是必然的結(jié)局。然而一下沒注意,玉環(huán)那縱身一躍,義無反顧…………
還有什么同性相憐并非愛情,還有什么無能為力的命運
為那縱身一跳,要我等這樣的女子一輩子也值得
(配圖版請至:
http://i.mtime.com/894758/blog/7670222/)
前言:看完電影后搜索了一些關(guān)于《自梳》的評論看,其結(jié)果是讓自己感到了各種的無奈。要不是寥寥幾句的評論,看起來如隔靴搔癢;要不就是大段的重復(fù)劇情,了無新意。還有些直接否認這部片子是關(guān)于同性戀的片子??戳丝茨切┰u論寫的時間,也只能感嘆還好時間是在進步的。由于這些無奈,以及我覺得像《自梳》這樣的片子的確值得被贊揚,被欣賞。于是我決定寫下一些自己的雜感,關(guān)于這部片子,關(guān)于同性戀,還有劉嘉玲在里面讓人驚嘆的表現(xiàn)。
《自梳》是一部有關(guān)兩個女人之間愛情的片子,更是一封獻給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情書。
首先先說愛情?!蹲允帷访枥L的是一份歷經(jīng)戰(zhàn)火而不毀,跨越50年卻沒有消逝的愛情。發(fā)生在兩個女人之間的愛情。我不知道那些認為意歡和玉環(huán)之間的是友情的人,或者覺得她們倆是因為對男人失望了才會被迫選擇彼此的人究竟是存在一個怎樣的homophobia的心理。但是我可以確切的告訴每一個看到我這篇文章的人,發(fā)生在意歡和玉環(huán)之間的感情就是愛情。她們兩個愛著彼此,像夫妻一樣經(jīng)營著自己的小攤,像夫妻一樣互相扶持著彼此,最后像夫妻一樣的睡覺,這就是夫妻一樣的生活,這就是愛情。發(fā)生在兩個女人之間的愛情,與她們經(jīng)歷過什么樣的男人其實無關(guān)。女同性戀們不是因為對男人失望才會被迫選擇在一起。也許對男人失望是有的,畢竟我們需要承認,在《自梳》這部片子里面所有的男人都不算是“好東西”。但是玉環(huán)和意歡之間的愛情來自于意歡那看似微小卻執(zhí)著的善意,來自于玉環(huán)堅強而善良的內(nèi)心,來自于她們一同走過各種各種困難的情義,來自于她們對于對方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和愛惜。說到底,這份愛情,是玉環(huán)和意歡的,和男人無關(guān)。
玉環(huán)對于意歡的感情可能應(yīng)該是開始于她發(fā)現(xiàn)意歡是第一個對她好的人開始。那副母親留下來的耳環(huán)應(yīng)該算是信物。玉環(huán)對于愛情的大膽,對于自己感覺的坦誠,對于自己愛慕對象的尊重,讓她成為了一個完美的符號。至少對于我來說,這部片子真正征服我的,是玉環(huán)這個角色的存在。我覺得我?guī)缀蹩梢园阉杏糜谫澝赖男稳菰~堆砌到她的身上:獨立,坦誠,堅強,勇敢……她是一個現(xiàn)代女性的完美標本,一個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那個年代的角色。
另一方面,相對于玉環(huán),意歡這個角色則沒有那么的出色。至少是從我的角度來說。她不夠果敢,不夠堅強,不夠坦誠……簡單來說,她掌握自己的命運掌握的不夠。但其實,當考慮到兩個角色的背景,意歡已經(jīng)算是很勇敢的女人了。作為一個貧苦的農(nóng)家女兒,她敢反抗她父親,甚至是舉人老爺,而自梳,就是為了不嫁不喜歡的人;她敢不顧禮教甚至生死,與她的意中人結(jié)合;她甚至敢提出私奔。這對于一個沒什么見識的農(nóng)家女兒來說,已經(jīng)算是相當驚世駭俗的行為了。所以后來想想,她一開始拒絕了玉環(huán)的求愛,可能并不完全是跟玉環(huán)是個女人有關(guān),這更多只是個借口。她的拒絕應(yīng)該是跟當時她還深愛著別人有關(guān)。當那段愛情最終死亡之后,意歡還是鼓起了勇氣接受了玉環(huán),成就了一段美麗而厚重的戀歌。
片中最能打動觀眾的一句話是玉環(huán)在知道意歡和阿成的事情后,說的那一句:“我以為只有男人才會讓我失望?!?br>
我覺得這句話對于不同的觀眾群來說,可能它的所打到的敏感點不同。在我聽到這句話時我的第一反應(yīng)是,原來玉環(huán)對意歡的感情是愛情。而接著,我就知道了這是一段求而不得的愛,玉環(huán)那種求而不得的無奈在這句話里面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配上后來在醫(yī)院里發(fā)生的那一幕,玉環(huán)悲愴的說出“我散盡了家財來救你,你卻要死,你有沒有想過我啊!”把一個癡心人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畫了出來。玉環(huán)這樣一個有擔當有氣度的女同性戀角色,這樣正面的性格,在華語影壇里面當真難得。
----------------------
這部影片導(dǎo)演在處理時有很多細節(jié)非常值得稱道。
首先,我最欣賞的是導(dǎo)演在現(xiàn)實與閃回中的切換,很好的控制了觀眾的情緒。讓觀眾的思想在跟著他的節(jié)奏呼吸。全片并沒有我之前想象的讓我出現(xiàn)淚點,卻又讓一股淡淡的憂傷和懷念的情緒在整部片子的長度內(nèi)將我籠罩,并在影片結(jié)束后依舊不能釋懷。這種感覺讓人非常的盡興。我看到每一次影片里面的沖突發(fā)生時,總是忍不住的提心吊膽起來,深怕后面有什么我接受不了的慘劇發(fā)生,然后導(dǎo)演突然將鏡頭切回現(xiàn)實,讓我緊張的心情得到舒展的同時,又對玉環(huán)和意歡之間的感情多了一層理解。這樣一次一次的循環(huán)往復(fù),當?shù)搅擞捌詈笥癍h(huán)與意歡相逢在火車站臺時,電影的情緒就仿佛導(dǎo)演釀的酒終于成熟了一般,一打開,甘醇芬芳。
其次,最后一幕玉環(huán)與意歡在火車站臺攜手而去的場景。這個處理雖然并不新鮮,但是確實Happy Ending的一種極致性的處理。它有很多的代表意義。但是最主要的是,這樣的一個安排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讓我們來想想另一種處理方法,兩個步履蹣跚的老婦攜手慢慢走入曾經(jīng)生活的屋子。這也是電影里慣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但是未免回顯得有些遲暮。而當我們看到五十年后,本來已經(jīng)老去了的兩人在相見后突然變回了年輕時的自己,作為觀眾的我們仿佛就看見了那份歷久彌堅的愛情重新煥發(fā)出了青春的光芒,重新變得閃耀起來。這樣的結(jié)尾讓我突然感覺到了一股年輕的活力,而不像是剛剛目睹了一場橫跨半個世紀的愛情一樣。那貫穿全片的淡淡的憂傷也是一下子就被這個結(jié)尾沖掉了,反而換上了明亮的色彩。但是當玉環(huán)狠狠的親吻意歡胸前的護身符時,我的潛意識中又知道這是一份歷經(jīng)了滄桑的愛情。我的感覺在滄桑與明亮之間互相轉(zhuǎn)換,最后糅合在了一起,在屏幕黑下來的同時變得五味雜陳,思緒涌動。
第三,我覺得值得提到的是光影的安排和風景。導(dǎo)演在安排光影和鏡頭的顏色時也是有考慮的?,F(xiàn)代的鏡頭主要都是灰色,暗示著阿慧和老年玉環(huán)的心境。其次是對暖黃色的運用。從一開始意歡的自梳儀式上,那暖黃色的蠟燭,散發(fā)著一種溫暖柔和的光芒。然后是搶親,濃重的黑色籠罩在火把所散發(fā)出來的顏色上,反而造成一種異常壓抑的感覺。另一場相似的出現(xiàn)在軍閥府中,一開始玉環(huán)教意歡跳舞,房間里的暖黃色透露出一種令人溫暖的感覺,與意歡歡快的笑聲相得益彰。接著軍閥進來,意歡被強送出去,同樣是濃重的黑色朦在了原本散發(fā)著溫暖的黃色上,瞬間就可以感覺到房間里面的溫度冷了下來。這些光影的運用配合著劇情的發(fā)生,幫助著觀眾在無形中的情緒轉(zhuǎn)換,可見導(dǎo)演的用心。
本片唯一讓我嚴重出戲的地方就是楊采妮的浴盆墮胎場景。但這于水平無關(guān),是這個場景實在是太過于震撼,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我實在是接受不了而已。實在是不好意思說我直接被嚇成了小白兔,差點受到精神創(chuàng)傷。
---------------------
劉嘉玲的玉環(huán)——灰蒙蒙世界里的亮色
《自梳》這部電影里最討觀眾喜愛的應(yīng)該就是玉環(huán)這個角色。而這個角色由劉嘉玲來演簡直是個絕妙的選擇。劉嘉玲無論是氣質(zhì),還是演技都將這個角色演的無以倫比的契合。我想不到玉環(huán)這個角色被任何其他的演員來演繹。
劉嘉玲的電影我看的不多,但無論是《阿飛正傳》還是《東邪西毒》,劉嘉玲與她同期的女演員,包括對于整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圈的女明星來說,她沒有她們那種“仙”氣。劉嘉玲是一種入世的美,她的美不能用空靈飄渺等形容詞來形容,而是一種在浮世練達的氣質(zhì),是一種沉淀之后超脫的美,而這也就是玉環(huán)這個角色的關(guān)鍵詞,玉環(huán)和劉嘉玲,相得益彰。
年輕玉環(huán)這個角色一出場,你就能猜到她的身份,妓女。劉嘉玲的那個氣質(zhì)一擺出來,一看就知道是妓女。但是這個妓女的氣質(zhì)卻不是因為她有淫邪的氣質(zhì),相反,在我看來,玉環(huán)絲毫不能讓人感覺到她是一個淫邪的角色,而是帶著一份優(yōu)雅與脫俗。劉嘉玲演出來的妓女,為什么讓人家覺得像,是因為她表現(xiàn)出來的那股人情練達的氣質(zhì)。換言之,一看到玉環(huán),我們就能感覺到這個女人是一個經(jīng)歷過很多事情的人,她的處變不驚不是來自于冷漠,反而是來自于一種見慣了的態(tài)度。
玉環(huán)這個角色是華語電影里面難得的一個正面的女同性戀形象。她有人生智慧,她敢于付出,敢愛敢恨,聰明,獨立……她處處透露著一股入世的美感,好讓人驚艷。我最喜歡的有兩個鏡頭:一個是劉嘉玲一開始來到絲廠,獨自坐在欄桿上哼歌的那一幕。劉嘉玲精致的側(cè)臉,那一副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專注,別說楊采妮看呆了,我覺得所有的觀眾在那一刻都看呆了。都說電影是寫給時間的情書,能把最美好的事情固定在膠片上。真是一點也沒錯。
第二個我最愛的鏡頭卻是玉環(huán)洗下了所有鉛華,與意歡在廣州街頭賣面的那一幕。這個充滿生活氣息的片段被劉嘉玲演繹的傳神無比,我仿佛可以由此看見她們生活的點點滴滴,雞毛蒜皮。能演好生活,才是最不容易的一件事。
劉嘉玲的美,是一種生活中沉淀下來的美,這也體現(xiàn)在了她年紀越大,反而越來越優(yōu)雅,越來越美麗上。她的美不是那種被供奉在神壇上,不具有威脅性的美。我覺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限制了她的戲路和知名度。她永遠不可能像關(guān)之琳一樣去演仙女,也不適合王祖賢的女鬼。劉嘉玲的美是一種特別真實的美,一種厚重的美。當遇到了對的角色,這樣的美才能真正綻放。雖然這種與眾不同的美麗也許不受大眾追捧,但我覺得單憑《自梳》里的玉環(huán)這個角色,劉嘉玲也當?shù)闷痫L華絕代四個字。
(影評到此結(jié)束,后面是一些上綱上線的東西,只想看影評的人可以到此關(guān)窗口。)
------------------------------
《自梳》—— 一封獻給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情書。
意歡和玉環(huán)這兩個完全不應(yīng)該存在于那個年代的角色,在我看來,更像是導(dǎo)演和編劇運用的某種具象化的手段,將一個比愛情更大的主題用愛情來承載,把這部電影拍成了一封獻給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情書。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仔細看看電影中出現(xiàn)的三個主要女性角色和幾個男性角色就不難得出這個結(jié)論了。
男性角色——中國封建社會父權(quán)文化的縮影。
大部分的影評都說這部電影中的男性角色“沒有一個好東西”,說的并沒有錯。但是大部分人沒有領(lǐng)會的是本片中出現(xiàn)的男性角色都是能代表當時社會各個階層的父權(quán)文化的那種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角色。我覺得可以這樣說,本片中出現(xiàn)沒出現(xiàn)的幾個男性角色,合起來就構(gòu)成了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父權(quán)文化的縮影。
先說貧農(nóng)階層,代表的人物是意歡的父親和阿成。
阿成是意歡的初戀,同時他是一個家境困窘的男人,他沒有錢娶老婆,所以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心愛的人被拿去抵債。他靠自梳女“買門口”的錢來還債娶小妾延續(xù)香火。這些都可以說是社會的原因。但是從他在結(jié)婚的當晚還向意歡表白,完全無視意歡是自梳女的事實可以看出,在阿成看來,他喜歡意歡,意歡就應(yīng)該是屬于他的,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占有欲。包括到了后來,他以為意歡從香港回來了,站在橋頭上不停的絮叨,并且責怪意歡為什么不停下船的時候,依然可以看出他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父權(quán)價值觀。
而意歡的父親就是阿成老了之后會變成的樣子。家里沒錢了,最后只能用女兒抵債。因為懼怕“老爺”的權(quán)勢,最后只能逼迫自己的女兒。但是無論他是多么的窩囊無用,他還是他自己這個小小家庭的天。所以她的老婆只能淚眼婆娑的勸女兒,女兒也只敢以死相抗。誰也不敢指責這個父親的不是,說他所作的這一切是不對的。我覺得這正是父權(quán)文化下女人所面對的最大的悲哀??上У氖?,時至今日,這種現(xiàn)象依然頑強的存在著。
再說說上流社會的那幾個男性角色。
第一個便是陳少爺。陳少爺是紡織廠的老板,同時也是把玉環(huán)買回來的人。買回玉環(huán)時他的家里已經(jīng)有了七個老婆。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陳少爺?shù)恼屹I通了工廠的管事,支開陳少爺,自己帶著另外兩個姨太太就來威脅玉環(huán)這個“潛在的威脅”。這和現(xiàn)在依然存在的正室和小三爭斗何其的相似。陳少爺?shù)恼彝耆还肿镒约旱恼煞颍☉?yīng)該也是不敢),甚至在說自己丈夫天天出去吃花酒的時候還一臉自豪。這應(yīng)該是玉環(huán)叫她是豬的原因之一。對于陳少爺,玉環(huán)看的很透,他娶了她做八姨太,就還會有九姨太,十姨太。但是陳少爺?shù)恼?,以及其它的?cè)室,卻沒有一個人敢說是陳少爺錯了,甚至還對陳少爺害死的女人們表示出幸災(zāi)樂禍。這是時代的悲哀,也是她們自己的悲哀。沒有女人會樂意分享自己的丈夫,所以她們的嫉妒心就只能撒在“勾引”自己丈夫的女人身上。殊不知,若不是男人自己好色,又怎么可能被“勾引”呢?說起來真是一聲嘆息,直到今天的社會,還是有好多女人不懂這個道理。正室和小三的爭斗還在天天上演,卻沒有人敢一巴掌甩到“老爺”的臉上。
軍閥,一個強權(quán)人物。這里面可能是為了后面的船票所以還把陳少爺寫的有點不舍。但是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小妾從來就是用來換和送的。小妾們根本就只是商品,沒有自己的人格。上流社會的老爺少爺們在聚會的時候經(jīng)常會帶上自己的小妾,然后互相看對眼了就換,這是很正常的交易?;蛘邔⒆约旱男℃徒o上峰以求好處,這也是經(jīng)常用的手段。所以說玉環(huán)被送這一段,并不是為了追求效果而故意把陳少爺寫懦弱,我反而覺得這是在正常不過的發(fā)展。反而陳少爺走時顯出的那份子不舍,到讓我讀出了幾分真愛的味道。
舉人老爺。這個角色我們是從姑婆屋門口的爭執(zhí)中聽到的,實際的角色并沒有出場。但就如同《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那個并沒有出場的老爺一樣,他們都像一個巨大的影子籠罩著這些女人們的生活。這個家里出了三代舉人的鄉(xiāng)紳的家丁可以不顧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去自梳女的姑婆屋里面搶人,可以像吹走一根羽毛般輕易的把自梳女們犧牲掉自己的青春和幸福換來的可憐的獨立性輕易的抹掉。這就是中國漫長的父權(quán)社會的真實寫照。
阿慧的男友,也就是趙文瑄的角色是這個里面唯一的一個現(xiàn)代男性角色。在和阿慧談了四年戀愛之后,他輕描淡寫的來了一句,我愛上了別人。四年的戀情,就這么舉重若輕的放下了去和另外一個女人結(jié)婚。只能說,以為性別平等了的今天,男人們依舊可以若無其事的,不帶一點負擔的玩弄著女人們的感情。我不禁納悶,這份優(yōu)越感究竟是誰賦予的呢?
說完男權(quán)社會,再來說說《自梳》這部電影里女人們的符號魅力。
這部片子里最完美的符號就是玉環(huán)。她擁有一個完美女人所擁有的一切。她善良,她擁有自由獨立的思想,她有優(yōu)雅的氣質(zhì),她還有敢作敢當?shù)男愿瘛乃枷胧怯X醒的,她性格潑辣,洞悉世事。雖然她是個妓女,你卻在她身上看不出一絲的淫穢來,反而是一種被歷練過的沉淀,讓她如珍珠般散發(fā)著光芒。玉環(huán)同時也是女性意識覺醒的符號,她絲毫不對自己的選擇而羞愧,她執(zhí)著的追求著自己所認定的美好,不顧艱難險阻。玉環(huán)是一個不信命的人。她的母親將她賣到了妓院,她在嘗盡苦楚之后終于抓住了從良的機會;當她被當成禮物送人,當成交易的價碼,于是她便毅然的離開;命運將她和她的愛人用海水隔開,她可以跳海游回愛人的身邊;戰(zhàn)爭將她和愛人分開,她可以始終不放棄尋找,最終得償所愿。玉環(huán)是個有啟發(fā)力的女人,從她的身上,我可以看到一個真正獨立的女人所應(yīng)該具有的特質(zhì)。
相對于玉環(huán)的陽,意歡這個角色便是陰。她也是具有反抗精神的一個女孩,無論是抗婚,還是追求自己的愛,她都是被一種追求自己能夠?qū)ψ约旱纳钣行┰捳Z權(quán)的一種欲望所驅(qū)使著。但是在看的過程中還是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角色懦弱的一面,比如說被拋棄后想自殺,等等。但是這個角色給我的信息不夠清晰,應(yīng)該是演員的關(guān)系。楊采妮的表演相對于劉嘉玲來說不夠豐滿,導(dǎo)致整個角色過于平淡。我覺得意歡這個角色雖然是溫柔善良甚至有些天真爛漫的定位,但是楊采妮演出來的意歡就像是顏料被滴入了水里而不是被畫在紙上的感覺,過于的朦朧,以至于讓我這個觀眾生出抓不住這個人物究竟想表達什么的感覺。
李綺紅所表演的阿慧這個角色也相當不錯。雖然那口不怎么樣的普通話經(jīng)常讓我有些出戲,覺得她還不如直接講英文,但是她把阿慧在失戀時的那種掙扎演繹的很好。阿慧是個現(xiàn)代女性,有著令人羨慕的工作,非常獨立的經(jīng)濟能力。但是這個角色卻是最讓人警醒同時也是最貼近生活的一個角色。她的男友同時是她的下屬,從第一幕的時候我們就看到阿慧在工作中是個非常認真要強的女人,她毫不留情的訓斥著她的男性下屬們。我看到一些評論里網(wǎng)友評價說阿慧一出場的設(shè)定他們就知道這個角色要悲劇,讓我不禁唏噓。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參加她的新書“Lean In”的宣傳時曾經(jīng)說過這么一段話(由于找不到視頻,只能憑記憶寫了,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
“當女孩子們表現(xiàn)出control的時候,周圍的人總是會說她們bossy,或者是一些其他不好的詞匯。但是當男孩子們表現(xiàn)出同樣的特質(zhì)時,周圍的環(huán)境卻會加以鼓勵,說他們具有領(lǐng)導(dǎo)者的潛質(zhì)。”
而《自梳》里雖然沒有明白的寫出阿慧的男友為什么要和阿慧分手,但是從后面阿慧的反應(yīng)來看我們卻可以猜出來。阿慧喝醉酒之后對年老的玉環(huán)吐露心事,說自己早知道就應(yīng)該變得溫柔些,這樣男友或許就不會跟她分手。由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是現(xiàn)代女性的阿慧,卻依然承受著一些本來不應(yīng)該是她的責任。男友與她分手,是因為她強勢。而阿慧在傷痛的同時想到的卻不是怎樣尊重自己,而是自己是不是應(yīng)該屈從于男權(quán)社會的價值觀,應(yīng)該變得更加的溫柔,善良,更加符合一個“傳統(tǒng)”女性的氣質(zhì)。這又是一次對男權(quán)社會,父系社會價值觀霸權(quán)的集中體現(xiàn)。還是玉環(huán),這個已然覺醒的人物,最后教會了阿慧,以及幾十年前差點做出同樣選擇的意歡,女人們應(yīng)該自己尊重自己。
摸臉x6,甜炸。忠犬妮,追影子,東邪西毒,春光乍泄。采妮自己用棍做人流一段簡直可以列進恐怖感官TOP10。劉嘉玲手握刀刃也看得疼?!拔矣梦胰鄙砑襾砭饶悖銥橐粋€不愛你的男人去死?”輪船上劉總和采妮揮手一段簡直太有代入感了,信仰之躍。就算你壯闊胸膛,不敵天氣,兩鬢斑白都可認得你。
“天有些冷了”。別用年少輕狂的眼睛去審視比你早走一輩路的人,他們經(jīng)歷的可能要比你豐富精彩得多,而最后什么也不會跟你講。
有味道的電影。結(jié)尾頗好,有想哭沖動。女子之間的情誼是可生死度外的。
玉環(huán)跳下船的一瞬,無論結(jié)果如何,其實什么都值得了。
頭回嗑到劉嘉玲的演技,軍閥府上得知被丈夫出賣,身形塌下去一半,旋即調(diào)整氣息挺胸叉腰,生生用目光讓軍閥別過臉,半分鐘的戲,站在這里的是個怎樣的女人,全交代清楚了。另一極,楊采妮也足夠驚艷,她如死狗般躺在草席上時,右臉恰好飛落只蠅,不知是服化道有意為之,還是老天也入了戲。
阿慧那條線太多余了
劉嘉玲縱身一躍的那刻,我?guī)缀鯋凵狭怂?。看破人間冷暖,嫻熟爾虞我詐,內(nèi)心卻保持那份如火的赤誠,現(xiàn)實中的她多少如此吧。第一次覺得梁朝偉也很幸福呢。
原來一直不覺得劉嘉玲漂亮,此片中她竟有一種堅強的魄氣,真是美
人世間的愛有千百種,其實她們喜歡的不是同性而是彼此。碼頭到站臺,中間隔著五十年的相思。PS看了劉嘉玲和楊采妮的民國篇后,真想把現(xiàn)代篇的李綺虹和趙文瑄燒死... (ˇ?ˇ)
仍未劉嘉玲這個電影輸了宋家皇朝的張曼玉不平啊啊啊啊啊
多一顆星獎勵給劉嘉玲吧,難得一見的爆發(fā)力表演。當年怎么就輸給《宋家皇朝》的張曼玉?只能說香港人還是看不起內(nèi)地妹子。
這才是call me by your name吧
楊采妮笑起來眼睛里流露出來的神采,漂亮、純真、帶點憨憨的可愛,像極了D,看了這部片,我喜歡咗楊采妮噻~~~
不喜歡叫自梳這個名字,電影其實跟自梳沒什么關(guān)系,搞成噱頭了。喜歡歸亞蕾和劉嘉玲一起塑造的玉環(huán),又靈又輕盈,從一幕就該認出來的。玉環(huán)后來被叫成意歡,多像后來孫藝珍和李恩珠演的戀愛小說!
看的我老淚縱橫。本以為只是兩個女人深厚的超越友誼的依賴,卻不想最后打破了那層朦朧變?yōu)榱藞载懖挥宓膼矍?。劉嘉玲,楊采妮,歸亞蕾,都沒有讓人失望,眼里全是深深的感情。充滿了遺憾的一生,終于迎來一個相逢。感恩我不用經(jīng)歷動蕩。(想起前陣子傳劉嘉玲是同性戀的消息,讓片子更多了一點微妙。)
那時的楊采妮好美,陽光落在臉上就是絕佳的妝面,眉眼里的純情令人心動,絲毫無愧玉女掌門的外號。意歡,意歡啊,為了不被賣身抵債只有自梳不嫁,被渣男騙身只有用鐵棍自助流產(chǎn),無法對自己身體、命運做主的痛苦全在壓抑的一聲聲“我不要啊”哭喊中。意歡或許沒有女性獨立的自主意識,但是卻在命運交叉口或被動或主動地走向了反抗男權(quán)的道路,而對男性愛情的期望又將她拉回地獄,如果沒有玉環(huán),意歡活不下來。如果沒有意歡,玉環(huán)卻依然是玉環(huán),是長袖善舞、會審時度勢的玉環(huán),她或許早就去了美國,或許還會過得更好。但人心被俘虜時從來不會有預(yù)警。意歡這樣懵懂善良又倔強的少女,第一次奮不顧身上前擋一耳光就讓玉環(huán)恍了神,一次次守護里,意歡眉眼彎彎,就這么闖進玉環(huán)心里,之后的事都是在既定的路線運行。因為能相愛,就是命運啊。
看這部電影才知,原來在舊時的中國有那么一群女性,她們梳起自己的頭發(fā),立誓此生不嫁人,她們自給自足,不受他人束縛,雖然最后買門口有些荒唐,可這份敢于突破傳統(tǒng)的勇氣,著實令人敬佩。楊采妮那時真水靈,劉嘉玲令人刮目相看,那一跳,不能忘
兩個女人的相濡以沫,最難忘是縱身一躍的勇氣。
華語女同電影的最佳作品,很有那個時代的感覺~~
一直覺得好的女同床戲是讓人屏住呼吸,又期待又緊張又心跳加速的,這部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