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分類:海外劇 美國 2020
主演:詹妮特·莫克 趙牡丹 艾莎·凱特·狄龍 尼爾·帕特里克·哈里斯 麗娜·維特 比利·波特 MJ·羅德里格斯 喬納森·格羅夫 艾倫·德杰尼勒斯 簡·亞歷山大 羅伯·萊納 比利·克里斯托 蒂姆·古恩 迪克·卡維特 達斯汀·蘭斯·布萊克 邁克爾·道格拉斯 旺達·塞克絲 伊拉納·格雷澤 艾比·雅各布森 諾曼·利爾 莉娜·鄧納姆 武井喬治 威廉姆·卡特 魯絲·韋斯瑟梅爾 威爾遜·克魯茲 阿米斯特德·莫潘 安迪·科恩 卡森·克雷斯利 哈爾·霍爾布魯克 拉蒙特·約翰遜 麥克斯·目赤尼克 泰格·諾塔洛 杰西·泰勒·弗格森 ?
導演:瑞恩·懷特?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最終集最后那段,為什么電視是一個如此強大、如此具有滲透力的媒體,以及我們?yōu)槭裁磮猿忠陔娨暽峡吹轿覀兊纳碛埃?/p>
Fifty years after the stonewall uprisings overlooked by television, there is more LGBTQ representation on screen than ever before, including reboots of some of the televisions, most formative LGBTQ narritives, and increased visibility for the journeys of LGBTQ people.
When something important and big happens, people go to their televisions. It's where we gather to learn more about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we are part of a larger community.
I just don't know of anything that has so more powerful influence (than television) because it's in your kitchen, in your living room, in your playroom, in your bedroom. There are images coming at you all the time. When you see images that are reflective of your own life, it's a reminder to you that your life matters. That is the one thing that every human being needs validation for.
When you are not used to being represented, and your experiences are just not being reflected back at you, it is life changing to see it on TV.
For me, the thing that's most moving is to think about our young LGBT person allowing themselves to imagine a future that they are a part of, with no question.
When you open that door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stories, that's what makes people feel like they matter, because we are equal.
You can go into worlds and people that you have never known and deeply deeply engage.
That's why it's such a powerful media, because when we look at the television, we are really looking to see a story that shows ourselves, and that's its job, which is to tell the truth.
《摩登家庭》最終季最后一集已播出,這部幽默歡快的家庭喜劇,在陪伴了我們十年之后,終于告一段落了。
三個家庭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米切爾與卡梅隆這一家;
他們讓觀眾們知道,原來愛,是不分性別的。
這些年隨著平權(quán)運動的興起,LGBTQ這些少數(shù)人群的身影,在熒幕上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也頻繁了起來,比如:
將被忽視的跨性別者推到臺前,充分展現(xiàn)他們魅力的《姿態(tài)》;
講述唯美浪漫女同戀愛的《拉字至上: Q世代》;
與《摩登家庭》相同,一樣有著同性戀家人的《無恥之徒》;
還有致力于將溫暖美好的力量,帶給所有平凡生命的《粉雄救兵》。
這些作品,毫無疑問都在LGBTQ電視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早在他們之前,已經(jīng)有不少LGBTQ的先驅(qū)者,為了讓我們能看到這樣包容且豐富的內(nèi)容,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為了紀念這一段艱辛而驕傲的歷史,Apple TV+ 聯(lián)合《守護者》《審判八號提案》的導演瑞恩·懷特,給我們帶來了這部紀錄片——
從暗到明:電視與彩虹史
Visible: Out on Television
播出時間:2月14日
在2月14日播出的這部紀錄片,就像是蘋果送給LGBTQ群體的一份情人節(jié)禮物。
豆瓣9.4分,五集的時長,講述了LGBTQ從剛開始的被「妖魔化」,到各種影視節(jié)目「擦邊球」,再到中心位置的發(fā)展歷程。
它串聯(lián)起來的,不僅僅是LGBTQ文化的熒屏亮相史,更是一部濃墨重彩的電視史。
財大氣粗的蘋果,幾乎請來了線上所有有點名氣的LGBTQ演員、電視人,讓他們來講述那些歷史。
? 黑暗時代 TheDark Age
在60年代之前,「同性戀」在美國是一個被禁止的詞語;在美國50個州中的49個州里,同性戀都被認為是犯罪行為。
那時的美國人。認為同性戀比通奸、墮胎或賣淫危害更甚。
人們對同性戀沒有什么容忍度,更別說讓同性戀出現(xiàn)在電視上;
就連在電視上播出這類型的詞語都不可以。
于是,當時的電視或劇集中出現(xiàn)的同性戀角色,大多是一些反派;
要么是殺人狂,要么是特殊性嗜好犯罪者。
當時的人們認為,同性戀不僅是一種精神疾病,更是一種讓人十分厭惡的存在。
如果很不巧的,你是一個同性戀的演員,那么你就要當心自己的秘密了。
你的性取向一旦被大家知道,那就意味著你的職業(yè)生涯就此結(jié)束了。
老版《星際迷航》中的亞裔演員武井喬治(George Takei ),還有《梅森探案集》中的男主角雷蒙德·布爾(Raymond Burr),他們都小心翼翼的保護著自己的秘密,沉默著。
很多年過去,甚至到去世之后,他們才選擇公布自己的性取向。
1969年6月28日,一個同性維權(quán)的標志事件發(fā)生了,那就是「石墻事件」。
那一次也是美國同性戀群體第一次拿起武器,捍衛(wèi)自己的權(quán)益。
這些性少數(shù)群體,抗爭了整整六個夜晚。
但這樣的一個新聞竟然沒能在電視上進行報道,只是因為大家覺得性少數(shù)群體是社會敗類,他們不值得。
在這樣的至暗時刻,有兩部重要的節(jié)目,為LGBT群體的覺醒,照亮了第一道光。
第一部就是1971年在ABC上播出的家庭喜劇《全家?!罚ˋll in the Family)。
這部劇所表達的思想,遠遠領(lǐng)先于時代。
在這部劇中,第一次出現(xiàn)了正面形象的同志角色和變裝角色,將這類形象第一次引入到了電視中。
第二部則是《摩登家庭》的雛形,第一部真人秀《美國家庭》。
這部12集的真人秀,十分真實的表現(xiàn)了勞德家庭的正常生活;
而家中的大兒子蘭斯,正是一名同性戀者。
這是人們第一次看到真實的同性戀出現(xiàn)在電視上,也是第一次看到他們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樣子的。
雖然那時的同性戀還并不能讓人接受,《美國家庭》節(jié)目也受到了不同媒體的口誅筆伐。
但LGBTQ文化,終于走出了他們的第一步——被人們看見。
? 電視是工具 Televisionas a tool
1972年11月1日,ABC臺播出了一部名為《不尋常的夏天》(That Certain Summer)的電影。
這是電影史上,第一個用同情的視角刻畫同性戀的電視電影。
播出后,這部片子獲得了重大成功和一致好評。
ABC看到了這類作品的魅力,在1977年至1981年播出的情景喜劇《肥皂》(Soap)中,也加入了一個公開的同性戀角色朱迪·達拉斯(Jodie Dallas)。
劇中主角的兒子朱迪,和一個女人一夜情后生下了一個孩子;
盡管他是同性戀,但他也因此成為了黃金時段的第一位同志爸爸。
70年代后,有關(guān)LGBT的作品更加正面化;
性少數(shù)群體在電視中不再是固定的反派形象,而有了更多元的角色設(shè)定。
與此同時,同性戀政治家哈維·米爾克的上臺,似乎為LGBTQ文化帶來了一個好的開端。
與其他政客的做法截然不同,哈維鼓勵同志族群在舊金山逐漸壯大的影響力,相互扶持,勇敢出柜。
他的成功,給當時的性少數(shù)群體帶來了無比的希望。
但只就任了七個月,他就被反抗同性戀聯(lián)盟的成員射殺身亡。
但是這一次,他們沒有像「石墻事件」一樣被遺忘,兇手被捕入獄。
人們在電視上看到了那滿滿一片燭光的海洋,不止為哈維的人生,也為他們自己。
在哈維死后,人們在他的遺物中找到他早已經(jīng)錄好的遺言磁帶,其中有這么一句名言——
「如果子彈能打進我的大腦,就讓這個子彈打碎每個‘柜子’的門!」
哈維成為了早期同性戀權(quán)利運動中犧牲的第一人,也成為了同性戀權(quán)利活動分子的偶像。
? AIDS議題 TheEpidemic
80年代,艾滋病開始在美國蔓延傳播。
這種傳染病的爆發(fā),讓人們的恐同情緒漲到了最高峰。
最開始媒體將艾滋病報道為「男同性戀的罕見癌癥」,于是人們常常將同性戀與艾滋病聯(lián)系在一起。
當然直到現(xiàn)在,這種觀念依然深深扎根在人們的偏見中。
那時的人們認為,這種疾病只針對同性戀者,殺死的也只是同性戀者,因此并不是很在意。
但他們卻不知道,這個疾病今后將會對世界、對人類造成多大的影響。
歷史上第一個講到艾滋病的話題的電視電影,是NBC在1985年播出的《早霜》。
故事講述了一位同性戀患者,得知自己得了艾滋病的心路歷程;
它向大家完整地展現(xiàn)了,發(fā)生在同性戀患者身上的是一件怎樣痛苦的事情。
《早霜》得到了評論家的一致褒獎,NBC憑借著這部劇集,囊獲了四項艾美獎;
在播放當晚,吸引了三分之一的美國電視觀眾觀看。
HBO在當時也出了一部有關(guān)于艾滋病的作品,名為《世紀的哭泣》;
里面紀錄了HIV/AIDS的發(fā)現(xiàn),以及科學界早期關(guān)于防治傳播所做的努力和遇到的困境。
但這些作品依舊是杯水車薪,電視里的人們很難再為性少數(shù)群體發(fā)聲,熒幕中也極少看到正面而積極的彩虹群體。
于是,他們只能采取「曲線救國」的方式,讓女同群體為他們發(fā)聲。
肥皂劇與脫口秀,出現(xiàn)在了大家的視野中。
NBC在1985年播出的《黃金女郎》,就是肥皂劇中的代表之作。
故事圍繞著幾個人自己組建的家庭展開,當中就有同性戀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而在脫口秀領(lǐng)域,有兩位偉大的女性就不得不說了。
其中一位是露絲博士,她常常在節(jié)目中解答性生活以及感情方面問題。
她的節(jié)目里出現(xiàn)過很多次LGBTQ嘉賓,提問的方式夜讓人感到非常舒服,并且會給出很多好的建議。
另一位,就是「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
她一直都致力于在自己的節(jié)目中提供平臺,讓這些同志們得以表達自己的心聲和意見,甚至是宣布出柜。
她們都是帶著關(guān)心、理解和愛來進行討論的;
那些無法被聽到的聲音,都從這些女性的口中娓娓道來。
? 突破 Breakthroughs
在經(jīng)過了悲慘的80年代洗禮后,無數(shù)的LGBT代表站了出來,給90年代帶來了光亮。
1998年的電視劇《威爾與格蕾絲》的巨大成功,就是一個最好的示范。
83項艾美提名,NBC周四夜收視冠軍,16次艾美勝利;它的成功幾乎很難用數(shù)字衡量。
可以說,它絕對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有LGBT做主角)的電視劇集,直到今天仍在播出。
Showtime臺也在2000年,播出了第一部以同志為絕對核心主角的電視劇《同志亦凡人》。
這部劇被稱為男版「欲望都市」,共播出五季,簡直就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他們?yōu)橥径鴣?,為凡人所留下?/span>
在中國,有愛好者建造了一個名為「同志亦常人」的網(wǎng)站,將劇集資源免費放上網(wǎng)分享給大家。
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找資源的劇迷影迷們,對它一定不會陌生。
通過這些,人們開始意識到,為性少數(shù)群體爭取權(quán)利,不是一個局限于少數(shù)人的話題;
它關(guān)系到全人類的多元和自由,關(guān)系到一切被社會邊緣化的群體。
? 新興力量 TheNewguard
電視,作為一種傳播媒介,它有著能夠改變?nèi)藗兪澜缬^的力量;在大眾媒體中沉默,就等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死亡。
美國無數(shù)的電視先驅(qū)者都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從被妖魔化不被理解,到成為配角被人注意,再到成為主角被人喜愛;每一步他們都走的艱難且勇敢。
沒有這樣的勇氣,這樣的毅力,我們就無法在今天看到這樣多彩的世界。
《摩登家庭》《無恥之徒》《逍遙法外》《透明家庭》《女子監(jiān)獄》等等;
沒有了他們,這些美好的劇集也就失去了光彩。
他們的奮斗史,令人欽佩、令人驕傲、令人感動。
如今,我們的身邊依舊有著這樣的一群「看不見」「不存在」的邊緣人群。
他們前進的道路依舊充滿挑戰(zhàn)和壓力;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新的曙光一定會到來。
在未來的藍天上,一定會懸掛上那一片絢麗的彩虹。
這是我們都缺課的歷史,這里的我們是所有人,無論是否屬于 LGBTQ 群體,都應(yīng)該了解這段歷史,這段正在發(fā)生的歷史。 Tips:不要一口氣看完,最快一天看一集,保持共情,保持專注,珍惜眼淚,認真流淌。
E01 The Dark Ages 講述從零開始的暗黑時代,著名的“石墻運動”沒有任何電視報道。 這一集提及的電視節(jié)目或電視劇多以嘲笑彩虹群體為主,均為負面形象不得善終或提供笑料的小丑,不補也罷。 觀感:看這集時一直在哭,或大或小,共情地心痛,又不自覺地一直對比當今更加難受,這里的Dark Ages還會持續(xù)多久?
E02 Television as a Tool 觀感:這集前半覺得還行,沒有第一集好哭,但到最后為了《米爾克》(Milk) 的“White Night Riots” 讓人止不住流淚,我們新時代的年輕人“搭便車”地享用先輩用真實的【血】與【淚】爭取來的現(xiàn)有成果。 可補作品: 1、第一部正面講述同志群體的美劇
2、西恩?潘和腐蘭蘭主演的電影
E03 The Epidemic 講述了AIDS帶來的反同高潮,也因此Act Up的行動也讓彩虹群體“出柜”呈現(xiàn)在電視觀眾的面前,提升了藥物研究資金以及政府的重視程度,推動藥物加速研發(fā),恰逢當下新冠疫情爆發(fā),Silence = Death 沉默等于死亡令人感悟更加深刻。與此同時隨之而來的是一小步倒退,彩虹群體反而更少在電視出現(xiàn),借由女性的嘴在電視上喊話。
接下來講述黑人、青少年彩虹角色的登場意義。 黑人高光的劇集《Noah's Arc》( //www.imdb.com/title/tt0478079/?ref_=fn_tt_tt_6 )
和
說起,AIA 2017年NT Live制作的舞臺劇版也非常優(yōu)秀,加菲(安德魯·加菲爾德)、小狼(拉塞爾·托維)主演,超長的時長在北京中間劇場坐的屁股疼記憶猶新。 17歲的 Ryan Phillippe在1992-1993年間《One Life to Live》中飾演青少年男同性戀角色Billy Douglas。
后半主要講述脫口秀的影響,仇恨犯罪讓人心痛,對奧普拉成就的認知再次刷新,當政府不發(fā)聲,人們選擇跟隨公知(于當下言論輿論環(huán)節(jié),也感慨更深)。 每個人上節(jié)目、做節(jié)目的人都帶著教育的意義和責任,這也是我經(jīng)常打出五星的理由,除了drama吸睛,更重要的,普世的教育教導社會責任感,值得贊頌。 · 22歲的佩德羅,首次通過真人秀讓一個HIV攜帶者同性戀男孩通過電視網(wǎng)讓每個觀眾都認識,還喜愛。 · 首次把彩虹群體當作主角的《城市傳說》 對于美劇圈來說也是很神奇的劇了, 第一季:都市故事 Tales of the City (1993) 第二季:更多都市傳說 More Tales of the City (1998) 第三季:Further Tales of the City (Mini) (2001) 第四季:
主要三位演員一直在,其他角色換了一代又一代,可以直接看最貼近的第四季,不用補課前三季。 · 第一位公開同性戀在聯(lián)播電視長期扮演同性戀角色的演員—— 威爾遜·克魯茲 Wilson Cruz 。
將現(xiàn)實映照進劇集,本來把自己感觸家門的父親,看到劇情后主動聯(lián)系了Wilson,真是太讓人動容了!這劇編劇也是絕,每一集到結(jié)尾都是大殺器!TAT 致敬電視的力量!
可補作品: 1、首部關(guān)于AIDS的電影
2、著名的 Ryan Murphy 打造的黑人主角劇集, 自以為對彩虹史有較多了解,也首次認識這個變裝組house比賽的群體。主演 Billy Porter 出鏡的金球、艾美等紅毯造型都十分驚艷。
E04 Breakthroughs 一直都知道 The Ellen Show,“不就是那個短發(fā)T(此處刻板印象)女主持人的脫口秀嘛”,有無數(shù)名人明星上過她的節(jié)目,即便是國內(nèi)的網(wǎng)路上也流傳著很多“艾倫秀”上的精彩搞笑片段剪輯,看到她和妻子出席很多主持頒獎紅毯,卻從未了解過Ellen的過往,原來那依然是沉重的黑暗(go through HELL)。 也再次領(lǐng)略到奧普拉的偉大,因為支持Ellen遭遇hater,Ellen復出又是很迅速地響應(yīng)支持。
這集講到電視彩虹史“近代”,不免讓我這個美劇迷猛刷情懷,“這不是刷劇史么?!”
HBO的神劇之一 Six Feet Under, Gay角色David的扮演者 Michael C. Hall 也因此名聲大噪主演了《嗜血法醫(yī)》 著名的 QAF,也cue到了我們的“同志亦凡人中文站”,聽著 Peter Paig 哽咽,我也忍不住了…領(lǐng)略到Peter 承受的壓力和責任打造了《寄養(yǎng)家庭》 著名的 Will & Grace、《拉字至上》 18年火爆的粉雄救兵,其實最早是03年的電視史的“一步”
本集也再次開始鋪所謂 LGBTQ 性少數(shù)群體在電視史上出現(xiàn)的順序其實先是 White gay 然后才有Colored gay 、Lesbian 、Bisexual,再次重申《Noah's Arc》對于黑人群體的意義以及《拉字至上》對于Les的群體的意義 Bi的部分甚至拓展到了性少數(shù)群體內(nèi)的歧視現(xiàn)象,當女性說是Bi時是kinda sexy,當男性說是Bi時卻是不敢出柜,真正的突破是公開的Bi Sandra Bernhard 在 Roseanne 1991年開始劇中飾演一名Bi Nancy Bartlett。該劇在18年被ABC復活了一季,Sandra也回歸了,然而只復活了一季就被取消了…
隨后《實習醫(yī)生格蕾》中的卡莉醫(yī)生11年成為迄今電視史最長壽的Bi角色。
E05 The New Guard 這一集先是簡短提了一下電視史中的性少數(shù)群體記者,然后美劇迷繼續(xù)猛刷情懷 有黑人代表的《嘻哈帝國》、《火線》 有亞裔代表的《逍遙法外》 (中間插了一段“美偶”出身的Adam Lambert,我很喜歡的歌手,一直關(guān)注,當年和大胸寶寶倆人,因為最終決賽前被爆出是gay,迫于壓力給了亞軍,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當當都是當之無愧的冠軍,也講了09年AMA大膽“出格”表演的負面影響,太真實了,女歌手親吻會被特寫,男的,呵,打碼!當當現(xiàn)在一直和Queen一起表演,依然有不少非議說他不配Freddie的位置,哎……) 《歡樂合唱團》涵蓋性少數(shù)群體青少年校園霸凌、涵蓋未成年孩童糟非議的《寄養(yǎng)家庭》 有 Transgender 代表的魯保羅! 有非二元性 nonbinary 代表的《億萬》 著名的SNL、《摩登家庭》、《無恥之徒》《ST:發(fā)現(xiàn)號》 繼續(xù)講Trans,《與卡戴珊一家同行》、 I Am Cait (//movie.douban.com/subject/26580301/ ) 都講到變性父親了,我開始納悶怎么《透明家庭》不提?果然接下來就來了。 繼而繼續(xù)重申的 Pose的意義。很驚訝地意識到,彩虹電視史的這一步,發(fā)生在2018,好近! 還講了2016年的奧蘭多槍擊案,這么近!Hate crime 這么近,到現(xiàn)在依然存在!
寫著寫著突然就成了流水賬,但作為美劇迷真心情懷刷滿,激動不已,羅列一下這節(jié)目還出現(xiàn)的美劇畫面: Special 主角 殘疾gay 《吸血鬼日記》S7的女同獵人 《神煩警探》里的 Bi Rosa 《瘋狂前女友》里的 Bi Darryl Sense 8 里的 Trans 《尋》里的魂斷狼喬 《超級少女》S4 里的 Trans PS.好奇為什么沒有提 OZ里的那對,太顛覆震撼了!還有真愛如血、初代吸血鬼里的也都記憶深刻,原來美國電視的彩虹史,我竟然幾乎全看過!(有點小得意,我還看了很多英劇小語種劇啊
碎碎念一些個人觀后感: 1、Open your eyes 我們正在處于彩虹史當中,不止是電視的彩虹史,有很多領(lǐng)域才剛剛邁出了進步的一小步,而且現(xiàn)實也如節(jié)目所說【向前兩步、倒退一步】,迫于社會環(huán)境、性別及三觀等種種因素,我們會【偏見】,我們會忽視很多,看了《無聲好友》和 Special 才意識到,少數(shù)人群的邊緣屬性可能會不止一個的疊加到一個人的身上:
看了 Pose 才首次認識這個變裝組house比賽的群體。 2、Dont take it for granted 沒有一步是輕松容易的,看到神采奕奕的 Ellen 根本沒有想過去了解她經(jīng)歷過什么,看到電視劇中出現(xiàn)性少數(shù)群體人物(尤其是近年搞zzzq,幾乎強行硬塞疊加身份),看到米國、TW驕傲游行,看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全球進展,這些都是【前輩】抗爭來的成果,不加思索,理所應(yīng)當, 《都市傳說》S4里老少組合一桌吃飯的爭吵也是于此 。就拿同性結(jié)婚來說,看了
才知道原來剛被人提出時有很多人感受到背叛然后抗議,根本不是現(xiàn)在宣傳的什么臨終簽字之類的簡單腦回路。 3、TV is a WEAPON 節(jié)目不斷強調(diào)電視的力量,后來也有人提出很耐人尋味的電視是武器要妥當使用。電視彩虹史讓我們看到,無數(shù)人都在電視上尋找自己的影子,一開始全部看不到,后來有了反派gay,人們先是理解這是一種進步后然后抗爭,繼而 G - L - B - T - Q 陸續(xù)在電視上 Visible . 無數(shù)人,無數(shù)彩虹群體為了教育,為了社會責任,也或者開始并沒有意識到,去努力,而結(jié)果是你不知道你所做的其實對于某些人來說是life changing! 也是因為電視在美國的地位,人們遇到大事第一時間是打開電視,看新聞,找公知的評論,電視是tell the TRUTH。 我們呢???
一下午看完五集,即使不是親身經(jīng)歷,但是也絕對的感同身受。太多有意思的內(nèi)容了。
1.在40,50年代的時候,電視技術(shù)剛剛出現(xiàn),美國對軍中同性行為進行了一次審判,并且全國直播,搞笑的是當時說同性戀都是GC主義的陰謀,要侵占美國。對比多年以后,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曾經(jīng)說過,某國沒有同性戀。這其中的荒謬真是無法形容。
2. 電視技術(shù)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不像現(xiàn)在都是錄播,以前的電視節(jié)目只能直播。因為當時的節(jié)目偏見很嚴重,當時的LGBT積極分子為了傳達自己的想法,在當時最火的新聞節(jié)目直播中,跑到鏡頭前面說話。這其中的勇氣實在是太令人敬佩了。后來打斷節(jié)目的人和新聞主持人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更有意思的是,那位勇者現(xiàn)在依然活著,而現(xiàn)在電視上有很多出色的LGBT新聞人,例如Anderson Cooper和Rachel Madow,這其中的時空感真的有點令人感慨。
3. 在電視上看到LGBT角色真的太重要了,能夠在大眾心中將性取向正?;?,能夠讓不知所措的人找到歸屬感。很多人可能從來沒有接觸過LGBT,但是如果他們在電視上喜歡一些這樣的角色,他們就會認識到LGBT的生活。這就是電視的力量。
為紀念哥哥張國榮逝世17周年,韓國將在4月1日重映《霸王別姬》,一部豆瓣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一部大陸公映無望的同志電影。
據(jù)不官方統(tǒng)計,中國LGBT群體人數(shù)占總?cè)丝诘?%,大約有7000萬性少數(shù)人群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然而如此龐大數(shù)量的人群卻無法存在于主流媒體中,電視上不會報道,電影、電視劇不會涉及,我們是invisible。2019年最火的電視劇《陳情令》掀起了一場熱潮,說實話我也很喜歡,但更多的是對這種打擦邊球的社會主義兄弟情感到無力的心酸,到之前的《鎮(zhèn)魂》,再到下架的《上癮》等等,眾多涉同影視作品要么在夾縫中生存,要么在種種制約下死亡。
豆瓣有個叫“LGBT權(quán)益”的話題,最熱門的幾篇內(nèi)容都是關(guān)于婚姻平權(quán)的,說實話婚姻平權(quán)確實是我們想要的,但是不得不考慮到現(xiàn)狀,還作為隱形人的我們,離平權(quán)還有一條去西天的路要走。之前看過兩部作品,一部是《平常心》,一部是《當我們崛起時》,美國的LGBT群體從石墻起義甚至更早就開始了奮斗抗爭,經(jīng)歷幾十年, 才做到如今visible out on tv,我們呢,大多數(shù)的我們根本沒有勇氣做自己,紀錄片里面說,如果不活出自己,情況只能越來越糟,當我們能勇敢的活出自己,不再因為世俗和外人的眼光而苦惱的選擇結(jié)婚,不再沉默、不再逃避,或許有一天我們的電視上也會出現(xiàn) Ellen、Anderson Cooper,也會出現(xiàn)LGBT扮演主要角色的電視劇、電影 ,人們會在網(wǎng)絡(luò)上對LGBT問題暢所欲言,不會被屏蔽、拉黑、舉報,讓更多的人、讓社會大眾知道我們的存在、了解我們,尊重我們的取向與價值觀,只有這樣我覺得平權(quán)才會不遠。
#LGBT#
推薦這部紀錄片的理由很簡單——目光應(yīng)該被聚焦到LGBTQIA+群體。
首先,它帶給我很大的信息量。
曾經(jīng)的我只知道LGBTQ群體不應(yīng)受到歧視,只知皮毛。從紀錄片中我才了解到這個群體為自己的身份做出了多少努力,他們獲得了不少成就,只是走到今天說起這個依然會造成歧義。
其二,對那些仍對自己身份感到膽怯的生命,它也許是一種鼓勵。
片中記錄了不少勇敢面對自己的性取向、身份的人們,看到他們的勇敢何曾不是一種激勵呢。曾經(jīng)的他們沒有前車之鑒,現(xiàn)在的他們多了自信與敞亮。
其三,它的視角相對較新穎。
信息時代,社交平臺傳播的能量遠超曾經(jīng),一個時代的特征往往能從電視中探知一二,也是這部紀錄片的獨到之處。從不同時代的電視與LGBTQ群體平權(quán)的節(jié)奏入手,遵循時間的推進表現(xiàn)他們的掙扎、無奈與成功。
最后,不是強迫大家接受他們,一部紀錄片不能改變一個人的理念。
只是大家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多一些寬容和接納,也許別人就少承受一些痛苦。
送給所有少數(shù)群體,不僅是LGBTQIA+群體,還是種族群體,更是那些思想前衛(wèi)的群體,不要害怕表達,真實的自己才是最燦爛的你們。
#微信公眾號#
#Lumos光影瞬間#
哭了5集
看一遍吧,朋友們
看完忍不住想找一找中國電視電影里,有沒有貼近我的生活的LGBTQ作品。仔細想一想,我國的作品好像都特別脫離生活,即使主流電視電影也是如此
美國電視節(jié)目中的LGBT平權(quán)史。第3集(以上世紀80年代HIV為主題)可能是最打動人心的一集。這一集留存的那些珍貴的電視畫面或者已逝的基友。幾度落淚?!拔艺J為從那時起,一個電視節(jié)目(尤其是面向年輕觀眾的)電視,如果沒有LGBT的角色,我們還能稱之為真實的嗎。《真實世界》告訴我們,沒有的話就不真實”(by:達斯丁·蘭斯·布萊克)
談起美國的LGBTQ電視史,總有層隔閡以至于難以共情,但看到從《同志亦凡人》到QAF中文站的那一刻,才有了自己的參與感,真實淚目。
LGBT,Lesbian≈Gay>Bisexual>Trans,這便是LGBT題材在小熒屏上的發(fā)展歷程。好在一切都在慢慢變好,反觀大洋此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何鄉(xiāng)而求索?
不要一口氣看完,一天看一集,保持共情,保持專注,珍惜眼淚,第一集dark age 就是哭著看完的 哭的或大或小 感慨萬千TAT E02 本來前面覺得這集不好哭,到最后為了Milk的White night riots讓人止不住流淚,我們新時代的年輕人是如此“無恥”地享用先輩用血淚和實際行動爭取來的現(xiàn)有成果。以史為鑒,我們得到了什么?感覺LGBT史我缺課太多了 除了S4 每一集最后都忍不住哭泣 同時也思考了很多 寫了長評
和看賽璐路壁櫥一樣,我都恨不得拿個小本本記筆記了 @QAF中文站 so proud of you!
四星半。感謝同志亦凡人小組??吹搅嗽S多我喜歡的節(jié)目《幸存者》《老大哥》《魯保羅變裝皇后秀》等。在為他們的奮斗和改變歡欣鼓舞的同時,我還在想我們什么時候可以做到?四十年后可以嗎?
【A】強烈建議我國改拍一部《從明到暗:電視與彩虹史》。
有趣的題材,失敗的敘述,很流水賬,前面兩集時間線又是亂的。掐掉一部分并無必要乏泛可陳的人物訪談而多放一些影視中的經(jīng)典片段會更好。感受到主創(chuàng)團隊在對社會和文化沖擊上的毫無野心,使得全片比起說lgbt運動,更像是gay們的自憐自憫。我不知道在全片沒有提及其他國家,卻突然cue到中國,且一個資源分享為主的論壇被形容成political有什么值得激動的——天真的中國基佬們。
小熒幕上最好的我們。每一部劇、每一個吻、每一次出柜、每一段愛情與性都在創(chuàng)造歷史。為同志而來,為凡人而留,感謝QAF改變我的人生。想不到十六年過去了,這部劇的主創(chuàng)還記得中國有個同志亦凡人中文站...(當然也側(cè)面證明了我們有多頑強,絕不輕易狗帶~~~~~~
Apple TV+實在太炸,Wanda和Wilson刷爆人緣卡,幾乎線上有點名氣的LGBTQ演員、電視人還有在歷史上留名過的節(jié)目/劇集/事件都差不多以各種形式出鏡了。但很多內(nèi)容很容易輕松想起早前IMDb配合驕傲月寫過的一個專題,所以像在用梳理知識點的方法羅列那篇文章,而缺乏了更進一步的分享(如有機會單獨撇開很重要的作品獨立成章,會更有意義與深度)。從一句臺詞的掙扎,新聞節(jié)目的正視,直人詮釋的影像,劇集出柜,真人秀涉及,配角再到主角。每一步都凝聚了整個社群所作出的偉大努力和不顧一切的勇敢,而這個節(jié)目就是最好的致敬。珍視電視的力量,尊敬這個“武器”?!綞p3 “你不能抹去我們”/Dr.Ruth/Ryan哥哥 Ep4 QAF中文站 哭】
通宵刷完,第2000個看過的人( ?° ?? ?°)
lesbian的占比還是一如既往的少…真是遺憾,感覺80%都是gay gay gay,even for trans,從男變女的比重也比女變男多大概90%,still a man-dominated world…
真希望未來的未來的未來的未來的未來……,我們中國大陸也能有像《賽璐路壁櫥》的電影紀錄片,像《從暗到明:電視與彩虹史》的電視紀錄片。另推薦下關(guān)錦鵬導演的《男生女相:華語電影之性別》。—— EP4→彼得·派格 Peter Paige(《同志亦凡人》演員):我堅信,電視是一種武器,需要小心地使用。你知道,現(xiàn)在中國的···主要的同性戀政治網(wǎng)站(?)···叫做同志亦凡人中文站。有人把全部的碟片加上中文字幕免費放上網(wǎng)。它變成了一種現(xiàn)象,它成為了一個人們聚集的地方,它是他們故事中的燃點,他們終于有了一個公開的性少數(shù)運動。關(guān)于《同志亦凡人》,我最喜歡我說過的一句話,“他們?yōu)橥径鴣?,為常人留下?!?我認為這深刻地反映了電視、在此時此刻、在我們的文化敘事中的作用。
光是從紀錄片本身看都覺得LGBTQ除了G以外的visibility有多弱。。。。(記一下,美國從將同志視為犯罪到同性婚姻合法用了40年時間。樂觀如我,覺得有生之年還是能看到國內(nèi)同婚的那天。
相比其他媒介,電視一直是最平易近人的:讀書需要智慧,觀影需要時間,而電視,只要打開開關(guān),它就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像自來水這樣。也許正因為這種平易近人,它一直被看作是平庸、媚俗和低智的代名詞。但也正因為這種親近和陪伴,它成為無數(shù)人生命中最垂手可得的信息來源,進而成為側(cè)面記錄社會變遷的標尺。這部劇講性少數(shù)群體在電視媒體上的50年歷程,也同時講述了五十年來社會對待性少數(shù)議題的步伐和歷史。作為紀錄片,它的精神內(nèi)核和apple在某種程度上遙相呼應(yīng):前所未有、挑戰(zhàn)傳統(tǒng)。當然,屏幕僅僅是時代的小小縮影,這50年的巨大變革肯定少不了報紙、書刊、電影、音樂、藝術(shù)等等其他媒介形態(tài)的助力;半個世紀的宏大尺度,也絕非短短5集時長能夠囊括的。但能夠以這樣的方式重溫歷史、見證進步,我作為電視觀眾,非常驕傲。
2020年的賽璐璐壁櫥。這個紀錄片簡直像是個豆列,記錄了我十年來看過的所有有性少數(shù)群體角色的影視劇和娛樂節(jié)目。全程激動不已。
美國同志電視史,標志性事件都涉及到了,qaf中文站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