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最早做鳳凰衛(wèi)視時,知道了陳曉楠老師。非常有幸,我的那期節(jié)目是陳曉楠老師錄制的。
《冷暖人生》聚焦邊緣生活群體、底層人民,非常具有人文情懷。是我唯一一檔持續(xù)看了很多年的節(jié)目,一直到現(xiàn)在。里面的多期節(jié)目,一直到現(xiàn)在回想起來都很有感觸。
《和陌生人說話》是菖蒲河的老年相親角的那一期,讓我非常興趣。持續(xù)追看完pua、整容、死刑犯等等多期節(jié)目。后來在一檔訪談綜藝里,以陳曉楠老師節(jié)目的選題為標準,做了一期pua的節(jié)目。
喜歡陳曉楠,她的采訪溫柔,非常有共情能力。她的節(jié)目有情感,有深度,尖銳且有意義。
個人覺得,陳曉楠老師的幾檔紀錄、訪談節(jié)目是業(yè)界頂尖牛批的。
前幾天,豆瓣瘋傳一個頗為戲劇的帖子,
網(wǎng)友因落入網(wǎng)絡騙局身負巨債。
順著帖子看下去發(fā)現(xiàn),受害人不久前剛發(fā)了一個表達渴求戀愛的帖子。
咱來盤盤時間線,
受害人10月4號發(fā)恨嫁帖,緊接著就被騙子盯上;
騙子10月13號加入相關小組,設局撒網(wǎng);
受害人10月28號報警。
不到一個月,被騙40多萬,編劇都不敢這么編。
殺豬盤這三個字相信大家現(xiàn)在早已不再陌生,
騙子一般身在海外(多為東南亞地區(qū)),一旦將資金轉入騙子指定的賬戶,瞬間就會進行無數(shù)次轉賬,猶如石沉大海,根本無法追蹤。
而陷入殺豬盤的結果,大都以受害人輸光畢生積蓄、背上累累債務所告終。
但今天跟大家說的這部片子,卻有著不一樣的結尾。
話不多說,咱一起看看這個反殺屠夫的羔羊——
2019年4月,
趙靜一小時內輸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15萬元人民幣。
而對這個卷走她資產(chǎn)的“男友”,趙靜一無所知。
姓名、樣貌、履歷全是偽造的,
當意識到這是場騙局后,趙靜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
否則她沒有辦法原諒自己。
“我不是這么傻的人啊”,比起被騙的15萬元,這點才是讓她更無法接受的地方。
趙靜今年28歲。
5年前,大學還沒畢業(yè)的她只身來到北京。
性格爽利的她一直以來都很有主見,來北京習慣單打獨斗這個決定自然也沒跟家里說。
剛到北京時,只能找包吃住的服務類工作,工作苦,賺得也不多。
但她都能咬牙挺過來,靠著慢慢打拼和省吃儉用,終于有了一點點小積蓄。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當基本的物質需求得到保障后,自然會尋求精神和社交方向的滿足。
每當加班、生病這些狀態(tài)很差的時候,趙靜拼命想擺脫孤獨和悲傷。
趙靜決定談一場戀愛,
接下來就是我們熟悉的展開。
她在網(wǎng)絡上認識了一個看似靠譜的小伙,
趙靜一直自認為對網(wǎng)絡騙局已經(jīng)有所了解,也深知線上的感情套路滿滿。
所以,一開始就認真進行審視。
但對方的功課做得滴水不漏,透露的情況都有相關佐證。
某手、某音、某博、某信。
信息一應俱全,時間線完整可信,任君排查。
社交媒體里的內容和之前交待的個人背景信息、工作內容、興趣愛好,完美契合。
還不相信?身份證照片直接發(fā)過來。
雖然對方有車有房、外形靚麗,但卻一直在透露自己學歷不高,情路坎坷,愛情面前不自信。
恰恰是這些光鮮人設背后隱藏的脆弱,讓趙靜放下了戒備之心。
長時間的陪伴、不間斷的噓寒問暖、甜言蜜語的猛烈攻勢,讓趙靜徹底淪陷。
時機成熟了,騙子磨刀霍霍向趙靜。
一句普普通通的“你在干什么呀?”,引出了幾句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則殺機四伏的回答。
一開始,趙靜壓根沒注意到騙子的意圖。
話題岔開后,騙子也機智地不再往下深聊,
他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 又過了一段時間,騙子又不經(jīng)意的提到,“有空帶你玩一次”。
一心想著要一起走下去的趙靜覺得能有個共同愛好增進感情也未嘗不是壞事。
可萬萬沒想到,一只腳已經(jīng)踏入魔鬼的大門。
之后的展開,相必大家早已料到。 在“男友”的帶領下,趙靜進入了網(wǎng)絡博彩的世界。
下載軟件,充錢,小賺,再充錢,如此往復。
騙局之所以能成功,不再于手段多么高明,而在于細節(jié)之處的鋪墊。
騙子總會不失時機的提醒她:
“你先了解這個模式,我再帶你一起”
“剛開始別充太多,少沖一點”
“咱每天就玩一小時,一定要記住,咱贏夠本金的20%就收手,可不能陷進去”
感天動地,你看他多么為我考慮啊,他真的好愛我……
最開始投入的300贏回了60,一步一步越滾越多。
為了讓趙靜邁過這道門檻,騙子自有辦法。
“我朋友是做IT的,發(fā)現(xiàn)軟件的漏洞”……
“你一個人在外打拼不容易,希望你賺錢不要 那么辛苦”……
趙靜覺得又一次被關心了。
一步一步、一點一點,錢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數(shù)字。
感情的誘導加上一絲僥幸的心理, 趙靜已經(jīng)徹底迷失了自己。
走勢上上下下,收益增增減減……
突然之間,一切全沒了。
趙靜的腦洞一片空白,緊接著是生理上的不適應,惡心、嘔吐。
緊接著是慌亂地向騙子求助。
騙子沒有立即切斷聯(lián)系, 因為他還想讓趙靜貸款……
不光要榨取所有現(xiàn)有的,還要榨干你的未來。
噓寒問暖的話術,提供情感上的價值, 這些都被騙子稱之為,“豬飼料”。
培養(yǎng)感情的過程狀態(tài)叫,“養(yǎng)豬”。
對社會的信任感,對人的信任感,全部被騙子抹殺了。
同時被騙走的,還有趙靜一生中的溫暖和純良。
作為人的尊嚴感被騙子踩在腳下,而這段遭遇也無法跟別人傾訴。
自責的趙靜過不去自己心里的坎,唯有揪出騙子。
她想盡快擺脫“受害者”、“豬”這樣的標簽。
是人,就總得起來反擊!
她稱自己還有積蓄,想再次投注。
在鍥而不舍的追問下,消失已久的“男友”終于回復了她。
全是掏心掏肺的真心話, 而這些真實的情感,也成了趙靜最后僅有的武器。
騙子開始對她做善后處理,各種關心安慰。
但趙靜已經(jīng)熟悉了他們的套路, 她開始變被動為主動,騙子已經(jīng)無法控制趙靜的感情了。
角色開始轉變,趙靜要讓騙子跟著自己的節(jié)奏走。
她開始學習騙子的手段, 聊天的時候不斷證明自己,說到自己狀態(tài)差,就一定要把淚眼婆娑的視頻馬上發(fā)過去。
并且一步步引導對方付出情感,專門挑晚上(人類心靈最脆弱的時候)找騙子聊天。
不經(jīng)意的放大對方的孤獨、脆弱和寂寞。
讓這個人慢慢對自己產(chǎn)生依賴。
并且持之不懈地,試圖一點一點喚醒騙子心中的良知。
騙子開始松動了,漸漸也會回答一些真實走心的東西。
趙靜開始要求跟他視頻。
哪怕對方是個機器,是條狗,但這段感情是真心的。
二人一定是有一些相似點的,不然可能壓根就聊不下去了,用她的話說,“受騙其實也是看緣分”。
對方終于敢用真面目來面跟趙靜視頻了,可能就是在這一剎那,騙子對她產(chǎn)生了真實的感情。
發(fā)現(xiàn)對方已經(jīng)“上鉤”,趙靜開始執(zhí)行下一步計劃。
要求見面。
雖然騙子經(jīng)過數(shù)度推脫,但趙靜態(tài)度強硬,不斷給騙子施壓。
騙子最終還是答應了她的請求。 見面前趙靜報了警,警方提前在見面現(xiàn)場布控。
就在動了真情的騙子在給趙靜寫欠條的一剎那。
便衣警察沖入屋中將嫌犯控制。
在被警察抓走時,騙子看了趙靜一眼,
而這個眼神,她一輩子都忘不掉。
2019年8月30日,嫌犯落網(wǎng)。
目前案件證據(jù)已提交完畢,正在等候審理。
這個原本是問號的劫難,被趙靜親手畫上了一個句號。
當愛情成了匱乏心靈中的唯一寄托,而殺豬盤剛好立于這個最具希望的光點之上,還有什么是騙不成的呢?
就如《天浴》里的文秀;
《蘇州河》里的牡丹;
《姨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里的姨媽;
當一個女性孤注一擲地將希望寄托在一個男人身上時,
通常不會有太好的結局。
《和陌生人說話》是騰訊首席主持人陳曉楠團隊打造的一檔訪談節(jié)目,目前已播出三季,季季都在9分以上。
在第二季播出時曾因某些原因被全網(wǎng)下架,好在經(jīng)過整改后又能跟觀眾再次相見。
作為英文名“Talk to her”中的那個她,陳曉楠就是這部節(jié)目的靈魂。
在鳳凰衛(wèi)視擔任戰(zhàn)地記者經(jīng)歷,塑造了她犀利直接,一針見血的風格,而之后的《冷暖人生》又賦予她親切溫和、真摯樸實的成色。
在她強大共情力的感染下,一段段傳奇娓娓道來, 殺馬特、大力哥、整容失敗的女老板……
離奇的人物、魔幻的事件,
但在這里卻能褪去張牙舞爪的抓馬噱頭,露出包裹在之下最檢單質樸的人性溫存。
不滿足公眾的窺探欲,不刻意煲泛濫煽情的濃雞湯,
緊扣時代的脈搏,瞄準時下的痛點。
從個體生命的悲歡離合入手,反觀時代洪流中的人生浮沉。 挖掘每一段平凡中的不凡,
簡簡單單,卻直擊內心和靈魂的最深處。
把普羅大眾的生命意義,一層層地剝開,展示給每一個人看。
而這,恰恰就是《和陌生人說話》最珍貴的地方。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少會遇到讓我有表達欲的人或事,而這部紀錄片是我偶然相遇的小驚喜。每個主題都很有意義,看完頗受震撼。 《魚缸里的大衣哥》,鄉(xiāng)土中國的紀實文學,流量時代的典型案例,網(wǎng)紅圈的微縮模型,身不由己還是樂在其中是永遠說不清的謎題。 《殺豬盤—單身男女“屠宰場”》,觸目驚心的名字,都市里孤獨的靈魂原來是待宰的豬,原來情感是詐騙最好的武器。那個女孩,獨立太久強撐著一口氣在城市里漂泊,隔著屏幕虛情假意的關心竟是生活唯一的精神慰藉,被騙了錢還被騙了感情,自我懷疑自我唾棄自我拉扯,就算抓住了對方,面對“是否還能再次信任”這個問題仍然只能沉默,終究是一場全是輸家的賭局。 《“憤怒”的寵物醫(yī)生》,有人太愛不愿讓寵物離開,有人不愛所以想讓寵物離開,有人愛過但最終選擇遺棄,醫(yī)生說看到的不是人和寵物的關系,看到的是人究竟是怎樣的人。 《拳拳父子心》,腦癱兒,拳擊,冠軍;父親,教練,尿毒癥。人類最閃耀的時刻永遠是在塵埃中開出一朵花的瞬間。生活雖苦,但父子情深,來生仍愿續(xù)前緣。 《余生只信“陌生人”》,故事講的是血緣關系之外的親情,意向監(jiān)護里的真情,我看到的是年老體弱后的孤獨與殘酷,人類有了意識之后,歲月真是無形的慢性毒藥呀。 最后聊聊喜歡這個紀錄片的其他原因,主持人太溫柔了,女性強大溫柔且易共情的能力能讓被訪談者娓娓道來,不添加太多個人的評判和標準,對遭遇的苦難表示尊重,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鼓勵和祝福,不幫忙賣慘,也不鼓吹偉大,一切都剛剛好,把問題和思考留給黑屏后屏幕里的你,可能很多問題永遠沒有答案,但答案也許是最不重要的一項。
我外公那時過世之后,我外婆變成了獨居老人,子女們成家了都不一起住,我媽是老大定居上海無法照顧,我舅舅每天上班前下班后電瓶車都會開去探望外婆。已是比一般子女孝順的多了。為了照顧外婆白天的起居,當時還請了保姆,保姆換了一個又一個,外婆皆不是很滿意,其中有一個用了段時間,外婆又要辭掉。大家問她理由,她說:保姆在她鍛煉時打她,大家都不信覺得絕不可能,外婆說的很細,說鍛煉時保姆借口幫她敲背,用了很大的力氣,其實是在打她。當時外婆說這些話后,子女們皆當她言過其實了,笑笑就過了。
今天看到一篇寫“老人將300萬房產(chǎn)贈予水果攤主”的臆測流量文,里面不管青紅皂白把老人的陳述一頓截圖,最后定性老人是“偏執(zhí)”,再加上新聞,老人后期老年癡呆的診斷,一個對老人完全不在乎的鍵盤手,果斷給老人下了定義——他腦袋不清楚才送給陌生人300萬的房子!
這讓我突然想起好多年前我外婆的這個故事,人到了老年,隨著身體機能退化,人們會逐漸默認大部分老人的意識判斷是模糊的,不論是別有用心的公眾號,還是血濃于水的親屬。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換位思考,作為獨立的個體,我們絕對認為自己對自己擁有絕對話語權,我說的話就是我清晰的表達,我值得被信任,但怎么到了老年,即使我清醒的,都沒人相信我了,話也再無分量。
這也是300萬水果攤主這個故事里,親屬們乃至大部分社會人都忽視的問題,作為臨終的老人真正需求是什么?
我仔細看了看親屬們對于住院期間家族群策群力的微信截圖舉證,證明整個家族并非冷漠無情,但即使如此里面也反復出現(xiàn)“小劉”攤主的名字,甚至有句話叫“我打電話給小劉,叫他情況不好別走”。作為親屬,也就是親戚,普遍的仁至義盡應該就是族人有難出手相救,但基本上把親戚做成家人的還是少數(shù)。大家還有自己更親近的家庭族群需要優(yōu)先照顧,我拿自己打比方,我舅舅去年開刀,我在上海也只能微信上鼓鼓勁,事后拜訪送上小禮物。這應該是現(xiàn)在普遍親戚能做到的分寸和儀態(tài)。
但獨居的臨終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脫離危險后,回到普普通通空蕩蕩的房子后,他的24小時該怎么過?他的300萬可以換成看護、保姆和養(yǎng)老院,基本上社區(qū)、親戚都會給到這樣的方案,但誰又來監(jiān)督看護、保姆和養(yǎng)老院呢?他依舊是被遺落的,他成為了缺失日常情感輸出輸入的人。他可以被照顧身體,誰又來照顧他的喜怒哀樂?社會可以解決他的“生存”,誰來解決他的“活著”?連他清清楚楚對著鏡頭表達的個人意見都會被懷疑,他做的決定得不到支持,社會不給他解決的方案,只會質疑他是個老年癡呆的糊涂蛋。所以他還能指望社會什么。
所以他在意識尚清醒時,給了自己一組他能接受的最好方案。
我覺得這才是他愿意拿出余生一切交換的理由。他欣然得這么做了。
一個經(jīng)歷了喪妻喪子的老人,有著隔三差五親戚的call in。他也不是貪色的人,他不需要再找個虛情假意的人搭伙。每天一個人在冰冷的小屋里度日如年,開燈關燈只自己一人。即便接受了社區(qū)的看護,他也無精力應對看護,否則家里就是住進了24小時的“下屬”。
老人能說出遇到攤主一家是幸運的,我是相信的。他自己為自己重新找了一組“家人”,這些大人照顧他的起居,不至于說妥帖,但家里有了煙火氣,他也終于不是家里最后關燈的人。他可以在客廳還有電視嘈雜聲響的噪音下安心入眠。攤主的三個孩子帶給他無盡的快樂,老人說他太喜歡孩子了,我太相信孩子的魔力了,更何況是三個。他得到的心靈治愈對他而言應該是無價的。
他要300萬干什么,他要的是這種氛圍,即便這些是他自己搭建起來的“臨時家庭”。但這種氛圍可不是用錢能買到的,更不是親戚能做到的。他的確是幸運的。
他被當作“普通家里的普通老人”一樣對待,并安插在了一個真正“普通”的家里,度過“普通”的晚年。身份不是病人、不是孤寡老人、不是社區(qū)居民、不是需要特殊關照的親戚。
這應該是他經(jīng)歷人生至暗谷底之后,能夠給自己帶來的心理上最踏實有安全感的晚年。300萬交換的不是無微不至超越養(yǎng)老院的照顧,而是這樣的歸屬感。
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希望這個童話故事善始善終。
我們走入了一個速食的社會
我們缺少調查記者深度新聞,只關注表面而忽略了實質,在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慌慌忙忙,忘了自己為什么出發(fā)。多關注人吧 我們身邊的人 ,做到有人文關懷,有共情心。
我一直忘不了陳牤說的那一句 不要為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我們?yōu)槭裁闯霭l(fā)。我也是新傳人,這幾年看了那么多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 我也在為未來是否會選擇這一行業(yè)而猶豫,但還在還沒有人當逃兵,大家正在換著另外一種方式來拯救這個唱衰的行業(yè)
通過一片公眾號的推薦一口氣刷完了這三季,第三季好像還沒有更完,之前或多或少有在微博看過片段,但是真正完整的看下來會有別樣的更加豐富的感悟,這是我第一次寫豆瓣劇評,單純的希望這樣好的作品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即使有很多令人潸然淚下的底層故事,但是縱使形形色色的人有各種各樣的艱難生活,但還是可以看到領略到人性的溫暖與生活的希望,無論是對父母,對家人,對待寵物,對待身邊的人,都會抱有更多的善意。如今的我們太容易被光怪陸離的網(wǎng)絡生活裹挾而吞噬,漸漸完全失去了自我,但是通過這樣看似平淡的節(jié)目,會讓你看到另一個自己,那個善良,有共情能力,更加清醒的自己。
希望我們在自己的世界里都可以做一個充滿善意與希望的陌生人。
選題抓人,黑色又荒涼
選題和前兩季相比差了很多
看之前對朱之文的現(xiàn)狀有很多疑問,“為什么不生氣”“為什么還配合”“為什么不離開”,看完就……啊,日子是他的,選擇是他的,他能過下去,那就可以了。
最早做鳳凰衛(wèi)視時,知道了陳曉楠老師。非常有幸,我的那期節(jié)目是陳曉楠老師錄制的。《冷暖人生》聚焦邊緣生活群體、底層人民,非常具有人文情懷。是我唯一一檔持續(xù)看了很多年的節(jié)目,一直到現(xiàn)在。里面的多期節(jié)目,一直到現(xiàn)在回想起來都很有感觸?!逗湍吧苏f話》是菖蒲河的老年相親角的那一期,讓我非常興趣。持續(xù)追看完pua、整容、死刑犯等等多期節(jié)目。后來在一檔訪談綜藝里,以陳曉楠老師節(jié)目的選題為標準,做了一期pua的節(jié)目。喜歡陳曉楠,她的采訪溫柔,非常有共情能力。她的節(jié)目有情感,有深度,尖銳且有意義。個人覺得,陳曉楠老師的幾檔紀錄、訪談節(jié)目是業(yè)界頂尖牛批的。
洞穿眾人內心的空虛了——有的人為浮名所累失去生活,而另一些人放下生活圍繞在他身邊變成最低劣的狗仔,因為拍視頻比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要賺錢;有人被騙得失去一切,但是到最后沒有愛也沒有恨。不再相信,相信什么道理,人們已是如此冷漠;不再回憶,回憶什么過去,現(xiàn)在不是從前的我。
一年只有五期,期期精彩。這是個可以看好多遍的內容遠高于形式節(jié)目。刀尖上跳舞,人類觀察檔案。
深度切入社會肌理的好節(jié)目。
復仇殺豬盤的姐姐好勇敢!
扎心??
1.陳曉楠老師的語態(tài)真的太好了,這種對話方式簡直國內一流。2.切入點找的好,選角也很好。
祝福汪強。
第二期做的太好了,感情的博弈,受害者和施害者的轉換和對話。“我們都是彼此的AI”
陳曉楠和竇文濤在,中國談話節(jié)目就在。
因為這個節(jié)目。解救了一個即將陷入殺豬盤的人
與其說是和陌生人說話,不如說是聽陌生人說話,沒有偏見、不帶主觀色彩、更不摻雜獵奇心理,或許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一個人和一件事。
人間啊…
殺豬盤這集把我看得有點惆悵,大家都是好脆弱的可憐人,自舔傷口就夠了…“過去我17歲,現(xiàn)在我70歲”
第三季了,怎么還沒火啊
臨近結束時,以為主持人會再總結一段,沒想到什么都沒有直接結束了。喜歡這種疏離感,什么都留給觀眾自己思考。
第五集,一種養(yǎng)老新思路,也是對陌生人之間的關系的重新審視。像是永遠隔著一堵墻,但也可能因為遇上了,無緣也變成了有緣,居然就能托付余生。真得很感動,也希望有更多這樣愿意介入他人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