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眾所周知,日本大學一般于春天四月開學,而四月又是日本櫻花漫天飛舞的時候。巖井俊二的《四月物語》講的正是在這個季節(jié)的少女心事。
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精心布置的結(jié)果。盡管片名是春情勃發(fā)的“四月物語”,影片卻特地把松隆子飾演的女主角榆野卯月設(shè)計成來自寒冷的北海道,又故意把第一幕的主視角設(shè)置成第一人稱,視窗中是仍包裹著厚重冬衣的家人在送行。四月的北海道仍然寒氣逼人,卯月此時坐上來開往春天的列車,前往東京。
開頭的“冷”是女主角性格的一部分,也是劇情的要素之一?;蛟S不應(yīng)該稱之為冷,而是自立中帶有一絲笨拙。這在開頭的搬家段落中有鮮明的刻畫:卯月掄起袖子,充滿斗志地想幫搬家工人一起干活,結(jié)果卻幾乎幫不上忙,甚至不小心帶了太多家具,把起居室塞得幾無立足之地,最終在工人建議下,半推半就地讓工人把一些家具再帶走。
與鄰居打招呼送禮、社團自我介紹同樣一開始頗為尷尬,她試圖大方,甚至直接把自己形容為性格開朗,實際上仍然小心翼翼,一不小心便支支吾吾。
一方面,卯月離開家鄉(xiāng),終于在東京展開一個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她也是一個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青澀少女,千里迢迢從故鄉(xiāng)北海道來到首都東京,一切都是新的,自然一切也都是挑戰(zhàn)。榆野卯月是一株北國的花,花骨朵還沁著冷氣。
慢慢地,影片出現(xiàn)了更多看似不相關(guān)的敘事:駐足停留欣賞校園樂隊演唱、出入書店武藏野堂,多次詢問店員工作時間、觀看黑白電影《織田信長》,被疑似變態(tài)男子嚇得落荒而逃……這些段落一直到影片最后20分鐘都沒有特別清晰和連貫的情節(jié)邏輯,一直到社團活動的航拍鏡頭后黑幕過場連接的閃回,才慢慢暈染出一切的原委。
原來,卯月的高中階段暗戀一個姓山崎的學長。學長考中了武藏野大學,一所位于東京的大學,因此她也暗自將這所大學定為自己的志愿。但考取武藏野大學,對于卯月這樣成績一般的女孩,卻不是容易的事。于是她充滿儀式感地學習,偷走學長儲物柜的名片,捧著她讀不懂的國木田獨步的小說《武藏野》……一切都以“暗戀”的名義。所幸最終考進同一所大學,這被榆野卯月稱之為“愛的奇跡”。
這一段閃回,是在卯月的獨白中進行的。有趣的是,簡單樸素的鋼琴旋律在這里也被賦予了主角般的身份,有意蓋去同期聲;甚至布光也特地做成了鏡面反光,點狀、帶狀地打在《武藏野》的封面上、卯月的手臂上、臉上,熠熠生輝。這就在鏡頭語言上充分表現(xiàn)出了卯月回憶時的心理活動。畢竟是做音樂錄影帶出身的導(dǎo)演,巖井俊二深知如何處理不同的時空和心理。在這一表現(xiàn)下,北國之花在春風中舒展開來。
如沐春風般的回憶過后,影片進入最后一個段落,也是讓“愛的奇跡”最終升華的段落。卯月又一次來到山崎學長打工的書店,并終于被學長認出是校友,內(nèi)心的蝴蝶翅膀扇出了無數(shù)颶風。恰巧天公作美,大雨瓢潑,引發(fā)了借傘一幕。上文提過的卯月駐足欣賞樂隊演唱、出入書店、觀看黑白電影,全都是回憶和“蹲守”暗戀對象山崎的伏筆,在這里悉數(shù)自動解開。而末尾大雨、紅傘與開朗的卯月則串聯(lián)了起來,給卯月的形象做了收筆的同時,也給她的四月物語寫下了未完待續(xù)的休止符。
有人認為,這一個結(jié)尾戛然而止,并沒有拍完。這種想法其實非常典型?;蛘吒鼞?yīng)該指出的是,如果把《四月物語》看作一個簡單的“暗戀故事”,那么對暗戀敘事的欲望便得不到滿足,勢必會認為結(jié)尾并未完結(jié)。
暗戀僅僅是《四月物語》的表層。它在敘事上呈現(xiàn)為暗流,需要觀眾去串聯(lián)和破譯,這與日式純愛一貫熱衷的直觀、鋪陳乃至催淚大相徑庭。事實上,《四月物語》應(yīng)該被理解為一個少女從被動到主動的成長,而暗戀則是她成長的藥引。
借傘的橋段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被困雨中的卯月借用老先生的傘,折回書店找學長借傘,這一行動本身是卯月心理的一個突破。當學長拿出一堆客人留下的傘讓卯月挑選時,卯月挑了一把大紅色的傘,說“那……這把”;其后打開,學長發(fā)現(xiàn)傘是破的,自己重新打開了好幾把傘,卻也都是破的,或者過于花俏。這時卯月?lián)u搖頭,充滿元氣地笑著說“就這把!”這個備受是枝裕和贊賞的細節(jié),于不經(jīng)意處表露了卯月從一個事事怕難為情、不敢多說,到堅決果斷、內(nèi)心坦誠的轉(zhuǎn)變。雨中的紅傘,正是此刻內(nèi)心雀躍不已、情感自由奔涌的卯月的象征。
熟悉松隆子背景的觀眾或許知道,《四月物語》其實正是松隆子的父親松本幸太郎送給她的生日禮物,影片攝制資金正源于父親的支持?!端脑挛镎Z》是松隆子的熒幕處女秀,甚至也可以說,松隆子的演藝生涯從出道開始便是作為知名歌舞伎演員的父親動用影響力鋪就的。影片一開頭的車站送行,主視角中的一行人也正是松隆子的真實家屬。
換言之,《四月物語》其實是一樁父親的委托,為的是慶祝女兒的成年(松隆子當時正好20歲)。作為命題委托,巖井俊二需要表現(xiàn)的,其實是一個父親對女兒即將脫離自己羽翼的不舍與期望。而在劇本的體現(xiàn)上,便成了一個追尋暗戀對象一路南下、在東京獨自生活的大學生的日常生活。
電影毫無保留地使用了松隆子手持場記牌的照片作為海報,并讓松隆子包辦配樂的鋼琴曲部分,也是影片作為委托的一道注腳。《四月物語》至今已有二十年,松隆子在之后的《悠長假期》、《戀愛世紀》、《告白》、《四重奏》等作品乃至個人鋼琴專輯中大放異彩,她的成績有目共睹。
那首充分體現(xiàn)日本傳統(tǒng)音樂調(diào)性的《櫻花》是這樣開頭的:“さくら さくら 彌生の空は”(櫻花啊,櫻花啊,暮春三月天空里)。和我國一樣,日本人也把十二個月份取了別有詩意的名字,其中三月正是“彌生之月”,也叫“彌月”,草木漸豐。而四月,恰恰有著“卯月”的別名。
因此,四月并非實指的月份,而正是女主角卯月。換句話說,與其說《四月物語》是“發(fā)生在四月份的故事”,倒不如說是“四月的故事”。也正是在這個角度上,電影所真正試圖呈現(xiàn)的,是松本幸四郎對松隆子最深沉的期望——首尾呼應(yīng)的中年男性形象也正是這一意圖與期望的彰顯——是少女遠離家鄉(xiāng),獨自前往東京生活,并從被動者逐漸轉(zhuǎn)變?yōu)橹鲃诱叩某砷L故事。
北國之花于是在東京的春雨中飽滿地搖曳起來。
-----
原文發(fā)表于《虹膜》微信公眾號20180928
你很出名啊。 是嗎? 對我來說,是的。 就是這樣喜歡巖井的電影。一年年,一部部。固執(zhí)的守了青春這樣一方干凈天空。刻印了純凈的那些童話。 我喜歡用顏色涂印我對于巖井電影的印象?!肚闀芳儼住!秹袈萌恕诽焖{。《燕尾蝶》絳紫?!蛾P(guān)于莉莉周的一切》墨綠?!痘ㄅc愛麗絲》鵝黃。而我最愛的《四月物語》,是透明的。 五月。看關(guān)于四月的電影。鋼琴聲緩緩流瀉。櫻花紛紛揚揚落了滿天滿地。 武藏野,武藏野。默念。那本書,那個名字。就固執(zhí)的喜歡了這樣久。是不是都成了咒語。年少時的懵懂愛戀,是不是會因為膽怯而不敢切近?;叵肫?,當時戀上的,究竟該是怎樣被想象和記憶給符號化了的偶像呀。曖昧。升等。喜歡卻又不可言說。小小喜悅或是失望,都又小心翼翼折疊好了埋了那樣深。他的嘴角他的笑容。他的衣著他的小動作。那個彈吉他的側(cè)影。就這樣成了心底的剪影。堆成了你屬于自己的小秘密。 背著書包騎了單車過天橋過原野。這個都市的街道干凈的讓人不知所措,陌生人,欲言又止。一個人住。有些措手不及。期待而防備著。 書。電影。釣魚社。生活簡單富足。會一遍遍在空曠野地里甩了釣竿。常去那家書店里買書。偶爾看電影。是容易接近但不易親近的女孩。勇敢。守了自己的一方田地。追。 你知道嗎。那是屬于我的小秘密。 遇見。時間凝固在這樣的瞬間。你是北海道高中的嗎?你還在學校樂隊嗎?我知道你會選那把。 忽而滂沱。紅色,鮮艷。破舊雨傘下有清麗容顏。笑容溫婉。微微抬眼。如果這真的是奇跡,我會說,這是愛的奇跡。 是自言自語的愛的告白或是囈語。可是這卻似乎又不重要呢。那個,就是那個你,對我來說,如此完美。 陽光傾泄。風。櫻花雨。球鞋濺起的水花好高。裙擺。你笑得燦爛。我知你遇見幸福。這樣的童話,在心里,一早便寫完了結(jié)局。
去年春節(jié)假期我們一家去了日本,我選了幾部日本電影帶著,其中一部是《四月物語》,在京都,第一次看,簡直太好看了,如果選我最喜歡的電影音樂,一定是《四月物語》。
雖然人生中看的第一部文藝片就是《情書》。但在諸多文藝片導(dǎo)演里,我并不是很喜歡巖井俊二,可是《四月物語》真是太完美了。是巖井俊二寫給日本的一首散文詩,風景,音樂,演員如此完美的交融。
一句話總結(jié)《四月物語》就是:少女情懷總是詩。
她講述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中學畢業(yè)的北海道女孩兒松隆子告別家鄉(xiāng)到大城市讀大學,她面對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記掛著中學暗戀的男同學,有一點擔心但又充滿好奇的闖進新的生活:一個人住,認識新朋友,開始大學生活。在大學第一天自我介紹課上,她看到不少同學性格各異,她的女鄰居也是學生,但并不十分日本,反而十分西化。她懵懂著開始加入一些大學的社團,后來她去了自己慕名已久最喜愛的書店,碰巧撞到了暗戀的中學男同學在那里打工,她遭遇了一場大雨,借傘又還傘,和男同學相認,覺得他對自己也有好感,在暗戀得到回報的甜蜜里,她小鹿亂撞。故事到此結(jié)束了。
這部電影拍出了日本人的精神風貌,風景地貌,以及文化的核心,他們都如此禮貌,拘謹,熱心幫助別人又害怕麻煩別人。尤其是借傘那個情節(jié),松隆子對暗戀對象說不遠,不用了。教授對松隆子說他們還有很多傘。她們都說錯了。
松隆子淳樸的父母目送她坐車離開,眼里滿是牽掛,驕傲,以及依依不舍,一個快速的鏡頭,在動人的交響樂中拉開了電影的序幕。大學里那欲蓋彌彰的社團招新(釣魚協(xié)會的學生甚至不會釣魚),當然他們是為了結(jié)識女同學。她到達租好的公寓,那如雪般灑落的櫻花,一直貫穿了整部電影。四月,是看櫻花的季節(jié)。日本的美麗,不僅僅在于櫻花,干凈的街道,古樸的建筑,甚至那縱橫交錯的電線,隨處可見的騎自行車的人,都那么自然,和諧。
今年春節(jié)假期我回了家鄉(xiāng),在家的幾天,身在家鄉(xiāng)卻懷念日本,從初一到初六,我一直在想《四月物語》,耳邊回蕩著那熟悉的音樂,我總覺得中國也應(yīng)該是這樣的,可現(xiàn)實卻總讓人無奈,我的家鄉(xiāng)和日本相似的只剩下晴天下翠綠的麥田。也許中國有過這樣的時期吧,就像我在沈從文的《邊城》里讀到的那樣詩情畫意,少女情懷,像汪曾祺的《受戒》里那樣的淳樸天然,發(fā)乎情而止乎情。后來,可能是命運的安排,我們錯過了和世界接軌的機會,過去的一切,都成為歷史,我們過著如今的生活,讓我感同身受的只有《站臺》《小武》《小山回家》這樣的戲。那塵土飛揚的街道,此起彼伏的摩托車汽車自行車的聲音,辛苦麻木的人群,就是我們每一個人。以至于看畢贛《路邊晚餐》時,我竟然不敢相信這是基于現(xiàn)實的電影,但真希望貴州凱里像他的戲中一樣干凈,濕潤,惆悵,美麗,像回到《邊城》時代的中國。
1、暗戀的學長怎么長得像怪蜀黍;2、可能真正的怪蜀黍的好處就在于不會讓女孩子等太久……
最美好的暗戀,在異鄉(xiāng),春風春雨春櫻,有你就不孤單,每個四月都要看一遍。一塵不染的美好憧憬,她的目光流轉(zhuǎn)之間,心底有無數(shù)頭小鹿在亂撞。松隆子的大好年紀,情竇初開的日子,好像是永遠的四月,開滿不敗的櫻花,回來的路上和風細雨沁人心脾;筱田升的攝影常常在逆光里拍出青綠鵝黃的懵懵懂懂。
巖井俊二一輩子都在拍這樣的電影
喜歡看她騎自行車的樣子,因為我們那么一樣,會因為一個名字做那么多可笑的事情……不為人知
那些剛看48分鐘就無聊的關(guān)上的人,我想告訴你們有多遺憾。好像每個人都暗戀過,像四月的櫻花雨一樣美麗;卻又好像很少有人說出來過,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去靠近。電影最后說: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巖井俊二的67分鐘只講了這個極其簡單的故事,沒有開頭,沒有結(jié)尾,許多的暗戀不也是這樣嗎?
關(guān)于暗戀的一部無限美好的電影,巖井俊二又一次真切地把捉到了少女青澀的心理情感,清麗淡雅的氣息浸入心脾。四月里,落櫻繽紛,花散如雪。獨自一人開啟新生活的卯月,靦腆地做著自我介紹,加入垂釣社,隨風揮動起魚竿,騎上單車,穿行于影院和書店間,坐在郊野的長椅上看書,邀請鄰居一起吃咖喱飯。苦心孤詣的努力與突如其來的大雨終于成就了“愛的奇跡”,而更動人的則是一束束生活中的細節(jié):開門后映入墻上的一道光斑,影院中空落的座位和閃動的放映燈,偷偷將畢業(yè)學長儲物柜上的標簽揭下藏起的小心思,于綠野中獨自捧書閱讀時隨輕風拂動的發(fā)絲,透過樹蔭灑在面頰上的暖陽,外表靜默內(nèi)心涌動的對視,還有那一把把客人留下的、壞掉的雨傘。(9.0/10)
沒什么連貫的、引人入勝的劇情,《四月物語》最多不過是一篇關(guān)于春天的散文詩,畫面氣氛唯美詩意,背景音樂動聽優(yōu)美,最底下卻的一條名叫憂傷的河流在涌動。坐在黑暗中,久久地,我懷著一絲淡淡的憂傷,還有對青春歲月的不堪懷想,飄落的櫻花和雨水仿佛落在身上,使得細碎的憂傷縈繞一夜揮之不去。
卯月是不是就=四月呢?巖井俊二太可愛了!巖井俊二化身巖井俊二郎,特別拍攝一段八分鐘的短片“生きていた信長”,江口洋介化身江口洋介山飾演的信長,在殺完齋藤二人又,居然還坐在巖石上,點燃一根香煙,說一句“天下是我的了”然后對著鏡頭賤賤地吐煙圈。。。太好笑啦!
截圖截到手軟!美!簡單而豐富。女主角一個人在公寓吃自己做的晚飯那個長鏡頭不動聲色地就讓人想哭。守過一點寂寞,愛的奇跡才會到來。幸福就是忽然下起大雨的下午,他為你撐開的傘把把都是破的,你卻笑得很甜,愛讓所有殘缺變得美滿。
關(guān)于青春的寂寞、純真,還有,執(zhí)著和勇敢…暗戀是一種幸福的寂寞——應(yīng)景看的,淡淡的淡淡的很容易被櫻花迷醉~東方人就是擅長“暗戀”這項運動……
年輕真好 平靜卻不平淡 帶著些許執(zhí)著 在只有自己知道的自由角落 默默的成長 靜靜的開放
破雨傘讓我笑出了十二歲的聲音。我想要的就是這種生活,舊書店……下雨天……愛人……愛的書,在陽光下翻動書頁,塵土輕微飛揚……歲月靜好,每天都是讀書天。
好象簡單的小情緒,清澈,簡單,溫暖,美好,
她的一些潮濕的小情緒。
原來所謂的巧合,是穿越千里的故意.
開場的雪、尾場的雨,神來之筆。永遠記得長澤雅美對此片的評語:「松隆子把我永遠無法演的都演完了?!?/p>
武藏野,武藏野。默念。那本書,那個名字。就固執(zhí)的喜歡了這樣久。是不是都成了咒語。年少時的懵懂愛戀,是不是會因為膽怯而不敢切近。回想起,當時戀上的,究竟該是怎樣被想象和記憶給符號化了的偶像呀。曖昧。升等。喜歡卻又不可言說。小小喜悅或是失望,都又小心翼翼折疊好了埋了那樣深。他的嘴角他的笑容。他的衣著他的小動作。那個彈吉他的側(cè)影。就這樣成了心底的剪影。堆成了你屬于自己的小秘密。
主題與其說是暗戀,不如說是成長。第一次離開家上京念大學,東京的櫻花雨很美,鄰居和同學也慢慢變得熟悉。一個人逛書店看電影,生活中有笑有淚,更多的卻是陌生人給自己小小的溫暖。獨立生活后的興奮失落彷徨孤獨害怕喜悅,都要一個人面對。為一個人離開從小生活的地方開始獨立,這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真的不是松隆子個人寫真錄像帶?看完有情不自禁的微笑,像櫻花飄散,雨水垂落那樣的情不自禁。哎,我也想找學長借把傘(害羞
巖井俊二還是要在18歲之前看完啊,最遲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