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電影墨水 解析
一部好電影,好創(chuàng)意+好立意=好電影。除此之外,本片的音效和音樂也十分棒。
這是一部講述男人在迷失中尋找自我并戰(zhàn)勝自己的電影。影片把表現(xiàn)正我和邪我的方式很形象化也很貼切實際。從一開始女孩對墨水出現(xiàn)不害怕就覺得奇怪,到后來慢慢知道結(jié)果后才恍然大悟,墨水拉著愛瑪和說書的行程不正是男主角在職場的行程嗎?一路上,他沒有傷害她們,也沒有關(guān)心愛護她們,只是牽拉著她們,說書者代表著愛情(她是美好的,堅強的,寬容的),她和愛瑪在一起就是男主角心底全部的愛,其實她們正是他生活里的全部,他沒有舍棄她們,但也沒有主動擁抱她們,甚至對好的潛意識偶爾覺醒還予以打擊,但他終歸沒有拋棄她們(只是把她們的位置放錯了,應(yīng)該把她們擁在懷里而不是置之身后),這就是最終正我戰(zhàn)勝邪我的根本原因。
影片里的盲人尋路者代表著希望,他總是樂觀但也是跌跌撞撞的,但希望就是希望,他就是正我勝利的關(guān)鍵因素,沒有他就沒有勝利。
墨水的傷疤代表著男主角童年留下的陰影和自卑,他執(zhí)著走下去的目的就是要證明自己除掉傷疤。而那些夢魘有正是男主角同事的模糊化,正是他們讓男主角迷失讓他冷落家庭,只要他們一直占據(jù)他,他就會在迷途越走越遠。
正我的勝利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戰(zhàn)勝自我是無需他人幫助我們的,只要我們擁有愛和希望就能取得成功。但給我們的啟示是:別讓這勝利來的太晚,更不要以某種愛的失去作為開始或是代價。
2 ) 拐賣妻女,辛苦整容穿越為哪般
《墨水》存在我電腦里起碼也有大半年了,今天終于算是看了。
實在沒法評價這電影好壞,因為總體來說,我根本沒怎么看懂。不過若是光從音樂上來說,那種冷清的,像水滴一樣的,零零碎碎的鋼琴實在是很贊——非常像鬼片末尾,開始敘述鬼的往事那種,無可挽回,凄切無比,孤獨寂寞的感覺。(之前一個人在家沒敢看此片的原因也正是如此= =)
沒看懂的原因嘛,一來是故事的設(shè)定沒一個系統(tǒng)的說明,二來則是時間維度實在讓我頭疼。
其實我看電影常常走神,所以線索神馬的,很難看出來——直接點說,我看電影的智商很低……反正我只知道里面分為正邪兩派,正派給人美夢,反派給人噩夢。
說到這里真的忍不住吐槽,為毛反派總是會有整齊的制服和統(tǒng)一的標志(打扮)?是因為正派提倡多元化發(fā)展咩?(是經(jīng)費問題吧一定是的?。槊磁傻目偛磕芪齀nk而正派的總部一個鏡頭也木有?是因為Ink缺少電燈泡?還是他覺得眼鏡保護屏水墨畫比較有愛?
至少可以推斷,正派的整容技術(shù)必然是不如反派的,嗯哼。
……嗯,回歸正題,然后呢?然后呢!完全不知道他們之間有什么利益沖突……難不成就因為小心眼讓別人做一下噩夢,就要被正派的人群毆么?他們這樣拼死拼活,難道就是為了搶每天晚上噩夢美夢的市場占有率嗎!
好吧,拐賣小蘿莉當入會門票,這個的確是嚴重了,但是那些類似眼睛宅的黑衣男完全沒說要拿她做什么讓我很困惑——其實BOSS只是個蘿莉控吧是吧一定是這樣的吧這樣才能解釋這一個半小時的人生??!
好吧好吧,肯定是我看電影不仔細,漏了什么,等下去看其他人的影評解惑吧。嗯嗯,蘿莉控神馬的,最討厭了。
關(guān)于第二個問題,時間維度,的確很困擾我。
john老婆死了---》emma判給爺爺奶奶家---》emma被INK擄走--》emma住院---》爺爺奶奶去找john---》john出車禍---》john去醫(yī)院看女兒---》女兒死了----》john自殺----》john變成ink
這個順序沒錯吧?
于是這就是一部穿越片?關(guān)于一個男人如何從自己手中救回女兒?
(還是其實這是一部紀錄片,敘述一個男人為了整容,不惜淪為誘拐犯的曲折心酸;或者這是一部教育片,告訴我們男人追逐容貌,還不如直接追逐身邊的妹子;又或者這是一部宗教片,告誡人們不要自殺你看自殺就會變成匹諾曹;再或者這其實只是一首鋼琴曲的MV……)
或許套用電影里說的話,每個人的時間都不同,一千天相當于一天,一天相當于一千天(大意),而且里面還有夢境世界,時間更難算了……
所以意思是……蝴蝶效應(yīng)?
啊,我果然是白癡……技術(shù)分析神馬的,還是留給其他大神吧。
其實我想說,一開始john出現(xiàn)的時候,我就覺得他的額頭好像被刀削了一塊一樣……果然這就是刀刻過一般的面容么!如果ink沒有戴皺紋頭套,或許我就可以更早認出他來了。嗯,另外,造夢者真的不是小女孩的媽媽么?
接下來講講這部電影比較讓我覺得不錯的地方吧。
首先,前面講過了,音樂很好聽。
再者,盡管我還是沒搞懂pathfinder(是這個詞吧?)是干嘛的,但他的設(shè)定很贊啊,一雙貼著黑叉的眼睛,滿嘴念著菊花,不急不躁,用一二三四的節(jié)奏去感知整個世界。尤其是在他揮舞著雙手,像一個上帝一般指揮著骨牌的推動——靠之,當時我還以為他能讓男人不被撞上!其實這就是同步黨的勝利吧?。槭裁次視蝗幌氲姐y他媽里面,那個背著三味線的河上萬齊,和總是哈哈哈笑的坂本辰馬……合體吧?。?br>然后,那個淡定的造夢者的氣場也很不錯呀,女人雖然不漂亮,但是一開口就直入人心,整個人看上去就覺得很舒服很溫柔。(雖然常常被打……)讓我突然想到,其實可以寫一個女人,如何用一張嘴和一個微笑去征服世界。(咦怎么覺得這句話這么怪= =)
最后,正反派打架時損壞的家具瞬間復(fù)原……好有愛啊,捂臉。
嗯,反正我就是沒看懂。哼。
3 ) 墨水:第一次寫影評!
個人觀點:
電影從前面就在暗示結(jié)尾。就是爸爸帶女兒玩游戲那個片段。
剛開始男主是拒絕的,因為他會覺得很無聊很幼稚,工作都忙死了。但是為了不讓女兒傷心,最后還是積極配合女兒了。而且女兒一直說,這個怪物很丑,他要拉他到洞里去。和后面的劇情有對應(yīng)。最后爸爸保護了女兒。這里有一點小疑惑,如果不是有特效的話,只能說小姑娘的演技實在太好了。因為感覺真的像有人在抓著她一樣。。。。不過片子更主要表達的是男主在編夢者(光明)的引導下,對自己的救贖。
男主從小就自卑、被嘲笑??梢詮耐瑢W對他的態(tài)度以及他家里很窮(媽媽帶她買東西用食品券)看出。男主長大以后,賣股票工作非常順利,做了個貌似經(jīng)理?,還遇到了愛他的妻子,買房子、結(jié)婚、生女,可謂人生巔峰,也就是在巔峰中,他迷失了自己,同事的贊揚聲和不斷升職讓他忙于事業(yè),不顧家庭,女兒早晨弄醒讓他陪她玩耍,他在睡意中半開玩笑的說要給他的秘書預(yù)約。。。。很不情愿。妻子對他說:你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你還有另外一個生活。 然而他聽不進去,還說:你看我們現(xiàn)在不是過上好日子了嗎? 突然有一天,妻子出車禍死了。(應(yīng)該是他開的車,腿受傷了。愧疚?。λ拇驌艉艽螅瑝趑|(黑暗)更加明顯的腐蝕他,他感覺到葬禮上的人都在議論他。 后來法院以他剛剛喪妻,疏于照顧女兒的生活為由,將女兒的監(jiān)護權(quán)交給外祖父、祖母。 這又是一個打擊。 有一天,在他將要談一次數(shù)十億美元的生意前, 他岳父突然來公司找他,秘書沒攔住。岳父告訴他,他的女兒昏迷不醒,很危險。需要你這個父親的陪伴。
他心里仍然對妻子女兒很愧疚,不敢面對女兒。這也是他住公司的一個原因。 于是甩手給了岳父簽了一張支票。岳父說:我不是因為這個而來的,做為一個父親,你應(yīng)該盡這個義務(wù)。 這里激怒了男主, 男主反駁他:你15年來沒有跟你的女兒盡過義務(wù),到她葬禮那天,你才突然出現(xiàn)。你跟我談義務(wù)?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岳父也不是什么好鳥,他很討厭他岳父。岳父說不想讓他重蹈自己的覆轍。他對岳父說:我不是你!(其實他已經(jīng)跟他岳父一樣了,自己覺察不到而已)秘書過來說有人找,他將岳父趕走,岳父臨走前告訴他醫(yī)院名字。 他談判結(jié)束后,對方說給他們一個小時商議時間,然后再給他答復(fù)。
他心里還是掛念女兒的,利用這一個小時時間。想去醫(yī)院看他的女兒,拿著禮物在車上發(fā)脾氣,結(jié)果又出了車禍。。。他醒了以后剛好在女兒在那個醫(yī)院。這時時間早已過去了一小時。手機來了一條短信,應(yīng)該是談判結(jié)果。如果這時他打開短信,想到的還是工作。他女兒就會死去,再多的光明也救不了他。不管談判失敗還是成功。(實際上影片也并沒有真正的說談判成功還是失敗。這不重要,關(guān)鍵看他選女兒還是工作。)他一定會自殺。最終他選擇了先去看看女兒。結(jié)果女兒醒了,問他:這是夢嗎?
全片結(jié)束!
至于里面的編夢者和夢魘,我覺得是他的各種思想斗爭。抓女兒的怪物就是迷失的他,所以不認識女兒。那個女的是殘留的一點光明,她一直相信他會回頭,給他演示迷失的他的結(jié)果。即男主沒想到遭遇車禍,然后去醫(yī)院匆匆交了禮物,就算看了女兒。接著談判結(jié)果成功。簽合同喝香檳。女兒掛掉,買醉自殺。。??赐赀@些,對他說:這就是你想要成為的人,你可以不用這樣的。
男主徹底被喚醒,成功逆襲。
4 ) 一部難得好電影
一部好電影,應(yīng)該具有什么樣的特質(zhì),才能被稱之為好電影?如果考慮到社會背景,那么,在現(xiàn)當代物質(zhì)化了的瘋狂的到處都冒著金錢的腥味兒的社會里,究竟該有一部什么好的電影,才能被稱之為好電影?
是導演的視角奇特的,與眾不同的?是拍攝手法的怪異,新穎,別具一格的?還是,僅僅只是故事,或者故事的講述方式的易于被觀影者所接受的?還是,臺詞被演員到位并賦予滿腔熱情的演繹的?或者,還有其他?
一開始,看見一個中年男子——JOHN,壓力很大的高聲呼喊著那些被我視為臟話的話,像是可以幫助到內(nèi)心痛苦的發(fā)泄,但看回他的表情,就發(fā)現(xiàn),其實于事無補。他為什么這么痛苦?這個疑問,也不過只是一閃而過——在這樣的世代,浮躁、狂妄、壓力強大的世代,怎么可能不會感覺到痛苦,尤其,他還遭遇了家庭變故——他的妻子因一場車禍離他而去,他的女兒因他的某些習性被宣判歸于他的妻子的父母帶養(yǎng)——于是,他因為孤單,而更顯得痛苦和無望。
是這樣的吧。人,總是會在無望的時候,失去生的意志,才會做出對生命有害而不是有益的行為。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選擇了自殺的吧。可是這場自殺,并沒有讓他快速的走進死亡者的行列,而是讓他越來越覺得工作的無意義,生活的無希望。究竟是麻木了,還是被妥協(xié)了?是想起來了妻子曾對他說過的“還有另外的人生”,還是只是因為找不到熟悉的有著妻女的空氣而迷茫的徘徊?
類似患上了精神分裂癥。兩個不同的他自己,在操控著他的早已了無知覺的肉身。但這樣的兩個他自己,與靈魂里的那一個,卻又有所區(qū)別而大顯不同。靈魂世界里的他——INK,早就掉落進自己的所認定的失敗人生而默自尋找著出路。
但這樣的出路,無疑,只是一個俯首低眉的自我放棄。而且,需要付出代價。
那個代價。是他的女兒——EMMA的性命。但是他——INK,已經(jīng)被自己的末路命途所困惑而易于被他人所擺布(我寧愿相信,是夢魘魔抓住了他的心理,于是控制了他的思想,進而,讓他接受了他們的建議,并直接采取了服從的舉動)。但他始終沒有察覺他人的意圖,也始終只是接受了一個自己給自己定義了的信念。于是終于在那天晚上,INK與拉維爾相撞見了。
但拉維爾,是造夢者。是與夢魘魔相抗衡的一群靈性之人。是帶給人類美好夢境的一群靈性之人。而夢魘魔,顧名思義,是帶來惡夢的那一群靈性之人。
無論是他——INK,是否因為自己的念想過于強大,所以能夠以一敵四,EMMA——那個天真可愛聰明的小女孩,自己為自己玩著過家家的游戲,天黑了也不愿入睡的小女孩,還是被他帶走了。帶走的結(jié)果是,她——留在人世中的肉身,被判定為患了某種罕見之病,已活不長。外祖父前來央求他到醫(yī)院里探望EMMA——故事,才被緩緩拉開前奏。原來,是有這些原因的。他的,思想的混亂、偏執(zhí)、迷失、自我的放棄,都是有原因的,是緩慢的人生路上慢慢積累而造化出來的這樣的一個他。
但他,以為自己,別無選擇。面子?或者工作?其他人的生存食糧?——其實,他一直在記恨吧,記恨他認為的那些讓他失去了某樣他看重的事與物的他們。卻不曾想過,是他自己,慢慢的沉淪了自己。別無他人的興風作浪。
是拓路者嗎?我不太記得這個詞。我只是記得他的出現(xiàn),是電影里的一大亮點。他,無需告訴他人他自己的觀想是怎么樣的,除非他們需要一再的被說明、點破。他的跳躍性思維,來得更直接、無理,可是,他知道,該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找到對的路,讓他——那個迷失自我的JOHN的肉身,來到他的女兒的身邊,并,足以結(jié)束,他,被夢魘魔糾纏的此時的命運。
她——拉維爾,問,為什么,你能做到你想做的事?
他——拓路者,答:因為節(jié)奏,世界的節(jié)奏。
這樣的答案,簡短而直入主題。是否很多時候,我們,其實,都迷失了節(jié)奏,自己的節(jié)奏,靈魂的節(jié)奏,世界的節(jié)奏?但畫面的轉(zhuǎn)換,讓我看見了有趣的節(jié)奏把世界的萬事萬物緊密的相連接在了一起,他們,做為獨立的個體而存活于這個世界上,卻因為擁有同樣的時間而相互聯(lián)接到了一起。比方說,在晚上的十二點,你在唱K,我在看書,即使存活在不同的天空下,可我們的對話仍有意義。你會問:現(xiàn)在十二點,你在做什么?我會答:看書,你呢?你會答:唱K?!粫翢o話題無以進行聊天的接續(xù)。
是兵分兩路。另一頭,是一個女子的孤身奮戰(zhàn)。她更像是某同事口中的心理老師,沒有在接觸中只顧講述自己的所想要、所希望,而只是陪同與感化。她原本是一個戰(zhàn)斗者。但她決定在此刻喪失了戰(zhàn)斗者的能力。她陪在靈魂世界中的那對沒有認出彼此的父女之間。她暗暗的教會了小女生應(yīng)該變成一頭獅子。她,告訴INK,他原本無須這么做。
她的力量的強大——萊夫,造夢者,似乎是靈魂世界的一面旗幟。每個那里的人,都意識到她的偉大——究竟有多么偉大?——當她出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她面容淡定、堅若,內(nèi)心強大。她只是用“平等”來相待每一個她遇見的他們,可是每一個他們,都因為她所釋放出來的正面能量而略有顫栗。其中的一個人,問INK,你,怎么會得到這么厲害的她?而從她的伙伴那里,卻可以獲知,原來,她,是造夢者中,惟一可以還原故事真相的造夢者。
于是,INK,問她:為什么,你會在這里,為什么,你就看不見我的失敗?
她,已經(jīng)受了傷,卻仍執(zhí)著的提醒他原本該是的面目,并告訴他:我,是因為你而留在這里。我選擇看見的,是你將來應(yīng)該成為的那個樣子,而不是你現(xiàn)在的樣子。
再一次,想起,很多年前,鄧不利多校長對哈利波特說過的這句我刻記了很久的話:
讓我們成為某種人的,并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一切正面能量,一切世事萬物,原來,都具異曲同工之妙?;蛘?,還可以這樣說,這部電影里,雖然也在很多情節(jié)表露了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不滿——直接就拿JOHN的工作身份做了批判——但卻不是我所看重的重點。我慶幸的只是這樣的一部層次分明、正負面交替、鮮活的人物形象,成活于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里,被發(fā)現(xiàn),被挖掘,被展露,被表態(tài)。這至少總還算得上是一件美好的事兒吧。
這至少還算是一部,我認為的,好電影。
5 ) 閉上眼睛,來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墨水是一部片子,居然讓我略微失眠。
世界的精髓入骨三分,表象卻如此精彩。浮華萬變,最易讓人流離失所。
盲人拓路者,惡勢力的假面微笑。說的最明白。
真假善惡,眼睛只是一扇門,有人站在門檻上,就以為自己閱盡繁花。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謬了多少年。太注重思考,感官就會相應(yīng)退化,嗅覺最明顯。感覺不足夠,思考也會偏離本質(zhì),繼而自我意識,自我概念,與真正的我產(chǎn)生偏差。人們都說得到了面包就該幸福,我得到了面包,我現(xiàn)在幸福,自外而內(nèi)的快樂最邪惡,萬鐘于我何加焉,即自以心為形役。思想統(tǒng)治人類,而不是人類駕馭思想。只有當下的自我感受,才能證明我活著。
不是誰都有ink那么好運可以碰到liev
閉上眼睛,來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6 ) 喜歡這樣的幻想(附以自己的理解解答的一些劇情方面的疑問)
首先,勸沒耐心看完的人看完。你們應(yīng)該會發(fā)現(xiàn)這片子一點也不難理解,甚至遠遠沒有黑客帝國那么復(fù)雜。就只是兩種生活在另一個維度、但是能間接影響人類夢境的勢力進行的斗法,而Ink則是主角的潛意識化身成的舉棋不定的個體,不知自己到底該投向哪一方(當然最后他還是找回了自我)。
其實關(guān)于Ink到底是什么的問題沒有必要糾結(jié),關(guān)于為什么一定要選自己女兒做祭品、為什么那些好人會認識John和小蘿莉就更沒有必要糾結(jié)了——因為在我看來欣賞這部影片最大的樂趣不在于探討其中的邏輯、世界觀是否合理嚴密,而是它呈現(xiàn)出的那些幻想場景的精巧美麗、奇妙靈動。
當然如果一定要說理由的話——無論是夢魘還是說書人,他們不是都可以間接影響人的夢境么?能探入夢境的兩種力量,認識John和小蘿莉又有什么奇怪?……我自己倒是奇怪為什么有人不能理解這個問題。
我必須說,全片的結(jié)構(gòu)也許會讓許多人感到觀看得很不痛快——因為它最關(guān)鍵的包袱基本上全都是在后小半段才抖出來的,有人因為沒耐心看不懂所以就沒堅持到最后了。這挺可惜的。但它有足夠魅力,使我即使還沒完全明白真相時也能津津有味地看下去——那就是它的剪輯、它對夢境的刻畫、對角色形象的設(shè)計和靈動跳躍的配樂。
我特別喜歡這幾個亮點:
首先是夢魘形象的設(shè)計。為什么要弄成用一塊顯示屏遮在面前,間接投射出黑白色的人臉?間接顯示臉我認為暗喻的就是夢魘所給人們帶來的噩夢往往是晦澀、難以啟齒向人訴說的,而黑白色調(diào)則意味著噩夢所具有的蒼白/灰暗、極端/單調(diào)而缺乏美麗色彩的特征。
然后是正義勢力與Ink交鋒的那場戲。由于Ink他們所處的時空只是在時間上與正常世界平行,卻并非同一個空間,所以那些被用來當武器、損壞的物體都會立即復(fù)原。這個設(shè)計很有趣味性也很有觀賞性。而且那場打斗鏡頭的晃動并不使人眩暈,反倒覺得很有朦朧跳躍的美感,這和后面Ink與liev的打斗是一樣的。與liev打的那場周圍都是重重條紋的集裝箱,這些條紋以及狹長的集裝箱間的小空間場景讓打斗畫面看起來更有奇妙的質(zhì)感。
另外,Allel他們和liev所在的森林,那里的風景也很美,秋時淡黃的色調(diào)十分舒服。稀疏的光影也讓這場景更有夢幻感。
接下來就是我最欣賞的一段了——Jacob數(shù)著一二三四,通過多米羅骨牌式的重重反應(yīng)讓John撞車的場景。很難用言語表達清楚,總之,十分詩意十分夢幻,設(shè)計別出心裁。
結(jié)尾的戰(zhàn)斗,兩個世界相互切換,配上那種空靈跳躍的音樂,讓激烈的戰(zhàn)斗變成了一場古怪的舞曲。是的,三個人抵抗數(shù)不清的夢魘,本應(yīng)十分激烈,但觀者此時卻已覺得,靈魂被抽離出來了,在某個極其近卻又極其遠的距離看著這一切的發(fā)生,結(jié)局如何已經(jīng)不重要,只需去感受Jacob所說的那“宇宙萬物的節(jié)奏”了。
無論如何,我真的很愛它。愛它的細節(jié),愛它奇妙的幻想。
————————
說下我對劇情中幾個疑點的理解。
有人說不好理解John化成的Ink到底只是他自己的潛意識的實體化還是他的選擇造出的另一個時空分支的自我,也不確定他自殺了為什么還活著。我認為有兩種可能的解釋。由于片中正義一方的談話中提到“時間作用在我們身上與作用在你們身上是完全不同的”,這樣一來,也許John在另一個時空分支已經(jīng)自殺,而化成Ink以后回到自己還沒有自殺的那個時空,同時失去了心智和記憶,模糊地被潛意識指使著尋找自己的女兒就說得通了。我覺得其實還是有很多隱喻的地方可以看出片中的時空不僅僅是兩個時間軸相同而只是空間維度不同的時空,而我所說的另一個時空——已經(jīng)自殺的John所在的時空則是第三種時空,無論空間還是時間都不同于前兩個。當然,如果想得不那么復(fù)雜,那第二種情況就是——很可能John是自殺了但是沒死成。在影片的19分10秒可以看到他摸了摸自己靠近太陽穴的臉部,說不定就是自殺留下槍傷,下意識的動作呢?未必只是摸摸臉上胡子刮干凈了沒有。
而John為什么非得選自己的女兒作祭品?我們可以看到Liev一直在暗示Ink說你只是忘記了自己其實是好人,你并不是真的想要投奔壞的一方。那么,如果Ink是在一個時空自殺的John化身而來,回到另一個John還沒自殺的時空(當然也可以是John自殺未遂但自己的“怨念”產(chǎn)生了Ink這樣一個獨立實體,存在于和說書人、夢魘他們的同一個時空里,而且在John本體康復(fù)之后Ink卻作為一個失去了記憶的獨立個體靠潛意識驅(qū)動做他想要做的事。在我們現(xiàn)在說的選女兒作祭品這個問題里時空問題并不影響主角選擇的原因),試圖做出改變。什么樣的改變?上面說了Liev一直在暗示Ink,她為什么要充當試圖拯救Ink的角色呢?因為Ink這個角色,不管是另一個時空來的John還是自殺未遂的John分離出的怨念,總之它代表的都是John內(nèi)心的一種迷惘。John和自己女兒的祖父母——也就是John自己的爸媽有矛盾,John他爸又因為家庭問題而和John矛盾重重,John氣得根本不想認自己的女兒。所以,ink所代表的自然就是John心底最煎熬的那部分——到底是要事業(yè)還是找回親情,重新與女兒相認?John老婆死了,剩下的女兒也因為家庭矛盾等等問題讓John難以面對,女兒的問題就是John最大的心結(jié),所以ink當然得把自己的女兒也就是整個事件最關(guān)鍵的當事人選成祭品了——其實真要從ink的目的上說,女兒并不應(yīng)該算是一個祭品,而是一種“可能性”。女兒的靈魂最終在ink手中會是什么結(jié)果,送給夢魘當祭品還是重新回到肉體、回到爸爸身邊,全看ink——也就是面臨兩難的John自己怎么選擇了。liev的來歷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因為John一直都在痛苦地煎熬,一直對liev的勸說是模棱兩可的態(tài)度,所以顯然這正是John內(nèi)心掙扎的明顯影射——連暗喻都算不上。總之,ink是另一個時空的John還是平行空間的John的怨念沒有必要糾結(jié),只要知道ink所代表的是這樣一種掙扎就夠了。
7 ) 你可以不這樣選擇
約翰從小到大別人嘲笑是垃圾,勵志長大一定要出任頭地,選擇完美不要失敗和恥辱,為此他付出了太多,包括犧牲和他家人共享歡樂地時光,而他也在奮斗中證明了自己,但是不久他就再生意上遇到一個大麻煩,并最終失敗,加上妻子的死他崩潰了,就像臺詞說的,每個人都有弱點是有缺陷的那種缺陷使人產(chǎn)生罪惡感和恥辱,而恥辱跟自尊和自負想補充,當自尊不占上風時,絕望就抬頭然后讓人走上滅亡。
死后他還是想拼命地隱藏自己的恥辱,代價就是那個小女孩。
其實你可以不這樣選擇,接受自己的不足,展示真實的自己,你才會發(fā)現(xiàn)在你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帶著這份恥辱還有機會,失敗不是那么的可怕,約翰……
你可以不這樣選擇!
8 ) 留守兒童的前世今生——關(guān)于《墨水Ink》的影評
留守兒童的前世今生——關(guān)于《墨水Ink》的影評
正式影評開始之前先說說對所寫影評的電影的分級。1、好到?jīng)]得說,一部好的作品在劇作結(jié)構(gòu)、導演處理、剪輯特效、音樂音效、化服光道,樣樣都非常精良,以至于只能拍拍馬屁的夸贊,但是溢美之詞又不會幾個。只能是好到?jīng)]得說,只能說這片子真**好看!2、好到有得說,必是這部影片有那么幾個點觸動了小心靈的敏感點,搞的不說上幾句不痛快,不說上幾句就表達不出所謂個人對影片的深刻見解的時候。那時候就費著力氣的寫上一些字句來滿足一下個人的心理。3、不好不壞,隨便說,隨便說就不多說了,總之就是想起什么說什么的隨便說。4、壞到有得說,總感覺一部如此題材的影片不能讓人過癮,十分遺憾,表達的有欠缺,有沖上去找導演、編劇瞎逼逼一番,憋著難受的時候,就是壞到有的說,發(fā)泄一篇的時候。5、壞到?jīng)]得說,這樣的片子還真不多,就是那種有閱后即焚的沖動,再也不想看見,不想和它有什么瓜葛的東西。估計還沒有什么人這么不知好歹的拿這樣的東西出來毀自己。
《墨水》一片看完,準備在豆瓣上打個2.5分。寫影評之前看看其它影評怎么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不少人還蠻追捧這種混亂結(jié)構(gòu)的,一定覺得很高大上吧。其實這部影片的問題就在這個編劇的表達結(jié)構(gòu)上存在著混亂的弊病,這也可能是因為故事情節(jié)設(shè)置過于簡單的關(guān)系。
為什么說是表達結(jié)構(gòu)的混亂呢?讓我們把故事濃縮成一句話看看是怎樣表述的?!澳@篇故事講述了一位一心追求事業(yè)成功的父親在一次車禍后夢到自己將要失去女兒,從而醒悟并回歸到女兒身邊的故事。整段故事全部是在回憶的夢境和一個所謂的幻境中度過的,只要稍稍把這些夢境稍稍混淆一下就很讓然人覺得玄玄的很高級的樣子,是不是這樣?
現(xiàn)在扣題說說為什么這《墨水》是留守兒童的前世今生,其實這個話題似乎更適合中國的現(xiàn)狀。農(nóng)村大量留守兒童得不到家人的關(guān)愛,在心底慢慢積攢著對社會的報復(fù)和對財富的畸形認知。同樣,在城市里有多少父母像男主角John一樣為了所謂成功的渴望舍棄了家人,有多少父母回家時你的孩子已經(jīng)沒有力氣再等待你的陪伴而已經(jīng)沉沉入睡,她們不也同樣是另一種形式的留守兒童嘛。小女孩Emma一直是在夢境中和爸爸玩耍,即使爸爸變成丑陋Ink也沒有從他身邊逃離。而現(xiàn)實中只有在片尾結(jié)束時爸爸才真的和Emma在一起了。這就是Emma作為現(xiàn)代留守兒童的今生。
爸爸John從小給同學羞辱、給鄉(xiāng)鄰嘲笑,片中交代了他家庭的窮困,一個需要父親幫其建立信心和提供支持的時候卻沒有見到父親的蹤影,只與母親相依為命的John逐步形成了畸形的人格,直到遇到自己的愛人。巧合的是他的愛人也是一位留守兒童(34分時爭吵中提到她缺失的15年父愛)。陰影、陰影,全是留守兒童的心理陰影。缺失家庭的關(guān)愛,導致心理認知的錯位。
所以說其實影片就是一部關(guān)于留守兒童的影片,這才是這部影片講述的本體。那些夢境、面具、好夢(譯為說書人)和夢魘都是西方表達方式中最最常見手法,沒有什么新意,加之情節(jié)和人物都過于簡單,這就是為什么像有的網(wǎng)友介紹的那樣沒有制片商和發(fā)行商支持的原因。多說一句,當看到說書人和夢魘這兩類角色的時候,我首先回想起的是經(jīng)典動畫《貓和老鼠》里面一段情節(jié),在湯姆的頭腦中同時跳出善良的湯姆和魔鬼湯姆進行矛盾斗爭畫面。這類的操作要不要太多啊……
第一幕,如果第一幕失敗了,那么代表了你的全篇也就失敗了。劇作和影片的第一幕是對于全片最重要的部分,是起始點,也是構(gòu)建整個故事的地方?!禝nk》的劇情設(shè)置了父女關(guān)系主題和夢境的表現(xiàn)形式,而導演則急于在一開篇處就把所有東西都塞進來,這導致了對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都沒有能夠做出清楚表述。只是一些零散的關(guān)聯(lián)不強的內(nèi)容多拼湊。
做為影片的第一幕應(yīng)該對人物及其性格、人物關(guān)系進行清晰細致的表達,建立人物,讓觀眾了解人物,和人物建立心理上的聯(lián)系。而《Ink》在第一幕就跳躍在三個空間和時間來展開故事,分別描述了現(xiàn)實場景、回憶夢境和現(xiàn)實引入幻境的場面,而人物模糊不清。父親John的心理矛盾和車禍都是什么造成的,父親的身世背景是怎樣,父親是什么樣的人,父女關(guān)系是怎樣的,家庭是怎樣的,面臨的困難是什么,都不得而知,這是一個混亂的開始。
在第一幕中傳達大量不明確的信息,讓人無法理解的同時又插入了許多無關(guān)緊要的情節(jié)鏡頭。父親這個人物的建立,父親的憤怒,父女關(guān)系,幻境的建立都沒有在這一幕表達清楚。反而用一些不成熟或者不適合的表現(xiàn)手法來引入好夢的說書人和夢魘,這顯得那么尷尬而不知所措。大量的空鏡剪輯更像是一部實驗影片,根本無法想象這些鏡頭和好夢、夢魘之間的聯(lián)系,為了表達好夢和夢魘又拍攝了許多和主角沒有關(guān)聯(lián)的人物,無聊的打斗場面(又不是動作片,加這些很有意思嗎)憑空增加了制作成本。
所以這個影片從第一幕開始就表現(xiàn)出了先天不足。
時間有限,先寫到這里,投放一下看看大家是不是認可和喜歡我的影評。如果受到大家認可會繼續(xù)進行后面的影片分析。
預(yù)算有的時候真是個問題~
說畫面很爛像PS過的人有夠傻逼的
看不下去
投資銀行家老爸工作忙不能陪小孩導致家庭矛盾激化的故事
我先聲明 我沒有看完 我給看過的部分兩顆星
雖然技術(shù)欠缺 但是內(nèi)容還是挺超現(xiàn)實的。 有借鑒 有創(chuàng)新
救贖是兩個人的事,一方必為小女孩。
沒有別人說的那么差,和泰囧的主題一樣,事業(yè)還是家庭?兩難的選擇,這部電影顯然比泰囧拍得有些深度~~雖然深度不是很深,以丑為美的審美視角也不是第一次使用了~~
影像故意曝光過度,非現(xiàn)實,白電頻超標的夢,“故事人”的角色有恩德《毛毛》的影子。但將人的夢和靈做正邪化的簡單處理,由此推導出來的正邪大亂斗,拳腳相加,有點可笑。
有點兒看不下去~~~~~~~~
曾經(jīng)的失敗與挫折讓我們迷茫 但舉棋不定的我們最終還是要做出選擇 靠我們自己 有時候也要靠別人
絕佳的創(chuàng)意,完美的原聲和剪輯。
一般般吧
2010.05.02 21:56@HOME看到最后才茅塞頓開 有點過 概念電影么。。
之前看了個短評,說音樂美,確實!
故事本身還不錯,可總感覺有點故弄玄虛,而且也不是大制作,不過拍成這樣也可以了!
看的我實在是痛苦啊!最后終于在結(jié)尾的時候看懂了
風格奇幻 類似死亡幻覺 對夢魘的造型微有趣 小包袱們集中在后段 抖開的結(jié)尾頗感人
不說什么夢的緯度之類的,導演就成功的給我們制造了一大堆懸念。但是畫面看起來有點辛苦(可能這就是它的硬傷,導致有些人沒耐心看下去)。但不可否認,導演成功的用一種另類的方法在探討我們的世界,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在講故事,更多的,這部片超越了故事的范疇。
主題雖俗套,但表現(xiàn)得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