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困難時節(jié)閉門不出,于是惡補老劇,先看了被稱「戀愛教科書」級別的「過把癮」,更喜歡原名過把癮就死,cool。
劇本創(chuàng)作取材于王朔三本雜糅,京味十足,九十年代的愛情故事至今看起來分外神圣,有點讓我心生向往,兩個人在一起只要看對眼了,試探個一兩回就成了,而不在一起,只需要一個人喊停。
在這兒大說另一部劇多少有點ky,但這部恰在過把癮之后趙寶剛和王朔再次合作,對比來看更似升華之作,其人物塑造,情節(jié)發(fā)展,對外部社會與個人命運的反映都很深刻。
先貼一段劇情概要幫助梳理一下:(摘自網(wǎng)絡(luò)
聰明美麗的肖男歷經(jīng)曲折,苦苦掙脫永昌集團總經(jīng)理吳永明的糾纏,不知不覺闖入了酷愛陶塑藝術(shù)的陸建平的生活之中……
倔強任性的電臺主持人陳丹妮負氣離開了深愛著她的陸建平,投入了傲慢的攝影師馮西九的懷抱...
陸建平的姐姐陸雪兒為了追求女性的人格尊嚴,斷然與丈夫沈宏分手……
于是,以陸建平為中心,演繹出一組組現(xiàn)代都市人的情感糾葛。扭曲的心,錯位的愛;真誠與虛偽,高尚與卑俗,對比沖突的人格魅力讓人們在困惑中反思;人究竟為什么而活著……?
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四點:
與都市的浮華生活形成鮮明對比的陸建平的陶藝小屋——不亞于世外桃源;
與追名逐利、不擇手段的許多人形成鮮明對比的陸建平的淡泊生活,“我不想耍那些心思,太累”;
與急功近利形成鮮明對比的王志文和許晴的出色表演,王志文扮演不拘小節(jié)的藝術(shù)家,表現(xiàn)出直率任性、無拘無束的“本色”,(浪子本色,不是花心男,有一種“漂浮感”,無根,人生體驗家,不會為誰停留,但有讓女孩兒前赴后繼上趕著排隊做他女友的勁兒
許晴具有那個年代觀眾喜歡的女孩的所有標準,清純的大眼睛 (現(xiàn)在肯定也很討人喜歡,水靈極了...
還有劇中不時閃現(xiàn)的原創(chuàng)配樂,對于情節(jié)發(fā)展起了推波助瀾之力。
肖男——曾經(jīng)周游于男女關(guān)系中,借助男人獲取利益,厭倦了社會復(fù)雜的虛偽交際,如今渴望不帶功利的愛,想以己之力站穩(wěn)腳跟,對陸建平不知不覺心有好感。
陳丹妮——處女座,熱門電臺節(jié)目主持人,家室良好,對事業(yè)熱忱,對男朋友的陶塑藝術(shù)家身份并不十分認可,渴望日常里的小浪漫,比如在自己的電臺給女朋友點歌。
陸雪兒——曾是歌舞團臺柱子,英年早嫁,丈夫吹黑管,晚上去飯店跑活兒,自己做了七年全職主婦,每日買菜做飯,接孩子上個學(xué),安于現(xiàn)狀,漸漸與世脫節(jié)。
丁曉敏——地下酒吧駐場歌手,家境一般,哥哥曉武是出租車司機,她渴望出人頭地,抓住一切機會,為此付出所有也不在乎。
蔣薇——女強人,曾經(jīng)深切愛過,那時的愛人選擇放棄了她,和老板結(jié)婚出國去了日本,萬念俱灰的她決心要立足下去,先攀附了一些有錢人,然后自己單干,開了美容院,又開服裝公司,生意都很不錯。
——僅僅是這五個女性形象足以代表社會上大多女性的選擇,現(xiàn)在來看也很典型,肖男曾經(jīng)厭倦的生活是丁曉敏現(xiàn)在所向往的,后來她果真抓住了一次機會,而且比肖、蔣更不帶感情色彩,名利雙收。錢可以買來很多東西,只是不要談感情,這樣你既留不住錢,也不配得到真愛。
而蔣薇可以說是執(zhí)著于權(quán)欲世界以致無法脫身的肖男,肖男如果想要世俗上的成功,她絕對有潛力達成這一點,只是這往往要伴隨一點名聲上的不光彩。
但在吳永明出事之前她已經(jīng)過夠了這樣的把戲,她覺得自己和有錢人養(yǎng)的愛寵區(qū)別不大,都是他們花錢買開心的工具人,而且有的主人不舍得打狗,但男人卻不是。
肖男不想要一輩子犧牲自我,被光鮮亮麗的生活表面束縛,她決心離開,不帶走過往生活的任何東西,腳踏實地重新開始。
——陳丹妮或許是另一個更具現(xiàn)代獨立女性意識的陸雪兒,丹妮是電臺王牌,事業(yè)上春風得意,感情上稍有波折,原因就是男朋友公然宣稱他的寶貝瓶子比她這個正牌女朋友還重要。她是習慣做公主被吹捧的,但不是嬌嬌女,她與陸建平兩個人都倔強,以至于比誰更不在乎誰,所以愛情難免失敗。如果沒有出現(xiàn)馮西九,他們也可能經(jīng)歷不住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瑣碎,甚至在談婚論嫁階段就崩了,因為雙方自我都太強,適合相愛未必能相守。
馮西九是在錯的時間遇到了可能對的人,他幾乎對她一見鐘情,那天一個美麗大方的電臺主持人闖進了他的家,也闖進了他的心門,她對藝術(shù)和生活的一些見解深得他意,他過度的自信,覺得世上沒有得不到的東西,哪怕是搶來的愛情。
在一開始他的策略幾近死纏爛打,熱切的殷勤與夸獎,雖然明了她早已有深愛的男友,但表示愿意以好友的身份等著她,哪怕結(jié)婚后也將永遠愛她,一生獨一。
為此,他樂意拿自己擅長的絕活——攝影討她開心,女人需要甜言蜜語,此話不假,特別對一個在別處受了冷落的女人。他打印很多份她的玉照,掛滿了自己臥室的一面墻,愿佳人倩影伴隨自己入眠,也許他等的就是她看到的那天。
她看到有些不樂意,但心底不振動是不可能的,為了這份感動她向他道謝,這是對一個女人極大的恭維。(教科書級別的挖墻腳
后來,他們時不時就會見面,他故意討她溫柔的罵,先是讓她展示廚藝,又自己露了一手燒菜絕活,制造意想不到的反差,她無疑是有點吃驚的。
在一次愉快的公園約拍后,他表示講不會主動去找她,給她考慮選擇的余地,他做了一個男人可以為女人做的,讓她快樂的所有事。
到最后悔了兩個人婚姻的,還是他過度的占有欲,他愛她愛到失控,他們本可以過上不錯的婚姻生活。
——陸雪兒和沈宏年輕時可能是相當不錯的一對,男才女貌,藝術(shù)之家的結(jié)合,當男人一力承擔物質(zhì)的壓力,女人全心投入燒菜帶娃時,他們無法再好好溝通。
男人當了一陣子代理經(jīng)理,受了權(quán)欲誘惑,無法固守本性,借著應(yīng)酬之名,也陶醉于鶯鶯燕燕環(huán)繞。女人不堪忍受,自謀出路,決定離婚。
——
再說肖男與陸建平
是我鐘愛的那類人,對錢不太感興趣,或者說受過了有錢和沒錢的苦,不太在乎。
她想要擺脫社會金錢至上游戲規(guī)則,也想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發(fā)揮本領(lǐng),于是吃苦耐勞,起早貪黑賣衣服,哪怕物質(zhì)匱乏,要的是精神富足,感情上誰也不欠誰。
他沒有太有錢過,只想混點錢兒,更想有藝術(shù)上發(fā)揮的余地。他和丹妮都很好強,都想用自己的方式影響對方,作為電臺主持人的丹妮是希望心上人在自己的電臺為自己點歌的,而陸建平不會做那類討好的事兒,盡管他一直是她電臺最忠實的聽眾。以至于突然分開以后深受打擊,聽不得電臺與任何音樂,一度無法從事自己熱愛的陶塑藝術(shù)。
有人說忘記情傷的最好方法是新歡與時間,走不出來只是時間不夠長,新歡不夠好。時間會讓人慢慢淡忘,美化回憶,而新歡的威力不可謂不大。
肖男對陸建平一開始是客客氣氣的,井水不犯河水,陸建平對她心存偏見,以為是傍大款的主兒,她不以為然。后來陸為自己存心的誤解兩次道歉,兩人心結(jié)打開了,她對他暢所欲言,可能因為都有不被別人理解的執(zhí)拗,他們很快親近起來。
郊外的房子是陸建平傾心之作,也是肖男的夢中桃源,看到這房子她肯定對建造房子的人天然有了些好感,因為他們骨子里是相似的。還有陸建平手把手教她做陶藝的時候,居然順利做成了,能在這兒和朋友們享受輕松時光, 她一定無比快樂。
后來陸建平來服裝店幫她擺衣服,他天生對色彩感受力強,有開創(chuàng)想法,擺的很像個樣子,她肯定對他又多了幾分欣賞。
所以在她落難的時候她本能會向這個男人尋求幫助,她心底里愿意親近他,而她最能勾出男人可靠與承擔的一面,她太善解人意,美麗脆弱又動人。幾天朝夕相處時光很快過去,情感急劇升溫,兩人在一起十分和諧,多少有些依依不舍,她不會逼迫男人做出承諾,她清楚花田月下時的承諾一文不值,況且兩人誰也沒說什么。
——
肖男角色靈魂有點兒像盈盈
大氣明事理,溫柔可人又有能力,是男人身邊最襯的女神,極具誘惑力
我這記性不好的人,還是理出一張人物關(guān)系圖比較方便回憶。
肖男,全劇女性里個體覺醒最徹底和堅決的人。做著吳永民情人多年,幫他處理財務(wù)一起白手起家,在吳對她工作和愛情雙層面的打壓下,逐漸覺醒了強烈的自我意識,要擺脫這個男人及與他有關(guān)的一切從頭開始生活。和劇里絕大多數(shù)女性不一樣的是,肖男離開后似乎再沒期待過愛情,她先去美容院工作就是想去一個沒有男人的地方。對比起來,即使看起來更成功的蔣薇,話語間也擺脫不了“女人還是需要一個男人”、“生個孩子才是個完整的女人”之類的話。肖男每次也不否定只是甜甜笑笑的方式,值得學(xué)習,嗯。不是排斥男人,而是不把任何男人作為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自我完整的前提,這可是26年前電視劇的女主。
陸建平,全劇男性里個體覺醒最徹底和堅決的人。至少,陸建平出場的生活狀態(tài)是全劇里我最喜歡的:靠著天賦和聰明,簡單純粹的做著陶藝,自信風趣。著裝大部分也喜歡,尤其是做陶藝時那條寬大的牛仔背帶褲哈哈哈~但和丹妮分手之后靈感的喪失,我就有些不太能理解了。最開始從各種細節(jié)中就能看出陸建平和陳丹妮的不搭:丹妮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看似強勢實際沒有主見沒有安全感,戀愛中需要男人去反復(fù)證明愛自己、耍小家氣、無法駕馭自由……而所有這些,求偶時的馮西九都可以滿足她。所以當她口口聲聲騙自己說愛建平的同時卻投向馮西九的懷抱幾乎沒有懸念。丹妮不該被指責,因為當時馮西九給她的才是她需要的和有能力享用的;只是不知道按陸建平的出場人設(shè),他愛丹妮什么,這場分手怎么會對自己的藝術(shù)靈感產(chǎn)生那么大的影響……
蔣薇、肖男和丁小敏,分別展現(xiàn)了女人在面對男人所給便利時的不同反應(yīng):蔣薇接受,實現(xiàn)物質(zhì)富足但精神痛苦;肖男拒絕,物質(zhì)雖然艱苦但精神快樂;小敏接受,物質(zhì)富足且精神快樂。雖然我們希望看到小敏的后悔,但現(xiàn)實還真不一定。很難說誰的做法是對的,大家各自選擇自己想走的路吧~
再說說雪兒,家庭主婦人設(shè)出場、痛悟后開始獨立自強——這些現(xiàn)在看來都沒什么可聊的。但她面對沈宏一次次求和時的堅決,倒是讓人回味。尤其是沈宏都回來拿黑管且要走掛在客廳她跳舞那張照片(表明他又回來了原來的軌跡)時,絕大多數(shù)女人都會心軟吧,可雪兒寧可站在陽臺目送前夫的背影也沒答應(yīng)回頭那一幕。
最后說說丹妮,估計不少人覺得她婚后悲慘的生活是辜負愛情嫁給馮西九的報應(yīng),但我認為,這只是她人生的不同成長階段而已。離開陸建平對那個時候的丹妮來說是必然的,因為即使沒有馮西九,丹妮也駕馭不了陸建平,如果他們當時繼續(xù)在一起,丹妮還是會想要陸建平給不了她的那些東西;而離開馮西九對那個時候的丹妮來說也是必然的,因為馮西九的作為,讓丹妮看到了她曾經(jīng)放不下的那些東西真實出現(xiàn)時會給她帶來什么痛苦,只有看到這些,她才能放下。所以離開了馮西九的丹妮,并不必然再走向陸建平,或者說這時候是否走向陸建平已經(jīng)不重要了,丹妮本身在自我成長。
這部劇里,每對愛情關(guān)系里,都是女人放棄了男人。所以這是一部女人視角的劇,出場的那些男人們,除了陸建平外都只是陪襯,也沒有什么值得提的。
最終,讓我們回到肖男。
肖男對陸建平是真的散養(yǎng)——這是絕大多數(shù)愛情中的女人都做不到的,即使陸建平去醫(yī)院守著丹妮她還能捧著花笑著去探望。但我覺得這才是肖男和陸建平愛情最底層的東西:如果換過來是肖男去守著前男友,陸建平也會做出同樣的行為——全劇里這么多分了合了的情侶中,只有他倆有一致的愛情觀。這種成熟后的共同愛情觀,能讓他倆抵御太多外界的不可抗力,或許有點像薩特和波伏娃吧。
為什么在眼見與陸建平最終修得同船渡之際選擇和吳永民玉石俱焚?真的是為了陸建平和他姐夫沈宏嗎?當然肯定有這方面的因素,但我覺得不是全部,甚至不是主要的。肖男這么做,最本質(zhì)還是為了自我實現(xiàn):吳永民是肖男永遠的不定時炸彈,他能有如此大的危害性,肖男很清楚這里有自己很大的“功勞”,就好像某個黑客制造出了一種侵略性很強的網(wǎng)絡(luò)病毒,但后續(xù)黑客價值觀轉(zhuǎn)變了,她不能忍受自己造的這個病毒繼續(xù)興風作浪,今天毀滅的是陸建平和沈宏,明天毀滅的不知道又是誰。正如是自己制造了它,她也必須去毀滅它——這是她給自己的使命和責任,這份使命和責任甚至遠超過愛情。于是,肖男選擇來到郊外和陸建平終于共度一夜后自首。
當陸建平清晨走出房間卻看到肖男被警方帶走的那最后一幕,我竟一點沒有感到分離的悲哀。雖然暫時分開了,但已經(jīng)很難有什么能把他們永遠分開。
剛趁著周末一口氣把這部古早劇追完了…
可能前些天來自工作方面的壓力,在下班之余,腦海里總是出現(xiàn)小時候依稀記得的那片密布叢林的郊外,那個大大的木頭房,陽光窸窸窣窣從屋頂傾瀉而下…根據(jù)記憶中的吉光片羽,按圖索翼到此劇,總體看完后,不由和小時候再對比,多了些許更深的領(lǐng)悟。
陳丹妮,著名電臺節(jié)目主持人,家境優(yōu)越,有著都市麗人的典型特征,和男友相處幾年里也足夠包容、善解人意(當然也少不了有著戀愛中女孩子的小性子,但是總體不作,有著自己喜愛的職業(yè)和生活)
陸建平,以設(shè)計陶藝瓷瓶為手藝謀生,自稱藝術(shù)家,向往隨性自由,不受世俗規(guī)則下束縛,在一次機緣巧合認識肖男,開始了紛紛擾擾的羈絆……
吳良平,掌管一家集團公司,并不斷經(jīng)營著新業(yè)務(wù),由于和肖男的情感過往加之對方出色的能力才干,意向提拔其為總經(jīng)理,卻被對方拒絕提出分開。
肖男,出色的才干和出眾的外表,加之不俗的履歷使之成為集團財務(wù)主管,吳良平的情人,因厭倦了經(jīng)商圈的爾虞我詐與看清吳為人的面目,決意獨立門戶,斷絕來往……
馮西平,圈內(nèi)小有名氣青年著名攝影師,因丹妮一次電臺采訪而相識相知,孵化出了一生稱之最滿意的作品并結(jié)締出難以忘懷之緣…
整個劇給我最多次的感受就是一個詞:“心氣兒”,也就是現(xiàn)如今的“體面”。丹妮背叛了建平迅速和大馮結(jié)婚,后來經(jīng)歷了新婚甜蜜后看清了枕邊人真面目后,自知自己配不上原來那段感情,只能深深把過往的情感埋下,祝愿建平開始新感情,就算和前夫離開后,也絕不利用建平的感情糾纏不休。肖男看著建平心里始終無法割舍牽掛的前女友,陪著他去看她,幫他送花,轉(zhuǎn)交他倆“信物”,寬慰女孩估計對方,最后寧愿成全別人,也一再忽略自己……不由讓我一次次感慨,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微妙而不停流動著的變幻無常。
此劇讓我略感驚訝在于,這么年代感的劇里,就已經(jīng)強烈的體現(xiàn)出當代女性為了活出自我精彩而不斷蛻變、割舍的劇情,非常原始而真實,不造作,無論是小有事業(yè)的蔣薇還是從多年全職媽媽復(fù)出的陸雪兒,亦或是摘下“籠中金絲雀”標簽的肖男。
最后的最后,可看成是一個開放的結(jié)局,在那個算偏遠又不太遠的世外桃源,故事依然在上演,一幕又一幕…………
1995年,我才五歲,對當時的記憶剩得渣都不剩。在我出生的地方的人們從來不聽音樂,但是我媽媽是重慶人,特別喜歡音樂,還有我的舅舅,所以腦海中還有一點任賢齊的《傷心太平洋》的旋律存在,那時候的印象,外地人都喜歡聽音樂。 對于90年代的人來說,90年代的記憶都是殘缺的。1995年,趙寶剛指導(dǎo)的電視劇,王立文和許晴主演,還有伍宇娟。 90年代,原來電視劇里還有什么事都不干只捏瓶子的陸建平,還有為了逃出金錢的染缸拋棄一切重頭來過的肖男,還有拋棄對丈夫的依靠,拋棄七年的家庭主婦生活,重拾理想、獨立自主的陸雪兒。那時王志文還年輕得充滿文藝氣息,那時候許晴美得正值年華,兩個酒窩不笑的時候都很深,那時候伍宇娟的波浪發(fā)型風姿錯約。 90年代,人們剛剛從貧困中解脫出來,世界充滿了金錢的誘惑,娛樂業(yè),金融業(yè)開始發(fā)展,總有一夜暴富的人出現(xiàn)。拋棄音樂,轉(zhuǎn)而下海的沈宏有了錢,卻失去了家庭,失去后才方知一切都是虛的,真真實實的家庭生活才是幸福。 讓我感動的是在90年代的這部電視劇里還有真誠的藝術(shù)家存在,還有放棄金錢為了愛的人存在,還有為了獨立放棄金錢的主婦存在。劇中的主要人物他們的工作都與藝術(shù)搭邊,沈宏和吳永明都是樂團吹黑管出生,陸雪兒原先是跳獨舞,陸建平是陶藝,陳丹妮是電臺主持人,還有攝影家等等。這些人有些努力逃離金錢,有些脫離金錢,有些無視金錢。要說這是部關(guān)于愛的電視劇,我更覺得這是部關(guān)于對金錢的多角度批判的電視劇。藝術(shù)和金錢本不對立,只不過現(xiàn)如今的藝術(shù)都以金錢為先,再也找不到從前的純粹。不是說現(xiàn)在的土豪流行玩藝術(shù)嗎?不是說現(xiàn)在798也淪為參觀的旅游景點了嗎? 這劇里總透露著一種平靜的氣息,每個人說話至少都是平心靜氣,即使吵架,說話的速度也是慢的。這里面屬丹妮的聲音最溫柔,聽得讓人沉醉。其次是音樂,每集都有一首歌,我最喜歡的是“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這首歌實在太棒了,這真的是一首纏綿又充滿溫柔的歌。還有陸建平在北京郊區(qū)的林中小屋,白色吉普車,這一切都顯得這么隨性又充滿詩意。 相比現(xiàn)在不是婆媳大吵大鬧,就是在韓劇高富帥和無知女中意淫,浮躁得讓人想吐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卻亦真亦幻中將我短暫地帶回那個90年代。
10號我坐在回家的大巴上,百無聊賴。
不知道是我搜的王志文呢,還是那個王志文和許晴的視頻跑到了我首頁??偠灾?,非常偶然地就在b站看了后來才知道劇名的cut——《東邊日出西邊雨》,劇名跟電視劇畫面、演員妝容和服裝、臺詞對話腔調(diào)一樣有時代特色。
嗷我想起來了。似乎是我突然想起了他,就想起了王志文,想看看他,就想看看王志文?!哆^把癮》里有我喜歡的年輕王志文。
大半夜,車子在走,周圍的人啊在吵在鬧,已經(jīng)幾天沒怎么睡好的我,很疲憊很困頓,還喝了安神補腦液,腦袋昏昏沉沉,卻很難睡著,打盹也不行。
打開了《東邊日出西邊雨》,以為會像之前看的《過把癮》只有短短幾集,沒想到有20集,還不是迷你劇。
看完的一些感受,想要記錄下來(順序不分前后,想到什么寫什么)
1.時代的集體迷思
電視劇是1995年的,這個時間點就不得不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尤其是在北京這樣一個地方。市場經(jīng)濟、深圳廣州、下海經(jīng)商等等構(gòu)成了當時的社會底色,只要膽子大能力夠,在賺錢這條路子上仿佛都能分一杯羹,看起來欣欣向榮。
但是得考慮之前我們是如何污名“資本主義”的,后面沈宏去樹林屋找建平談合同的事情,建平就用“資本主義的走狗”罵沈宏,從沈宏的反應(yīng)就能看出來這是一句具有殺傷力的話。
當我們的社會和人突然被帶到市場的跑道上,人和社會一邊上趕著跑,一邊也在迷茫著。跟經(jīng)商相比,在單位工作即使工資低也是正經(jīng)工作,經(jīng)商的好像不是在干好事,總要沈宏的妻子“提心吊膽”,錢會使人變壞。
感覺那是一個大家開始向“錢”看、陸陸續(xù)續(xù)投進搞錢大軍,但是又在懷疑和迷茫的時代。當時社會上一定是出現(xiàn)很多因為金錢帶來對傳統(tǒng)所崇尚的美德的破壞。
劇里借人物之口,明里暗里批判,有錢男人花錢買感情包二奶與女人傍大款、花錢機器等等金錢至上、人心不古的現(xiàn)實吧,人與人之間只有利益相關(guān)、真情難有、互相提防算計,所以吳有明才會追逐與肖男那份不帶利益企圖的關(guān)系,而肖男厭倦了那種假面生活。不像現(xiàn)在,思想價值觀已經(jīng)十分認可資本,我們會想要有錢的霸道總裁,為我們買禮物送東西,寵著她愛著她,她除了善良普通沒有其他太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也不去探討女性在兩性中的話語權(quán)和自尊,而是滿足觀眾王子與灰姑娘童話的幻想。
帶著原有的社會思維進入市場資本的系統(tǒng)邏輯,初期會不適配。電視劇體現(xiàn)出了那個時代中產(chǎn)及以上階級的集體迷思(就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人員而言),有一種對金錢至上的人與社會的批判與對人與人真情的褒揚的意味。
這一點全劇都有體現(xiàn),我只記得那么點兒了,說到這算了。
2.男人和女人
全劇很重要的一個主題就是男人和女人以及之間的關(guān)系,想要宣揚的思想觀念和想要批判的東西,現(xiàn)在看來也不過時。甚至會讓人覺得以前居然有這么好的電視劇,現(xiàn)在的國產(chǎn)劇都在宣揚什么鬼思想玩意兒???
呈現(xiàn)了幾個男人女人的畫像,每個人都很立體。
年輕漂亮又有個人能力的肖男,從依附有錢男人到不帶走一分一毫就瀟灑離開的肖男,她有極強的女性自尊自強,很有個人魅力。從美容院的基層工作做起,再到服裝屋……她都想不靠男人,為自己爭取同男人對話的平等權(quán)力。(她是本劇的女主角,我也說不上什么感覺。其實我覺得應(yīng)該會為她碼很多字但…寫不出了)
本是春風得意的舞蹈演員雪兒,結(jié)婚以后當家庭主婦一心撲在家庭和孩子身上,天地自然也在弱小,看起來是她在管家,丈夫也聽她的,然而在夫妻矛盾真正爆發(fā)的時候她依然面臨著無工作無收入無話語權(quán)的中國家庭主婦困境,家庭勞動的價值不被認可,和丈夫不對等。后來在丈夫的沖突中認識到女性自立自強的重要性,而到蔣微那里工作,重新找到了自立自強的自信,她說了很多家庭婦女會遭遇的困境,也說出了從家庭脫身后凡事無依無靠(不像從前)的無力感。
精致聰明、從容優(yōu)雅的蔣微,年輕時也是閱歷豐富,一直在說自己也是靠男人,本劇悲劇性反派吳也曾說過她擅于利用有錢男人,她保有對同類女性的友善與仗義,是本劇很重要的人物,很多時候都要“無所不能”“本事很大”的蔣微來幫忙。但她也對現(xiàn)實很失望,遭受過背叛,游走在利益場,周旋在有錢男人身邊,渴望總有一個簡單的家庭和孩子。
小武的妹妹在歌廳唱歌,一開頭忘記是誰說她以后能成大氣候。她一開始看起來很單純,兢兢業(yè)業(yè)唱著歌,會因為住的地下室來了鄰居開心,吃著泡面過生活,但是慢慢地從她和肖男的對話里展現(xiàn)了她的傾向。直到后來她已經(jīng)成功吊上了深宏才說出了那番真話:傍大款謀求自己前途過上想要的生活,要在有錢男人面前裝單純。她很精明,騙過了很多人。劇的最后她利用自己的資本“年輕漂亮”的確做到了,成為有粉絲的歌星,出入高級場所周旋在有錢男人身邊。
丹妮這個知識分子家庭出生的女性,父親是大學(xué)大教授,大學(xué)畢業(yè)后當記者當電臺主持人,一路順風順水,工作能力非常強,個性很強,女性獨立意識也很強。她最大的線索是跟建平、馮西九的糾葛,之間的拉扯劇情占據(jù)了電視劇很大比重,也是在這個過程里體現(xiàn)了她是怎樣的一個人。她渴望被外放、熱烈地愛著,所以招架不住馮西九,被打動了。她突然答應(yīng)結(jié)婚也是讓我驚了。
(當時說結(jié)婚也太輕巧了吧,后面建平說要跟肖男結(jié)婚也讓我那么覺得。)
悲劇性有錢男人吳有明
踏實的沈宏
沒心眼待人又真誠的建平
出租車司機小武
有點可怕的馮西九
這些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線,交織進行,很好誒?。ㄎ覍懤哿耍?/p>
這劇貢獻了很多名言名句
3.揭露了很多商場上的黑暗之事,人與人之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人家就是利用老實人,給你點好處和掏心窩子說幾句話,以朋友之名,捆綁你成為一條繩上的螞蚱,吳友明套路了沈宏就是,太可怕了。當時文藝界自由創(chuàng)作表達的環(huán)境還挺好。里面的一些社會規(guī)則放在今天也有啟發(fā)意義。
4.關(guān)系和人情真的太重要了,看看這個故事原本互不相識的人都是通過關(guān)系建立起聯(lián)系的,干啥都是互相幫忙
5.這劇就是一群中產(chǎn)及以上的人的生活世界。有錢人大老板、父親是大教授大學(xué)畢業(yè)在電臺工作的女性、精通英語財務(wù)談吐不凡有魅力的女主、國家單位舞蹈演員和演奏員、陶瓷藝術(shù)家、攝影師,九十年代大家還在騎著單車就開起了車的少部分人,只有歌廳唱歌的妹妹和出租車司機是底層人,可是我尋思著小武和建平怎么一塊兒長大的,既然他姐姐都能成為單位舞蹈演員,感覺這兩家是有差距的…本質(zhì)上還是一群社會精英的故事。
the end
很讓人入戲的劇,王志文演得真好,尤其是跟郭冬臨的那場戲,太好了,我印象最深刻,說出了自己夾在丹妮和肖男之間的復(fù)雜感受!雖然他那時也是真的太瘦了,但是我還是沒法接受他現(xiàn)在腫脹又蒼老的臉。
(不想寫了累了)
王志文雖然顏值不高 但是那種帥那種瀟灑 是英俊的男人所沒有的 在這劇里達到巔峰
深深地被肖男這個女人吸引,不過細細想來許晴臺詞是不是背的也太熟了,以至于她說話都不帶思考,有點假了。ps:那個時候的志文叔叔形象可真是夠不羈的。。。
王志文年輕的時候真的很瀟灑,許晴那時候有點嬰兒肥,并不算好看。但那時候的電視劇很有內(nèi)容和味道,演員都是實力派。不禁讓人慨嘆這個神奇的國度,真是越發(fā)展越后退!
那時王志文還年輕
那些物欲橫流,現(xiàn)實的讓人害怕
多文藝!多奮青啊!多愛啊!多棒啊!:)。。
我去,那個年代玩陶藝,搞soho,還有一輛破JEEP自己批地蓋房子,多么夢幻的一件事兒啊,擱今天也實現(xiàn)不了。。。
小時候看這個電視劇的時候就聽著媽媽對我說,“這個女主角的名字和媽媽一樣”。疫情放開十余天,老媽已退燒,癥狀快消失了,勝利就在前方。
王志文的氣質(zhì)(不是文藝氣質(zhì),是藝術(shù)家氣質(zhì))太迷人
王志文滿滿藝術(shù)家的氣息
李成儒、郭冬臨、姚櫓的配角有些搶戲過分了。
九五年的劇,女性觀都甩現(xiàn)在很多劇十七八條街。左翎許晴伍宇娟史蘭芽,女演員的區(qū)別還是很清晰的,不像現(xiàn)在劇集的看著都差不多的整容臉。
這片我也看過,當時覺得王志文瀟灑得不要不要的。那可是90年代中期啊。
很愛王志文當年的有些桀驁不馴的樣子,一笑露出兩排白牙。
王志文的背帶褲和那輛白吉普成了我童年時對時髦的評估標準。以至于我姑夫后來買了一輛那車我覺得自己都無限榮光。最要命的是我從小就覺得談戀愛得去做陶藝,就要像許晴那樣過生活談戀愛。真懷念那時候的北京城啊。
女人要什么,不是名分就是金錢??啥紦碛泻蟀l(fā)現(xiàn),被尊重,被平等的對待才是女人內(nèi)心要的。那時候的電視劇就有這觀念了,他們可想過未來的電視劇播的卻是幾個女人整天為一個男人斗爭互相設(shè)計流產(chǎn)的故事
20年前的偶像劇,情感真摯,臺詞和畫面交代的都很細膩,結(jié)局雖然沒有大團圓,但是有理有據(jù)。每個人都付出和得到成正比,沒有高富帥一手遮天,白富美做了錯誤的選擇都要為自己埋單……善惡終有報,好單純的邏輯~~20年后的社會,拍不出這樣的好劇了吧
當年的電視劇制作到底還是更嚴肅 有時重看老電視劇的一個好處就是能借片感受回味一下當年的社會風情 除感嘆偉大的改革開放成果 還可略帶憂傷的對號入座對過往小小懷念一下 現(xiàn)在再看此劇 不得不佩服當年意識的的超前 劇中人物的的裝扮即使放在今天亦不落伍 對所謂高品質(zhì)生活的描繪雖略顯幼稚 卻
多少多少多少年前的片子了
1995年,北京大街上還有自行車的鈴鐺聲,王志文還有出世不羈的氣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