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本線路為優(yōu)質(zhì)線路,可優(yōu)先選擇。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這部很像擁日之月。
有一點點奇幻,巫術(shù)VS夢境。
有一點點虐,重生VS雙胞胎。
女主都很聰明善良。
男主都很少年君王。
這部劇感覺劇情更流暢,更復雜。
擁日之月感覺顏值更高,更魔幻。
沒有粉絲PK,沒有瞪眼尬演,沒有強行注水,一共16集??鞓份p松。
就像安安靜靜看(舔)看(屏)古偶的觀眾可以看一下這個。
E9-E10的兩集,最終趙氏成為王妃,女主洪氏和金氏成為淑儀。
朝鮮王朝洪氏王妃僅兩位,一位是嫁給大名鼎鼎的思悼世子(第21代君主英祖之次子)的獻敬王后豐山洪氏(惠慶宮洪氏),一位是憲宗(第24代君主)繼妃孝定王后南陽洪氏。
鑒于張禧嬪之禍,肅宗(第19代君主)下旨:“自今著為邦家之典,不得以嬪御登后妃?!贝撕蟪r王朝再也沒有后宮嬪御升為王妃的事發(fā)生。
如此看來男主原型更像是孝明世子李旲,純祖(第23代君主)之嫡長子,母為純元王后金氏。1812年冊封王世子,1819年迎娶世子嬪趙氏(神貞王后),1827年代理聽政,1830年去世。
不過這只是我從目前劇情中三揀擇結(jié)果這單一角度來進行原型的推測,純業(yè)余思考,從很多其他角度來看可能說不通,比如孝明世子生前是以王世子身份代理聽政,并非主上;神貞王后趙氏生前沒有做過王妃,憲宗(第24代君主)即位后,她從王世子嬪晉升為王大妃。
E9-E10兩集是我覺得目前看來,算是最精彩的兩集,靜待后續(xù)劇情發(fā)展,歡迎大家踴躍討論。
劇已過半,故事愈發(fā)精彩。第八集,恩普為救曰而不得不承認自己是姐姐恩其,并向殿下提出了兒時對日月星辰的約定,讓殿下意識到眼前的女子的的確確是那個自己深愛的人。也就是在這一瞬間,殿下完全信任了恩普,哪怕恩普的話中依然有需要深究的漏洞,哪怕恩普依然拒絕自己的守護,以復仇者的姿態(tài)繼續(xù)危險的揀擇之路。同時殿下內(nèi)心也清醒地認識到,面前這個自己深愛的女子并不是為自己而來,對自己的信任還不如朝夕相處的合伙人曰,感激之情還不如萍水相逢的大君,但他依然誠懇地希望當一切事情回到正軌,當公平正義得到維護后,恩普能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與此同時,他也下定決心,自己將以有可能耗盡生命的代價去守護恩普,把一切舊時代釀下的罪惡,以及波及到現(xiàn)時代產(chǎn)生的罪惡一并清除,將國家從勢道政治的深淵里拉起,還高宇廟堂一片政治清明,還百姓安居樂業(yè),哪怕阻擋在他反正之路上的是他最親的母親及家族,哪怕這是他父輩及父輩的父輩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夙愿,哪怕這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惡戰(zhàn),他依然義無反顧,就為了他夢中最美好的女子,也為了他夢中那個嶄新的朝鮮。這樣的男人恩普如何會不愛呢?
想起勃朗寧夫人的一首詩《我是怎樣的愛你》,相當貼切地詮釋了殿下和恩普間的生死之交的感情。 我是怎樣地愛你,訴不盡萬語千言: 我愛你的程度,是那樣地高深和廣遠。 恰似我的靈魂曾飛到了九天與黃泉, 去探索人生的奧妙和神靈的恩典。 無論是白晝還是夜晚,我愛你不息, 像我每日必需的攝生食物不能間斷。 我純潔地愛你,不為奉承吹捧迷惑, 我勇敢地愛你,如同為正義而奮爭! 愛你,以昔日的劇痛和童年的忠誠, 愛你,以眼淚、笑聲及全部的生命。 要是沒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圣賢, 要是沒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激情。 假如上帝愿意,請為我作主和見證: 在我死后,我必將愛你更深,更深!金斯伯格說,道德的世界如天空一樣高遠,道阻且長,但你我若不忘初心,終將到達。希望在后面的故事中,殿下和恩普在逆境中能攜手共御外敵,為了他們心中的道德世界繼續(xù)砥礪前行。
前面有點敘舊,但是到了后面整天還是OK的,感覺還是好看的值得繼續(xù)追下去,希望評分可以再高一點。個人感覺還是OK的推薦一下,(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看一看把評分挺高一點這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評分必須在高一點,不讓配不上怎么好看,好怎么用心拍出來的電視劇,這部劇可以在韓劇TV里面觀看(個人覺得很好,不喜勿噴)
金紊奎和陳世妍的演技很誠懇認真,雖然兩人的CP愛的暴烈感還是差了點,沒能讓我甜到心蘇,虐到心酸,但卻也沒有影響觀劇的效果,因為演得很用心??粗粗肫饋砗芫弥暗囊徊縿。彩窍嗤膬簳r玩伴,后成王,姻緣天定的那部叫月亮圍著太陽,算是韓劇中的經(jīng)典了吧。這部劇的劇情雖然老套但順應(yīng)時代玩了新概念,奇幻元素的加入和不拖沓的節(jié)奏,人物定位的清晰和分明也讓劇情更流暢易懂不鬧心。
很開心又迎來了一個明媚的周末,等劇期間,很想粗略地對男主和男二進行對比,因為他們的背景、經(jīng)歷、性情,甚至政治理念,都會將國家引向不同的路,深入分析還是一件有好玩的事情。
1.兩人登場。大君李在和的初次登可以說是一臉懵逼,甚至可以用“莫名其妙”四個字形容,莫名其妙被選為新國王,莫名其妙原國王又復生了,這讓李在和在短時間內(nèi)經(jīng)歷了人生最詭吊的事情。但王宮大門前,李在和一閃而過的微妙表情,似乎暗示著憨憨并不簡單的經(jīng)歷背景。與大君的手足無措相比,國王李炯的初次登場顯得十分草率,出場即死亡,而后又毫無道理地死而復生,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jié)舌。但從閃回中,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年輕的國王也不簡單。無論在王妃的選擇上,還是在政治的博弈上,既不好控制,又有一定主見,有理想主義傾向,暗地里試圖打造自己的政治團隊,興趣愛好是時不時抓機會薅權(quán)臣的羊毛,這讓權(quán)臣外戚很是頭疼。 2.成長背景和人物性格。大君的成長可謂悲催。明明出身王室正統(tǒng),卻因為爺爺尚義大君的叛亂淪為草芥。童年在父親無緣無故的打罵和官兵搜查的恐懼中度過,長大后混跡在碼頭集市,接觸了開化思想后,出身和現(xiàn)實的巨大差距讓他開始尋找翻身機會,從此走上了所謂的朝鮮復興之路??此苽ス庹?,但性格中自卑敏感的部分,讓他很容易接受不擇手段上位的方法,以及min cui主義的思想路線。同時,大君這種經(jīng)歷和性格也會影響到他的感情。因為對上位翻身的執(zhí)念,導致他無法保持純粹的初心和感情,甚至會因為自卑和敏感,將失敗歸咎于伴侶身上,要么成為暴虐的君王,要么成為暴虐的丈夫;國王的出身自不用說,從世孫、世子到國王,一直接受正祖帝王學《大學類義》的教育,爺爺父親重視他,奶奶愛護教導他,母親疼愛他,是在愛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所以他的內(nèi)心自信強大,抗挫能力強,人格健全,有著愈挫愈勇的個性。被老趙利用的慘痛經(jīng)歷,讓他深諳朋黨之爭和勢道政治的弊端,由此埋下了改變世道的決心。另外,因為家人給予的滿滿的愛,他亦懂得如何愛人,既重情重義,也懂得分清責任和私人感情的界限。無論是對待愛人,還是身邊的武官內(nèi)官,關(guān)心總是擺在第一位,重視卻不輕易利用;對自身作為國王需要擔負的責任十分清醒,即便經(jīng)歷了疼徹心扉的生死,在人前依然克制理性,誰又能知道他的內(nèi)心深處,因失去摯愛,經(jīng)歷了多少悲慟,痛苦,破滅,渴望的折磨? 3.政治理念導致國家的不同道路。從前十集零碎的細節(jié),比如犧牲無辜水漂橋乞丐搞暗殺活動,或是利用恩普獲得私兵權(quán)、刺殺君王等行徑,我們可以窺見大君的組織看似走min quan之路,但實際上走的是min cui主義路線。什么是民粹主義?它有個重要的標志就是喜歡倡導狂歡式的min zhu,利用百姓借ren quan之威不斷席卷政府,從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動ge min,但它又沒有具體的舉措改變民生現(xiàn)狀,只是一味鼓吹自己是代表人民權(quán)利的政府,且具有道義。這樣,它以人民名義所做的一切就具有了道義上的正當性,侵犯起ren quan就更加地理直氣壯。如果大君如愿以償,成為新的國王,那么這樣觀念下建立的新政府最終導致的不是人民利益的保障,而是多數(shù)人的zhuan zhi。多數(shù)人的zhuan zhi看似min zhu,實際不過是擴大了的zhuan zhi,這些在舊制度廢墟上興起的新壓迫者為了鞏固政治成果,擅長利用道德粉飾多數(shù)人的bao zheng或個人zhuan zhi,并以此排除異己,使道德淪為當權(quán)者鎮(zhèn)壓異己的工具,恐怖獨裁由此誕生;國王所倡導的是以民生為重,將王統(tǒng)和道統(tǒng)統(tǒng)一起來的政治之路。即“君師論”,就是負責王統(tǒng)的國君也兼管道統(tǒng),將政治和思想直接操縱在自己手上,將臣下的地位從主體變回客體,從而鞏固王權(quán),保證自己的政令暢通無阻。這種思想其實與min zhu八竿子打不著,似乎更多的是強調(diào)“王即國家”。但在國王開明的前提上,國家的百姓還是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惠民政策。與西方的min zhu制度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國王李炯的身上,我們又看到了一點曙光,那就是他對待不同觀點的態(tài)度,對開化思想,不一定接受全部的觀點,卻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這是伏爾泰min zhu思想的雛形,即“我不同意你觀點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quán)利”。在這種思維下的統(tǒng)治者,有機會接受更新的思想,愿意嘗試循序漸進的改革,這讓國家很容易避免因為激進,而陷入無序的暴亂深淵。畢竟,改革之路不能一蹴而就,穩(wěn)健革新與無辜犧牲幾代人代價而促成的革命相比,于國于民有利。 當然,在韓劇中,男主和男二的命運總是有著天壤之別,編劇是前者的親媽,后者的繼母。無論是國王注定事業(yè)愛情雙豐收的好運氣,還是大君注定可憐可悲的結(jié)局,都不會停止我們追劇的步伐和狗血的猜測。
一起期待今晚的精彩第十一集。
第一次看到這個劇名,我第一直覺,這是一部類似于光海君朝金尚宮、仁祖朝趙貴人或肅宗朝張禧嬪女士之流的宮斗?。豢赐觐A告片,發(fā)現(xiàn)主線似乎貫穿著陰謀與復仇的基調(diào),女主又是一個類似于魏瓔珞的人物,瞪眼、仰頭、甩手反擊一氣呵成,舉手投足中透著殺伐決斷的自信,想著估計是韓版的延禧攻略。
看了第一集,這部劇的開場還是成功吸引到我。王和王妃第一集就被人雙雙暗殺,雖然后來王奇跡般地死而復生,但是暗殺的疑云卻愈發(fā)撲朔迷離,前朝腥風血雨的爭斗更是愈演愈烈,代表進步思想、主張開化治國的南人、代表舊制度,死守特權(quán)階級利益的安東金氏、豐壤趙氏,你方唱罷我登場,讓這樁本就離奇的案子更加錯綜復雜。
看來,編劇導演還是有一點點野心的,想從內(nèi)外兩條線出發(fā),展開故事。
對外,不屑于只講后宮女人們的愛恨情仇,而是把劇情放在十九世紀上半葉這個歷史大背景里。畢竟,十九世紀對于東北亞三國而言,是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時期,東亞成了西方列強遠東爭霸的大擂臺,綜合國力的巨大懸殊刺激了清國和日本的神經(jīng),這直接開啟了清國洋務(wù)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序幕,只有朝鮮半島依然沒有任何動靜。難道朝鮮的統(tǒng)治階級沒有嗅到一絲大變局的氣息?非也。早在朝鮮正祖時期,西學東漸的影響已經(jīng)蔓延到中央朝廷,很多支持西學的中心人物都出自南人(就是劇中女主的父親姜大提學為代表的南人那一黨派),正祖是以寬容和保護的態(tài)度對待西學,所以當時出現(xiàn)了很多西學大家,那個時期也被稱為朝鮮的文藝復興時期??上В嫠篮?,出生僻派的金龜柱上臺(正祖繼祖母大王大妃金氏兄長),在1801年發(fā)動了辛酉教難,造成了西學在朝鮮毀滅性的打擊,從此朝鮮以更加閉關(guān)鎖國的姿態(tài)對抗西方文明,黨爭更是愈發(fā)嚴重,國王的權(quán)力被進一步架空,國王的政令更是難以實施。純祖為了能打破僵局,直接讓18歲的孝明世子代理聽政。這部劇中的王很明顯有著孝明世子的影子,聰慧、開明、親民,常常微服私訪平民,詢問政令得失,很有爺爺正祖的風范,雖然年輕,卻是個百年不遇的政治天才,小小年紀就懂得平衡黨派,巧妙利用妻族豐壤趙氏制衡母族安東金氏,以此進一步加強王權(quán)。可惜,這位年輕的世子僅代理聽政四年,也就在1830年突然暴斃身亡,有人說是被安東金氏毒殺,但真相已無從知曉。到孝明世子的兒子憲宗繼位后,兩次叛亂、嚴重自然災害、西方列強頻頻登岸強迫開放通商口岸、基督教迫害、豐壤趙氏與安東金氏輪流坐莊,國王權(quán)力徹底喪失,內(nèi)憂外患的朝鮮至此無力回天。
這部劇估計想以女性的經(jīng)歷投射出近代風云變幻的朝鮮政治“舊制度與大革命”的沖撞,希翼能建立一個自由、民主、強大、進步的朝鮮。想法挺好,但是這樣的YY劇都很容易爛尾,畢竟歷史不容假設(shè)。我發(fā)現(xiàn),韓國人很喜歡假設(shè)歷史,比如如果外交中立的光海君不被廢棄,那么朝鮮是不是就不會經(jīng)歷“ 丁卯虜亂和丙子胡亂”,而走向復興?如果熱愛西學的昭顯世子不被毒殺,是不是朝鮮就會率先經(jīng)歷改革,成為東亞強國?如果開明的孝明世子不早逝,是不是朝鮮就會結(jié)束黨爭,專心一志地進行資本主義過渡,成為東亞第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可惜,沒有那么多如果。直至日本人殺掉明成皇后,朝鮮還是那個死死維持著貴賤等級的封建國家,貧窮、弱小、任人宰割。所以,國民們只能從這類YY劇中感受一點進步希望和文化自信。
對內(nèi),所有人都圍繞“王妃”這個位置展開博弈。王妃,這是一個除了世子外,朝鮮時代最高危的職業(yè)。朝鮮王朝一共有27位國王,那么王妃有多少位呢?47位!能從王世子嬪或世孫嬪順順利利地活到王大妃或大王大妃這個位置的有幾個呢?5個!屈指可數(shù)。其他的要么英年早逝、要么中途被廢黜、要么續(xù)弦老國王、要么半途加封,而且子嗣普遍沒有后宮多,說明本身壓力巨大。王妃不僅僅是國母的象征,國王后宮的女主人,更是前朝爭權(quán)奪利的籌碼。出生王妃的家族大多都是朝堂上兩班貴族中的當權(quán)派(除了張禧嬪),比如早期的坡平尹氏、清州韓氏、清風金氏,后來的安東金氏、豐壤趙氏,還有家族沒有王妃本人出名的驪興閔氏。王妃位置的穩(wěn)定維系著前朝當權(quán)者權(quán)力的穩(wěn)固,前朝當權(quán)者的勝利也直接保證了王妃位置的穩(wěn)定,二者利益息息相關(guān),牢不可破,善玩權(quán)術(shù)的國王也會根據(jù)平衡黨派的策略來選擇中殿的位置,達到鞏固王權(quán)的目的。所以,王妃這個位置也成為了權(quán)力的棋子,在王權(quán)和黨權(quán)斗爭的牽扯下,傷亡率和耗損率極高。比如中宗的第一位王妃慎氏,就當了七天王妃,屁股還沒坐熱,就因為父親領(lǐng)議政慎守勤在“中宗反正”中被殺,功臣派害怕報復而被廢黜,而后中宗的連續(xù)兩任王妃都是出身功臣派的坡平尹氏;肅宗時代仁顯王妃的廢立事件更是凸顯了前朝黨爭的激烈。肅宗國王是朝鮮國王中典型的善用權(quán)術(shù)的政治家,喜歡扶弱殺強,搞黨派大清洗,支持仁顯王妃的西人派勢力強,他就扶持支持張禧嬪的南人打擊西人,因此廢掉仁顯王妃,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中人張禧嬪當王妃,一旦發(fā)現(xiàn)南人勢力變強,立馬廢掉張禧嬪,重新召回仁顯王妃,支持西人復興。韓國電視劇老喜歡演這段歷史,大家都在腦補肅宗大王到底愛張禧嬪、淑嬪還是仁顯王后。其實哪有什么國王之愛,無論是王妃,還是后宮的女人都是政治的籌碼和犧牲品。當妻族遭遇變故,能夠真正顧及情分,站在王妃一邊的國王屈指可數(shù),比如世宗大王,在國丈領(lǐng)議政沈溫被殺后,依然頂著壓力不廢黜王妃。這樣的國王真的是少之又少。畢竟,政治就是舍棄一個利益,再換取一個利益,或是棄車保帥,以求東山再起,國王身處其中很多時候也常常身不由己,就像劇中大王大妃以犧牲王妃整個家族來換取國王的位置穩(wěn)固,無論國王如何愛惜死去的王妃,他拼盡全力都無法做到守護王妃家族周全,這個國王應(yīng)該是全劇中最無可奈何、也是最無能為力的一個人。這也是為什么,朝鮮歷史上后宮的女人們總是為了家族、為了自己在不停爭斗,因為無人可靠,只能靠自己咯。
有人會問,跟中國的皇帝們相比,為啥朝鮮國王們都那么窩囊?事事都被臣下牽制,老婆廢立還得貴族左右。弱爆了!這是源自于朝鮮半島的特殊性。國小、人口流動少、貴族階級固化強。要知道日統(tǒng)時期的人口普查中,一千多的兩班貴族,八成以上家族都有五百年的歷史。為啥?除了兩班貴族,平民庶子都不能參加科舉啊,平民百姓沒辦法實現(xiàn)階級提升,而且母親卑賤,兒女隨母親,不隨父親,母親是妾室,兒女也永遠是庶子庶女,男生不能參加科舉,女生也永遠當不了正室。所以你爺爺奶奶是兩班,你和你的后代永遠也是兩班,你爺爺或奶奶是庶民,不好意思,你和你的后代永遠也都是庶民。你爺爺是老論,你也一定是老論,你爺爺是少論,你也一定是少論,你爺爺和他爺爺搞黨爭,到你當官的時候,你還得跟人家孫子繼續(xù)爭。從早期的功臣派士林派之爭、到士林派分化的東西黨人之爭、到東人分裂北南之爭、西人分裂的老少論之爭,再到最后的安東金氏崛起,國王集權(quán)化了半天,還是那些個貴族輪流坐莊,沒辦法從根源上削弱貴族勢力。最終要么貴族廢黜不聽話的國王,要么國王換局弄個士禍啥的,利用黨爭恢復君權(quán),整個國家就此折騰五百年。國王強勢,貴族們也不是吃素的。繼燕山君利用母親廢妃尹氏打擊兩班勢力失敗后,兩班貴族專愛挑軟柿子當國王,比如中宗、仁宗、明宗三代國王都不怎么能干,也沒能力搞事情,遇上有能力愛搞事情的國王和世子,要么廢掉、要么搞死、要么壓制,有能力的光海君無法放開手腳推行惠民政策、實施中立外交保全國家,熱愛西學的昭顯世子直接被人毒殺,強勢的英祖大王不得不迫于老論壓力弄死了親兒子,智商情商雙高的正祖大王,也是死得不明不白,更不用說其他國王世子了。這就導致大多數(shù)國王為平衡黨爭無瑕顧及國家,有能力的國王和世子在無謂的政治斗爭中白白英年早逝,臣下為爭權(quán)奪利不愿顧及國家,愿意為民請命的兩班只能是朝堂的弱勢群體,一邊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等待時機,一邊承受一次又一次大清洗的惡果,這種惡性循環(huán)就此拖垮了整個朝鮮。
說完兩條線,最令人糾結(jié)的還是到底是誰主導了這一國婚暗殺事件。從芙蓉主人和姜恩普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在朝鮮政治中心,目前活躍著兩股政治勢力,一個是以領(lǐng)議政為首的安東金氏,他們的后宮靠山是國王的母親王大妃;另一個是以左議政為首的豐壤趙氏,他們的后宮靠山是國王的祖母大王大妃。這兩股勢力目前是相互制衡,但安東金氏還是占了點上風,畢竟先王剛過世三年,原來的王妃是出自他們家族的。但先王一死,又得重新洗牌,誰能拿下現(xiàn)王妃的位置,誰就能搶占新一輪的政治高地。于是,后宮的兩大巨頭就開始盤算國婚的事情。只是沒想到,國王心中已有人選,更重要的是這個國王雖然年輕,但不是沒主見的軟柿子,智商和情商都在線,這邊一句《禮記》引經(jīng)據(jù)典堵住了大王大妃的不合規(guī)矩,那邊一句輕描淡寫的“你們已經(jīng)有人選了?是母親家族的嗎?”弄得王大妃不好再說什么。為啥能讓祖母和母親都讓步,就是他已經(jīng)把握好了祖母和母親的心理,她們心里的確均有人選,這一點從王大妃的表情和大王大妃的眼神,以及領(lǐng)議政勝券在握的姿態(tài)就可以窺見一二,但王大妃礙于婆婆的權(quán)威不敢大張旗鼓地聲張,大王大妃忌憚前朝安東金氏的勢力也只是暗箱操作,國王就抓住這個機會,拋出了自己的人選,這個人選不僅僅是他喜歡的女孩,更重要的是女孩家族所秉承的政治理念與自己一致,他想樹立自己的政治團隊,來打破目前的政治僵局,可謂一箭雙雕。如果國王的計劃得以成功,那么最郁悶的肯定就是這兩股政治勢力。那么問題來了,既然王妃的人選已確定為姜恩琪,那干掉王妃不就好了,只要王妃這個位置空缺,還是可以有重新洗牌的機會,為什么連國王也一起干掉呢?在這些錯綜復雜的政治角逐中,國王一死,誰獲利最大?無疑是大王大妃和豐壤趙氏家族!比起王大妃的喜怒言于色,大王大妃的城府更深,表面上她是站在國王這邊,對國王關(guān)心支持,且垂簾聽政,大權(quán)在握,但實際上,隨著國王成年,垂簾聽政也將隨之結(jié)束,這意味著她的權(quán)力舞臺要接近尾聲,而這垂簾聽政帶來的權(quán)力是豐壤趙氏政治續(xù)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結(jié)束,政治的天平就會倒向安東金氏一方,想要延續(xù)這個大權(quán),王妃這個位置必須是豐壤趙氏的女子。但是安東金氏家族前朝勢力的強大和國王的選擇把這個可能性完完全全的打破了,最重要的是大王大妃在三年的攝政中非常了解這個孫子,不是草包,是個政治能手,她已經(jīng)漸漸無法控制住這個君王了,也無法控制前朝安東金氏勢力的不斷強大,更不希望第三方勢力的加入,如何打破這個局?很簡單,重新開始!重新立一個國王,能力強不強無所謂,弱雞最好,聽話最棒,最主要的是能繼續(xù)垂簾聽政,只要大權(quán)在握,王妃的位置是誰的都說不準。所以當左議政提議讓當貨郎的李在和當國王候選人時,她同意了。因此,干掉國王,對大王大妃而言,一勞永逸。這就能解釋了,為什么大王大妃對子彈、對犯人審訊那么的上心且情緒激動得奇怪,收走證據(jù),先搞清楚犯人知道多少,再干掉,一切就都天衣無縫了,只是沒想到國王居然奇跡般地起死回生了。當大王大妃看到國王真的活過來后,比起王大妃失而復得的悲愴,大王大妃的表現(xiàn)似乎更多的是驚恐,而不是驚喜。當然,也有可能這事是左議政策劃的,王的候選人李在和就是他親自,注意,是親自接回來的。也許大王大妃猜到一些,然后順水推舟而已,但無論如何,國王的死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大王大妃代表的豐壤趙氏。
還有誰是嫌疑人呢?我覺得排在第二的是大司憲,就是姜理數(shù)的鐵桿哥們。為啥?在劇中我們知道,他和姜理數(shù)都是南人。南人主張要政治開化,希望能建立民權(quán)國家,雖然被政治邊緣化,但是私下里好像在默默地搞事情。當姜理數(shù)向他表明相信國王和自己一條心,且準備當國丈時,他明確了自己不相信國王的立場,而且希望姜理數(shù)不要接受國王的請托,還拿出了請愿單說出國王還是世子時背后插你一刀的內(nèi)幕。這里可以看出大司憲與姜理數(shù)立場的不同。大司憲是徹徹底底的改革派,是一個想讓日月?lián)Q新天的人物,而姜理數(shù)的潛意識中依然贊同現(xiàn)世的政治體系,只要有個好國王,改變不好的地方,同樣可以建立一個好國家。所以最終姜理數(shù)還是接受了國王的請托,讓女兒當上了王妃,這樣一來,原來站在大司憲這邊的姜理數(shù)在革命前將會九成九動搖。所以,大司憲想啊,如果干掉國王和王妃,姜理數(shù)就擺脫了這個障礙,就會全心全意支持革命,只是沒想到,這個暗殺行動把自己老朋友給坑大了。接下來,估計他就是想利用姜恩普,繼續(xù)不停地搞事情,因為他的最終目的是要建立一個全新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金大胖要是知道有這樣一個先輩同志,眼淚會不會掉下來..),最重要的是南人支持西學,對西方文明關(guān)注已久,說不定就有理通外國的渠道,才能拿到走私的美國貨,而且這哥們明顯和芙蓉客棧有瓜葛,在恩普說自己就是芙蓉客棧的主人時,他驚訝地說,主人不是漢子嗎?這說明他對芙蓉客棧還是蠻熟的,起碼曾經(jīng)有過合作關(guān)系。另外,暗殺的槍手們都是水漂橋下的乞丐。而之前南人一派曾建議國王在水漂橋設(shè)立一個用于收容訓練乞丐作為技術(shù)人員和武官的新機構(gòu),這一點也暗示著暗殺事件也許與南人一派有著一定關(guān)系。
最后就是安東金氏了。在劇中,領(lǐng)議政和自己的親屬們曾竊竊笑語芙蓉客棧的事情,因為左議政來了,他們就中斷了談話,這也暗示著王妃人選決定后,領(lǐng)議政也會與芙蓉客棧有交易的可能性,但他們殺害國王的可能性是最小的。王妃死了,他們可以翻盤,但是國王死了,對他們沒有多大的好處。畢竟,現(xiàn)任國王再難控制,他的母親還是出自安東金氏,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國王沒了,安東金氏的一大政治籌碼就沒了,不像豐壤趙氏,已經(jīng)隔了一代,只要國王聽話,大王大妃能繼續(xù)垂簾聽政,誰當國王都無所謂。所以安東金氏沒必要出這個損招自廢武功。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排前二名的幕后嫌疑人是大王大妃和大司憲,至于真相是啥,只能拭目以待后面的故事了。另外,劇中的朝鮮只剩下一百年的氣數(shù)了,不知道男女主角最終的命運如何?男主國王會不會也像孝明世子或者憲宗大王那樣在英年暴斃身亡?女主呢?未來的王妃之路注定坎坷,除了一部分交給命運(編劇),剩下的就得全靠自己了。國王嘛,看看顏就好了...
這么無聊的劇竟然被我看完了
前面10分鐘又快又精彩,幾乎以為是另外一部擁抱太陽的月亮,后面50分鐘亢長老套,縱使有金珉奎也不能打動我!
劇情弱。
雖然依舊是韓國古裝劇的窮酸,男主演技也是肉眼可見的不太行,但故事在小格局里也維持了不錯的架構(gòu)和節(jié)奏,幾方權(quán)力爭斗,老梗湊到一起倒也不覺得狗血。其實還蠻喜歡大君那條線的。
陳世妍申世京,兩個迷戀古裝劇的奇女子
劇情太老套了,邏輯bug也一大堆。
復仇版擁抱太陽的月亮,但是不管是演員還是編劇服化道都相去甚遠!
看了第一集,發(fā)現(xiàn)故事節(jié)奏挺快我喜歡,男女主顏值都在線,扣一星因為劇組實在太窮了,道具不走心
看著還可以,就是劇情略弱智,權(quán)謀過家家
為什么評分這么低呢?真的超級好看!
實在是……太難看了……
最大的問題是太陳舊了,到現(xiàn)在了還在玩雙胞胎復仇梗。有了這個設(shè)定,還不得不閃回到幼時交代前情,節(jié)奏感又要拖一下。說好的“女人們的戰(zhàn)爭”,但看架勢,是一個女人斗很多男人啊。
男女主長得真不錯。
韓版《甄嬛》?進度太慢了,四分之一篇幅都過了,還沒進宮?怎么宮斗?
金旻奎顏值演技在線,必須大紅大紫!說實話,還是喜劇能讓我有看下去的動力。
陳世妍真的好喜歡演這種類型的古裝劇 還以為又是長劇集沒想到只有16集…有一說一 她的顏是真的???
劇情實在不在線
一集棄?愛情不夠愛情,一集過去了百分之九十都在講宮斗,說是歷史吧,劇情又弱雞經(jīng)不起推敲。陳世妍也不算新人了,都出道好多年了,可是演技好像還是沒有什么長進;奔著金旻奎來的,演技對于新人來說算是過關(guān)的,可這部劇里他的史腔總覺得沒拿捏好,說起話來總想讓我出戲。之后如果我還能重新拾起來我再改星吧
陳世妍是真TMD美,雖然一沒演技,除了瞪眼就是面癱,但是真的是美,希望能碰上個好劇本吧,其他沒有了
補:記得劇情俗氣 演技不行 沒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