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殺人者和受害者,殺人者家屬和受害者家屬的心理分析一層又一層展開,從男主父親臨死前那翻話開始,給這15年來假裝平靜的生活投下了一顆炸彈,原來這個家里每個人都是在自責(zé) 愧疚 悔恨中度過…父親死后,從男主去找已經(jīng)嫁作他人的母親開始,這一家人開始慢慢接受這個案件的真相,不僅僅是直視案件的過程和結(jié)果,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揭開那個并沒有愈合的傷疤…
母親從來都沒有釋懷,盡管組建了新的家庭,丈夫體貼,兒子孝順,表面上閉口不談過去,其實是一個人悄悄舔著傷口,是啊,眼淚流干了,但不代表傷疤已愈合。洋貴也是,在偏遠靜謐的一個湖邊繼續(xù)開著父親的釣魚場,頭發(fā)雜亂得世外野人一樣,后來因為和遠山雙葉的相遇,兩個家庭的軌跡都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更接近那個悲傷的故事,也在疼痛中更接近鮮活的人生…
在看前面幾集看到洋貴和雙葉一起去做事情,很簡單,只是相互陪伴,理解對方的痛苦,也愿意一起接受注定不那么幸福的生活,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有踏實的滿足感…但是對他們最后能否在一起,心里是懷疑的,畢竟過去15年的痛苦是最初連接他們的紐帶,最終釋然之后兩個人還要背負著這些回憶一起走到未來嗎?
很巧妙,最后雙葉選擇在果園贖罪,這是類似于釣魚場的世外桃源,和洋貴看到的是同一片朝霞,感受到同樣的四季變化,一樣踏實而充滿希望的生活…跪倒在編劇的縝密思路,對人性的剖析真像鋒利的手術(shù)刀一樣,筋骨脈絡(luò)和內(nèi)在靈魂一層層剝開來,不僅看到了黑暗的毀滅面,也看到了下面蘊含的新的希望…
以喪治喪,真一劑強效藥!
看完這部劇,我是坂元裕二的粉,臺詞和細節(jié)太深刻了。
這個故事的設(shè)定是個悲劇,一個七歲的小女孩,在山上放風(fēng)真被還是中學(xué)生的少年A錘擊而死。這件事情被媒體稱之為“日月山湖少年A事件”,成為當(dāng)年的一大新聞熱點。
第一集
最開始的視角是從受害人家里開始的,小女孩亞季死的那一天,媽媽被理發(fā)店叫去臨時幫忙,爸爸在游戲室里玩著賭博機,本來留在家里照顧妹妹的大哥哥洋貴跑出去和朋友偷偷借了人生中第一盤A片影碟。和生活中的一切日常一樣,只是沒想到亞季一個人跑到山里放風(fēng)箏,還遇上了少年A。家人在焦急等待了幾天之后,得到的卻是亞季已經(jīng)慘死并被拋尸湖中的消息,頓時撕心裂肺。
鏡頭一轉(zhuǎn),就是十五年后。
十五年后,亞季的家庭徹底分崩離析,爸爸和媽媽離婚了。那天沒有好好照顧妹妹的哥哥洋貴成了頹廢青年,二十九歲還和父親守著山里的一處沒什么人的釣魚屋,也沒有戀愛過,完全不好好整理自己。
一個年輕女孩的出現(xiàn),又將另一個家庭帶入了視線——少年A的家人們。
原來少年A的家人們,一直也飽受這件事情的折磨,被迫不停的搬家,多年來都受到傳單和電話的騷擾,生活的不得安寧??此破届o的樣子,其實都是在苦苦支撐,這一次又因為新的住處被曝光,不堪流言的一家人不得不再次搬家,但是年邁的奶奶不能再跟著家人到處流浪,爸爸只得決定將奶奶送到敬老院,即使這個敬老院的條件非常之差。這讓不想和家人分開的雙葉非常傷心,她決心找到一直騷擾家人的人,讓他們收手,還自己家人一個寧靜的生活,即使需要自己去償還哥哥犯下的罪。
雙葉隱瞞身份,去釣魚屋找到了洋貴。
兩個氣質(zhì)想通的年輕人相遇了,沒有相處很久,洋貴就表現(xiàn)出很信任雙葉,因為“總感覺我們都是受害者”,并在交談中對她說出自己無法忘記十五年的事情,甚至痛苦的表示“總感覺殺死妹妹的人是我”。雙葉在洋貴當(dāng)面說出十五年之前的事情給他造成的傷害,羞愧、難過、傷心讓她無地自容,但是更虐的在后面。
原來,洋貴的爸爸看似對這個事情已經(jīng)放下了,但是其實他一直都在追查少年A的下落。他不僅查到了少年A的可能下落,還知道少年A完全沒有意思悔意,在少年A心中殺死亞季是他的美好回憶而已,所以這樣的人一定還會殺人。而他自己多年來一直受到一個想法的折磨,在亞季死去的那一天,他其實看到了亞季的風(fēng)箏飄在空中又突然落下,他明明感覺有問題,確因為天氣熱沒有及時去阻止,他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救亞季,她才會死。已經(jīng)身患重病的洋貴爸爸,為了復(fù)仇,也為了除掉這個殺人魔,洋貴的爸爸決定去東京殺死少年A,也就是雙葉的哥哥文哉。但是事與愿違,他被警察攔下,并且在對兒子說明心中想法的時候,因重病暈倒,此后再也沒有站起來。
洋貴的爸爸死后,洋貴決定按照爸爸留下的線索殺死文哉,但是卻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候,被雙葉阻止了。雙葉這才表露身份,她是文哉的妹妹。
第一集最喜歡的對話是洋貴在餐廳門口對雙葉說:“總感覺我們都是受害者。”
最喜歡的鏡頭是,雙葉聽到洋貴爸爸說出自己的痛苦和殺死文哉的計劃時,雙葉在旁邊捂著臉又驚訝、又痛苦、又羞愧的樣子,這一段演的真的是傳神極了。
還有第一集最后一幕里,雙葉拼死保護哥哥,讓哥哥逃走的情節(jié),也讓人瞬間淚崩啊。
第二集到最后一集,是一個真相在慢慢被撥開,痛苦在慢慢被揉碎的過程,每個人都被迫勇敢接受已經(jīng)發(fā)生的悲劇,接受自己的人生在這件事情的影響之下不可逆轉(zhuǎn)。
受害者家人這邊,洋貴在父親死后,終于正視到,不是自己對妹妹的冷漠和那天的失職殺死了妹妹,是文哉殺死了妹妹。知道這一點之后,洋貴更加堅定了殺心,他要給妹妹報仇。與此同時,洋貴的媽媽在看到了驗尸報告的時候,也終于放下了自己多年不愿面對的恐懼,女兒沒有被性侵犯,知道不是因為自己讓亞季穿了短裙才讓她被殺的。就連看起來已經(jīng)走出來的洋貴弟弟耕平,其實也一直對這個事情無法釋懷,只是為了正常生活和鼓勵媽媽而假裝沒事而已。
兇手家人這邊,在看到哥哥種的麗春花在十五年前的案發(fā)地的時候,雙葉也終于在內(nèi)心承認兇手真的是自己溫柔的哥哥。雖然她因為哥哥的事情在學(xué)校備受欺凌,還因此丟了工作,丟了男朋友,她應(yīng)該最恨哥哥。但是因為是家人,她恨不起來,也因為恨不起來,而加倍痛苦。同樣文哉的父親其實也一直活在痛苦中,曾經(jīng)在東京偶遇兒子的他,卻沒有相認,為了守護現(xiàn)在的家庭,他只能選擇放棄尋找文哉。
十五年前的案件,到現(xiàn)在都讓受害者和兇手的家人痛苦不堪,那么兇手又過得如何?
文哉他一直在城市的某個角落做著體力活,用著另一個名字,活得非常安靜。他甚至還有過一段戀情,有過一個孩子,有一份在農(nóng)場的工作,真的就像洋貴父親所說的,在城市的某個地方,人模狗樣的活著??此迫诵鬅o害的文哉,十五年中沒有再犯事,但是這樣的樣子,讓人不禁疑惑——他到底是為什么殺了亞季?
這個謎底到最后才揭曉,在文哉再次傷人之后才慢慢浮現(xiàn)。
原來文哉和雙葉都不是現(xiàn)在母親親生的,他們的親生母親在生下他們之后就一直處于抑郁,把文哉關(guān)在壁櫥里,只要還是雙葉一哭她就覺得厭煩,總是說:“要是你們沒有出生,我都不知道我去過夏威夷多少次了?!弊罱K不堪心里的壓力,在孩子面前跳樓自殺了。這些還是嬰兒的雙葉毫無印象,但是卻給小時候的文哉留下了深刻的陰影,從此“你要是沒有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就好了”這句話,成了他心里最大的痛苦。亞季就是因為和他說過這句話,讓他精神失常,殺掉了亞季。后來被傷害的悠里的媽媽也是因為說了這句話,而讓他發(fā)狂。是母親的行為,在小小的文哉心里扎下對生命的徹底漠視,和對生命理解的絕對扭曲。
這部劇結(jié)束了,最讓人玩味的是在最后找尋真相和解開謎底的過程中,作者對人性理解的精準(zhǔn)讓人敬佩。
殺人的邏輯,總是讓人費解,正常人的邏輯也讓殺人者理解無能。
曾經(jīng)和文哉同居過一段時間的護士,一直以為文哉已經(jīng)痊愈了,直到看了文哉的日記,也被文哉害的流產(chǎn)之后才意識到——她在文哉心目中只不過是一個盛放金魚的魚缸,不是女人、并不是母親,甚至都不是一個人。文哉根本沒有痊愈,而是一個徹底的心理扭曲患者,他身體里住著一個殺人犯,他時時刻刻都在忍著殺人的沖動,甚至冷眼旁觀著殺人犯的自己殺死了自己的孩子。
善良的人,會把殺人的刀變成救人的刀,但是殺人者身邊的一切都可能是殺人的利器。
洋貴和雙葉最后救出準(zhǔn)備自殺的,那把洋貴本來準(zhǔn)備殺死文哉的刀,成了解開綁在文哉身上膠帶,救出他的刀。洋貴在對文哉吐露心聲之后,文哉只是漠然的說:“飯還沒做好嗎?”然后洋貴驚呆了,轉(zhuǎn)而大笑,這一段真的很絕。他的想法可能是:我好傻呀,為什么要期待一個殺人者可以理解正常人的痛苦,他就是因為理解不了才會殺掉我無辜的妹妹。真慶幸我沒有因為殺掉他也成為殺人者。
結(jié)局,仿佛事情是更糟糕了,文哉的手里又多了一個受害者,悲傷的人更多了。但是最后的結(jié)局似乎在說,雖然更糟糕的事情發(fā)生了,但是每個人的狀態(tài)都更好了,因為終于活著的每個人都可以活下去了。雙葉決定為了贖罪而活著,自愿去到被文哉傷害的果園社長家里,照顧年幼的悠里;文哉爸爸在看守所幫忙找了個辛苦的汽修工的活,每天都去探望文哉,重新?lián)撈鸲嗄隂]有承擔(dān)的文哉父親的角色;受害者家庭和兇手家人終于互相諒解,放下了仇恨的執(zhí)念。變化最大的是洋貴,他終于開始收拾自己,成為一個可以正常生活的青年,也終于還掉了案發(fā)當(dāng)天借的那一盤影碟,徹底放下往事勇敢向前。
每個人的生活,終于開始真正的向前進。
這部劇給了我們很多關(guān)于應(yīng)對悲劇的啟示,直面那些讓人痛苦的真相把,去承擔(dān)那些沉重的壓力把,去尋求真正的諒解吧。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不要逃避,即使過了十五年也無法躲掉;不要恐懼真相,不知道真相其實比真相更折磨人;不要親信兇手,漠視生命的人即使只家人,雖然依然要守護但是也同樣應(yīng)該受到懲罰;保持善良吧,善良是我們和兇手的最大區(qū)別。
雙葉在紙片上偷偷寫下“我喜歡過你”,卻不小心拿這片紙擦嘴了;洋貴對著電話的語音信箱留言說我從你那里得到了心,說的時候卻忍不住把自己的眼睛蒙著。即使是不面對面,也是這么不坦誠的可愛啊。
遠山雙葉和深見洋貴是我見過最笨拙的一對,卻是讓我最有愛的一對之一。
他們在面對面時,總是相顧無言,不知如何是好。他們不知道該聊些什么,而自己的任何動作都讓人覺得笨拙,也讓自己覺得笨拙。他們連對方的眼睛都不敢看,雖說會敏感地留意對方任何一個細微的動作。他們都是二十五歲以上的大齡青年,卻從未談過戀愛,甚至從未過過正常的生活,而以后也不可能過上正常的生活。
悲哀的命運和悲哀的家庭。愛情對他們來說是奢侈的東西。他們不善于愛別人也從不奢望被愛。
然而交錯的命運,和這之后感情的孕育卻是不可遏制的。
女二在第九集的這句話頗具總結(jié)性:“遠山小姐會怎么做呢?不會發(fā)火的被害人家屬,不善于道歉的犯人家屬。不可思議的兩個人。你們是互相支撐著的吧?”
他們都是拯救者,也是被拯救者?!氨M管如此也要活下去”,這個片名對于雙葉和洋貴來說的意義卻是:互相支撐著活下去。
不可思議的兩個人,他們的愛也是不可思議的,卻真切的存在于綿延的劇情之中,可以讓人真切得感受到。
從第七集雙葉的“想為洋貴做吃的,為他補衣服”到第八集洋貴的“想帶你去只有我們兩人的地方”,這份感情總算是快到故事結(jié)尾的時候開始萌芽。(淚奔!這種普通的臺詞對于這兩個糾結(jié)帝+神經(jīng)病卻是太不容易了!忍不住吐槽了!之前沒有?其實是因為之前太久之前看的不記得了,囧)
劇集終于來到了第九集。 雙葉的那句“(你沒帶刀)太好了......我不是說我哥,我是說不想你殺人?!焙退蛠淼谋倌亲屟筚F的殺意溶于暖暖的愛之中的舉動,把這份遲到的愛推向了高潮。然而第九集的結(jié)尾,也是非常精彩的設(shè)置了雙葉偷了洋貴的刀去找她哥的情節(jié),讓這份看似終于“達成”的愛蒙上了危險的陰影。讓觀眾在一分鐘之內(nèi)體驗了兩次高潮。(誤?)
相比于偶像劇男女主角見面時的侃侃而談,玩笑不斷,這劇選擇了沉默無言。比起其他劇一個個時尚達人,型男型女的服飾,這片卻走的是角巾素服,衣不兼彩的路線:洋貴和雙葉的衣服寒酸的讓人發(fā)指,而他們的舉止笨拙可笑。但這不妨礙我喜愛這部劇,喜歡這份沉默和笨拙。
還有,能不吐槽我電視劇看得慢這點么!
追了一暑假的苦逼劇終于完結(jié)了。大約因為本身帶著不起不落的情緒,所以即使看到這樣的結(jié)尾也沒有來回糾葛它。HAPPY ENDING的劇看多了,偶爾小悲一下很有醍醐灌頂之效。現(xiàn)實就是這樣,并不是每天都能遇上善良的編劇。“XX和XX沒有在一起,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這種話,真是一副深受少女漫畫和臺韓言情的花癡形象。
遠山最后還是親手推開了深見。因為是少年A的妹妹。
——“希望在和我牽著的手的那端,能有人牽起你的手。”
——“希望這份心意能到達那只牽著你的手,帶你走過悲傷?!?br>拗口的臺詞,我倒退了一遍才看明白。他倆是真的不會在一起了。被害者的家屬,和加害者的家屬,中間的橫溝不是什么山無棱天地合能夠彌補的。這才是現(xiàn)實。很好。
看到兩人在朝陽里,心底默念著“向前”的時候,相似的,某些生活的信念扎進自己心里面。我的那些充滿著猶豫、害怕面對、無措的負面力量,再怎么耀武揚威,也敵不過明天的朝陽吧。需要自己親自面對與應(yīng)付的那天遲早會到來,也終究會結(jié)束。在此之前,只需勇往直前便是。
雖然對自己這種瞬間倍增的信心的持久性不抱什么信心,但有總比沒有好。嗯。
2011年夏天,終于做了些決定然后用行動實現(xiàn)了它們;2011年的夏天第一次在另一個城市度過,卻一直是雷雨交加;坐在13樓靠窗的位子,看車海,看夕陽,看懂很多卻也看不懂很多。それでも、生きてゆく,魔咒一樣的在這些文字里摸爬滾打,想找到排遣的出口。
看結(jié)尾時原本那些無法排遣的情緒已經(jīng)基本都消散了,果然在沒看到結(jié)局前就留下些東西是對的,只是現(xiàn)在再翻出那些情緒化的產(chǎn)物也不清楚我到底是要完成怎樣的一個總結(jié)。
生,是一件極度辛苦的事情,而且生還要背負很多罪孽,自己的以及他人的。昨天因為親人的原因無端的被人翻舊賬指責(zé),即便心里委屈,我也終究沒有辯解什么,這是不是就是少年A家人的心境,我不好類比,但傷心的感覺真的是很不舒服。于是昨天抓著別人嚎啕大哭了一場。后來生活還是這么繼續(xù)著,和指責(zé)我的人依舊一起上班,一起吃東西,只是心里有些說不出的梗,讓別人痛過是不可能沒有痕跡的,對他也是對我。
格外的偏袒少年A,覺得理解一個精神異常的人的腦電波總要比理解一個正常人容易,只要打破些恪守的東西,他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但是圍繞這個角色,圍繞著兩個家庭,社會問題的突出是我第一次思考的,就好像之前看到的藥家鑫的案子,到底旁觀者有沒有聲討的權(quán)利,我質(zhì)疑。
人生而背負該隱殺人的原罪,一個正常理性的人在非正常條件產(chǎn)生時會發(fā)生非理性的變化,我們都有可能成為突然爆發(fā)的殺人者,在犯下罪行時,我也無法想象自己會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情來,想到這里,我會自覺的閉上我的嘴。
一個季度的木十說,一場罪行帶來的影響并不是短暫的,而是無限延展的,孩子會失去父母,父母會失去孩子,情人會失去情人,在無限未知的時間里,他們必須接受失去的人的永遠消失,仇恨是相對的,痛苦也是永恒的。試圖相信會有所謂的社會的善意來進行幫助,試圖相信社會會改造仇恨,我嘲笑自己曾經(jīng)的天真。
越來越開始質(zhì)疑許多曾經(jīng)被灌輸?shù)南敕ǎ融H也許并不存在,即使背著罪也會活下去的人們,生活的痛苦撕心裂肺。
深刻的贊嘆大竹忍和滿島光的演技,女人總是會頑強活下去的,這是女人才有的勇氣。
是什么呢?
是文哉的媽媽對亞季的媽媽講出了“恨”,是雙葉帶著洋貴的小刀獨自去找哥哥,是文哉在獄中見到他生母時留下的淚……是所有,每個人的表情、沉默、動作,和沖動。
文哉的媽媽恨亞季的媽媽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亞季的媽媽恨文哉的媽媽是理所當(dāng)然的;兩家人間的互幫互助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
文哉兩次殺人都是因為“你沒有資格活在這個世上”。難道不是因為他仍眷于希望(母親和妹妹),才沒一開始就選擇自殺嗎?
這部劇讓人看的很壓抑,即使是在七八月份的重慶,也把人埋入深深的堆滿木柴的小黑屋里,就像小時被哥哥他們整蠱關(guān)到里面去一樣讓人無助、恐懼,軟弱的自己連喊出的一個字都要自己認真地聽。就是在這種壓抑下,我竟也發(fā)現(xiàn)了比鐵絲還細小的光線,里面沒有木柴屑。它純凈極了。它比那些投射穿過厚厚的云層的太陽光更溫暖。它讓阻礙船行的冰川融化卻又不損害動物界的福音;它連接兩團黑秋秋的眼睛,直到它們各自放射出光芒。
愛從死亡中誕生,帶著另一種恨意。恨殺人犯嗎?恨殺人犯的家屬嗎?恨自己?或者是,恨命運的不公?
人的誕生一定驚天動地,這樣才不至于在僅僅生存著的短暫七年里被人遺忘。人的死亡一定有著某種命定。活著的一部分人獲得重生。
人的生存狀態(tài)究竟怎樣才算好呢?對于那些生活在愧疚之中的人們,難道不是從愧疚開始就已經(jīng)也被命定了嗎?既然得到的重生來自于死去的人。
-------------------
孤獨常伴,只是在一個時間段里沉睡。
接下來的,就是十五年、十五年的平淡生活。其間的斗爭在一層一層的蛻變,一層一層地感受。
孤獨登上臺面,像一面鏡子打磨著我。
時間無法培植好的藥材。那是什么在不斷地讓我們在孤獨的小黑屋里面尋到一絲純凈的光?
我想我們都迷戀生之希望。再把它投射到愛,讓它充滿了力。直到開出一小道裂痕。
我想我們的渴望終究會被它溶解,轉(zhuǎn)化為力,讓裂痕變成豁口。
然后再在死和生同時到來的一剎那,又緊閉。
---------------------
2017.3.19
性格。
常會覺得自己是沒有血液的人,就像《香水》里那人唯獨感嘗不到自己的味道。
寫得太好了,功力深厚。第九集結(jié)尾兩個人隔空表白時太溫柔了,大概只有坂元裕二能寫出來這么動人溫柔的愛。大竹忍簡直演HIGH了……
這個讓人既痛苦又溫馨,既難過又治愈的夏天結(jié)束了。十五年的夏天終究是要向前邁進,揮手告別往昔的痛楚,迎接同一片朝陽的天空。
八年后我才明白,這并不是一個關(guān)于如何救人的故事,倒不如說罪人自顧尚且不暇;這也不是一個關(guān)于自救的故事,因為本來就罪無可贖。而“真相”在標(biāo)題里其實已經(jīng)說完了:這只是一個關(guān)于踏上同一條命運之舟的兩家人,僅僅為了不再沉淪下去而竭盡了全力的故事。相濡以沫也好,相忘于江湖也罷,注定一事無成的他們唯一的期望,無非是想從負數(shù)變成零罷了。
故事的視點很獨特,放在了被害人與犯人的家人身上,一個人做了壞事,自己沉淪無法避免,但會給整個家庭都帶來不幸,盡管如此也要活下去,一個漫長的人生救贖之路,帶著對家人的牽掛,努力活下去
心是什么?心是從你喜歡的人那里得到的。當(dāng)你出生時,你從父母那里得到了心,當(dāng)你長大了,你從朋友和愛人那里得到了心。只有得到了心的人,才知道如何去愛人。
精神病滿點www
麻痹,第一集就被秒殺,當(dāng)年unfair的感覺又回來了??!姐果然是苦逼劇控
私心的說一句,每次在劇里看見福田麻由子都不順心。
坂元裕二太會寫戲,好多細節(jié)太抓人,簡直驚嘆他是怎么捕捉到的。難道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拿著小本子,把觀察到的每件微小事情都記錄下來存著備用嗎?
第一話的印象分.有點懸疑的悲劇故事都蠻喜歡的.
此劇傷身,慎入~
看第一集時突然想起一部08年的電影《誰も守ってくれない》,都在表達被害人家屬和罪犯家屬都是事件的受害者,無人幸免。瑛太的襪子是亮點;雖說女大十八變,但是麻由子還是在《女王的教師》里比較可愛=。=
飽含著對已故之人的深切思念,和對永遠無法見面的人的無限掛念,活下去。
這種劇對于負面情緒生成器的我,實在是等不到最后釋放正能量的時候就先發(fā)病了……
好虐啊 麻由子越來越殘
演技派扎堆,連瑛太都有點hold不住的感覺,滿島光這種電影掛的演技跟那些矯揉造作的若手女優(yōu)完全不是一個路數(shù),非??春盟?/p>
"最近怎么樣?" "最近? 我換了一個電燈泡。遠山小姐你呢?" "昨天踩到口香糖了。" 溫潤斂抑, 細水長流。甚好。
再次認識到瑛太和滿島光都是非常非常優(yōu)秀的演員
滿島光的演技,太厲害了。。。
我要打一萬顆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