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還原的極致與寂寞
個人評論一部電影是好是壞,也不過就是個人標準——導演是不是做準了我想吃的那道菜。
王家衛(wèi)屬于午后的咖啡黨,這點已是共識,所以在看電影之前,我也沒有期待過這個電影中究竟會有多少把人打得半死打出中國人萬歲的場面,所以,對于纏綿而詩意的武打鏡頭一點也不失望。即使是拍宗師,一個導演也肯定離不了他本來的氣質(zhì),這個雖說是武術(shù)迷觀眾群的無奈,又何嘗不是導演對自身風格的一種堅守?
在《一代宗師》的片外紀錄片中,王家衛(wèi)說他想呈現(xiàn)那個時代的精氣神。想把那個時代的武術(shù)家的那口氣,用最最真實的手筆還原出來。他拍了好幾年,追各路門派的傳人,想把武林的最后一點氣質(zhì)傳承下來。所以梁朝偉習武,所以張震拜師,八形風雨無阻整整學了兩年。
《一代宗師》里看到了王家衛(wèi)的單純,他只想開一扇門,去還原一個時代的本質(zhì)。只可惜,最真實的東西往往不好看,真相往往不是眾人所愿,因為太平淡。真實往往不絢麗,電影卻需要炫彩,所以這是還原的硬傷,如同去過桂林的人都知道,明信片上那樣的山川秀麗的神韻,真真身臨其境的人會略略失望。不得已,電影還是美化了功夫的面貌與實用性,其實功夫這東西,比劃兩下怎么都逃不開兩只手兩條腿,李小龍站出來給大家打一場,完了之后大家估計也不過會覺得“不過如此”。所以,大家才都喜歡阿凡達,喜歡看3D特效,喜歡“看到”那些真實之外的表現(xiàn),喜歡看打斗場面。
可終究有些東西是湖,是海,是冰山。沉在眼睛之下的,往往比看見的要精彩。所以中文里才有了視感更多的詞匯,例如品味,例如把玩,例如咀嚼,例如聆聽,例如揣摩。用這些詞匯觸碰到的東西,往往比看更加撩撥心扉。好比張永成談及夫妻,無聲勝有聲。這句話像極了人生,十分之一的面貌,十分之九的揣摩,這才是人生。
所以整部電影,導演只交了一份作業(yè),就是還原。還原一個時代,還原一個——不,一種人的人生。他不是在拍武打片,更像紀錄片。他眼里的宗師也是人,并不神化。
時代很好辦。還原一個時代,只需描繪女人。堂子里的細眉眼,頸上的攢花扣,沒有什么比女人更能代言時代??蛇€原時代里的一種人是個難事。因為人是活的,有容有貌,有顰有笑,有氣有神。
究竟誰才是一代宗師?開枝散葉,必是宗師。葉問之道,在于葉問的技術(shù),德行,與寬容。后人評價葉問,說他的特別在于他不止教招數(shù),他看到弟子的潛能,讓你用你自己的東西學會師傅的意境,所以他才教出了李小龍。所謂“師”,教到教無所教,弟子卻明白了學無止境,便是成功的了。這需要氣量,需要超脫于勝負,需要看破這武林的局限,需要修人心。四十之后的葉問沉默了,淡看了,求了安穩(wěn)與生活,跨過了高山,知道了留得青山在,懂了病樹前頭萬木春,求了細水長流,求留一條脈。所以他保全了自己,得了善終,廣濟了武林。就像宮老爺子說,“我?guī)銇砜?,是想讓看一輩子都在交手的我,有一個始終?!彼衙暳艚o葉問,這是天下宗師的己任。他們點起燈,留著人,有燈就有人,有人就有希望。
宮二能擔得起宗師嗎?從招數(shù)來說,她應該可以。只可惜戲里也說,她的眼里太有勝負,太倔強,而且——有一種命的成分在里面。一個人只要摻雜了命氣,就怎么看都是悲劇了。有些命運隨是偶然,卻也是必然,因為是習武之人,有氣節(jié),有擔當,才有不能不報的仇,才有不能愛卻又念念不忘的人。六十四手成了念念不忘真的只得了個回響,如同歷史鐘聲的一聲巨響,響了之后,鐘也碎了。她求了一個玉石俱焚。六十四手湮滅,宮家從此煙消云散。
白玫瑰理發(fā)廳是宗師的邊角料,收了個混混做徒弟,也算是師徒了。所以這一點,太詼諧,也很諷刺,好像在說,這就是如今的門派了。而真正的師徒,“有一種不離不棄的關(guān)系,一種文化的傳承。”宮二拼死要拿回的東西,不是馬三的命,是師徒的真心,是功夫的氣節(jié)。
而那些移著腳步,繞著手腕,一招一式里滿是意的時代武者,是宗師嗎?當然也是。沒有一個人單獨能夠撐起一個時代。一將功成萬骨枯,有人是逼不得已成了將,有人卻是心甘情愿作了骨。
那些作骨的人,是造了時勢,所以才有了英雄。而在如今這個沒有英雄的時代,電影做了這個造勢的“人”,它一窮二白地造夢,或是追隨前人去尋夢。所以,這次,導演怎么看都是個奢侈狂。還原是一種意想,是一種奢侈。它懂了如今是真的沒有人愿意再造勢,人人只愿意自保,沒有勢也就無英雄,所以美人也就從此失去了英雄。電影憐惜了美人的寂寞,也就造了臺面,還了英雄的魂魄。
尾聲,我時不時閃過一個念頭:“快結(jié)局了?!绷硪环矫妫挚傆X得最高潮的部分還沒有來。后來終于明白,所謂一出戲的高潮,永遠是結(jié)局的前一秒。一部電影永遠無法完美,是因為對那個時代,我們有千百種各自的想象。
我時常在想,是不是真的最好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時代,誰道人生無再少的時代,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時代。所以我們才有了那么多懷舊的文藝素材:六月魚池觀蓮,十二月圍爐博古;男女相愛,說青青子衿;夫妻恩愛,說鏡前描眉;民國女子的旗袍腰身,說起三四十年代,就是華麗的虱子,英雄就是金戈鐵馬會武功。那些一招一式的生活呈現(xiàn),已經(jīng)被不再擅長造勢的現(xiàn)代人丟失在了角落里。
每次看過往的時代題材電影我就覺得,我們失去了一種意境,中國傳統(tǒng)生活的意境?,F(xiàn)代人都在叫囂,沒有安全感,沒有信仰,沒有幸福感,生活沒有重量。因為我們失去的那些東西叫做傳承,當沒有了傳承,也就沒有了一代又一代滾雪球般地沉淀,沒有了沉淀何來重量,手中無“糧”,又何來安全感與幸福感? 不由得想到,五十年后,我們的后人拍我們這個時代,能夠還原的,能夠嘆息的,是些什么?功夫教會我們最重要的東西是傳承,而我們給下一代,還能傳承什么呢?
所以,看宗師,是看畫面,看意境,看臺詞,看人情,看世故,看平淡,看英雄,看美人,看末路,看遲暮,看親情,看牽掛,看信仰,看倔強,看時光,看眾生。宗師不是只有武功和武林,眼里有情有義,才能看到宗師;眼里有笑有淚,才能看到眾生。若能理解了宗師也是人,才懂得了放下,才堅守著傳承。
因此作家與導演這一類人是真的寂寞。他們都不是活在現(xiàn)下的人,在時間的長河里,他們永遠是那個撿垃圾的人,身邊的人一個勁地往前跑說前面有金山,一個勁地穿金戴銀結(jié)婚生子,一個勁地把酒高歌樂享安好,導演卻在后面背著一個破舊的麻袋不斷地撿起奔走者的那些皮屑,頭發(fā),胎牙,眼淚,斗毆的武器,沾血的衣衫,通通放進那個口袋里。旁邊的人嘲笑他們,說,那些垃圾有什么用?
可有一天,他們把這個口袋的東西,皮影戲一般拿給那些躺椅上的富貴閑人看,那些老朽一看就流淚了,他們不相信,問那真的是我們的曾經(jīng)么。但是他們掀起衣衫,卻真的看到了身上的那個疤痕。
人生就是一個留疤的過程。功夫,就是不回頭,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武林,就是浪花淘盡英雄,英雄從此是路人。
而屬于作家與導演自己的時代,描畫與還原,從此也留給了寂寞的后人??峙略谧訉O眼里,我們這代,太平盛世是福,福澤天下;也是禍—我們這個時代,歌舞升平,空余金樓,樓里只有阿姑與金主,不見了宗師與英雄。
2 ) 關(guān)于傳燈,佛像及其他——絕壁過度闡釋
關(guān)于傳燈,佛像及其他——絕壁技術(shù)流過度闡釋
1.“有燈就有人”
這詞兒片子里出現(xiàn)好幾次,宮老爺子挑葉問搭手,說的是,“葉先生,今日我把名聲送給你,往后的路,你是一步一擂臺。希望你像我一樣,拼一口氣,點一盞燈。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燈就有人?!?br>我覺得這本片子在這個地方才算是故事敘述的開始,宮老爺子作為一代宗師要挑傳人,中意葉問,這盞燈,要傳給他。之后宮二要落發(fā),發(fā)愿的時候問的是,她爹要是知道她在想什么就給她看見一盞亮著的佛燈。問得是一個在正統(tǒng)上的許可和承認。
剛好結(jié)尾在佛像,我嚼著是是起呼應對照關(guān)系的。
“傳燈”是佛教特別是禪宗“傳法”的意思,所謂以法傳人,如燈火相傳,輾轉(zhuǎn)不絕。所以要研究禪宗的歷史,重要禪師的生平,思想,偈子之類的都要去看《五燈會元》等燈錄。
燈錄是禪宗的歷史記錄,也是武林里頭的說法,(別忘了國術(shù)少林一門就是中國禪宗開山祖師達摩搞出來的喲)有本講江湖的書就叫《形意傳燈錄》,說得就是形意拳和武林上的這些事兒,間有禪宗機鋒出沒。我還懷疑宮老爺子的原型就是形意傳燈錄里面作者的師傅曹志清,此公“形意、八卦、太極、少林五行熔鑄一爐”。所以“傳燈”的反復出現(xiàn)跟老王撿“形意”跟“六十四手”來說我覺得是有意安排的,也印證了他的案頭功夫。
老王提傳燈,自然是要寫史詩,寫史詩,自然不是寫一個人的發(fā)跡史,所以換句話來說,這故事說得就是宮老爺子要找人傳燈,于是下一代里面的宮二馬三葉問和在火車上偶遇的張震(那人叫啥名兒來著?)都構(gòu)成了這個譜系的支系,至于各自如何發(fā)展其實真是相遇分離的緣分?;ㄩ_四朵總得修修剪剪,所以說這片兒是宮二姑娘的那些事兒也不錯,雖然敘述者是葉問,但是我還是覺得線索人物是宮二,至少明線是葉問,暗線是宮二,張震其實是第三條沒有展開的線,估摸著是被剪了。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他不被剪反而會讓這本電影看著更亂。在剪輯上,宮二那邊跟葉問剛惆悵悲桑的斷了這邊張震就小沈陽就開始略帶喜劇意味的過手收徒,我覺得挺調(diào)節(jié)氣氛的= =在禪宗譜系上,也有這樣沒頭沒尾的相遇,比如說牛頭禪的創(chuàng)立:有個傳說,禪宗四祖道信行腳在南京牛首山遇到法融,兩人就說了兩句話,打了一個機鋒,法融立刻就悟了,于是創(chuàng)立了牛頭禪。張震跟宮二也是,如果沒有宮二在火車上的一念之善,以后也沒張震在香港開創(chuàng)的一番基業(yè)。對張震這條線的處理我個人挺喜歡的,有史筆范兒。
2.“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這句詞兒我跟老蔣都特喜歡,比那什么“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高級多了(對不起!作為白落梅棒棒的一生黑我真心對這句話生理不適)
這話照應下面宮二的這段臺詞:“我爹常說,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見過自己,也算見過天地,可惜見不到眾生。這條路我沒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br>也照應之前宮老爺子讓宮二告訴葉問的那句,“給你看六十四手,是讓你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后身。希望你可以舉一反三?!?br>老爺子給馬三講形意拳的坎兒,說的是回頭最難。
練功也跟證道似的,一山又有一山高,習武之人的第三個階段——所謂“見眾生”我嚼著就是慈悲,也就是某種程度上“悟”了禪了。宮二,馬三,葉問這三個人都得了老爺子某方面的衣缽,馬三和宮二停在見天地,她那刀不藏刃的性格決定了她沒辦法原諒馬三的背叛,好比馬三沒辦法原諒宮老爺子傷了他的面子,所以這兩人都沒辦法回頭,只有眼前路,看不見身后身。葉問倒是有,他拿剩飯那一下子就是一種能抗事兒能放低身段的性格,越不過的生活,死了孩子老婆到死都沒見著是葉問經(jīng)歷里面“亢龍有悔”的那部分,是可以“回念”的基礎。
他跟宮二第一次過手,實際上是宮二輸了,她差點掉下樓去的時候是葉問拉了她一把,是慈悲,所以宮二才借力躍上樓把葉問打下去了。宮二和馬三都是不留余地的人,但是葉問能留,所以他是在武學路上走得最遠的一個?!盎仨憽?,“回念”這事兒,達摩也說過, “至吾滅后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千萬有余。汝當闡揚勿輕未悟。一念回機,便同本得。”
3.神棍純腦補
1)葉問去跟宮老爺子過手之前跟南邊各派牛逼人物過手,當時窯子里唱得是“四郎探母”,預示了之后葉問要背井離鄉(xiāng),但是在異鄉(xiāng)成一代宗師。
2)紐扣。當時葉問扒下來的那顆扣子是第一顆扣子,領子上的那顆。陶淵明《閑情賦》寫的,“愿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余芳”,一首情詩,這首情詩的好處就是,明明里面心神搖動了外面看著還特發(fā)乎情止乎禮。
【本評論純屬腦補,歡迎各種技術(shù)流探討或打臉】
3 ) 電影來去匆匆,只有風格永存
昨天和朋友們?nèi)タ戳恕兑淮趲煛?,隨便說兩句不成文的,我一向看電影趕不上院線的熱鬧,這次終于吃了口熱乎兒的。
1、這電影肯定會引起爭論,所以首先得站隊了,反正也跑不了,先明確表示我很喜歡,僅代表我個人,我們?nèi)齻€姑娘一起去看,出來后兩個表示喜歡,一個態(tài)度不明。這里只陳述客觀事實,不想吹捧,出來的時候想起邦妮有一次皺著眉頭評價某電影的一句話,這電影,得挑人!所以不推薦給所有人。不給觀眾貼標簽,也不對觀眾亂下結(jié)論,我只能猜測一點就是,和我口味像,和我比較像的,可能會喜歡……謹慎推薦給這些朋友們,但您要覺得不好也別來找我。
2、這是我第一次在電影院里看王家衛(wèi)的電影,看王家衛(wèi)電影這么多年,到現(xiàn)在還能給我特別的觀影感覺,就是你總能把他的電影連在一起看,看這個電影,就想起那部電影,不管它的這部電影和上部電影間隔了多少年,看梁朝偉一出場,我就想起張國榮,想起阿飛正傳,想起當年的所有人,死的死,走的走,忙的忙,現(xiàn)在只有梁朝偉老哥兒一個人跟他玩兒,那樣的聚會,再也不會有了。這種感覺真的奇怪,別的導演沒給過,梁朝偉咱也經(jīng)常在別的電影里見,從沒讓我想到過張國榮。后來一場梁朝偉和章子怡的對手戲,我也一下子被穿越回了幾年前,好像2046里兩個人的故事的延伸,跟著回憶起來,一下子就帶入了,難過了。這種感覺,就像你和導演,和兩個演員,和戲里的人,和戲外的自己,我們加起來是一個故事。大家一起走過來,這種感覺,別的導演沒給過我,別人的戲一部是一部,王家衛(wèi)是所有的戲都是一部戲,所有的戲,都是生活的延續(xù)。他的電影本身就像個人兒,從少年,到青年,到老,它會長,還能變老,這是個挺有意思的事兒。
3、從看2046開始,王家衛(wèi)就在回憶,每次我都在想,這個人身上,生活里到底發(fā)生過什么?
4、我個人非常喜歡一類導演,這一類導演有個名單,北野武,昆汀,王家衛(wèi),阿莫多瓦……這名單總結(jié)一下,其實就是創(chuàng)造了自己濃郁的個人風格的人,而且用他們的風格影響了很多人。前兩天看安迪·沃霍爾的哲學,他說“有些人使他們那個時代的美人,而他們的樣貌也相當時尚,然后時代改變,品味也改變,接著十年就過去了,假如他們依舊保持相同的樣貌不做任何改變,假如他們把自己保養(yǎng)得很好,他們依然是美人。施拉夫餐廳曾是它們那個時代的美人,但后來他們試圖追趕潮流,然后一再修改,直到他們魅力盡失,結(jié)果被一家大公司收購。
5、安迪·沃霍爾說的這就是風格,其實就是蔻蔻夏奈爾(懶得切換輸入法)那句“時尚來去匆匆,只有風格永存?!钡慕忉尠妗F鋵嵑芏嗨囆g(shù)家之所以最后成了,都是因為這句話,因為最后確立了自己的風格,哪個行業(yè)都是如此,別以為找到這個風格,確立這個風格很容易,在這么多人玩剩下的各種東西,各種嘗試里,創(chuàng)造出一種和別人不一樣的風格,這是最不容易的。同樣的,“電影來去匆匆,只有風格永存?!?,當然對電影的理解,這只是其中的一種。但是這些人,是把著理解做到極致的人。做到極致了,就無人代替了。
6、王家衛(wèi)就是這樣的導演,一代宗師從電影技巧來講很多毛病,很多問題。但是在華人導演中,能確立自己風格,并且一直有風格的,沒幾個人。李安也有風格,但是他更隱蔽,沒那么符號化。
7、沒有風格的人總是對風格這種東西不服氣,還有些人半路拋棄了自己的風格,說到這里我就想到馮小剛,他最大的失策是放棄了自己的風格,他沒有像安迪·沃霍爾說的那樣努力撐過最蕭條的時期,所以你看看現(xiàn)在……我也不是要故意說馮導,只不過他真是我一順手就撿起的最大的栗子。
8、王家衛(wèi)的電影沒有哪部是完美的,但是很多人一看再看,而且特別有意思的現(xiàn)象是,他的電影如果在電視上重播,你總會停下看兩眼,從哪一段都能開始看,都覺得還挺好看的。因為故事早就看過了,能一直重復被欣賞的,還是風格。
9、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綠老師表示疑惑,王家衛(wèi)干嘛想拍葉問?今天早上想起電影里的一個細節(jié),葉師傅和武林朋友交手,對方說,你們詠春拳不就那三板斧——攤,綁,扶(這三個字不知道記得對不對),葉師傅微微一笑說,打你夠用了。王家衛(wèi)的電影,招式也不多,變化也不多,也就那么三板斧,不過做到極致,打很多人,夠用了。
10、因為這風格的一脈相承,讓一路跟下來的老朋友,有一種惺惺相惜,在電影的最后,宮二對葉問說了句話:“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看王家衛(wèi)的電影就是這樣久別重逢的感覺。這感覺,別人給不了。所以你可以批判他,但無法取代他。
11、最后一句,以上只是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的個人觀感,對電影本身只表示謹慎推薦。
4 ) 我沒看懂,我只說大白話
不要讓電影去承擔它不該有的意義
昨晚看完《一代宗師》,看完之后的感受一度讓我懷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有問題,但我從觀影途中此起彼伏的“什么玩意兒”以及小沈陽和趙本山出現(xiàn)才有的high點證明,我不是一個人?;丶液筅s緊看了一下豆瓣影評,以為會像少年派一樣痛罵自己修行不夠,不能理解王大師的本意,但之后除了某個豆友強扭的面子、里子人選解讀之說(張震是宮大,是里子,章子怡是面子;趙本山是里子,宮老爺是面子,這樣終于是把張震這條莫名其妙的線以及與章子怡莫名其妙的相遇解釋了),我確定,這一回豆瓣文青們也沒看懂。
但我總覺得,不應該啊,鸚鵡史航、寧財神一眾業(yè)內(nèi)人士試片會后在微博大吹大捧,還說有三個淚點,難道這八年拍下來的電影,真的只有這些微博大V才能欣賞?直到我看到了《一代宗師》的紀錄片,于是我明白了,這些大V其實是在給王導八年的民國武術(shù)尋蹤表達敬意和致以同情。紀錄片里說了,《一代宗師》最早的萌芽是想探究李小龍,后來覺得李小龍被拍爛了,再去探尋他師傅葉問。于是王導在這幾年的時間里,足跡遍布天津、北京、山西、上海、浙江、佛山、香港、臺北等地,遍訪中國武術(shù)各大門派各大傳人和大師,最后確定形意拳、八卦掌、詠春拳、八極拳等幾個主要拳種在電影里表現(xiàn),而梁朝偉、章子怡和張震更是多年拜師學藝,幾乎算入了半個武林,而張震最后也不負所望,還拿了個八極拳的武術(shù)冠軍,而整部電影的武術(shù)指導,既有這幾大拳種嫡系掌門、也有李連杰的師傅,更有無數(shù)武林內(nèi)部人士。
可是我想說,王導,且不說你這片最后是在全國大眾院線上映,是要給平頭老百姓看的,就是專給武林內(nèi)部人士看,也不是你現(xiàn)在這種表現(xiàn)法啊。在片子當前呈現(xiàn)的版本中,絲毫看不出梁朝偉、章子怡、張震是苦學多年的結(jié)果,也許內(nèi)行人說他們那幾下架勢就是拳法精髓,但我要說,你那神一樣的剪輯,那些面部的大特寫以及各種虛、搖的鏡頭,是在想表現(xiàn)武林精髓么!這壓根就是一故弄玄虛連花拳繡腿都算不上的武俠片啊。別跟我說梁朝偉闖關(guān)見大BOSS的那段,那個什么掰餅以及闖第二關(guān)的橋段,他們完全就是在演內(nèi)心戲好不好,眼睛一閉一睜,這關(guān)就過了,這勝負就分了,這與你紀錄片里強調(diào)中國武術(shù)就是講實戰(zhàn)有半毛錢關(guān)系么。別跟我說他們在運氣功,這是電影,是靠畫面聲音表現(xiàn)的,你放兩個人在那閉眼要讓觀眾領悟這功力高強,你真是太看得起大家的想象力了。
王導是想說,他表現(xiàn)的是一個民國時期最好的中國武林,所以會有電影最后呈現(xiàn)的亂七八糟的線,比如張震,不知道這條線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也許是為了展現(xiàn)八極拳的功夫吧,畢竟人家冠軍不能讓別人白拿,得露兩手;至于梁朝偉和章子怡那段情,更是交待的毫無由頭;而宋慧喬,你為什么要把她拉進來,她在電影里的表現(xiàn)其實根本不需要真人演出,只需要拿一張宋慧喬的海報,適時的放在梁朝偉面前即可,露了三次面,一句臺詞,這個人物完全沒有屬于她的情節(jié),既然兩小時版本不夠表現(xiàn),為何不把這一段刪掉!最后我想強調(diào)的是,縱使王導您心中有四個小時的完整版,縱使您這么多年訪了這么多名師和門派,但我想說,這片您最后是要放在大眾院線上映的,不管您抱怨現(xiàn)在是趕鴨子上架發(fā)行方強迫上映也好,還是這不是您心中的理想版本也罷,但您花了八年時間最后給觀眾看了兩小時十分的這玩意兒,您就是對不起大家對您的期待!
我覺得您想像崔永元做口述歷史一樣把民國時期的武林精神紀錄下來,那您就去做紀錄片,別想著用電影去表現(xiàn),或者您干脆給大家端上一部紀錄電影,反正絕對不能是現(xiàn)在這種四不像。用時下流行的各大媒體被迫轉(zhuǎn)載的混球報的社論來說:您別強迫電影去承擔它不應該有的意義,它也承擔不起!您現(xiàn)在這樣,不僅在糟蹋中國本就一塌糊涂的電影市場,也是在糟蹋老祖宗留下的那點武林!更是在為《泰囧》這樣的爛片突破十億貢獻力量!
再啰嗦一句,此前微博上那些看懂了的大咖,他們截取的那幾句淚點臺詞:人世間所有的相遇,不過都是久別重逢;說人生無悔那是賭氣的話,人生若要無悔,那該多無趣啊。我想說,其實你們也沒能理解王導的良苦用心啊,還是把《一代宗師》看成了《花樣年華》!
5 ) 分享給有緣人。
《一代宗師》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記。以下的文字,算不上是影評,僅僅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悟,忍不住拿出來與喜愛這部電影的朋友分享。有很多看似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題外話,但所有的這些,都因為這部電影,生出了念念不絕的回響。
《一代宗師》上映的時候,適逢本人學習太極拳三個月有余。在遇到我的師父之前,我對武術(shù)一直持觀望的態(tài)度。我一直相信那是個很厲害的“東西”,但對它的理解只停留在皮毛,武術(shù)本身跟我的生活也沒有任何關(guān)系。直到去年春天我的膝蓋嚴重受傷,久不能痊愈,輾轉(zhuǎn)找到武醫(yī)兼修的王大夫,膝蓋才有了徹底的好轉(zhuǎn)。后來,我決定開始跟王大夫?qū)W習太極拳。
說到這兒,或許你會以為我要談武術(shù)。并非如此。但我與武術(shù)的這次奇妙的結(jié)緣,帶我進入了我從小就想進入,但卻久久在外徘徊的一道門。我的師父平日在醫(yī)院上班,但無論酷暑寒冬,都堅持每天練拳至少三小時,每天堅持做一些在如今常人看來毫無用處的功課。為什么?我想知道。
觀察了一下,被《一代宗師》震到的朋友,基本都屬于有東方文化情結(jié)的人。王家衛(wèi)這部電影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努力地展示了東方的價值觀和哲學背后的東西。能看出來,他已經(jīng)蓄勢多年。這些東西一直在我們的骨子里,無法用線性的語言表達清楚。東方的很多事物都是這樣,只能去感受,感受到了,自然能領悟。
喜歡《一代宗師》正是因為這部電影中氣之足,回腸蕩氣,卻又能絲絲入扣,分分秒呼應內(nèi)心深處最深情卻又最不能溢于言表的部分。
至于這內(nèi)心深處的這一部分到底是什么,我并不想用這篇所謂影評來說清楚。
因我?guī)煾缸嫔鲜来曃湫嗅t(yī),他跟我講了很多家族里流傳的故事。起初,我覺得有些夸張,離我的生活實在太遠,后來在他綿延的講述中,慢慢開始感受到不一樣的東西。我曾經(jīng)跟師父說,現(xiàn)在的武術(shù),真的已經(jīng)淪為了表演的藝術(shù),跟拳擊什么的比,完全不行了。師父說的確是這樣,但不是因為武術(shù)不行,而是因為現(xiàn)在的人已經(jīng)不行了。他不無遺憾地說,民國那時候,習武之人,那大多都是真功夫。后來我又看了徐浩峰的《逝去的武林》和《道士下山》,確認了那個時代,確實如《一代宗師》這部電影所表現(xiàn)的,有血有肉,又有高貴和古典的精神傳承。
武道精神,實際上是中國文化一個集中的濃縮載體。宮二這個角色,代表了武道精神的一種極致。盡管她因性格剛烈而不計代價,永遠停留在了她自己的格局里,但,她所做的這種高貴的選擇,也是當今人所喪失的、所不可承受的。 盡管比起葉問的“心無滯障、大成若缺”來,她沒能再往前走一步,用徐浩峰的話來說,在成為大師的路上,她就是少一個“回頭”,但這種不回頭何嘗不是我們已然遺忘的美。
這就是為什么在看到宮二對葉問告別的時候,回頭說的那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沒能走下去,希望葉先生能把這條路好好走下去?!保以僖踩滩蛔⊙蹨I。
自此,我想王家衛(wèi)已經(jīng)把“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的意思說的很清楚了。宮家這個門派是滅亡了,但武術(shù)的傳承也好,文化的傳承也好,靠得不是門派,靠得是精神的火種。
說到這里,很有必要說說趙本山和張震的角色了。王家衛(wèi)真是處處閑筆而無一處閑筆。這些角色很多人都覺得是廢筆。非但如此,而且還有點睛的作用。趙本山飾演的丁連山在全劇的地位非常關(guān)鍵。宮寶森請見他實為問道,他以蛇羹暗示中華武士會成立時往事,引師弟如何全身而退,宮寶森也只是見了天地而已。丁連山見葉問時用其師弟同招提攜,點明了宮家六十四手為何而逝。而后的思考留給葉問,暗示武術(shù)的傳承之道。王家衛(wèi)此處可謂用心良苦啊。 而張震的角色,是全劇中的一條暗線,呼應葉問和宮二,表現(xiàn)另一個拳種南下所經(jīng)歷的另一種艱辛,最終一線天開了理發(fā)館,隱于市,見了眾生。
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烘托葉問。不費筆墨,卻已經(jīng)淋漓盡致。
東方的東西,講究境界的高低。老外從來不說一個東西,境界有高低。一個東西,你說它觀念有多牛,哲學有多高的高度,跟討論境界沒有絲毫關(guān)系,不在一個層面。武術(shù)、古畫、書法,幾千年,一眼望去,只有境界的區(qū)分,而觀念和哲學的區(qū)分,微乎其微。
我愛這部電影,就是因為,王家衛(wèi)努力地呈現(xiàn)了這樣一幅舊時畫卷。電影里人物的情懷,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浪漫。
看完《一代宗師》,我告訴師父我好想學八卦掌。師父的回答讓我醍醐灌頂。他說:“我有強烈的預感你會遇到一個好的八卦掌師父。我也一直想學八卦掌,但是一直沒有遇到好的師父。什么叫珍重?不是說讓你趕緊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而是活在當下等待那個時機的到來?!?
關(guān)于這部電影,想說的話太多。我也只能像王家衛(wèi)導演那樣,舍棄所有能說的,而只說我最想說的那部分。如能引起你的共鳴,那我真是開心。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6 ) 王家衛(wèi)為愛走鋼索
《一代宗師》是電影里的奢侈品。
其實很怕那種一上來就口碑一片爆紅的電影嚕?!兑淮趲煛烦鰜碇熬鸵饬系?,肯定是喜歡和不喜歡的人一樣多——《花樣年華》《春光乍泄》《2046》這樣的片子現(xiàn)在放在電影院里也是沒有多少人會興致勃勃從頭看到尾吧。既然說是奢侈品,那肯定也是不會滿足所有受眾的品味的。他的電影注定兩個極端,好的奉之為藝術(shù),壞的就是隔層紗看不太清了惹。
《藍莓之夜》在國內(nèi)沒有上映,所以這是我第一次在大熒幕上看王家衛(wèi)的電影。
電影開拍那年我剛上大一,現(xiàn)在馬上畢業(yè)了。本以為大學畢業(yè)之前都看不到了,沒想到它竟然幸運的上映了,我的世界立馬變的奇妙更難以言喻。
在首映進場前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對自己說,越是這樣的電影越要平常心,少些期待,把自己還原成普通的觀眾??墒钱敶筱y幕上出現(xiàn)“梁朝偉”“章子怡”“王家衛(wèi)”幾個名字的時候,我承認我真的控制不住,像喝了一杯古老神秘恒河水一樣激動。
看王家衛(wèi)的電影從來不能用“酣暢淋漓”,而永遠都只能是“回味無窮”。
如果非要做簡單的概括(雖然知道王家衛(wèi)的電影是不能像某財神一樣非黑即白一分為二那樣概括的),一代宗師=臥虎藏龍+花樣年華。整部電影中我無數(shù)次穿越到臥虎藏龍和花樣年華的場景中。
王家衛(wèi)的電影最不用操心的應該就是畫面了。教科書級別的鏡頭,每一個都可以直接截圖下來當桌面的那種。《一代宗師》不是講葉問,而是那個年代的武林格局和武林人的精氣神。之前戛納播的片段在正片中只出現(xiàn)了一小段,就連預告片里的也有好多鏡頭沒在。
葉問和宮二的第一場打戲很絕,如此細致的武打鏡頭真的是可以瞬間飛去東京巴黎米蘭紐約讓路人甲閉嘴驚艷了。張晉和章子怡在火車站的那場打戲在我心中甚至可以跟《臥虎藏龍》竹林那場相媲美。
王家衛(wèi)你最懂小章
宮二=玉嬌龍+茉莉花開。能把章子怡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出來并放到最大的只有李安和王家衛(wèi)兩個人了吧。不得不說這次的宮若梅實在太出彩,章子怡也獻出了她出道以來我認為是最高水平的表演。
玉嬌龍這類型的角色章子怡是可以信手拈來的,只不過十年之后的她能夠詮釋的更加溫潤——電影之外的生活經(jīng)歷是可以體現(xiàn)在鏡頭里的,這部電影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章子怡這三年各種運氣差各種不順…而這一切都在宮若梅的身上看到了沉淀,演電影的時候她肯定是憋著一口氣的。有的人當初還說因為章子怡要抵制《一代宗師》,但現(xiàn)在不管你服不服氣我都可以以淋淋的名義告訴你,這角色華語女星換了別人演不了。這樣的宮二,恐怕她一生都難以超越了。
一代宗師是否能讓章子怡重回巔峰我不敢說,但絕對是她的回歸之作和逆襲之作。如果說《臥虎藏龍》讓章屹立了十年的話,那《一代宗師》也絕對讓她吃個三年五年不成問題。
偉仔你真是越來越有味道
這個世界上應該不會有人質(zhì)疑偉仔的演技吧,他的任何電影我都非常放心。并且真是越來越愛偉仔了,發(fā)布會上各種又萌又呆。葉問這個角色難演,不僅因為要實打?qū)嵕毼涔?,更重要的是相比宮二,這條人物線顯得稍微弱了一點,但偉仔卻把葉問發(fā)揮到了最好。畢竟他和王家衛(wèi)相互了解的太深。
看報道說為了練詠春拳他胳膊還骨折了,真是太心疼。看著他臉上深深淺淺的皺紋,也是慶幸宗師總算拍完了,可能再晚個幾年就看不到梁朝偉版的葉問了。
張震小沈陽趙本山你們都是大藝術(shù)家
看《一代宗師》讓我愛上的演員是張震,讓我重新認識的是趙本山。
張震苦練三年八極拳,但最后只留下兩場打戲,人物主線也只是隱隱約約,未免也是有點可惜。但好飯不怕晚,好戲不在多,張震很出彩。至于小沈陽,雖然太多人不待見,但還是要對他說:“wake up,你是大藝術(shù)家!”僅有的小段戲也算是調(diào)節(jié)了整部片子的節(jié)奏。喬妹也是美的太夸張。
有幾句臺詞最值得回味: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在我最美的時候遇見你是我的幸運,但我卻沒有時間了。
我選擇留在我自己的年月里了。
說人生無悔,那是賭氣話……人生若無悔,該多無趣。
片中的音樂用了《何日君再來》,“今宵別離后,何日君再來”。去看之前不妨聽聽。
從來不主張把一部電影捧得多高或者說賦予這樣那樣的意義。電影就是電影,就像小章常說的“每部電影都有它的命”,那么多年的籌備,3年多的拍攝,上映時間也一推再推...這些都是它的命。葉問傳也好,宮二傳奇也罷,這些也都是它的命。現(xiàn)在也只能是不強求,不保留了。裝逼點說,王導的片子也不是用來賺票房的,更不能用票房來衡量。他愛電影太多。對于我自己來說,能有一部一代宗師這樣的電影,在養(yǎng)眼的同時能不時的回味回味,這就夠了。希望宗師能在海外有好表現(xiàn)。
現(xiàn)在的市場,導演、演員和投資方都是在針尖上跳舞。像王家衛(wèi)這樣為愛走鋼索的導演不多了,像某財神那樣的人也是應該毫不猶豫被吸進淋13了。
明天IMAX上映了,還要去看一次,不然不過癮。
(好啦 恕本仔無知 不知道藍莓之夜其實在國內(nèi)上映過 自砍130刀?。?br>
看完第二遍,重新體會了不少細節(jié)。不知為什么尤其喜歡章子怡在古廟那一段,斑駁了佛影,一種敬畏感油然而生。
7 ) 三板斧足以成大師
看完《一代宗師》,很多人會持跟我一樣的觀點:葉問不是想象中(過往形象)的葉問,但王家衛(wèi)還是那個王家衛(wèi)。如果不算第一部的《旺角卡門》和上一部的《藍莓之夜》(大概也是評價最差的王家衛(wèi)作品),《一代宗師》是商業(yè)元素最強的一部王家衛(wèi)作品。但即便如此,輕言觀眾會買王家衛(wèi)的帳,好像也不太樂觀。在我看來,由于暗藏各種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完全消化《一代宗師》絕對需要看個兩遍以上。爭議不可怕,從《阿飛正傳》開始,王家衛(wèi)的電影從來都是伴隨著爭議,不過,時間自會證明一切。
當王家衛(wèi)跟著小資風被消費完畢后,這已經(jīng)不是屬于他的最好時代。于是,《一代宗師》加入了袁和平的動作,中國觀眾熟悉,外國觀眾喜愛?;叵搿稏|邪西毒》,王家衛(wèi)把動作場面拿來當轉(zhuǎn)場用,這一次,《一代宗師》的動作戲則成為了關(guān)鍵賣點,拳法套路,有跡可循。顯然,真正讓《一代宗師》變得不一樣的東西是徐皓峰的武林,王家衛(wèi)的懷舊套上了徐皓峰關(guān)注的民國時代,他借葉問,追思逝去的、被人遺忘的武林。可如果只有硬邦邦的武林,只有一場接一場的雨中車輪大戰(zhàn),那么,王家衛(wèi)就不是王家衛(wèi)了。所以,當《一代宗師》露出愛情片和文藝片的面目,我想,熟悉王家衛(wèi)作品的觀眾簡直要熱淚盈眶。
沒錯,預告片中以一敵眾的雨中大戰(zhàn)就是電影的開篇,這看上去更像王家衛(wèi)故意喂給觀眾的蒙汗藥——眼前電影明明就是一部明星領銜的華麗商業(yè)動作大片。近乎無可挑剔的攝影燈光,被拍爛的雨水也成了王家衛(wèi)的掌中玩物,特寫、短鏡頭、慢鏡頭,連環(huán)不斷的組合拳,確實讓人眼花繚亂。結(jié)果,一到葉問開聲講獨白,王家衛(wèi)的感覺就來了,盡管傳記片不時常用此般拍法,但王家衛(wèi)以愛講獨白著稱,對著鏡子、墻壁、空氣,他的電影人物個個擅長跟自己對話,此乃一板斧,臺詞有味,腔調(diào)迷人。
就像葉問感慨的四季春冬,人生冷暖。進入金樓,《一代宗師》立馬變成了暖色調(diào),服裝、美術(shù)、道具、布景,處處精致考究,一眼就能看出是王家衛(wèi)的金字招牌,此乃二板斧,技術(shù)過硬。把風流之所變成高手過招的地方,像小腳女人的一段打斗,像葉問和宮二近乎熱烈纏綿般的貼身打斗,這也算一番新意。更多時候,電影開始讓我想到了侯孝賢的《海上花》,由室內(nèi)戲引出了封閉的武林世界。及至不讓宋慧喬(飾演葉問妻子)說話,說是怕出口傷人,冷不防又想起了梁朝偉出演《悲情城市》的軼聞。如果怕對不上口型,又找不好配音,那么,讓非本土演員閉嘴好像是件有趣的事。
真正讓我一陣心亂的地方是字幕卡,在當代電影里面,一旦出現(xiàn)字幕卡,除了展示故事文學性,幫助觀眾深入了解人物時代,那絕對是跟藝術(shù)片或文藝片掛等號的。而在《東邪西毒》、《花樣年華》、《2046》等片子里,王家衛(wèi)都用過字幕卡(字幕卡用得最傳神的華語片也包括《悲情城市》等)。這名作者導演還繼續(xù)引用了一些過往的梅林茂配樂,隨便混搭,仍是動人。
《一代宗師》幾乎沒講葉問的個人大成就,沒有痛揍日本人,沒有帶一筆李小龍。在沒有大BOSS的情況下,打的都是一幫不算對手的對手,與宮二的過招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決。影片截取了影響葉問的幾個關(guān)鍵人物,其中的重中之重正是宮二小姐。很多人說,張藝謀和李安懂章子怡,但就之前的《2046》和這次的《一代宗師》來看,王家衛(wèi)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章子怡幾乎成了后半段的關(guān)鍵人物,風頭蓋過了內(nèi)心翻滾但又刻意封閉的梁朝偉,尤其是攝像機長時間聚焦下的表情特寫,幾句標準的王家衛(wèi)臺詞,一行淚垂落,她的表演確實大大超乎意外??赡茉谶@個瞬間,宮二小姐與其他王家衛(wèi)作品的癡男怨女合為一體,他們不給自己留有退路,活在當下卻封鎖了內(nèi)心,只能喟嘆過去。而一部“動作電影”的高潮部分不是鋒芒畢露的打斗,反而是一段暗潮涌動的真情告白,或許,這就是王家衛(wèi)的得意之處。
影片的時空線索不僅是跳躍式的,而且被有意打亂,一會天南一會海北。王家衛(wèi)繼續(xù)給片中人物設置了時間問題,由1950年的大年夜帶出了十年前的大年夜,由宮二的不知所蹤引出了大南茶室的離別感言。幾次拍照定格,一是給時間標記號,再者是注視葉問的人生變化軌跡。在鴉片細節(jié)的帶動下,《一代宗師》有如Once Upon a Time in ROC,民國往事。有些段落是幻覺想象,有些段落又是清晰真實,來回往復,幾十年一夢。
無緣再見宮家六十四手,對葉問來說是一種情感的失落,對編劇徐皓峰來說,那卻是民國武林的不復存在。他們的缺憾都指向了過去,然后合二為一,這便是貫穿多數(shù)王家衛(wèi)的時間主題。無論是阿飛和周慕云的60年代,何寶榮跟黎耀輝的97大限,周慕云小說里的2046,這些人總在試圖找回記憶卻不得其法,這就是王家衛(wèi)的三板斧。無數(shù)人深知王家衛(wèi)的成名絕技,嘗試模仿搬用抄襲擠兌,無奈,個個不得其法。偶有一些致敬者,學得三兩皮毛,就讓很多人興奮不已。
如果從完整性來看,《一代宗師》依然留下了明顯的弊病,張震段落無頭無尾,有如當年《阿飛正傳》“又一個阿飛”的登場,但又像是無心插柳。東北師徒的合力搞笑只是很小篇幅,但看完下來,始終跟那些過于明顯的歷史事件一樣,缺少回味的空間和可能。不過,即便如此,《一代宗師》依然是一部可圈可點的重磅制作。君為其易,我任其難。在華語片習慣投機取巧的今天,有一個燒錢瘋子還敢拍這樣一部野心之作,那當真是一件幸事?!绝P凰網(wǎng) http://ent.ifeng.com/movie/special/grandmasters/content-6/detail_2013_01/07/20893139_0.shtml】
小沈陽的表演格局完全突破了王家衛(wèi)氣場的束縛……
其實你不知她,她不知你。你們只是在最美的時間遇到,然后在各自心里留下了驚鴻一瞥的投影。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那些聲音附在一顆紐扣上,不動聲色的將它煉化成時光的灰燼 ——其實這部片應該叫:一代宗師們的愛情。
三年磨一劍,果然華美精致,出手便知宗師風范?!杜P虎藏龍》之后再度改寫武俠片景觀。王氏一門,重意不重形,在勢不在力,誠影林奇學。兒女情懷,時代風云,江湖恩仇,都在雨滴煙橫、雪落燈斜處淡淡描出。對普通觀眾而言,影片敘事仍過于細碎跳躍,是個障礙。
這當然再也不可能是葉問的故事,這是宮二的故事。。= =
看完《一代宗師》,我在心里說:“這才是電影!”為什么王家衛(wèi)拍電影速度奇慢?大概是因為他試圖在每一秒的畫面中都營造出高度風格化的詩意氛圍。他是造夢師,他是時光雕刻家,他是本雅明所說的那種靈韻藝術(shù)創(chuàng)造者。只是在這個電影麥當勞化的時代,他這么拍電影是不是太奢侈了?
我想看三集,一集宮二,一集白玫瑰理發(fā)店,一集葉問
轉(zhuǎn)折點出現(xiàn)在:張震出現(xiàn)的時候。之后,就仿佛進入了另外一部電影。而且,他竟然只負責這個轉(zhuǎn)折。
講的是一段武林往事,王家衛(wèi)在影像上的懷舊味與故事的魂是契合的??梢钥闯墒鞘湃サ奈淞只蚴敲駠鴤髌?,帶著舊味和距離感。有幾場動作戲很好看,葉問金樓闖堂、送葬、火車站刀下連成線的棉絮,都是既有氣勢又有視覺美感。有鋒有韻的臺詞,一板一眼的武功,徐皓峰想拍的武林讓王家衛(wèi)給拍成了,挺好
王家衛(wèi)用一貫嫻熟的手法沖了一杯叫梁朝偉的咖啡,放了一塊叫章子怡的糖。于是,滿屋彌漫著文藝的味道,香的窒息。然后他一轉(zhuǎn)身,用一掄叫趙本山的大錘砸了一塊叫小沈陽的蒜。這就是所謂的文藝二逼不分家,還過的很和諧。
拆出任何一段戲都精妙絕倫,但是實在無法理解這片子的整體結(jié)構(gòu),幾處突兀的段落和轉(zhuǎn)場都看懵了。就像是幾年時間都用來打造片段,卻用刷夜的功夫拼湊在一起,極端細膩和極端大條太讓人精分了。配樂也有些違和,音剪幾度失誤
散場后三、五個外國影迷連呼awesome,對章子怡的形容都是gorgeous。電影的前五分之四接近完美,人物上章子怡的宮二比梁朝偉的葉問更加豐滿,她的每一個鏡頭都像時尚大片。張震部分略有遺憾;宋慧喬戲份不多但是真的太美了。
張震練了兩年,拿了冠軍,就為了這三場戲,牛逼
我。沒。看。懂。這。個。武。術(shù)。家。出。軌。未。遂。的。片。子。呀。。。|| 2015.1.9 3D版重溫,整個故事線更加流暢,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也交代的更清楚。最重要的是,很多之前不懂的臺詞,都突然間明白了意義,隱晦、轉(zhuǎn)彎不是裝逼,成人的隱忍與不說,舍與得。
首先是一部王家衛(wèi)電影,然后是愛情片(有信物的小愛與無形的大愛),再是民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ROC)和逝去武林。葉問開講自己一生,電影卻把好戲留給宮二小姐。導演和主人公都在努力解決時間問題,然后跟60年代周慕云和武俠小說對接。字幕卡和章子怡很意外,平行段落的張震有如阿飛的梁朝偉
鄒的文學+徐的武學+王的美學,文戲武做,武戲文唱。功夫如同看戲?qū)懽?,重意不重形。它不是轉(zhuǎn)瞬即逝的武林,不是曇花一現(xiàn)的打斗,卻是再普通不過的你來我往的精神世界燈火長鳴。原版刀銳,3D在鞘里藏了藏,出鞘砍掉旁支末節(jié),由群像變?yōu)橐粋€人的武林,葉問是縱向,宮二是橫向。武林有人進退,唯規(guī)矩不變
世上所有的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而我 又重新失去了你。每一幀都是畫。王家衛(wèi)先生拍這部電影的目的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 拖延癥是世上最美的絕癥?!肝以谧詈玫臅r候碰見你 是我的運氣 可惜我沒時間了。我選擇留在我自己的歲月裡了?!鼓钅畈煌?必有回響。隔江隔海會歸來。
依舊是最好的王家衛(wèi)和張叔平梁朝偉,是極贊的章子怡。是熟悉又好久不見的光影和臺詞,是愛情是人生是只愿長醉不愿醒的小矯情~~~回首看電影的這十幾二十年,原來對我影響最大的華語導演,是王家衛(wèi)。這真是我的榮幸。
偉仔坐在前面,誰還看電影啊。。。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我在最好的時候遇到你,是我的運氣”、“說句真心話,我心里有過你,我把這話告訴你也沒什么,喜歡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臺詞真是句句經(jīng)典
編劇是生活大家,信息量很大,像看本讓人一句一想的書,從功夫到人生到三觀都很飽滿有吸引力,《午夜巴黎》中伍迪艾倫懷念的是歐美的二十年代,一代宗師喚起了我們自己的黃金時代,都以為習武之人粗俗,其實那些對人事物的講究和高貴就在武林,只是早已逝去。首次不抵觸傳統(tǒng)價值觀,因為它真實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