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欣賞幼稚只因幼稚
用更幼稚的方法去拍幼稚的人和幼稚的事情然后自以為聰明的添油加醋之后就成了我們面前的這部電影。
這就好比一盤苦瓜牛肉,苦瓜還太生,牛肉沒有腌過,燒開了水,一股腦扔進去,然后撈起來,撒點鹽,倒點油,各種醬隨便放幾勺,完事,上桌?!澳銊e說不好吃,我們這小成本的東西就這樣,實實在在,在乎真實,你看這苦瓜是真苦瓜吧?牛肉是真牛肉吧?這盤子也不是紙畫的吧?真實啊,貴在真實?。∥疫€添加了幾種配料呢,好多風味都在里面呢!”“哦,這樣啊,這么說看來這個菜還是挺不錯的啊……”不過如果換成你們中的任何一個人真要在飯館吃到了這么一道菜,老板又給的是這樣的說法,你接受么?
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接受,反正我是堅決不會接受的。那為什么人家對面餐館的那道《瘋狂的石頭》就這么好呢?人家也是低成本小制作?。磕侨思彝锩婕恿死浰跉げ怀??
這個不是借口!
是個看電影的都能想出來的故事情節(jié),背景不清不楚就湊上來了,找了一個小美女,樣子像二十多的模特那樣老練而又不失清純的樣子,旁邊還不時放一個爆炸頭的肥豬流來襯托,各種渲染襯托交代都是蜻蜓點水,點到為止,莫非我在舞臺上翹了兩下屁股就算我表演了一個精彩的舞蹈節(jié)目了?為了表現(xiàn)觀眾就花兩秒的鏡頭給兩個來不及看清楚樣貌的“女生”說:你看他好帥??!為了表現(xiàn)大嘴用功在籃球上就讓他畫了兩筆戰(zhàn)術(shù)板,還在某場比賽中場休息的時候指揮了一下球隊:你加強防守,我加強防守,還有你,也加強防守。如此低劣的手法居然成為了影片的主流手法,有點令我震驚。訓別人永遠是一句話:你干嘛啊?不行就別打!為了與前面有所區(qū)別,于是接下來每次都改變點音調(diào)音量。
街頭籃球就一個噱頭,所謂的灌籃也是扯淡這部片為的是表現(xiàn)灌籃么?灌籃了代表什么了么?什么都不是,灌籃在這部片里面只是兩個字,只是一個動詞,除此之外,別無它意。
我看了這部片,深深地感覺到,打籃球的人就是愛裝B,脾氣暴躁,愛出風頭,用花哨的動作和不值錢的進球來討女孩子的喜歡。這是題外話。
里面的人物幼稚不要緊,重要的是你想怎么拍,如果你也用幼稚的方法去拍,那么只能說你的水平急需提高了。青春勵志片有這么多,平庸的很多,但都不至于如此幼稚,中國不是美國,不合適的東西不能放到一起,好比吃八寶粥加黃皮醬,只能惡心,況且,美國導演就算要拍這種片,也會定義在高中階段,不會選擇這么一個時間段的。我覺得這部片適合那些小學剛畢業(yè)要上初中的小朋友,不過有宣揚早戀的嫌疑。
題外話兩句:1.那個女的還是處女么?
2.北京的人真是有錢??!不像我們這些落后地方。
2 ) 回憶中的堅強
或許你覺得這樣一部電影沒有給你什么
或許你覺得這樣一部電影只能算是一部“國產(chǎn)爛片”、“抄襲力作”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是電影。電影的意義就是在一定時間內(nèi)表達藝術(shù)價值。毫無疑問,這部電影表達了他想表達的內(nèi)容,承載了孩子的青春。
記得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還在上大學。而如今的我已經(jīng)畢業(yè)。
看完這部電影,我聽到了啜泣。
發(fā)自內(nèi)心的啜泣。
我從沒有在自己有過的文字中表達過對籃球的喜愛和狂熱。而這部電影給我的是對和孩子們一樣大小年紀時,對籃球的沖動。
記得那時,我們文科班的男生,可以用籃球證明我們的男生雖少,可是我們數(shù)一數(shù)二
記得那個時候,我們逃語文和英語課去打籃球,去占球場。
記得那個時候,我們一個小小的文科班,用籃球,近乎擊敗校隊。
他們訓練,他們研究戰(zhàn)術(shù),他們堅持不懈,單純的年紀。淡出的草根,沒有教練,沒有組織。
那個時候,心中也有一個“小小”。
每天除了學習,籃球。就只剩下心中那個小小,那個沒人知道的小小。
拿著班級的鑰匙,每天第一個到教室,小小第二個。只為了在上課前在教室,和小小一起默默地多呆20分鐘。盡管可能不說話,盡管可能大家都是默默地,靜靜地。
早起,可能僅僅是為了給“小小”的杯子倒一杯熱水。
冬天,“小小”生病了,去醫(yī)務室看“小小”,給她買食堂的午飯,送到醫(yī)務室前將午飯放在懷里,僅僅是為了,害怕生病的小小吃到的午飯不夠熱……
記得,那個小小,很喜歡籃球。
或許,是那不懈的努力,堅持的奮斗,使我激動,使我振作。
將電影的配樂放在nano里,在低潮的時候,可以讓你想起之前的驕傲。
或許,電影中的堅強是我們那個時代的記憶,那個年齡的感悟。
PS:由于發(fā)自內(nèi)心,語言表達很差,不喜歡者請繞行,勿噴,感謝。
3 ) 至少挺真實的
在IPTV上看了下來,情節(jié)異常簡單:男孩,籃球,復仇,還有和女孩情澀懵懂的友誼。是那種看了開頭就基本知道結(jié)尾的電影。但是還挺真實的,想想里面很多場景:偷上網(wǎng)吧,為喜歡的女孩子打架,在球場上和別人互嗆,這些事情在初中,高中時代,肯定有很多血氣方剛而又年少無知的家伙們干過,所以大家大可找一個最舒服的位置,擺一個最愜意的姿勢,擺上一杯飲料,把這部片子看掉,因為它不用你動腦。我給了他4星,也就是推薦,但是年齡段如果不在18-25的人您就別看了,因為小于18的都是90后腦殘,他們沒經(jīng)歷過也不懂,大于25的人可能對HIPHOP音樂和街球沒什么概念,所以我只推薦給18-25的人
4 ) 成敗,云煙而已
想看這部影片不是一兩天的事了。最先接觸到它時,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個時候,它叫《24秒以后》:揮汗的籃球賽場,有濃濃的青春氣息;動感的背景音樂,演奏著躁動的年輕樂章;喧囂的叫好聲,擊掌宣告著無條件的信任……
當Jason出現(xiàn)在校門時,被驚艷到了…麻吉的說唱真不是吹的…(后面的說唱大賽足以說明…)他笑大嘴不會和女生相處…是啊是啊…這小孩自己很會泡…還沒見面多久就和人家拉上手了…(參見溜冰場那段)…他的出現(xiàn)…是為了證明,無論兩個少年間存在多大的性格文化差異,只要有同樣的目標,哪怕平日磕跘甚多,但關(guān)鍵時刻,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足以產(chǎn)生勢不可擋的力量…
當Jason坐在回美國的飛機上,從行李中掏出大嘴送給他的沙袋,會意地笑…
猴子,JASON的表弟,也是JASON和大嘴間維系兄弟情的樞紐…不得不說,猴子很“可憐”…打球完全沒身高優(yōu)勢…生日上收到的禮物也全是增高藥……猴子的樂觀,率真,完全是張一山的本色出演~
雖然他并不是主角,但絕對不可或缺~他一面支持表哥的提議,一面調(diào)節(jié)著JASON和大嘴的關(guān)系…要不是他,他們的蜂鳥隊也不可能走到最后。
大嘴,本片主角。特點:身穿麥蒂的火箭戰(zhàn)袍,雙腳綁著沙袋,汗津津的努力。
看他的老爸,基本上就能猜出大嘴的大概性格:溫和甚至有些懦弱,怕事,盡量避免沖突。
對于小小的定位,影片沒有明確。只是我們可以看到,看到小小的笑,大嘴會靦腆得不知所措,和小小網(wǎng)上聊天,而不是和哥們兒玩網(wǎng)游…好吧…老實說,我覺得小小作用不大…
大嘴和父親爭吵那一段,實則是他與沉悶到有些懦弱的家庭教育的抗爭。在雨中狂奔的他在街頭依然會茫然,但是,他成長了。
最終的那場比賽,遺憾得輸了,有些出乎意料。但是,當大嘴在父親的懷抱里哭泣,JASON安慰猴子的時候,我們都明白,他們收獲的太多了,贏,還重要么?
5 ) 方槍槍!??!還是那么可愛啊,好想捏一捏
RT
不是同志,只是被《看上去很美》感動的太感動了。哈哈
方槍槍,牛逼的男孩,男孩中的大俠。
6 ) [轉(zhuǎn)載]第十放映室--恭賀2009
《扣籃對決》是美籍華裔導演林浩然的首部華語電影,也是中國首部以街頭籃球為題材的電影。影片以街頭籃球為線索,講述了大嘴、猴子、杰森三人的青春成長故事。
《扣籃對決》雖然是一部籃球電影,但影片并不是單純講籃球,它講的更多的是情感,在青春期所面對的友情、親情和愛情,在影片中折射出了每一個人青春的身影。
“一切皆有可能”、“有信心就能贏”、“每個人都是第一名”這些耳熟能詳?shù)膹V告語,恰恰就是本片的精髓所在。本片的鏡頭語言和音樂,正是本片兩個精彩的地方,不過可惜的是,這部電影無論形式還是內(nèi)容,都更像是一部美國電影。雖然本片故事略有瑕疵,但作為中國運動題材和校園青春題材結(jié)合的影片,《扣籃對決》仍然是一部值得關(guān)注的影片。
7 ) 從什么樣子的角度去看
如果我還是一個中學生,那么我絕對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就像看灌籃高手樣了。
可是現(xiàn)在看到這樣子的電影,看個開頭就知道結(jié)果是什么樣子的了。
盡管這樣子,我還是把電影給看完了。
我看了之前為此而做的宣傳,說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為出色的籃球電影”,這顯然是在自吹自擂。最后那個灌籃有點假。
我只想說的是,為后應該會有更加精彩的關(guān)于籃球的電影出現(xiàn)的。
8 ) 場上只有籃球,場下不止是籃球
1 張一山真是個大活寶,此電影里還是一副“劉星”做派,新一代美猴王非他莫屬。
2 李威那種人常打球的人估計都見過,超惡心,一副自以為是巨星的欠扁嘴臉,動不動就“你不行”“不打滾蛋”,滿嘴的垃圾話。
3 有個動作超鄙視:運著球突然把球往對手頭上砸一下反彈回來過人。這簡直就是下三濫的街球招式,沒事找抽型??蓱z的張一山在片中這招被砸了兩次,滿臉的有苦說不出的表情。
4 那個小mm長得很清純,不過在片中的形象還是讓我覺得“很傻很天真”。
5 打球要合理!沖動是魔鬼!
6 千萬別被裁判影響了心情,千萬別和裁判瞎啵啵。這種慘痛的教訓太多了。
7 蜂鳥隊沒拿冠軍讓這個電影沒落俗套---他們收獲的遠遠比一個“冠軍”多的多。另外,那幫人即使拿冠軍也讓我鄙視。
8 整體劇情比較幼稚,但還算真實,至少比大灌籃真實太多,而且導演的寓意也比較明顯:籃球讓人成長,讓人收獲友誼和親情。
球場上只有籃球,認真是起碼的前提,與籃球無關(guān)的事此時此刻都要拋到九霄云外。不防守不傳球的人特別被人鄙視,籃球的對抗性,集體性和智謀性賦予了它豐富內(nèi)涵和魅力。
球場下不僅僅是籃球,籃球精神在生活學習工作中也適用:認真,激情,努力拼搏,敢于挑戰(zhàn),尊重隊友和對手,團隊精神,永不放棄,勝不驕敗不餒,享受過程。
“I LOVE THIS GAME",一句簡簡單單的口號說出了多少心聲。
多少年過去以后,也許我仍然會無比懷念打球的那段時光。
編劇忒有點兒傻帽
一般......
爛?。?!~假?。?!~主角打得真臭!??!~不過最后一首歌好聽
那個爸爸太討厭了
內(nèi)容很童話,我是沖著立銘和劉星去的。如果是講Rap的多好。
麻吉弟弟。。。。。太雷了?。?!
盡管青澀,但是喜歡
去年華語論壇看的,今年大學生電影節(jié)又來放,兒童勵志片…音樂和剪輯比較贊,電吉他的背景聲是我所喜愛的,導演有很nice的節(jié)奏感
故事好像有點幼稚
沒有<大灌籃>那么浮夸
裝逼裝逼再裝逼~裝走了劇情~裝走了票房~
x
記得小女主演挺好看的 @2012-02-05 14:40:49
劉星長殘了……
麻吉也大了,說唱沒以前利索了
到退十年,我會喜歡這部電影的。男生們演繹自然,男人們演繹虛假,女生們演繹做作。
激烈但不激動。
有點小熱血,還不錯
真實的。
艾瑪,真心無力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