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前些天趁著下班后的閑暇時間,獨自一人去了中國電影資料館,劇場那天放映的影片是《紅色戀人》。那座電影院幾乎每天都會挑選一些頗有年代感的國內外經典作品予以放映,電影票價很親民,十元一張。
之所以去看《紅色戀人》,吸引我的是張國榮和他在電影中的身份——共產黨人??粗拔矣蓄檻],這樣一個身份賦在一張風情萬種的臉之上,是否存在一些違和感?擔心看得過程會跳戲,生怕被他一個眼神帶到另一部電影里??赊D念一想,革命本就是一番浪漫的事業(yè),豆瓣上有人評價張國榮為“史上最浪漫的共產黨員”,是不是最浪漫不得而知,但有點我確信,張國榮的確讓人對共產黨人的形象有了新的認知。
電影情節(jié)并不復雜。主要人物有四位:張國榮(劇中名為靳)與梅婷分別飾演共產黨人,泰德·巴勃考克扮演一個外國醫(yī)生,陶澤如扮演反派(后面稱其為特務頭目)。
電影發(fā)生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梅婷在一個雨夜敲響外國醫(yī)生家的門,謊稱自己的丈夫(張國榮)生重病需要醫(yī)治,外國醫(yī)生心生憐憫,與她一同前往。診斷后發(fā)現,張國榮身負重傷,外國醫(yī)生說第二天需要梅婷來醫(yī)院取藥。第二天外國醫(yī)生沒能等到梅婷,他帶藥去到昨夜的地方,然而人去樓空,自己反而被特務們當做共產黨人被抓,后因其與特務頭目為故交才被釋放。此時外國醫(yī)生醒悟,梅婷和重病的張國榮都是共產黨人。
外國醫(yī)生被釋放后心生怨氣,因為梅婷牽連他暫時被停了醫(yī)生的職位,但他發(fā)現自己非但沒置之不理,反而愛上了梅婷。幾番周折,外國醫(yī)生又與梅婷相見,他向梅婷表達愛意,梅婷婉拒,她向外國醫(yī)生道出她與張國榮之間的故事。原來梅婷是在張國榮的一次公開演講中被張國榮的氣度不凡所吸引,心生愛慕,而張國榮本身身患重病,一顆殘留在腦中的彈片會使他的腦神經出現病狀,產生幻覺,他誤將梅婷當做深愛的妻子,而其妻子早已逝去。
某次張國榮發(fā)病,他當著梅婷的面,喊的卻是已故妻子的名字,梅婷覺得不能再這樣繼續(xù)下去,她離張國榮而去,主動投向特務頭目,而其實梅婷正是特務頭目尋找九年的女兒,梅婷假借認父的名義,實際是想接近親生父親,然后殺死他,梅婷在走之前為張國榮留下一封信,信中告知張國榮實情,即便張國榮將她當做亡妻,但她仍舊愛著他。
梅婷殺父成功,也因此被捕。張國榮認為愧對梅婷,他決定救出被捕的梅婷,而方法就是以人換人,用他與梅婷作交換。交換那天天降大雨,這對革命戀人太久沒能相見,梅婷與張國榮在雨中相擁,而她也早已懷了身孕。
梅婷產下孩子那日,亦是張國榮劇中被執(zhí)行槍決的那天,最終,梅婷因難產而死,張國榮死于亂槍之中,梅婷產下的女孩由外國醫(yī)生撫養(yǎng)。
看電影的時候有個小插曲,電影進行到大概三分之一的時候,畫面突然跳到最后張國榮和梅婷在雨中相擁去了,在場的人包括我都感覺到情節(jié)不對。過了一兩分鐘畫面中斷,劇場一片漆黑,一些人的呢喃之聲清晰可聞,但大部分人又在屏氣凝神,等待電影恢復。此時,我能想象放映員在倒騰影帶忙碌的樣子,過了一會畫面恢復正常。所以你看,其實跳戲的不是張國榮,而是放映機或者影帶。
事后我才得知,觀影過程遇到的放映事故,實屬破天荒,有人在網上感慨“久聞大名的小西天放映事故終于被我遇到了,這輩子值了!”。想想自己也是誤打誤撞,可遇不可求的播放故障突然降臨,當時不得知,事后不免回味。
《紅色戀人》讓我感慨:愛情真的是很玄妙的存在。電影里張國榮愛著死去的妻子,梅婷愛著張國榮,外國醫(yī)生愛著梅婷,交織如網的愛情最終結局怎樣呢?梅婷在雨中抱著張國榮時問他,你真的愛過我嗎?張國榮什么都沒說,忘我地在雨里吻了梅婷,臨走前他對梅婷說,“一定要給孩子起個好聽的名字?!?/p>
他們終究是彼此相愛了。
外國醫(yī)生曾在雨里對梅婷說,“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一次比一次用力,一次比一次大聲。最后他放不下這份愛意,成為了那個孩子的養(yǎng)父,他愛那個孩子,一如他愛著梅婷。
電影里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這樣一句臺詞:
男人直到愛上一個女人,才真正變得成熟。
現實中女人往往對成熟體貼的異性心向往之,然而在不少女人眼里,男人又像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何為成熟,何為不成熟?人人答案各異。但或許,在遇到真正愿與之長久的人之前,成熟與否都是借口。不愛的人,再成熟也枉然;愛的人,不成熟亦偏愛。
說遠了......
有一件事我還是后知后覺??赐觌娪盎丶?,在豆瓣電影查找關于《紅色戀人》的評價,有人在短評里提及,那天亦是張國榮的生日。如此想來,一個特別的日子,一次意外的事故,這次觀影的體驗又多了幾分溫情和懷戀。
62年前,世界多了一個他。
你在那邊,過得好嗎?
本來不信港臺劇會選這個題材,固化思維中他們除了警匪就是搞笑的拍不出思想片,不過看完以后感覺還可以,超過了我的想象。
后來想想,不奇怪,港臺繼承了傳統(tǒng)文化,很可能那會的知識青年就是這樣,想想黃花崗烈士,沒準就是這種樣子。
臺詞也好,不像以前那種無情無欲的高大全,而是溫情十足的平凡人,臨死前沒交黨費也沒布置工作,只是要愛人“給孩子起個好名字”。
提到老蔣,并沒有說什么血淋淋的狠話,只是說他是個聾子,要想讓他聽話,就必須放槍。
或許革命者大多數不是這個樣子,但是總會有一部分是這個樣子。以前大多數的片子很多,這種代表小眾的革命者片子不多,所以,挺好看。
紅色戀人
皓明
美國醫(yī)生
秋秋
靳
“紅”:
皓明:曾經也是共產黨人,看著同志甚至是無辜的人被屠殺,女兒被連累,他怕了,拿起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同志,秋秋找佩恩給靳看病可能被他聽到了風聲,他毫不留情地把那一片區(qū)域的人都抓走了——背叛革命的人
靳:是妻子將他帶上革命道路,身上殘留著幾處槍傷,大腦殘留著彈片,很有可能是在一次重大斗爭中留下的,并且那次斗爭可能奪去了妻子的生命,他由此陷入身與心的雙重折磨。即便如此也沒有改變自己的革命道路,他依舊出席集會,在那里滿懷激情地演講。——堅定革命的人
“戀”
皓明:妻子自殺前把女兒送走,后悔嗎?
靳:妻子死亡,但一直對妻子念念不忘,發(fā)病時會把照顧他的秋秋當成自己的亡妻;直到最后他意識到秋秋獻身給了自己,愿意以命換命;是日久生情愛上了秋秋還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還不如以自己的命換秋秋一人兩命?還是兩者都有?
秋秋:最開始應該是被靳的演講打動,想要追隨他的腳步,這時她是把靳當做老師的;在接送與靳假扮夫妻給靳找大夫治傷任務的途中,是真正愛上他才會獻身給他吧,但這愛里是對他對亡妻念念不忘,不忍心看他被病痛折磨的同情呢?還是因為信仰相同的隨后相處日久自然而然地愛上他了呢?
佩恩:他愛秋秋,不是因為她是皓明的女兒,不是因為她是共產黨人,愛的是她這個人。
靳與秋秋:最開始時我們只是同志,我生病你照顧我,到最后我們都愿意為了對方而死…
這部片子當年第一次上映,我就拉著小伙伴去電影院看了。時隔多年竟然被翻出來重新上一次,心里無限感慨。人非人,時代也不是當年那個環(huán)境,再從頭觀看一次,也品出了不同的味道。當年那個時代,英雄都有一個刻板的偉光正形象。而這部電影是從比較不那么死板的方式講述了一個英雄的故事。他的人生,他的愛情,他的思想,和最后的死亡。對于本片,當時也是爭議不少。有的人認為太過浪漫主義的描述方式不適合拍革命英雄??墒俏矣洃涀钌羁痰溺R頭,偏偏是最后那幾個鏡頭,走入游行隊伍的小孩,仿佛再生過來的扭秧歌的靳和秋秋。盡管虛幻,卻讓人體會到了革命先烈犧牲的意義:為了給后人一個美好的國家。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就是好的。看完這部片子,讓我更熱愛我的祖國。向英雄致敬!
抽空看了,聯想我最近了解到的社會現狀,心里一萬個mgb……前人打樁后人拔,黃鼠狼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
靳、佩恩、浩明、克拉克形象是活的。
張國榮在劇中扮演的靳略沉悶,與哥哥一貫的帥氣風格不同。這是一個大浪潮中革命者,不失方向卻又時而迷茫;給人一種抑郁感,是一種理想與現實間距離的抑郁。
哥哥的演技,無以倫比
2018.9.12資料館膠片原聲,以前印象是配音結果今天才發(fā)現全是原聲,口語也算吊打了其他演員,劃痕變位的膠片依然很讓人感動。 “給孩子取個好名字!................... 叫旺財!” 書里讀到這段笑哭
1998年,學校組織觀影。
其實并不喜歡這類抗日片,因為是哥哥演的,所以才看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傷心的故事】前半段在太原看的,后半段今日才看完。梅婷給張國榮朗讀那一段特青蔥。革命時期的上海灘。雨中被跪地大聲喊出“我愛你”,是預感再不說,就再也沒有機會說出來了吧??粗嫘奶???蛇@能怪誰?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A Time to Remember. t7620ce24d
其實故事談不上很好 但張國榮的演繹真的是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 儒雅 博學 熱情 堅定 想來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 其實很多人身上都應該有這樣的氣質 想想瞿秋白們當年 或許也就是那樣的吧
紅色戀人這個電影如果換了今天的當紅的任何一個演員拍,高達九成的可能是個傻逼片。我能想到的當紅演員就是張涵予啊,胡軍啊,胡歌啊,靳東啊。。。反正我覺得他們都不行,只有張國榮演了不招人惡心。
此刻,這里有一群頑強的戰(zhàn)士,不屈不撓地在堅持著他們的信念、他們的理想、他們的主義,他們的名字叫……紅軍?!?/p>
為了張國榮才看的!理想化的共產黨人羅曼史,沒有見到其它黨員,愛情革命,側重點全跑愛情上了!說張國榮港臺腔的,聽力確定好的?普通話還可以吧,并么有港臺腔好不好?。肯愀垩輪T里找得出比張國榮普通話還好的?試問有幾個香港演員能像張國榮一樣都不用配音演員的?
擺明是一部YY片。。。有l(wèi)eslie這樣的人在,哪個女人不要參軍去啦??!在他發(fā)病把自己當老婆的時候,誰不會脫光衣服鉆他被窩啦!!
看得淚流滿面,在漫天的紅色中,奉獻了生命的前輩們在那樣孱弱的國度里建立了夢想中的政權,在已經實現民族獨立和工業(yè)化的今天,該我們做些什么了吧。
有了紅色這一前綴,就注定了這樣的戀人,會夾雜很多所謂的革命浪漫主義,而有時候超越了個體,這樣的感情就偉大得干癟了。連著那么多時局風云,黨派的變化真覺得臉都不夠打。話說,梅婷這次沒演好,還是張國榮與巴勃考克厲害,顏值與技藝都過硬,這樣的劇情與臺詞加身都不怕,除了哥哥最后被坑了個羞恥的跳舞戲。感覺他倆更有火花,難怪巴先生隨后回國就演了個《基情二加一》哈。正好是哥哥生日,加滿三星。@資料館,見證了放映大失誤加故障。
98年在本地一家如今倒閉了的小影院看《紅色戀人》,一個人。“此刻,有一群頑強的戰(zhàn)士,正,不屈不撓地在,堅持著他們自己的理想,他們的主義,他們的名字叫——紅 軍!”很奇怪我看一次就會背了..
故事很爛,特別每次梅大嬸神神叨叨地念“太陽升起來了”超囧。革命是一個嚴肅的玩笑,在這部電影則被女粉絲用來當做追男神的幌子… PS 哥哥的演技依然專業(yè),梅婷雖然又胖又土,但很有爆發(fā)力,比想象中有韻味,鼻子和眼睛神似宮澤理惠。
聽著張國榮的普通話 字正腔圓 慷慨激昂 我渾身發(fā)麻
唯一的敗筆在于梅婷,如果不是跟張國榮搭戲,她還沒這么顯老,整個一姐弟戀,哪像二十出頭的少女。
表示這部戲張國榮出場次數并不多……還有一部主旋律電影……80%英語對白什么鬼…還有啊,張國榮不愧是船戲王子……這部片子都能有船戲……
史上最浪漫的共產黨員.
月底要重映,想看哥哥的要考慮清楚呀,千萬別被海報騙了,張國榮同志其實并不是絕對主角,另外劇本充滿了廉價質感的狗血,這導演的敘事功力也基本為零,總得來說就是so!boring!
哥哥的臉,有種如同雕塑般凝固的靜態(tài)美。。光潔如玉,靜默,執(zhí)著。